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和尼采关于复仇主题的对比

合集下载

鲁迅和尼采关于复仇主题的对比

鲁迅和尼采关于复仇主题的对比

鲁迅和尼采关于复仇主题的对比刘国俊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2009级摘要:鲁迅先生的思想和创作受许多的思想家的影响,但更为明显的还是得属尼采。

本文选取《野草》中的《复仇》、《复仇·其二》和《故事新编》中的《铸剑》对鲁迅和尼采笔下复仇主题作简要的分析。

关键字:鲁迅尼采复仇鲁迅先生早期的作品如《摩罗诗力说》等很明显受了太炎先生的影响,文字颇为古奥生涩;到《狂人日记》,又颇有果戈理的影子,但是一直影响着鲁迅先生思想和创作的,个人觉得还是得属尼采。

以《野草》为例,它便是受了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①的影响。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高唱超人哲学,鼓吹自我的超越和战争。

有超人就有庸众,有战争就有复仇。

而鲁迅先生笔下的“庸众”和“个人”,以及“复仇”跟尼采的这些思想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鲁迅先生的作品中,主题明显为复仇的有《野草·复仇》《野草·复仇(其二)》以及小说《铸剑》。

复仇是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具有永恒的魅力。

复仇的对象如何?复仇何为?在复仇背后是怎样的心理结构?在尼采那里,复仇更多的是指超越。

就像他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前言》中说的那样:我教你们何谓超人:人是应该被超越的某种东西。

你们为了超越自己,干过什么呢?……你们当中的最聪明者,也不过是植物和鬼怪的分裂体和杂种。

可是难道是我叫你们变成鬼怪或是植物的么?②此后的篇幅中,尼采一再提到超人和意志。

①尼采所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译本繁多,比较出色的是徐梵澄先生翻译的《苏鲁支语录》和钱春绮先生翻译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为便于叙述,以下引文一律出自钱译,特此说明。

②《野草》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具有某种“纲目”的作用,这也就是“人生哲学”四字的意义所在。

《野草》中的两篇以“复仇”为题的作品,也昭示了鲁迅先生长久以来在诸多作品中显示出的“独异的个人”与“庸众”的关系,这种关系也是“启蒙者”与“大众”的关系,这样的关系统帅于“铁屋子”的意象,长久以来受到大家的关注。

鲁迅复仇读后感

鲁迅复仇读后感

鲁迅复仇读后感鲁迅的小说《复仇》是一部深刻揭示人性丑恶的作品。

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家庭内部的复仇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扭曲。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人性的深刻剖析,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和扭曲,让人深思不已。

小说以一个家庭内部的复仇为主线,通过对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矛盾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扭曲。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人性的深刻剖析,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和扭曲。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性格鲜明,他们的行为和言语都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扭曲。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言行举止都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扭曲。

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扭曲。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言行举止都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扭曲。

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扭曲。

小说中的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作者通过对人性的深刻剖析,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和扭曲。

小说中的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作者通过对人性的深刻剖析,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和扭曲。

小说中的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小说中的语言优美,行文流畅。

作者通过对人性的深刻剖析,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和扭曲。

小说中的语言优美,行文流畅。

作者通过对人性的深刻剖析,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和扭曲。

小说中的语言优美,行文流畅。

作者通过对人性的深刻剖析,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和扭曲。

总的来说,鲁迅的《复仇》是一部深刻揭示人性丑恶的作品。

通过对家庭内部的复仇故事的讲述,作者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扭曲。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跌宕起伏,语言优美,行文流畅。

读完这部小说,让人深思不已,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鲁迅《复仇》的再解析

鲁迅《复仇》的再解析

鲁迅《复仇》的再解析作者:尹琤琤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8期摘要: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深刻也是最复杂的思想家,文学家,在他的散文诗《复仇》中就表现了他作为一个精神界之战士所充满的矛盾与绝望的精神痛苦与生命体验。

对于《复仇》的解读,大部分的评论者都根据鲁迅的话:“因为憎恶社会上的旁观者之多,作《复仇》第一篇。

”而仅仅从文化批评的角度去研究主题,但是本文认为文化批评只是一个方面,或者说是表层意义,《复仇》是有着多重意蕴的,任何的解读都不要消解了文本中所呈现出来的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鲁迅;《复仇》;看客;先觉者一、鲁迅《复仇》的文本细读在对《复仇》进行详细的解读之前,可以把这篇散文诗分为四个部分。

首先来看一下第一部分。

这篇散文诗的前四个自然段是从两个方面来探讨生命价值的实现方式的。

也就是对生应当如何“生”,死又该怎样“死”的回答。

其中前两个自然段是抽象的来谈,而三、四自然段把这种较为抽象的生命绽放形态以“他们俩”的形式而具象化了。

通过文章可以看出前两段文字表述的是两种生命意义的呈现方式,一种是生的极端——汹涌澎湃而非庸庸碌碌,另一种是死的极端——轰轰烈烈而非枯木朽株。

无论是“生”抑或“死”,这样的两种生命意义的呈现方式都充满了动感和能量,在彼时那个“无声的中国”、麻木不仁者特多的社会,迫切需要更多的人们以这两种生命的绽放形态去“生”,或者“死”。

这也是典型的鲁迅式的生死观。

接下来的三四段就出现了具体的人--“他们俩”。

但是对于他们俩的描述却呈现出了很怪诞的画面,在这一段中开头的连接词“这样,所以”,也就预示着与前两段存在着逻辑关系的,也就是说明他们俩的“拥抱”与“杀戮”对应着前两段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生”与“死”的生命呈现方式。

还有学者分析说,“裸着全身,即没有衣物遮挡,也就说明他们俩无论是拥抱还是杀戮都是生命最本真的体现,都是真诚的流露,而非虚假的表演。

这篇散文诗的第二部分,也就是文章的第五段,详细的介绍了另外的一类人,也就是路人们。

心灵的颤动——浅谈鲁迅的复仇观念

心灵的颤动——浅谈鲁迅的复仇观念

Vol.33No.3M ar.2012第33卷第3期2012年3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复仇是鲁迅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他躬行一生的主张。

然而正如鲁迅思想的复杂矛盾,鲁迅的复仇观念也同样充斥着深刻与独特,矛盾与复杂的一面。

一、复仇方式的深刻与独特在鲁迅这些关涉复仇主题的文本中,虽然各个复仇的动机不是那么的一致,但其复仇动机无不具备正义性。

那么在正义的召唤下,鲁迅的复仇火焰究竟指向什么呢?从他的许多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

