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

实验室制取氧气一、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

——物理变化(蒸馏)注意:该过程是物理变化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变化),装置图看笔记或课本1、双氧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A、药品:过氧化氢(H2O2)和二氧化锰(黑色粉末MnO2)B实验原理:MnO2表达式:注:MnO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C、装置: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双氧水的为一类)注意事项:①长颈漏斗的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可以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不一定要让下端伸入到液面以下②、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③、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④、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⑤、该装置的优点:不需要加热,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D、步骤:连、查、装(二氧化锰)、定、倒(过氧化氢溶液)、收2、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A、药品:、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氯酸钾(白色固体)与二氧化锰(黑色粉末)B、原理:①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MnO2表达式:注意:MnO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②加热高锰酸钾:表达式:C、装置:加热固体制气体(加热氯酸钾的为一类)D、操作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离、熄。

①连接装置: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

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③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④固定装置: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⑤加热药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

⑥收集气体:a、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刚排出的是空气;水排完后,应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密度比空气大)(防止气体逸出)判断气体收集满的标准:有气泡从水槽中集气瓶口向外冒出b、用向上排空法。

制取氧气知识点归纳

制取氧气知识点归纳

⒋收集方法:
⑴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⑵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⒌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步骤可以概括如下:
⑴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⑵将药品装入试管中,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用带导管的单孔胶塞塞紧试管;
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注意: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⑷点燃酒精灯,先均匀受热后固定加热;
⑸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导管口产生连续、均匀的气泡时才开始收集);
⑹收集完毕,将导管移出水槽;⑺熄灭酒精灯.
注:先把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⒍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带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⒎验满方法:
⑴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带瓶内的氧气已满;
⑵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瓶外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考点2 分解反应
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考点3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催化剂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考点4 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考点5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用带导管的单孔胶塞塞紧试管,把导管一端浸入水里,两手紧贴试管的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

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

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1.氧气的制备原理:氧气的制备主要依靠一些化学反应,常见的方法包括分解过氧化氢(H2O2)、加热氯酸钾(KClO3)等。

2.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分解为水(H2O)和氧气(O2),这是一种常见的制取氧气的方法。

可以使用锰(IV)氧化物或过氧化锰钾作为催化剂。

3.氯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KClO3)可以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氧气和氯化钾。

这种方法可以使用加热管或加热瓶进行加热,通过收集氧气来制取氧气。

4.氟酸制取氧气:氟酸(HF)可以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氧气。

当过量的过氧化氢和氟酸反应时,会生成氧气和水,可以通过收集氧气来制取氧气。

5.硝酸钾与焦炭制取氧气:硝酸钾(KNO3)可以在高温条件下与焦炭反应,生成氧气和氮气。

这种方法需要通过加热瓶或加热管进行加热,收集气体来制取氧气。

6.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操作环境要保持通风良好,确保没有可燃物质存在;-实验过程中要戴好安全眼镜和化学防护手套,避免有毒气体或化学物质的接触;-对于有毒的化学试剂,应在化学废液处置系统中进行处置;-注意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避免温度过高或反应时间过长导致安全问题。

7.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它对大多数可燃物质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于燃烧、氧气焊接、氧气割炬等工业应用。

在医疗方面,氧气也被广泛应用于氧疗和抢救等场合。

8.实验的扩展: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我们可以了解氧气的制备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时,也拓宽了我们对氧气的应用领域的认识。

实验的过程带给我们更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提高科学实验的能力和安全意识。

初三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点

初三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点

初三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点实验介绍制取氧气是一种非常基础的化学实验,主要通过加热过氧化钾来分解氧气,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的知识点。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过氧化钾、试管、试管架、橡皮管、接头、水盆、酒精灯等。

2.取适量过氧化钾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竖直放于试管架上。

3.用橡皮管将试管底部与接头相连。

4.将另一根橡皮管连接到接头上,并将其末端浸入水中。

5.将试管加热,当过氧化钾开始分解产生氧气时,氧气会逐渐排出,并在水中形成气泡。

6.若试管中有过量过氧化钾,则需继续加热直至完全分解为止。

7.当气泡产生量较多时,可以用一只试管通过倒置的方式收集氧气,注意将试管的开口朝下,并把试管的口缩短至气泡的最底部。

8.收集足够的氧气后,关闭酒精灯,并将试管倒置,将氧气与空气混合。

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1.过氧化钾的取量至关重要,过量或不足都会影响到实验效果。

