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骨料培训讲义
试验员培训课件-混凝土用骨料

岩石的抗压强度应不小于混凝土抗压强度 的1.5倍,而且,对于火成岩其强度不宜低 于80MPa,变质岩不宜低于60MPa,水成岩 不宜低于45MPa.
试验员培训课件-混凝土用骨料
压碎指标
压碎指标检验——是将一定质量气干状态下粒
试验员培训课件-混凝土用骨料
砂的粗细-细度模数(μf)
砂的粗细程度用表示细度模数( μf ),其计算 公式为
f
(A2A3A4 A5A6)5A1 100A1
细度模数( μf )愈大,表示砂愈粗,普通混凝 土用砂的细度模数范围一般为3.7-0.7,其中
μf在3.7-3.1为粗砂, μf在3.0-2.3为中砂,
试验员培训课件-混凝土用骨料
砂的选择
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Ⅱ区砂。
当采用Ⅰ区砂时,应适当提高砂率,并保证足 够的水泥用量,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
当采用Ⅲ区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以满足混 凝土强度。
试验员培训课件-混凝土用骨料
砂级配的调整
在实际工程中,若砂的级配不合适,可采 用人工掺配的方法来改善,即将粗、细砂 按适当的比例进行掺合使用;或将砂过筛, 筛除过粗或过细颗粒。
同条件下,碎石混凝土比卵石混凝土强度高10
%左右。
试验员培训课件-混凝土用骨料
骨料的弹性模量:骨料的抗压强度高弹性 模量也高,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也高。
密度 (1)表观密度 (2)堆积密度
试验员培训课件-混凝土用骨料
级配
(1)筛分曲线 (2)细度模数 (3)空隙率 (4)最大粒径: 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
试验员培训课件-混凝土用骨料
1-2细骨料

本细则按照《建筑用砂》(GB/T14684-2001)编写2.1细骨料的定义及分类2.1.1细骨料的定义细骨料是指在自然或人工条件作用下形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亦即为普通砂。
2.1.2砂的分类(天然砂、人工砂)2.1.2.1天然砂:由自然风化、水流搬运和分选、堆积形成的、粒径小于4.75mm 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石的颗粒。
2.1.2.2人工砂经除土处理的机制砂、混合砂的统称。
机制砂: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石的颗粒。
混合砂:由机制砂和天然砂混合制成的砂。
2.2分类与规格2.2.1分类砂按产源分为天然砂、人工砂两类:天然砂:包括河砂、湖砂、山砂、淡化海砂;人工砂:包括机制砂、混合砂。
2.2.2规格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种规格,其细度模数分别为:粗砂 3.7~3.1中砂 3.0~2.3细砂 2.2~1.62.2.3类别砂按技术要求分为Ⅰ类、Ⅱ类、Ⅲ类。
2.2.4用途Ⅰ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Ⅱ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Ⅲ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浆。
2.3技术要求2.3.1颗粒级配砂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颗粒级配2.3.2含泥量、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2.3.2.1天然砂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2.3.2.2人工砂的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2.3.3有害物质砂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炉渣等杂物。
砂中如含有云母、轻物质、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氯盐等,其含量应符合表4的规定。
2.3.4坚固性2.3.4.1天然砂采用硫酸钠溶液法进行试验,砂样经5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3 石粉含量表4 有害物质含量表5 坚固性指标2.3.4.2人工砂采用压碎指标法进行试验,压碎指标值应小于表6的规定。
表6 压碎指标2.3.5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砂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应符合如下规定:表观密度大于2500Kg/m 3; 松散堆积密度大于1350Kg/m 3;空隙率小于47%。
粗骨料、细骨料

第二章骨料、矿物掺合料内容:骨料在混凝土中作用,砂石材料的粗细和级配,颗粒特征、杂质含量等技术要求,石子的强度、坚固性、砂石碱活性,矿物掺合料的种类,作用机理。
基本要求:1.理解砂石骨料的作用及质量要求。
[2]2.掌握砂石骨料技术参数的评定方法。
[1]3.了解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的特性及应用范围。
[3]重点:砂石骨料的作用及质量要求以及评定方法。
骨料的作用:●减少收缩;●提高弹模;●传递荷载;●降低成本。
分类:细骨料:粒径0.16~5.0mm;粗骨料:粒径大于5.0mm。
按制取方式,可以分为天然骨料、人造骨料、工业灰渣骨料三种。
矿物掺合料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中被广泛使用,也称为“附加胶凝材料”,可以起到节约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改善混凝土性能(拌合物和易性、凝结硬化时间,硬化体强度、抗冻性、抗渗性、抗腐蚀性)的目的。
第一节细骨料一.细骨料的分类天然砂、人工砂、工业灰渣。
※天然砂按产源,分为:河砂、湖砂、山砂、海砂。
◎河砂、湖砂颗粒比较圆滑、质地坚硬,也比较洁净。
◎山砂颗粒多棱角,表面粗糙,容易含较多粘土和有机质,质地较差。
◎海砂内含有贝壳碎片及可溶性氯盐、硫酸盐等有害成分,一般情况下不直接使用。
※人工砂棱角多,片状颗粒多,且石粉多,成本也高。
※某些工业灰渣,在试验合格后,可以代替砂使用。
二.砂的性能技术要求1.砂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河砂的表观密度一般为2.50~2.70g/cm3;(2500kg~2700kg/m3)堆积密度一般为1350~1650kg/m3;孔隙率35~45%。
2.含水率砂的含水不同使砂具有绝干、气干、饱和面干、潮湿等多种状态。
由于砂含有水,所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要考虑根据砂的含水量对W/C作出适当的调整。
砂的含水润湿状况与砂的堆积体积有关,砂具有湿胀特性。
这是因为砂被水润湿后,在表面会形成一层水膜,引起松散砂子体积膨胀。
湿胀量决定于砂的含水量和砂的细度。
一般砂含水5%~9%时,湿胀量为20%~25%。
混凝土及砂石骨料讲义