首先,鲁迅将仇恨的矛头直指黑暗污浊社会中恶势力,既有对封建专制的攻击,又有对外来民族侵略势力的刻骨仇恨。

同时,鲁迅更将复仇的笔墨用于揭示人类本性中最丑恶的东西,特别是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

但是对于不同的复仇对象,鲁迅又选择了不同的复仇手段。

(一)“以暴抗暴”的武力复仇鲁迅在《两地书·一O 》中说到:“改革最快的还是火与剑”①历史的与现实的经验告诉鲁迅,统治者在垄断政治权力后,不是想着为百姓的自由、权利谋福利,而是利用权力为非作歹、倒行逆施。

在黑暗的国家社会里,弱小的人民只能在死亡与痛苦的边缘悲剧地挣扎着。

在这种情况下,靠思想交流或民主协商向统治者要公理争民主,靠布道感化统治者使他们向善向美,都无异于与虎谋皮,而且还可能给自身招致无尽的灾难。

所以,最有力的方法就是以武力抗争。

鲁迅的这种复仇主题是《铸剑》这部小说最显在意蕴。

《铸剑》中的国王“向来善于猜疑,又极残忍的”,“(国王)常常要发怒;一发怒,便按着青剑,总想寻点小错处,杀掉几个人。

”②对于这种任意杀害百姓,草菅人命的专制暴君,鲁迅是坚决的复仇态度。

剑是复仇精神的象征,也是武力复仇手段的象征。

同样的,收在《呐喊》集子里面的小说《兔与猫》小说写了小白兔幼崽死在了大黑猫的爪下,于是“我”愤怒了。

小说结尾写道:“那黑猫是不能就在矮墙上高视阔步的了,我决定的想,于是又不由的一瞥那藏在书箱里的一瓶青酸钾。

精神复仇的两种悖反形式——鲁迅的两篇同名散文《复仇》的另一种解读

精神复仇的两种悖反形式——鲁迅的两篇同名散文《复仇》的另一种解读

精神复仇的两种悖反形式——鲁迅的两篇同名散文《复仇》
的另一种解读
刘雨
【期刊名称】《齐鲁学刊》
【年(卷),期】2003(000)001
【摘要】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中的两篇以<复仇>命名的同题散文,记写的不是以牙还牙的复仇行为,而是表达了困境与绝望中的精神报复之意.对那些无聊的看客,最好的"复仇"方式就是让他们无戏可看,而对那些饮过自己血的人们的无情的"打杀",鲁迅则表现出"哀莫大干心死"的精神绝望.这种充满矛盾与绝望的复仇欲望,正是鲁迅当时的精神痛苦和生命体验.
【总页数】3页(P33-35)
【作者】刘雨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130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10.97
【相关文献】
1.向谁复仇,如何复仇?——重论鲁迅《复仇》《复仇(其二)》 [J], 孙伟
2.精神向肉体的复仇--鲁迅创作中复仇叙事的一种独特维度 [J], 谭桂林
3.《复仇》:精神的变形与灵魂的蜕变——汪曾祺早期小说《复仇》解读 [J], 肖利庆
4.孤独者从愤激到冷峻的复仇--鲁迅《复仇》解读 [J], 涂洁;贾小林
5.复仇意识:鲁迅散文的一个精神特质 [J], 王吉鹏;杨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灵的颤动——浅谈鲁迅的复仇观念

心灵的颤动——浅谈鲁迅的复仇观念

Vol.33No.3M ar.2012第33卷第3期2012年3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复仇是鲁迅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他躬行一生的主张。

然而正如鲁迅思想的复杂矛盾,鲁迅的复仇观念也同样充斥着深刻与独特,矛盾与复杂的一面。

一、复仇方式的深刻与独特在鲁迅这些关涉复仇主题的文本中,虽然各个复仇的动机不是那么的一致,但其复仇动机无不具备正义性。

那么在正义的召唤下,鲁迅的复仇火焰究竟指向什么呢?从他的许多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

首先,鲁迅将仇恨的矛头直指黑暗污浊社会中恶势力,既有对封建专制的攻击,又有对外来民族侵略势力的刻骨仇恨。

同时,鲁迅更将复仇的笔墨用于揭示人类本性中最丑恶的东西,特别是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

但是对于不同的复仇对象,鲁迅又选择了不同的复仇手段。

(一)“以暴抗暴”的武力复仇鲁迅在《两地书·一O 》中说到:“改革最快的还是火与剑”①历史的与现实的经验告诉鲁迅,统治者在垄断政治权力后,不是想着为百姓的自由、权利谋福利,而是利用权力为非作歹、倒行逆施。

在黑暗的国家社会里,弱小的人民只能在死亡与痛苦的边缘悲剧地挣扎着。

在这种情况下,靠思想交流或民主协商向统治者要公理争民主,靠布道感化统治者使他们向善向美,都无异于与虎谋皮,而且还可能给自身招致无尽的灾难。

所以,最有力的方法就是以武力抗争。

鲁迅的这种复仇主题是《铸剑》这部小说最显在意蕴。

《铸剑》中的国王“向来善于猜疑,又极残忍的”,“(国王)常常要发怒;一发怒,便按着青剑,总想寻点小错处,杀掉几个人。

”②对于这种任意杀害百姓,草菅人命的专制暴君,鲁迅是坚决的复仇态度。

剑是复仇精神的象征,也是武力复仇手段的象征。

同样的,收在《呐喊》集子里面的小说《兔与猫》小说写了小白兔幼崽死在了大黑猫的爪下,于是“我”愤怒了。

小说结尾写道:“那黑猫是不能就在矮墙上高视阔步的了,我决定的想,于是又不由的一瞥那藏在书箱里的一瓶青酸钾。

对于复仇精神不同程度的消解

对于复仇精神不同程度的消解

对于复仇精神不同程度的消解马建风摘要:鲁迅先生的《铸剑》和余华的《鲜血梅花》是两部关于描写复仇题材的作品,它们通过借鉴武侠小说的故事情节和元素来描写复仇。

通过对复仇者形象的塑造、叙事结构的构思与复仇主题的比较三方面可以看出,他们都对复仇精神有不同程度的消解,由此体现出两位作家对个人生存价值的思考,同时也印证出他们各自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

关键词:《铸剑》《鲜血梅花》复仇精神一、引言复仇,作为一种极端的现象,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发生,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时常能够看到关于描写复仇题材的作品。

