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实验

合集下载

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2.测定 2.测定 吸取上述滤液40ml 50ml容量瓶中 同时吸取0.0 40ml于 容量瓶中, 0.0、 吸取上述滤液40ml于50ml容量瓶中,同时吸取0.0、 0.1、0.2、0.3、0.4、0.8、1.2、1.6、2.0ml亚硝酸 0.1、0.2、0.3、0.4、0.8、1.2、1.6、2.0ml亚硝酸 钠标准使用液(相当于0.0 1.0、2.0、3.0、4.0、 0.0、 钠标准使用液(相当于0.0、1.0、2.0、3.0、4.0、 8.0、12.0、16.0、20.0ug的亚硝酸钠 的亚硝酸钠) 8.0、12.0、16.0、20.0ug的亚硝酸钠)分别置于 50ml容量瓶中 各加水至25ml 容量瓶中, 25ml处 50ml容量瓶中,各加水至25ml处。在样品管及标准管 中分别加入0.4%对氨基苯磺酸溶液4ml 0.4%对氨基苯磺酸溶液4ml, 中分别加入0.4%对氨基苯磺酸溶液4ml,混匀后静置 分钟,然后又在各管及标准管中分别加入0.2% 0.2%盐 3~5分钟,然后又在各管及标准管中分别加入0.2%盐 酸萘乙二胺溶液2ml 加水至刻度,摇匀,静置15 2ml, 15分 酸萘乙二胺溶液2ml,加水至刻度,摇匀,静置15分 钟后, 1cm的比色皿 以零管调节零点, 的比色皿, 钟后,用1cm的比色皿,以零管调节零点,于波长 538nm处 测吸光度, 538nm处,测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并查出待测液的 亚硝酸盐含量。 亚硝酸盐含量。
40 250
—测定时吸取样品液的体积与样品定容体 测定时吸取样品液的体积与样品定容体 积之比。 积之比。
六、注意事项 1.盐酸萘乙二胺有致癌的作用,使用时注意安全。 1.盐酸萘乙二胺有致癌的作用,使用时注意安全。 盐酸萘乙二胺有致癌的作用 2.显色后稳定性与室温有关, 2.显色后稳定性与室温有关,一般显色温度为 显色后稳定性与室温有关 15~30℃时 20~30分钟内比色为好 15~30℃时,在20~30分钟内比色为好。

光度法测定火腿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实验学生体会

光度法测定火腿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实验学生体会

光度法测定火腿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实验学生体会1. 实验背景和意义光度法测定火腿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是食品分析实验中常见的一项实验。

亚硝酸盐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被广泛使用。

然而,过量的亚硝酸盐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对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显得尤为重要。

本实验通过光度法来测定火腿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旨在让学生了解实际食品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并培养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

2. 实验步骤(1)样品预处理:首先将火腿样品进行打碎和称量,然后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钾和磷钼酸铵,使亚硝酸盐与磷钼酸铵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可测的黄色络合物。

(2)光度测定:将生成的络合物置于分光光度计中,通过测定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计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

3.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学生可以得出不同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并结合相关知识,对实验结果做出分析和解释。

不同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差异,可能来源于加工工艺、储存条件等因素。

学生还可以通过实验结果的统计和对比,来评价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安全水平。

4.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种实际的食品分析方法,光度法测定火腿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实验,对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个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食品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和原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增强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在撰写上述文章时,我会按照顺序逐步介绍实验背景和意义、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等内容,着重提及“光度法测定火腿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这一主题,在文章结尾进行总结回顾,并共享我对这个实验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整个文章将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以期达到深度和广度的要求。

以上就是我准备撰写的文章内容,希望能够满足您的要求。

如果对文章内容有任何特殊要求或修改意见,欢迎随时提出。

实验是化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到化学原理,并且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的食品分析中。

亚硝酸盐的测定实验报告

亚硝酸盐的测定实验报告

亚硝酸盐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亚硝酸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以及相关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原理,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可与对苯二胺反应生成偶氮化合物,偶氮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可生成偶氮染料,通过比色法测定其吸光度,从而确定亚硝酸盐的含量。

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移液管、比色皿、恒温水浴器等。

实验步骤:1. 取适量水样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醋酸钠使水样呈酸性。

2. 取适量对苯二胺溶液,加入醋酸钠水样中,摇匀。

3. 加入碱液,形成偶氮染料。

4. 将偶氮染料转移至比色皿中,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5.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亚硝酸盐的含量。

实验结果:实验组测得吸光度值如下,0.23、0.25、0.22、0.24。

标准曲线方程为,y=0.5x+0.02,相关系数R²=0.99。

计算得到水样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分别为,0.45mg/L、0.50mg/L、0.44mg/L、0.48mg/L。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成功测定了水样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 实验中对苯二胺与水样混合不均匀,导致反应不完全。

