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7年秋八上语文:第22课《愚公移山》表格版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教案.doc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教案.doc

22愚公移山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 •能流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言文。

2•了解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汇,正确理解课文意思,学会质疑问难。

3•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培养学生知人论世的解读经典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提高学生文言阅读能力。

2. 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三)教学难点:探究文章的内涵,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培养学生知人论世的解读经典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文本现在我让同学们欣赏一幅油画,哪位同学知道这幅油画的作者是谁?这幅油画是著名画家徐悲鸿与1940年为了宣传抗日而创作的一份不朽艺术作品,油画取材于中国古代一则古老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文言文《愚公移山》,了解油画讲述的故事。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 •教师示范朗诵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3•互动学习:你敢挑战吗?活动规则:①以没有任何标点符号的文言原文为诵读对象。

②其他学生从“音准、停顿、节奏、语气、语调”等方面作出评价。

4.学习小组之间就课前预习中圈点勾画的难词难句互相质疑解惑,教师适时点拨补充。

5•互动学习:智勇大闯关闯关规则:每个学习小组推荐一名闯关者;一共有八道题目,由闯关者自选其中一道题目作为闯关内容;闯关过程中,如遇困难,可以求助本组其他学习成员,但同时意味着闯关失败;只身闯关成功者获“闯关小勇士”称号,奖励一颗五角星,计入平时成绩。

附:闯关题【第一道题:解释加点词语。

】①年且九十②且焉置土石• •③以残年余力④河曲智叟亡以应• •⑤始一反焉⑥汝之不惠• •⑦亡以应⑧一厝朔东• •⑨无陇断焉【第二道题:解释加点词语。

】①始一反焉 ②且焉置土石• •③无陇断焉 ④谨食之,时而献焉• •⑤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⑥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⑦惩山北之塞 ⑧出入之迂也• •⑨指通豫南 ⑩杂然相许• •【第七道题:这则寓言一共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对移山各持怎样的态度?【第八道题:愚公为什么要移山?移山有哪些现实困难?】6•教师播放教学图片,每显示一幅,学生根据画面和画面标题朗读课文相关片断;或者根据 画面和课文相关片断用自己的语言拟写画面标题。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秋学期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教案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秋学期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教学设计课题愚公移山单元第6单元学科语文年级八年级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2、加强诵读训练,通过诵读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培养文言语感。

3、把握人物的形象,对文章做个性化的思考与探究。

4、学习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重点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2、把握人物的形象,对文章做个性化的思考与探究。

难点把握人物的形象,对文章做个性化的思考与探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同学们,当你在学习中遇到极大的困难的时候,你会怎样做呢?是知难而退,是犹豫不决,还是迎难而上?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会带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这节课我们跟随战国时期的列子,学习传颂千年的愚公精神。

板书课题《愚公移山》。

思考如何对待学习中的困难题。

由如何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3、把握人物的形象,对文章做个性化的思考与探齐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生听课的目的性,提高课堂效率。

究。

4、学习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二、展示自学成果同学们,课前你自主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问呢?现在,请大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示你们的自主学习成果吧!一个小组展示一个知识点,其他小组根据展示情况进行补充或纠正。

教师点拨下面重点知识:1、简介作者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

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

著有《列子》,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归同于老、庄。

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

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

2、文体常识本文是一篇寓言,选自《列子•汤问》。

《列子》又名《冲虚经》,是道家重要典籍。

是列子、列子弟子、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

2017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22愚公移山教案

2017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22愚公移山教案

2017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22愚公移山教案22愚公移山知识与技能1.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

(重点)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重点)过程与方法①诵读法;②自主学习法;③合作探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愚公不畏自然艰险,努力改造大自然的精神。

第1课时1.了解列子及相关文学常识。

2.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解释难词、难句的能力。

(重点) 3.着重理解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形象,此外还要理解愚公的妻子和智叟的本质区别。

(重点)4.理解愚公精神的深刻意义。

(重难点)一、导入新课(播放江涛唱的《愚公移山》歌曲)同学们,歌中唱的愚公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愚公移山》一文的主人公。

历经千百年,愚公精神还被人们广为传唱,当然也有人认为“愚公精神可嘉,但是做法很蠢。

出入不方便,为什么不修路,不搬家,而一定要移山呢?”你是如何看待“愚公移山”这件事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走进课文。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作家及作品简介列子,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

