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笔记和习题解答
(完整版)第三版《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笔记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第一节教育的认识一、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一)教育的日常用法作为一种过程有三类作为一种方法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二)教育的词源educare “引出”的意思。
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
1906年,学部奏请颁布“教育宗旨”。
民国之后,正式改“学部”为“教育部”。
此后,“教育”一词就取代传统的“教”与“学”成为我国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这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和传统教育学范式现代转换的一个标志。
(三)教育的定义(★★★代表重点)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有三个层次: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出发点和基础是“学习”和“学习者”。
该定义侧重于教育过程中个体各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及心理品质的发展。
3、二者的缺陷社会角度:把教育看成一种外在强制过程,忽视个体内在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定义过于宽泛,失去了规定性(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
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因素和社会要求在教育活动中的巨大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4、准确的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B、耦合过程C、动力性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二、教育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认识)★★★(一)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 】 第10章 学生评价【圣才出品】
第10章学生评价1.名词解释:(1)学生评价答:学生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以学生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学校教育中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实际操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生的质量既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工作质量的标准,也是提高学校教育工作水平的根本所在和关键要素。
所以,构建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有效地实施学生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是教育的必然追求。
学生评价的类型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对评价法、绝对评价法以及个体内差异评价法。
学生评价的功能有诊断功能、导向功能、发展功能以及管理功能。
(2)相对评价法答:相对评价法是根据所要评价对象的整体状态确定评价标准,以被评价对象中的某一个或若干个为基准,通过把各个被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对照比较,判定出每个被评价对象在这一集体中所处位置的一种评价方法。
相对评价法是以建立在机遇规律基础上的正态分布原理为理论依据,一般采用标准的正态分布曲线来描绘评价的结果。
这一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评价的客观性,不易受评价者主观标准差异性的影响,能准确地表示出被评价者在某一整体中的相对位置。
但是也存在局限性,无法给被评价对象以绝对的水平评估,无法准确地反映学生发展的真实水平。
同时,由于遵循正态分布的原则,不易满足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上进要求。
(3)绝对评价法答:绝对评价法是在被评价对象的整体之外,确定一个客观标准,将被评价对象与这个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以判断其达到标准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
由于绝对评价法只考虑被评价对象应该达到的水平,而不受被评价对象在其特定整体中位置的影响,因此,最大优点是易于使被评价者能了解自己的发展状况,明确目标,主动学习。
但是,由于客观标准的制定要达到绝对的客观、公正、合理和有效,因此在技术上还有一定的难度,这使得它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困难,同时也影响了评价的信度。
(4)个体内差异评价法答:个体内差异评价法是以被评价对象自身某一时期的发展水平为标准,判断其发展状况的评价方法。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 】 第9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圣才出品】
第9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什么是班级组织?班级组织的结构包括哪些方面?答:班级组织是随着班级教学的产生而形成的,在中世纪末期便产生了班级组织的最初雏形,后经过夸美纽斯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和实践积淀,最终开始发展起来。
(1)班级组织的概念班级组织是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体,是学校行政根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体。
既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单位,又是学生生活及开展活动的集体单位,也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
教育理论及实际工作者为了开发班级的多种职能,更倾向于把班级看作是教育性的学习集体和生活集体。
(2)班级组织的结构①班级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班级组织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群体,它反映正式组织层面与个人属性层面的需求,在结构上存在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大多是预先决定好时间、场所和活动内容,要求班级每一位成员接受。
非正式组织是源于班级组织的个人属性层面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与活动中基于成员间的需求、能力、特点的不同,并从个人的好感出发而自然形成的。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往往是同时发生作用、交互影响。
②班级组织的角色结构。
班级组织的角色常常成对出现,成为对偶角色,比如教师与学生、集体与个体等。
同时,角色的多重性是班级组织角色结构中的基本特点,如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
每个学生在班级里都扮演了学习者、受教育者的角色,这是学生主导的角色。
班主任或教师是班级的中心角色,由于时空、条件的变换,班主任或教师的中心角色也在变换,班主任和教师要强化自身的角色意识。
③班级组织的信息沟通结构。
班级信息包括知识信息和人的思想、态度、情感与行为等方面的信息。
班级组织信息沟通的主体是单一性的,主要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
班级组织系统的开放性,又决定了其信息沟通的渠道是复杂的。
班级要与学校沟通信息,班级之间要沟通信息,班级要与家庭沟通信息,还要与社会沟通信息。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 】 第3章 教育目的【圣才出品】
第3章教育目的1.说明教育目的内涵及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
答:(1)教育目的的内涵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性作用的目的领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系列。
它不仅标示着一定社会对教育培养人的要求,也标示着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质的规定性是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之一。
它是指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社会倾向和人的培养具有质的规定性,主要表现在:①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