在古代,复仇大多被放置在单一的伦理复仇境况中,随着时代的发展、话语的不断转换,审美价值的要求以及写作者对于个人和时代的思考不同,复仇的主题也在不断被丰富和扩展。

如:鲁迅先生的《铸剑》与余华的《鲜血梅花》都是以复仇为题材,但与传统复仇题材所表达的内涵不同,“复仇”这一意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者的目的不是描写复仇的正义性,也不是复仇过程的激烈,更不是复仇结束后的崇高,而是描写复仇者人物形象,以及对复仇人生的思考。

鲁迅的《铸剑》对于復仇的描写是肯定的,它以眉间尺的复仇完成了对自我人格的塑造,正面描写眉间尺这一侠士形象,体现出鲁迅一贯以来对启蒙者形象的塑造,小说的结尾复仇者和敌人一起死去,复仇的意义被大大地消解;这正是作者对于启蒙者最后命运的思考。

余华的《鲜血梅花》是在古代武侠小说的情节上进行改编的,他将复仇者阮海阔的复仇变成一个人无目的的漂泊,以此从本质上来嘲讽复仇。

他们在小说中对复仇精神分别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消解;在这一消解之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时代的作者对复仇的不同理解以及余华对鲁迅复仇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二、复仇者形象比较在鲁迅先生的《铸剑》中,小说的主人公是铸剑师的儿子眉间尺。

王下令让铸剑师铸名剑,等到名剑铸好的时候,王不想铸剑师再铸出相同的剑,因此要杀死铸剑师。

从小复仇便成为眉间尺的使命,刚开始,眉间尺是一个未经世事的柔弱少年形象,在听了母亲讲述的关于父亲的故事之后,他决定为父亲复仇,文中描写到,眉间尺就像被烈火焚烧着一样,他的拳头在黑暗之中握紧。

鲁迅《复仇》读后感

鲁迅《复仇》读后感

鲁迅《复仇》读后感鲁迅是个完美主义者,他终生都在追求理想的完美、人格的完美、道德的完美。

他论敌的议论,总是锋芒毕露,直入对手骨髓。

在《复仇》、《复仇(其二)》两篇散文诗中,鲁迅复仇的矛头却直指百姓——那些他一心想唤醒、想拯救的人。

鲁迅的这种“复仇”精神,是对愚昧百姓“怒其不争”的体现,也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

《复仇》鲁迅在《野草》的英文译本的译序中说:“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

”所谓的“旁观者”及那种看客心态,在他的几个小说中屡有描摹,但这文章里面的被看者,倒是有些特别。

“他们俩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对立于广漠的旷野之上。

”“裸着全身”,是指向爱,指向全身心的偎倚、接吻、拥抱;“捏着利刃”,当然是指向杀戮,是恨的体现。

他们复仇的方式非常奇特:既不拥抱也不杀戮,即实现了复仇。

看客们由失望到绝望,终于“面面相觑,慢慢走散”,这时,干枯而立于旷野的男女则反过来赏鉴路人的干枯与死亡,而且因为生命的飞扬而大喜。

《复仇(其二)》这首散文诗所写的故事情节和细节,均取材于《新约全书?马可福音》,但鲁迅竭力把神之子手足被钉的痛楚,同玩味着神之子被钉杀的可悲悯可诅咒的人们的欢喜,作了鲜明而强烈的对照,这就使宗教神话故事获得了新的意蕴。

在散文诗的主体部分,一共八次出现了“神之子”的字样,反复渲染耶酥是“神之子”,到散文诗的结尾,突然来了一个大转弯,说出了他是“人之子”。

人们钉杀的是“人之子”,而“钉杀了‘人之子’的人们身上,比钉杀了‘神之子’的尤其血污,血腥”,这是文章真正的意蕴所在。

《复仇》表现了他对庸众的几乎没有复仇的复仇,是鲁迅式的黑色幽默,《复仇(其二)》则借用宗教神话故事,表现先觉者在被他希望拯救的庸众迫害的大痛楚中,以对庸众的悲悯和诅咒来作为复仇,他痛得“柔和”和“舒服”,都因为这玩味——复仇之故。

这种复仇当然更没有复仇意味,只是牺牲自己以期庸众将来的醒悟。

《复仇》与《复仇(其二)》在思想上是统一的,但在艺术上却呈现出迥异的风采。

复仇意识:鲁迅散文的一个精神特质

复仇意识:鲁迅散文的一个精神特质
的认 知 。小 隐 鼠平 日里会 “ 缘腿而上” , 上 饭桌 , 舔碗沿 , 在 书桌 上 自由行走 , 还像“ 墨猴” 一样 吃 墨 汁 …… 这 样 一 只惹 人 怜 爱 的小 隐 鼠成 了鲁 迅 童 年 的玩 伴 , 给 其 生 活带 来 了乐 趣 。可 没 过 几 日鲁 迅 便从 长 妈妈
是 根植 于其 伟大 的人 道主 义精 神 , 是 其人 格高 远 的体 现 。 我 们从 鲁迅 散文 复仇 意识这 一精 神特 质 出发 , 能 够 感受 到鲁 迅宽 广 的胸怀 与伟 大 的人道 主义精 神 。
1 借 助 动 物来 折 射对 卑 劣 式“ 正人 君 子 ” 的仇 恨
《 朝花夕拾》 的开 篇 《 狗・ 猫・ 鼠》 中, 鲁 迅 为世 人 展 示 了一 只可 爱 的 小 隐 鼠 , 打破 了大 众 观 念 中对 鼠
隐 鼠 的死开 始 鲁迅 就 成 为 一个 仇 猫 者 , 他 常对 猫 进 行追 击 , 打伤 。鲁 迅对 隐 鼠的爱 怜 与 为其 复仇 , 是 天 性使 然 , 是 同 情弱 者 的 体现 。虽然 后 来 得 知 隐 鼠之 死并 非 猫 之所 为 , 但 鲁 迅 的仇 猫 情 结并 未 因之 消解 。 在 众 多 的动 物 之 中 , 鲁 迅 怜 爱 与关 注 弱 小 动物 。在小 说 《 兔 和猫 》 中, 鲁迅 怜 爱弱 小 的兔 子 , 而仇 恨 凶 残 的猫 。弱小 的兔 子在 不 知 不觉 中被 大黑 猫 给 吞 噬掉 , 鲁迅 总觉 得凄 凉 , 两 条 性命 , 竟 是在 人 不 知鬼 不 觉 的 时候 就丧 失 了。 这些 卑 微 生命 的逝 去 给 鲁迅 带 来 了愤 怒 , 一 点一 点 在鲁 迅心 中的 累积 。 对 于新 生命 的 喜悦 与 对 于生 命 被 毁灭 的凄 凉 , 怜 悯 与 复仇 成 为鲁 迅 精 神 特质 。鲁迅 的爱 生命 是 与 对毁 灭 生命 的社 会