砂的坚固性是指砂在自然风化和其他外界物
理、化学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天然砂采用硫酸钠溶液法进行试验,砂样经
5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应符合表5.7的规定。人工 砂采用压碎指标法进行试验,压碎指标值应符合 表5.8的规定。
表5.7 坚固性指标(GB/T 14684—2001)
项目 质量损失(%,小于)
空隙率较小的骨料,而砂子的总表面积与粗细程
度有关,空隙率则与颗粒级配有关。 (1)粗细程度 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在一 起的总体粗细程度。
(2)颗粒级配
砂的颗粒级配是指粒径不同的砂粒互相搭配
的情况。
同样粒径的砂空隙率最大,若大颗粒间空隙 由中颗粒填充,空隙率会减小,若再填充以小颗 粒,空隙率更小,如图5.2所示。
卵石是由自然风化、水流搬运和分选、堆积
形成的,粒径大于4.75mm的岩石颗粒。按其产源
不同可分为河卵石、海卵石、山卵石等。 碎石是天然岩石或卵石经机械破碎、筛分制 成的,粒径大于4.75mm的岩石颗粒。
卵石、碎石按技术要求分为Ⅰ、Ⅱ、Ⅲ类。
Ⅰ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Ⅱ类宜
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
配曲线判定砂级配的合格性。对细度模数为3.7~
1.6的建筑用砂,根据600μm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分成3个级配区,见表5.2。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砂的颗粒级配,以累计筛 余百分率为纵坐标,筛孔尺寸为横坐标,根据表 5.2的数值可以画出砂子3个级配区的级配曲线,
如图5.3所示。
【例题】用500g烘干砂进行筛分试验,其结果如
称。
砂按技术要求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Ⅰ类
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Ⅱ类宜用于
混凝土骨料培训资料

混凝土骨料培训资料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材料。
作为构成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之一,骨料的质量和性能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混凝土骨料的选择和使用是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骨料的种类、性能要求、质量控制以及使用注意事项,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混凝土骨料。
二、混凝土骨料的种类混凝土骨料主要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两种。
1. 粗骨料粗骨料是指粒径大于4.75mm的骨料。
常见的粗骨料有碎石、卵石、砾石等。
粗骨料主要用于承受混凝土荷载和提供混凝土强度的构件部分,如梁、柱、板等。
选择粗骨料时,应考虑其强度、坚固性、抗冻性等性能指标。
2. 细骨料细骨料是指粒径小于4.75mm的骨料。
常见的细骨料有天然砂、人工砂、矿渣砂等。
细骨料主要用于填充混凝土骨架中的空隙,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作性能。
选择细骨料时,应考虑其粒度分布、坚固性、吸水性等性能指标。
三、混凝土骨料的性能要求混凝土骨料的性能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物理性能混凝土骨料应具有适当的粒度分布,能够填充混凝土骨架中的空隙,提供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同时,骨料的吸水性应适中,以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2. 强度性能混凝土骨料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能够承受混凝土的荷载,并保持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粗骨料的强度应满足相应的标准要求,细骨料的强度应满足混凝土的设计强度要求。
3. 耐久性能混凝土骨料应具有良好的抗冻性、抗碱性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以确保混凝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
四、混凝土骨料的质量控制为确保混凝土骨料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以下是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1. 选择合格供应商选择具有合法资质和良好信誉的供应商,确保供应的混凝土骨料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2. 进行质量检测对供应的混凝土骨料进行质量检测,包括粒度分析、强度测试、吸水性测试等。
确保骨料的物理性能和强度性能符合要求。
细骨料1

待检人工砂及混合砂样品制备
将样品过筛孔公称直径为 80 μ m 方孔筛缩分 至 400g ,放在烘箱中于( 105 ± 5 ) ℃下烘 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试验步骤(普通法)
1 、称取试样 200g ,精确至 1g 。将试样倒入盛有( 500 ± 5 ) ml 蒸馏水的烧杯中,用叶轮搅拌机以( 600 ± 60 ) r/min 转速搅拌 5min (搅拌机的叶轮离烧杯底部约 10mm ),形成悬浮液,然后以( 400 ± 40 ) r/min 转 速持续搅拌,直至试验结束。
8
9 10 11 12 13
石粉含量 MB<1.40 (机制砂) MB≥1.40
吸水率 坚固性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CL-含量 碱活性
≤10.0%
≤5.0%
≤7.0%
≤3.0% ≤2% ≤8% ≤0.5% ≤0.02% <0.10%
≤5.0%
≤2.0%
按 JGJ 52 检验
按TB/T 2922检验
细骨料试验方法 ( 主 要 用 到 的 )
JGJ 52-2006 、 JTG E42-2005 中关于细集料 压碎值试验的区别
1 、受压钢模方面:
圆筒、地盘规格一致,但是加压块规格不一致, JTG E42-2005 中加压块 支承杆高 42.5mm ,而 JGJ 52-2006 中为 20.5mm ;
2 、试样质量方面: JTG E42-2005 中要求每单级试样质量为 330g ,而 JGJ 52-2006 中为
试样制备
将缩分后的样品置于 ( 105 ± 5 ) ℃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待冷却 至室温后,筛分成 5.00~2.50mm 、 2.50~1.25mm 、 1.25~0.63mm 、 0.63~0.315mm 四个粒级,每级试样质量不得 少于 1000g 。
水运检测师培训建筑原材料(骨料)

