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家园共育的现状问题和解决方式
浅析家园共育的现状问题和解决方式家园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共同育人,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负责。
在当今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育人已经成为了教育的共识,但是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现状问题。
本文将就家园共育的现状问题以及解决方式进行浅析。
家园共育的现状问题:1. 家校沟通不畅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不畅是家园共育中比较普遍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够全面地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导致了家长和学校之间的信息沟通存在障碍;一些学校在信息公开和与家长沟通上也存在不够及时和全面的问题,导致了双方之间的信息共享不畅。
2. 家校互动不深除了信息沟通不畅之外,一些家长和学校之间缺乏深度的互动也是家园共育中的现状问题。
一些家长往往只是把孩子的教育责任完全交给学校,而自己却缺乏对孩子教育的参与和了解;一些学校也缺乏对家长的引导和参与,导致了家校互动不够深入。
3. 家校矛盾较多在家园共育中,一些家长和学校之间的矛盾也是比较普遍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方式和教学质量存在着质疑和不满,导致了家校之间的矛盾;一些学校也对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方式存在着疑虑和不满,导致了家校之间的矛盾。
家园共育的解决方式:1. 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为了解决家校沟通不畅的问题,我们可以建立更加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家长学校群、开展家长会议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也可以通过学校通知单、学校网站等方式,向家长及时公布学校教育活动和孩子的学习情况。
家长也可以通过与家长群、与老师的沟通等方式,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积极与学校进行沟通。
2. 加强家校互动在家园共育中,我们还可以加强家校互动,提升双方之间的互动深度。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家校互动平台、发放教育指南等方式,鼓励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也可以通过家访、家庭作业布置等方式,加强学校对家庭的了解。
家长也可以通过参与家长会议、关注学校网站等方式,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活动中来;也可以通过与孩子沟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等方式,加强家庭与学校的互动。
幼儿园家校共育现状与提升路径研究
幼儿园家校共育现状与提升路径研究
幼儿园家校共育,是指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共同参与幼儿教育的一种模式。
通过家庭和幼儿园的密切合作,共同关心、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
但当前的幼儿园家校共育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提升。
一、现状分析
1. 家庭参与度不高:部分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缺乏参与意识和时间,对幼儿园的教育工作知之甚少。
2. 信息传递不畅: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够及时有效,导致信息不对称和误解。
3. 家庭教育观念不一致:家庭和幼儿园对于教育目标、教育方式等存在差异,容易引发冲突。
4. 家庭作业存在问题:有些家庭对幼儿园的家庭作业要求重视不够,影响幼儿的学习效果。
二、提升路径探讨
1. 加强家长教育:幼儿园可以组织家长教育讲座、亲子活动等,提高家长对于幼儿教育的认知和参与度。
2. 优化信息传递方式:幼儿园可以利用微信群、校讯通等工具,及时向家长传达幼儿园的教育目标、计划和评价等信息。
3. 指导家庭实施合理家庭教育: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对家庭教育观念进行指导和引导,增强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4. 积极引导家庭参与家庭作业:幼儿园可以提供家庭作业的指导材料,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家庭作业,增加家庭作业的实施效果。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提升幼儿园家校共育的效果。
幼儿园和家庭之间更加紧密的合作,将有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在农村地区,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对于幼儿的成长和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家园共育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旨在促进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效果和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一)家长教育观念落后在农村,许多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幼儿园只是帮忙照看孩子的地方,忽视了其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教育功能。
他们更关注孩子的生活照料,而对孩子的学习、心理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
(二)家长参与度低由于农村家长大多忙于农事或外出打工,时间和精力有限,导致他们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即使有部分家长参与,也往往只是形式上的参与,如参加家长会等,而在日常教育过程中的互动和合作较少。
(三)家园沟通不畅农村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渠道有限,且沟通方式较为单一。
通常,幼儿园只是通过家长会或简单的电话联系与家长沟通,无法及时、全面地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情况,也难以了解家长的需求和意见。
(四)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幼儿园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如玩具、图书、多媒体设备等不足。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家园共育活动的开展,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升。
(五)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部分农村幼儿园教师缺乏专业的培训和教育背景,对家园共育的理念和方法理解不够深入,在与家长沟通和合作时缺乏有效的策略和技巧,无法充分发挥家园共育的作用。
二、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问题的对策(一)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幼儿园可以通过举办家长讲座、亲子活动等方式,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科学的教育理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微信公众号、家长群等,定期推送幼儿教育相关的知识和案例,引导家长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家长参与度1、灵活安排活动时间:考虑到农村家长的工作特点,幼儿园可以在农闲时节或节假日组织更多的亲子活动和家长开放日,方便家长参与。
幼教论文 家园共育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幼教论文家园共育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一、引言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关系备受关注。
家庭是孩子们最早的学习场所,而幼儿园则是他们接触外界的第一步。
然而,家园共育在实践中常常面临诸多问题,如家庭教育理念与幼儿园教育理念的差异,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等。
本论文将分析家园共育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对策。