渊源学研究的一个个案:鲁 迅 与 尼 采 的关系

渊源学研究的一个个案:鲁 迅 与 尼 采 的关系

第七讲渊源学研究的一个个案:鲁迅与尼采的关系我想简单地讲一讲五个问题:1、鲁迅是如何评价尼采的?2、鲁迅所接受的尼采的思想主张有哪些?3、尼采对鲁迅作品产生的实际影响是什么?4、鲁迅的变异体现在哪些方面?5、鲁迅为什么接受尼采?一、鲁迅是如何评价尼采的?尼采著作近20种,鲁迅读过尼采的哪些著作,我们无从确知。

仅就其早年藏书而论,只有一本德文版《察拉图斯忒拉如是说》(即《苏鲁支语录》);从鲁迅著作中所引文字考察,也几乎都出于此书。

鲁迅20多篇杂文和10来封书信,都曾经谈到了尼采,以及关于尼采著作的翻译与出版的事情。

刘半农先生曾以“托尼哲学、魏晋文章”来概括鲁迅早期的思想,据刘自己说,当时鲁迅并没有对此表示反对意见;也就是默许了。

现代思想家和作家曹聚仁先生是鲁迅的好友之一,晚年在香港从事鲁迅作品研究,他认为:“鲁迅的观察深刻,与眼光远大,并不由于接受了唯物史观的论据,而是由于他的科学头脑及尼采超人哲学的影响。

”(曹聚仁:《鲁迅评传》,第173页,香港新文化出版社1973年。

)看来,鲁迅和尼采之间的确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关系,并且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关系。

我们有必要以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的方法,对此加以认真的探讨。

鲁迅在自己的文章中是如何谈论尼采呢?(一)早期(即“五四”之前)主要是肯定的、赞许的,并引为同调。

主要有体现在三篇论文里:《文化偏至论》(1907)、《摩罗诗力说》(1907)、《破恶声论》(1908)。

从中我们可能看出,这时的鲁迅对尼采及其思想,首先是肯定的,赞许多于批评。

《文化偏至论》主要是为批评改良派与洋务派而作的一篇论文。

作者说欧洲人的思想,由“崇尚宗教”到崇尚“物质主义”,是存在严重的偏向的,并对此表示不满。

是“物质”重要还是“精神”重要?他说:“德人尼采氏,则假察罗图斯德罗之言,吾行太远,了然失其侣,返而观夫今之世,文明之邦国矣,斑斓之社会矣。

特其为社会矣,无确固之崇信;众庶之于知识也,无作始之性质。

鲁迅的复仇观-文档

鲁迅的复仇观-文档

鲁迅的复仇观本文将讨论以下两个问题:1、将鲁迅从日本留学到厦门工作这个时期的复仇观划分成以下三个部分:1)基于民族层面的复仇观;2)遭遇挫折的改革者的复仇观;3)遭遇了背叛的献身者的复仇观,并考证它们的变化因由。

2、探寻这三种复仇观的渊源。

早期文学活动时的复仇观(1903年-1909年)提及鲁迅在这个时期的复仇观,首先要涉及到《摩罗诗力说》(1908年)一文。

鲁迅在早期的文学活动中,主要是突出介绍象拜伦、雪莱那样改革的先行者对专制的反抗和不媚俗的精神。

伴随着他们的反抗之声和行动的是,在俄罗斯、波兰、匈牙利出现了反抗专制追求自由的先行者和诗人。

鲁迅期待通过介绍他们的思想能够唤醒中国人的觉醒。

在《摩罗诗力说》的基调中并不存在着复仇。

但是,鲁迅在《摩罗诗力说》的第八节中提到了波兰诗人斯洛伐斯基的“报复之声”,并介绍了“复仇诗人密茨凯维支”的《死人之祭》中囚徒之歌,他在这里把重点放在了复仇上。

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复仇的内容。

“欲我为信徒,必见耶稣马理,先惩污吾国土之俄帝而后可。

俄帝若在,无能令我呼耶稣之名。

”“渴血渴血,复仇复仇!仇吾屠伯!天意如是,固报矣;即不如是,亦报尔!”这是针对沙皇的民族压迫,表明了被压迫民族波兰人的复仇观,迸发出民族的复仇感。

“如上所言报复之事,盖皆隐藏,出于不意,其旨在凡窘于天人之民,得用诸术,拯其父国,为圣法也。

”为了将祖国从外族的压迫中拯救出来,各种形式的复仇,即便是通过欺骗和卑劣的形式,也可以被看成是神圣的法则。

只是《摩罗诗力说》并不赞许那些不问含义和目的的复仇。

“凡厥中勇士,等是见放于人群,顾复不离亚历山大时俄国社会之一质分,易于失望,速于奋兴,有厌世之风,而其志至不固。

普式庚于此,已不与以同情,诸凡切于报复而观念无所胜人之失,悉指摘不为讳饰。

”鲁迅认为,普希金彻底地揭露了当时俄罗斯社会中出现的拜伦式的英雄“诸凡切于报复而观念无所胜人之失”的先天缺陷。

换句话说,《摩罗诗力说》一文并不推崇那些不问内容的复仇,他所要颂扬的复仇是针对被压迫民族的专制以及它们的实施者,即基于民族层面的复仇。

鲁迅与莫言“复仇”叙事比较研究

鲁迅与莫言“复仇”叙事比较研究

鲁迅与莫言“复仇”叙事比较研究
薛浪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13(000)035
【摘要】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复仇”是比较容易见到的主题.但是随着时代的不同,复仇的内容和意义也都会有相应的变化.鲁迅和莫言的作品中,“复仇”的社会批判
色彩和生命体验更多一些,而本篇文章则是从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上分析了二者的
复仇叙事,能够帮助读者更方便的了解二者和复仇相关的作品.根据研究表明,莫言的复仇叙事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鲁迅社会批判精神的一种继承,利用复仇来对生
命强力进行呼唤,和鲁迅的社会担当能够形成一种呼应,并且二人的叙事策略和技巧
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但是鲁迅更偏于理性,而莫言则更加的感性.
【总页数】2页(P81-82)
【作者】薛浪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 21009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鲁迅与新世纪文学——论鲁迅《故事新编》对莫言《檀香刑》历史叙事的影响
2.向谁复仇,如何复仇?——重论鲁迅《复仇》《复仇(其二)》
3.精神向肉体的复仇--
鲁迅创作中复仇叙事的一种独特维度4.“刀光剑影”的叙事美学——莫言《月光斩》与鲁迅《铸剑》的复仇主题比较5."刀光剑影"的叙事美学——莫言《月光斩》与鲁迅《铸剑》的复仇主题比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鲁迅复仇的艺术手法

