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嫉妒心理的产生原因和干预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嫉妒心理的产生原因和干预措施

摘要:嫉妒心理普遍存在于青少年人群中,不当的处理方式给青少年的成长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因此本文在界定了嫉妒心理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嫉妒心理的特征、产生原因和嫉妒心理的危害,并进一步提出了对于嫉妒心理的干预措施。

关键字:嫉妒心理青少年特征成因危害干预措施

嫉妒心理是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普遍具有的一种心理状态,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正处于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都处于高速发展期,面对生活中的事物不宜做出正确合适的判断以及应对方式,这就为嫉妒心理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对于每一个积极向上,有追求的人来说都会有或隐或显的嫉妒心理,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看到他人的成就,对于他人所获得的地位和荣誉,面对他人优越的自身条件和才华等等难免会有不舒适和不服输的感觉,这种心理感受是正常的,但是在这种心理感受出现以后个人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宣泄和消除这种不舒适、不快、不服输的心理感受就大不一样了,不同的方式会有不一样的结果,会对他人和自身产生不同的影响。

简单地说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会产生积极向上,双赢的效果;然而采取消极的处理方式就会产生消极的不良影响。对于青少年来说嫉妒心理普遍存在,而且会对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多影响,适度的嫉妒心理是学习进取、奋发向上、不断努力的动力,过度的嫉妒则会严重的影响自己的正常学习生活。但是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相对于成年人来说有很大的可塑性,在产生嫉妒心理前和产生嫉妒心理时进行适时、适度、得发的引导和疏导便可将嫉妒这一心理状态进行科学的转化,使之成为前进道路上的垫脚石而不是绊脚石。因此很有必要对青少年的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可行的对策,使青少年的嫉妒心理实现科学的转化,最大限度的减小其对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一、对嫉妒进行概念的界定。

嫉妒的概念对于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此处用的是我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主编《心理学大词典》的对嫉妒的定义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1]这一定义得到了学者的普遍认同,并在很多文献中加以引用。

二、嫉妒心理具有的一些特征为这种心理状态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了依据,以便于在预防和干预过程中能够对症下药,因此下面对嫉妒心理的特征加以分析。

1、嫉妒心理的普遍性。

有调查表明,84.1%的中学生时常感到心理不平衡,存在不同程度的嫉妒心理。[2]嫉妒心理普遍存在于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中,只是具有程度方面的区别,有的是初步隐性的“嫉羡”有的是显性的“嫉怨”更为严重的是强烈的“嫉恨”,针对不同程度的嫉妒情绪要适时地的采取对策。

2、嫉妒心理具有非理性和情绪化的特点。

青少年正处于社会化的早期,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尚未成熟,看待事物还不能够全面的综合的分析和考虑,很多事情面前还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主,当有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优秀时就会简单的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到了威胁,积极地应对会是自己迎头赶上,然而消极的处理就会造成很多不良后果。此时的青少年很清楚嫉妒心理是一种不可取的心理状态,但是在很多情况下都不能理性的对待和转化从而产生了很多问题。

3、嫉妒心理具有明显的对抗性。

产生嫉妒心理的人会对别嫉妒者采取言语上的诽谤诋毁,甚至行为上的攻击,对于被嫉妒者的言行举止具有强烈的对抗反应,事事争锋相对、鸡蛋里挑骨头,用各种方式阻挠和影响被嫉妒者让被嫉妒着在很多情况下很难堪,表现出明显的对抗性。

4、嫉妒心理具有明确的指向性。

青少年中的嫉妒心理所针对的对象和嫉妒的内容都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嫉妒的对象主要是和自己年龄相仿、同一班级、同一性别、能力和成绩相当的在自己周围的同学或朋友,在嫉妒对象方面又表现出明显的周围指向性特点,青少年主要嫉妒的是在自己周围甚至与自己关系比较密切的同学朋友。嫉妒的内容也具有明显的指向性,主要是学习成绩、人际交往能力及人缘、其他才能这些方面。

5、嫉妒心理具有发泄性。

一旦产生了嫉妒这种情绪没有在嫉羡阶段实现科学的化解和转化,进入到嫉怨甚至嫉恨阶段,就会表现出明显的发泄性。嫉妒者会对被嫉妒者实施语言、行为或者其他方面的诋毁和攻击行为,会将自己的嫉妒情绪很明显的表现出来,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宣泄。

6、嫉妒心理具有可矫正性。

对于青少年来说,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人生观还都没有定型,相对于成年人来说青少年在产生嫉妒心理时具有明显的可塑性,对青少年加以正确的疏导和引导变可以实现科学的转化。

三、嫉妒心理的表现形式根据程度的不同有以下几种:

1、潜意识的“嫉慕”。

这一阶段产生在嫉妒心理的初级阶段,这是一种比较普遍也很正常的情绪,看到别人的成就会产生羡慕之情,对自己的现状感到不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如果积极应对,欣赏对方的长处,并加以学习,便能够使嫉羡转化为自己前进和努力的动力。

2、显意识的“嫉怨”。

比嫉羡更深层次的情绪状态,此时的这种心理已经很明显的表现出来,认为自己的不成功或没有得到的利益和东西是由于对方的存在,在生活中会疏远对方或者使用其他方式为对方制造各种不必要的麻烦,使对方很难堪或者下不了台。

3、危险的变态心理“嫉恨”。

嫉怨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一种心理问题,使嫉妒者在嫉妒心理的唆使下采取各种强烈的对抗性行为,比如语言上的诽谤、诋毁、攻击,行为上的暴力攻击等。此时的嫉妒心理使学生的道德天平失衡,会不择手段的发泄自己所认为的不满。

四、嫉妒心理在没有得到科学转化的情况下会对青少年产生很多不良影响:

首先,会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是因为嫉妒总是与不满、怨恨、烦恼、恐俱等消极情绪联系在一起,构成妒嫉心理的特有情绪。一个人一旦有了嫉妒心理,就伴随着种种不良的情绪。美国有些专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嫉妒程度低的人在25年中仅有2%一3%的人患有心脏病,死亡率只占2.2%。而嫉妒心强的人,同一期内竟有9%以上的人患有心脏病,死亡率也高达13.4%。由于嫉妒情绪能使人体大脑皮层及下丘脑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造成大脑功能紊乱,免疫机能失调,从而使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心血管、周期性偏头痛的发病率增加。其次,嫉妒心理还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嫉妒心理是伴随着偏见产生的,看待人和事抱有偏见的态度不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再其次,嫉妒心里还会严重阻碍青少年的学业发展。在嫉妒心理的影响下会使青少年的人际关系每况愈下,自然会使生活和学习因人际关系不和谐而受到影响,使学习成绩下滑甚至会影响到未来的发展。最后对更深远的未来说,青少年的嫉妒心理会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和治疗,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不仅是自身的绊脚石同时会影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很多人才选拔的时候由于嫉妒心理的影响是很多人才没能够得到重用,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及时的预防和疏导嫉妒心理,不仅仅对个人的未来有重大意义,对社会的未来也很重要。

五、嫉妒心理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因人而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外部原因主要有社会,学校,家庭这三方面的影响。社会方面巨大的就业压力、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