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技术方案教案资料

合集下载

环境监测 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 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第一章:环境监测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让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让学生了解我国环境监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2 教学内容环境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我国环境监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境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环境监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4 教学活动课堂讲授:40分钟案例分析:20分钟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环境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的理解。

第二章:空气监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空气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让学生掌握空气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让学生了解我国空气监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2 教学内容空气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空气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我国空气监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空气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空气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空气监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4 教学活动课堂讲授:40分钟案例分析:20分钟2.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空气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的理解。

第三章:水质监测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质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让学生掌握水质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质监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3.2 教学内容水质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水质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我国水质监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水质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水质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水质监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3.4 教学活动课堂讲授:40分钟案例分析:20分钟3.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水质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的理解。

第四章:土壤监测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土壤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让学生掌握土壤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让学生了解我国土壤监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技能,如采样、分析、数据处理等。

3. 培养学生对环境监测实验的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环境监测的基本技能训练3. 环境监测实验操作4. 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演示:展示环境监测实验操作过程。

3. 实践:学生动手进行环境监测实验。

4. 讨论:分组讨论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5. 考察:组织学生参观环境监测站,了解实际工作。

四、教学资源1. 教室、实验室、实验器材。

2. 环境监测仪器设备。

3. 环境监测教材、参考书。

4. 网络资源:环境监测相关网站、论文、报道等。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环境监测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安排1. 第1-2周: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第3-4周:环境监测的基本技能训练3. 第5-6周:环境监测实验操作4. 第7-8周: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5. 第9-10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七、教学活动1. 课堂讲授:每周2课时,共计20课时。

2. 实验操作:每周2课时,共计20课时。

3. 小组讨论:每周1课时,共计10课时。

4. 企业考察:安排1次,共计4课时。

八、教学案例1. 案例一:水质监测实验2. 案例二:空气质量监测实验3. 案例三:土壤污染监测实验4. 案例四:噪音监测实验5. 案例五:环境风险评估案例九、教学实践1. 实验一:水质采样与分析2. 实验二:空气质量采样与分析3. 实验三:土壤采样与分析4. 实验四:噪音监测与分析5. 实验五:环境风险评估十、教学反馈与改进1. 定期收集学生反馈,了解教学效果。

内科大安全环境监测技术教案第7章 振动检测

内科大安全环境监测技术教案第7章 振动检测

【课堂教学小结】3分钟)1、振动与噪音本质上相同,只是频率和传播介质不同。

2、我们所学振动检测,重点掌握环境振动的检测,适合我们矿业的作业场所。

参考位置等优点,由于它的脉冲响应优异,更适合于冲击的测量。

CI=史=2力V=Q时)2Adt4)拾振器的充分利用一般情况尽量用同参数相应的传感器进行测量,也可用电学微积分原理进行测量,但测量误差较大。

7.4拾振器7.4.1 压电式加速度计1.1.1 工作原理(1)组成:压电晶体、弹簧元件、外壳、引线。

(2)原理:(图示说明)2)特点体积小、灵敏度高、测量频率宽。

3)主要参数(1)灵敏度:输出量的变化与输入量变化的比值(2)安装方法与上限频率(3)前置放大器与下限频率(4)横向灵敏度(5)动态范围(6)环境影响程度1.1.2 磁电式速度计1)结构原理(1)组成:线圈、磁钢、顶杠、弹簧片、附件。

(2)原理:切割磁力线产生感生电动势(图示说明)。

2)特点a.只能测量质点振动b.可以做成相对和绝对两种(约20分钟) (约20分钟)c.输出幅度大d.输出阻抗低e.体积较压电式大1.1.3 拾振器的合理选择1)自振频率和工作频率的选择2)灵敏度的选择3)测量范围的选择4)测量内容的选择(本节无作业)【课堂教学小结】(3分钟)1、振动测量主要是根据振动类型正确选择拾振器;2、合理布置拾振器;3、准确分析测量结果。

(约12分钟)举例课程名称:安全环境监测技术7∙6测振仪的校准与标定1)标定内容X⑴拾振器灵敏度标定在振动台上进行,fW200Hz,a≤10g灵敏度Sv=U∕Xa=4π2f2A A为振幅读书;U为输出电压;f为频率(2)实验室条件下的二次标定2)频率特性的标定(1)频率响应:测频带(带宽)⑵谐振频率7.7振动允许标准(约20分钟)D人体允许振动标准(246页)人体可以通过各种感受器接收振动的信息,并通过大脑对振动作出相应的反应和判断。

根据振动对人影响的程度,可以建立振动的评价标准。

环境监测教案

环境监测教案

环境监测教案教案标题:环境监测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监测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环境监测的方法和工具;3.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4. 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环境监测的定义和意义;2. 环境监测的方法和工具;3. 环境监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4. 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教学步骤:引入环境监测的概念和重要性(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环境监测,为什么环境监测是重要的。