解决方法,加大搅拌时间,确保充分混合。

2. 实验中偶氮染料转移至比色皿时有波动,影响吸光度测定。

解决方法,尽量避免振荡,确保稳定吸光度测定。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对亚硝酸盐的测定,加深了对其性质和分析方法的理解,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分析化学实验》第三版,XXX出版社。

以上为亚硝酸盐的测定实验报告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泡菜亚硝酸含量实验报告(3篇)

泡菜亚硝酸含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探究不同发酵条件下泡菜中亚硝酸含量的变化。

2. 了解影响泡菜中亚硝酸含量的因素。

3. 分析亚硝酸含量与泡菜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材料1. 蔬菜:小白菜、萝卜等。

2. 盐:食用盐。

3. 容器:泡菜坛、烧杯等。

4. 试剂:亚硝酸盐检测试剂盒。

5. 仪器:电子天平、温度计、计时器等。

三、实验方法1. 准备泡菜原料:将小白菜、萝卜等蔬菜清洗干净,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

2. 配制盐水:按一定比例将食用盐溶解于水中,配制成不同浓度的盐水溶液。

3. 装坛腌制:将切好的蔬菜和盐水按一定比例装入泡菜坛中,密封坛口。

4. 发酵:将泡菜坛放置在恒温环境中发酵,分别在第3天、第5天、第7天、第9天、第11天、第13天取样检测亚硝酸含量。

5. 亚硝酸含量测定:采用亚硝酸盐检测试剂盒,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测定样品中亚硝酸含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发酵天数泡菜中亚硝酸含量的变化趋势:实验结果显示,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含量随发酵天数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在第7天时,亚硝酸含量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

2. 不同盐水浓度对亚硝酸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盐水浓度对泡菜中亚硝酸含量的影响较大。

在较高盐水浓度下,亚硝酸含量较低,有利于泡菜的质量。

3. 亚硝酸含量与泡菜质量的关系:亚硝酸含量是影响泡菜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人体摄入过量亚硝酸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因此,在泡菜制作过程中,应尽量降低亚硝酸含量,保证泡菜的安全性和口感。

五、实验结论1. 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含量随发酵天数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2. 不同盐水浓度对泡菜中亚硝酸含量的影响较大,较高盐水浓度有利于降低亚硝酸含量。

3. 亚硝酸含量是影响泡菜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应尽量降低亚硝酸含量,保证泡菜的安全性和口感。

六、实验讨论1. 亚硝酸含量的变化可能与乳酸菌的生长繁殖有关。

在发酵初期,乳酸菌数量较少,亚硝酸含量上升;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乳酸菌数量增加,产生大量乳酸,抑制亚硝酸盐还原菌的生长,使亚硝酸含量下降。

亚硝酸盐测定实验报告

亚硝酸盐测定实验报告

亚硝酸盐测定实验报告亚硝酸盐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化学方法测定水样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亚硝酸盐是一种常见的水质指标,其含量的测定对于环境保护和水质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实验,我们将学习使用硫酸亚铁为还原剂,硫酸亚铁铵为指示剂,以及硫酸亚铁与亚硝酸盐之间的反应关系,从而准确测定水样中亚硝酸盐的浓度。

实验原理:亚硝酸盐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 + 2H2SO4 + NaNO2 → Fe2(SO4)3 + 2H2O + 2NO↑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所需试剂准备好,包括硫酸亚铁溶液、硫酸亚铁铵溶液、稀硫酸溶液等。

2. 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适量的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亚铁铵溶液,使反应体系达到酸性条件。

3. 在反应过程中,用滴定管滴加硫酸亚铁溶液,同时观察反应体系的颜色变化。

4. 当反应液由无色变为浅蓝色时,表示亚硝酸盐已完全反应完毕。

5. 记录滴定过程中滴加的硫酸亚铁溶液的体积,根据滴定剂的浓度计算出亚硝酸盐的浓度。

实验结果:经过滴定过程,我们得到了滴加硫酸亚铁溶液的体积为10.5 mL。

根据滴定剂的浓度,我们可以计算出水样中亚硝酸盐的浓度为0.105 mol/L。

实验讨论: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硫酸亚铁作为还原剂,将亚硝酸盐还原为氮气。

同时,硫酸亚铁铵作为指示剂,通过颜色变化来判断反应的终点。

实验结果显示,滴定过程中反应液的颜色从无色变为浅蓝色,这表明亚硝酸盐已完全反应完毕。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反应体系的酸性条件,这可以通过加入适量的硫酸来实现。

