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附子败酱散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合集下载

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适应病症

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适应病症

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适应病症
张仲景《金匮要略》薏苡附子败酱散:
薏苡仁30 克,制附子6 克,败酱草15克。

这是一付的剂量,一付熬出三付,一天服用三次。

古文: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

腹无积聚,身无热。

用于肠痈,急慢性阑尾炎、右下腹疼痛等。

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适应情况:
1、鹅掌风:手心发痒,手掌皮肤变粗,流黄水,手掌皮肤逐渐变厚,呈鱼鳞状,奇痒难忍。

薏苡仁30 克,制附子6 克,败酱草10克,白术15 克,茯苓15克,干姜5克,党参8克。

2、皮肤粗糙甲错:四肢和肩背部皮肤粗糙瘙痒,有甲错现象。

排出皮癣的可能后,观察其他皮肤也没有光泽,干涩。

按《金匮要略》中说,内有淤血,外皮肤必有甲错。

薏苡仁50 克,制附子9 克,败酱草30克。

3、肚脐眼流水:肚脐瘙痒而流水,经久不愈。

薏苡仁30克,制附子6克,败酱草15克。

4、卵巢囊肿:小腹部胀痛,有下坠感,月经前期腰酸,经期延长,白带增多。

去医院检查发现有卵巢囊肿。

薏苡仁30克,制附子12克,败酱草15克,夏枯草30 克,蒲公英30克。

5、劳淋(尿道炎和肾炎):尿急、尿频、尿痛、尿中白细胞增多。

一般这类患者女性白带会增多,男性往往有前列腺炎的症状,尿道口
有滴白。

是肾阳不足导致湿热内生。

制附子12克,薏苡仁30克、败酱草30克,栀子10克,黄柏10 克。

薏苡附子败酱散的神奇功效与作用

薏苡附子败酱散的神奇功效与作用

薏苡附子败酱散的神奇功效与作用薏苡附子败酱散一、古方简介【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薏苡仁30g,附子.6g,败酱草15g。

【功效】排脓消肿。

【主治】肠痈脓成,毒结阳伤证。

身无热,肌肤甲错,腹皮急,按之濡软,如肿胀,脉数。

二、临床新用(一)内科疾病1.细菌性肝脓肿【案例】某女,40岁。

既往有胆囊炎病史,患者2002年5月20日因发热、右胁胀痛2天来诊。

就诊时患者寒战、高热,右上腹胀痛,伴食欲不振,便秘,乏力。

查:右季肋部饱满,右上腹肌紧张,肝区触痛,叩击痛。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20.2×109/L,中性粒细胞占92%。

B超示:肝右叶内有一无回声暗区,大小约65mmx35mm,暗区内有少许光点,境界清楚,壁稍厚,内壁毛糙;胆囊大,变形,壁厚,内壁毛糙,透声差。

诊为慢性胆囊炎、急性细菌性肝脓肿。

经用抗生素治疗5日,病情无改善,因患者惧怕手术,遂求诊于中医。

诊见:寒热往来,右胸胁胀痛,口苦咽干,便秘,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病机为肝胆郁火,久而气滞血瘀,聚而化痈成脓,治以清火散郁、活血排脓。

方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处方:败酱草、薏苡仁、赤小豆、生晒参各30g,大黄(后下)、浙贝、郁金、桃仁、北柴胡各10g,附子6g,炙甘草3g。

日1剂,水煎,分2次服,服后患者每日必排便1~2次,色如咖啡,气味臭秽。

二诊:4剂后,患者右胁胀痛减轻,有食欲。

6剂后体温降至正常,无恶寒。

继续服药至13剂,患者大便从咖啡色转为正常。

考虑脓肿为单发且较大,虽症状消失,短期内脓未必即排净,遂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加生晒参为主方(便秘加大黄),水煎服,共服40余剂而愈。

半年后B超示:肝内液性暗区已消失[陈华.加味薏苡附子败酱散治愈细菌性肝脓肿1例.中国民间疗法,2003,11(12):40]。

【按语】薏苡附子败酱散乃用于治疗已化脓之肠痈之处方,医者认为细菌性肝脓肿与肠痈有相同的病机,故取之加味以治。

本病病机是瘀热化脓,脓既成则以排脓为急,所谓急则治标;脓由瘀热所成,瘀热为病之本,故应兼以清热化瘀。

“薏仁附子败酱散”用之得当,治阑尾炎,肠炎有效

“薏仁附子败酱散”用之得当,治阑尾炎,肠炎有效

“薏仁附子败酱散”用之得当,治阑尾炎,肠炎有效《伤寒杂病论》中的中药世界(36)特别说明,文中方剂须在执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经考古人员考证,汉代中药一两为15.625克,一分为=3.9~4.2克。

