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税收基础》[1](PPT30页)
合集下载
税务基础1PPT课件

例题:某人建房一座,造价36000元,支付费用 2000元,该人转让房屋,售价60000元,在卖房 过程中按规定支付交易费等有关费用2500元, 求应纳个人所得税为多少?
应纳个人所得税=(60000-36000-2000-2500) ×20%=3900元
10)偶然所得应纳的个人所得税
•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20%
5、行为目的税法类。包括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 税和车辆购置税、教育费附加。
6、进出口关税
一、所得税类:
所得税:(直接税)对法人和自然人在一定期间 获取的所得额课征的税收。
个人所得税:分类所得税制(中国) 综合所得税 制 混合所得税制
注意:自然人、个人独资企业 合伙企业缴纳个人 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 例如:2012.1.1某人与事业单位签订承包合 同经营招待所,2012年招待所实现利润 85000元,按合同规定承包人每年应从承包 经营利润中上交承包费用20000元,计算该 承包人2012年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 按照新税法,应纳个税=(85000-20000- 3500×12)×10%-750=1550元。
-3500/4800)×t-速算扣除数 注意: 费用扣除额为3500 费用扣除额为4800(外)P242 例题:某高校教师于2011年9月领取工资6000元,其中三
一金占工资的8%,险则其这月工资薪金需要缴纳的 个人所得税为多少? 应纳个人所得税=(6000-6000×8%-3500)×10% -105=97元
⑥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 这三项无费用扣除,以每次收入乘以税率20
所得和其他所得
%
3、应纳税额的计算:
1)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按月)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月工资,薪金收入-“三险一金”
应纳个人所得税=(60000-36000-2000-2500) ×20%=3900元
10)偶然所得应纳的个人所得税
•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20%
5、行为目的税法类。包括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 税和车辆购置税、教育费附加。
6、进出口关税
一、所得税类:
所得税:(直接税)对法人和自然人在一定期间 获取的所得额课征的税收。
个人所得税:分类所得税制(中国) 综合所得税 制 混合所得税制
注意:自然人、个人独资企业 合伙企业缴纳个人 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 例如:2012.1.1某人与事业单位签订承包合 同经营招待所,2012年招待所实现利润 85000元,按合同规定承包人每年应从承包 经营利润中上交承包费用20000元,计算该 承包人2012年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 按照新税法,应纳个税=(85000-20000- 3500×12)×10%-750=1550元。
-3500/4800)×t-速算扣除数 注意: 费用扣除额为3500 费用扣除额为4800(外)P242 例题:某高校教师于2011年9月领取工资6000元,其中三
一金占工资的8%,险则其这月工资薪金需要缴纳的 个人所得税为多少? 应纳个人所得税=(6000-6000×8%-3500)×10% -105=97元
⑥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 这三项无费用扣除,以每次收入乘以税率20
所得和其他所得
%
3、应纳税额的计算:
1)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按月)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月工资,薪金收入-“三险一金”
税收基础知识(PPT 192页)

(2)纳税人不办税务登记,责令限期改正;逾 期未改的,由工商局吊销执照
(3)未按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的,处以2 000 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 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扣缴义务人违反账簿、凭证管理的处罚: 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2 000元以 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2 000元以上5 000元以下的罚款 三、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 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 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 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以2 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2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的罚款。
地方政府制定
税制要素 1.构成税收制度的要素称为“税 制要素”。
2.税制要素包括:纳税人、课税 对象、税率、减税免税、纳税环 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等,其 中纳税人、课税对象和税率是三 个基本要素。
(1)纳税人:即纳税主体,包括:
• ①法人 • ②自然人 • ③其他组织
与纳税人相关的有以下几个概念:
三个形式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分配形式的 根本标志,也是鉴别一种财政收入形式是不是 税收的基本尺度。
3.税收主要具有以下职能: 1.组织收入
—税收组织收入及时、稳定、可靠。 2.收入分配 —调节不同阶层收入水平,缓解分配
不公的矛盾。
3.资源配置 —配合价格指导生产、消费,引导资
源合理配置。
4.宏观调控 —调节供求平衡,促进经济协调发
展。
4.税收原则:
一个社会治税的指导思想。制定税收 政策、设计税收制度、进行税收管理的 准则。
税收公平原则
------纳税人的税负与经济状况相适应
税收效率原则
-------提高税务行政管理效率
税收基础知识(PPT 98张)

特例:饭店销售自酿啤酒,属于营业税的混合 销售就既得纳消费税,还得纳营业税,而不纳 增值税。商业企业销售自酿啤酒,就既得纳增 值税,也得纳消费税。
一、纳税人:我国境内生产、委 托加工、零售和进口规定的应税 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二、征税范围:5种类型的14种消费