鲁迅复仇的艺术手法

鲁迅复仇的艺术手法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他的作品以批判现实、呈现社会问题为特点,复仇的艺术手法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下是鲁迅常用的几种复仇的艺术手法:
1. 指责与抨击:鲁迅通过鲜明的语言,直接揭示社会的黑暗面,批判社会现象、强调人性的自私与冷漠。

他常用生动的笔触描绘社会底层人民的痛苦和悲惨遭遇,以此斥责社会的不公和剥削。

2. 讽刺与嘲讽:鲁迅擅长运用嘲讽和讽刺的手法,通过夸张、扭曲和颠倒的手法来揭示社会问题的荒谬和讽刺。

他通过夸大放大社会人物和事件的丑陋和挫败感,让读者感受到社会的虚伪和荒谬。

3.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鲁迅在一些作品中尝试构建乌托邦式的社会,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的对立,凸显现实社会的问题和弊端,并传达着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和不满。

同样地,他也通过反乌托邦的手法,揭示现实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和丑陋。

4. 真实主义与写实手法:鲁迅的作品通常以真实的写实手法呈现,他尽可能真实地描绘人物的命运和社会的现实,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感人的故事,让读者感同身受,进而激发复仇意识。

总的来说,鲁迅通过指责、抨击、讽刺、嘲讽以及创造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等手法,以及真实主义与写实手法,以复仇的角度揭示社会的黑暗与问题。

他的作品常常
带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和人文关怀,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有力的控诉。

孤独者从愤激到冷峻的复仇——鲁迅《复仇》解读

孤独者从愤激到冷峻的复仇——鲁迅《复仇》解读

孤独者从愤激到冷峻的复仇——鲁迅《复仇》解读-中学语文论文孤独者从愤激到冷峻的复仇——鲁迅《复仇》解读涂洁贾小林鲁迅的《复仇》共两篇,写于1924年12月20日,又一同发表在1924年12月29日《语丝》周刊第7期上。

这两篇作品,属于同一母题的两个故事。

复仇,是鲁迅作品的一个鲜明的主题,也是鲁迅生平思想发展的一条主线;在《野草》里作者明确地以《复仇》为题。

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说:“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

”所谓的“旁观者”的看客心态,在先生的小说,杂文,乃至书信、谈话等中都屡屡提及,但从对象关系上来看,似与别处又有所不同,这其中表现着鲁迅先生崭新的思考。

下面我们来解读第一篇《复仇》。

全文共有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爱与死亡:苦闷至极之生命两极。

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总起,写复仇的缘起,借一种生理现象折射人的内心和情感的变化。

人在什么情况下才会萌发这样两种极端的行为——求得爱的宣泄和死的解脱呢?毫无疑问,人只有在极度苦闷压抑的时候才会如此。

散文诗的第一自然段写生命渴望爱、温情和拥抱,第二自然段写生命追寻杀戮和死亡。

第三自然段就是这两种情况发生之前的某个状态的一个剪切的镜头。

鲁迅是学生物学的,他懂得自然生命血液流动与人的情绪变化之间的关系。

“密密层层”而又极其微薄的血管里血液奔流,使人情绪舒畅,情感奔放,生命就会自然渴求“偎倚,接吻,拥抱”,生命也会以此得以“沉酣的大欢喜”,这里的“大欢喜”是佛家用语,代指人的情感的宣泄。

相反,人在痛苦至极、无法发泄的时候,就会因为苦闷抑郁而血脉瘀滞喷张,急于找到一个突破口,以“那鲜红的热血激箭似的以所有温热直接灌溉杀戮者”,这是情绪发泄的一种极端方式;结果便以“冰冷的呼吸,淡白的嘴唇”示人,使“人性茫然,得到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

这里“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就是生命的死亡,佛家说,死亡是人的生命的终极宣泄,也就是鲁迅先生所谓之“永远”。

从《复仇》看鲁迅对于启蒙的态度及其抗争精神

从《复仇》看鲁迅对于启蒙的态度及其抗争精神

“复仇”是鲁迅作品和思想的重要主题之一,尤其是《复仇》及其二与《铸剑》中所流露的“复仇思想”极大程度上丰富了鲁迅式哲学的内涵,拓展了其深度。

《复仇》以散文诗的形式,集中而深刻地勾勒了“荒漠上持刀相立的赤裸的一男一女”以“毫无动作”对“看客”进行“复仇”的图景,突出反映了鲁迅先生对当时大多数国民麻木而愚昧的憎恶,并立场鲜明地提出“复仇”的主张。

对于这篇文章的探讨,我们可以围绕“为什么复仇”、“如何复仇”、“复仇能成功吗”等三个问题展开。

有仇,就必有因缘。

倘若无缘无故,又何来这复仇二字?鲁迅将这二字命为题目,定是有一股熊熊的怒火在心头激烈的燃烧着。

他要向这仇恨的始作俑者展开复仇。

他要复仇,但不是用刀枪复仇。

他要用手中的那支笔,那支锋利尖锐的笔,扎向被复仇者们的血肉、骨髓、灵魂。

鲁迅先生曾明确表示,创作《复仇》的动机是“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

由于对社会上旁观者的憎恶,进而引发内心的痛处并将其展开;或者说由“人道主义”的问题触发,进而引发“个人的无治主义”的展开,从而孕育出最具个体特色的文学作品,是鲁迅创作的经典模式。

综合分析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便不难发现,他所认为中国国民最突出的劣根性之一即是看客心理:庸众因无聊而将他人的一切举动事件化、戏剧化,从而旁观之,鉴赏之,以安慰自己的无聊。

他人,特别是其中所谓的“独异个人”,因此被压迫成演员,其爱与死——这生命中最庄严的举动,都在看客的围观中成为表演秀。

如果说仅仅是自己的热忱与鲜血被他人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似乎并不达到值得让人复仇的地步,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一男一女所反映的现实主体吧。

