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
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
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剖析西方“新公共管理”范式的核心理念、发展历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实践。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对新公共管理范式进行评述,包括其理论基础、主要特点、实践成效以及面临的挑战和争议。
通过对新公共管理范式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西方公共行政领域的发展趋势,同时为我国公共管理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本文首先将对新公共管理范式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包括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理论依据以及核心观点。
接着,将分析新公共管理范式的主要特点,如强调市场导向、注重绩效评估、提倡分权与参与等。
然后,通过具体案例和实践经验,探讨新公共管理范式在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成效。
本文还将关注新公共管理范式面临的挑战和争议,如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平衡、公共服务的市场化问题等。
本文将总结新公共管理范式的优点与不足,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全面评述,本文旨在为公共管理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提供一个清晰的认识框架,以促进公共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也希望本文能够引发对我国公共管理改革的深入思考,为构建更加高效、公平和透明的公共管理体系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新公共管理范式的核心理念新公共管理范式,作为一种在西方国家广泛兴起的公共行政理论和实践模式,其核心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新公共管理范式强调公共服务的效率与效果。
在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中,公共服务的提供往往注重过程和程序,而对于结果和效率则相对较少关注。
新公共管理范式则要求公共部门像私营企业一样,注重结果导向,强调公共服务的效率与效果,追求成本效益最大化。
新公共管理范式倡导公共部门的市场化运作。
新公共管理认为,市场机制能够更有效地配置资源,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新公共管理范式主张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公私合作、外包、合同制等方式,让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从而激发公共部门的活力和创新力。
西方现代公共管理新理念与我国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西方现代公共管理新理念与我国“大城管”模式导言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由于西方各国政府致力于迎接技术变革、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挑战,其公共部门已经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变化,一直以来占主导地位的公共行政的传统模式逐步转变为“管理主义”或新公共管理的模式。
这些现代公共管理的新理念,使西方的政府管治的观念、方式和方法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从而大大推进了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现代公共管理重要方面的城市管理,同样也发生了重要变革。
中国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面临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全面挑战,正在进入城市化的高潮,传统的城市管理理念、体制和方式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实和发展的需要,如何学习西方现代公共管理新的理念,借鉴其成功的实践,探索一种适合于中国城市发展需要的新的城市管理理念与模式,已显得十分的迫切和重要。
西方现代公共管理新理念的主要特征,集中在适应市场机制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上。
不仅从规模、活动范围等对政府进行改革,而且更重要的是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对政府进行深层次的改革。
改革的主要方向是逐步缩小政府规模,减少政府的活动范围,从传统的政治与行政分离到两者的有机结合。
根据市场经济特点,一方面,在公共管理中积极引进私营部门中较为成功的理论、方法、技术和经验;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民营化、社会化过程,让社会各方面更多地参与公共事务和公共服务管理。
公共管理学考题
公共管理学题型分布: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一1.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 规律的学科,它是在(公共行政学)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西方公务员按其产生方式、任期和与执政党的关系不同而分为(政务官) 和(事务官) 两大类。
3.公共财政管理主要包括财政预算和决算、(预算会计)、(政府审计) 等内容。
4.公共部门绩效,尤其是政府绩效主要包括(经济) 绩效、(社会) 绩效、政治绩效三个方面。
5.公共管理伦理是指公共管理过程中被人们共同认可的(价值) 准则,这些准则不受(不受不同文化) 因素的影响。
二1.公共管理学是在(公共行政学) 的基础上,融会了现代经济学、政治学、政策科学、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2.当代公共管理者必备的职业能力有管理认知能力、(管理论断) 能力、管理决策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等。
3.一般来讲,政策评估应坚持事实标准和(价值) 标准。
4.公共组织的变革是由(外部环境) 的变化和内部要素的发展而引起的。
5.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是建立在西方经济学家对(“人力资本”) 理论论证的基础之上的。
6.公共财政的主要内涵,一是指公共财政是(市场) 的财政,二是指公共财政是(公共) 的财政。
7.信息是一种经过加工处理后的以特定形式存在的数据,它对(信息接收者) 有意义。
8.绩效管理是对公共服务或计划目标进行(设定与实现),并对其结果进行系统评估的过程。
9.公共管理伦理是指公共管理过程中被人们共同认可的(价值) 准则。
三1.1887年,威尔逊发表了《行政之研究》一文,最基本的主张是(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的思想)。
2.公共管理者的职业特点主要表现为执行(公共权力),服务社会。
3.公共政策是指一定的政治实体在特定的情境中,为达到预期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
4.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结构,管理层次多、管理幅度窄的行政组织结是(高长式);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宽的组织结构是(扁平式)。