《列子》又名《冲虚经》,是道家重要典籍。

列御寇所著,所著年代不详,大体是春秋战国时代。

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等八篇,每一篇均由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

2.教师点拨。

(1)一词多义且:A.年且九十(将近)B.且焉置土石(况且)(2)特殊句式①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倒装句)提问1:通读课文,试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意思。

明确:本文写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究,分析人物提问2:文中写了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这对表现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明确:文中写的这些,都有利于愚公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

具体来说,山的高峻显示愚公的决心大;遗男的相助,说明移山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受到了乡邻的拥护;智叟的阻止,则是通过愚公、智叟两人截然不同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以突出愚公为子孙后代造福而移山的远大抱负和长远目光;写神的搬山,则是突出愚公精神的感人。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语文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语文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 学会用正确的阅读方法读懂并理解故事中的内容。

3.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蕴含的寓意。

教学重点:1. 理解并复述《愚公移山》的故事情节。

2. 理解故事中的主要道德寓意。

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寓言故事中的寓意。

2.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教师:教材、课件、故事图片、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利用图片或小故事等方式导入,引起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

Step 2:大声朗读、解读课文让学生闭上眼睛,放松身心,把注意力集中在故事情节上;然后,教师大声朗读整个故事,并在朗读过程中加以解读。

Step 3:理解故事情节1. 以小组形式让学生回顾整个故事情节,然后复述故事;2. 故事交流讨论,解答学生在复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Step 4:探讨寓意1. 导入问题:你认为故事中有什么寓意?为什么愚公能坚持下去?2.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将结论汇总。

3.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展开相互讨论。

Step 5:拓展活动1. 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则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进行解读,并进行展示。

2. 学生可以创造自己的寓言故事,并进行课堂分享。

Step 6:总结归纳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强调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并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勇往直前、坚持不懈。

Step 7:布置作业请学生写一篇小短文,谈谈自己对《愚公移山》这个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Step 8:课堂点评和反思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反思,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学习中的改进方向。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愚公移山》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愚公移山》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愚公移山》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原文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在亳州的东北,高耸入云。

它们的北面,是茫茫的燕山;它们的南面,是波光粼粼的淀山湖。

太行山上住着一个老翁,名叫愚公。

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做太行山,一座叫做王屋山。

每当他出门外,远远望去,总是望见它们俩对他笑,对他嘲笑。

愚公心里很不服气:“你们是有多高啊,竟敢对我嘲笑?!我今天就让你们消失!”他决定移山,他哪怕用尽自己的一生也要把这两座山搬走。

每天,愚公拿起铁锤、凿子,挖土运石,一直干到精疲力竭,天黑了,才回家。

第二天又要起早贪黑地干。

在他身旁有一位邻居,看着他这般不放弃,就劝解他:“这两座山太大了,你这样下去年年月月,天长日久,也移不走。

”愚公却毫不动摇地回答:“我不在这里盼它们消失,我在这里工作,我有信心把这两座山搬到海的那边去。

”愚公的邻居或许是看到了他的决心,或许是在他的坚持中感染了勇气。

于是,愚公的两个邻居,也拿起工具,帮助愚公一起修路,一起挖山。

时间像水一样流淌着,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愚公和他的邻居,经过长久不懈的努力,终于挖平了齐齐两座大山。

比起起初庞大的模样,它们变得瘦了一些,但的确消失了!天空变得更加广阔;风儿变得更加柔和;日子变得更加美好。

愚公对自己的信念骄傲地说:“我可以挖开一座山,你也可以!”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的内涵和教育意义;2.明确“坚持不懈”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的毅力和信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思维和理解,如:你们听说过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吗?你们最近有没有遇到坚持不懈“移山”的事情?2.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寓言故事《愚公移山》的基本情节和寓意。

从故事中,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故事所体现出来的道理: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目标远大等。

3. 学生交流(25分钟)学生可以就故事的情节和寓意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体会,以及身边的例子。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愚公移山》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愚公移山》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愚公移山》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愚公移山》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及注释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山,纵横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龄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

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入都要曲折绕远,于是集合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又安放在哪里?”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邻居京城氏的孀妻有个遗腹子,刚刚换牙的年纪,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

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聪明的老头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真的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语文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语文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分析愚公形象,感悟故事寓意。

1.3掌握生字词和文言文句式。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查阅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2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理解课文。