2013-7-5
3
(2)有害物质及轻物质的含量
细骨料不宜采用海砂,不得不采用海砂时,海砂带入 浪溅区或水位变动区混凝土的碌离子的含量,对于钢 筋混凝土,不宜大于水泥重量的0.07%;对于预应力混 凝土,不宜大于0.03%。 云母和轻物质的含量:1%、2% 含泥量和泥块含量: 含泥量指粒径小于0.08mm的尘、淤泥和粒土的总含量。 泥块含量是指砂中粒径大于1.25mm,经水洗、手捻后 变成小于0.63mm颗粒的含量。 有机物、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
(1)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2)试验步骤 (3)结果计算
2013-7-5
11
粗骨料质量检测
1、质量要求 (1)颗粒级配 (2)强度 岩石立方体(或圆柱体)强度和压碎指标两种方法。 (3)针、片状颗粒 (4)山皮水锈颗粒 (5)含泥量 (6)坚固性-指其在气候、环境变化或其它物理因素 作用下抵抗破碎的能力。 硫酸钠溶液法,侵烘5次循环后的失重率应分别不大于 3%或5%。
2013-7-5
13
3、粗骨料必检项目
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自然堆积密度及针片 状颗粒含量。 4、粗骨料的筛分析试验 粒级:连续粒级和单粒级 (1)主要仪器:圆孔筛、天平或台称、烘箱、容器、 浅盘等。 (2)试样制备 四分法缩分至规定数量 (3)实验步骤 1)称试样 2)过筛 3)称筛余量 (4)计算结果 1)分计筛余百分率(0。1%)和累计 筛余百分率(1。0%)。2)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
建筑原材料(骨料)
2、骨料 (1)细骨料 了解:细骨料定义,水运工程中对细骨料质量要求的规定。 熟悉:细骨料的品质检测方法:颗粒级配筛分析、含泥量 及泥块含量、表观密度(标准法、简易法)、堆积密度及 紧密密度、吸水率、含水率(标准法、快速法)、含泥量 (标准法、虹吸管法)、泥块含量、有机物含量、轻物质 含量、坚固性、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氯离子含量、碱活 性等试验(包括目的及适用范围、仪器设备、试验步骤、 结果处理及评定)。 掌握:有关标准中对细骨料的规定、试验方法并能熟练操 作,影响试验的主要因素及试验注意事项。按标准对试验 结果进行评定,填写试验记录和报告或编制和审核试验检 测报告。
细骨料培训讲义

细骨料培训讲义一、采用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二、定义1.天然砂—由自然条件作用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
按其产源不同,可分为河砂、海砂、山砂。
2.人工砂—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
3.混合砂—由天然砂与人工砂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砂。
4.含泥量—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颗粒的含量。
5.砂的泥块含量—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630μm的颗粒的含量。
6.石粉含量—人工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且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与被加工母岩相同的颗粒含量。
7.表观密度—骨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封闭空隙)的质量。
8.紧密密度—骨料按规定方法颠实后单位体积的质量。
9.堆积密度—骨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10.坚固性—骨料在气候、环境变化或其它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11.轻物质—砂中表观密度小于2000㎏/m3的物质。
12.压碎值指标—人工砂、碎石或卵石抵抗压碎的能力。
13.碱活性骨料—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混凝土中的碱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甚至破坏的骨料。
三、砂的分类与砂的颗粒级配区的划分1.砂的分类砂的分类,列表1。
表1 砂的分类表注:细度模数μf平行试验计算时精度为0.01,其平均值结果取值时按四舍六入五单双法则精至0.1。
2.砂的公称粒径、砂筛筛孔的公称直径和方孔筛筛孔边长砂的公称粒径、砂筛筛孔的公称直径和方孔筛筛孔边长尺寸,见表2。
表2 砂的公称粒径、砂筛筛孔的公称直径和方孔筛筛孔边长尺寸3.砂的颗粒级配区划分砂的颗粒级配区划分,除特细砂外,砂的颗粒级配可按公称直径630μ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以质量百分率计)分成三个级配区,具体级配列表3。
表3 砂的颗粒级配区划分注:①.砂的颗粒级配应处于表中某一区域内;②.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中的累计筛余百分率比,除公称粒径为5.00㎜和630μm(表中斜体所标数值)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外,其余公称粒径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可稍有超出分界线,但总超出量不应大于5%;③.当砂的颗粒级配不符合要求时,宜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并经试验证明能确保混凝土质量后,方允许使用;④.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Ⅱ区砂。
《细骨料培训讲义》课件

