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力量—尼采鲁迅对生命存在的审美关怀
尼采寂寞是一种心的疾病,孤独是一种治疗
尼采寂寞是一种心的疾病,孤独是一种治疗作者:尼采译者:钱春绮查拉图斯特拉曾经到山上去寻找孤独。
在群众中你可以发现自己是寂寞的,但是却永远是不孤独的。
寂寞是一种对别人的饥渴。
你想念着别人。
你对你自己来说还不够——你是空虚的。
因此每个人都想在群众中,然后在自己周围编织各种人际关系,只是为了欺骗自己、忘记自己是寂寞的。
但是寂寞会一再的冒出来。
没有一种人际关系能够隐藏它。
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如此的薄弱、脆弱。
你在内心深处很清楚即使你身在人群之中,你也是跟一群陌生人在一起。
对你自己来说你也是个陌生人。
查拉图斯特拉与所有的神秘家都为了寻找孤独而到过山上。
孤独是一种正面的感觉,那是感觉到你自己的本质,那是感觉到你对你自己来说是足够的——你不需要任何人。
寂寞是一种心的疾病。
孤独是一种治疗。
那些了解孤独的人已经永远的超越了寂寞。
不论他们是孤独还是与人们在一起,他们都归于自己的中心。
在山上他们是孤独的,在群众中他们也是孤独的,因为这就是他们的了解:孤独是我们的天性。
我们孤独的进入世界,我们也将孤独的离开世界。
在这两个孤独之间、在生与死之间,你仍然是孤独的;但是你不了解孤独之美,因此你陷入了一种谬误——寂寞的谬误。
一个人要发现他的孤独,他必须走出群众。
慢慢的他会忘掉这个世界,他所有的觉知都会专注于自己,然后就会有一种光明的爆发。
他第一次了解到属于孤独的美与祝福、属于孤独的自由与智慧。
当查拉图斯特拉住在山上时,他常常带着一只蛇与一只老鹰。
在东方,蛇总是代表智慧。
最伟大的智慧就是由过去之中滑脱、不执着于过去,那就像蛇由牠的旧皮中滑脱,而永远不往回看一样。
它总是由旧的移动到新的。
智慧不是过去的收藏品;智慧是持续更新的生命经验。
智慧不会聚集回忆的灰尘;它像是一面干净的镜子,是什麽就反映什麽——它总是新鲜的、它总是新的、它总是处于现在。
老鹰是一种自由的象征。
它孤独的横越无边际天空中的遥远太阳,它没有恐惧。
智慧与自由是同一个钱币的两面。
孤独的力量
孤独的力量【内容提要】《野草》集中展现了鲁迅超凡的艺术创造力,同时更展现了鲁迅先生深邃思想中最为深刻的部分,尤其能够感受到鲁迅身上的那种绝大的孤独。
通过对作品中这种“绝大孤独”的解析,挖掘《野草》的思想内涵,可以更深刻的理解鲁迅的一段重要的思想历程,进而了解整个鲁迅思想中所蕴涵的生命的哲学,与那种由孤独而产生的巨大力量。
【关键词】鲁迅;野草;解析;孤独对于鲁迅的研究与评价,直到今天人们仍感到困难。
原因无他,因为他对整个中华民族太重要了。
因为重要,所以任何的不能让所有人感到满意的结论通通可以被怀疑、被批判。
我们追求在鲁迅问题上的“最好”,就恰恰落入了伏尔泰所言:“最好是好的敌人。
”所以我们面对“最好”,还是不能停下在鲁迅研究这条路上的脚步。
国内鲁迅研究的权威钱理群也说,“鲁迅的研究是没有止境的,鲁迅是可以常读常新的,是一个说不完的鲁迅。
”鲁迅的根本特性是孤独,他是属于整个民族的“永远的”孤独者。
本文试图从鲁迅着作中最美的,也是最难懂的《野草》中,去做一些解析,解析鲁迅的孤独。
(一)《野草》前后女师大风潮之后,鲁迅经历了与“现代评论派”的一场激烈的论战。
这场论战之后,鲁迅产生了一系列的深刻的思考。
就在1925-1927年这段时间当中,鲁迅的一个创作的高峰期来临。
这一时期鲁迅创作了一些重要作品,包括:《朝花夕拾》、《彷徨》(一部分)、《华盖集》等,而《野草》这本小集子就产生在这个时期。
这个时期又是鲁迅人生当中痛苦的一段。
“五四”大潮退去,激情过后,鲁迅发现“战场”上只留下了自己,于是他“彷徨”。
与兄弟周作人闹翻无疑加重了他的悲凉与抑郁。
《野草》在这样一个时期产生,就注定了它孤独的基调。
今天来看鲁迅的《野草》,认为它是鲁迅“个人的文学之尖端”。
鲁迅自己多次申明,不希望别人读他的《野草》。
我们读了之后“可以说《野草》是心灵的炼狱中熔铸的鲁迅的诗,是从‘孤独的个体’的存在体验中升华出来的鲁迅的哲学。
”对这样的一本“孤独的个体”的“个人的文学”的解析就显得尤为必要。
尼采《对待生命,你不妨大胆一点,因为我们始终要失去它》
尼采《对待⽣命,你不妨⼤胆⼀点,因为我们始终要失去它》尼采(原名弗⾥德⾥希·威廉·尼采,1844年10⽉15⽇ --- 1900年8⽉25⽇),德国哲学家,他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泛的批判和讨论。
1.每⼀个不曾起舞的⽇⼦,都是对⽣命的辜负。
2.我们飞翔得越⾼,我们在那些不能飞翔的⼈眼中的形象越是渺⼩。
3.⼀个⼈知道⾃⼰为什么⽽活,就可以忍受任何⼀种⽣活。
4.对待⽣命,你不妨⼤胆⼀点,因为我们始终要失去它。
5.⼈最终喜爱的是⾃⼰的欲望,不是⾃⼰想要的东西!6.我们的眼睛就是我们的监狱,⽽⽬光所及之处就是监狱的围墙。
7.道德有两种:有独⽴⼼⽽勇敢者⽈贵族道德;谦逊⽽服从者⽈奴⾪道德。
8.极端的⾏为来源于虚荣,平庸的⾏为来源于习惯,狭隘的⾏为来源于恐惧。
9.唯有戏⼦才能唤起群众巨⼤的兴奋。
10.凡是不愿意看别⼈长处的⼈,总是⼀眼就看到别⼈不如⾃⼰之处。
11.⼈和树⼀样,他愈求升到⾼处和光明,他的根愈往下扎,向⿊暗,向深处,向罪恶。
12.毒害年轻⼈最好的⽅法,就是让他们尊重和⾃⼰想法⼀样的⼈,⽽不是去尊重和⾃⼰意见相左的⼈。
13.思想深刻的⼈在与别⼈打交道时,会觉得⾃⼰像个滑稽演员,因为要让⼈理解,他们必须先违⼼地谈论肤浅的东西。
14.我必须将⾃⼰的思想和⾔语⽤篱笆围起来,以免猪和游荡者闯⼊我的花园。
15.你不需要知道那些名⾔到底是谁说的,你只需要随便说⼀句看起来很有道理的话,然后在后⾯随便安个名字,就像这样。