- 提供实际例子,如空气质量监测、水质监测等,让学生意识到环境监测对人类和自然的重要性。

介绍环境监测的方法和工具(15分钟)- 介绍常见的环境监测方法,如采样分析法、连续监测法等。

- 介绍环境监测中使用的工具,如传感器、仪器设备等。

- 展示实际的环境监测工具和仪器,让学生对其有直观的认识。

探讨环境监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5分钟)-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环境监测在空气、水、土壤等领域的应用。

- 每个小组选取一个领域,展示其应用案例,并与其他小组分享。

讨论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的关系(1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监测如何帮助我们保护环境。

- 分析环境监测结果对环境保护决策的重要性。

-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和作用。

总结与评价(5分钟)- 总结环境监测的概念、方法和工具。

- 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含环境监测的概念、方法和工具的介绍;2. 实际的环境监测工具和仪器,用于展示和讨论;3. 环境监测应用案例的资料,供学生参考和展示。

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的参与度和质量;2. 学生对环境监测方法和工具的理解程度;3. 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的表现;4. 学生提出的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案的创造性和可行性。

拓展活动:1. 实地参观当地的环境监测站点或实验室;2. 组织学生开展小型环境监测实验,如测量空气质量或水质;3. 邀请环境监测专家或相关行业从业者进行讲座或座谈会。

《环境监测学》教案

《环境监测学》教案

《环境监测学》教案环境监测学教案一、教学目标- 了解环境监测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 熟悉环境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的原理与应用。

- 掌握环境监测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 培养环境监测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监测学概述- 环境监测的定义和分类- 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和意义- 环境监测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2. 环境监测方法与仪器设备- 环境监测方法的分类和选择原则- 常用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原理和应用- 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操作与维护要点3. 环境监测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环境监测数据的采集方法和技巧- 数据质量控制和校准方法- 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与解读4. 环境监测实践与案例分析-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组织与管理- 环境监测实践的方法和步骤- 环境监测案例分析与报告撰写三、教学方法- 授课讲授:通过教师讲解,介绍环境监测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实验操作:进行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操作实践和数据处理分析实验。

-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经验交流,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作业练:布置相关的作业和练,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评估-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等。

- 期中考试: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进行考核。

-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环境监测案例进行分析和报告撰写。

五、教学资源- 教材:《环境监测学导论》- 参考书:《环境监测方法与仪器设备》,《环境监测案例分析与实践》- 实验设备:环境监测仪器、计算机、实验室设备等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环境监测学概述- 第二周:环境监测方法与仪器设备- 第三周:环境监测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第四周:环境监测实践与案例分析七、备注如有需要,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创新思维,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地表水环境监测方案教案

地表水环境监测方案教案

地表水环境监测方案教案地表水是指地球表面上的河流、湖泊、水库等自然水体以及城市污水处理后的排放水体。

地表水环境监测是保障水资源安全、促进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本课程将介绍地表水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常见参数、监测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地表水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 掌握地表水环境监测的常见参数、监测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3. 了解地表水环境监测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三、教学内容1. 地表水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 常见地表水环境监测参数及其意义;3. 地表水环境监测的采样方法和实验室分析方法;4. 地表水环境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5. 地表水环境监测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地表水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常见参数、监测方法和法律法规等内容;2. 实践操作:进行地表水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学习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五、教学评价1. 考试:考察学生对地表水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常见参数、监测方法和数据处理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地表水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的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分析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水环境监测学》;2. 实验室设备:水采样器、传统水质分析仪器、高级仪器;3. 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七、教学时长总计8学时,其中理论授课6学时,实验操作2学时。

八、教学步骤1. 介绍地表水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 讲解地表水环境监测的常见参数及其意义;3. 介绍地表水环境监测的采样方法和实验室分析方法;4. 讲解地表水环境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5. 介绍地表水环境监测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6. 进行实验室操作,进行地表水采样和实验室分析;7.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指导和辅导;8. 学生提交实验报告并进行评分。

环境监测技术教案

环境监测技术教案

环境监测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通过环境监测技术的介绍,使学生了解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相关技术和方法。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 了解环境监测的定义和目的;2. 掌握常见的环境监测技术及其原理;3. 了解环境监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4.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环境监测技术是指通过对环境中的各类因素进行定量监测、分析和评价,来评估环境的质量和污染程度的方法和技术。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监测的概念和目的1.1 环境监测的定义1.2 环境监测的基本目的2. 环境监测的技术和方法2.1 环境监测的主要技术分类2.2 常见的环境监测方法及其原理2.3 环境监测设备的应用与选择原则3. 环境监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3.1 环境监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3.2 环境监测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3.3 环境监测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4.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能力4.1 环境意识的培养4.2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个人责任三、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导入与引入、知识讲解与案例分析、总结与评价。