细骨料的质量控制和检验方法
细骨料的质量控制和检验是保证工程材料质量的关键环节,包括原料检验、生产过程控制和成品检验等。
质量控制流程
从原料采购到细骨料出厂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 量控制。
检验方法
借助适当的检验设备和方法进行细骨料的外观、 物理和化学性能的检测。
细骨料在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细骨料在各个领域的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是几个细骨料应用的案例。
混凝土路面
细骨料作为混凝土路面的一 部分,可以提供路面的强度 和耐久性。
沥青路面
细骨料在沥青路面中的投入 比例和粒径分布对路面质量 起到关键影响。
预拌混凝土
细骨料作为预拌混凝土的骨 料,决定着混凝土的工作性 能和强度。
细骨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选用、粉碎、筛分、洗涤等过程。通过合理控制生产工艺,可以获得 符合要求的细骨料。
原料选用
选择合适的天然石料或人工产物作为细骨料的原料。
粉碎和筛分
利用机械设备将原料进行破碎和筛分,按照要求的粒径分布得到细骨料。
洗涤和去除悬浮物
通过洗涤过程去除细骨料表面的杂质和悬浮物,保证细骨料的质量。
细骨料的性能指标和要求
1
粒径分布和孔隙率
2
合理的粒径分布和控制适当的孔隙率,
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比表面积以及密 度等理化特性对材料的性能和工艺性 有着重要影响。
强度和耐久性
细骨料的强度和耐久性直接影响着工 程材料的使用寿命和长期性能。
细骨料的生产工艺
人工细骨料
通过人工破碎或加工天然岩石或人造产物得到的 细颗粒状物质。
细骨料培训的必要性
1 提高工程质量
合理选择和使用细骨料 能够提高混凝土和沥青 路面等工程材料的性能 和耐久性。
混凝土教程专业知识培训

2. 混凝土渗水旳主要原因 多种内部孔隙形成渗水通道。
•水泥浆中多出水分蒸发而留下旳气孔; •水泥浆泌水形成毛细孔; •粗骨料下部界面水分富集形成孔穴; •施工振捣不密实。
抗渗等级:P4,P6,P8,P10,P12。
提升抗渗性: 关键:提升密实度,改善内部孔隙构造。 措施:降低水灰比、采用减水剂,选用 骨料合适,养护好等。
5. 常用外加剂——引气剂
(1)引气剂旳定义 指加入后,能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引入
空气,在混凝土中形成大量分布均匀旳微小 气泡,从而降低混凝土旳泌水和离析,改善 其和易性,并能明显提升硬化混凝土抗冻融 耐久性旳外加剂。
(2)引气剂旳作用原理
➢引气剂属憎水性表面活性剂,能明显降低 水旳表面张力和界面能,使水溶液在搅拌过 程中极易产生许多微小旳封闭气泡,气泡直 径多在50~250µm左右。
2. 和易性旳体现
流动性—— •用坍落度试验或维勃稠度试验; •反应混凝土拌合物旳稀稠程度和施工难易程 度。 粘聚性—— •在测试坍落度或维勃稠度时,用表观现象描 述,观察水泥浆、骨料等是否分层、离析。 保水性—— •在测试坍落度或维勃稠度时,用表观现象描 述; •观察是否有水分泌出。
4.3.2 混凝土和易性旳测试
(1) 纯洁洁净,杂质少; (2)颗粒形状好,理想旳颗粒形状是三维长度相 等或相近旳球形或立方体形,片状、针状颗粒少; (为何?) (3)级配合理,粒径满足要求(有最大粒径限制); (4)内部致密并有足够旳强度。
2. 石子旳粒径及级配要求
粗骨料与细骨料一样,也有颗粒级配要求,其 目旳,是降低混凝土空隙率,确保混凝土旳和 易性和密实性要求,并节省水泥,降低混凝土 成本。
混凝土培训课件

•§2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二、骨料粗骨料(石):碎石,卵石细骨料(砂):天然砂,人工砂(一)泥及泥块含量的要求【泥】骨料中粒径<75μm颗粒【泥块】石子中原粒径>4.75mm经水浸洗、手捏后<2.36mm的颗粒。
砂中原粒径>1.18mm经水浸洗、手捏后<0.6mm的颗粒。
•1、泥和泥块的危害•2、骨料中泥和泥块的技术要求(二)有害物质骨料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和炉渣等杂物;1、有害物质限量1、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筛析法:2、石的粗细程度和颗粒级配1)粗细程度(通常5mm<d<40mm)《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对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d max)的规定:柱:d max<结构最小截面尺寸的1/4板:d max≤板厚的1/2,且≤50mm钢筋混凝土:d max≤钢筋最小间距的3/4高强混凝土:d max≤20mm泵送混凝土:碎石:d max∶管内径≤1∶3卵石:d max∶管内径≤1∶2.52)颗粒级配方孔筛:2.36mm, 4.75mm,9.50mm,16.0mm,19.0mm,26.5mm,31.5mm,37.5mm,53.5mm,63.0mm,75.0mm,90mm(六)骨料的颗粒特征1、表面粗糙程度2、颗粒形状针、片状骨料含量要求:Ⅰ类:<5%,Ⅱ类:<15%,Ⅲ类:<25%【针状】长度>2.4倍平均粒径【片状】厚度<0.4倍平均粒径3、针、片状骨料的危害(七)强度1、岩石抗压强度水饱和状态下岩石的抗压强度2、压碎指标Qe三、混凝土用水的质量要求基本要求:1、不影响混凝土的凝结硬化2、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及耐久性3、不加快钢筋锈蚀4、不引起预应力筋脆断5、不污染混凝土表面四、外加剂(一)外加剂的定义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掺入的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其掺量一般不大于水泥重量的5%(特殊情况除外)。
①改善混凝土流变性能的外加剂②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和硬化性能的外加剂③改善耐久性的外加剂④改善其它性能的外加剂(三)常用外加剂1、改善混凝土流变性能的外加剂1)减水剂①减水剂的定义:在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从而提高混凝土强度,节约水泥;或在不减水的情况下能提高拌合物流动性的外加剂。
细骨料培训讲义共50页文档