16.⾃我贬低的⼈,是想获得提升。
17.⼏乎每个⼈都认为⾃⼰是有美德的。
因为你给乞丐⼀些救助,你剥削别⼈,然后创造出乞丐,之后你只给予了⼀⼩部份——然后你就成了最有美德的⼈。
18.我们⾛得太快,是该停下来等等⾃⼰的灵魂了。
19.⼈因梦想⽽伟⼤。
20.男⼈⾻⼦⾥坏,⼥⼈⾻⼦⾥贱。
21.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的另⼀个名字,⽣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懂你,⽽是你不懂你⾃⼰。
生命的拯救——尼采身体美学研究
生命的拯救——尼采身体美学研究生命是人类最宝贵财富,是用来珍惜和保护的。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造成了对生命的价值观失摆,追求物质和科技,人性渐渐淡薄,人们对于生命的重视逐渐减少。
而尼采身体美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关于生命的拯救方式。
尼采认为,通过身体塑造的方式,可以重燃对生命的热爱和向往,使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和生命,从而达到对生命的珍视和拯救。
尼采身体美学的研究,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议人们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身体,二是通过身体的塑造来提高自己的生命价值。
这种身体美学不同于传统的美学理论,强调的是对于身体力量的关注和生命的保护。
尼采身体美学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在现代生活节奏中,让人们拥有积极的态度和充满活力的身体状态。
为了证明尼采的身体美学是对生命的拯救,以下举出五个例子:1. 健康的身体是生命的重要保障。
现在,整容行业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但尼采身体美学并不推崇激进的整容和美容手术。
相反,他认为通过正当手段来打造健康美丽的身体是更为有效的方法。
比如通过健身运动来锻炼身体,合理饮食来保持身体健康。
这些都是对身体的重视和对生命的珍惜。
2. 身体锻炼可以提高生命的质量。
尼采认为,身体内在的力量可以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来激发。
一个健康而有活力的身体会感染周围的人,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身体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减轻疾病的发生率,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从而进一步凸显生命的重要性。
3. 身体心理的和谐是身体美学的关键。
尼采身体美学的最大特点是注重身体和心理的和谐。
身体的健康状态和人类的心理状态是相互关联的。
一个心情愉悦的人可以拥有完美的身体状态,反之亦然。
因此,尼采通过一系列的身体塑造方法,包括健康饮食、自我调节等,来增强身体和心理之间的和谐关系,进而提升生命的品质。
4. 身体塑造的意义并非表面的外貌。
尼采身体美学并不强调表面上的美丽,它强调的是身体内在的力量。
身体的美学并不在于他人的眼中,而是在于自我价值的体现。
鲁迅对尼采的评价
晚期1927年之后
• 此期,鲁迅对于尼采几乎无一赞词,对 其超人哲学则对了尖锐的批评。鲁迅在论 述“拿来主义”时指出:“尼采就自诩过 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 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
• 二.鲁迅主要肯定尼采箭”,也不理会“偶像保护者的恭维”,认为 尼采的文章是前无古人的;同时,他也认为尼采 的超人“太渺茫”,“见车要翻了,推他一下” 的主张的作法是可笑的;诅咒女人是没有道理的。 并认为尼采的一些著作存在一些自相矛盾之处。 可见,他随着阅历的增长与对于中国事情的熟悉, 对尼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此期的鲁迅,在对于 尼采的评论中,批判的成份增多了,但主要还是 肯定的。
鲁迅对尼采的 评价
早期
一. 鲁迅先生在文章中,称尼采是“个 人主义之至雄者“ ”若夫尼采,斯个人主义之至雄杰者 • 矣,希望所至, 惟在大士天才;而以愚民 为本位,则恶之不殊蛇蝎。” • “尼采之所希冀,则意力绝世,几近神明 之超人也。” 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是很佩服尼采的 • •
中期(从五四到1927)
鲁迅创作中的孤独意识及拯救意识
国现代 文 学史 中是 十分难 能 可贵 的 ,鲁迅 的创 作精神 中渗 透着 一个正直而充满 责任意识 的中国人 的形象 。他 的笔下对 不 同阶层 中国人精神 的挖掘与展示 ,深深 地触动着 当时 的文 坛 。但 是 ,与此 同时 ,鲁 迅的创作 中也 自然而然地透着一种 孤 独意识。 鲁迅 的孤独意识一方 面是 由于鲁迅本身性格气质 的内向 忧郁造 成的 ,这样 的内向忧郁使得他 的作 品不 自觉 的带上一
种孤独 的意识 ,这样 的一 种孤独源 自于他 的人 生境遇 。家道 中落 的他 ,饱经世 间沧桑 ,深刻体会到人生 的痛苦与无奈 。 另一方 面是 由于社会转 型期的社会现状造 成的 ,鲁迅笔下 的 时代是 当时社会现实 的真实反应 ,这样 的社会 现实是一种黑 暗 的、残酷的现实 ,加上 鲁迅本身的性格特性 ,就导致他创