网上农大公共管理专科作业答案
网上农大公共管理专科作业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地球上谷物生产最多的是(亚洲)。
2. 当前中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基础地位)。
3. 关于20世纪后半叶中国农业生产指数的增长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低于发达国家)。
4. 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具有(相对有限性)。
5. 耕地的性质是(自然基础上的人工要素)。
6. 中国农业资源的主要问题不包括(农村劳力缺乏)。
7. 按总人口计,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为(400公斤)。
8. 在世界上我国水产品产量的位次是(首位)。
9. 农业生产要素市场指的是(土地劳力资金)。
10. 我国90%以上的农林牧渔业分布在以下的年降雨量等值线以东(500mm )。
11. 世界上粮食出口最多的是(北美洲)。
二多项选择题1. 中国的主要牧区分布在(新疆,河北,内蒙古)。
2. 农民享有宪法规定的下列权利(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权;人权;言论自由权;受教育权)。
3. 用杂交玉米种子生产的玉米籽粒可供(不能用)。
4. 中国的农业科技已对农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有(良种;多熟制技术;化肥制造工艺;灌溉技术)。
5. 我国争取实现三农现代化的时间目标是(2050年)。
6.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应多参照以下模式(中国台湾省 | 韩国)。
7. 我国三农滞后主要原因有(先天不足;一些重大政策失误;投入少)。
8. 我国东部沿海气候上属于(季风气候;湿润半湿润气候)。
9. 世界上实行东方型小规模现代集约农作制的国家有(韩国;以色列;日本)。
一单项选择题1. 中国农业起源于(7000年前)。
2. 农作制(系统)是一种(人工开放系统)。
3. 农作物的蒸腾系数是(玉米>灌木>乔木)。
4. 太阳光不是(无限要素)。
5. 按总人口计,我国人均耕地约为(0.1公顷)。
6. 农产品市场流通运作的一般原则不包括(计划经济原则)。
7. 猪的料肉(活重)比约为(4:1 )。
8. 随着农业投入的增加经济效益将出现(先增后减)。
2023年电大公共政策填空选择
公共政策管理一、填空题B1、障公民旳知情权,对政府来讲,最重要旳就是_政府信息公开_。
D2、代公共管理者必备旳职业能力有管理认知能力、_管理诊断能力_、_管理决策能力__人际沟能力等。
F3、非政府组织一般可分为__营利组织_和_非营利组织_。
G4、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_公共管理活动_规律旳学科,它是在公共行政学旳基础上发展起来旳。
5、公共管理旳主体是指行使_公共权力_,进行_公共管理_活动旳组织和个人。
6、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除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再生性等一般人力资源旳特性以外,还具有_政治性_和_道德性_两方面旳特殊性质。
7、公共部门绩效管理过程一般包括旳三个基本功能活动是:绩效评估、绩效衡量_和_绩效追踪_。
8、公共部门绩效,尤其是政府绩效重要包括_经济绩效_、_社会绩效_、政治绩效三个方面。
9、公共管理责任是指_公共管理主体_根据法律、政策、道德等社会行为规范旳规定,对公共管理客体所承担旳_义务_。
10、公共物品或服务是指具有效用旳不可分割性、_消费旳非竞争性_、_受益旳非排他性_旳产品。
11、公共管理学旳研究措施有定性量研究措施、系统分析措施、_比较分析_措施和_案例分析_措施。
12、公共组只变革旳阻力重要来于认识、_利益_、_成本_、变革旳不确定性、习惯性等方面旳问题。
13、公共财政是建立在现代_市场经济条件下_旳政府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旳_经济活动_。
14、公共组织是以实现__公共利益_为目旳,以管理__社会公共事务__和提供公共服务为基础职能旳社会组织.15、公共财政管理重要包括财政预算与决算、__预算会计___、__政府会计__等内容.16、公民有权懂得他们应当懂得旳事情,被称作公民旳____知情权__.17、公共部门绩效,尤其是政府绩效重要包括__经济__绩效、__社会___绩效、政治绩效三个方面.18、公共管理责任旳司法控制机制,对政府来说,重要体现为__诉讼__责任和侵权赔偿责任.19、公共管理学是在公共行政学旳基础上,融会了现代经济学、政治学、政策科学、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旳有关理论而形成和发展起来旳一门新兴学科。
新公共管理: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的新趋势
新公共管理: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的新趋势【摘要】新公共管理作为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的新趋势,旨在通过市场化管理模式、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绩效评估和结果导向、社会参与和民主决策以及精细管理和效率优化来提高公共部门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本文通过对新公共管理的概述、背景和研究目的进行分析,深入探讨了新公共管理对公共行政的影响以及其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新公共管理的出现标志着公共行政的转型和现代化,对于提升政府管理效能、增强社会参与和民主决策、促进公共部门改革具有重要影响。
未来,新公共管理将继续深化和拓展,成为推动公共行政创新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 西方公共行政, 市场化管理,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 绩效评估, 社会参与, 民主决策, 精细管理, 效率优化, 发展趋势, 公共行政影响, 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新公共管理概述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简称NPM)是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英美国家的一种公共管理范式,旨在通过市场化、绩效导向和社会参与等手段提高政府效率和服务质量。
新公共管理主张将私营部门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公共部门,强调市场竞争、效率优化和结果导向。
在新公共管理理念下,政府被视为一家服务机构,需要以市场化的方式来提供公共服务,同时注重绩效评估和社会参与,以实现公共管理的现代化和改善。
新公共管理的出现是对传统官僚管理模式的一种挑战和改革,它认为传统官僚主义的机构结构过于僵化和低效,需要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民间力量来提升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新公共管理的实施需要政府倡导和相关机构的配合,以实现公共管理的现代化和创新。
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新公共管理已成为西方国家公共行政改革的主要趋势之一,对于提升政府效能、优化服务质量和满足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1.2 新公共管理的背景新公共管理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西方国家开始面临公共部门效率低下、财政紧缩和服务质量不佳等问题。
教育管理(本)《公共管理学》期末填空、单选练习及答案.