3、细度模数:评价砂粗细程度的一种指标。 4、颗粒级配:指砂中大小颗粒相互搭配的比例情况。 5、含泥量: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的颗粒含量。 6、泥块含量: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经水洗、手捏后
变成小于630μm的颗粒的含量。 7、石粉含量:人工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而且矿物组成
细骨料培训讲义
主讲:李俊宏 2019年3月
主要内容
名词术语 检验频率、取样缩分方法 检验评定依据 材料进场全检项目、常规检验项目 选材要求、质量标准 常规检验方法 小结
一、名词术语
1、骨料也称集料,是指在混凝土中起骨架或填充作用。包 括天然风化而成的漂石、砾石、卵石、砂等以及由人工轧制 的不同尺寸的石屑。工程上一般将骨料分为细骨料和粗骨料 两种。
2、取样方法
1、从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 样前应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 大致相等的砂8份,组成各自一组样品。
2、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在皮带运输机机 尾的出料处用接料器定时抽取砂4份组成各自一组 样品。
3、从火车、汽车、货船上取样时,应从不同部 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相等的砂8份,组成各自一组样 品。
≤0.5%
4
云母含量
≤0.5%
5
轻物质含量
≤0.5%
6
有机物含量
浅于标准色
7
压碎指标(人工砂)
<2.5%
石粉含量 MB<1.40 ≤10.0% 8 (人工砂)
MB≥1.40
≤5.0%
≤7.0% ≤3.0%
≤5.0% ≤2.0%
9
吸水率
≤2%
10
坚固性
≤8%
11
碳化物及碳酸盐含量
水泥混凝土的骨料及拌和、养护用水培训课件

四)物理性质
1)视密度、堆积表观密度和空隙率 视密度不小于3〔石英砂3〕 自然堆积表观密度1400~1600kg/m3; 振实堆积表观密度大于1600~1700kg/m3; 空隙率与颗粒形状和颗粒级配有关。一般天然河
砂空隙率40~45%;级配良好河砂空隙率小于 40%。
2)含水状态及饱和面干吸水率
计算细度模数:
F.M ( A2 A3 A4 A5 A6 ) 5A1 100 A1
(21 51 80 96 100) 5 3.43 100 1
根据细度模数,该砂属粗砂。 在级配区内画出该砂的筛分曲线,见图 5-1。该曲线落在1区(粗砂 区)内,说明该砂为粗砂,级配合格。
图5-1 砂的1、2、3级配区曲线
5.0
5
2.50
100
1.25
150
0.63
145
0.315
80
0.16
20
分计筛余(%)
a1=5/5=1 a2=100/5=20 a3=150/5=30 a4=145/5=29 a5=80/5=16 a6=20/5=4
累计筛余(%)
A1=a1=1 A2=A1+ a2=21 A3=A2+ a3=51 A4=A3+ a4=80 A5=A4+ a5=96 A6=A5+ a6=100
2区砂优先选用。1区砂较粗,应提高砂率,保证和易 性,3区砂较细,应降低砂率,保证和易性和强度。
天然砂一般都具有较好的级配,人工砂可参加6%~ 12%的石粉。砂子应就地取材,可通过粗细砂、人工 天然砂混合改善细度和级配。当只有细砂或特细砂, 采用人工砂或掺入细石屑、减水剂或引气剂等。
表 5-3 普通混凝土用砂级配区的规定 (GB/T14684-2001)
混凝土工培训PPT教学课件可编辑全文

1
本章重点:
1、混凝土常用材料及其作用; 2、常用水泥的种类、组成及主要特性; 3、粗、细骨料的种类及特性; 4、拌合用水的要求; 5、外加剂和掺合料的种类及特性。
2
一、普通混凝土的组成
水泥
7~15%
水泥浆
为了改善或提高混 凝土的性能
混凝土外加剂
水
14~21%
石子
25~40%
100%体积
机矿物质材料(粒化高炉矿渣、粉煤灰、硅 灰等),一般掺加量为水泥质量的百分之五 以上。
6
二、各组成材料的作用
(1)水泥浆
❖ 润滑作用——与水形成水泥浆,赋予新拌混凝土以流动性。 ❖ 胶结作用——包裹在所有骨料表面,通过水泥浆的凝结硬
化,将砂、石骨料胶结成整体,形成固体。
(2)骨料
❖ 廉价的填充材料,节省水泥用量
18
(4)体积安定性
❖ 水泥体积安定性简称水泥安定性,是指水泥浆硬化 后体积变化是否均匀的性质。
❖ 当水泥浆体在硬化过程中或硬化后发生不均匀的体 积膨胀,会导致水泥石开裂、翘曲等现象,称为体 积安定性不良。
❖ 水泥安定性通常用雷式夹法测定。 ❖ 引起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主要有熟料中含有
过量的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或掺入的石膏过多 。 ❖ 体积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不能用于工程中。
✓ 砂用5升的体积的质量确定; ✓ 石用10升体积的质量确定。
➢ 骨料堆积密度取决于颗粒粒径与级配
33
天然岩石的密度
岩石种类
平均密度
玄武岩(Basalt)
2.80
花岗岩(Granite)
2.69
砂岩(Gritstone)
2.69
角页岩(Hornfels)
混凝土工培训课件_图文