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总体上都内在地含有对教育“为谁培养人”、“为谁服务”的基本规定。
这种质的规定性在于明确教育进行人才培养的社会性质和根本方向,以便使其培养出与一定社会要求相一致的人。
如果偏离了社会要求或违背了社会性质,社会必然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其教育进行批评、整顿、改造,严重的甚至予以取消。
②对教育对象的发展具有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方面规定了教育对象培养的社会倾向,即要使教育对象成为哪个阶级、哪个社会的人,为哪个阶级、哪个社会服务;另一方面规定了培养对象应有的基本素质,即要使教育对象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应养成哪些方面的素质等。
由此可见,教育目的作为培养人的总体要求,总是内在地决定着教育的社会性质和教育对象发展的素质。
而这种对教育活动所具有的质的规定性,使它自身对各种教育活动的要求具有很强的原则性,成为社会在总体上把握教育活动及人才培养性质和方向的根本所在。
坚持了所确定的教育目的,把握了它所具有的质的规定性,就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教育对人的培养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
2.说明各类教育目的的特点及其在实践中应如何正确地看待和把握它们。
答:(1)各类教育目的的特点同人类社会生活和活动的目的一样,教育目的也带有意识性、意欲性、可能性和预期性的特点。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 第2章 教育功能【圣才出品】
第2章教育功能1.名词解释:(1)教育功能答: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主要涵盖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
分别是:①教育通过传授、训练、陶冶、评价等方式对个体和群体各方面的发展发挥激发、导向、奠基、重构、提高、矫正、完善、增值和选择等功能。
②教育所培养的具有一定素质的人走进社会,成为一定社会的公民,担任一定的社会角色,对社会的维持和发展发挥适应、改革和改造的功能。
教育的育人功能是根本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的育人功能的延伸和转化。
教育功能有多种类型: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划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从作用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教育功能体现了教育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意义,这也是教育价值所在。
(2)正向功能答:正向功能是指要素对系统产生的积极的作用和影响,也称贡献性功能。
应用到教育领域之中,教育的正向功能是教育产生的积极效果。
教育的正功能是相对于教育的负功能而言的,它是根据教育功能作用的性质划分的。
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将社会功能按性质、形态加以划分,得出正负功能的概念。
为研究教育功能提供了新的视角。
全面、客观地考察教育功能可以发现,教育一方面在起正面的、积极的作用,对社会和个人发展发挥着推动作用,同时在某一时候或局部方面也抑制甚至阻碍社会和个人的发展。
对某一具体的教育来说,在某方面发展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也可能对社会和个人的其他方面产生一些消极后果。
所以,要努力拓展教育的正向功能,降低和消减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
(3)负向功能答:负向功能是要素对系统产生的消极的作用和影响,也称损害性功能。
负向功能的概念最初是在社会学领域提出的,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在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的功能分析的一个维度。
社会功能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和负向的阻碍作用,教育的负向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课后习题(第7章 课堂教学——第9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圣才
第7章课堂教学1.名词解释:(1)教学答:教学是指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其特点为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教学的基本形式包括:课内、课外、班级、小组、个别化等。
教学的基本任务包括:①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培养世界观、审美、劳动等观念及相应的行为方式;③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
教学不仅在促进个人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也是社会历史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讲授为基础的,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2)教学设计答:教学设计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制订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
它有一套具体的操作程序,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调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去完成目标,并分析、评价其结果,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在不同的条件下,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有所不同,但实质性内容完全一致,都包括教学目的、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
教学设计过程的共同特征要素是:①学习需要分析;②学习(教学)内容分析;③学习者分析;④学习(教学)目标的阐明;⑤教学策略的制定;⑥教学媒体的选择和编制;⑦教学设计成果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3)教学目标答:教学目标是指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
它在方向上对教学活动设计起指导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在西方,一般将教学目标区分为最终目标和直接目标两种。
前者为准备受教育者将来从事各种社会性活动所要实现的目标;后者为使学生掌握从事上述各项活动时所需的活动工具、行为方法方面所要实现的目标。
按照教学活动的需要,可从总目标依次分化为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不同的系列。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 】 第8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圣才出品】
第8章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1.名词解释:(1)生活世界答:“生活世界”首先是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在批判科学世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个哲学范畴的概念。
此后,一些哲学家先后提出了与生活世界相应的概念。
这些概念对“生活世界”的共同理解是:“生活世界”不是原始的自然世界,而是人在其中的世界;不是主客体分离的科学世界,而是主客体和谐统一的世界;不是文本化了的符号世界,而是生动鲜活的意义世界。
所以,对生活世界的理解,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生活环境”、“自然世界”或“社会世界”,一定是人生活于其中的关系世界,对人发生意义的世界。
人在生活世界中是能动的、不依附于外在他人和社会的独立的个体。
(2)学生失范行为答:学生失范行为是指违反教育规范的行为。
学生的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越轨行为与违法行为两类。
学生的越轨行为主要是指违背教育习俗、教育规章的行为,即违规、违纪行为,具体包括不诚实行为、逃学行为、欺骗行为、违纪行为等。
学生的违法行为主要是指违背教育法律以及国家其他法律、法规的行为,即普通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犯罪行为较普通违法行为更为严重,社会危害性很大,必须用刑罚来惩罚。
(3)心理缺陷说答:心理缺陷说是解释学生产生失范行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
一些心理学家力图把越轨、犯罪解释为“心理缺陷”的结果,认为正常人知道限制他们的越轨冲动,而“心理缺陷者”不知道限制他们的越轨冲动。
