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鼠伤寒沙门菌26例临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鼠伤寒沙门菌26例临床分析
宋淑萍
(安定区第二人民医院儿科甘肃定西743011)
关键词:腹泻;沙门菌;鼠伤寒;交叉感染;儿童
感染性腹泻是儿科的常见病,而细菌所致的感染性腹泻仍占重要地位,占30%左右,值得引发重视。我院收治经粪便培养证实为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患儿27例,其中1例于住院三天转院,现将2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整理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患儿26例,男16例,女10例。均为2岁以下婴幼儿,最小1例为30天新生儿,1岁以下共14例,占总数的53、8%。29例患儿中以腹泻为主诉入院20例,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住院6例,以支气管炎住院2例。住院后全部病例均有发热,体温37.6~40.0摄氏度,其中37.6~37.9摄氏度4例,38~39摄氏度4例,热程最短9天。全部病例均有腹泻,常在发热的同一天开始。腹泻每日≤10次10例,>10次16例,粪便性状多变,多为黄绿色黏液便、脓血便或便带血丝,也可为蛋花汤样便,伴里急后急;不同患儿粪便性质不同,同一患儿各次粪便的性状亦可截然不同,伴恶心、呕吐18例,里急后重12例,不同程度脱水19例。伴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3例,伴佝偻病(初期)4例。
1.2 病因26例患儿均来自农村,有4例在外院治疗过程中(原发病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出现腹泻、发热,经粪培养确诊为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患儿无特殊食物及药物接触史,此6例所住病房于1个月内曾收住鼠伤寒沙门菌肠炎(虽已经终末消毒处理),考虑院内感染的可能性极大,另外18例患儿均与患者有直接接触史,其中8例与出院后粪便已成形但仍带菌的患儿有接触史,另外2例病因不明确。
1.3 实验室检查
1.3.1 粪便镜检4例初次粪便检查镜检阴性或少量白细胞、红细胞、脓细胞,22例初检均可见到数量不等的白细胞、红细胞、脓细胞。
1.3.2粪便培养第1次粪便培养出鼠伤寒沙门菌者22例。4例第1次未培养出细菌;第2次再送培养才出现鼠伤寒沙门菌。
1.3.3外周血象26例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患儿外周血象检查结果:白细胞计数(1.1~1.5)×109/L者8例,(>1.5~
2.0)×109/L者12例,>2.0×109/L以上者6例。26例的中性粒细胞0. 50~0. 80。
1.3.4药物敏感试验药物敏感试验与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发病时间有关,随时间的推移,敏感药物发生变化,耐药菌株逐渐增多,到目前,敏感药物只有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中敏:头孢哌酮钠/舒巴坦。耐药: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头孢三嗪、头孢哌酮(先锋必)、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复方新诺明)、氟派酸、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利福平、四环素、氯霉素。
1.4治疗及预后本组26例患儿18例给予抗生素治疗,均按药物敏感试验用药,其中用头孢他啶6例,头孢哌酮/舒巴坦6例,氨曲南4例,泰能4例,另外6例因家庭经济困难,对敏感药物泰能的药费无力支付,故给予补液、支持、对症治疗,并加用中药葛根芩连汤加味口服:黄芩6 g(炒),黄柏6 g(炒),茵陈6 g,金银花6 g,苍术6 g,虎杖6 g,乌梅6g,蒲公英10 g,连翘6g,水样便加诃子,食欲差加炒麦芽、神曲。均于住院10~18天出院,其中20例粪便成形,各种临床症状消失,但粪培养阳性,1~3月后随访复查大粪培养均转阴,4例除临床症状消失外,粪培养亦阴性,2例失去联系未随访。3例重症患儿加用血浆支持治疗。患儿治愈率9
2. 026 (24/26);治疗时间8~20天,平均14天。
2讨论
鼠伤寒是由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鼠伤寒曾在全国各地发生流行,近年来发病例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本病易发生于体质差、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较高,其中以1岁以内婴儿发病率最高。患者、带菌者以及动物,如家禽、家畜、老鼠等均为传染源,这些传染源的排泄物污染了食物及水源。健康人吃了被鼠伤寒杆菌污染的食物或喝了被污染的水后,就可能发病。本组均为<2岁的婴幼儿,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婴幼儿抵抗力低;②婴幼儿胃酸及各种酶的活力均较低,胃液的灭菌作用不及成人;③小儿肠道免疫功能未发育成熟。以上因素均有利于鼠伤寒沙门菌的感染[2-3]。目前认为,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的发病机制是细菌侵袭后产生肠
毒素,所以腹泻、发热、腹痛是鼠伤寒胃肠型的常见症状,且粪便性质多变,但在部分婴幼儿常表现为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甚至呼吸困难、发绀、气喘等,肺部查体可闻及中小水泡音,2~3天后开始出现混有黏液或血的绿色便。本组病例入院诊断为支气管炎的2例有类似情况。
一般认为外周血象无特异性诊断价值,白细胞总数多为正常,部分可中度升高,本组26例查周围血象,白细胞(1.O~2.0)×109/L 共20例,26例中性粒细胞0. 50~0. 80,表明无伤寒沙门菌感染的白细胞降低现象。
粪便培养是确诊鼠伤寒肠炎的重要指标,由于近年来此病增多,凡发病年龄小、病程长、腹泻重、粪便性状多变、伴发热、抗生素疗效不佳,应及时作粪便培养,本组有4例第2次培养才出现阳性结果。粪便镜检与肠炎、细菌性痢疾相似,易被漏诊。
在基层医院,由于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知识欠缺,对院内交叉感染重视不够,加上本病病程长,部分患儿带菌出院后未正规处理粪便,致使本病一个时期内在同一地区迁延不断,所以,我们应认真对待每一位患儿,在不能保证粪便培养转阴后出院的情况下,应仔细交待粪便的处理措施,护理人员应反复熏、擦及焚烧患者使用过的东西,彻底消毒,努力防止院内及院外交叉感染。
鼠伤寒肠炎对抗生素多数耐药,滥用抗生素反而引起菌群紊乱,延长排菌期,耐药菌大为增加,本组6例患儿,在没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使用了中药治疗,病程亦未见明显延长。因此,仅对新生儿、
体弱儿或重症者,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治疗‘4],对病情较轻的患儿给予补液、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加用中药口服可减轻临床症状,并有缩短病程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沈小明、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5.
[2]陈吉庆,周国平.儿科疾病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
[3]叶茂.小儿鼠伤寒沙门菌感染42例临床及治疗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09,15(4):33-35.
[4]邹晓红,项曙光,韩红芬,小儿鼠伤寒沙门菌感染32例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0,18(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