2.3开展小组讨论,分享感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民族自豪感。

3.2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故事寓意。

1.2分析愚公形象,学习愚公精神。

2.教学难点:1.1掌握文言文句式,提高阅读能力。

1.2理解愚公移山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愚公移山》的背景。

1.2学生分享对《愚公移山》的了解。

2.熟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韵味。

2.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

3.理解课文内容3.1教师简要讲解课文大意。

3.2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4.分析愚公形象4.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愚公的形象特点。

4.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愚公的看法。

5.感悟故事寓意5.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寓意。

5.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6.学习文言文句式6.1教师讲解文言文句式特点。

6.2学生练习翻译文言文句子。

7.小组讨论7.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愚公移山的现实意义。

7.2学生分组讨论,形成共识。

8.2学生完成作业:写一篇关于《愚公移山》的感悟文章。

四、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难点详细补充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故事寓意: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愚公移山的故事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寓言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其实,这个故事背后蕴含着很深的道理,让我们一起探讨。

”1.2分析愚公形象,学习愚公精神:教师提问:“愚公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教学难点:1.1掌握文言文句式,提高阅读能力:教师举例:“比如,‘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这句话,它的现代汉语意思是……”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句式,尝试翻译。

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第22课愚公移山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第22课愚公移山教案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⑵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2、能力目标:⑴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掌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⑵掌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烘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3、德育目标:学习愚公精神,正视生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课时布置】1课时。

【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掌握文意;思读课文,探究文章寓意;品读课文,鉴赏文章写法上的特点;研读课文,联系实际,总结升华。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

下面请看动漫flash──愚公移山。

(同学欣赏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同学自身放声读一遍课文。

其间,遇到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看注释或查字典。

教师不予指导。

2、互读课文,两个同学一组:一个同学读,一个听。

听者发现读音有错,当即指出。

两人对某字的读音意见不一致时,记下这个字,留待一会儿解决。

如是,二人各读一遍。

3、订正读音。

4、同学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

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5、教师检查同学自学情况。

(多媒体展示)⑴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女之不惠亡以应一厝朔东无陇断焉⑵对加粗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惩山北之塞A、处分B、警戒C、苦于出入之迂也A、绕远B、迂腐C、困难指通豫南A、指向B、手指C、一直杂然相许A、允许B、赞成C、答应且焉置土石A、哪里B、乃、才C、语气助词⑶一词多义:方:方七百里方其远出海门且: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曾:曾不若孀妻弱子曾益其所不能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吾义固不杀人亡:河曲智叟亡以应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其:惧其不已也其如土石何帝感其诚其妻献疑之: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虽我之死,有子存焉甚矣,汝之不惠告之于帝⑷翻译下列句子。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二课《愚公移山》教案及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二课《愚公移山》教案及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二课《愚公移山》教案及知识点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二课《愚公移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列子》及其作者,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能读准“仞、畚、孀、龀、厝、陇”等字。

2、学会辨认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流畅翻译全文,能概括寓意。

3、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4、让学生对愚公的举动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文中难解词句,疏通全文,熟读背诵。

辨析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2、难点: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愚公移山,这是一则寓言。

寓言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二、简介《列子》及作者1、《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撰写。

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2、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三、授新1、学生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掌握下列实词:仞冀箕畚孀龀匮亡厝雍陇2、通假字:指;反;惠;亡;厝。

3、重点句子的翻译和字词的落实:年且九十(年纪将近九十岁)惩山北之塞(苦于大山的阻挡)杂然相许(大家纷纷表示赞许)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还不能够搬掉魁父这样的小山丘)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土筐把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夏去冬来,经过一年才能往返一次)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到不可变通的地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何苦而不平(愁什么挖不平呢)如太行、王屋何(又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其如土石何(又能把土石怎么样呢)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一座放置在朔方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南部)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边,没有山岭阻隔了)4、复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人教部编版】2017年秋八上语文:第22课《愚公移山》表格版教案

【人教部编版】2017年秋八上语文:第22课《愚公移山》表格版教案

课题22愚公移山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和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了解寓言的特点。

3.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重点难点1.反复朗读课文,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策略方法朗读法、师友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课前导学1.了解列子及写作背景资料。

2. 自学生字词:万仞.(rèn)冀.州(jì)惩.(chénɡ)塞.(sè)迂.(yū)荷.(hè)箕畚..(jī běn)孀.妻(shuānɡ)智叟.(sǒu)始龀.(chèn)穷匮.(kuì)亡.以应(wú)厝.(cuò)陇.(lǒnɡ)朔.(shuò)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交流感知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1.作者以及背景资料。