1. 导入与引入通过提问或展示一些环境污染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进而引出环境监测的概念和重要性。

2. 知识讲解与案例分析在此环节中,首先向学生介绍环境监测的定义和目的,然后详细介绍环境监测的技术和方法。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例如通过对某个地区空气质量的监测来说明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3. 总结与评价在教学的最后,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环境意识的培养和个人保护环境的责任。

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提问学生自己对环境监测技术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四、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1.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其中,讲授主要用于对环境监测技术的介绍与解释,案例分析用于加深学生对环境监测技术应用的理解,互动讨论则能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环境监测专业环境监测与分析优秀教案范本

环境监测专业环境监测与分析优秀教案范本

环境监测专业环境监测与分析优秀教案范本教案一:大气污染物的监测与分析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2.掌握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方法和技术;3.能够进行大气污染物的数据分析和解读。

二、教学重难点:1.大气污染物的常见种类及其特点;2.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技术与方法;3.数据分析和解读。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为学生介绍大气污染的定义和影响,引发学生对大气污染的思考。

2.知识讲解(30分钟)2.1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讲解大气污染物的主要种类,如可吸入颗粒物(PM2.5、PM10)、硫化物、氮化物等,以及它们的来源和对环境的影响。

2.2 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方法介绍大气污染物监测的常用方法,如传感器监测、气象站监测、遥感监测等,并对各种方法的适用场景和局限性进行解释。

3.案例分析(40分钟)选择几个典型的大气污染案例,对其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让学生了解如何解读大气污染物数据,分析其影响因素和趋势变化。

4.解决问题(15分钟)针对学生在案例分析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

提供一些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监测数据来制定环境治理措施。

四、教学辅助材料:1.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表格;2.相关案例分析报告;3.提供实际环境治理措施的案例资料。

五、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2.数据分析能力: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解读监测数据;3.问题解决能力: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大气污染物监测与分析的理解和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环境保护工作中的挑战。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的辅助,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应用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环境工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次成功的环境监测与分析教学案例,为培养环境监测专业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案二:水体污染监测与分析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体污染的种类和来源;2.掌握水体污染监测方法和技术;3.能够进行水体污染数据分析和解读。

认识温度监测技术教案

认识温度监测技术教案

认识温度监测技术教案温度监测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涉及到许多领域,包括工业生产、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等等。

了解温度监测技术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将从温度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一技术。

一、温度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温度监测技术是通过测量物体的热量来确定其温度的一种技术。

在物体受热时,其分子会加速运动,产生热量,使得温度升高;而在物体散热时,其分子会减缓运动,释放热量,使得温度降低。

因此,通过测量物体散热或吸热的情况,就可以确定其温度。

目前常用的温度监测技术包括接触式温度监测和非接触式温度监测两种。

接触式温度监测是通过将温度传感器直接接触到物体表面,利用传感器的特性来测量物体的温度。

常见的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和热敏电阻等。

热电偶是利用两种不同金属的接触产生的热电势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其测量范围广,精度高,但需要与被测物体接触,不适用于高温、高压和腐蚀性环境。

热敏电阻是利用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但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

非接触式温度监测是通过红外辐射测量物体的温度,其原理是物体在一定温度下会发出特定波长的红外辐射,通过测量这种辐射的强度来确定物体的温度。

非接触式温度监测适用于高温、高压和腐蚀性环境,但其测量范围较窄,精度较低。

二、温度监测技术的应用领域。

温度监测技术在工业生产、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温度监测技术被用于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温度,保证产品质量。

例如,在金属加工中,需要控制金属的加热温度和冷却温度,以保证产品的硬度和韧性。

在化工生产中,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和冷却温度,以保证反应的速率和产物的纯度。

此外,温度监测技术还被用于监测设备的运行温度,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在医疗保健领域,温度监测技术被用于监测人体的体温,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教案范本

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教案范本

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使学生全面了解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为其未来从事环境工程技术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监测技术1.1 环境监测的概念与分类1.2 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1.3 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1.4 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2. 环境治理技术2.1 环境治理的概念与原则2.2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2.3 水污染治理技术2.4 噪声污染治理技术2.5 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技术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授,系统地介绍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2. 实验法:通过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培养解决环境工程问题的能力。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的环境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环境问题的应对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

四、教学评价方法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价方法:1. 考试:组织笔试和实践考核,测试学生对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3.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按照实验要求,完成实验操作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写作能力。

4. 学生参与度: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讨论质量和小组合作等为评价指标,评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情况。

五、教学资源与参考书目1. 教学资源:本课程将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包括实验室设备、环境监测仪器、相关文献资料等,以支持学生的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

环境监测技术—土壤污染监测(教案(1)

环境监测技术—土壤污染监测(教案(1)