他们有温热的血,有锋利的武器,有异于常人的姿态,有不破不立的胆识。

哪怕他们不是完全的“革命者”,也一定是“先驱者”。

在那个时代,先驱者是在无边黑夜中探求光明的人,是为国为民而战斗牺牲的人。

而当他们英勇就义前回眸凝望自己所奉献一切的山河大地时,却发现自己的奋斗被自己致力于救赎的人当做作秀,自己的鲜血不过是自欺欺人而一厢情愿的狂欢,感染不到“看客”分毫,这世界一如自己投入战斗前一般沉沦,又如何能不怒其不争、哀其不醒,又如何能不想要“复仇”?至于复仇的方法,可以说是“兵不血刃”而“一针见血”的。

诗意与旋律——鲁迅散文诗《复仇》《复仇(其二)》赏析

诗意与旋律——鲁迅散文诗《复仇》《复仇(其二)》赏析

诗意与旋律——鲁迅散文诗《复仇》《复仇(其二)》赏析鲁迅散文诗《《复仇》(其二)》原文与赏析他被钉在十字架上,因为他认为上帝之子是以色列的国王。

兵丁们给他穿上紫袍,戴上荆冠,庆贺他;又拿一根苇子打他的头,吐他,屈膝拜他;戏弄完了,就给他脱了紫袍,仍穿他自己的衣服。

看哪,他们打他的头,吐他,拜他……他拒绝喝混有没药的酒,但想清楚地思考以色列人如何对待他们的上帝之子,并对他们的未来感到更加永久的同情,但讨厌他们的现在。

各方都是敌对的,可怜的,被诅咒的。

丁丁叮的一响,指甲尖穿透了他的手掌。

他们要钉他们的上帝之子,所以甜蜜的人,让他的痛苦软。

丁丁一响,指甲尖穿透脚背,碎了一根骨头,疼痛也穿透了心脏。

然而,他们自己钉死了他们的上帝之子,并诅咒人们,这使他在痛苦中感到舒适。

十字架竖起来了;他悬在虚空中。

他没有喝掺了没药的酒。

他想清楚地思考以色列人如何对待他们的上帝之子,并对他们的未来感到更加永久的同情,但讨厌他们的现在。

过路的人辱骂他,祭司长和经学家戏弄他,还有两个和他同钉的强盗也戏弄他。

看哪,和他同钉的……各方都是敌对的,可怜的,被诅咒的。

在手脚的痛苦中,他沉思着可怜的人民钉死上帝之子的悲哀,以及被诅咒的人钉死上帝之子的喜悦,而上帝之子即将被钉死。

突然,断骨的巨大痛苦穿透了内心,他陷入了巨大的喜悦和悲悯。

他的腹部起伏不定,一波怜悯和诅咒的痛苦。

遍地都黑暗了。

“以罗伊,以罗伊,拉马撒巴各大尼?!”(翻出来,就是:我的上帝,你为甚么离弃我?!)上帝离弃了他,他终于还是一个“人之子”;然而以色列人连“人之子”都钉杀了。

钉杀了“人之子”的人们的身上,比钉杀了“神之子”的尤其血污,血腥。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二十日。

【析】《复仇》与《复仇(其二)》,是《野草》中命意比较明白的两篇。

鲁迅曾解释说:“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第一篇。

”又说:“我在《野草》中,曾记一男一女,持刀对立旷野中,无聊人竟随而往,以为必有事件,慰其无聊,而二人从此毫无动作,以致无聊人仍然无聊,至于老死,题曰《复仇》,亦是此意。

从《铸剑》看尼采对鲁迅后期创作的影响

从《铸剑》看尼采对鲁迅后期创作的影响

种 实 现 方 式 ,无 怨 无 悔 地 为 之 献 出 自 己 的 生 命 , 复 仇 的 行 为 在 我 们 现 在 看 来 是 一 种 黑 色 人 由 人 ( 是 或
“ 超 人 ” 变 成 超 人 的 仪 式 , 以 当 黑 色 人 见 眉 间 准 ) 所
尺在 鼎 中敌不 过 王 , 是 毅然 决 然割 下 自己的头 颅 于 参战。 但 与 此 同 时 , 们 可 以 看 到 这 样 一 个 悖 论 。 后 我 期 鲁 迅 对 尼 采 的 批 评 中 有 一 条 就 是 对 “ 总 是 赠 他
鲁 迅 创 作 生 涯 的 后 期 , 他 对 自我 的 思 想 进 行 了 多 在
次 革 新 后 , 采 依 然 在 他 的 意 识 中有 着 巨 大 的 影 响 。 尼 “ 给 你 们 讲 授 超 人 , 是 一 种 应 该 被 超 越 的 我 人
些 东 西 , 前 曾经 干净 过 , 在 都 成 了放 鬼 债 的资 先 现 本 。我 的 心 理 全 没 有 你 所 谓 的那 些 。 我 只 不 过 要 给
对 鲁迅后 期 创作 的影 响 。 关键 词 :铸剑 》尼 采 ; 《 ; 鲁迅 ; 期 创作 后
中 图 分 类 号 : 1. 1 06 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9 4 2 1 )4 0 6 — 3 17 - 1X(0 10 — 0 6 0
在鲁 迅 长达 三 十 年 的创 作 生涯 中 , 采 是 一个 尼 无 论 如 何 也 绕 不 过 的 人 物 。不 论 是 前 期 鲁 迅 称 赞 他 是 “ 来偶 像 破 坏 的大 人 物 ”[ 是 后 期 批 评 尼 采 近 ,1 1 还
予 , 不保 存 自己” 而 的质 疑 , 曾经 讲 到 “ 尼采 就 自诃 习 过 他 是 太 阳 , 热 无 穷 , 是 给 与 , 想 取 得 。然 而 光 只 不

论《复仇》中鲁迅的复仇思想

论《复仇》中鲁迅的复仇思想

16论《复仇》中鲁迅的复仇思想文/郭金霞摘要:复仇一直以来都是鲁迅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鲁迅决绝主义的复仇也体现着鲁迅勇敢的斗士精神。

鲁迅以沉默无所为的方式让看客无戏可看,他明知看客无法唤醒,复仇将带来虚无,仍坚持反抗复仇,复仇的背后更体现了鲁迅反抗虚无,反抗绝望的伟大人格。

关键词:复仇;看客;虚无;绝望《复仇》在《野草》中比较特别,是唯一同题的两篇,也是创作于同一天的两篇。

这两篇作品都是通过构筑两个故事场景来诠释“复仇”的内涵,一直以来对《复仇(其二)》的研究要比第一篇《复仇》的研究要多,本文将从复仇的对象、复仇的方式、复仇的结果和意义三个方面结合鲁迅其他作品阐释复仇背后隐藏的鲁迅矛盾复杂的心理。