二、家园共育问题分析1. 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理念差异家庭教育注重个体情感培养和自由发展,而幼儿园教育则着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能力培养。
这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导致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在方法上的不协调,容易给孩子造成认知和情感的混乱。
2. 家长参与度不足由于工作繁忙和生活压力,许多家长无法充分参与孩子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缺乏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动,使得家园共育的实施受到了限制。
3. 家园合作不够紧密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缺乏共同目标的明确界定和合作方式的规范,导致合作的效果不佳。
家长往往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幼儿园则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
这种差异使得家园合作难以取得有效的成果。
三、家园共育问题的对策研究1.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建立家园共育工作小组,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
定期举行家长会议和座谈会,向家长提供相关教育信息,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加强家校之间的互动,通过家庭访问、家长参加教学活动等形式,增进双方的了解和信任。
2. 联合开展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家庭日活动、亲子参与课程等形式,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家长可以同孩子一起参与游戏、手工制作等,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增强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
3. 加强专业培训为幼儿园教师提供家庭教育理论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家庭教育水平。
同时,向家长提供相关教育知识,加强他们的家庭教育意识和能力。
通过专业培训,提升家长与教师的教育水平,促进更好的家园共育。
4. 增设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为家长提供教育咨询和指导服务。
中心可以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培训班等,帮助家长解决教育问题并增强他们的教育意识。
初探“家园共育”的现状及管理策略
初探“家园共育”的现状及管理策略近年来,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转变和家庭生活方式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能够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这种教育模式被称为“家园共育”。
该模式强调了教育的合作性,可以更好地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现状和管理策略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家园共育的现状1.家庭参与的程度有待提高目前,家庭参与教育的程度有待提高。
一些家长认为自己不具备教育的相关知识,也没有时间例行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
此外,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不畅,家长对于教育的期待与学校的管理方向并不相同,这也导致了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目标存在偏差。
2.需要更好的沟通途径对于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需要建立更好的沟通途径。
学校可以设置家长会、QQ 群、微信群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
家长也要主动参与学校的活动和会议,了解学校的教育方向和教学方式,与学校一起制定孩子的教育规划,实现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目标一致。
3.加强教育资讯共享家庭与学校在教育资源上的共享需要进一步加强。
学校可以向家长提供教育信息、教学资源和教育培训等服务,帮助家长扩展教育知识,提升教育水平。
家长则可以分享家庭教育经验和成功案例,促进教育的相互借鉴和相互学习。
4.推行个性化教育在家园共育模式下,个性化教育更加重要。
学校可以根据不同孩子的特点、优势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和方案,让教育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此外,学校还可以与家长一起制定孩子的学习计划,充分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和特点,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1.管理机制的建立要推行家园共育模式,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管理机制。
学校可以建立家园共育工作小组,推出家园共育的政策和机制,制定相关的教育管理规定和标准,提高家庭与学校的沟通效率,确保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和教育资源的优化分配。
2.优化沟通渠道4.培养家园共育意识要推行家园共育模式,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共同配合和努力。
幼儿园家园合作现状与对策研究
幼儿园家园合作现状与对策研究一、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幼儿园教育作为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阶段,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幼儿园家园合作,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具有深远意义。
当前幼儿园家园合作在实践中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如家长参与度不高、合作方式单缺乏有效沟通等。
本文旨在通过对幼儿园家园合作现状的深入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有效的合作对策,以期为幼儿园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首先界定了幼儿园家园合作的概念和内涵,明确了研究范围和对象。
接着,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分析了当前幼儿园家园合作的主要模式、存在问题及其成因。
在此基础上,结合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了促进幼儿园家园合作的有效对策和建议。
本文期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推动幼儿园家园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为幼儿创造更加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幼儿园教育作为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阶段,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这一阶段,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紧密合作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幼儿园家园合作的现状却存在诸多问题,如合作不够深入、沟通渠道不畅、合作内容单一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幼儿园家园合作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通过对幼儿园家园合作的研究,不仅可以为幼儿园和家庭提供更有效的合作方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还可以为幼儿园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同时,本研究也有助于提升家长的教育意识和参与度,形成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良性互动。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理论上,可以丰富和完善幼儿园家园合作的理论体系,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实践上,可以为幼儿园和家庭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合作策略和方法,促进幼儿教育的质量提升和幼儿的健康成长。