教育管理(本)《公共管理学》期末填空、单选练习及答案2012.11(根据练习册、中央电大期末复习册及教材章节练习题归并)一、填空题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其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作过程。
2.公共物品或服务是指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等特性的产品。
3.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P3)4.(新)公共管理学在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和美国应运而生,并迅速扩展到西方各国。
5. 20世纪40至60年代,可以说是对早期公共行政策的批评与该学科的转变时期,其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是罗伯特·达尔和赫伯特·西蒙,这种批评与转变的结果则是新公共行政学与政策科学的出现。
6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指行使公共权力的组织和个人。
7一般来讲,政府的职能应分为两部分:政治职能和管理职能。
8政府职能的演变大致经历了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和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三个阶段。
9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是非政府性、公益性、正规性、专门性和志愿性。
10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构成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
11公共政策是指一定的政治实体在特定的情境中,为达到预期目标而制订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12根据公共政策对社会有关群体的影响来分,公共政策可分为分配性政策、调节性政策、自我调节政策和再分配政策。
13从不同的角度对政策执行的理论进行界定,形成了行动学派和组织理论学派。
14公共政策的执行可以分为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与组织准备、政府实验和全面实施这五个主要环节。
15政策评估是指政策评估专业人员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估技术与方法,对政策方案的内容、执行情况、执行结果的估计与评价。
16公共组织是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
17政府组织具有政治性、社会性、权威性、法治性和系统性的特征。
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内容
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内容篇一:新公共管理含义新公共管理含义:新公共管理是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
它以现代经济学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的等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强调文官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和政治敏感性,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
一、弗里德曼和的“小政府理论”。
二、和钱皮则发展出“”理论。
三霍哲把作为切入点,提出把绩效评估作为改进绩效的一种。
四、霍哲还研究了另一个重要的理论——基于回应性的政府。
五、和盖布勒的“重塑政府”理论。
因此,应用企业家精神去改造政府,并且能够把的一些成功方法移植到政府中来,使政府这类能像私人企业一样,提高效率。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顾客为中心,即强调服务提供者应对他们的顾客负责,在提供服务过程中不断进行革新,寻求减少和增进质量的方法,聆听,授权顾客作出选择,把资源放在顾客手里让他们挑选。
基本内容1、以为导向,奉行顾客至上的全新价值理念。
2、,政府职能由“划桨”转为“掌舵”。
3、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
4、重视效率追求。
5、改造公务员制度。
6、创建有事业心和有预见的政府。
“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出现构成了对传统的公共行政学范式的严峻挑战,它改变了传统行政学的研究范围、主题、方法、学科结构、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日益成为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的主流。
“新公共管理”有其新颖、合理之处,它反映了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趋势,体现了管理研究的新成就。
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相比,“新公共管理”范式具有一系列创新,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第一,“新公共管理”为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研究奠定了更广泛、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新公共管理”开阔了公共行政学的理论视野,具有一系列主题创新;第三,“新公共管理”建立起一个更加全面、综合的知识框架;第四,“新公共管理”提供了一种当代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的新实践模式。
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
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传统公共行政理论传统公共行政理论主要是指20世纪上半叶发展起来的一系列关于公共管理的理论。
这些理论主要关注于政府机构和政府管理的问题,试图通过建立完善的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来实现公共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
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伍德罗·威尔逊、弗雷德里克·泰勒等。
伍德罗·威尔逊在其著名的《行政的研究》中提出了行政与政治的分离原则,主张政府应该像企业一样进行管理,追求效率和专业化。
弗雷德里克·泰勒则提出了科学管理的理念,通过对组织、人员和工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规划,提高管理的效率和生产力。
这些理论为20世纪初至中期的公共管理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但也被人们认为存在着过分理性化和官僚化的弊端。
新公共管理新公共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强调市场化、竞争性和效率导向的原则,试图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私营部门来改善公共服务的提供。
新公共管理的代表人物包括奥斯本和甘斯勒、克里斯托弗·霍德尔等。
奥斯本和甘斯勒在其著名的《再造政府》中提出了"精简政府"的理念,主张政府部门应该效仿私营企业,追求效率和市场竞争。
克里斯托弗·霍德尔则提出了"公共价值"的概念,主张政府应该注重公共价值的提供,但也要考虑成本和效率。
新公共管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政府改革和公共服务的优化,但也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公共部门市场化、特许经营、业务外包等问题的争议。