孤独地走 了 ,现实 的残 忍没有半 点戏 剧转折 ,这就是社会现 实 ,这就是 中国社会转型期封建礼教对人 的禁 锢。 二 、鲁迅 创 作 中的拯救 意识 鲁迅 创作 中除 了充满 孤独意 识 ,同时也 充满 了拯救 意 识 。鲁迅 所在 的时代 ,正 是处 于半殖 民地半 封建 社会 的 中 国,拯救 民族危亡是社会各界 的主要 任务 ,知识分子们竭尽 全力通过各种方式来拯救 国家危难 ,拥有 正知正念的中 国人 都有着 同样 的拯救意识 ,鲁迅 当然也不例外 。鲁迅 拯救 国家 与 民族最大 的武器就是他手 中的笔杆子 ,他 的笔杆 子就像是 把刀 ,刺在所有黑 暗势力 的身上 ,让一 切黑暗无 处遁形。 在他 的小说集 中,代表性作 品 《 呐喊 》 《 彷徨 》等都充 满了
文 学的影响 ,同时也 结合 中国的具体 实际情况 ,对 中国在转 型期 时遇到 的种种现 实矛盾给予深刻 的揭 露 ,从人性 的角度 来 揭露 民族特性 。他 以 民族危亡和 国家兴衰为 己任 ,这在 中
第一哲学家尼采的孤独
第⼀哲学家尼采的孤独有思想的⼈,不会寂寞,除⾮这思想太过超前。
作为西⽅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尼采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可是,和很多思想、艺术家⼀样,在他的世代,他是不被理解的。
读《我是太阳》,进⼊他的⽣活,那种彻⾻的孤独和失意,让⼈跟着沉闷到底。
对家⼈:爱着,轻视着。
弗⾥德⾥希·威廉·尼采,1844年10⽉15⽇出⽣于普鲁⼠萨克森州勒肯镇附近洛肯村的⼀个乡村牧师世家。
尼采5岁时,⽗亲去世,⼏个⽉后,弟弟去世,和妈妈、妹妹搬到瑙姆堡⽣活,在⼥性为主家庭⾥成长,让尼采⾝上具有⼀种温柔的⽓质。
对于家⼈,尼采有⼀种难以分析的复杂感情,他爱她们,因为代沟,他在理智上⼜轻视她们。
尽管他觉得妹妹粗鲁,也反对妹妹在婚姻上的选择——和⼀个德国民族主义者和反犹太主义者相爱、结婚,过程中也有争吵和⽭盾,但陪着尼采⾛过最后时光的,也是他的妹妹。
他同情在妹妹结婚后独⾃⼀⼈凄凉⽣活的母亲,特意回到家⾥陪她,他知道母亲对他作品的失望,反复对母亲说“不要去管我的作品说什么,因为不是为你写的……”,⽽好奇的母亲⼀次次读过⼜⼀次次不满。
他深爱⽗亲,从⼩希望以⽗亲为榜样成为⼀名牧师,在1881年曾说“不管我怎么谈论基督教的事情,我也不能去否定它带给我的精神⽣活中的绝⼤多数经验,我希望⾃⼰永远也不会对它做出忘恩负义的事情”,但他在此前、在之后都是⼀个传统基督教的批判者。
对周边:不满,厌倦。
尽管2岁半才学会说第⼀句话,但此后,尼采的智⼒表现超常:10岁就和朋友创办艺术剧院,并为剧院创作剧⽬。
在瑙姆堡中学,被⽼师认为智商不凡应该去更好的学校深造。
如其所愿,1858年,尼采被授予奖学⾦,进⼊历史悠久的名校——普塔尔学校就读。
1862年,尼采进⼊波恩⼤学,为了不孤僻离群,尼采“放弃个性”加⼊了⼀个学⽣团体,在校期间,为了使⼈们脱离粗俗低级,尼采呼吁减少抽烟喝酒会,但他的倡议没有被采纳,还被孤⽴和讽刺,骄傲的他逃离波恩,选择去莱⽐锡完成⾃⼰的学业。
生命意识的艺术显现_鲁迅笔下的_孤独者_形象
生命意识的艺术显现———鲁迅笔下的“孤独者”形象□ 黄大力作者系长沙师范讲师 (湖南长沙 邮编410005) 在鲁迅的现实题材小说中,知识分子和农民是两个基本形象系列。
而在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已形成了一个“孤独者”形象群。
在启蒙的时代里,孤独是他们的存在条件,也是他们的生存困境,他们以独特的“恶”的精神相向正在死去的时代,也相向难以容身的自己,始终以孤独的身姿显示了绝不苟活的启蒙者的精神。
孤独者系列人物,都生活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特定的历史时期,这是中西文化第一次全面交融、碰撞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重新审视、选择、对抗和融汇的时期,更是古代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的关键时期。
生活在这一社会历史时期的孤独者人物,是“铁屋子”中被新思潮、新文化大潮“惊起”的“较为清醒”的人们承受着“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而又满怀着毁坏“铁屋子”希望的反叛者、探寻者,但他们并不确知清醒后的路向。
研究孤独者系列人物,不能离开这种具体的历史条件。
与鲁迅笔下其他人物相比,孤独者人物与作者的生活经历,生存状态中的内心隐秘与人格探索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这批人物与作者共生于那一特定历史时期,在他们身上可以寻见鲁迅自我的蜕变与超越,寄寓着某些属于鲁迅特有的精神气质、情绪感受。
孤独者形象可以说是鲁迅生命意识的艺术显现。
下面将孤独者系列人物个体的思想情感特征及文化思想背景进行分类论述。
逃避型:小说《祝福》中的我。
当祥林嫂凭着她对于“我”这个读书人的直沉与信任希望为折磨了她半辈子的问题求得一个答案时,得到的回答却是“说不清”。
这在“我”是怕“负若干责任”的含混之辞,然而却在祥林嫂死寂的心灵上掀起了不平静的波澜,多少也加速着祥林嫂悲剧结局的到来,使祥林嫂带着死后的恐怖离开了人间。
其实“我”完全知道所谓“灵魂”、“地狱”之类纯属谎言,但“我”却始终没有否定它,甚至没有勇气正视祥林嫂所提出的问题。
“我”这时唯一能做到的就是“逃避”。