而“心理缺陷”主要是因童年的社会化失调所造成,在童年时代,孩子如果遭到双亲的遗弃,就会使孩子正常的社会化过程中断,使他们在心理和情感上受到严重的挫折,难以发展出健全的人格和自我,将来就难以适应社会环境,容易产生越轨和犯罪行为。
(4)挫折—侵犯说答:挫折—侵犯说是解释学生产生失范行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认为越轨行为是一种由挫折产生的针对他人和社会的侵犯形式。
而挫折的程度是以需要强度或者受阻的程度为基础的,该理论进而推断侵犯的强度与挫折的强度有关。
人在受到一定的挫折以后,往往会产生强烈的外部归因,并将失败归结为一些客观因素作用,从而致使心里产生失衡,为了寻求慰藉和平衡而产生越轨等侵犯行为。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笔记和习题解答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笔记和习题解答第i章教育与教育学i.i复习笔记一、教育的认识(一)教育的概念1“教育”的日常用法“教育”的日常用法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作为一种过程的“教育”,表明一种深刻的思想转变过程;二是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三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
在这三类用法中,最基本的是第一种用法。
2“教育”的词源(1)西方'教育”的词源:在现代英语、德语、法语中的'教育”一词均起源于拉丁文七duc^re”。
意思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
(2)我国“教育”的词源: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0世纪之前,人们论及教育问题时通常将“教”与“学”分开使用,因此,可将“教”与“学”的词源看成是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教育” 的词源。
3教育的定义一般而言,人们是从以下两个不同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1)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可分为三个层次:①广义的,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②狭义的,主要指学校教育;③更狭义的,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
目前学界通用的对教育的准确定义为: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对这一定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①“教育”的“实践特性”,即“教育”这个概念首先指的是某一类型的实践活动,而不是纯粹的理念或在某种理念支配下的一套规则。
②“教育”是耦合的过程,一方面是“个体的社会化”,另一方面是“社会的个性化”。
个体的社会化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把个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态度、知识和技能结构的人;社会的个性化是指把社会的各种观念、制度和行为方式内化到需要、兴趣和素质各不相同的个体身上,从而形成他们独特的个性心理结构。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笔记精简版本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第一节教育的认识一、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一)教育的日常用法作为一种过程有三类作为一种方法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二)教育的词源educare “引出”的意思。
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
(三)教育的定义(★★★代表重点)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
有三个层次: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
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出发点是“学习”和“学习者”。
3、二者的缺陷。
社会角度:外在强制过程;过于宽泛(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
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4、准确的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B、耦合过程C、动力性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二、教育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认识)★★★(一)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二)学习者1、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
有两个:“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2、学习者的特征。
有四个: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不同人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
教育学基础(十二院校版)笔记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第一节教育的认识一、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一)教育的日常用法作为一种过程有三类作为一种方法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二)教育的词源educare “引出”的意思。
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
(三)教育的定义(★★★代表重点)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
有三个层次: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
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出发点是“学习”和“学习者”。
3、二者的缺陷。
社会角度:外在强制过程;过于宽泛(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
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4、准确的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B、耦合过程C、动力性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二、教育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认识)★★★(一)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二)学习者1、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
有两个:“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2、学习者的特征有四个:。
a) 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b) 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c) 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d) 不同人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
(完整版)第三版《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笔记
(完整版)第三版《教育学基础》全国⼗⼆所重点师范⼤学笔记第⼀章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第⼀节教育的认识⼀、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教育的⽇常⽤法作为⼀种过程有三类作为⼀种⽅法作为⼀种社会制度(⼆)教育的词源educare “引出”的意思。
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
1906年,学部奏请颁布“教育宗旨”。
民国之后,正式改“学部”为“教育部”。
此后,“教育”⼀词就取代传统的“教”与“学”成为我国教育学的⼀个基本概念,这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和传统教育学范式现代转换的⼀个标志。
(三)教育的定义(★★★代表重点)1、从社会的⾓度定义有三个层次:⼴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度定义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出发点和基础是“学习”和“学习者”。
该定义侧重于教育过程中个体各种⼼理需要的满⾜及⼼理品质的发展。