新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是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关注于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社会福利的保障。
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包容性和社会责任,试图通过改革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和机制,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詹姆斯·贝克、玛丽安·巴奇尔等。
詹姆斯·贝克在其著名的《新公共服务》中提出了"公共服务改造"的理念,主张政府应该与社会组织和市民共同合作,重新定义公共服务的性质和目标,促进公共服务的创新和发展。
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
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
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是通过引入市场原则和私营部门管理方法来改进公共部门的绩效和效率。
以下是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
1. 强调市场原则:新公共管理认为,公共部门应该像市场一样运作,以提高效率和满足公众需求。
这意味着引入竞争和选择机制,通过标准化、合同和竞标等方式与私营部门进行合作。
2. 强调效能:新公共管理强调效能和绩效。
它强调量化目标和绩效评估,以便评估和改进公共部门的表现。
这可以通过设置明确的绩效指标和报告机制来实现。
3. 去除层级和官僚主义:新公共管理提倡扁平化管理和去中心化的决策结构,以减少层级和官僚主义。
这可以通过授权和委托权力,鼓励员工参与决策来实现。
4. 强调公众参与:新公共管理强调公众参与和合作。
这意味着公共部门应与公众和利益相关方进行对话和合作,以确保公众的利益得到充分考虑。
5. 强调结果导向:新公共管理强调结果导向和成果取向。
它要求公共部门设定明确的目标,并通过评估和调整来确保实现这些目标。
这可以通过引入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来实现。
总的来说,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是改变公共部门的运作方式,
以更加市场化、效能导向和公众参与的方式来提供高效和质量的公共服务。
新公共管理理念在中国的发展
新公共管理理念在中国的发展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简称NPM)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国家,是一种旨在改善政府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的理念。
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公共管理理念也开始在中国得到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从新公共管理理念的概念和特点入手,探讨它在中国发展的现状及未来的趋势。
一、新公共管理的概念和特点新公共管理主张以市场化的思维和管理方式来改进政府组织和运行方式,着力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和透明度。
其核心特点包括:市场化、产业化、精细化和创新性。
市场化是指政府应该像企业一样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供服务和决策。
产业化是指政府组织应该像企业一样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精细化是指政府应该通过科学管理和信息化技术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创新性则是指政府应该鼓励创新和变革,改进管理和服务。
二、新公共管理理念在中国的发展现状新公共管理理念的引入和应用,对中国政府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从管理体制改革上看,中国政府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强调以市场为导向,以管理为核心,推行简政放权,减少政府干预。
政府逐渐建立了科学的绩效评价和考核制度,提高了管理效率和责任意识。
其次,从公共服务水平上看,政府大力推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政务公开,提高了政府服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再次,从社会治理效果上看,政府不断完善社会管理体制,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公共事务,提高了公共服务的多元化和市场化。
三、新公共管理理念在中国的未来趋势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新公共管理理念在中国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与机遇。
首先,要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化的政府治理体系,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培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服务体系。
其次,要加强政府服务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绩效导向的管理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不断提高政府服务的公正性和效率。
再次,要推动公共服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网络化服务。
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内容
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内容篇一:新公共管理含义新公共管理含义:新公共管理是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
它以现代经济学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的等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强调文官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和政治敏感性,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
一、弗里德曼和的“小政府理论”。
二、和钱皮则发展出“”理论。
三霍哲把作为切入点,提出把绩效评估作为改进绩效的一种。
四、霍哲还研究了另一个重要的理论——基于回应性的政府。
五、和盖布勒的“重塑政府”理论。
因此,应用企业家精神去改造政府,并且能够把的一些成功方法移植到政府中来,使政府这类能像私人企业一样,提高效率。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顾客为中心,即强调服务提供者应对他们的顾客负责,在提供服务过程中不断进行革新,寻求减少和增进质量的方法,聆听,授权顾客作出选择,把资源放在顾客手里让他们挑选。
基本内容1、以为导向,奉行顾客至上的全新价值理念。
2、,政府职能由“划桨”转为“掌舵”。
3、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
4、重视效率追求。
5、改造公务员制度。
6、创建有事业心和有预见的政府。
“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出现构成了对传统的公共行政学范式的严峻挑战,它改变了传统行政学的研究范围、主题、方法、学科结构、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日益成为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的主流。