2.加热过氧化钾时应注意加热力度不可过大,否则可能导致试管炸裂。

3.连接橡皮管时要注意连接紧密,避免氧气泄漏。

4.收集氧气时应注意将试管口缩短至气泡的最低部,避免其他气体的干扰。

5.在实验结束后应注意将酒精灯关闭,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实验原理过氧化钾以高温热分解为过氧化氢及氧气,通常引燃过氧化钾即可发生此反应:K2O2 → K2O + O2其中,K2O2为过氧化钾,K2O为氧化钾,O2为氧气。

实际应用制氧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常规操作之一,也是支持许多重要应用的关键技术。

氧气是空气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如:1.医疗行业:氧气可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气管炎、哮喘等。

2.工业:氧气可用于焊接、切割、金属粉末制造等。

3.环保:氧气可用于处理污水等。

4.航空航天:氧气是火箭燃料中必要的燃烧剂之一。

总结制取氧气是一项基本的化学实验,需要掌握一定的实验细节和注意事项,比如过氧化钾的选用、加热过程的控制、接头的连接以及氧气的收集等。

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步骤操作,并牢记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初三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点

初三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点

初三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点氧气是氧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化学式O2,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与大部分的元素都能与氧气反应。

常温下不是很活泼,与许多物质都不易作用。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三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三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点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氯酸钾(白色固体)或加热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

使用过氧化氢或者氯酸钾时常常需要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3)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验满方法:排水法:当有气泡从集气瓶口冒出来,说明已满。

向上排空气法:把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已满,否则未满,继续收集。

(4)操作步骤:(以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例)①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把药品装入试管内,使之平铺在试管底部;③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点:点燃酒精灯加热;⑤收:收集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⑥离:把导气管撤离水槽;⑦熄:熄灭酒精灯。

2.氧气的工业制法:工业上多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具体做法是: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空气,然后蒸发。

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氧。

近年来膜分离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利用这种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得到含氧较高的富氧空气。

利用这种膜进行多级分离,可以得到含氧90%以上的富氧空气。

3.氧气的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气体是氧气。

常见考法本知识点考查的重点是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在此要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熟悉不同的方法采用的仪器装置,并能对仪器进行改进!误区提醒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①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使其均匀受热;②铁夹要在距离试管口1/3处;③导管不宜伸入试管过长,不利于气体导出;④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⑤如果实验所用药品为高锰酸钾,通常要在试管口塞上一团棉花,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随氧气进入导气管;⑥排水法集气时,当气泡连续且均匀从导管口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混有空气。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化学实验的观察,一般是按照“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分别进行观察。

观察的同时还要积极地思维。

下面是整理的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2.反应的原理:(1)过氧化氢水+氧气(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导管口要塞一团棉花)(3)氯酸钾氯化钾+氧气3.实验装置4.收集方法: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口要伸到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赶尽)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排水法(刚开始有气泡时,因容器内或导管内还有空气不能马上收集,当气泡连续、均匀逸出时才开始收集;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

本方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5.操作步骤: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试管中药品部位加热。

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离: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

6.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7.验满方法:(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2)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8.注意事项:(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固体药品加热时),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破裂。

(2)导管不能伸入试管太长,只需稍微露出橡皮塞既可,便于排出气体。

(3)试管内的药品要平铺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4)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离试管口约1/3处)。

(5)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的部位加热;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九年级化学氧气制取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氧气制取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氧气制取知识点在九年级化学课程中,氧气制取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氧气的性质、制取方法以及应用领域,并附上相关示意图以帮助理解。

一、氧气的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它的化学式为O2,表示每个分子由两个氧原子组成。

氧气对大部分物质都具有较强的活性,是许多化学反应和生物过程的重要参与者。

在常温常压下,氧气可被用作火焰的供氧剂。

二、化学制取氧气的方法1. 加热金属氧化物:将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锰、高岭土或氧化亚铜)加热至一定温度,氧气便会从中释放出来。