浅析家园共育的现状问题和解决方式
浅析家园共育的现状问题和解决方式家园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共同育人,通过家长和学校的合作,共同培养孩子健康成长。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庭。
家庭和学校共同育人的理念已经被广泛接受,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家园共育的现状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
一、现状问题1. 家校沟通不畅家校之间的沟通不畅是家园共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方面,家长和老师的沟通渠道有限,很多时候需要通过孩子传递信息,导致信息传递不准确不及时。
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方式也不够灵活,很多时候都是通过书面或电话沟通,难以形成有效的沟通氛围。
2. 家庭教育理念不合家庭教育理念的不合也是家园共育面临的问题之一。
家长和学校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可能存在差异,导致教育方式的不统一。
有的家长可能过分溺爱孩子,导致其缺乏自律能力;有的家长可能过分关注学业成绩,忽视孩子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3. 家校资源共享不足家园共育的目的之一是共享资源,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资源共享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学校可能存在资源不足的情况,无法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家长也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导致孩子的教育发展受限。
二、解决方式为了加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学校可以建立家长委员会,邀请家长代表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使家长更加了解学校的情况;学校和家长可以建立微信群或者其他社交平台,方便双方随时进行沟通。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或者家长学校,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活动,增强互动交流。
为了解决家庭教育理念不合的问题,可以通过教育培训、家长讲座等方式,向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理念,引导家长与学校形成统一的教育理念。
学校也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共同制定教育计划,做好教育指导。
为了加强家校资源的共享,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
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引入多元化的教育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家长也可以通过社会资源的整合,为学校提供志愿者支持,丰富学校教育活动。
浅析家园共育的现状问题和解决方式
浅析家园共育的现状问题和解决方式家园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共同育人,共同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资源。
在实践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现状问题。
本文将从家庭和学校方面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
从家庭角度来看,现在许多家长由于工作忙碌,无法花费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成长。
他们可能只能在周末才能和孩子共度时间,而在平时,很多时间都是处于单独自习的状态。
这导致了家庭对孩子教育中的参与度不足,无法全面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家长需要明确教育的重要性,并主动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
他们可以安排自己的时间,尽可能地陪伴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家长还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或亲子活动,与其他家长交流,共同探讨育儿经验。
从学校角度来看,现行的教育体制也存在一些问题。
当前,学校教育还往往注重知识传授和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品德培养。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脱节导致了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的不足,影响了他们的个人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学校可以开设一些课程和活动,如心理健康教育、交往技巧培训等,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素质。
学校和家长之间应该建立紧密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合作也存在问题。
一些家长对学校教育抱有畏难情绪,不愿与学校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
而一些学校也缺乏与家长沟通的有效途径,无法充分了解家庭的需求和孩子的情况。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学校和家长需要建立起互信和合作的关系。
学校应该积极和家长沟通,向家长传递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
学校也应该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自身的办学方式。
家长则要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和会议,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
家园共育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这些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困境与对策 幼儿园家园共育
幼儿园家园共育是指幼儿园与家庭共同育儿的一种教育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家庭和幼儿园共同承担起培养孩子的责任,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然而,幼儿园家园共育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困境,需要提出对策来解决。
一、困境1. 家长参与度不高。
部分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目标存在一定的疑虑,导致他们对幼儿园的参与度不高。
他们往往认为,幼儿园的教育方式与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太一样,担心孩子在幼儿园中接受到的教育会与家庭中的价值观相冲突。
2. 沟通不畅。
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沟通渠道不畅通,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全面。
家长往往不了解幼儿园的教育计划和活动安排,而幼儿园也很难获取到家庭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和需求。
3. 教育资源不平衡。
一些地区的幼儿园教育资源有限,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家庭对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存在疑虑。
而一些家庭则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中无法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4. 家园合作缺乏深度。
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合作往往停留在表面层面,缺乏深度的合作与沟通。
这种情况下,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缺乏互相了解的机会,也无法在育儿理念和教育目标上达成共识。
二、对策1.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幼儿园应该积极开展家长学校活动,邀请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和心理专家为家长提供育儿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幼儿教育,加强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之间的衔接和互动。