品。 1、过度消费有危害的:烟、酒及酒精、 鞭炮及焰火。 2、奢侈品:化妆品、贵重首饰及珠宝 玉石、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
国家 ◆税收的主体是谁? ◆税收的目的是什么? 实现国家职能 ◆实现税收凭借的手段是? 政治权力 ◆依据是什么? 法律 ◆税收的实质是什么? 取得财政收入
税收的职能
• 税收具有筹集收入、调控经济、监督经济三大职能作用。 • 1、税收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点,筹集财政收 入稳定可靠。 • 2、税收作为经济杠杆,通过增税与减税等手段来影响社会成员 的经济利益,引导企业、个人的经济行为,改变社会财富分配状 况,对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从而达到调控宏观经 济运行的目的。 • 3、税收政策体现着国家的意志,税收制度是纳税人必须遵守的 法律准绳,它约束纳税人的经济行为,使之符合国家的政治要求。
第三节、营改增政策
• 营改增是指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按中央政策, 到2015务业和邮电通讯业。
第四节、增值税转型改革
• 增值税转型改革。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 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即 在征收增值税时,允许企业将外购固定资产所 含增值税进项税金一次性全部扣除。 • 延长了企业投产达效时间。例如司家营二期, 至今尚未抵扣完毕。
⑴征税对象: 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
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 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 增值税 ⑵纳税人: 劳务及进口货物的单位 和个人。
税收基础理论ppt课件

我国现行税制的纳税期限有三种形式。 (1)按期纳税。(2)按次纳税。(3)按年计征, 分期预缴或缴纳。
六、纳税地点
纳税地点是指根据各个税种纳税对象的纳税环 节和有利于对税款的源泉控制而规定的纳税人(包 括代征、代扣、代缴义务人)的具体纳税地点。
我国税法规定的纳税地点主要是机构所在地、 经济业务发生地、财产所在地、报关地等。
税目分为列举税目和概括税目两类。
三、税率
(一)税率的含义
税率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 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代表课税的深度,也是 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税率是税 收制度的中心要素(核心要素)。
(二)税率的形式
税率的形式有基本形式、其他形式、特殊形式。
税率的基本形式: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 税率(也称固定税额)。
3、中央地方共享税:属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 府的共同收入,目前的增值税就属于中央地方共 享税,由国家税务机关征收管理。
三、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划分
1、价内税:就是商品税金包含在商品价格 中,商品价格由“成本+利润+税金”构成。
2、价外税:是指商品价格中不含商品税金, 商品价格仅由“成本”和“利润”构成,商品税 金只作为商品价格之外的一个附加额。
(3)税额式减免。 就是通过直接减少应纳税额的方式来实现 税收减免。具体包括全部免征、减半征收、核 定减免率以及另定减征额等。
(二)减免税的分类
1、法定减免,凡是由各种税的基本法规定的减 税、免税都称为法定减免。
2、临时减免,又称“困难减免”,是指除法定 减免和特定减免以外的其他临时性减税、免税。
税率的其他形式: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边际 税率与平均税率。
税率的特殊形式:附加与加成、综合负担率。
六、纳税地点
纳税地点是指根据各个税种纳税对象的纳税环 节和有利于对税款的源泉控制而规定的纳税人(包 括代征、代扣、代缴义务人)的具体纳税地点。
我国税法规定的纳税地点主要是机构所在地、 经济业务发生地、财产所在地、报关地等。
税目分为列举税目和概括税目两类。
三、税率
(一)税率的含义
税率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 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代表课税的深度,也是 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税率是税 收制度的中心要素(核心要素)。
(二)税率的形式
税率的形式有基本形式、其他形式、特殊形式。
税率的基本形式: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 税率(也称固定税额)。
3、中央地方共享税:属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 府的共同收入,目前的增值税就属于中央地方共 享税,由国家税务机关征收管理。
三、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划分
1、价内税:就是商品税金包含在商品价格 中,商品价格由“成本+利润+税金”构成。
2、价外税:是指商品价格中不含商品税金, 商品价格仅由“成本”和“利润”构成,商品税 金只作为商品价格之外的一个附加额。
(3)税额式减免。 就是通过直接减少应纳税额的方式来实现 税收减免。具体包括全部免征、减半征收、核 定减免率以及另定减征额等。
(二)减免税的分类
1、法定减免,凡是由各种税的基本法规定的减 税、免税都称为法定减免。
2、临时减免,又称“困难减免”,是指除法定 减免和特定减免以外的其他临时性减税、免税。
税率的其他形式: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边际 税率与平均税率。
税率的特殊形式:附加与加成、综合负担率。
《税收基础知识》幻灯片PPT

• 地方政府固定收入: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 车船税、契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
• 共享收入:增值税,75%归中央、25%归地 方;营业税和城建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和 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局部归中央,其余局 部归地方;所得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海 洋石油企业缴纳的,以及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 得税归中央,其余的由中央与地方六、四分成; 资源税,海洋石油资源税归中央,陆地资源税 归地方;证券交易印花税94%归中央,6%归 地方。
• 目前,国际上划分税收管理权限的模式有三 种:一是分权模式;二是集权模式;三是集 权与分权结合模式。
• 税收管理体制类型:我国采用分税种分级税 收管理体制。