2. 分解过氧化氢: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分解为水和氧气。

常用的催化剂有二氧化锰、二氧化铁等。

3. 电解水:将水进行电解,通过电解可以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在电解过程中,氧气被生成在阳极上。

三、氧气的应用领域1. 呼吸和燃烧:氧气是呼吸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人类和动物需要氧气来维持生命活动。

同时,氧气也是燃烧过程中的必需品,燃料在氧气的存在下能够进行更充分的燃烧。

2. 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氧气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室以及一些工业生产中,例如焊接、熔炼金属、氧化反应等。

它能够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促进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

3. 医疗用途:氧气在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缺氧症状等。

氧气是一种治疗性药物,通过供给额外的氧气来改善病人的健康状况。

四、制取氧气实验示意图(此处插入相应的制取氧气实验示意图)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对氧气的性质、制取方法以及应用领域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在学习化学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实践操作,加深对氧气制取过程的理解。

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真正掌握这些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注:本文所述的制取氧气方法仅为简要介绍,实际操作时应遵循实验室安全规定,谨慎操作,确保自身和他人安全。

氧气的制取知识点

氧气的制取知识点

氧气的制取知识点一、氧气的制取方法。

1. 实验室制法。

-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反应原理:2KMnO_4 {}{===} K_2MnO_4+MnO_2 + O_2↑。

- 实验装置:- 发生装置:需要用到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带铁夹)等。

该反应是固体加热型反应,所以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 收集装置:- 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

当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时,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 向上排空气法: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表明氧气已收集满。

- 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茶庄定点收利息)。

-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如果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 装:将高锰酸钾装入干燥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 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注意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 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 收: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 离: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撤离水槽。

- 熄:最后熄灭酒精灯。

-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 反应原理:2H_2O_2 {MnO_2}{===} 2H_2O+O_2↑。

- 实验装置:- 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用到的仪器有锥形瓶、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双孔塞、导管等。

长颈漏斗的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如果使用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 收集装置: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收集装置,可采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 反应原理:2KClO_3 {MnO_2}{{===}{}} 2KCl + 3O_2↑。

- 实验装置: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类似,都是固体加热型的发生装置。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一、氧气的物理性质1. 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2. 在标准状况下(0℃,1个大气压),密度为1.429g/L。

3. 熔点-218.79℃,沸点-218.79℃。

4. 溶于水,但溶解度较低。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1. 支持燃烧:氧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之一,能够支持大多数物质的燃烧。

2. 氧化性:氧气具有强氧化性,能与许多元素和化合物发生氧化反应。

3. 与其他元素的反应:与非金属元素如氢、碳等反应生成氧化物;与金属元素如铁、铜等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三、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1. 化学法- 氯酸钾分解法:在催化剂(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加热氯酸钾至约400℃,分解生成氧气和氯化钾。

- 过氧化氢分解法:在催化剂(如二氧化锰或硫酸铜)的作用下,分解过氧化氢生成氧气和水。

2. 电解法- 水电解:通过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

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四、实验操作注意事项1. 使用化学法制取氧气时,应注意安全,避免直接接触火源。

2. 实验过程中应使用防护眼镜和手套。

3. 实验室制取的氧气应进行纯化处理,以去除可能存在的杂质。

4. 储存和使用氧气的容器应密封良好,避免氧气泄漏。

五、氧气的工业制取方法1. 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空气中氧气和氮气沸点不同的特性,通过低温分离得到氧气。

2. 水电解法:与实验室方法相似,但在工业上使用更大规模的电解设备。

六、氧气的应用1. 医疗领域:用于急救、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等。

2. 工业领域:用于钢铁生产、化工生产等。

3. 潜水和登山:作为呼吸气体。

七、氧气的储存和运输1. 储存:氧气通常以压缩气体的形式储存在高压钢瓶中。

2. 运输:通过管道输送或使用高压钢瓶进行运输。

八、氧气的安全使用1. 避免氧气与油脂接触,防止火灾。

2. 使用氧气时,应远离明火和高温。

3. 储存氧气的容器应避免撞击和曝晒。

以上是初三化学制取氧气的知识点概述,涵盖了氧气的基本性质、实验室和工业制取方法、实验操作注意事项、氧气的应用以及储存和运输等方面的内容。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梳理 课题3制取氧气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梳理 课题3制取氧气