而无论“我”是逃避还是不逃避,都改变不了事态的性质和发展趋向,都挽回不了她这个“来路人”必死的结局。
论鲁迅文学作品当中的孤独
论鲁迅文学作品当中的孤独除了身处一个异化的社会环境中,鲁迅内心的孤独也与他的思想世界密不可分。
作为一个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的思想观念深刻而独特,他的思想和内心世界在很多方面超越了当时的时代。
首先,鲁迅是一个批判现实的思想家,他批判了封建社会的愚昧和腐朽,批判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对人民的压迫,批判了传统文化的束缚和愚昧。
他的批判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的现实现状的反思,更是对人性的深刻探索和思考。
他深刻地认识到人性的弱点和缺陷,他认为人性的弱点是造成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
在《朝花夕拾》中,他写道:“这个世界上大抵有两个东西,是人所共有的,一是生命,二是死亡;除此之外,人的差异实在太多了。
”他认为人性的缺陷是因为人类存在的原因,因为人是一个自我意识的存在,人的意识和欲望往往会与社会规范相冲突,从而产生矛盾和问题。
其次,鲁迅的思想和内心世界也体现了他的悲观主义倾向。
他深刻地认识到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和根源,但却无法看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他在《野草》中写道:“我们现在的情况,仿佛在终日夜里前行,没有希望,没有尽头。
”他认为社会的问题太过深刻,人性的缺陷太过严重,使得任何改变都变得艰难。
他的悲观主义倾向也反映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比如《阿Q正传》中的阿Q,就是一个虚伪和软弱的人物,他在面对现实的压力时,总是选择逃避和自我安慰。
最后,鲁迅的思想和内心世界还反映了他的孤独感。
他的思想观念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得他在当时社会中很难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另一方面,鲁迅也表现出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和独立思考的态度。
他坚信只有通过对人性的深入观察,才能真正地理解人类的本质和存在。
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一些真实而又深刻的人物形象,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人性特点被鲁迅深刻地把握并加以刻画。
例如,小说《阿Q正传》中的阿Q,他是一个充满着矛盾和冲突的人物形象,既懦弱又嚣张,既卑微又傲慢,他对自己和社会的处境感到痛苦和无奈。
而鲁迅对于阿Q的塑造,不仅仅是对一个具体人物的描述,更是对于人性的一次深刻的探究和剖析,通过阿Q这一形象,鲁迅揭示了人性的脆弱、自私和矛盾。
鲁迅小说《孤独者》的文学价值
鲁迅小说《孤独者》的文学价值作者:马陕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20期摘要: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其小说不仅带有明确的社会功利目的,而且蕴含着中国现代小说不同于传统小说的文学特质。
在鲁迅的作品中,《孤独者》无疑是其自传色彩最浓厚、人物命运最独特的一篇小说。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孤独者》具有的文学价值,让人们进一步了解鲁迅,认识鲁迅对中国现代小说的贡献,更加热爱鲁迅的文学作品。
关键词:鲁迅小说《孤独者》文学价值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作家创造的精神产品,具有独特的价值。
文学的价值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文学观认为文学的价值就是文学作品能够满足人和社会的需要,尤其是精神层面的需要。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应该具有神奇的魅力和巨大的影响力,既让人们从中得到心灵的震撼和美的享受,又能推动社会发展,文学作品没有文学价值就没有生命力。
和一般商品类似,文学价值是多样性的、差异性的,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审美需求的变化而变化。
虽然如此,但古今中外人们评价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基本上都以真、善、美作为最主要的衡量标准,真、善、美是文学价值中精神价值的三种基本形式。
鲁迅的小说《孤独者》蕴含着真、善、美,本文从这三个方面探讨分析,让人们进一步了解鲁迅的作品,认识鲁迅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卓越贡献。
一文学作品是作家对客观世界的观察、思考、反映的产物。
文学价值的真,指的是作家要反映社会的真实状况,表达出作家的真实体验。
小说《孤独者》就是鲁迅对中国20世纪20年代中小城镇普通民众和知识分子生活、思想状况的真实反映,也是鲁迅思想上自我解剖的真实反映。