环境监测技术—土壤污染监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环境监测技术》第五章“土壤污染监测”,具体内容包括:5.1节土壤污染概述;5.2节土壤污染监测方法;5.3节土壤污染监测案例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壤污染的类型、来源及危害;掌握土壤污染监测的常用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土壤污染的成因、类型及危害。

2. 掌握土壤污染监测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土壤污染案例,并提出解决措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土壤污染的类型、监测方法及其应用。

难点:土壤污染监测方法的选择及其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土壤污染监测实验手册、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土壤污染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图片,引发学生对土壤污染问题的关注,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知识讲解:(1)土壤污染概述:讲解土壤污染的定义、成因、类型及危害。

(2)土壤污染监测方法:介绍土壤污染监测的原理、方法及其优缺点。

3. 实践情景引入:以某地区土壤污染为例,引导学生分析污染原因、监测方法及解决方案。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土壤污染监测方法的例题,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监测方法的应用。

5. 随堂练习:布置几道关于土壤污染监测的选择题和计算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土壤污染监测方法的优缺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土壤污染概述定义、成因、类型、危害2. 土壤污染监测方法原理、方法、优缺点3. 案例分析污染原因、监测方法、解决方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土壤污染的类型及其危害。

(2)列举三种土壤污染监测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

(3)某地区土壤污染案例分析,提出合理的监测和治理方案。

2. 答案:(1)略。

(2)略。

(3)根据案例分析,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如:土壤采样、实验室分析等;治理方案包括:源头治理、污染土壤修复等。

环境监测技术与实践教案

环境监测技术与实践教案

环境监测技术与实践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了解环境监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理解环境监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掌握环境监测技术的常见方法和工具;-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环境益农的实践活动; -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实践能力。

2. 教学内容2.1 环境监测技术概述2.1.1 环境监测技术的定义和作用2.1.2 环境监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意义2.2 环境监测技术的分类2.2.1 远程监测技术2.2.2 现场监测技术2.2.3 实验室分析技术2.3 常见的环境监测方法和工具2.3.1 水质监测方法和工具2.3.2 空气质量监测方法和工具2.3.3 土壤污染监测方法和工具2.4 环境监测技术的实践活动2.4.1 观察和分析周围环境2.4.2 采样和样品处理2.4.3 实验室分析与数据处理2.4.4 提出环境改善建议3. 教学过程与方法3.1 创设情境在课堂开始,引入一个真实的环境问题,如当地水质污染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知识讲解与案例分析分析环境监测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实际应用案例,鼓励学生思考环境监测技术在实际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3.3 学生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环境监测实验,收集数据并进行初步分析,了解样品采集、处理和实验室分析过程。

3.4 整理总结与展示学生根据实践活动的结果,整理数据并提出环境改善建议,通过小组展示来分享和交流观点。

4. 教学资源- 多媒体投影仪- 实验室设备和试剂- 野外考察工具和装备5. 教学评估5.1 课堂讨论和提问实时了解学生对环境监测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2 实验报告评估对学生实际操作和实验报告进行综合评估,包括数据收集和处理、环境分析能力、报告书写等。

5.3 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根据整个实践过程和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并参与小组成员的互评。

6. 教学拓展鼓励学生参与社会环境保护活动,如义务植树、环境整治等,提高实践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技能,如采样、实验分析等。

3. 培养学生对环境监测工作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监测概述环境监测的定义、目的和任务环境监测的分类和方法2. 土壤监测土壤污染及其危害土壤采样和预处理方法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3. 水质监测水质污染及其危害水质采样和预处理方法水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4. 空气监测空气污染及其危害空气采样和预处理方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5. 噪声监测噪声污染及其危害噪声测量仪器和方法噪声评价指标和标准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实验:进行土壤、水质、空气和噪声的采样和测定实验。

3. 讨论:分析环境监测数据,探讨环境污染问题及解决办法。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环境监测案例,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环境监测》2. 实验器材:采样工具、分析仪器等3. 课件:环境监测相关图片、视频等4. 网络资源:环境监测相关网站、论文等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发言、作业等。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3. 课程论文:评估学生对环境监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环境监测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包括16课时理论教学和16课时实验教学。

2. 教学计划:环境监测概述(2课时)土壤监测(4课时)水质监测(4课时)空气监测(4课时)噪声监测(4课时)综合案例分析(2课时)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土壤、水质、空气和噪声的监测技术。

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与评价。

2. 教学难点:环境监测设备的操作与维护。

环境监测数据的处理与解析。

实际环境监测问题的解决。

八、教学进度计划1. 第一周:环境监测概述2. 第二周:土壤监测3. 第三周:水质监测4. 第四周:空气监测5. 第五周:噪声监测6. 第六周:综合案例分析九、教学措施1. 加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空气质量监测的教案设计

空气质量监测的教案设计

空气质量是我们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境指标,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与安全。