分税种分级税收管理体制
• 税收立法权的划分:高度集中统一。
• 税收执法权的划分: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收 入。中央税由国务院及其税务主管部门掌握,由 中央税务机构负责征收;地方税由地方人民政府 及其税务主管部门掌握,由地方税务机构负责征 收;共享税,原那么上由中央税务机构负责征收, 地方分享的局部直接划入地方金库。
不危害人民的生活和工商业的开展,也不要不正当地限制人民的自由。 ③ 平等课税,即赋税的征收要做到公平合理。 ④ 课税应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征收迅速,其间没有不正之处。 ⑤ 挑选征收费用最低的商品货物征税,即赋税的征收费用不能过度,须
和国家的政治原那么相适应。 ⑥ 纳税手续简便,税款分期缴纳,时间安排得当,即赋税应在比较方便
• ⑤社会分配不公。即“马太效应〞的存在。
• ⑥宏观经济总量失衡。即经济周期波动。
• 一方面,公共产品是人们生存与开展不可或缺 的重要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公共产品自身的特 征及“免费搭车〞现象的存在,通过自愿缴费或 市场交易的方式又无法保证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 共享收入:增值税,75%归中央、25%归地 方;营业税和城建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和 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局部归中央,其余局 部归地方;所得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海 洋石油企业缴纳的,以及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 得税归中央,其余的由中央与地方六、四分成; 资源税,海洋石油资源税归中央,陆地资源税 归地方;证券交易印花税94%归中央,6%归 地方。
• 目前,国际上划分税收管理权限的模式有三 种:一是分权模式;二是集权模式;三是集 权与分权结合模式。
• 税收管理体制类型:我国采用分税种分级税 收管理体制。
分税种分级税收管理体制
• 税收立法权的划分:高度集中统一。
• 税收执法权的划分: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收 入。中央税由国务院及其税务主管部门掌握,由 中央税务机构负责征收;地方税由地方人民政府 及其税务主管部门掌握,由地方税务机构负责征 收;共享税,原那么上由中央税务机构负责征收, 地方分享的局部直接划入地方金库。
不危害人民的生活和工商业的开展,也不要不正当地限制人民的自由。 ③ 平等课税,即赋税的征收要做到公平合理。 ④ 课税应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征收迅速,其间没有不正之处。 ⑤ 挑选征收费用最低的商品货物征税,即赋税的征收费用不能过度,须
和国家的政治原那么相适应。 ⑥ 纳税手续简便,税款分期缴纳,时间安排得当,即赋税应在比较方便
• ⑤社会分配不公。即“马太效应〞的存在。
• ⑥宏观经济总量失衡。即经济周期波动。
• 一方面,公共产品是人们生存与开展不可或缺 的重要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公共产品自身的特 征及“免费搭车〞现象的存在,通过自愿缴费或 市场交易的方式又无法保证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税收基础【课件】

企业所得 税、个人 所得税
资源税 城镇土地使 用税 土地增值税 耕地占用税
房产税 契税 车船税
城市维护 建设税 印花税
(ɡònɡ yǒu) 第十五页第,十课五件共页有,共一百八十八页。 187页
(二()二按)计按税计依税据依分据类分:类从:价从税价和税从和量从税量税 (三()三按)计按税计价税格价格同同税税收收的(s关huìs系hōu)分的关类系:分价类内税:和价价内
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 ⑵纳税人: 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及进
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⑶税率:
17%,13%,3%。
第二十八第二页十八,页共,课一件百共有八187十页八页。
第一节 增值税纳税人、范围(fànwéi)及税率
❖ 增值税:在我国境内从事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 配劳务以及从事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取得的 为增课值税额对象(duìxiàng)征收的一种税。
❖公平原则 (税 (yuánzé) 负)
❖效率原则
❖稳定原则
(ɡònɡ yǒu) 第九页,第课九件页共有,共一百八十八页。 187页
第二节 税收制度
❖ 税收制度:是国家为取得财政收入而制定的调整国家与 纳税人在征税(zhēnɡ shuì)与纳税方面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 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税收的法律规范包括税收法律、法 规和规章三种形式。
❖ 2、税款征收①征收方式②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③延期④滞纳
金⑤退还和追征(zhuī zhēnɡ)⑥欠税清缴⑦办理减免税 ❖ 3、税务检查 ①权利②义务
❖ 4、法律责任 ①纳税人:违反管理规定、妨害税款征收、非法 印制发票② 银行法律责任③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法律责任
(ɡònɡ yǒu) 第十九第页,十课九件共页有,共一百八十八页。187页
税收基础(大专)ppt课件

改名,但必须缴纳200比利时法郎的“更名税”。
.
美国加州 离婚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实行一项简便的离婚法,
规定结婚不满两年、未生养又无贵重财产的夫妻若想离婚 ,只要向州政府法律部门邮寄30美元离婚税,并保证双方 无争议地分割好财产,其离婚即自动生效。
.
英国伯明翰市 棺材税:英国伯明翰市规定死者躺用的棺材宽度
.
(一)税收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 需要 (二)税收体现着政府与社会成员之间 的一种特定的分配关系 (三)税收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 的和最好的方式 (四)税收是政府干预和调控经济的重 要杠杆
.
中国最早的市场税收 古代市场称为市。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由来已久。商代末年,商人贸易就已出现,但当时 手工业和商业都属官办,所以没有市场税收。到西 周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官营工商业之外, 出现了以家庭副业为主的私营手工业和商业,集市 贸易日益增多,因此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市场 税收。
.