3、⼆者的缺陷社会⾓度:把教育看成⼀种外在强制过程,忽视个体内在需要和⾝⼼发展⽔平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定义过于宽泛,失去了规定性(⼴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
个体⾓度:忽视社会因素和社会要求在教育活动中的巨⼤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4、准确的定义教育——是在⼀定社会背景下发⽣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B、耦合过程C、动⼒性D、社会性、历史性、⽂化性⼆、教育的要素(从系统的⾓度认识)★★★(⼀)教育者是指能够在⼀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的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3、教育者意味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对于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
第三版《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笔记
第三版《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笔记教育的基础在于教育者和研究者的相互作用;研究者是主动的,他们需要积极参与教育过程,以获得最大的收益。
三)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所传授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
它应该是针对个体和社会的需要而确定的,同时也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四)教育环境教育环境是指教育活动所发生的场所、设施、设备和氛围等方面的因素。
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促进研究者的研究和发展,提高教育效果。
三、教育的意义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于个体的意义1、教育有助于个体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个体的素质和能力;2、教育有助于个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个体的道德水平;3、教育有助于个体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实现,提高个体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二)对于社会的意义1、教育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2、教育有助于培养社会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3、教育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
因此,教育在人类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在教育的历史发展中,教育的起源有神话起源说和生物起源说。
教育影响的形式和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包括教育系统的形式化程度、教育系统所处的场所或空间标准,以及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
在了解教育的历史发展时,需要考虑到时代的生产力、经济状态以及上层建筑的特征,同时也需要注意到教育形态之间的历史连续性。
2、启蒙运动和科学革命的思想影响3、大学的建立和学科分化的发展二)教育学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1、___(John Amos Comenius)2、让-___(Jean-Jacques Rousseau)3、___(___)4、___(___ ___)5、___(___)三)教育学的初步形成和发展1、教育学的学科内涵和研究方法逐渐形成2、教育学的理论体系逐渐完善3、教育学的教学和研究机构逐渐建立三、教育学的现代化发展(20世纪)一)教育学的新发展阶段1、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和社会地位显著提高2、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不断创新和完善3、教育学的教学和研究机构不断发展和壮大二)教育学的新理论和新成果1、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对教育学的贡献2、教育学的新研究领域和新研究方法3、教育学的新成果和新理论三)教育学的新挑战和新任务1、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问题2、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并重的新要求3、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2、教育学的发展与近代科学发展和科学方法论密切相关。
十二校联合考研《教育学基础》第3版讲义和习题解析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讲义和习题解析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1.1复习笔记一、教育的认识(一)教育的概念1“教育”的日常用法“教育”的日常用法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作为一种过程的“教育”,表明一种深刻的思想转变过程;二是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三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
在这三类用法中,最基本的是第一种用法。
2“教育”的词源(1)西方“教育”的词源:在现代英语、德语、法语中的“教育”一词均起源于拉丁文“ēducāre”。
意思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
(2)我国“教育”的词源: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0世纪之前,人们论及教育问题时通常将“教”与“学”分开使用,因此,可将“教”与“学”的词源看成是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的词源。
3教育的定义一般而言,人们是从以下两个不同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1)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可分为三个层次:①广义的,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②狭义的,主要指学校教育;③更狭义的,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
目前学界通用的对教育的准确定义为: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对这一定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①“教育”的“实践特性”,即“教育”这个概念首先指的是某一类型的实践活动,而不是纯粹的理念或在某种理念支配下的一套规则。
②“教育”是耦合的过程,一方面是“个体的社会化”,另一方面是“社会的个性化”。
个体的社会化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把个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态度、知识和技能结构的人;社会的个性化是指把社会的各种观念、制度和行为方式内化到需要、兴趣和素质各不相同的个体身上,从而形成他们独特的个性心理结构。
《教育学基础》(十二师范)复习笔记。综合版
《教育学基础》(十二师范)复习笔记。
综合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1)“实践特性”:不是纯粹的理念或其支配下的一套规则;(2)耦合的过程:个体的社会化与社会的个体化;(3)“动力性”:一种“加速”或“促进”的作用;(4)“教育”行为发生的社会背景,社会性、历史性、文化特征。
2、教育三要素及其联系(1)教育者: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
(2)学习者:传统上将“受教育者”或“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
(3)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与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的统一。
(4)三者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
教育是由上述三个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3、教育的形态有哪些(1)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制度化教育和行制非制度化教育(2)根据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3)根据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和信息社会的教育4、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所以的宗教的观点)(2)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各种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代表人物有法国的里托尔诺和英国的沛西·能,其错误在于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3)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有美国孟禄。