而空气质量监测,则是对于环境指数进行实时监测,多种手段进行测试与分析,然后制定出相应的治理方案,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与生态环境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进行空气质量监测工作,我们需要一份全面的教案设计来指导我们进行工作,下面我将介绍一个我制定的基于传统空气质量监测技术的教案设计。

一、准备工作1.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让学员了解基于传统空气质量监测技术的监测流程、监测指标,以及如何使用监测工具进行空气质量监测。

2.教学重点本次教学的重点是监测流程、监测指标和监测工具使用。

3.教学难点本次教学的难点是如何正确使用监测工具进行空气质量监测。

二、教学内容1.空气质量基础知识讲解我们需要对空气质量进行基础知识讲解,介绍什么是空气质量,空气污染是如何引起的,主要的污染源、空气质量评价标准等内容。

2.空气质量监测流程讲解空气质量监测应该是一个高效、可靠的系统,能够自动采样、数据记录、定时监测和自动报警,并且具有自动存储、撤回功能。

监测流程应该包括周边环境情况的考虑,比如周边的交通状况、天气状况等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设备的选型、安装、操作及维护等诸多因素,本节课将对空气质量监测流程进行细致的讲解。

3.空气质量监测指标接下来,我们会介绍空气质量监测中的几个重要指标,如PM2.5、PM10、臭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等,包括指标分析、应用范围、监测阈值及获取途径等内容。

4.空气质量监测仪器接下来,主要讲解空气质量监测仪器的分类和使用功能,主要包括:光学式气体分析仪器、光学式颗粒物测量仪器、化学式气体分析仪器、化学式颗粒物监测仪器、电子鼻监测仪器、氮氧化物分析仪器等多种监测仪器,详细介绍监测仪器的使用范围和监测数据分析方法。

三、实践操作环节教学内容介绍完毕后,我们要让学员在实验室里面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实践让学员掌握空气质量监测工作的操作流程、实验方法、数据分析方法等,进而掌握实际空气质量监测工作技能。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环境监测2.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3. 学时:48学时4. 学分:3学分5. 适用对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本科生6.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具备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与任务2. 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3. 水质监测技术4. 空气质量监测技术5. 土壤监测技术6. 噪声与振动监测技术7. 辐射监测技术8. 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与评价9. 环境监测实例分析10. 环境监测法规与标准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阐述监测规范与标准。

2. 实验:开展水质、空气质量、土壤等方面的监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环境监测实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就环境监测相关话题进行讨论,增进课堂互动。

四、教学要求1. 理论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了解相关法规与标准。

2. 实验教学:要求学生熟练操作监测仪器,掌握实验方法,具备实际监测能力。

3.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一个环境监测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五、考核方式1. 期末考试:包括闭卷笔试和开卷笔试,占总评的60%。

2. 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分析,占总评的20%。

3. 课程设计:包括项目方案、实施和报告,占总评的10%。

4. 课程论文:占总评的10%。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环境监测》,作者:X,出版社:X。

2. 实验设备:各类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如水质分析仪、气体分析仪、噪声计等。

3. 网络资源:环境监测相关网站、论文、报道等。

4. 软件工具: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如Excel、SPSS等。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与任务2. 第二周: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3. 第三周:水质监测技术4. 第四周:空气质量监测技术5. 第五周:土壤监测技术6. 第六周:噪声与振动监测技术7. 第七周:辐射监测技术8. 第八周: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与评价9. 第九周:环境监测实例分析10. 第十周:环境监测法规与标准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环境监测技术—土壤污染监测(教案

环境监测技术—土壤污染监测(教案

环境监测技术—土壤污染监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环境监测技术》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土壤污染的概念、分类及特点,土壤污染监测的原理、方法和技术,重点探讨土壤污染监测在实际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土壤污染的概念、分类及特点,掌握土壤污染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会运用土壤污染监测技术,分析实际环境问题,提高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土壤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土壤污染监测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重点:土壤污染的概念、分类及特点,土壤污染监测的原理、方法和技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投影仪、实验器材(土壤样品、试剂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土壤污染导致的实际环境问题,引发学生对土壤环境保护的思考。

2. 知识讲解:(1)土壤污染的概念、分类及特点;(2)土壤污染监测的原理、方法和技术;(3)土壤污染监测在实际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与分析;(2)学习并掌握土壤污染监测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4. 例题讲解:讲解土壤污染监测的经典案例,分析监测方法的选择依据。

5. 随堂练习:针对土壤污染监测的原理、方法和技术,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土壤污染的概念、分类及特点;2. 土壤污染监测的原理、方法和技术;3. 土壤污染监测在实际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某地区土壤污染案例,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进行监测,并提出治理措施。

2. 答案:(1)土壤污染案例:某地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2)监测方法: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重金属含量分析;(3)治理措施: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对土壤污染监测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1)研究土壤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2)探讨新型土壤污染监测技术及发展趋势。