它体现了国家与纳税人在征收、纳税的 利益分配上的一种特殊关系,是一定社会制 度下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税收收入是国家 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马克思指出:“赋 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 东西。”“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 恩格斯指出:“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就 需要公民缴纳费用——捐税。”19世纪美国 法官霍尔姆斯说:“税收是我们为文明社会 付出的代价。”这些都说明了税收对于国家 经济生活和社会文明的重要作用。
• (1)看征收主体是谁。税通常由税务机关、海关和 财政机关收取;费通常由其他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收 取。
• (2)看是否具有无偿性。国家收费遵循有偿原则, 而国家收税遵循无偿原则。这是两者在性质上的根本 区别。
• (3)看是否专款专用。税款一般是由国家通过预算 统一支出,用于社会公共需要,除极少数情况外,一 般不实行专款专用;而收费多用于满足收费单位本身 业务支出的需要,专款专用。
.
美国加州 离婚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实行一项简便的离婚法,
规定结婚不满两年、未生养又无贵重财产的夫妻若想离婚 ,只要向州政府法律部门邮寄30美元离婚税,并保证双方 无争议地分割好财产,其离婚即自动生效。
.
英国伯明翰市 棺材税:英国伯明翰市规定死者躺用的棺材宽度
.
(一)税收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 需要 (二)税收体现着政府与社会成员之间 的一种特定的分配关系 (三)税收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 的和最好的方式 (四)税收是政府干预和调控经济的重 要杠杆
.
中国最早的市场税收 古代市场称为市。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由来已久。商代末年,商人贸易就已出现,但当时 手工业和商业都属官办,所以没有市场税收。到西 周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官营工商业之外, 出现了以家庭副业为主的私营手工业和商业,集市 贸易日益增多,因此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市场 税收。
.
它体现了国家与纳税人在征收、纳税的 利益分配上的一种特殊关系,是一定社会制 度下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税收收入是国家 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马克思指出:“赋 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 东西。”“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 恩格斯指出:“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就 需要公民缴纳费用——捐税。”19世纪美国 法官霍尔姆斯说:“税收是我们为文明社会 付出的代价。”这些都说明了税收对于国家 经济生活和社会文明的重要作用。
• (1)看征收主体是谁。税通常由税务机关、海关和 财政机关收取;费通常由其他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收 取。
• (2)看是否具有无偿性。国家收费遵循有偿原则, 而国家收税遵循无偿原则。这是两者在性质上的根本 区别。
• (3)看是否专款专用。税款一般是由国家通过预算 统一支出,用于社会公共需要,除极少数情况外,一 般不实行专款专用;而收费多用于满足收费单位本身 业务支出的需要,专款专用。
中职教育-甘肃省《税收基础》课件: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本质与特征.ppt

《税收基础 》第一章 税收基础知识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本质与特征
税收的含义
3.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 从古至今,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有多种多样,如税
收、发行货币、发行国债、收费、罚没等,但使用时间最长 、运用范围最广、积累财政资金最为有效的,就是税收这种 形式。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财政收入的90%以上都来自各种 税收。因此,税收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本质与特征
❖ 小结: ❖ 税收的概念
税收的主体是国家 国家征税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 税收借助于法律形式进行征收 税收是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特殊方式
❖ 我国税收的本质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
❖ 税收的特征
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税收基础 》第一章 税收基础知识
《税收基础 》第一章 税收基础知识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本质与特征
二、税收的特征
强制性 保证
相互联系 的统一体
固定性
必然要求
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 家征税之前预先规定了统 一的征税标准,包括纳税 人、课税对象、税率、纳 税期限、纳税地点等。是 无偿性和强制性的必然要
无偿性 求。核心ຫໍສະໝຸດ 《税收基础 》第一章 税收基础知识
税收基础(第五版)
第一章 税收概述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本质与特征 第二节 税收的职能与作用 第三节 税收制度及构成要素 第四节 税收分类与税法体系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本质与特征
❖ 导入: ❖ 人人都是消费者,个个都是纳税人。 ❖ 你我纳税一小步,和谐发展一大步。 ❖ 要想生活过得好,依法纳税少不了。 ❖ 依法纳税你我他,祖国建设靠大家。 ❖ 取于民,用于民,一路风雨税收情。 ❖ 聚沙成塔助发展,涓水成河惠民生。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本质与特征
税收的含义
3.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 从古至今,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有多种多样,如税
收、发行货币、发行国债、收费、罚没等,但使用时间最长 、运用范围最广、积累财政资金最为有效的,就是税收这种 形式。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财政收入的90%以上都来自各种 税收。因此,税收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本质与特征
❖ 小结: ❖ 税收的概念
税收的主体是国家 国家征税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 税收借助于法律形式进行征收 税收是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特殊方式
❖ 我国税收的本质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
❖ 税收的特征