九年级化学新课知识点梳理预习(人教版)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7课课题3 制取氧气知识梳理如何获得氧气?氧气的制取:氧气的工业制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一、氧气的工业制法(阅读课本P40资料卡片)——均属于物理变化(1)分离液态空气法①原理:利用液态空气中液氮(沸点-196℃)和液氧(沸点-183℃)的沸点不同②过程(2)膜分离技术法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2-5(阅读实验步骤)实验编号现象(1)集气瓶中有大量气泡(2)木条复燃实验药品:高锰酸钾(暗紫色的固体)加热实验原理: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阅读书本P 38探究)(1)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中二氧化锰(黑色粉末)的作用(2)催化剂①概念: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又叫触媒)。

②特点:“一变二不变”“一变”: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注意:改变:可以是加快、也可以是减慢)“二不变”: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

③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在上述反应中, 二氧化锰起了加速过氧化氢分解的作用所以这个反应中的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是反应条件。

反应原理:过氧化氢 水+氧气3.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药品:氯酸钾(白色固体)、二氧化锰(黑色粉末)实验原理: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 三、分解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定义: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特点:“一变多”二氧化锰加热 二氧化锰四、氧气的实验室制取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1.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反应物都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固液不加热型: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反应不需要加热注意:使用长颈漏斗时,长颈漏斗的末端必须插入液体中: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所以必须液封。

氧气的制备知识点总结

氧气的制备知识点总结

氧气的制备知识点总结氧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它在生物体的呼吸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氧气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制备,下面将对氧气的制备方法进行详细的总结。

1. 分解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是一种无色液体,可以通过分解来制备氧气。

分解过程中,过氧化氢会分解成水和氧气。

2H2O2 --> 2H2O + O2在实验室中,可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来制备氧气。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的反应如下:2H2O2 + 2MnO2 --> 2H2O + 2MnO + O2在这个反应中,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催化了过氧化氢的分解,生成了氧气。

实验过时,可以通过用吸管将氧气收集起来。

2. 碳酸钠和二氧化锰的反应碳酸钠和二氧化锰的反应也可以用来制备氧气。

2Na2CO3 + 2MnO2 --> 2Na2MnO4 + 2CO2 + O2在这个反应中,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了氧气。

这个方法同样需要使用吸管将氧气收集起来。

3. 超氧化物的分解超氧化物也可以分解生成氧气。

例如过氧化钠的分解反应如下:2Na2O2 --> 2Na2O + O2在这个反应中,超氧化钠分解成了氧气和氧化钠。

实验时,同样可以通过吸管将氧气收集起来。

4. 水的电解水的电解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氧气的方法。

水的电解是指将水分子通过电解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

通常情况下,水的电解需要使用电解槽和电极来进行。

在电解槽中加入适量的硫酸或碱溶液可以增加电解的效率。

在电解的过程中,氢气会在阴极上析出,而氧气会在阳极上析出。

水的电解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O --> 2H2 + O2在实验室中进行水的电解时,需要使用两个导电板作为电极,通电后可以看到氧气在阳极上析出,而氢气在阴极上析出。

5. 使用过氧化钠在实验室中,也可以使用过氧化钠来制备氧气。

过氧化钠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可以通过加热来分解生成氧气。

2Na2O2 --> 2Na2O + O2在这个反应中,过氧化钠分解成了氧气和氧化钠。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

制取氧气知识点一、催化剂与催化作用在化学反应里能够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1.“改变”有双重含义,即“加快”或“减慢”.有的同学认为催化剂的作用就是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实际上,催化剂也有正负之分,正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如人体中的酶可加快食物的消化等;而负催化剂能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如橡胶制品中的防老剂等。

2.“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说明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一定保持不变,但物理性质有可能发生变化.因此,不能说成催化剂本身的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3.由于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因此催化剂不能增大生成物的质量。

生成物的质量只取决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4。

催化剂具有选择性,即一种催化剂只能对某个或某类化学反应有催化作用,并非对所有化学反应都有催化作用。

但一个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可能有多种,如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除了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之外,还可以用氧化铜、氧化铁等作催化剂。