混凝土工培训课件_图文第一章商品混凝土材料的基本知识第一节沙石、的种类、性能及适用范围一、粗骨料(石):1、粗骨料的基本分类:按石子直径、产源、石质、技术要求分类。
2、粗骨料的技术要求:形状及表面特征、杂质、最大粒径及颗粒级配、骨料强度、体积稳定、化学性能的要求。
二、细骨料(砂):1、砂的物理性质:堆密度、表观密度和空隙率。
2、砂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3、砂的坚固性:4、含沙量及有害杂质的含量:第二节水泥的种类、性能及适用范围一、通用水泥:1、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石灰石或高炉矿渣石膏制成。
(1)、硅酸盐水泥的基本性质:(2)、硅酸盐水泥的基本特性:凝结硬化快、强度高、抗冻性好、水化热大、但不耐腐蚀、不耐高温。
(3)、硅酸盐水泥的适用范围:适用于水泥强度等级高、凝结速度快、水热化高、无腐蚀的商品混凝土工程。
2、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火山灰质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
(1)、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的基本特性:凝结硬化慢、早期强度低、抗冻性差、水化热低、抗腐蚀强、干缩变形大。
(2)、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的适用范围:适用于地下或水中工程、适宜用蒸汽养护生产商品混凝土构件等。
3、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粉煤灰、适量石膏磨细制成。
(1)、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的基本特性:和易性好、早期强度低后期增长快、抗冻性较差、水化热低很多、抗腐蚀强、干缩变形较小。
(2)、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的适用范围:适用于大体积商品混凝土工程、地上地下有抗腐蚀要求的商品混凝土结构、不适用于早期强度要求高的商品混凝土。
4、矿渣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
(1)、矿渣硅酸盐水泥的基本特性:耐热性好、早期强度低后期增长快、抗冻性较差、水化热较低、抗腐蚀强、抗水性好、干缩变形较大、抗渗性差。
(2)、矿渣硅酸盐水泥的适用范围:适用于大体积商品混凝土工程、有抗腐蚀要求的商品混凝土结构、最适宜用蒸汽的预制构件、适用于200度以下商品混凝土工程等。
粗细集料培训讲义

p
' i
—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
m5—由于筛分造成的损耗(g); m0—用于干筛的干燥集料总质量(g); mi—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g);
i—依次为0.075㎜、0.15㎜……至集料最大粒径的排序。
c.干筛累计筛余百分率
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为该号筛以上各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精确 至0.1%。
a.按式(T0302—3)、(10302-4)计算粗集料中0.075㎜筛下部分质 量m0.075和含量P0.075,精确至0.1%。当两次试验结果P0.075的差值超过1 %时,试验应重新进行。
m0.075= m3一m4
(T0302-3)
P = = 0.075
m0.075 m3
m3 m4 100 m3
(6)数据处理:
①干筛法筛分结果的计算
a.计算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干燥总质
量m0之差,作为筛分时的损耗,并计算损耗率,若损耗率大于0.3%,应 重新进行试验。
m5=m0-(∑mi+m底)
(T0302-1)
式中:m5——由于筛分造成的损耗(g);
m0——用于干筛的干燥集料总质量(g);
⑦在确保细粉不散失的前提下,小心泌去搪瓷盘中的积水,将搪瓷盘连 同集料一起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 (m4),准确至0.1%。以m3与m4之差作为0.075㎜的筛下部分。
⑧将回收的干燥集料按干筛方法筛分出0.075㎜筛以上各筛的筛余量,此 时0.075㎜筛下部分应为0,如果尚能筛出,则应将其并入水洗得到的0.075 ㎜的筛下部分,且表示水洗得不干净。
2 、粗集料 在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是指最大公称粒径大于2.36㎜的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
2021工程造价专业《第一节 细骨料》