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税收基础 》第一章 税收基础知识
《税收基础 》第一章 税收基础知识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本质与特征
二、税收的特征
强制性 保证
相互联系 的统一体
固定性
必然要求
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 家征税之前预先规定了统 一的征税标准,包括纳税 人、课税对象、税率、纳 税期限、纳税地点等。是 无偿性和强制性的必然要
无偿性 求。核心ຫໍສະໝຸດ 《税收基础 》第一章 税收基础知识
税收基础(第五版)
第一章 税收概述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本质与特征 第二节 税收的职能与作用 第三节 税收制度及构成要素 第四节 税收分类与税法体系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本质与特征
❖ 导入: ❖ 人人都是消费者,个个都是纳税人。 ❖ 你我纳税一小步,和谐发展一大步。 ❖ 要想生活过得好,依法纳税少不了。 ❖ 依法纳税你我他,祖国建设靠大家。 ❖ 取于民,用于民,一路风雨税收情。 ❖ 聚沙成塔助发展,涓水成河惠民生。
税收基础第一章 PPT课件

期的税收是一种畸形而又复杂多变的封建性、买办性和殖
民地性的税收。
11
税收的发展
• 第四阶段:过渡期 •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废除了国民党的苛捐杂税,
根据“保证税收,简化税制 ”的精神,建立了多税种多次 征的复税制。新税制使税收在保证财政平衡,稳定物价, 以及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后来由于“左”的影响越来越严重,税制又不可避免地 受到“左”的错误思潮影响,片面强调简化税制,大幅度 下放税收管理权限,忽视税收的调节作用,甚至有一部分 人对税收本身的存在也产生了怀疑和否定。到“文化大革 命”时期“非税论”思潮开始盛行,税制被不适当地简化 。这段时间大大延迟了新中国的税制建设进程,严重影响 了国家经济建设的复苏,从税制建设的角度看,税收发展 出现了彷徨不前甚至暂时倒退的现象。
产权利 • ③税收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 ④税收分配是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的征税活动 • ⑤税收是国家最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14
社会公共需要
• (1)定义:是指社会安全、社会秩序、公民基本权利的 维护和经济发展的条件等公众共同利益的需要。只能由政 府提供,区别于个体需要。
• (2)特征: • A: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
5
身边的税收现象
•
在当今社会,税收这个古老的范畴正受到前
• 所未有的重视,税收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普遍
• 现象。无论是对于纳税人而言,还是对于税务机关
• 、政府来说,税收都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已成为
• 大家越来越关注的话题。纳税人该缴多少税收?税
• 务机关怎样才能及时足额地把税收上来?政府到底
• 应该收多少税?大家都在不断地思索着。
税收基础知识PPT课件

如:企业所得税、增 值税、营业税等
2024/5/22
定额税率
按征税对象确定的计算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 定的税额。
如:车船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2024/5/22
累进税率
1.超额累进税率 将征税对象按数额的大小分成若干等级,每一
等级规定一个税率,对每个等级分别计算税款。 如:个人所得税 2.超率累进税率 以征税对象数额的相对率划分若干等级,分别
2024/5/22
税收的特征
1.强制性 税收分配关系的建立具有强制性 税收征收过程具有强制性 2.无偿性 不需要向纳税人直接偿还,也不需要付出任何
形式的直接报酬。 3.固定性 按照事先公布的征税对象、额度、方法等进行
的,非经法定途径不得更改。
2024/5/22
税收的分类
标准
分类
课税对象的性质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按税收的使用和管理划分
1.中央税 如:关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 2.地方税 如: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契税 3.共享税 如:增值税(海关代征进口环节增值税除外)、
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等。
2024/5/22
中央地方共享税收入分配比例表
税种
中央
增值税 (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的除外)
2024/5/22
征税对象 税目
计税依据
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政府据以征税
的依据。
法国国王法兰西一世有一次酒后大玩雪球之
1.商品
2024/5/22
定额税率
按征税对象确定的计算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 定的税额。
如:车船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2024/5/22
累进税率
1.超额累进税率 将征税对象按数额的大小分成若干等级,每一
等级规定一个税率,对每个等级分别计算税款。 如:个人所得税 2.超率累进税率 以征税对象数额的相对率划分若干等级,分别
2024/5/22
税收的特征
1.强制性 税收分配关系的建立具有强制性 税收征收过程具有强制性 2.无偿性 不需要向纳税人直接偿还,也不需要付出任何
形式的直接报酬。 3.固定性 按照事先公布的征税对象、额度、方法等进行
的,非经法定途径不得更改。
2024/5/22
税收的分类
标准
分类
课税对象的性质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按税收的使用和管理划分
1.中央税 如:关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 2.地方税 如: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契税 3.共享税 如:增值税(海关代征进口环节增值税除外)、
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等。
2024/5/22
中央地方共享税收入分配比例表
税种
中央
增值税 (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的除外)
2024/5/22
征税对象 税目
计税依据
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政府据以征税
的依据。
法国国王法兰西一世有一次酒后大玩雪球之
1.商品
税收基础知识(PPT 98页)

第一节 增值税纳税人、范围及税率
• 增值税:在我国境内从事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 、修理修配劳务以及从事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取得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
⑴征税对象: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
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
增值税 ⑵纳税人: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
劳务及进口货物的单位 和个人。
⑶税率: 17%,13%,11%,6%, 3%,0%。