建筑上用的水泥、红砖粉末等也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

5.虽然催化剂是反应条件,但它不同于“点燃”、“加热”等反应条件,能决定化学反应的发生,因此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决定化学反应是否发生。

如没有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双氧水在通常情况下也会放出氧气,只不过反应速率缓慢.二、实验室制取氧气1。

三种制取方法的比较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原理过氧化氢水+氧气氯酸钾氯化钾+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试剂状态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固体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锰固体高锰酸钾固体反应条件常温下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气体发生装置收集装置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步骤注意事项(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原理:根据气体热胀冷缩操作:先把导管一端浸入水里,再把两手紧贴容器的外壁,若水中导气管口气泡出现,松开手后,导气管内有一段水柱,则气密性好。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
在九年级化学中,制取氧气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 氧气的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它是支持燃烧的气体,能够使
燃烧更旺盛。

氧气还可以用于氧化反应、呼吸等。

2. 氧气的制取方法:常见的制取氧气的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种。

物理法包括液体
空气分馏法和分子筛吸附法;化学法则包括过氧化氢分解法和高温分解金属氧化物法。

3. 液体空气分馏法:利用液体空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沸点差异,通过分馏的方法分离出
氧气和氮气等不同组分。

液体空气分馏法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工业生产。

4. 过氧化氢分解法: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和水。

常见的催
化剂有铁、二氧化锰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规模的实验室制备。

5. 高温分解金属氧化物法:一些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可以被分解,生成氧气和金属。

常见的金属氧化物有二氧化锰、二氧化铜等。

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小规模的实验室制备。

除了上述几种方法,还有其他一些制取氧气的方法,但在九年级的化学课程中通常不
会涉及过于复杂的制取方法。

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提纲

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提纲

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提纲
一、氧气的性质
1.1 氧气的化学性质
1.1.1 化学符号及元素周期表位置
1.1.2 氧气的物理性质
1.2 氧气的生理作用
1.2.1 氧氧化作用
1.2.2 呼吸作用
二、氧气的应用
2.1 医疗用途
2.1.1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2.1.2 手术和急救使用
2.2 工业用途
2.2.1 氧割和氧焊
2.2.2 有色金属冶炼
2.3 生活用途
2.3.1 氧气瓶
2.3.2 人工制氧装置
三、氧气的制取方法
3.1 物理方法
3.1.1 液态分馏法(枯燥空气法)
3.1.2 分子筛法
3.2 化学方法
3.2.1 碱性过氧化物法
3.2.2 氧化铅(II)法
四、氧气的储存与输送
4.1 液氧储存
4.1.1 液氧槽
4.1.2 液氧瓶
4.2 气态氧储存
4.2.1 氧气瓶
4.2.2 液压气瓶装置
五、氧气的安全使用
5.1 氧气的危险性
5.1.1 氧气的易燃性
5.1.2 与燃料的反应
5.2 氧气的使用注意事项
5.2.1 防止氧气泄漏
5.2.2 防止氧气与油脂混合
六、氧气的环保与保护
6.1 污染物的排放
6.1.1 工业产生的氧气排放
6.1.2 社会生活中的氧气排放
6.2 氧气的净化与保护
6.2.1 氧气的净化技术
6.2.2 生态环境中的氧气保护
总结
对氧气的制取、性质、应用,储存与输送、安全使用及环保与保护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归纳,使得读者对氧气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化学九年级氧气制取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氧气制取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氧气制取知识点氧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气体,它对于维持生命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化学九年级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以及相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氧气的制取方法和相关的知识点。

一、氧气的制取方法1. 蒸馏法蒸馏法是制取氧气的一种常见方法。

首先,需要准备一种含氧物质,比如过氧化钾、过氧化钠等。

将这些含氧物质加入到酸性溶液中,然后进行加热。

在加热的过程中,含氧物质会分解释放出氧气。

接下来,将产生的气体通过冷却装置进行冷却和凝固,最后用氧气收集装置收集得到的氧气。

2. 分解法分解法也是制取氧气的一种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常用的是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