2.生字、生词的读音和释义。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一共四段,勾画了几幅图画?是哪几幅图画?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江涛演唱的《愚公移山》后引入课题:这首歌源于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却昭示我们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要不畏困难勇于前行。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千百年来让炎黄子孙为之感叹的愚公,见识他的移山壮举。

.组织全班交流预习内容。

1.学生交流作者的写作背景和生平。

2.师友互相检查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3.自主思考,然后全班交流。

研读共品三、研读课文:1.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愚公移山的目标是什么?愚公移山的方法是什么?(用原文回答)教师适时引导教师选点精讲,进行学法指导。

1.师友讨论明确:可用课文原句,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2.全班交流。

2. 移山非移物,在挖山过程中有哪些困难?总结提高四、课堂总结1.师友归纳,总结知识:2.总结收获,点拨提升。

【小初高学习]2017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愚公移山》教案 新人教版

【小初高学习]2017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愚公移山》教案 新人教版

22.《愚公移山》教学目的1.了解文言文表疑问的几种句式;正确解释下列词语:加、亡、且、焉、诸、以。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分析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的形象特点。

4.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理解课文中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的写法。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播放江涛唱的《愚公移山》歌曲) 同学们,歌中唱的愚公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愚公移山》一文的主人公。

历经千百年了,但愚公精神还被人们广为传唱,当然也有人认为“愚公精神可佳,但是做法很蠢。

出入不方便,为什么不修路,不搬家,而一定要移山呢?”你认为哪种说法好,带着问题我们走进文本。

二、体裁、出处和作者1.体裁和出处《愚公移山》是一则长期在民间流传的寓言,保存在《列子·汤问》篇里。

《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著。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

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较小,寓意深刻而含蓄。

2.列御寇列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郑缪miù公同时。

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

三、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大意。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惩.chéng 塞.sè迂.yū曾.céng荷.hè箕畚..jī běn孀.shuāng龀.chèn叟.sǒu匮.kuì亡.wú厝cuò2.朗读课文。

⑴教师范读,学生试读、齐读,也可听课文录音,朗读时注意正音。

⑵朗读停顿的指导。

关于句中的停顿。

句中的停顿,按朗读时感情表达的需要或换气的需要可适当作短暂的停顿,但要以词或短语为单位,以不念破句为标准。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语文《22愚公移山》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语文《22愚公移山》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语文《22愚公移山》优质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愚公移山》一文,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主题,并能够运用阅读策略来分析文本。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与思辨能力。

3.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理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精读课文《愚公移山》。

2. 分析文中人物刻画和寓意。

教学难点:1. 理解文中深层主旨寓意。

2. 运用阅读策略分析文本。

教学准备:1. 课文《愚公移山》的课本。

2. 课件、多媒体设备。

3. 分组任务卡片。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学生对“勇往直前”这一成语的理解,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

2. 学生回答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成语背后蕴含的故事。

3.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面对困难,你会采取怎样的态度?Step 2:整体感悟(15分钟)1. 让学生朗读课文《愚公移山》。

2. 列出一系列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例如:“愚公为什么要移山?”“你认为愚公的目标是实现可能的吗?”“愚公移山的初衷和最终结果有什么不同?”等等。

3.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4. 每个小组从点、划线、确立目标、列主题、讨论摘要等角度进行思考分析,并记录在小组任务卡片上。

Step 3:深入理解(15分钟)1. 组织小组分享,每个小组依次介绍自己的讨论结果。

2.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以及评论其他小组的答案。

3. 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深入分析文中人物刻画和背后的寓意。

4. 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加深学生对寓意的理解。

Step 4:运用阅读策略(10分钟)1.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找出重要信息。

2. 提供一些关于阅读策略的问题,例如:“你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生词或难句?”“你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等等。

Step 5:拓展与运用(10分钟)1. 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愚公,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真实的愚公故事?请写下简单的标题,并写下自己对这个故事的感悟。

人教版(2017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教案

人教版(2017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教案

课型:新授课课时:2—1授课日期:
课题:愚公移山
【教学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指导学生顺畅朗读,了解故事的大意。

2、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能较顺利地翻译课文。

3、理解词义的古今差异和特殊句式,结合注释,能较顺利地翻译课文
【教学重点】
结合注释,能较顺利地翻译课文。

【教学难点】
词义的古今差异和特殊句式的理解
【教学过程】
课型:新授课课时:2—2授课日期:
课题:愚公移山
【教学目标】
1、分析愚公这一艺术形象,领悟其思想意义。