5、有财政意义又不影响居民生活 的:汽车轮胎。
我县主要涉及白酒和啤酒制造业。 白酒为定率20%,定量0.5元/500 克(毫升);啤酒甲级250元/吨, 乙级220元/吨
第二节 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计税销售额及销售数量的确定: (一)从价定率征收的: 计税销售额=成本+利润+消费税 如果含增值税要换算: 计税销售额=含增值税销售额/(1+增率或征收率) (二)从量定额征收的:以实际销售数量计税 二、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基本公式: 1、从价定率计税: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
第四节、增值税转型改革
• 增值税转型改革。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 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即 在征收增值税时,允许企业将外购固定资产所 含增值税进项税金一次性全部扣除。
• 延长了企业投产达效时间。例如司家营二期, 至今尚未抵扣完毕。
1、纳税人、征税范围及税率 2、应纳税额的计算
12/29/2020
第二章 税收分类
五大类,十八种,涉 及县级十五种
税收的种类
每一种税的 具体规定
流转税 所得税 资源税 财产税 行为税
(一· )、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
(二)按计税依据分类:从价税和从量税
(三)按计税价格同税收的关系分类:价 内税和价外税
纳税实务 第一章 税收基础知识 课件PPT

象 建设税、耕地占用税、污染物排放等
分
资源税 ——应税矿产品、石油天然气、盐等
▪ 二、按税收管理与使用权限分类
按税 收管 理与 使用 权限 分类
中央税 ——消费税、关税、车辆购置税、海 关代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等
地方税 ——房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 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等
中央地方共享税 ——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 人所得税、资源税、证券交易印花税等
(三)税率
❖ 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 税额的尺度,代表征税的深度。
❖ 我国现行税率有三种:
1、比例税率 即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数额大小,
只规定一个比例的税率征收。
比例税率可分为:单一比例税率和差别比率税率。
其中差别比例税率又可分为:产品差别比例税率、行 业差别比例税率、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和幅度比例税率。
❖ 法律责任是指按税法规定,税收法律关系的主 体因违反税收法律规范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它是 税收强制性特征的具体体现。 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有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
❖ 征税主体是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国家各级 税务机关、海关和财政机关。
❖ 纳税主体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中依法履行纳税义 务和税款缴纳义务的当事人,即纳税人。
❖ 税务检查是税务机关根据国家税法和财务会计制度 的规定,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进行审查和监督。
小 结:
❖1、税收的种类
❖ 我国现行税收可以按征税对象、按税收管理与使用 权限、按税负能否转嫁、按计税依据、按税收与价格的 关系、按会计核算中使用的会计科目共六种方法来进行 分类。
❖2、纳税实务工作的内容
共权力,运用法律手段,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
方式。
税收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应运而生,国家 为了实现其职能,向纳税人征收实物或货币以取 得物质财富。从本质上看,税收反映的是国家与 纳税人之间的一种分配关系,即将一部分社会剩 余产品或经济利益从纳税人所有转变为国家所有, 国家借助于法律,通过制定各种税法来实现这个 转变。
分
资源税 ——应税矿产品、石油天然气、盐等
▪ 二、按税收管理与使用权限分类
按税 收管 理与 使用 权限 分类
中央税 ——消费税、关税、车辆购置税、海 关代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等
地方税 ——房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 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等
中央地方共享税 ——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 人所得税、资源税、证券交易印花税等
(三)税率
❖ 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 税额的尺度,代表征税的深度。
❖ 我国现行税率有三种:
1、比例税率 即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数额大小,
只规定一个比例的税率征收。
比例税率可分为:单一比例税率和差别比率税率。
其中差别比例税率又可分为:产品差别比例税率、行 业差别比例税率、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和幅度比例税率。
❖ 法律责任是指按税法规定,税收法律关系的主 体因违反税收法律规范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它是 税收强制性特征的具体体现。 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有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
❖ 征税主体是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国家各级 税务机关、海关和财政机关。
❖ 纳税主体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中依法履行纳税义 务和税款缴纳义务的当事人,即纳税人。
❖ 税务检查是税务机关根据国家税法和财务会计制度 的规定,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进行审查和监督。
小 结:
❖1、税收的种类
❖ 我国现行税收可以按征税对象、按税收管理与使用 权限、按税负能否转嫁、按计税依据、按税收与价格的 关系、按会计核算中使用的会计科目共六种方法来进行 分类。
❖2、纳税实务工作的内容
共权力,运用法律手段,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
方式。
税收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应运而生,国家 为了实现其职能,向纳税人征收实物或货币以取 得物质财富。从本质上看,税收反映的是国家与 纳税人之间的一种分配关系,即将一部分社会剩 余产品或经济利益从纳税人所有转变为国家所有, 国家借助于法律,通过制定各种税法来实现这个 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具体目标
– 能力目标:会办理企业税务登记、发票领购工作,以及 会使用各类发票、填制涉税文书、进行网上申报等。
– 知识目标:掌握主要税种应纳税金的计算方法。 – 素质目标:具有严谨、诚信的职业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
德。
.