第四章建筑骨料普通混凝土(简称为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和水所组成,另外还常加入适量的掺合料和外加剂。
在混凝土中,砂、石起骨架作用,称为骨料;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水泥浆包裹在骨料表面并填充其空隙。
在硬化前,水泥浆起润滑作用,赋予拌合物一定的和易性,便于施工。
水泥浆硬化后,则将骨料胶结为一个坚实的整体。
普通混凝土的四种基本组成材料:一、水泥二、水三、砂子四、石子四种组成材料在混凝土中所起的作用:砂、石:骨架作用;抑制混凝土的收缩。
水泥+水→水泥浆:水泥浆包裹在砂粒的表面并填充砂粒间的空隙而形成水泥砂浆,水泥砂浆又包裹石子表面并填充石子间的空隙,形成混凝土。
凝结硬化前:起填充、润滑、包裹的作用凝结硬化后:起胶结作用骨料,按其粒径大小不同分为细骨料和粗骨料。
细骨料:粒径在150μm~之间的岩石颗粒;粗骨料:粒径大于的称为粗骨料。
粗、细骨料的总体积占混凝土体积的70%~80%。
因此,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骨料技术要求主要有:1.有害杂质含量少;2.良好的颗粒形状及表面特征,3.适宜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4.性能稳定、坚固耐久等。
二、细骨料砂一定义:粒径在~之间的岩石颗粒。
混凝土的细骨料主要采用天然砂或人工砂。
二分类:天然砂:是由自然风化、水流搬运和分选、堆积形成的粒径 小于4.75mm 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石的颗粒。
分为:河砂、湖砂、山砂和淡化海砂。
建筑工程中一般采用河砂作细骨料。
人工砂:是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 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石的颗粒。
机制砂:天然岩石用机械轧碎、筛分后制成混合砂:是由机制砂和天然砂混合制成的。
砂的规格:按细度模数M 大小分为粗、中、细三种规格;贝壳指的是5mm以下的被破碎了的贝壳。
海砂中的贝壳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及耐久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对于C40以上的混凝土,两年后的混凝土强度明显下降,对于低等级混凝土影响小,因此C10及以下的混凝土用砂的贝壳含量可以不予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骨料培训讲义一、采用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二、定义1.天然砂—由自然条件作用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
按其产源不同,可分为河砂、海砂、山砂。
2.人工砂—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
3.混合砂—由天然砂与人工砂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砂。
4.含泥量—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颗粒的含量。
5.砂的泥块含量—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630μm的颗粒的含量。
6.石粉含量—人工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且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与被加工母岩相同的颗粒含量。
7.表观密度—骨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封闭空隙)的质量。
8.紧密密度—骨料按规定方法颠实后单位体积的质量。
9.堆积密度—骨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10.坚固性—骨料在气候、环境变化或其它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11.轻物质—砂中表观密度小于2000㎏/m3的物质。
12.压碎值指标—人工砂、碎石或卵石抵抗压碎的能力。
13.碱活性骨料—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混凝土中的碱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甚至破坏的骨料。
三、砂的分类与砂的颗粒级配区的划分1.砂的分类砂的分类,列表1。
表1 砂的分类表注:细度模数μf平行试验计算时精度为0.01,其平均值结果取值时按四舍六入五单双法则精至0.1。
2.砂的公称粒径、砂筛筛孔的公称直径和方孔筛筛孔边长砂的公称粒径、砂筛筛孔的公称直径和方孔筛筛孔边长尺寸,见表2。
表2 砂的公称粒径、砂筛筛孔的公称直径和方孔筛筛孔边长尺寸3.砂的颗粒级配区划分砂的颗粒级配区划分,除特细砂外,砂的颗粒级配可按公称直径630μ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以质量百分率计)分成三个级配区,具体级配列表3。
表3 砂的颗粒级配区划分注:①.砂的颗粒级配应处于表中某一区域内;②.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中的累计筛余百分率比,除公称粒径为5.00㎜和630μm(表中斜体所标数值)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外,其余公称粒径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可稍有超出分界线,但总超出量不应大于5%;③.当砂的颗粒级配不符合要求时,宜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并经试验证明能确保混凝土质量后,方允许使用;④.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Ⅱ区砂。
当采用Ⅰ区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量,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Ⅲ区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当采用特细砂时,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四、品质指标1.天然砂中含泥量天然砂中含泥量,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天然砂中含泥量注: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小于或等于C25混凝土用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0%。
2.砂中泥块含量砂中泥块含量,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砂中泥块含量注: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小于或等于C25混凝土用砂,其泥块含量不应大于1.0%。
3.人工砂或混合砂中石粉含量人工砂或混合砂中石粉含量,应符合表6的规定。
人工砂的总压碎值指标应小于30%。
表6 人工砂或混合砂中石粉含量4.砂的坚固性指标砂的坚固性指标,应采用硫酸钠溶液检验,试样经5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 砂的坚固性指标5.砂中的有害物质含量砂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表8的规定。
表8 砂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注:①.对于有抗冻、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用砂,其云母含量不应大于1.0%。
②.当砂中含有颗粒状的硫酸盐或硫化物杂质时,应进行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后,方可采用。
6.海砂中贝壳含量海砂中贝壳含量应符合表9的规定。
表9 海砂中贝壳含量注: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小于或等于C25混凝土用砂,其贝壳含量不应大于5%。