2. 完善沟通渠道。
幼儿园应建立健全的家园沟通评台,通过信信、APP等方式及时向家长发布有关幼儿园教育计划、活动安排等信息,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讨论和反馈,促进双方的信息交流和互动。
3. 提高教育资源配置。
政府和幼儿园应加大对幼儿园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加强对教育资源的配置和管理,保障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增强家庭对幼儿园的信任和支持。
4. 规范家园合作机制。
幼儿园应建立健全的家园合作机制,促进双方在育儿理念和教育目标上的共识,加强双方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建立起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合作关系。
结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将更加深化和完善。
家园共育现状及其改善措施
家园共育现状及其改善措施家园共育是指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合作互动,共同参与教育过程。
这种教育模式强调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关系,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析当前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尽管家园共育的理念逐渐得到普及,但仍有许多家长对这一概念缺乏深入理解。
他们可能认为教育孩子是幼儿园的责任,而自己只需负责孩子的物质生活。
这种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家长无法充分发挥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也影响了家园共育的效果。
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期望和态度各不相同。
有些家长希望幼儿园提供更多的知识教育,而另一些家长则更注重幼儿的心理发展和社交技能的培养。
这种分歧可能导致家园之间的沟通障碍,影响合作效果。
近年来,一些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和质疑。
教学内容、师资力量、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都可能引发家长的不满和担忧。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将影响家园共育的信任基础。
为了提高家长对家园共育的认识,幼儿园应定期组织家长培训,让家长了解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原则和方法。
同时,邀请家庭教育专家为家长提供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水平。
建立家园沟通平台,促进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互动通过建立家园沟通平台,如家长群、幼儿园网站等,方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日常活动、教学计划等。
定期举行家长会、座谈会等活动,加强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促进双方的理解和支持。
幼儿园应建立完善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教学质量和安全管理。
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同时,加强对幼儿园设施、教材等各方面的监管,确保幼儿的健康成长。
为了进一步增强家园共育的效果,幼儿园可以邀请家长参与教育过程。
例如,组织家长助教活动,让家长来园授课、组织活动;或者开展家长志愿者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和活动组织。
这样可以提高家长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加强家园之间的紧密。
家园共育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浅析家园共育的现状问题和解决方式
浅析家园共育的现状问题和解决方式【摘要】家园共育是指学校和家庭共同育人,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家长对教育责任认识不足、学校资源分配不均衡以及家庭教育方式单一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家园沟通与合作,让学校和家庭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提升家长的教育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性;优化学校资源的配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教育资源。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家园共育才能真正实现其育人理念,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空间。
【关键词】家园共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家长责任、资源分配、教育方式、沟通合作、教育意识、资源配置。
1. 引言1.1 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环节。
而家园共育,即家庭和学校共同育人,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园共育可以使家庭和学校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共同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在这个过程中,家庭和学校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家园共育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更加健康的成长观念。
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通过家庭教育,孩子可以从小培养出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念。
而学校则提供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为孩子的综合素质提高提供更多的可能。
家园共育可以促进孩子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家庭和学校在教育方法和资源上各有侧重,通过共同合作,可以使孩子在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得到更全面的培养。
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互动可以让孩子在不同环境中得到锻炼和培养,拓宽孩子的视野,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家园共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家庭和学校共同育人,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还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资源。
只有家庭和学校真正合作,共同育人,才能让孩子获得更全面、更优质的教育。
2. 正文2.1 家园共育的现状问题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两个重要的教育场所,但由于家庭和学校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沟通不畅的问题,导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脱节现象日益严重。
浅析家园共育的现状问题和解决方式
浅析家园共育的现状问题和解决方式【摘要】家园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共同育人,共同承担教育责任的一种教育理念。
在当下社会,家园共育显得尤为重要。
现实中存在一些问题: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家长缺乏教育知识和技能、孩子学校与家庭分隔严重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加强家校沟通合作,让家长更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提升家长教育水平,通过培训和指导让家长更具教育能力;创新家园共育机制,建立更加紧密的家校联系。