鲁迅创作小说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抱着“启蒙主义”思想,以“改良国民性”为目的,所以他的小说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1]。
《孤独者》写出了一个怎样病态社会中的不幸民众:寒石山的村民都没上过学,所以视出外游学过的魏连殳为异类,却妒慕他挣得很多钱;为了一间房逼魏连殳过继自己儿子的堂兄;大良的祖母先前认为魏连殳迂腐,不让孙子们接近,对被称为“老太太”不以为然,却在魏连殳交运后叫她为“老家伙”觉得有趣;这就是鲁迅眼中的中国社会现状:一潭死水又排斥新思想的社会,普通民众被封建文化思想铁箍般禁锢,浑浑噩噩地活着,没有个体的自我意识而又唯利是图。
读书笔记作文素材积累之尼采:踯躅在人群之外,却让世人不再孤独
读书笔记作文素材积累之尼采:踯躅在人群之外,却让世人不再孤独魏玛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城,却是德国文学的重镇。
歌德和席勒在这里写下了他们的旷世名作。
在城市中心的德意志国家剧院前的广场上你可以看到歌德和席勒的塑像。
这座雕像被誉为“德国最著名最受喜爱的雕塑之一”。
歌德和席勒是城市的骄傲,大部分游客都是因他们而来,广场上总是熙熙攘攘。
从歌德席勒广场向南而去,你就进入了一个安静的小区。
这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路上没什么行人,只偶尔有车俩驶过,一幢幢小屋花园整洁,门窗半掩。
在路尽头的一个丁字口处,有一座红黄相间的三层小楼。
小楼的风水似乎不太好:有点路冲,而且两侧南高北低。
一楼正门的上方有一行字:Nietzsche Archive (尼采档案馆)。
是了,这就是尼采辞世的地方。
1900年,已经精神崩溃了十一年的尼采在这里与世长辞。
和歌德席勒广场的高调相比,这里铁门紧锁,门可罗雀,这和小楼住客生前的境遇倒是恰成写照。
尼采一生孤独,死后寂寞他不会抱怨的。
只是,在很多和尼采心灵相通的人看来,眼前这幢孤零零的小楼,要远比身后那个气派的广场更有魅力。
尼采受康德影响很深。
康德最先指出,现象界,也就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个世界,其实和真实的世界是不同的。
不过康德用他的先验论和现象界达成了妥协,在康德那里,现象界至少在经验层面仍然是可以信赖的。
叔本华追随康德,也认为现象界不真实,但他因看不到出路而走向悲观,把生活看得全无意义。
尼采继承了康德和叔本华的衣钵,对现象界决不信任。
但康德的中庸和叔本华的消极显然不合他的胃口。
在天生叛逆的尼采看来,现象界可以也必须被抛弃和超越。
不过尼采所要超越的现象界,比康德的还仅仅限于感官经验的现象界要大很多,它根本就是由现代文明造就的整个世界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其中包括宗教,艺术,历史,道德和哲学各领域的主流的看法和普罗大众的常识观点。
简言之,尼采所要超越的现象界,就是已被公认的所谓人性。
尼采固然坚信,通过怀疑和批判,一个不受现象界蒙蔽的,可以洞悉人世真相的新的人性定会喷薄而出,从而把人类从当下的绝对盲从和虚无中拯救,不过,真正让尼采与其他哲学家区分开来,并且为他博得声望的,是他对公认的人性的猛烈攻击:那是一种全面的攻击,他就像是从一个敌对星球降临的入侵者,对这个世上的一切价值观都兹之以鼻,不屑一顾,而且到了深恶痛绝必除之而后快的地步。
尼采的审美人生观
尼采的审美人生观内容提要:在尼采看来,只有审美的人生才是真正战胜人生悲剧性的人生。
审美的人生首先将人生及其悲剧看作一种审美现象。
在把人生当作审美现象的基础上笑对人生一切悲剧。
同时,以酒神精神克服人生悲剧性的审美人生还是一种醉的人生,强调在酒神艺术的醉中,通过生命力量的提高而直接面对永恒轮回之人生痛苦,从而达到生命自身的美化和欢悦关键词:审美悲剧酒神精神尼采在本体论上强调世界是强力意志的永恒轮回所构成的无意义的生成,由此,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由强力意志的永恒轮回的生成世界所导致的人生的悲剧性,便成为尼采哲学思考的核心。
著名尼采研究专家乌苏拉·施耐德在《尼采幸福哲学的基本特点》一书中写到:“尼采的哲学道路是由把世界理解为一种痛苦的解释,由对这样一个痛苦世界的正当性的探讨以及如何摆脱这个痛苦世界,即对‘永恒化’和‘世界美化’的探索所规定的。
一再被强调而且当然强调得很有道理的基本思想──上帝死了、超人、末人、强力意志、永恒轮回──仅仅标志着上述探讨世界及其拯救的道路的各个阶段。
”①实际上,尼采的以肯定人生的悲剧性为前提的酒神精神,由于将人生的痛苦当作一种审美现象进行观照,同时也就意味着是一种从艺术的视野而不是从道德评价的视野来观察和感悟生命的审美的人生态度。
酒神精神的悲剧人生观以正视人生的悲剧性为前提,以战胜人生的悲剧性为目标,而这其中贯穿的则是对人生悲剧性的审美观照。
尼采自身对人生悲剧性的敏感和他从叔本华那里所感悟到的人生痛苦之悲切性,使他不得不寻求人生拯救之药方。
科学的冷漠和道德的说教都无法让人真正从痛苦中解脱,而唯一能使人从痛苦的世界中解救出来的只有幻想。
艺术和宗教都起源于幻想,但是,宗教的历史证明,它不仅没有帮助人类从痛苦中解放出来,相反却比政治机器和道德观念更强有力地形成了对人的本能的束缚,造成了人之生命被弱化、被毒害的新的痛苦。
于是,尼采便在审美领域寻求人生的出路,寻求摆脱痛苦、战胜人生悲剧性的途径。
“鲁迅在思想上与尼采超人学说的契合之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什么是“超人”?尼采对此有自己的理解。
他说,人类的高贵在于自身有决定价值的能力,不需要别人同意,他懂得自己给事物以荣耀。