“新公共管理”有其新颖、合理之处,它反映了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趋势,体现了管理研究的新成就。
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相比,“新公共管理”范式具有一系列创新,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第一,“新公共管理”为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研究奠定了更广泛、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新公共管理”开阔了公共行政学的理论视野,具有一系列主题创新;第三,“新公共管理”建立起一个更加全面、综合的知识框架;第四,“新公共管理”提供了一种当代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的新实践模式。
【最新精选】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借鉴意义
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借鉴意义【1】【摘要】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摆脱“福利国家”带来的困境,进行了持续的改革,在这过程中形成了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吸收五六十年代兴起的公共选择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同时又将私营企业的管理方式、技术和方法应用于政府管理,以解决政府行政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它以经济学为基础,以政府市场的协调为核心。
新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相比,它在研究范围、方法、理论基础等方面都有很多的创新之处。
它的理论及实践对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政府也在不断改革之中,但是在我国政府改革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
虽然新公共管理运动是西方国家为了政府改革兴起的,但同样对我国的政府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只要我们能够积极的借鉴其适合我国国情的地方,新公共管理理论一定会给我国的政府改革提供许多卓有成效的建议。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理论西方国家政府改革【Abstract】Nineteen eighties,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in order to get rid of" welfare state" in trouble, for the reform, in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a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to absorb fifty or sixty of public choice theory and new latitudinarian economics theory, at the same time the private enterprise management, technology and method used in government management,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to resolve the various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It is based on the economics, with the government as the core market coordination. New public management and the tradition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ory is compared, in its research scope, method, theory basis, there are a lot of innovation. Its theory and practice of western countries' administrative reform plays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Compared with western countries,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government also is in ceaseless reform, but in the government reform in china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Although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movement in western countries is rising to the government reform, but also for China's government reform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s long as we can adopt the suitabl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place,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will give China's government reform provides a number of very fruitful suggestions.【Key words】New public management; Western countries;Government reform一、导论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面临一系列的政府危机,包括财政危机,管治危机,信用危机等等。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管理持有以下两个理念,即管理的自由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管理持有以下两个理念,即管理的自由化和市场化。
(1)管理的自由化。
管理主义认为,公共管理人员是具有高度专业化的和通晓如何管理的掌握着信息的个人,因此,新公共管理理论倾向于认为公共官僚制的不良绩效不是缺乏管理能力和不履行职责的结果,而是“坏制度”的结果,是繁冗和不必要的规则、规制及其他约束的结果。
由于公共管理人员是“被制度束缚的人”,因此,为改进公共官僚制的绩效,管理者必须从政府的繁文缛节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政治家和其他人必须“让管理者来管理”,因此,要解除规制并进行分权,使管理过程如预算、人事、采购等合理化。
(2)管理的市场化取向。
市场取向的管理有两个基本概念,其一是竞争,其二是私营部门管理的普遍化。
竞争源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市场效率观念,主要是指在公共部门创立内部市场,由于竞争所带来的高效率和低成本,它被看作是改进绩效的可靠战略。
管理市场化取向的维护者相信,在市场压力下的公共管理者可以提高其绩效水平。
关于私营部门管理的普遍化,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私营部门的管理实践和技术优越于公共部门并且可以用于公共部门,公私管理之间的区别是一种假象,“管理就是管理”②。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这些理念在奥斯本和盖布勒的《重塑政府》一书中得到了提炼和普及,成为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精髓——企业家政府理论。