首先,将过氧化氢加入反应器中,然后通过一定的条件,比如高温或者催化剂的作用,进行分解反应。

在分解反应中,过氧化氢会分解成氧气和水。

而氧气则可以通过气体收集装置进行收集。

二、氧气制取的常见实验1. 过氧化钠的制取过氧化钠是一种制取氧气的常用物质。

它可以通过将氢氧化钠溶解于过氧化氢中来制取。

制取过程中,需要将氢氧化钠慢慢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并进行搅拌。

随着反应的进行,过氧化钠会被氧化为氧气和水。

最后,可以通过气体收集装置将制取得到的氧气进行收集。

2. 过氧化钾的制取过氧化钾也是一种常用的制取氧气的物质。

它可以通过将氢氧化钾与过氧化氢反应来制取。

首先,将氢氧化钾溶解于过氧化氢中,然后进行搅拌。

在反应过程中,过氧化钾会被氧化为氧气和水。

最后,利用气体收集装置收集制取得到的氧气。

三、氧气的特性和应用1. 特性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促进许多燃烧反应的进行。

同时,氧气也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用于维持生物的呼吸过程。

2. 应用氧气在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医疗领域,氧气被广泛用于氧疗,以帮助患者呼吸。

在工业生产中,氧气可以用作燃料燃烧的辅助气体,提高燃烧效率。

此外,氧气还常被用于氧化反应、焊接、氧气酿酒等方面。

九年级化学氧气的制取知识精讲

九年级化学氧气的制取知识精讲

初三化学氧气的制取【本讲主要内容】氧气的制取【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一.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1. 药品:过氧化氢溶液或高锰酸钾2. 反应原理: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 + 氧气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3.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

(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4. 化学反应的分类: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二.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略)(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如图所示,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住试管口,将导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水的烧杯中,用手握紧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放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原理:如果装置不漏气,里面的空气会受热膨胀沿导管放出。

(2)向试管中装入药品:方法:用纸槽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小心装入试管,均匀铺平在试管的中下部。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后再塞上带有导管的塞子。

原因:放一团棉花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固定试管:方法: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原因:防止加热时产生的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4)向集气瓶中装水排空气:方法:将集气瓶盛满水,中间不能有气泡,从瓶口旁边将玻璃片推盖好将它们一起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原因: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

(5)给试管加热:方法:点燃酒精灯,先将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再对着药品的部位加热。

原因: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6)收集气体:方法: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放出时,再把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口。

原因:开始排出的气体是装置内的空气,不能收集。

(7)停止加热:方法:先从水槽中移出导管,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九年级化学制造氧气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制造氧气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制造氧气知识点氧气在化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许多化学反应以及生物过程的必需物质。

在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制造氧气的基本知识。

本文将介绍几种制造氧气的方法以及相关的化学原理。

一、通过分解过氧化氢制造氧气过氧化氢是一种常见的氢氧化合物,其化学式为H2O2。

通过催化剂的作用,过氧化氢可以分解成水和氧气。

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如下:2H2O2 → 2H2O + O2这种方法制备氧气比较简单,只需要将过氧化氢注入反应瓶中,加入催化剂(例如二氧化锰),就能观察到氧气的产生。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氧化氢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在使用时要小心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二、通过电解水制造氧气电解水是另一种制造氧气的方法,它是利用电能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如下:2H2O → 2H2 + O2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准备一个电解槽,将带有电解质(如盐或硫酸)的水注入至槽中,然后用电极通电。

正极(即阳极)会产生氧气,负极(即阴极)会产生氢气。

通过将导管引导到不同容器中,就可以分别收集到氧气和氢气。

三、通过过氧化钾和重铁盐制造氧气过氧化钾和重铁盐反应也可以制备氧气。

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如下:2KClO3 + 2FeCl2 → 2KCl + 2FeCl3 + 3O2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先将过氧化钾和重铁盐混合,然后加热。

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氧气气体,可以用来进行进一步的实验或观察。

四、通过高温分解金属氧化物制造氧气某些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气气体。

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如下:2HgO → 2Hg + O2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将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汞)加热,并烧结成固体,然后通过加热使其发生分解反应。

利用这种方法制造氧气时需要注意操作安全,避免接触高温器具以及对有毒物质的处理。

五、通过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在自然界中,氧气主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阳光、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和葡萄糖的过程。

