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的制备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体的制备及其性质》教学设计【摘要】本文紧密结合新课程的理念,采用“启发引导,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介绍了胶体的制备并重点探讨了胶体的化学性质,密切联系了化学和生活,实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

【关键词】分散系胶体性质

一、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思路

胶体属于分散系内容,知识相对独立,但胶体知识与生产、生活和高科技(纳米材料)联系密切,并与物理、生物等学科知识有一定的交叉。本部分知识有一定的综合性,适宜于对学生进行学科内和多学科间综合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化学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加强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加强与物理、生物等学科的渗透,加强多种媒体的运用。本节课采用了“启发引导,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胶体等概念

2、认识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3、能够通过实验区分胶体和其它分散系

过程与方法:1、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能够运用观察、实验等科学方法探究胶体的本质

3、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实验事实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活动,并获得成功体验

2、形成乐于探索、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胶体的性质

教学流程

【课题引入】运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以下图片:早晨阳光射入森林的美丽景象、自然形成的五彩石头、河流入海处冲刷成的三角洲、彩灯刺破夜空形成的绚丽景色以及大自然中的云山雾海,这些色彩斑斓的画面将会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这时,老师就会及时地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加以总结,很容易得出这些物质都是混合体系这样一个结论。

【教学环节】

【讲解】: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混合体系。在分散系中,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叫分散质,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叫分散剂。

【提问】:以前我们学习过物质的分类,那么,分散系又可以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来进行分类呢?

【讲解】: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聚集状态(气、液、固)来分,可以分为九种不同的分散系。请试着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分散系的例子并加以讨论交流。展示ppt。

【过渡】:分散剂如果是水或液体时,分散系又可以分为什么呢?

【讲解】: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的为溶液,大于100nm的为浊液,介于两者之间的叫胶体。对于溶液和浊液大家都比较熟悉,我们具体来研究一下胶体。

【过渡】:胶体究竟是如何制备的呢?

【讲解】:通常制备胶体的方法有两种:分散法和凝聚法(物理凝聚法和化学凝聚法)。

【活动】:播放运用化学凝聚法制备fe(oh)3胶体视频

【讲解】:方程式:fecl3+3h2o(沸水)fe(oh)3(胶体)+3hcl,注意事项:①沸水、饱和fecl3溶液,②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后停止加热,③不能用自来水,也不能搅拌,④不用“↓”,写胶体。

【演示实验1】: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置于暗处的cuso4溶液和fe (oh)3

胶体

【学生总结】:照射fe(oh)3胶体可以观察到有一条光亮的通路,而照射cuso4溶液时无此现象。

【讲解】:这就是胶体的第一个性质——丁达尔现象,是区分溶液和胶体的物理方法。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现象是因为胶体粒子对光线进行了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

【活动】:观看动画,解释生活中的丁达尔现象。

【故事引入】:1827年,brown在用显微镜观察花粉时发现花粉颗粒不停的无序运动。在胶体里,胶粒不断地进行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叫布朗运动。这是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也是胶体的第二个性质[1]。

【活动】:观看胶体微粒在某一时间间隔中的运功轨迹动画。

【演示实验2】:在一个u形管里盛有红褐色的fe(oh)3胶体,从u形管的两个管口各插一个电极,通直流电,经过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学生总结】: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阳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浅。

【讲解】:这表明fe(oh)3胶粒带正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向阴极移动。像这样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的微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叫做电泳[2],这是胶体的第三个性质。

【交流讨论】:胶体的这种性质在实际生活中具体应用

【讲解】:胶体的分离和水泥厂除尘

【故事引入】:生活中的“卤水点豆腐”是把cacl2(或mgcl2)加入豆浆中发生凝聚制得豆腐。

【讲解】:这是利用了胶体的第四个性质——凝聚。由于胶体胶粒带有电荷,加入电解质后,由于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能中和带有负电荷胶粒的胶体和带有正电荷胶粒的胶体。常用到的凝聚方法有:1.加入电解质溶液 2.加入胶粒带相

反电荷的胶体3.加热4.搅拌[3]。

【交流讨论】:同种品牌的墨水为何不能混用?

【演示实验3】:将淀粉胶体和nacl溶液放入半透膜袋里,再将此袋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之后,分别取烧杯中的液体加入agno3溶液和碘溶液中,观察现象。

【学生总结】:agno3溶液中会有白色沉淀生成,而碘溶液中无现象。

【讲解】:这是由于na+和cl-的直径小可以透过半透膜,而淀粉胶粒直径小不能透过半透膜,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净化胶体,这也是胶体的第五个性质——渗析。

【交流讨论】:医学上尿毒症病人血液透析的原理。

【课后作业】:谈谈生活中的胶体,如何将胶体趋利避害更好为人类服务。

【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胶体的制备,重点研究了胶体的五个性质:丁达尔现象、布朗运动、电泳、凝聚、渗析。

参考文献

[1] 陈寅,“胶体”教学设计,《化学教学》,2007(5)

[2]龚知礼,《普通化学》,地质出版社,1993.

[3]陆为林,余协瑜,张济新,《分析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