所谓企业家政府理论,是美国学者奥斯本和盖布勒于20世纪90年代在《重塑政府》一书中提出的一种旨在运用企业家精神来对政府进行重新塑造的公共管理理论。
该理论是伴随着西方传统政府官僚体制的危机而出现的,它不仅对政府的本质及其存在的必要性做出了新的回答,而且还对企业家政府的本质与特征作了简洁而形象的刻画。
该理论认为,政府是我们用来做出公共决策的一种机制,是我们解决共同问题的方式,对于一切文明社会来说,政府都是必不可少的,但遗憾的是,政府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它并没有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有效地运作。
然而,问题不在于政府中工作的人,而在于他们工作所在的体制,正如奥斯本和盖布勒所言,政府中的大多数公务员“是负责的、有才能的、立志献身的人,只是受制于陈旧体制的桎梏,创造性得不到发挥,精力遭到浪费。
新西兰新公共管理改革举措
新西兰新公共管理改革举措继英国之后,新西兰工党于1984年上台执政,也仿效英国新右派的改革路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公共行政改革,新西兰的改革因其力度大、系统性强而受到举世瞩目,以致被学术界称为新西兰模式。
西方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内容:1.以顾客为导向,奉行顾客至上的全新价值理念。
新公共管理完全改变了传统模式下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政府不再是发号施令的权威官僚机构,而是以人为本的服务提供者,政府公共行政不再是“管治行政”而是“服务行政”。
公民是享受公共服务的“顾客”,政府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尊崇顾客主权,坚持服务取向。
新公共管理关注政府项目实施的有效性,表现出一种目标导向的趋势,行政权力和行政行为从属和服务于“顾客”的满意度这一中心。
政府以提供全面优质的公共产品、公平公正的公共服务为其第一要务。
在新公共管理看来,政府是负责任的“企业家”,而公民是其尊贵的“顾客”。
这是公共管理理念向市场法则的现实复归。
作为“企业家”的政府并非以赢利为目的,而是要把经济资源从生产效率较低的地方转移到效率较高的地方,“由顾客驱动的政府是能够提供多样化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的政府”[1]。
对公共服务的评价,应以顾客的参与为主体,注重换位思考,通过顾客介入,保证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符合顾客的偏好,并能产出高效的公共服务。
2.治道变革,政府职能由“划桨”转为“掌舵”。
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在公共行政中应该只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政府应该把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
用《改革政府》的作者戴维·奥斯本等人的话说,就是政府的角色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
他们认为传统政府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忙于划桨而忘了掌舵,做了许多做不了、做不好、舍本求末的事情。
正如彼得·德鲁克在其名著《不连续的时代》中所写道的:“任何想要把治理和实干大规模地联系在一起的做法只会严重削弱决策的能力。
任何想要决策机构去亲自实干的做法也意味着干蠢事。
”至于掌舵的主要途径,新公共管理认为要通过重新塑造市场,不停地向私人部门施加各种可行和有利的影响让其“划桨”的方式来进行。
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丁煌
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丁煌一、引言公共行政是指政府机构负责管理公共政策和公共资源的行为和活动。
公共行政管理理论是指系统地探讨和解释公共行政管理实践现象的观点、概念、模式和规律的一系列学说。
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以其严谨的逻辑、科学的方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本文将对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首先简要介绍公共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然后分别从传统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等方面对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进行阐释和分析,最后对当前西方公共行政管理面临的挑战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公共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公共行政管理是指政府机关对于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
公共行政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合法的政府机关和官员,管理共同利益的实体以及实现公共政策目标。
公共行政管理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它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形式,与企业管理等私营部门管理有着本质区别。
公共行政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公共行政管理具有强制性。
政府通过法律、法规等手段对公民和组织进行管理和监督,具有强制性的特点。
其次,公共行政管理具有公共性。
公共行政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公共事务、公共资源以及社会公共利益,涉及到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
再次,公共行政管理具有社会责任。
政府及其机构对于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和促进负有特殊的社会责任。
三、传统公共管理理论传统公共管理理论主要包括斯密斯的行政管理学说、韦伯的官僚理论和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等。
在这些理论中,公共管理被视为一种规范性的活动,其目标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发展。
斯密斯的行政管理学说认为,公共行政管理应该追求效率、经济性和效益性,并且应该遵循法治原则。
斯密斯认为,政府官员应该尽可能地遵循规则和程序,确保公共资源的高效使用。
韦伯的官僚理论则将公共管理视作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强调了组织结构、分工制度和权威等方面的重要性。
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则从心理学的角度考察了公共行政管理决策的过程,提出了“有限理性”和“满意化”等决策模式。
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百科名片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NPM)是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
它以现代经济学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的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强调文官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和政治敏感性,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行政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