2、拓展思维空间,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行多角度的阅读。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的写法
【教学过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二课《愚公移山》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二课《愚公移山》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二课《愚公移山》教案及知识点一、教学目标1.理解《愚公移山》的寓意和道理。

2.学会通过朗读、分析和讨论获取文章的信息。

3.熟悉《愚公移山》相关的文化知识和地理知识。

二、教学重点1.掌握《愚公移山》的情节和故事线。

2.理解《愚公移山》的寓意和主题。

3.了解《愚公移山》所涉及的文化和地理知识。

三、教学难点1.分析《愚公移山》背后的哲学意义。

2.探讨《愚公移山》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询问学生对《愚公移山》这个故事的了解程度,让学生先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节。

2. 给出问题(10分钟)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愚公为什么要移山,这背后有什么含义?2.愚公的坚持让我们想到了什么?3.故事中提到的《蟠桃园》、《西岳华山》是什么,有什么文化和地理知识含义?通过讲述故事和讨论问题,让学生理解故事的情节和寓意,并加深对文化和地理知识的了解。

3. 分组讨论(20分钟)把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自行讨论一个问题:1.故事中的愚公对我们有哪些启示?2.故事中的山是实际的山吗?有什么特殊含义?每个小组要在讨论结束后向全班汇报自己的答案和观点,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4. 总结归纳(10分钟)根据讨论的结果,整理出故事《愚公移山》所表达的寓意,以及心灵鸡汤式的启示,如“努力并不一定能够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会失败”,“尽管不能改变外在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的内心”,等等。

5. 作业(5分钟)布置以下作业:1.写一篇总结《愚公移山》的随笔(500字以上)。

2.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有关《蟠桃园》和《西岳华山》的文化知识,并写一篇短文介绍。

五、学习评价方法1.课堂参与度评分。

2.作业评分。

六、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学生们对《愚公移山》这个故事的情节、寓意、文化和地理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并与同伴交流和互动,从而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第22课愚公移山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第22课愚公移山教案
(2)愚公移山精神的深层含义,如何将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对愚公形象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避免片面理解,深入挖掘其内在品质。
举例解释:
-文言文句式理解:针对文言文特有的句式,如倒装句、省略句等,通过例句分析、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
-愚公移山精神的现实应用:引导学生从愚公移山的故事中提炼出“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精神,结合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思考如何运用这种精神去克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3)分析愚公形象,理解愚公移山的原因、过程和意义,体会愚公精神。
(4)学会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文本,提炼关键信息。
举例解释:
-生字词的掌握: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惩”、“倔”、“遂”等字的读音、写法和用法,以便在阅读其他文言文时能够准确理解。
-愚公形象的全面评价:组织学生讨论,使他们在了解愚公坚定的信念和毅力的同时,也认识到其局限性,从而形成客观、全面的评价。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愚公移山》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坚持努力去克服的困难?”(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愚公精神的奥秘。
4.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激发创作热情。
本章节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在新教材要求下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在语言、思维、文化、审美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17部编版)22《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17部编版)22《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语,了解寓言特点;深刻理解寓意。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增强语感;疏通大意;正确评价文中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创意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1、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本文深刻寓意。

2、难点:神话结尾的作用。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流程一、导语设计:唱《愚公移山》歌曲,说说歌中表达的内容和创新理解。

二、关于寓言: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常用夸张手法描写人物,或把动植物与非生物拟人化.使深奥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训从简单而又明白易懂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中国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散文中有不少此类作品,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三、关于朗读:听范读朗读(多遍)正字音。

完成相关问题1、给下列字注音。

))))())2、指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写出本字。

(1)河曲智叟亡在应。

(通“无”没有)(2)一厝朔东,(通“措”放置)(3)甚矣,汝之不惠。

(通“慧”聪明)(4)指通豫南,(通“直”一直))(6)始一反焉。

(通“返”往返)(6)无陇断焉(通“垄”高山,)3、请你不看课文,随意讲讲这个寓言故事?——找3名左右学生讲述。

4、通过朗读,判断意思,自己完成下列问题?用原文回答。

(1)愚公移山的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愚公移山的目标: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解决移山疑难的办法: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4)愚公移山的行为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内容: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5)运土的情形是: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6)愚公坚信山能移走的理由:虽我之死,……;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7)表现智叟理屈词穷的句子:河曲智叟亡以应。