其实,每个人都是西西弗斯,都可用生命的激情去自我创造,做一个勇敢而伟大的英雄。
尼采惊世骇俗地宣告了上帝之死,他相信这揭示了人类精神处境的真相。
结果是什么呢?就是人们失去了绝对可靠的信念,陷入了虚无主义的困境。
这是很悲剧很可怕的处境吗?尼采的回答是,未必!如果能直面虚无主义的真相,那就不会陷入绝望,反而会激发出一种积极的创造力量。
这就是他的“超人学说”。
纵观尼采的哲学,主要有三大命题:一是人生虚无;二是理论虚假;三是生命强健。
超人学说就蕴藏在这三个命题当中。
首先是人生虚无。
尼采的意思是说,人生并不存在什么客观的真理或意义等你去探索,然后发现出来真理或意义。
所谓的真理或意义本来就是一种幻觉。
如果你带着这种幻觉意图在生活中寻求点什么,那么你注定会幻灭,然后你会感到悲观。
但是,如果你从来就不相信这种幻觉,也就无所谓悲观了。
打个比方,比如你参加一次马拉松长跑,有人告诉你跑道的尽头有一个奖杯,你要是把这个奖杯当成目标,满怀希望跑到终点,却发现什么都没有,那你肯定会感到非常失望。
但如果从一开始你就根本没想过奖杯的事儿,那到达终点的时候,也就不会因为没有奖杯而感到失落了。
麻烦的是,自古以来,许多理论家都在对人说“跑道的尽头有一个奖杯”。
他们发明出各种各样的概念、真理和绝对信仰,掩盖了“人生本来虚无”这个真相。
这就是理论虚假。
尼采要用批判的铁锤把以前理论文化创造的意义、目的、统一性和绝对性全部砸碎,让人成为真正无依无靠、无牵无挂、一无所有的人,直面虚无主义的绝境。
好了,现在人赤裸裸地站到了虚无面前。
人生没有意义,理论都是虚假,安慰都是幻觉——到这个地步,人已经一无所有了,那么他还拥有什么呢?尼采的回答是,还有一样东西,就是人的生命力。
尼采认为,生命本身是强健有力的。
鲁迅与生命哲学对鲁迅对生命本质与意义的思考与诠释
鲁迅与生命哲学对鲁迅对生命本质与意义的思考与诠释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以其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震撼着世人。
在其众多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生命的本质和意义的思考与诠释。
本文将从鲁迅的文学作品入手,结合生命哲学的观点,探讨鲁迅对生命的独自见解。
1. 鲁迅的作品在鲁迅的作品中,虽然他涉猎广泛,但是对生命的关注始终贯穿其创作。
例如,他的代表作之一《呐喊》中的《狂人日记》通过主人公的疯狂与世人的冷漠相对照,批判了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虚伪。
这一作品揭示了生命中的孤独和绝望,对生命的意义提出了深刻的反思。
另外,他的《阿Q正传》以一个普通的农民阿Q为主角,通过描写他的自卑和渴望得到尊重的心理,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中人性的悲观看法。
在这个作品中,鲁迅以鲜明的形象展现了生命的边缘化和虚无感,探索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2. 生命哲学的视角生命哲学是一门涉及人类存在的学科,关注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在生命哲学中,许多哲学家提出了对生命的独特见解。
在这种视角下,鲁迅的作品可以被看作是对生命哲学的一种诠释。
例如,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提出了"超人"的概念,认为人应该超越现有的成见和道德束缚,追求自我的完善。
鲁迅在其作品中也提到了超越现实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狂人日记》中,通过主人公疯狂的行为对现实世界进行了抨击,突出了超越常规的重要性。
另外,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生命负有责任,人应该通过自由的选择和行动来定义自己的生命。
在鲁迅的作品中,他也强调个体的觉醒和责任感,通过对社会的病态揭示,呼吁个体应该自觉地去追求真实和自由。
3. 鲁迅对生命本质和意义的思考与诠释基于鲁迅的文学作品和生命哲学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生命本质和意义的思考与诠释。
首先,鲁迅通过他的作品揭示了生命的边缘化和虚无感。
例如,在《狂人日记》中,他通过主人公的疯狂与世人的冷漠相对照,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和对生命无望的看法。
爱到深处会孤独_解读人间至爱者鲁迅的孤独
[收稿日期] 2006 09 06[作者简介] 李华(1968-),女,牡丹江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张媛媛,女,牡丹江师范学院中文系学生。
爱到深处会孤独解读人间至爱者鲁迅的孤独李 华1,张媛媛2(1、2,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2)[摘 要] 鲁迅是我们民族是孤独的思想者。
他的孤独是先觉者与民众的隔膜,是最先锋的战士对战友的超前。
这种孤独源自他对民族、对同胞的深切的爱。
这种爱不可能为大多数人所理解,然而他仍然愿意在孤独中坚持他的爱。
他的一生都在与孤独扭打,也与孤独为伴。
鲁迅的孤独是一个人间至爱者的孤独。
[关键词] 鲁迅;孤独;爱[中图分类法]I210.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21(2007)01-0027-03鲁迅,是我们民族最孤独的思想者。