通过这些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家园共育的实施,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家园共育、现状问题、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脱节、教育知识、沟通合作、家长教育、家庭分隔、解决方式、教育水平、共育机制、家校合作、创新。
1. 引言1.1 家园共育的定义家园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共同育人的教育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家庭和学校共同承担起培养孩子的责任,通过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和方针,共同协助孩子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共同培养孩子的品德和能力。
家园共育的核心理念是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和资源,两者之间应该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努力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在家园共育中,家长和教师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共同合作,共同努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家园共育强调了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互动和协作,认为只有家庭和学校密切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优势,最大程度地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家园共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模式,更是一种教育理念,是一种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通过家园共育,孩子可以得到更全面、更全心、更全力的教育,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在于家庭和学校共同育人,共同承担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责任,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合力,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支持和指导。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单位,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学校作为孩子的第二个家庭,也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使命。
初探“家园共育”的现状及管理策略
初探“家园共育”的现状及管理策略一、家园共育的现状1. 学校和家庭之间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不畅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家长往往无法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学校也很难了解家庭的教育环境和家长的期望。
这种沟通不畅导致了学校和家庭在育人过程中存在很多误解和矛盾,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2.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存在脱节在现代社会,很多家长都非常忙碌,很少能够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和教育孩子。
与此一些学校也没有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放在优先位置,导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存在脱节。
这种脱节让学生无法得到全面的教育,也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感到失落和孤独。
3. 家庭共育的理念和模式不够成熟家园共育的理念和模式虽然被广泛认可,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家长和教师在共育过程中往往缺乏相互信任和支持,学校和家庭在教育目标和方法上存在很多差异,导致家园共育的效果并不理想。
为了解决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不畅问题,需要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渠道和方式。
可以通过建立家校联合会、开展家庭访问活动、举办家长学校等方式,增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促进共育合作。
2. 健全家长参与机制建立健全的家长参与机制,让家长更多地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教学活动。
学校可以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组织家长义工队伍、开展家长课堂等方式,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学校的教育情况,并参与到学校教育的决策和实施中。
3. 加强家长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家长教育讲座、编写家长教育手册、建立家长教育平台等方式,加强家长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到家庭共育中来。
4. 构建多元化的共育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家园共育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和家庭特点,构建多元化的共育模式。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家长微信群、开展家校互动活动、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等方式,为家庭共育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支持和帮助。
5. 提高教师家长的共育意识和能力家园共育是一种理想的教育模式,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
农村地区幼儿园家园共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农村地区幼儿园家园共育现状与对策研究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增加,农村地区幼儿园家园共育面临着一些挑战与困惑。
本文将探讨农村地区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对策,以促进农村地区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发展。
首先,农村地区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家长参与度低的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家长多为务农人口,缺乏相关知识和意识,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因此,幼儿园需要加强家长教育,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家庭教育意识,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活动,共同关注和培养孩子的成长。
其次,农村地区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师幼互动不够密切的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幼儿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导致师幼比例不合理,师幼互动的机会有限。
为解决这一问题,幼儿园可以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增加教师的数量,确保师幼比例适宜。
同时,幼儿园还可以组织各类亲子活动,增加师幼之间的互动机会,促进师幼之间的良好关系。
再次,农村地区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信息交流不畅的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互联网覆盖不完善,导致信息交流不畅。
为解决这一问题,幼儿园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建立起信息交流的渠道,例如建立微信群、电话通知等方式,及时将幼儿园的相关信息传递给家长,增加家长与幼儿园的沟通和联系。