1、课程定位与目标
AA A
出纳 材料核算
AA
A
B
B
销售核算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核算
前置课程设计: 后续课程设计:
《财会法规》
《财务会计学I》
《会计基本方法》 《财务会计学II》
《成本会计学》
《会计电算化》
1、课程定位与目标
• 总体目标
–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 理、服务第一线,牢固掌握会计电算化专业相应职业岗 位(群)所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并具有较强综合 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人才。
六、课程对教学条件的要求及 现实情况
校内实训其他场所
六、课程对教学条件的要求及 现实情况
校外实训基地
七、教学单元设计
学
生
成
平时
绩
成绩
考 核
占综合成绩比例:30%
评价标准: 平时作业、 课堂抽查、 学习态度;
综合 成绩
期末 成绩
占综合成绩比例:70% 采用闭卷形式: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判断题、 实务题;
强调实际操作能力训练,每一专题结束后, “用”为根本 组织学生实训,组织学生到税务机关、企业
观摩涉税业务。
六、课程对教学条件的要求及 现实情况
教学条件及现状
教材选取
师资队伍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计算机房)
校内实训其他场所(如图书 馆、阅览室)
六、课程对教学条件的要求及 现实情况
《十二五》规划 精品教材;成熟、最 近出版且出版多次;
满分100分 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
按权重计得
七、教学单元设计
以第一章 税法概述中的第二节税法的构成要素为例:
• 课程目标:本节运用概念性的讲解,举例分析,对比区别,实务练 习,总结,使学生对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 授课内容及模式:
税法三大基本要素: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 其他不可或缺的要素:纳税环节、纳税地点、纳税期 限、税收优惠、附加和加成征收、违章处理等。
成本费用控制与分析 税务管理
稽核与内控 会计主管
❖A 就业岗位 ❖B 发展岗位
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岗位课程 一体化
教学模式 导向化
教学实施 层次化
以岗位需求的
应纳税额计算、 纳税申报表的 填制及纳税申 报、涉税财务 处理为课程主 要内容。
建立以完成办 税业务岗位从 业人员工作任 务为导向,突 出学生操作技 能及职业能力 培养的导向化 教学模式。
【例】工资、薪金九级累进税率表
级次 全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
税率% 速扣数
1
不超过500元的部分
5
0
2
超过500元的—2000元
10
25
3
超过2000元的—5000元
15
125
4
超过5000元的—20000元
20
375
5
超过20000元的—40000元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的—0元
附有《习题与实训》 等辅助资料;
各种税种票样供 学生课上实训。
六、课程对教学条件的要求及
现实情况
高级职称 中级职称
高级职称教师占22% 4人
初级职称 学士学位 硕士学位
硕士学位占33% 6人
2人
3人
3人
师资队伍职称比例
师资队伍学位比例
税务教研室师资队伍
六、课程对教学条件的要求及 现实情况
校内实训 基地
引入案例、情
景等,将本课 程理论知识、 实际操作能力
的培养目标寓 于其中。
3、学生基础和智能特点分析
学生学习成绩的提 高需教师的引导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4、课程内容的选取和教学组织安排
学期课, 4学时/周,16周,理论学时52,实训学时12,共64学时
一、纳税人(Tax Payer)
• 税收法律专用词。指税法规定的直接履 行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包括法人和 自然人。——解决对谁征税。
• 【解析】 1.纳税的主体 2.纳税人与负税人的联系与区别 3.纳税人与代扣代缴义务人的不同
二、课税对象(Tax Base)
• 税法用词。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标的 物”。——解决对什么征税。
项目
理论教学 课后练习实训
实训周
税收概述 增值税法 消费税法
关税法 企业所得税法
个人所得税法
其他税法 税收征管法律制度
税务行政法制
4学时 8学时 8学时 4学时 8学时
8学时
4学时 4学时 4学时
4学时 4学时
2学时 2学时
以每个纳税申报 表填制为项目任 务驱动,分税种 学习每个税种税 款计算方法、以 案例分析方式进 行纳税申报表的 填制进行实训。
5、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手段
“教”为主导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以身边事例,以 浅显化、通俗化方式讲授;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
“学”为主体
引入案例、情景、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让 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变“一言堂”为“群
言堂”;
“练”为主线
避免只学不练,只听不练,组织学生适当课 堂、课外练习;运用、消化、巩固知识;
• 【解析】 1.征税的客体
对我的什么征税啊?
2.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
3.注意课税对象与税目的联系
4.课税对象与计税依据的联系
与区别
• 比例税率(Proportional Tax Rate):是税法 规定的对同一征税对象或同一税目按其价格 标准规定一个统一的税率 。
• 【举例】消费税-酒-粮食白酒税率:25%,薯类白酒税率:15%,其他酒税率:10%,酒 精税率:5%。56页:增值税税率
• 比率税率主要特点?
税款随价格的高低变化而变化(即税负变 化)。
• 累进税率(Progressive Tax Rate): • 是把同一课税对象,按数额的大小
划分为若干不同等级部分,每个等 级部分相应规定不同的税率,一般 的课税对象越大对应的税率越高。
• 是阶梯式比例税率结构。 • [举例见后]。
说课《税收基础》
具体内容
课程定位与目标 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说课目录
学生基础和智能特点分析 课程内容的选取和教学组织安排
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手段
课程对教学条件的要求及现实情况
教学单元设计
1、课程定位与目标
课程定位
在课程体系中承前启后的专业必修课
-中职会计电算 化专业核心课程 之一
-课程开设时间: 中二第一学期
• 具体目标
– 能力目标:会办理企业税务登记、发票领购工作,以及 会使用各类发票、填制涉税文书、进行网上申报等。
– 知识目标:掌握主要税种应纳税金的计算方法。 – 素质目标:具有严谨、诚信的职业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
德。
.