这个孤独的人透支着自己短暂的生命跟我们说话直到死去。
鲁迅是人间的鲁迅,他在人间的 存在!是经过一个漫长的、渐进的然而又充满心神罹难及灵肉折磨的灵魂探险而完成的。
在这坚硬的冰冷的苦难背后,是深沉的热切的爱。
一、孤独者的孤独当天朝大国尘封的大门被外国的坚船利炮冲开,几乎是在一瞬间,各种思潮迅速涌入中国。
当时中国是最先进的知识分子们在西方思潮的冲击下最先觉醒。
五四!时代是发现 人!的时代,是人的意识觉醒的时代。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以现代的、理性性、批判的精神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反思。
他们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是没有 真正的人!的观念的。
人的个性被奴隶性所替代,这些没有独立人格的大小奴隶们严格地按照封建等级制度排列组合成一个麻木、冷漠、自私的群体。
作为 五四!运动的优秀代表,鲁迅与同期的先觉者们自觉担负起启迪蒙昧的历史使命,开始中国的 启蒙运动!。
鲁迅的眼睛是锐利的,他看穿了中国 陈年的流水簿子!之类上写了几千年的 仁义道德!不过是两个字: 吃人!这是血淋淋的两个字。
鲁迅的笔力也是精准的,他将无数个阿Q 重叠在一起,画出一个立体的、呼吸着的阿Q ,使无数 对号入座者!都汗颜地从阿Q 身上看到了自己。
鲁迅生命的两种形态及底色——《雪》新论
东方论坛2018年第2期鲁迅生命的两种形态及底色——《雪》新论李 玉 明(青岛大学 文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摘 要: 《雪》的内涵是最难发掘的。
诗人鲁迅分别以“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隐喻了自我人生的两个不同阶段——青春时期和孤魂似的“当下”,而以“雨的精魂”这一意象,将二者联结、容纳进来:在先驱者人近暮年的“当下”及其孤独决绝的挑战姿态中,实质上已然包孕着诗人青年期的某种青春、热情和人生价值,并且被其作为一以贯之的生命底色(精魂)而滋润着,也因此,这颗灵魂才那么深厚,那么骁勇有力。
关键词:鲁迅; 《雪》;青春;挑战;生命中图分类号:I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18)02-0086-05收稿日期: 2017-12-16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意识的重建”(15BZW131)作者简介: 李玉明(1961-),男,山东牟平人,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
自1981年始,整个20世纪80年代,李允经和陈安湖两位学界前辈就《雪》展开了多个回合的争鸣;此后,《雪》也颇受研究者关注,各种解读层出不穷。
然而,据我观察,这些解读都有一个问题,即缺乏内在统一的整体性视野,因而《雪》其内在的互相联系的诸多方面并未在这种解读中被揭示出来。
相反,《雪》的文本被割裂,有支离破碎之虞;相应地,作为一个完整的灵魂的鲁迅其面目也变得模糊不清了。
(一)在诸多研究中,《雪》仅仅被作为“美文”对待的,即抒发了诗人的某种情思之类的。
这似乎是一个至高的评价,实乃削弱了《雪》的形而上内涵,以及其关于个体生命隐秘处的开掘。
《雪》暗喻了一个个体生命三种不同的状貌或形态,分别由“江南的雪”、“朔方的雪”和“雨的精魂”三个既互相联系,又互为对比的意象体现出来的;而究其实质,后者乃是前两者的升华和化合的一个形态,并不独立。
《雪》的第一个意象是“江南的雪”,称“南雪”。
流注于诗人笔端的江南的雪野,以及点缀在这雪野中春意融融宛宛氤氲的万千景致,是一个飞扬流转的明艳的意象,其色泽、光晕、情味、风采,无不给人以暖熙的吹拂,鲜活活地勃然有生机。
鲁迅创作中的现代主义特征
y93钔22幽喜乏辟舞大尊硕士学位论文鲁迅创作中的现代主义特征ModernistFeatu托sintheWorksofLnShun学科门类t一级学科t学科、专业l研究方向t申请人姓名t指导数师姓名t文学2006年6月15日中文摘要鲁迅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大师,主张尊重生活真实,按生活的本来面目来描绘人物和事件,体现了他“为人生”的文学主张,而且凭着一颗强烈的爱国心,以文学为武器,从现实的需要出发,写出大量有批判锋芒的文学作品,反映出他强烈的革命性。
同时,他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吸纳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尤其是对西方现代主义思想和写作技巧的吸纳更为突出。
他的危机感和悲剧意识,以及敏锐的社会洞察力,使他的作品成为不朽之作。
在一些文学作品中,鲁迅的现代主义质素表现鲜明,如《狂人日记》和《野草》。
鲁迅之所以接受现代主义艺术方法,很大程度上出于思想的需要。
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意识流等现代主义的艺术方法的提示,缓解了鲁迅创作中审美性与功利性的矛盾,完成了他个性化的认识历史,探索人生的追求形式。
他运用象征主义的表现方法,以便能包涵尽可能大的思想容量,而象征主义——这一“内涵”远远超出“外象”的方法,有利于浓缩生活,暗示哲理,自然便成了鲁迅的首选。
鲁迅的表现主义常用类似于白描或是抽象化的语言形式来表现人物主观的内心状态。
通过主观幻觉、梦境和错觉等手法来表现生活,往往具有浓郁深厚的象征意蕴。