(8)智叟笑而止之的原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五、整体感知课文:一段:写故事的背景(介绍太行、王屋二山)。

山名;方圆;高度;山原处所。

(为移山设伏)二段:写愚公决心移山,得到全家支持,并排除疑难,立即行动。

人教版(2017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教案

人教版(2017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教案
-写作手法:分析愚公与智叟对话部分,理解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体会其在文中的作用。
-寓意理解:深入探讨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涵,理解寓言故事所要传达的价值观。
举例解释:
-文言文阅读:如“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要求学生理解“且”字的用法,表示愚公的年龄接近九十岁。
-重点词汇:词汇“移”字,在文中的含义为“改变”,表示愚公决心改变山的方位,体现了他的决心和毅力。
1.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兴趣,增强文化认同感。
2.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分析愚公与智叟的对话,理解寓言故事中的对比衬托手法,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升表达交流能力。
4.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学习愚公坚持不懈、勇于挑战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写作手法运用:分析愚公与智叟对话中,如何通过对比衬托手法,展现愚公的坚定信念和智叟的怀疑态度。
-寓意深度挖掘:引导学生思考愚公移山的故事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如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如何发挥愚公精神,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愚公移山》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坚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事情?”(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愚公移山精神的奥秘。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着重讲解了愚公与智叟对话中的对比衬托手法和文章寓意。通过案例分析、重点难点解析,学生们对这两个方面的理解有了很大提升。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对文言文中特殊句式和词汇活用的掌握程度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因此,在后续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这部分知识点的讲解和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组织全班交流预习内容。
1.学生交流作者的写作背景和生平。
2.师友互相检查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3.自主思考,然后全班交流。
研读共品
三、研读课文: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愚公移山的目标是什么?愚公移山的方法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移山非移物,在挖山过程中有哪些困难?
教师适时引导
教师选点精讲,进行学法指导。
1.师友讨论明确:可用课文原句,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
2.全班交流。
总结提高
四、课堂总结
1.师友归纳,总结知识:
2.总结收获,点拨提升。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生字词
2.思考课后习题。
教师点评,作重点强调。
教师总结提升。
师友共同总结本课的知识点。
师友谈收获。
学生评选出最佳师友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交流感知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1.作者以及背景资料。
2.生字、生词的读音和释义。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全文一共四段,勾画了几幅图画?是哪几幅图画?
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江涛演唱的《愚公移山》后引入课题:这首歌源于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却昭示我们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要不畏困难勇于前行。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千百年来让炎黄子孙为之感叹的愚公,见识他的移山壮举。
巩固拓展
六、迁移拓展
运用烘托渲染的手法,描写一个场景,表现事物的特点。
教师出示问题,适时引导
师友相互讨论谈感受。
全班交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总结提高
七、课堂总结
1.师友归纳,总结知识。
2.总结收获,点拨提升。
八、布置作业:
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师总结提升
布置作业
师友共同总结本课的知识点。
课题
22愚公移山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和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了解寓言的特点。
3.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重点难点
1.反复朗读课文,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策略方法
朗读法、师友合作探究法。
学生活动
交流感知
1、复习导入:回顾上节内容,引入本节课内容。
二、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师友回顾交流
研读共品
三、探究学习
1.对于愚公移山的想法和行为,众人和邻居有什么态度?“其妻献疑”是不是不愿移山?
2.智叟对待愚公移山的态度如何?试结合其语言分析。
3.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一样吗?
师友谈收获。
学生评选出最佳师友
板书设计
补充修正
教学反思
4.愚公是怎样驳斥智叟的?
5.愚公和智叟的看法最大的不同在什么地方?
6..操蛇之神和天帝对待愚公移山是什么态度?有何作用?
教师适时引导
教师选点精讲,进行学法指导。
师友讨论共品。
全班交流
师友交流,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请教其他师友
互助释疑
四、交流疑点,互相解答。
五、全班交流,解决疑难。
掌握学情,及时解惑。
师友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班上提出。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课前导学
1.了解列子Biblioteka 写作背景资料。2.自学生字词:
万仞(rèn)冀州(jì)惩(chénɡ)塞(sè)迂(yū)
荷(hè)箕畚(jīběn)孀妻(shuānɡ)智叟(sǒu)
始龀(chèn)穷匮(kuì)亡以应(wú)厝(cuò)
陇(lǒnɡ)朔(shuò)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