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陶渊明的自然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渊明的自然美

一、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想的核心

陶渊明不仅是诗人,也是思想家,他的诗带有浓郁的哲理意味。沈德潜说诗“贵有理趣”,陶诗便是最富于理趣的。他的诗不是从抽象的哲理出发,而是从生活出发,将生活中的感受升华为哲理,又将这哲理连同生活的露水和芬芳一起诉诸诗的形象和语言。所以他的诗既有哲人的智慧,又有诗人的情趣,隽永厚朴,耐人寻味。

陶渊明思想的核心就是崇尚自然。《归去来兮辞》说:“质性自然”,《形影神序》说:“神群自然以释之”,“自然”,是指导陶渊明生活和创作的最高准则。

陶渊明说:“咨大块之受气,何斯人之独灵。”又说:“茫茫大块,悠悠高晏,是生万物,余得为人。”人既秉受天地之灵气而生,就应避免世俗的牵扰。隐居山林、躬耕田园最符合人的本性。《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返回自然集中地体现了陶渊明的人生哲学。莅地看来世俗的名禄好象罗网和樊笼,束缚人的天性;只有回到自发伪状态与自然保持一致,才能得到自由。陶渊明常常吟咏归鸟:“翼翼归乌,柏林徘徊。岂思天路,欧及旧栖。”“云无心以出蛐,马倦飞而知还。”诗人借着眷恋山林的归鸟,表达了他的向往。他又从归乌悟出人生的真谛,《饮酒》其五:

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田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的末尾两句涉及魏晋玄学中的言意之辨,乃是当时的士大夫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陶渊明无意用诗歌作去学的图解,他只是从生活中体验到一点真理,想说又觉得不必说,不好说,于是采取了一种含蓄的手法。王授说:“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在这首诗里,“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可以说是象。象是在意的,所以说‘此中有真意”。但真意是什么呢?没有说。既然已经得了真意,也就可以忘象志言,不必将它说出来了。不过我们还是能够从待的形象中体会出陶渊明的真意:飞鸟晨出夕还,眷恋山林;宇宙万物亦莫不顺乎自然。人当然也要顺应自然之理,生,受气手大块;死,托体干山阿。这就是诗人在看到南山归乌的一瞬间忽然悟出的道理。汉代杨王孙说:“吾欲裸葬,以反吾真。”被认为违反了礼制,连他的儿子都不敢从命。陶渊明却说:“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在返回自然的意义上,裸葬又有什么可以厚非的呢?“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死亡是躯体完全地复归于自然,根本用不着恐惧的。

返回自然的思想,包涵着对于世俗社会和名教礼法的厌恶与鄙弃。虽然它的方式只是消极的逃避,但其中却有反抗黑暗、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积极意义。陶渊明返回自然的思想和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开辟了新的蹊径。

返回自然是总的思想倾向。在道德修养方面,陶渊明提出“抱朴含真”作为奉行的原则。“朴”,本是老子的观念,他说:“见亲抱朴,少私寡欲。”“复归于朴。”“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老子所谓“朴”有时指道,即宇宙万物的总根源,绝对精神之类的东西;有时又指

未曾沾染礼法和智巧的淳朴、素朴的人性。陶渊明所谓“抱朴含真”、“抱朴守静”,都是在后一种意义上应用朴的概念。关于真,《连雨独饮》说:

试酌百清远,重馆忽忘天。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

百情远,是忘了世情,但还没有忘天。再进一步,连天也忘却了。但天并未离去,它体现为“真”,即天真。任真才是首要的原则。什么是真呢?《庄子》说:“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又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真”与世俗利法相对立,指的就是人类自然的本性。“抱朴含真”的意思。即保持这种本性,使它免受礼教的约束或名利的亲扰。“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养真衡门下,庶以善自名。”“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构。”这些诗讲的都是这个意思。在陶渊明看来,一个人只要善于养真,保持真想,就能独立于污浊的社会之外了。

“抱朴含真”又体现了陶渊明的社会理想。他认为上古生民是最真朴、最淳厚的:“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名教兴起之后,人才渐渐失去了真性:“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其。”“目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阎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他的理想是摆脱礼教加在人身上的种种巧饰、虚伪和名利的欲望,恢复类似上古时代人类的自然本性。如果人人都能如此,那么社会的污浊丑恶就可以随之消除;一个淳朴的“傲然自足”的社会就可以建立起来。正象他在《戊申岁六月中遇火》一诗中所歌咏的:“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他的《桃花源待并记》生动具体地描绘了这个“抱朴含真”的理想社会的图景。在这里,“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没有人为的智巧。“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想”,人人从事着劳动。“春蚕收长丝,秋熟库三税”,没有君主也没有王税。这自给自足、自然自得的桃源,便是陶渊明社会理想的体现。

陶渊明敏锐地感受到社会的腐败、黑暗和虚伪,他厌恶这个社会,追求一种理想的生活。仅仅这一点已经显示了他的卓越。但陶渊明对社会的不满,主要是不满意社会道德的堕落。他努力探索社会黑暗的根源,寻求一个光明纯洁的社会,但他找错了门径,找到人性和道德的范畴里,似乎“智巧萌”、“大伪兴”便是社会腐败的根源,只要用“自然”之义去净化人类的道德,就可以达到净化社会的目的。他象一切看不到未来的人一样,只能从往古的传说中寻求理想,他所找到的理想不过是一个不可企及的“神界”,幽闭在桃源之中,永远得不到实现的机会。

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又表现为对于自然化迁的委顺。陶渊明认为“化”是规律,宇宙间的一切都是不断变化的,人也是不断变化的。他的态度便是“纵浪大化”,以一种恬淡的心情顺应自然的规律。

《形影神》诗序说:“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人们由于惜生而产生苦痛,是因为不明了“化”的道理。“神”以自然之理劝说“形”、“影”,所讲的不过是一个“化”字而已。且看“形”与“影一之间的一段对话。《形赠影》说: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

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

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

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

莫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

但余平生物,举目情凄预。

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

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