他追求心灵的真实,在语言风格上常表现出一种冷漠旁观和平淡冷静的客观态度,用电报式的简洁、冷漠的语言进行叙述描写,很少抒情议论。
鲁迅以内心独白、内部分析、梦境和潜意识等意识流的方法创作出来的心理小说,显然是对中国传统心理小说的新突破,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
需要指出的是,思想革命的急需只是鲁迅拿来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方法的外在因素,对传统的反叛和对现实的体验,以及个体生存的孤独感才是鲁迅倾心现代主义艺术的内驱力。
本文试图从西方现代主义所包含的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的起源及其特征,以及鲁迅与现代主义的渊源着手,来分析鲁迅创作中的现代主义特征。
孤独的力量
孤独的力量【内容提要】《野草》集中展现了鲁迅超凡的艺术创造力,同时更展现了鲁迅先生深邃思想中最为深刻的部分,尤其能够感受到鲁迅身上的那种绝大的孤独。
通过对作品中这种“绝大孤独”的解析,挖掘《野草》的思想内涵,可以更深刻的理解鲁迅的一段重要的思想历程,进而了解整个鲁迅思想中所蕴涵的生命的哲学,与那种由孤独而产生的巨大力量。
【关键词】鲁迅;野草;解析;孤独对于鲁迅的研究与评价,直到今天人们仍感到困难。
原因无他,因为他对整个中华民族太重要了。
因为重要,所以任何的不能让所有人感到满意的结论通通可以被怀疑、被批判。
我们追求在鲁迅问题上的“最好”,就恰恰落入了伏尔泰所言:“最好是好的敌人。
”所以我们面对“最好”,还是不能停下在鲁迅研究这条路上的脚步。
国内鲁迅研究的权威钱理群也说,“鲁迅的研究是没有止境的,鲁迅是可以常读常新的,是一个说不完的鲁迅。
”鲁迅的根本特性是孤独,他是属于整个民族的“永远的”孤独者。
本文试图从鲁迅著作中最美的,也是最难懂的《野草》中,去做一些解析,解析鲁迅的孤独。
(一)《野草》前后女师大风潮之后,鲁迅经历了与“现代评论派”的一场激烈的论战。
这场论战之后,鲁迅产生了一系列的深刻的思考。
就在1925-1927年这段时间当中,鲁迅的一个创作的高峰期来临。
这一时期鲁迅创作了一些重要作品,包括:《朝花夕拾》、《彷徨》(一部分)、《华盖集》等,而《野草》这本小集子就产生在这个时期。
这个时期又是鲁迅人生当中痛苦的一段。
“五四”大潮退去,激情过后,鲁迅发现“战场”上只留下了自己,于是他“彷徨”。
与兄弟周作人闹翻无疑加重了他的悲凉与抑郁。
《野草》在这样一个时期产生,就注定了它孤独的基调。
今天来看鲁迅的《野草》,认为它是鲁迅“个人的文学之尖端”。
鲁迅自己多次申明,不希望别人读他的《野草》。
我们读了之后“可以说《野草》是心灵的炼狱中熔铸的鲁迅的诗,是从‘孤独的个体’的存在体验中升华出来的鲁迅的哲学。
”对这样的一本“孤独的个体”的“个人的文学”的解析就显得尤为必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孤独的力量—尼采鲁迅对生命存在的审美关怀孤独,古往今来,是不少文学家,艺术家及哲学家最爱的主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孤独已构成了一种文化,艺术和哲学。
孤独是人格美的深沉体验,孤独的灵魂关乎生命的存在。
它存在于人的生命并超越于人的生命。
它是一种生命的美学。
生命美学只与悲悯、仁慈、爱心密切相关。
对于那些灵魂高贵、精神健全的人来说;对于那些即使承受痛苦、磨难,担当患难也始终洋溢着人的尊严、喜悦与高贵的人来说,对于那些由衷地爱人类、爱生活的人来说,孤独是他们最好的导师,是他们人生前行的武器与力量,是他们思想火花的源泉,更是思想的
火把。
孤独不仅照亮了他们,更是照亮了人类的文明与进步。
他们因孤独,而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留下了思想的巨大贡献。
本文从思想的浩瀚海洋里,选取中西最有代表性的两位伟大的思想巨匠鲁迅与尼采,并以孤独为切入点,来对其生命体验作探讨与研究。
尼采曾被喻为从哲学王国里走来的诗人,鲁迅曾被喻为从文学王国里走来的哲人。
他们生命体验最大的特征,便是孤独。
尼采曾经高呼:“我期待一个人,我寻找一个人,我找到的始终是我自己,而我不再期待我自己了!”“我需要孤独,就是说我需要恢复,需要回到我自己,回到自由的、轻扬的、爽朗的空气之呼吸……我的一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就是一曲孤独之颂歌,或者更明白地说,一曲纯净之颂歌。
”尼采害怕孤独,悲叹孤独,同时又向往着孤独,需要孤独。
他清楚地认清了,孤独乃是真正的思想家的命运。
鲁迅在他的小说《孤独者》和《铸剑》里大量用了“黑”的颜色。
黑衣、黑须、黑眼睛、冒着的黑气,这些意
象将孤独表现得尤为浓烈和令人骇然。
犹如置身无边的冬夜,那漫长的黑和冷,将孤独抛入灵魂的深渊,同时又让人产生一种生命的庄严与肃穆。
鲁迅的一生皆在孤独中呐喊与彷徨。
他说,他的哲学都在《野草》当中。
他即便是在孤独中彷徨,生命也像野草一样勃勃地散发着力量。
鲁迅与尼采的孤独有其共同的契合,也有着不同的分歧。
他们的孤独因中西两种不同的历史文化语境而最终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生命形态。
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无论是西方的尼采,还是中国的鲁迅,他们都对人类的思想文化,尤其是本民族的思想和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影响着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