环境分析与监测技术教学教案

环境分析与监测技术教学教案

实验操作步骤是否正确
考试目的:检验学生对环境分析与监测技术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反馈机制:及时公布考试成绩和评价结果,针对问题进行改进和调整
测验方式:闭卷考试、实验操作考核和课堂表现评价等
考试内容:涵盖教材知识点、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等
学生对于环境分析与监测技术课程的兴趣和满意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PART SEVEN
学生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互动情况
学习态度与习惯: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如是否认真听讲、做笔记等
技能应用能力:评估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掌握程度:了解学生对环境分析与监测技术的掌握情况
实验操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实验操作是否安全可靠
实验操作是否符合规范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
目的: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环境监测人才
Hale Waihona Puke 案例总结:总结案例中的经验教训,提炼出环境监测技术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案例应用:将案例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环境监测案例
案例分析:分析案例中涉及的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及原理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实验模拟,减少实验成本和风险,提高实验效果。
结合线上和线下教学,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和互动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PART FIVE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引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复习旧课:回顾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选用原则: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符合学生需求的教材,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培养学生环境监测与评价的能力提升环保水平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培养学生环境监测与评价的能力提升环保水平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培养学生环境监测与评价的能力提升环保水平在环境保护日益重要的背景下,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发展显得尤为关键。

为了培养学生在环境监测与评价领域的专业能力,设计一份优秀的教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份关于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探讨如何提升学生的环保水平。

一、教案概述本教案的目标是通过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专业技能。

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操作和案例研究等形式,提高学生在环境监测与评价领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监测概述介绍环境监测的定义、意义和基本原理,让学生了解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2. 环境监测技术探讨常见的环境监测技术和方法,如大气监测、水质监测、土壤监测等。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不同监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3. 环境评价方法研究环境评价的方法和指标体系,介绍生态环境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等内容。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地考察,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和能力。

4. 环境监测与评价案例分析实际环境监测与评价案例,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解决,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授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实验操作安排一系列实验操作,如取样分析、仪器操作等,让学生亲自操作并掌握环境监测的实际技能。

3. 讨论与交流分组讨论或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在互相交流和合作中共同提高,培养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评价1. 作业与测验布置相应的作业和测验,检测学生对环境监测与评价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表现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参与讨论、提问和解答问题的积极性等。

3. 课程设计评价学生对整个课程的反馈,包括教学内容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及参考书目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选用合适的教材和参考书目,使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相契合。

环境监测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环境监测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意义和目的。

(2)掌握环境监测的方法、设备和工具。

(3)学会运用环境监测技术进行实际操作和分析。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责任感。

(2)培养学生关注环境问题,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目的。

(2)环境监测的方法、设备和工具。

2. 教学难点:(1)环境监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2)环境监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入话题:通过多媒体展示环境污染现状,引导学生思考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2. 提出问题:什么是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有哪些方法?(二)讲授新课1. 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意义和目的。

2. 环境监测的方法:实地调查、遥感监测、实验室分析等。

3. 环境监测的设备与工具:气象站、水质监测仪、土壤监测仪等。

4. 环境监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三)课堂活动1. 分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环境监测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角色扮演:模拟环境监测现场,让学生体验监测过程。

3.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环境监测实验,采集数据。

(四)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精神、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环境监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括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方法、设备和工具等内容。

2. 实验器材:气象站、水质监测仪、土壤监测仪等。

3. 环保相关书籍、网站等资料。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宜春步步高广场基坑及周围建筑物监测技术方案编制:审核:批准:宜春四通测绘勘测有限公司2011年06月09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2)第二章监测方案编写依据 (2)第三章监测内容 (3)第四章监测点的布设 (3)第五章监测方法、精度、选用仪器及数据处理方法 (4)第六章监测频率和观测次数 (9)第七章控制标准与险情预报 (11)第八章信息反馈与监测成果 (12)第九章监测工作的组织机构 (12)第十章监测工作质量保证措施 (13)第十一章岗位责任制及监测工作管理制度 (14)宜春步步高广场基坑及周围建筑物监测技术方案第一章工程概况宜春步步高广场拟建建筑由主楼、裙楼和地下室组成,地下室3层,深度约13米,地下室南北长约140米,东西宽约100米,面积约14000m2,地上建筑由2栋主楼(紧邻沿河路,单栋平面尺寸约20×45m,层数28层,建筑高约90米)和多层裙楼(层数7层,建筑高约34米)组成;位于袁河南岸,紧邻沿河路,周围为繁华的商业街,其北面为沿河路,东面为东风路,南面为中山路,西面为重桂路,各路段管线密布,交通繁忙,周边建筑物分布详见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场地基坑北侧11米处为沿河路,宽约7米,上下班车流量拥挤;东侧8米为东风路与秀江大桥,属于市内交通要道,距基坑红线东边36米处,东北角为3栋6层居民楼,之间为6层新华书店(基础形式不详),东南角为11层青龙大厦,属桩基基础;南侧10米为中山路,属于市内交通要道,距基坑红线25米处,为12层商业建筑,属桩基基础;西侧5米为重桂路,宽约9米,车流量较少,但距基坑红线西边约14米处,为一排5栋2-6层居民楼,年代较老,基础类型属于条形基础,埋深约2米,西北角为1栋4层建筑(基础形式不详)和2栋6层居民楼,属桩基基础。