新公共管理理论概念新公共管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新公共管理理论形成与发展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七大要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影响新公共管理理论概念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政府改革,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
“重塑政府运动”、“企业型政府”、“政府新模式”、“市场化政府”、“代理政府”、“国家市场化”、“国家中空化”等,只是对这场改革的不同称谓。
人们普遍认为,区别于传统公共行政典范的、新的公共管理模式正在出现。
赫克谢尔(C.Heckscher)指出,政府改革打破了单向的等级指挥关系,建立了互动交流和导向管理,并开始向“后官僚组织”变迁[1]。
而巴扎雷(Michael Barzelay)说,摒弃官僚制的时代已经到来,公共管理由重视“效率”转而重视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由自上而下的控制转向争取成员的认同和争取对组织使命和工作绩效的认同[2]。
“重塑政府”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奥斯本和盖布勒总结美国改革地方政府和联邦政府的经验,宣扬政府管理的新范式[3]。
胡德(Christopher Hood)把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所体现出来的政府管理新模式称作新公共管理典范[4]。
“新公共管理”实践催生出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理论新范式。
这就是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自上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福利国家”制度。
它们运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指导国家的经济活动,试图依靠政府的作用来弥补市场的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篇一: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1、以顾客为导向,奉行顾客至上的全新价值理念。
新公共管理完全改变了传统模式下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政府不再是发号施令的权威官僚机构,而是以人为本的服务提供者,政府公共行政不再是“管治行政”而是“服务行政”。
公民是享受公共服务的“顾客”,政府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尊崇顾客主权,坚持服务取向。
新公共管理关注政府项目实施的有效性,表现出一种目标导向的趋势,行政权力和行政行为从属和服务于“顾客”的满意度这一中心。
政府以提供全面优质的公共产品、公平公正的公共服务为其第一要务。
在新公共管理看来,政府是负责任的“企业家”,而公民是其尊贵的“顾客”。
这是公共管理理念向市场法则的现实复归。
作为“企业家”的政府并非以赢利为目的,而是要把经济资源从生产效率较低的地方转移到效率较高的地方,“由顾客驱动的政府是能够提供多样化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的政府”。
对公共服务的评价,应以顾客的参与为主体,注重换位思考,通过顾客介入,保证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符合顾客的偏好,并能产出高效的公共服务。
2、治道变革,政府职能由“划桨”转为“掌舵”。
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在公共行政中应该只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政府应该把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
用《改革政府》的作者戴维·奥斯本等人的话说,就是政府的角色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
他们认为传统政府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忙于划桨而忘了掌舵,做了许多做不了、做不好、舍本求末的事情。
正如彼得·德鲁克在其名著《不连续的时代》中所写道的:“任何想要把治理和实干大规模地联系在一起的做法只会严重削弱决策的能力。
任何想要决策机构去亲自实干的做法也意味着干蠢事。
”至于掌舵的主要途径,新公共管理认为要通过重新塑造市场,不停地向私人部门施加各种可行和有利的影响让其“划桨”的方式来进行。
3、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
传统公共行政力图建立等级森严的强势政府,强调扩张政府的行政干预。
新公共管理则主张政府管理应广泛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市场测试,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实现成本的节省。
以竞争求生存,以竞争求质量,以竞争求效率。
竞争性环境能够迫使垄断部门对顾客的需要变化作出迅速反应。
相对于动用政府本身的公务员来说,合同外包是允许政府实验各项政策的全新供给体系,通过市场测验可以判断出新政策的合意性。
“风险规避,尤其是政治风险的回避,是公共行政人员推行民营化的主要动机”。
4、重视效率追求。
追求效率是公共行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新公共管理在追求效率方面主要采取三种方法: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
与传统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规、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不同,新公共管理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实行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既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并根据绩效目标对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
重视结果。
传统的官僚主义政府注重的是投入,而不是结果。
他们往往只会花掉预算分解的每个项目的资金,对结果和收益毫不关心。
新公共管理根据交易成本理论,重视管理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关注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主张对外界情况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求作出主动、灵活、低成本、富有成效的反应。
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
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如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强调成本——效率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强调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
5、改造公务员制度。
新公共管理主张对公务员制度的一些重要原则和核心特征进行瓦解:通过推行临时雇佣制、合同用人制等新制度,打破传统的文官法“常任文官无大错不得辞退免职”的规定。
废弃公务员价值中立原则。