7.必须严格执行的强制性条文⑴.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1.0.3条)⑵.砂中氯离子含量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对于钢筋混凝土用砂,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06%(以干砂的质量百分率计)。
②.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用砂,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02%(以干砂的质量百分率计)。
(3.1.10条)五、细骨料的检验规定1.分批原则砂必须按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当:⑴.采用大型工具(如火车、货船或汽车)运输的,应以400m3或600t 为一验收批;⑵.采用小型工具(如拖拉机等)运输的,应以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⑶.当质量比较稳定,日进量在1000t以上,连续复查5次以上合格,可按1000t(约700m3)为一批。
2.必检项目每验收批砂至少应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检验。
⑴.当使用新产源的砂时,供货单位应提供砂的全项质量检验合格报告;⑵.对于海砂或有氯离子污染的砂,还应检验其氯离子含量;对于海砂还应检验贝壳含量;⑶.对于人工砂及混合砂,还应检验石粉含量;⑷.对于重要工程或特殊工程,应根据工程要求增加检测项目;对其它指标的合格性有怀疑时,应予检验。
六、取样方法和取样数量1.取样方法⑴.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顶部和底部各由均匀分布的四个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试样8份,组成一个试样。
取样前应先将取样部位的表层铲除。
⑵.在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在皮带机机尾的出料处用接料器定时抽取砂4份组成一组样品。
在火车、轮船和汽车上的取样请自学,在此不再赘述。
2.取样数量根据需要确定,若做全项检验,应不少于50kg。
3.注意事项砂样试验前,可采用分料器或人工四分法对砂样进行缩分;做砂含水率、堆积密度、紧密密度试验时,所用试样可不缩分,拌匀后可直接进行试验。
七、客运专线对细骨料品质指标技术要求及检验批次控制规定应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洁净天然河砂,也可选用专门机组生产的人工砂,不宜使用山砂,不得使用海砂。
细骨料的质量品质指标及检验批次控制应符合表10的要求和规定。
表10 客运专线对细骨料品质指标技术要求及检验批次控制规定八、常规试验项目的试验方法1.砂的筛分析试验砂的筛分析试验,应过公称直径10.0㎜的方孔筛,取经缩分后样品不少于550g两份。
⑴.试验过程①.先过10mm筛,并记录大于10mm颗粒的含量百分率,用四分法分出所需试样,烘干(晒干、炒干、晾干均可)。
准确称取500g(特细砂可称取250g)试样进行筛分;②.记录各号筛上筛余量(精确至1g),并计算各号筛上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的筛余量与试样总量之比,精确至0.1%)和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加上该号筛以上各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精确至0.1%)。
(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筛底留存量的总质量与筛分前所取试样质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③.根据各号筛的两次试验累计筛余百分率的平均值(精确至1%),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分布情况。
⑵.细度模数μf计算:μf=[(β2+β3+β4+β5+β6)-5β1]/(100-β1)式中μf—细度模数(精确至0.01);β1、β2、β3、β4、β5、β6—分别为公称直径5.00mm、2.50mm、1.25mm、630μm、315μm、160μm方孔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以两次试验的细度模数μf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至0.1)。
当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μf之差大于0.20时,应重新取试样进行试验。
2.砂的表观密度试验(标准法)砂的表观密度试验(标准法):(过公称直径10.0㎜的方孔筛,取经缩分后样品不少于650g)。
⑴.试验过程①.称取烘干的试样300g(m0)→装入盛有半瓶冷开水的容量瓶(容量500ml)中;②.摇动容量瓶排气后,塞紧瓶塞静置24h,再注水至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容量瓶外表面称量(m1);③.倒出容量瓶中的水和试样,洗净容量瓶内外壁,再注入同温度冷开水至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容量瓶外表面称量(m2)。
注:在砂的表观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温,各项试验数据测定允许在15~25℃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当测试数据时的前后两次水的温度相差不应超过2℃。
⑵.表观密度计算:ρ=[m0/(m0+m2-m1)-αt]×1000式中ρ—砂表观密度(kg/m3,精确至10kg/m3);αt—水温对砂表观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见表11。
表11 不同水温对砂表观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取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若平行误差大于20kg/m3时应重新试验。
根据表观密度定义[骨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封闭空隙)的质量]得:ρ=(m0/v0)推导ρ=[m0/(m0+m2-m1)-αt]×1000计算过程:m瓶示图:水ρ水0 v0∵m1=m O+m瓶+m水-v0ρ水取ρ水=1∴v0=m O+m瓶+m水-m1∵m2=m瓶+m水∴m瓶=m2-m水∴ρ=m O/v0=m O/(m O+m2-m水+m水-m1)=m O/(m O+m2-m1)考虑到称量时的水温对砂表观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αt,应在表观密度计算时予以减去。
∴ρ=[m0/(m0+m2-m1)-αt]×1000表观密度可采用简易法,但一定要用具有1ml刻度的量筒或李氏瓶,否则精度不够。
其计算公式为:ρ=[m0/(V2-V1)-αt]×10003.体积密度试验体积密度试验,试样应过公称直径10.00㎜筛,取经缩分后的样品不少于3L。
⑴.堆积密度:用勺或漏斗将砂距筒口50mm装入1L量筒,用直尺由中间向两边刮平称量。
⑵.紧密密度:用勺或漏斗将砂距筒口50mm分两层装入1L量筒,筒下垫Ф10钢筋,每层左右颠地各25次,第二层颠实前,应将钢筋调转900(即与第一层放置方向垂直),第二层颠实完毕后加砂至满,用直尺由中间向两边刮平称量。
⑶.体积密度计算:ρL(ρC)=[(m2-m1)/v]×1000式中ρL—堆积密度(kg/m3,精确至10kg/m3);ρC—紧密密度(kg/m3,精确至10kg/m3);m2—容量筒和砂总质量(kg);m1—容量筒质量(kg);v—容量筒容积(L)。
体积密度以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⑷.空隙率计算:v L=(1-ρL/ρ)×100%v C=(1-ρC/ρ)×100%式中v L—砂样堆积空隙率(%,精确至1%);v C—砂样紧密空隙率(%,精确至1%);ρ—砂样表观密度(kg/m3)4.砂常规试验项目测试精度及结果处理规定总汇砂常规试验项目测试精度及结果处理规定总汇列表12。
表12 砂常规试验项目测试精度及结果处理规定总汇作业:1.砂、石中含泥量的定义是什么?2.混凝土用砂的有害物质包括哪些物质?3.某砂经取样进行筛分试验,结果如下表。
试计算该砂的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和细度模数。
此砂是粗砂、中砂还是细砂?4.砂的粗细程度按细度模数如何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