第二章监测方案编写依据本监测方案主要依据以下几种规范和文件编写:1、宜春步步高广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二审修改打印版),2011.4;2、长沙勘测设计研究院《宜春步步高基坑支护初步设计》,2011.4;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8、江西省建设厅《深基坑工程管理规程(试行)》赣建字[2004]2号第三章监测内容3.1监测目的通过对基坑及其周边建筑物的变形监测来反馈信息,可以及时地发现危及建筑物、构筑物和基坑支护安全的隐患,并能够指导施工程序,充分体现科学的“信息化施工”。

3.2监测对象基坑内的支护结构和基坑外部的环境,共同组成了基坑监测的内容。

本工程基坑边坡的安全等级为一级,本监测工程按照一级基坑进行监测。

考虑到监测目的和支护设计要求,确定监测的主要对象有:基坑及周边建构筑物。

3.3监测内容1、基坑坡顶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2、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3、重桂路典型建筑倾斜或水平位移监测;第四章监测点的布设综前所述,监测点分别布设在监测对象上,并能够充分控制监测对象的变形状态;监测点的数目依据监测对象的变形特征确定。

4.1周围建筑物沉降1、周围建筑物沉降监测点布设在建筑物房角、柱基上;不同地基或基础的分界处;建筑物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并用膨胀螺丝顶入墙内作为观测标志。

共计布设沉降监测点13个(BM1、BM2、~BM13),详见监测点布置示意图。

监测点遭到破坏,解决方法是:经常巡视,发现监测点被破坏和隐蔽后,及时在原处重新布设,原处不能布设时,须换位置布设,并及时测定初次观测值,考虑到数据的连续性,其点号须采用原先的点号,其观测值经换算后中采用原先点的观测值,并在监测报告中加以说明。

2、监测基准点布设监测基准点布设在步行街内,距基坑约100米稳定的区域,共计布设基准点3个(J1、J2、J3)。

4.2基坑坡顶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1、监测点布设在基坑顶侧面布置棱镜反射片,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共用,间距约为15m,共布设17个监测点,监测点布置详见图G1、G2、~G17。

2、基准点与工作点布设基准点与工作点布设在房顶,由A1、A2、A3、A4组成边角网(如图,步步高广场监测点布置图),其中A2和A4为基准点,A1、A3为强制观测墩工作点;A3位于青龙大厦4楼,根据青龙大厦的建筑特点和最近监测的结果显示,A3点相对稳定,可兼做基准点。

4.3重桂路典型建筑倾斜或水平位移监测分别在重桂路南北中3栋居民楼布设观测点G18、G19和A1,其中南北两栋6层楼房用反射片布设(G18、G19),中间一栋4层楼顶建立观测墩(A1),即作为工作点也作为房屋水平与垂直位移监测点。

第五章监测方法、精度、选用仪器及数据处理方法测量仪器的精度、监测点的布设与监测的方法是决定建筑物安全监测可靠性的主要指标。

5.1周围建筑物沉降监测1、监测方法周围建筑物沉降监测,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实施,按闭合水准路线测量;连续3次测量的稳定结果作为零周期的初始值;其它周期往返测与初始值比较。

基点联测:每周期观测时,监测点直接与基准点联测,采用往返水准测量方法,测量等级按二等水准要求,并定期检查基准点的稳定性。

观测路线详见图5.1。

图5.1 水准观测路线图以上观测确保做到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和设备;固定观测人员;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

2、监测精度按国家二等水准精度要求,相对垂直位移变形量的测量中误差为±0.98mm,取2倍中误差为极限误差,则该方法能监测±1.96mm以上监测点的,这种监测的精度显然能满足周围建筑物的沉降监测目的。

若沉降量若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d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

3、观测仪器监测过程中应加强对监测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测以及监测元件的检查;应加强对监测仪标的保护,防止损坏。

4、数据处理方法水准沉降观测,采用假定高程系统,观测基准起始点J1相对高程为+100.0000m,观测数据处理,采用严密平差。

5.2基坑坡顶水平与垂直位移监测1、监测方法与精度监测点监测:监测点的水平与垂直位移的监测,仪器架设强制观测墩,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观测,角度按方向法与基线边联测,水平角、竖直角和距离分别测量4个测回。