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一、氧气的检验方法及收集方法1、氧气的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里,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

2、实验室氧气的收集方法:排水法(不易溶于水)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略大)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气体集满了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一)液体制取氧气的方法1、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原理:装置:固—液不加热型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二)加热固体制取氧气的方法1、加热氯化钾制取氧气实验原理: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实验原理:(2)装置:固—固加热型(3)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手握紧试管,观察水中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连续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②装药品。

③加热: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④收集: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⑤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瓶中,若复燃,证明是氧气。

⑥结束: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4)注意事项①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

②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堵住导气管或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三)分解反应1、概念: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2、特点:一变多。

3、表示:AB → A +B1.下表各组中,实验操作和目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AB.BC.CD.D【答案】C【解析】A、加热试管时,为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造成试管炸裂,应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选项正确;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仰视或俯视,否则会出现误差,选项正确;C、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度,但不会增加氧气产量,选项错误;D、用双氧水制氧气时,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能加快氧气生成速度,选项正确。

制取氧气重要知识点

制取氧气重要知识点

制取氧气重要知识点1. 引言氧气是生命存在所必需的气体之一,它在人类和其他生物体的呼吸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制取氧气的重要知识点,包括常用的制取方法和相关的化学原理。

2. 制取方法2.1 分离空气法分离空气法是制取氧气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基于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的原理。

分离空气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压缩空气:将大气中的空气经过压缩机进行压缩,以增加气体的密度和压力。

2.冷却空气:将压缩后的空气通过冷凝器进行冷却,使其中的水蒸气和一部分杂质冷凝成液体,并分离出。

3.进一步冷却:将冷却后的气体通过低温冷凝器进行进一步冷却,以达到将氧气和氮气分离的目的。

4.分离氧气:在低温冷凝器中,由于氧气的沸点较低,它会先于氮气凝结成液体,然后通过分离器将氧气和氮气分离。

5.收集氧气:将分离得到的氧气收集起来,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储存。

2.2 高温分解法高温分解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制取氧气的方法。

它基于一些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能够分解放出氧气的原理。

高温分解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适当的金属氧化物:选择易于分解的金属氧化物,如过氧化锌、过氧化钡等。

2.加热金属氧化物:将金属氧化物加热到一定温度,通常在500℃以上。

3.分解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分解,放出氧气。

4.收集氧气:将分解得到的氧气收集起来,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储存。

3. 化学原理3.1 空气的成分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稀有气体组成。

其中氮气占据了空气的大部分,约78%;氧气占据了空气的约21%;其他气体的含量相对较低。

3.2 氧气的制取原理制取氧气的方法基于氧气在空气中的相对丰度和物理化学性质与其他气体的差异。

分离空气法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而高温分解法则利用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的分解特性。

4. 应用领域氧气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包括医疗、工业和实验室。

以下是一些氧气的应用领域:•医疗应用:氧气被广泛用于医疗领域,用于急救、氧疗和麻醉等。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氧气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气体之一,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医疗、工业和科学实验等。

在九年级化学学习中,学生需要了解制取氧气的方法和相关知识点。

下面是一些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的知识点。

1. 制取氧气的方法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多种,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1.1 热分解方法热分解是制取氧气的一种常见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加热过氧化铁(H2O2)或过氧化氢(H2O2)来分解产生氧气和水。

反应方程式如下:2H2O2(或2H2O2)→2H2O(或2H2O)+O2↑1.2 电解水方法电解水也是制取氧气的一种常见的方法。

我们可以使用电解槽将水分解为氧气和氢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2H2O→2H2↑+O2↑1.3 锌和盐酸反应法使用锌和盐酸的反应也可以产生氧气。

这种方法的反应方程式如下:Zn+2HCl→ZnCl2+H2↑2. 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下面是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2.1 准备实验器材和材料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包括电解槽、电源、电极等。

准备实验所需的物质,比如过氧化氢、水、锌、盐酸等。

2.2 设置电解槽将电解槽连接到电源上,并放入适量的水。

将两个电极插入电解槽中,一个连接正极,一个连接负极。

2.3 进行电解打开电源,使电流通过电解槽中的水。

观察并记录氧气在负极和氢气在正极的产生。

2.4 收集氧气使用气体收集装置将产生的氧气收集起来。

小心处理和保存收集到的氧气。

3. 制取氧气注意事项制取氧气的实验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3.1 安全操作实验时需注意安全操作,佩戴适当的实验服和手套。