新公共管理“主张放弃政府的与逻辑实证论相联系的表面上的?价值中立?”,它正视行政所具有的浓厚的政治色彩,认为不应将政策制定和行政管理截然分开。
强调公务员与政务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和渗透关系,主张对部分高级公务员应实行政治任命,让他们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以保持他们的政治敏感性。
新公共管理认为正视行政机构和公务员的政治功能,不仅能使公务员尽职尽责地执行政策,还能使他们以主动的精神设计公共政策,使政策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其社会功能。
6、创建有事业心和有预见的政府。
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必须以收费来筹款,通过创造新的收入以保证未来的收入”。
不仅如此,政府还必须转变价值观,在把利润动机转向公众使用的基础上,尽可能使政府公共管理者转变为企业家,学会通过花钱来省钱、为获得回报而投资。
与此同时,新公共管理认为,传统公共行政只注重提供服务而不注重预防,结果当问题变成危机时,再花大量的金钱、精力去进行治疗。
新公共管理认为社会更需要预防,即解决问题而不是提供服务。
为此,政府应该把更多的工作放在预防上。
有预见的政府会做两件根本的事情: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在作出重要决定时,尽一切可能考虑到未来。
篇二:公共管理学在线作业2公共管理学(第2版)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20XX-06-03 09:11:31一、单选题1. ??? 政策评估依据的标准是事实标准和()。
A. 效率标准 B. 价值标准 C. 正义标准 D. 公平标准纠错得分: 5知识点:公共管理学展开解析答案B 解析2.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式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
??? A. 中国 B. 日本 C. 英国? D. 美国纠错得分: 5知识点:公共管理学展开解析答案D 解析3.? 公共政策制定的主要价值标准和取向是追求()和效率。
正?? A. 社会公B. 社会正义 C. 效益 D. 司法公正纠错得分: 5知识点:公共管理学展开解析答案A 解析4.? 政策执行一般涉及政治层面、()、沟通层面等三个层面。
层面? A. 管理B. 评估层面? ? C. 制定层面 D. 行政层面纠错得分: 5知识点:公共管理学展开解析答案D 解析5.? 是()。
A. 强调政府的职能是“划桨”而不是“掌舵”??? B. 强调政府的权力集中化 C. 重视公共管理的结果与产出 D. 强调公共服务要以“效率”为导向纠错得分: 5知识点:公共管理学展开解析答案C 解析6.政府角色的演变主要经历了自由放任主义、国家干预主义、()等三个不同阶段。
? ??? A. 新自由放任主义 B. 新国家干预主义 C. 古典主义 D. 新古典主义纠错得分: 5 知识点:公共管理学展开解析答案D 解析 7.对政策执行的本质的界定,学术界在长期的争论中形成了两大学派:()和组织理论学派。
???? A. 行动学派 B. 评估理论学派 C. 管理理论学派D. 计划学派纠错得分: 5知识点:公共管理学展开解析答案A 解析8.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式诞生于()的美国。
? ??? A. 20世纪80年代 B. 19世纪70年代 C. 20世纪60年代 D. 20世纪70年代纠错得分: 5知识点:公共管理学展开解析答案D 解析9.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公共管理具有其特殊的伦理性质。
主要包括()和管理主体的服务精神两个方面。
???? A. 以社会价值为核心 B. 以效率为核心 C. 以公共利益为核心 D. 以社会正义为核心纠错得分: 5知识点:公共管理学展开解析篇三:公共管理学01任务_0003一、填空题(共 10 道试题,共 10 分。
)得分:101.思想教育手段。
试题满分:1 分第 1 空、满分:1 分2. 20XX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将政府职能的重点确立为:经济协调、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府的转变。
试题满分:1 分第 1 空、满分:1 分3.试题满分:1 分第 1 空、满分:1 分4.上受到社会文明程度的影响。
试题满分:1 分第 1 空、满分:1 分5. 根据公共政策对社会有关群体的影响来分,公共政策可分为分配性政策、调节性政策、自我试题满分:1 分第 1 空、满分:1 分6.重新思考。
试题满分:1 分第 1 空、满分:1 分7. 公共政策的规划是指在有关原则的指导下,遵循一定的程序,在对于政策问题充分认识和分试题满分:1 分第 1 空、满分:1 分8. 政策评估是指政策评估人员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估技术与方法,对政策方案试题满分:1 分第 1 空、满分:1 分以获得拥有租金的特权。
试题满分:1 分第 1 空、满分:1 分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况。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10 分。
)得分:101. 下列哪项不是属于非政府公共组织?()..A. 学校B. 研究机构C. 社区服务机构D. 企业满分:1 分2. 在1776年撰写《国富论》,论述了对政府角色理解的学者是()。
A. 亚当·斯密B. 凯恩斯C. 胡德D. 史帝文·科恩满分:1 分3. ()是政策规划阶段的最后一步,是通过特定程序和行为使政策取得合法的地位。
A. 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B. 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划C. 公共政策的论证D. 公共政策的合法化满分:1 分4. 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发表著作,对官僚制度进行系统分析和论证,并促成了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建立的德国学者是()。
A. 马克斯·韦伯B. 古德诺C. 法约尔D. 赫伯特·西蒙满分:1 分5. 下面哪一项不是?()A. 政府的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桨”B. 引进私营部门的管理手段和经验C. 公务员保持政治中立D. 公共服务以顾客为导向满分:1 分6. 政策规划的选择要依据影响政策规划的具体环境,统筹分析各种因素,灵活客观地选择规划方案,这体现了政策规划的()原则。
A. 公正B. 受益C. 优化D. 权变满分:1 分7. 涉及的决策者或决策部门较多;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的数量以及各个方案的后果是未知的;决策者的价值目标或者是不清楚的,或者是相互冲突的,无法按统一的标准排出优先顺序;决策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也难以估计,这样的政策问题属于()。
A. 结构优良的政策问题B. 结构中等的政策问题C. 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D. 方案可传递的政策问题满分:1 分8. ()不属于公共政策执行常用的行政手段。
.......A. 行政命令B. 指示C. 规章制度D. 价格满分:1 分9. 工商企业属于()。
A. 第一部门B. 第二部门C. 营利性组织D. 第三部门满分:1 分10. 根据公共事务性质的不同,“教育”是属于()。
A. 管制性公共事务B. 基础性公共事务C. 服务性公共事务D. 保障性公共事务三、简答题(共 3 道试题,共 30 分。
)得分:01. 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有哪些?提示:答题框内不能输入超过20XX个字符。
如果超过20XX字符,请使用附件上传功能。
上传附件文件操作满分:10 分2. 简述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主要活动领域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