距离取4个测回的平均值,计算监测点的平面坐标;高程测量采用电磁波三角高程测量法实施。

基坑坡顶水平与垂直位移的监测点布置,见图5.2.图5.2 监测点布置基准点监测:基准点由A1、A2、A3、A4组成边角网,其中,A2、A3、A4为基准点,A1、A3为工作点,采用全站仪自动观测6个测回,而且每期都必须观测。

基坑坡顶水平与垂直位移监测的基准点与基准网布置图见图5.3.图5.3 基准点与基准网布置图重桂路典型民房的水平位移与倾斜监测在典型民房上布设3个(G18、G19和A1)监测点,其中,A1兼全站仪的工作点,测量其水平位移,从而推算其建筑物的倾斜量。

观测精度与要求:水平角观测的各项限差按表5-2的规定执行表5-2水平角观测限差垂直角观测的各项限差按表5-3的规定执行表5-3水平角观测限差点位精度与控制值按表5-4、5-5执行。

表5-4基坑围护墙(坡)顶水平位移监测精度要求(mm)注:监测点坐标中误差,系指监测点相对测站点(如工作基点等)的坐标中误差,为点位中误差的21。

注:1. 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系指相应精度与视距的几何水准测量单程一测站的高差中误差;2. 括号内数值对应于墙后地表及立柱的竖向位移报警值。

2、观测仪器监测过程中应加强对监测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测以及监测元件的检查;应加强对监测仪标的保护,防止损坏。

3、边长观测1)边长观测采用徕卡TCA2003全站仪或同精度等级的测距仪进行观测。

测前、测后测定仪器常数。

2)边长观测按《国家中短程测距规范》一等精度要求执行;同一时段各测回中数较差≤±1.0mm ,往返测时段差≤)(2D b a ⨯+。

3)每条边在一个光段内的观测始末,要测定干温、湿温和气压。

温度估读到0.2℃,气压估读到0.1毫巴。

温度计应置于伞下,不受阳光直接辐射的影响,并注意抽风速度及时间应达到规定要求。

4)每条测距边观测两个光段。

对向观测时,可以同午(如2个上午或2个下午);同向观测时,必须异午。

每个光段观测3测回,一测回的观测是照准反射镜一次,测读四次。

不同测回应重新照准。

4、数据处理方法(1)、采用全站仪测量水平与竖向位移的监测系统,采用假设三维直角坐标系,与水准仪高程系统不相关联,坐标轴线与基坑边线保持大概的平行与垂直关系。

(2)、对外业采集的数据,首先进行数据的预处理,即在观测过程中,实时地计算各测站的各项精度指标,对于超限的测站,应及时地进行重测、补测;之后进行数据的后处理,首先对已传输到计算机中的合格的外业数据,按最小二乘原则进行严密的平差计算,计算本周期的水平位移、高程和内业精度评定;接着,根据本周期的观测数据和以往各周期的观测数据,计算各监测点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移量以及累计位移量,并计算其变形速度和绘制时间变形曲线图;最后,根据各周期的相对位移量和累计位移量,进行变形分析和变形的预测预报工作,变形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法,分析各监测点的变形是否为显著性变形,变形的预测预报,采用回归分析法建立变形模型,并根据所建立的变形模型,预测未来将要发生的变形量。

第六章监测频率和监测次数根据实际情况,在基坑开挖前将建筑物和道路的沉降监测点布设完毕并进行初始数据的观测。

进行位移监测点的布设并进行位移初始数据的观测。

观测周期的确定按照地质勘察报告以及现场观察等情况,作出观测频率。

变形观测频率应以能系统反映所测变形的变化过程且不遗漏其变化时刻为原则,根据单位时间内变形量的大小及外界因素影响确定。

建筑物使用阶段的沉降观测应以变形速率及时进行观测。

建筑物变形出现异常时,加密监测,随时测量。

分析其基础垂直位移变形过程线,作为评判本楼基础稳定性的依据。

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

对于应测项目,在无数据异常和事故征兆的情况下,开挖后仪器监测频率的确定可参照表6-1。

按照长沙勘测设计研究院《宜春步步高基坑支护初步设计》要求,基坑观测周期为:基坑开挖起,至基坑回填后并不再抽取地下水为止。

现初步预计观测40次。

表6-1现场仪器监测的监测频率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加强监测,提高监测频率,并及时向委托方及相关单位报告监测结果:1. 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2. 监测数据变化量较大或者速率加快;3. 存在勘察中未发现的不良地质条件;4. 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加撑等未按设计施工;5. 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6. 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7. 支护结构出现开裂;8.周边地面出现突然较大沉降或严重开裂;9. 邻近的建(构)筑物出现突然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开裂;10.基坑底部、坡体或支护结构出现管涌、渗漏或流砂等现象;11.基坑工程发生事故后重新组织施工;12.出现其他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