避免接触有毒气体和化学品。

3.2 防止氢气爆炸在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产生的氢气与空气混合可以形成易燃气体。

因此,要注意避免火源接触,防止氢气爆炸。

3.3 操作规范操作规范是制取氧气实验的关键。

按照正确的步骤和操作规范进行实验,确保安全。

以上是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的知识点和实验步骤的简要介绍。

通过学习制取氧气的原理和实验方法,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实验的原理,并培养实验操作的技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氧气的制法(重难点)
(1)实验室制法
①原理:2KMn04=加热= 2K2MnO4+MnO2+O2↑ (a)
2KClO3 = MnO2 /加热=2KCl+3 O2↑ (b)
2H202 =MnO2=2H20+2O2↑ (c)
②发生装置的选择
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等。

若选用原理(a)或(b)的反应,则选用典型的固体与固体反应且需要加热型的装置。

若选用原理(c)的反应,则选用典型的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要加热型的装置。

③收集方法及检验、验满、存放
a.气体的收集方法是跟气体的性质密切相关的。

选择气体收集方法的依据是:该气体的水溶性、密度以及该气体是否具有毒性,能否与空气或水反应等。

排水法:适用于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

此法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但含有水蒸气。

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发生反应的气体。

操作时应注意将导管口伸到接近集气瓶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

同时,应在集气瓶的瓶口处盖上玻璃片,以便稳定气流。

此法收集的气体较为干燥,但纯度较低。

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发生反应的气体。

操作时应注意将导管口伸到接近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

此法收集的气体较为干燥,但纯度较低。

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又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发生反应,因而还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干燥。

b.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人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c.验满和存放: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有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木条复燃,表明气体已收集满。

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用玻璃片盖住并正放在桌面上。

④实验步骤
若选用原理(a)或(b)的反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其实验步骤可以概括为“查”、“装”、“定”、“点”、“收”、“离”、“熄”个字,可用谐音记忆:“茶”、“庄”、“定”、“点”、“收”、“利”、“息”。

若选用原理(c)的反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其实验步骤为:
连接仪器;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加入药品;
收集、检验、验满、存放。

制取任何气体之前,都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原理是利用气体受热膨胀,遇冷收缩,在装置内外产生压强差。

操作方法是:先连接好仪器,然后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里,两手紧贴容器的外壁,如果装置不漏气,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松开两手,冷却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

不能先装入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的注意事项
a.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b.试管内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

c.药品要斜铺在试管底部,以增大受热面积。

d.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1/3处。

e.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部位加热;加热时要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放药品部位加热。

f.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充满水后倒置于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正放,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

g.用排水法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

当集气瓶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明气体已集满。

h.停止反应时,应先把导管从水槽里拿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到试管中导致试管炸裂)。

i.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

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的注意事项
a.用长颈漏斗时,其末端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b.导气管只需略微伸出橡胶塞。

c.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固体药品放在试管、烧瓶、锥形瓶、广口瓶等容器中,液体从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加入。

d.在加热过氧化氢(双氧水)的实验中,由于5%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时有大量的水蒸气和少量的氧气共同逸出,带火星的木条比较难复燃,可将制得的气体先干燥,再检验。

(2)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
实验室制取氧气,要求反应快、操作简便、便于收集等,但成本高,无法大量生产。

工业制取氧气,要求原料廉价易得、成本低廉、能够大量生产、对环境无污染等。

①方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②原料:空气
③原理:根据氧气、氮气的沸点不同,将空气降温加压,使其液化,然后蒸发,得到氮气和液态氧。

在该变化前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④贮存:加压到1.5×104 kPa,并贮存在蓝色的钢瓶中。

除分离液态空气外,工业上还可以用膜分离技术得到含氧90%以上的富氧空气,广泛应用于医疗、发酵工业、化学工业、富氧燃烧等。

(3)自然界中氧气的主要来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水葡萄糖+氧气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维持着自然界中氧气的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