其次,滴定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反应液的颜色变化,以确保准确判断反应终点。

此外,滴定剂的浓度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实验前要对滴定剂的浓度进行准确测定。

在实验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索亚硝酸盐的测定方法。

除了本实验中使用的化学方法外,还可以使用光谱分析等物理方法进行测定。

亚硝酸盐的测定实验报告

亚硝酸盐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学习亚硝酸盐的测定方法,了解亚硝酸盐在食品中的存在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通过实验,掌握亚硝酸盐的提取、分离和定量分析方法,提高对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能力。

二、实验原理亚硝酸盐(NO2-)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肉制品的加工中,具有发色、防腐和抗微生物作用。

然而,过量的亚硝酸盐摄入对人体健康有害,可能导致急性中毒、慢性疾病甚至癌症。

因此,对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采用盐酸萘乙二胺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

该方法基于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在酸性条件下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偶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通过比色法测定染料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火腿肠样品- 试剂:对氨基苯磺酸、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盐酸、亚硝酸钠标准溶液等- 仪器:酸度计、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移液器、容量瓶、试管等2. 实验步骤:1. 样品处理:将火腿肠样品剪碎,称取适量,加入蒸馏水溶解,搅拌均匀。

2. 提取:将样品溶液用酸度计调至pH 2.0,加入适量的亚铁氰化钾和乙酸锌,充分混合,静置30分钟,使蛋白质沉淀。

3. 分离:将上层清液转移至离心管中,离心分离蛋白质沉淀。

4. 测定:取一定量的上层清液,加入对氨基苯磺酸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充分混合,静置15分钟,使染料形成。

5. 比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染料的吸光度,与标准曲线比较,计算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根据亚硝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和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测定:对火腿肠样品进行测定,得到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吸光度。

3. 结果计算:根据标准曲线和样品吸光度,计算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五、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酸度对亚硝酸盐的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酸度,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2. 亚铁氰化钾和乙酸锌在实验中起到沉淀蛋白质和除去脂肪的作用,提高实验的灵敏度。

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实习六⾷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的熟悉⾷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卫⽣标淮,掌握⾷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基本⽅法。

⼆、测定⽅法:亚硝酸盐测定格⾥斯试剂⽐⾊法1、原理:样品经沉淀蛋⽩质、除去脂肪后,在弱酸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再与N—1—萘基⼄⼆胺偶合形成紫红⾊染料,与标准⽐较定量。

2、试剂:实验⽤⽔为蒸馏⽔,试剂不加说明者,均为分析纯试剂。

①氯化铵缓冲液:1L容量瓶中加⼊500m1⽔,准确加⼈20.0ml盐酸,振荡混匀,准确加⼊50mI氢氧化铵,⽤⽔稀释⾄刻度。

必要时⽤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铵调试⾄pH9.6~9.7。

②硫酸锌溶液(0.42mol/L ):称取120g硫酸锌(ZnS04·7H2O),⽤⽔溶解,并稀释⾄1000m1。

③氢氧化钠溶液(20g/L):称取20g氢氧化钠⽤⽔溶解,稀释⾄1L。

④对氨基苯磺酸溶液:称取10g对氨基苯磺酸,溶于700m1⽔和300m1冰⼄酸中,置棕⾊瓶中混匀,室温保存。

⑤N—1—萘基⼄⼆胺溶液(1g/L):称取0.1g N—1—萘基⼄⼆胺,加60%⼄酸溶解并稀释⾄l00ml,混匀后,置棕⾊瓶中,在冰箱中保存,⼀周内稳定。

⑥显⾊剂:临⽤前将N—1—萘基⼄⼆胺溶液(1g/L)和对氨基苯磺酸溶液等体积混合。

⑦亚硝酸钠标淮溶液:准确称取250.0mg于硅胶⼲燥器中⼲燥24h的亚硝酸钠,加⽔溶解移⼊500m1容量瓶中,加l00ml氯化铵缓冲液,加⽔稀释⾄刻度,混匀,在4℃避光保存。

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500µg 的亚硝酸钠。

⑧亚硝酸钠标准使⽤液:临⽤前,吸取亚硝酸钠标准溶液1.00m1,置于100m1容量瓶中,加⽔稀释⾄刻度,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5.0µg亚硝酸钠。

3、仪器①⼩型粉碎机。

②分光光度计。

4、操作⽅法①样品处理:称取约10.00g (粮⾷取5g) 经绞碎混匀样品,置于打碎机中,加70m1⽔和12m1氢氧化钠溶液(20g/L),混匀,⽤氢氧化钠溶液(20g/L)调样品pH=8,定量转移⾄200m1容量瓶中加10ml硫酸锌溶液,混匀,如不产⽣⽩⾊沉淀,再补加2~5ml 氢氧化钠,混匀。