一、复仇的对象在这篇文章中存在着两个对立的意象,一个是“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对立于广漠的旷野之上”的一男一女;一个是“要赏鉴这拥抱或杀戮”的路人们。

显然这篇文章复仇对象是来赏鉴这拥抱和杀戮的路人。

他们也就是鲁迅小说中常出现的看客。

在这些看客背后首先有一种从众心理的存在,从众心理的存在使看客数量扩展的更大。

《复仇》中最后说“觉得有无聊从他们自己的心中由毛孔钻出,爬满旷野,又钻进别人的毛孔中”[1]说明他们因无聊离开时从众心理在人群中蔓延之迅速。

正是这种从众心理使得看客人群蔓延迅速,复仇对象人群数量的庞大也暗示了复仇难度之大。

其次是看客具有冷漠麻木残忍的特征。

这些看客倘若仅仅是看些热闹就罢了,他们还要以一种病态的心理将被看者的行为转化为“虚假”的“演戏”来作为赏鉴的对象。

钱理群先生曾谈到过看客所看的对象有两类:一种是《祝福》中祥林嫂这样的生活中的“不幸的人”;一种是《药》里面的夏瑜,这是一位革命者,但他也成了茶馆里茶客清谈的对象。

《复仇》中看客所看的对象就属于后者,在《复仇》中我们从路人们最后极其失望的神态中,可以想象他们对于这出戏是充满了急切的期待的,而且路人们对于这“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对立于广漠的旷野之上”或拥抱或杀戮的人,在内心上对杀戮的期待要胜于对拥抱的期待,仿佛杀戮这样刺激的场景更能满足他们看戏的心理,品味血更能带来他们神经上的刺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和尼采关于复仇主题的对比刘国俊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2009级摘要:鲁迅先生的思想和创作受许多的思想家的影响,但更为明显的还是得属尼采。

本文选取《野草》中的《复仇》、《复仇·其二》和《故事新编》中的《铸剑》对鲁迅和尼采笔下复仇主题作简要的分析。

关键字:鲁迅尼采复仇鲁迅先生早期的作品如《摩罗诗力说》等很明显受了太炎先生的影响,文字颇为古奥生涩;到《狂人日记》,又颇有果戈理的影子,但是一直影响着鲁迅先生思想和创作的,个人觉得还是得属尼采。

以《野草》为例,它便是受了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①的影响。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高唱超人哲学,鼓吹自我的超越和战争。

有超人就有庸众,有战争就有复仇。

而鲁迅先生笔下的“庸众”和“个人”,以及“复仇”跟尼采的这些思想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鲁迅先生的作品中,主题明显为复仇的有《野草·复仇》《野草·复仇(其二)》以及小说《铸剑》。

复仇是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具有永恒的魅力。

复仇的对象如何?复仇何为?在复仇背后是怎样的心理结构?在尼采那里,复仇更多的是指超越。

就像他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前言》中说的那样:我教你们何谓超人:人是应该被超越的某种东西。

你们为了超越自己,干过什么呢?……你们当中的最聪明者,也不过是植物和鬼怪的分裂体和杂种。

可是难道是我叫你们变成鬼怪或是植物的么?②此后的篇幅中,尼采一再提到超人和意志。

①尼采所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译本繁多,比较出色的是徐梵澄先生翻译的《苏鲁支语录》和钱春绮先生翻译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为便于叙述,以下引文一律出自钱译,特此说明。

②《野草》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具有某种“纲目”的作用,这也就是“人生哲学”四字的意义所在。

《野草》中的两篇以“复仇”为题的作品,也昭示了鲁迅先生长久以来在诸多作品中显示出的“独异的个人”与“庸众”的关系,这种关系也是“启蒙者”与“大众”的关系,这样的关系统帅于“铁屋子”的意象,长久以来受到大家的关注。

而野草中得复仇的概念在《铸剑》中受到进一步的推广,形成了一个哲学意义上和美学意义上的复仇主题。

这一点和尼采的超人哲学是强力意志其实是一脉相承的。

《野草·复仇》中的复仇是在独异的个人与庸众之间进行的。

这个独异的个人正是尼采笔下的超人,只是这个复仇的展开通过对比显得更为强烈,充满质感:这样,所以,有他们俩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对立于广漠的旷野之上。

他们俩将要拥抱,将要杀戮……①这样的描写显示出一种“冷的情欲”,具有一种吸引心神的作用。

尼采在他的作品中也一再提及战争和杀戮。

在这之前已经详细描写了杀戮之快感,“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但倘若用一柄尖锐的利刃,只一击,穿透这桃红色的,菲薄的皮肤,将见那鲜红的热血激剑似的以所有的温热直接灌溉杀戮者;其次,则给以冰冷的呼吸,示以淡白的嘴唇,使之人性茫然,得以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而其自身则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

②这样的快感则是直接导向读者的,于作品中的看客而言,充其量是一种想象。

之后看客出现了,出现了这极致的大欢喜的观看者,“拼命地伸长颈子,要鉴赏者拥抱或者杀戮”③。

但是这样的拥抱或者杀戮迟迟不来,且“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④。

于是,路人们就觉得无聊,“觉得有无聊钻进他们的毛孔,觉得有无聊从他们自己的心中由毛孔钻出,爬满旷野,有钻进别人的毛孔中。

”⑤想象中拥抱和杀戮的生命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并没有到来,然而,“看”的对象却已经发生反转,由路人看杀戮者,变为杀戮者看路人:杀戮者“以死人似的眼光,赏鉴这路人们的干枯,……”①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176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176页。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176页。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177页。

⑤这样的反转构成了一重的复仇:不让庸众品尝自己的大欢喜,却给并观看他们的厌烦和无聊。

在这重复仇之下,还有一重复仇。

这重复仇是与读者共同完成的:直接导向读者的杀戮的快感将读者引诱到看客面,与拥抱与杀戮并未产生的无聊形成了一种强烈对比和反讽,这是间接的和深层次的复仇。

这种将读者算计在内的复仇在《孔乙己》中也有出现,以“小伙计”的视角展开的叙述,文中的孔乙己是小伙计眼中的孔乙己,因而,如果被引诱至这种视角,则读者也沦为作者所批判的“庸众”。