最后,农村地区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家庭环境不利于幼儿发展的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家庭环境可能存在贫困、缺乏教育资源等问题,影响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可以与社区、村委会等相关部门合作,共同推动家庭教育环境的改善,提供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家长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农村地区幼儿园家园共育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也有很多可行的对策。
通过加强家长教育、提高师幼互动、改善信息交流和推动家庭环境的改善,可以促进农村地区幼儿。
浅析家园共育的现状问题和解决方式
浅析家园共育的现状问题和解决方式家园共育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指的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相互配合、互相促进,共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家园共育的理念是非常美好的,但是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现状问题,本文将对家园共育的现状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
一、现状问题1. 家校沟通不畅一些学校和家长之间存在着沟通不畅的问题,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决策和实施并没有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家长在孩子成长教育方面的需求也没有得到学校的重视和支持。
这种情况导致家庭和学校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无法达成一致,影响了孩子的教育效果。
2. 家庭教育缺乏专业指导一些家长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指导,只是按照自己的经验和意愿去教育孩子。
这样的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容易导致孩子的教育出现偏差和不足。
3. 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一些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社会适应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解决方式1. 加强家校沟通学校和家长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建立定期的家长会议和家长学校沟通渠道,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方案和实施情况,也让学校了解家长对教育的期望和需求。
双方在教育教学方面应该达成共识和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教育而努力。
2. 推行家庭教育指导学校可以与社会各界合作,举办一些家庭教育指导的活动,为家长提供专业化的家庭教育培训和指导服务,让家长了解科学的教育原理和方法,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和水平。
3. 推进行业教育改革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调整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与社会需求接轨,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在实施家园共育的过程中,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只有三者之间相互配合、互相促进,才能真正实现家园共育的目标,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广大家长和学校领导能够重视家园共育,做出更多的努力,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家园共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家园共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简介家园共育工作是指学校与家庭共同育人,共同育儿的一种教育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学校和家庭共同承担起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家园共育工作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并制定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家庭和学校之间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
许多家长和老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导致孩子的教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家庭和学校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存在分歧,家长往往对学校的教育方式不满意,学校也觉得家长干涉过多。
家长和学校在家庭作业和学业压力上存在分歧,家长认为学校给孩子的作业太多,而学校则认为这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建立更加密切的家校联系,加强家园共育的合作和沟通。
学校应该更加倾听家长的意见,尊重家长的决定,共同制定出更好的教育方案。
家长也应该更加支持学校的工作,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任务,共同努力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
通过共同努力,家园共育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家园共育工作存在的问题1. 沟通不畅: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存在障碍,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家长不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学校也无法准确了解家庭背景和孩子的个性特点。
2. 缺乏互信:家长和学校之间缺乏互信,导致双方往往存在误解和矛盾。
家长可能对学校的教育方式和学校对孩子的关心是否足够产生质疑,学校也可能认为家长缺乏配合和支持。
3. 缺乏合作:家长和学校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导致家园共育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家长和学校应该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努力。
4. 资源不均衡:一些家庭条件较差,无法提供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资源,这会影响家园共育工作的效果。
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对这些家庭的帮扶,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5. 缺乏专业指导: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方式和方法,导致家园共育工作的效果不佳。
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现状及策略探究
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现状及策略探究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现状及策略探究一、引言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两者之间的合作共育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幼儿教育的效果。
本文将分析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为幼儿教育提供参考。
二、幼儿园家园共育现状1.家园沟通不畅:目前,许多幼儿园与家庭的沟通不够充分,家长对幼儿在园的情况了解不够,幼儿园也无法及时获取家长的反馈。
2.教育理念不一致:幼儿园和家庭的教育理念可能存在差异,导致教育方法和目标的侧重点不一致,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
3.家园合作形式单一:现有的家园合作形式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家长会、亲子活动等方面,缺乏深度的交流与合作。
4.缺乏专业指导:幼儿园和家庭都缺乏对家园共育的专业指导,导致合作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幼儿园家园共育策略1.加强沟通,提高家长参与度:幼儿园应通过多种渠道与家长进行沟通,如定期举行家长会、开展家长讲座、设立家长委员会等,提高家长的参与度和对幼儿教育的认识。