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实验

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实验

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实验亚硝酸盐是一种普遍存在于食物中的化学物质,它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过量的亚硝酸盐摄入可引起健康问题,如致癌作用和对血液循环系统的不良影响。

因此,了解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食物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实验方法。

实验材料:- 油酸银试剂:用浓硝酸和两滴稀硝酸混合制成的10%油酸银溶液。

- 食物样品:如蔬菜、肉类或加工制品等。

- 高纯水:用于制备试剂和稀释样品。

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将所需食物样品洗净,去皮并切成小块。

取适量的食物样品(约10克)放入容器中备用。

2. 制备油酸银试剂:在实验室条件下,取适量的浓硝酸(约1ml),加入两滴稀硝酸,并充分混合。

得到的溶液即为10%油酸银试剂。

3. 样品处理:将预先准备好的食物样品置于容器中,加入适量的高纯水(约50ml),然后加入足量的油酸银试剂(约2ml)。

4. 摇晃溶液:将容器封闭,并轻轻地摇晃溶液,使油酸银试剂充分与样品接触,反应1分钟。

5. 过滤液处理:使用滤纸或滤膜将溶液过滤,以去除残留的食物固体颗粒。

6. 比色测定:将过滤后的溶液放入比色皿中,然后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吸光度。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根据所得的吸光度值,可以通过制定标准曲线来计算食物样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标准曲线通常由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溶液制成。

通过比较食物样品的吸光度值与标准曲线上的相应吸光度值,可以确定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时请佩戴适当的实验室防护设备,如手套和护目镜。

2. 使用实验室用具时要注意安全,如锥形瓶和滤纸。

3. 进行比色测定时,确保比色皿干净,并且避免空气中的尘埃进入溶液。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有效地测定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这有助于我们评估食物的安全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亚硝酸盐的摄入。

同时,本实验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在实验室或家庭环境中进行,为亚硝酸盐的监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实验
一、实验原理
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乳酸菌是厌氧细菌,在无氧的情况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常见的乳酸菌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色染料。

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二、设备及试剂
泡菜、三角瓶、量筒、烧杯、pH试纸、玻璃棒、微量可调移液器、试管、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试剂盒。

(试剂盒实验首先利用亚硝酸盐在弱酸条件下可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

再与N-1-萘基乙
二胺偶合形成红色染料的原理,以及利用比色计对红色染料的测定,从而得出标准梯度显色液。

然后将处理后的样品溶液与标准显色液观察比较,就可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

试剂盒中准确提供实验所需的各种试剂,无需额外购买称量,具有使用方便、快捷的特点)
三、试剂配制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称取0.4g对氨基苯磺酸,溶解于100ml体积分数为20%的盐酸中,避光保存(4mg/ml)。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称取0.2g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解于100ml的水中,避光保存(2mg/ml)。

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向含有0.025g亚硝酸钠固体的离心管中加入1mL蒸馏水充分溶解,然后将以上溶解液移至50mL容量瓶中,取1mL溶液,移至1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到刻度,即制得5μg/mL亚硝酸钠标准液;
提取剂:分别称取50g氯化镉、氯化钡,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用盐酸调节pH至1。

氢氧化铝乳液:取10g氢氧化铝固体,加水100mL配成乳液。

四、实验流程
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
(1)制备标准显色液:用微量可调移液器吸取0μL,20μL,40μL,60μL,80μL,100μL,150μL 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分别置于7支试管中,在各管中分别加入200μL对氨基苯磺酸,混匀,静置3~5min后,再分别各加入100μL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用微量可调移液器添加蒸馏水,使各试管内总体积为5mL,混匀,观察亚硝酸钠溶液颜色的梯度变化;
(2)制备样品处理液:取腌制的泡菜40g,用榨汁机粉碎,过滤后得到大约20mL汁液。

将其中的10mL转移到50mL容量瓶中,加20mL蒸馏水、10mL提取剂,在摇床上振荡提取1h,再加入4mL氢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定容至50mL后,立即过滤。

将6mL提取液转移至10mL 容量瓶中,加入氢氧化铝乳液,定容至10mL,过滤。

此时,滤液变得无色透明;
(3)比色:取4mL样品溶液,转移到试管中,做好标记。

按制备标准显色液的方法分别加入对氨基苯磺酸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加水定容至5mL,混匀,静置3~5min 后;观察样品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显色液比较,找出与标准液最相近的颜色,记录对应的亚硝酸钠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参考
1、酱腌菜类<=20mg/kg (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2、亚硝酸盐的标准曲线
生计2班
张虹 2011506063
王应龙 20115060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