1、课程定位与目标
AA A
出纳 材料核算
AA
A
B
B
销售核算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核算
前置课程设计: 后续课程设计:
《财会法规》
《财务会计学I》
《会计基本方法》 《财务会计学II》
《成本会计学》
《会计电算化》
1、课程定位与目标
• 总体目标
–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 理、服务第一线,牢固掌握会计电算化专业相应职业岗 位(群)所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并具有较强综合 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人才。
六、课程对教学条件的要求及 现实情况
校内实训其他场所
六、课程对教学条件的要求及 现实情况
校外实训基地
七、教学单元设计
学
生
成
平时
绩
成绩
考 核
占综合成绩比例:30%
评价标准: 平时作业、 课堂抽查、 学习态度;
综合 成绩
期末 成绩
占综合成绩比例:70% 采用闭卷形式: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判断题、 实务题;
强调实际操作能力训练,每一专题结束后, “用”为根本 组织学生实训,组织学生到税务机关、企业
观摩涉税业务。
六、课程对教学条件的要求及 现实情况
教学条件及现状
教材选取
师资队伍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计算机房)
校内实训其他场所(如图书 馆、阅览室)
六、课程对教学条件的要求及 现实情况
《十二五》规划 精品教材;成熟、最 近出版且出版多次;
满分100分 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
按权重计得
七、教学单元设计
以第一章 税法概述中的第二节税法的构成要素为例:
• 课程目标:本节运用概念性的讲解,举例分析,对比区别,实务练 习,总结,使学生对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 授课内容及模式:
税法三大基本要素: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 其他不可或缺的要素:纳税环节、纳税地点、纳税期 限、税收优惠、附加和加成征收、违章处理等。
成本费用控制与分析 税务管理
稽核与内控 会计主管
❖A 就业岗位 ❖B 发展岗位
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岗位课程 一体化
教学模式 导向化
教学实施 层次化
以岗位需求的
应纳税额计算、 纳税申报表的 填制及纳税申 报、涉税财务 处理为课程主 要内容。
建立以完成办 税业务岗位从 业人员工作任 务为导向,突 出学生操作技 能及职业能力 培养的导向化 教学模式。
【例】工资、薪金九级累进税率表
级次 全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
税率% 速扣数
1
不超过500元的部分
5
0
2
超过500元的—2000元
10
25
3
超过2000元的—5000元
15
125
4
超过5000元的—20000元
20
375
5
超过20000元的—40000元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的—0元
附有《习题与实训》 等辅助资料;
各种税种票样供 学生课上实训。
六、课程对教学条件的要求及
现实情况
高级职称 中级职称
高级职称教师占22% 4人
初级职称 学士学位 硕士学位
硕士学位占33% 6人
2人
3人
3人
师资队伍职称比例
师资队伍学位比例
税务教研室师资队伍
六、课程对教学条件的要求及 现实情况
校内实训 基地
引入案例、情
景等,将本课 程理论知识、 实际操作能力
的培养目标寓 于其中。
3、学生基础和智能特点分析
学生学习成绩的提 高需教师的引导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4、课程内容的选取和教学组织安排
学期课, 4学时/周,16周,理论学时52,实训学时12,共64学时
一、纳税人(Tax Payer)
• 税收法律专用词。指税法规定的直接履 行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包括法人和 自然人。——解决对谁征税。
• 【解析】 1.纳税的主体 2.纳税人与负税人的联系与区别 3.纳税人与代扣代缴义务人的不同
二、课税对象(Tax Base)
• 税法用词。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标的 物”。——解决对什么征税。
项目
理论教学 课后练习实训
实训周
税收概述 增值税法 消费税法
关税法 企业所得税法
个人所得税法
其他税法 税收征管法律制度
税务行政法制
4学时 8学时 8学时 4学时 8学时
8学时
4学时 4学时 4学时
4学时 4学时
2学时 2学时
以每个纳税申报 表填制为项目任 务驱动,分税种 学习每个税种税 款计算方法、以 案例分析方式进 行纳税申报表的 填制进行实训。
5、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手段
“教”为主导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以身边事例,以 浅显化、通俗化方式讲授;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
“学”为主体
引入案例、情景、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让 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变“一言堂”为“群
言堂”;
“练”为主线
避免只学不练,只听不练,组织学生适当课 堂、课外练习;运用、消化、巩固知识;
• 【解析】 1.征税的客体
对我的什么征税啊?
2.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
3.注意课税对象与税目的联系
4.课税对象与计税依据的联系
与区别
• 比例税率(Proportional Tax Rate):是税法 规定的对同一征税对象或同一税目按其价格 标准规定一个统一的税率 。
• 【举例】消费税-酒-粮食白酒税率:25%,薯类白酒税率:15%,其他酒税率:10%,酒 精税率:5%。56页:增值税税率
• 比率税率主要特点?
税款随价格的高低变化而变化(即税负变 化)。
• 累进税率(Progressive Tax Rate): • 是把同一课税对象,按数额的大小
划分为若干不同等级部分,每个等 级部分相应规定不同的税率,一般 的课税对象越大对应的税率越高。
• 是阶梯式比例税率结构。 • [举例见后]。
说课《税收基础》
具体内容
课程定位与目标 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说课目录
学生基础和智能特点分析 课程内容的选取和教学组织安排
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手段
课程对教学条件的要求及现实情况
教学单元设计
1、课程定位与目标
课程定位
在课程体系中承前启后的专业必修课
-中职会计电算 化专业核心课程 之一
-课程开设时间: 中二第一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