独异的个人与庸众的冲突构成的复仇是明显的,但是任何批判必然指向批判者自身,因此,作者有意无意将这种复仇也引向了读者本身,这是深层次的复仇关系。

上述都和尼采的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

尼采曾认为,战争是一切美好事物之父,只有战争才能够创造出美好的东西。

因此,人不应当放弃战争,谁要是放弃了战争,谁就放弃了高尚的生活。

在和平的时候,好战的人攻击自己。

在《复仇》中,这一点也有表现,复仇者本身是在和看客战斗,但是,他也向自己复仇,也在进行自我否定。

《野草·复仇(其二)》有一种独白的性质。

通过第三人称的叙述,这种独白具有客观化的效果。

耶稣在被钉杀之后,不注视自己的痛苦,而是“分明地玩味以色列人怎样对付他们的神之子,而且较永久地悲悯他们的前途,然而仇恨他们的现在①”。

神之子被钉杀,使他浸于大欢喜和大悲悯中,被上帝离弃的神之子,终究只是人之子。

然而,最后耶稣对上帝失望了,却没有陷入恐惧和颤抖,反而反讽地突出了其作为人之子的更高的地位。

在这里,复仇已经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概念,而且变成一种过程,“复仇何为”这个含义第一次被辐射出来:耶稣通过精神复仇完成了精神上的直接的重生,如果说钉杀之前的“神之子”是一种前置的,未曾证明的身份的话,那么,钉杀之后,被上帝离弃的耶稣,形式上变成了“人之子”的耶稣,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神之子”。

这种精神上的重生,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作过很精彩的论述。

他说:“是的,你对于我,依然是一切坟墓的破坏者:万岁,我的意志!只有在有着坟墓的地方,才有复活。

——②”①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178页②在《铸剑》中,复仇这个主题进一步得到具体化,作为独异的个人的孤独者,也就是复仇的直接执行者,黑衣人,真正完成了其孤独者,过客的使命,走向了命运的终点,成为了一个圆满的“独异的个人”。

这“独异的个人”可以看成就是尼采笔下的“超人”。

《铸剑》中,有两个人的复仇。

眉间尺的复仇是先天的,无可选择的,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其次就是黑衣人的复仇。

眉间尺的复仇作为一种世俗意义上的复仇,我们很好理解,这种复仇的传统,其实就是作为一种继承人的身份的填充和长成:通过杀死杀父仇人,得到精神和鲜血的秘密传承,在一定意义上获得了父亲的社会人格。

在这个意义上,复仇是眉间尺的成人礼。

黑衣人的复仇则具有更长的谱系。

在《铸剑》中,黑衣人一如一个鬼魂,成为一种纯粹的形象代表。

而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黑衣人的形象也不是独一个:“一个黑色的人,黑须黑眼睛,瘦得如铁①”,这样的形象与《孤独者》之魏连殳,《过客》之中的过客并无不同,正是“独异的个人”的形象。

独异的个人就是启蒙者,铁屋子中早醒的人,这样的个人衍变为不同的命运,有魏连殳之自我放逐,过客之永恒地行走,也有黑衣人的复仇。

这些启蒙者其实就是尼采笔下的“超人”,同时,他们还是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序言》中所爱的中间者。

在眉间尺复仇遇挫之后,黑衣人出现的时候的言语,依稀表明了黑衣人的心思:“唉,孩子,你再不要提这些受了污辱的名称。

”他严冷地说,“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都变成了放鬼债的资本。

我的心里全没有你所谓的那些。

我只不过要给你报仇!”;“我一向认识你的父亲,也如一向认识你一样。

但我要报仇,却并不为此。

聪明的孩子,告诉你吧。

你还不知道么,我怎么地善于报仇。

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

我灵魂上是有这么多的,人我所加的伤,我已经憎恶了我自己!”②“我只不过要给你报仇”,这说明了黑衣人的复仇的这种行为,已经完全超离了个人之恩怨,离世俗越远,离灵魂越近,也就是离自己越近。

“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都变成了放鬼债的资本。

”③这清晰地表明①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438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440-441页。

③了黑衣人严重的世界的“名实分离”,也就是价值系统的崩裂,我想这正是黑衣人复仇的动机所在,然而黑衣人并不是站在一个完全脱离这个秩序的一个位置来看待整个世界,“我灵魂上是有这么多的,人我所加的伤,我已经憎恶了我自己!①”这种批判,指向整个秩序的同时,也指向了自己。

黑衣人的形象和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序言》中所说的“那样一种人”有很大的相似性:我爱那样一种人,他们不向星空的那边寻求没落和牺牲的理由,他们只向大地献身,让大地将来属于超人。

……我爱那样一种人,他把自己的道德变为自己的偏爱和自己的宿命:因此他甘愿为自己的道德生存或死灭。

②尼采的哲学师承叔本华,因此,他在这里极力赞扬和主张的其实还是意志。

这也就是先生笔下黑衣人复仇的意志。

黑衣人利用眉间尺的头颅去复仇,有三层意义上得复仇。

第一层意义上的复仇是代替眉间尺之复仇;第二层意义上的复仇是自我之复仇;第三层意义上的复仇是对整个秩序的复仇。

鲁迅先生在接受尼采思想影响的同时,还有所拓展和超越。

第一层意义上的复仇也就是眉间尺的复仇,眉间尺通过舍弃生命而使复仇之精神达到了另外一种高度,将复仇变为一种完全的纯粹的精神性行为。

生命已经完结了,但是复仇的意志还在,甚至,整个人通过割下自己头颅的行为,完全转变为一种复仇的意志。

只有这种意志,使眉间尺的头颅在金鼎内看到王的头颅,才会有“王头刚到水面,眉间尺的头便迎上来,狠命在他耳轮上咬了一口③”。

可以说,通过头颅与头颅的战争,使复仇完全意志化,精神化,超离肉体而存在了。

第二层复仇,黑衣人“完全憎恶了自己”,因而通过一种外在的,帮助眉间尺复仇的行为来达到自我复仇。

在眉间尺的头被王的头咬定不放的时候,黑衣人“也仿佛有些惊慌,但是面不改色。

他从从容容地伸开那捏着看不见的青剑的臂①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440-441页。

②【德】尼采著,钱春绮译《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三联书店2007年版,10页。

③膊,如一段枯枝;伸长颈子。

如在看鼎底。

臂膊忽然一弯,青剑便募地从他后面劈下,剑到头落,坠入鼎中,淜的一声,雪白的水花向着空中同时四射。

①”这种通过砍下自己的头,来使复仇的意志较量中获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