同时,家长也应主动与幼儿园保持联系,了解幼儿在园情况,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2.统一教育理念,实现协同发展:幼儿园和家庭应建立共同的教育理念,关注幼儿的综合发展和潜力挖掘。
通过交流与合作,使幼儿园和家庭在教育方法和目标上达成一致,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3.丰富家园合作形式,深化合作内涵:幼儿园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园合作活动,如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组织户外拓展活动、开展亲子游戏等,让家长更加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同时,还可以通过家长志愿者、家长义工等形式,让家长更深入地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
4.提供专业指导,提升家园共育效果:幼儿园可以邀请专业人士为家长和教师提供家庭教育、幼儿心理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陪伴幼儿成长。
同时,幼儿园也可以通过开展培训、研讨会等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家庭教育指导能力。
家园共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家园共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家园共育是指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教育合作,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家园共育工作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包括教育资源差异、家庭教育理念不合、师生家长沟通不畅等。
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入手,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家园共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教育资源差异教育资源的差异造成了学生在学业上的起跑线不平等。
一些学生来自教育资源丰富的家庭,拥有更多的学习资料和机会,而另一些学生来自教育资源匮乏的家庭,缺乏学习条件和支持。
这导致了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差异化,增加了家校共育的不确定性和不对等性。
针对这一问题,应该鼓励学校和家庭加强沟通,分享教育资源。
学校可以设立教育资源共享中心,将学习资料向家庭开放,为家庭提供学习指导和支持。
家长也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资源,促进资源共享。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弥补教育资源的差异,实现家校共育的公平与共享。
二、家庭教育理念不合不同家庭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导致了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教育观念不一致。
一些家长过分重视学业成绩,忽视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一些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全面发展,但对学业成绩放任不管。
这种教育理念的不合,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阻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该鼓励家长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
学校可以举办家长学校,开展家长教育课程,帮助家长正确理解和引导孩子的成长。
学校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教学,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增进家校之间的理解和合作。
家长也应该尊重学校的教育决策,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促进家校教育观念的一致和相互尊重。
三、师生家长沟通不畅师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不畅也是家园共育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由于时代变迁和家庭结构的改变,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越来越关注,希望能更多地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中。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封闭保守,不愿与家长沟通交流,导致了家校之间的隔阂和不理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师生家长沟通平台,创造更多的沟通机会。
浅析家园共育的现状问题和解决方式
浅析家园共育的现状问题和解决方式1. 引言1.1 家园共育的定义家园共育是指学校和家庭共同育人的教育模式,是一种教育理念和实践。
在这种模式下,学校和家庭密切合作,共同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提供支持和指导。
家园共育不仅仅是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体现,强调学校和家庭应当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共同培养孩子的品德、能力和素质。
家园共育强调学校和家庭应当紧密配合,相互信任、互相尊重,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和计划,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共同解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家园共育是一种全方位的教育模式,旨在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通过家园共育,学校和家庭可以携手合作,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条件,实现教育目标的最大化。
1.2 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家园共育是指学校和家庭共同育人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旨在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育人的目标。
家园共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孩子成长的需要。
家园共育可以充分发挥家庭和学校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让孩子得到更全面、有效的培养。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教育机构,而学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主要的教育场所,通过家园共育,可以有效整合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资源,提供更全面的教育支持。
家园共育可以促进师生家长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建立起良好的教育合作关系,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努力。
家园共育可以增强学校和家庭对孩子的关注和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家园共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真正实现家园共育,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2. 正文2.1 现状问题家园共育是指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育人,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家园共育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很多家长和教师缺乏家园共育意识。
他们认为学校的任务就是教育孩子,家长的责任只是给孩子提供物质生活。
这种分工明确的思维影响了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合作,阻碍了家园共育的发展。
初探“家园共育”的现状及管理策略
初探“家园共育”的现状及管理策略家园共育是指学校和家庭共同育人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家园共育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实践重点。