它虽然纠正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把教育归结为人类的行为,但它却归结为人类无意识的模仿行为,同样是错误的。
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错误都在于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即教育是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
(4)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这是马克思的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笔记和习题解答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
1.1复习笔记
一、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的日常用法
“教育”的日常用法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作为一种过程的“教育”,表明一种深刻的思想转变过程;二是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三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
在这三类用法中,最基本的是第一种用法。
2“教育”的词源
(1)西方“教育”的词源:在现代英语、德语、法语中的“教育”一词均起源于拉丁文“ēducāre”。
意思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
(2)我国“教育”的词源: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0世纪之前,人们论及教育问题时通常将“教”与“学”分开使用,因此,可将“教”与“学”的词源看成是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的词源。
3教育的定义
一般而言,人们是从以下两个不同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
(1)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广义的,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②狭义的,主要指学校教育;
③更狭义的,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
目前学界通用的对教育的准确定义为: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对这一定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①“教育”的“实践特性”,即“教育”这个概念首先指的是某一类型的实践活动,而不是纯粹的理念或在某种理念支配下的一套规则。
②“教育”是耦合的过程,一方面是“个体的社会化”,另一方面是“社会的个性化”。
个体的社会化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把个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态度、知识和技能结构的人;社会的个性化是指把社会的各种观念、制度和行为方式内化到需要、兴趣和素质各不相同的个体身上,从而形成他们独特的个性心理结构。
③教育活动的“动力性”,即教育活动要在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过程中起到一种“促进”或“加速”的作用。
④“教育”行为发生的社会背景,强调“教育”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之间的联系,从而说明教育活动的社会性、历史性和文化特征。
(二)教育的要素
从系统的角度认识,教育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由以下三种基本要素构成: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要以其自身的活动来引起、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生合乎目的地发展和变化。
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理解自己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
2学习者
学习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以其接受教育影响后发生合乎目的的变化来体现教育过程的完成。
学习者的特征包括:
(1)学习目的不同,即使两个人在学习目的的表述方面相同,也未必有着同样的理解和同样的理由;
(2)学习背景或基础不同,并由此影响到各自的学习兴趣、能力或风格;
(3)在学习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与困难不同,因此,进行有效学习所需要的帮助也不同;
(4)对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从而影响到他们各自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3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1)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2)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上述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
教育是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三)教育的形态
教育的形态是指由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变化形式,也是“教育”理念的历史实现。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以下不同的教育形态:
1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划分)
(1)非制度化的教育: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
这种教育是与生产或生活高度一体化的,没有从日常的生产或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机构及其制度化行为。
(2)制度化的教育:指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制度化教育是人类教育的高级形态。
(3)对制度化教育的批判:“非学校化社会”的概念。
“非学校化社会”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激进主义教育改革思潮,倡导者是美国的伊里奇。
他认为近代以来人类所建立起来的学校体系,妨碍了真正的学习和教育,降低了人类自我成长的责任心。
因此,应彻底颠覆制度化的现代学校教育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学校化社会,而代之以自主学习的“教育网络”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非学校化社会”。
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划分)
(1)家庭教育是指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2)学校教育是指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3)社会教育是指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在教育实践中,要充分地利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每一种教育形态的优势与长处,从而形成“教育合力”。
3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划分)
(1)这三种教育形态的产生与社会形态的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是适应不同的生产力发展阶段以及建立于其上的经济形态和生产关系变革的结果。
(2)农业社会的教育不等于“农业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不等于“工业教育”,信息社会的教育也不等于“信息教育”。
前者是指基本的教育形态,而后者是指专门的教育类型。
(3)后一种形态的教育,是建立在前一种形态教育基础上的,彼此之间有一种历史的连续性。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在教育学史上,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有以下几种观点:
1神话起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