家庭是孩子最早的教育场所,而学校则是孩子接受正规教育的场所,家园共育的理念将这两个教育场所整合在一起,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共同育人,实现教育的良性循环。
本文将从家园共育的现状出发,分析其管理策略,并探讨其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
一、家园共育的现状在西方国家,家园共育已经成为教育制度的一部分,并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和认可。
美国教育家波斯纳指出,家园共育是一种家庭和学校之间合作的关系,是一种以家庭为中心、学校为依托、社区为支持的教育模式。
在美国,家园共育被视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大多数学校和家庭都认识到家园共育对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
在我国,家园共育的概念还比较新,但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教育和家庭的关注。
随着全民教育观念的提高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家庭开始重视家园共育,积极探索和实践。
二、家园共育的管理策略1. 制定明确的家园共育目标和政策要推动家园共育,首先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政策。
学校应该与家长密切合作,制定家园共育目标和政策,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和校园教育氛围。
2. 加强教师和家长的培训教师是学校的主力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教育水平和理念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学校应该加强教师和家长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家园共育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配合学校开展育人工作。
3. 建立健全的家庭教育机制学校与家庭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关系,为了更好地实现双方协作共育,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家庭教育机制,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组织家庭教育讲座、家庭教育活动等,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支持。
4. 加强家园交流与合作沟通是家园共育的基础,学校应该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和交流,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学校联谊会等活动,及时了解家长的需求和意见,积极回应家长的关切,构建和维护良好的家园关系,建立家校互信、互助、互动的合作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家园共Leabharlann 的意义在基础教育体系中,幼儿教育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 学校教育及终身教育的基础。因此,幼儿园和家庭作为幼儿教 育的两大主体,必须充分结合到一起,发挥最大的价值。幼儿园 实施家园共育,一方面能够将幼儿教育资料及育儿过程中的优 秀案例进行共享,使更多的家庭从中获益;另一方面能够提升 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及整体素质,为我国幼儿教育的发 展提供基础性保障。此外,幼儿园实施家园共育工作的根本出 发点是,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及方式,家园合作育儿能 够较好地提升家长的满意度,推动幼儿园与家庭携手共进,促 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家庭及幼儿园是极其重要的 两大影响因素,要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保证幼儿教育的效果, 幼儿园和家庭必须形成教育合力。但是,在实际幼儿教育过程 中,幼儿园和家庭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家长自身主观能 动性不足, “重园教、轻家教”思想根深蒂固,幼儿园开展家园共 育工作的时效性欠佳,等等。可见,推行新型家园共育工作模 式,对幼儿教育进行深度改革,加快素质教育推进速度已经势 如破竹,唯有积极深入地探索家园共育新模式,不断改进工作 方法,才能推动幼儿教育持续发展。
Selected Paper
教研管理·家园合作
家园共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实验小学幼儿园 齐 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 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 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党的 十八大至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 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 相连。因此,幼儿园要做好家园共育工作,最重要的参与者就是 家庭,二者缺一不可。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家庭作为孩子生长发 育的温床,必须与幼儿园密切配合,方能给幼儿提供最佳的成 长环境,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家庭与幼儿园合 作共育体系成为近阶段幼儿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方向,同时 也是基层工作者的工作准绳。
68
E-mail:youjiao365jy@
幼教 365·管理 2019 年 1 月
端,一种是自然生长,另一种是过度开发。还有部分家庭是三代 同堂,祖辈和父辈对孩子的教育观念无法达成统一。
三、提升家园共育效果的具体措施
(一)活动形式多样化 在幼儿园管理中,家长工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家长的理 解和支持,是保证家园共育工作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现阶段, 幼儿园的活动形式还相对比较传统,但家长的接受程度较好, 其实效性较高。因此,幼儿园要充分利用传统活动的模式,结合 新型家园互动模式,共同开展好家园共育工作。 1.传统家园共育模式 渊1冤家长会 家长会通常是幼儿园发起的,由教师进行组织,向家长反 映幼儿的近期情况,并与家长进行沟通互动,了解幼儿在家的 基本情况,因此家长们都愿意参加。在家长会上,教师要根据幼 儿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侧重点地向家长进行说明,例如:小班可 依据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行具体说明,中班可依据幼儿 进入交往能力发展期、劳动意识养成期进行说明,大班可依据 幼小衔接等话题进行说明。同时,教师可依据各个阶段可能出 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解答,增加家长的信任度。 渊2冤家长园地 家长园地是家园共育中的主要项目,可有效促进家长和教 师统一家园理念,提升教育质量。家长园地的建立要简单明了, 给出明确的时间节点,提出具体的内容及要求,家长也可以随 时进行沟通,分享优秀的育儿经验。此外,传统的家园共育模式 还包括家园联系手册、家长开放日等,都可以明确目的性,提升 家长配合度及信任度。 2.新型家园共育模式 渊1冤网络平台 “网上幼儿园”的开通,能够帮助家长及时知晓幼儿园在幼 儿教育方面所要实施的计划及课程。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网 络平台及时展示自己的教学内容,分享教育理念,与家长沟通 园内情况,形成双向互动。 渊2冤多角度互动 教师应根据幼儿家庭的差异性组织不同的活动,从多角度 互动,提高家园共育实效。例如,教师在周末组织树叶采集活 动,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认知改变,增进亲子关系;或与当地社 区、博物馆、公园等单位联系,使互动多样化。 (二)家园共育关系平等化 家园共育工作中存在不平等关系,这是一种常态,要想改
二、家园共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我国幼儿教育工作中,家园共育工作的实施效
果并不理想,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家长对家园共育的认识不足 家长对家园共育工作的内涵及意义认识不足,其原因主要
有两方面:一方面,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指挥者,没有充分考 虑到不同幼儿家庭的具体情况,也没有按照需求给予相应的指 导,只是遵循相互平等、双向互动的原则进行合作,以期促进幼 儿身心发展,因此常常会产生将教育责任分配给家长的错觉; 另一方面,家长的主观能动性不足,部分家长仅仅是被动参与 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甚至有的认为幼儿园是没事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