古老的药败酱草这味药不算很常用,但常见,李时珍就曾感慨:'败酱草,善于排脓破血,所以张仲景治痈,古方妇科亦常用,而后人不知道习用,大概是因为没有遇到懂行的人吧。

”这味药很古老了,它是败酱科黄花败酱,百花败酱的干燥全草,也叫鹿肠,鹿首,马草,泽败,在我们贵州则叫胭脂麻,苦益菜,野苦菜。

在《神农本草经》中即已记载,这味药辛,苦,微寒,能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活血行瘀,作用部位是小肠,大肠,肌部,肉部。

这味药很安全,在南方一些地区,人们采摘来蒸,当成野菜食用。

它能治疗两大类疾病:1、小肠,大肠,肌部,肉部出现的脓肿。

推而论之,能够治疗下面这些部位的疾患——肠部:急慢性阑尾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赤白痢疾,十二指肠溃疡等等。

肌部:痈疽肿毒,流行性腮腺炎,目赤肿痛等等。

肉部:肺痈。

2、妇人产后由于由于“血瘀”导致的瘀阻腹痛。

治疗肠部,肉部,妇人瘀阻腹痛多用煎服法,剂量干品在4g~20g之间,鲜者则可以用到50g~200g之间。

治疗肌部疾病,如急性腮腺炎,痈疽肿毒多用鲜品外敷法。

比如说,可以用黄花败酱鲜叶50g以上,配合生石膏25~50g,捣碎,再加鸡蛋清调匀,外服痛处,一付药可以敷24小时左右。

如果严重,则需外敷,内服。

此法对乳腺炎,淋巴管炎,痈,疖等疾患亦有良效。

不过,此物寒凉,所以有医者认为应该用于“实热瘀滞”之症,若脾胃虚弱,食少泄泻,畏寒怕冷不宜用之,但是这种说法不是绝对的,中医的奥妙在于,通过配伍,寒药温用,温药寒用,在保留中药药效的同时,消除或减弱中药的副作用。

这寒药温用法,就是我下面即将介绍的一个方子。

古老的方这个古老的方子最早出现在《金匮要略》之中,它叫“薏苡附子败酱散”。

它是治疗什么病的呢?它治疗的是肠痈病。

胡希恕: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顽固性皮肤病

胡希恕: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顽固性皮肤病

胡希恕: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顽固性皮肤病薏苡附子败酱散主治条文“其身甲错”,胡希恕、赵明锐、藤平健等经方家将其扩展应用到皮肤病的治疗,薏苡仁、败酱草祛瘀排脓,加少量附子起振奋作用,对湿疹、硬皮病、牛皮癣、鹅掌风等顽固性皮肤病都有不错的效果。

胡希恕先生讲解:这个薏苡附子败酱散啊,这个附子用量非常轻,它不是专陷于一种阴虚证而用附子的。

这个痈脓的排出,大概都搁一些振奋的药,或者是,你看咱们这个枳实芍药散,它拿大麦粥,再把这个排脓散搁鸡蛋黄都是鼓正气,古人就是这样。

这个证虚啊不足以排脓,他用一种强壮亢奋药辅佐其它的药物,使它达到排脓的目的。

所以这个药,你不能重用,这里头你看就看出来了,薏苡十分、附子二分、败酱五分。

古人一两是四分,二分就是半两了,顿服了,一次半两,三味一两五,就是合现在一钱半,古时候一两合现在三钱,那么它这个半两呢,合现在一钱半。

那么这个药主要的排脓,它是薏苡和败酱草两个药的关系。

薏苡有解凝排脓、利小便的作用。

败酱也去瘀也排脓,那么这两个药就是一种这个都较比寒性的排脓药。

但是要使脓达到排出还得在这个扶正方面,你得稍稍搁点有一些亢奋补益的药才好,所以加点附子。

这个药很常用了,它不但排脓,还去湿痒,像一般皮肤病常用它。

尤其这个硬皮症,我不断用这个药,很好使。

就是顽固的牛皮癣,这个药也好使的,附子可是不要重用啊。

我用这个药都重,薏苡差不多用一两,败酱可以用五钱,附子一钱到二钱,一般顽固的皮肤病挺好使的。

那么在这个书上它是用来排脓了,偏于虚而有脓可以用这个方子的。

湿疹(藤平健医案)36岁妇女,4年前行阑尾手术后,手出现水泡样湿疹,自两手腕起,波及手指,湿疹极为湿润,有者已结痴。

诊为货币状湿疹,入院在皮肤科治疗。

头出现鳞屑,回肓部有轻度压痛,脉右浮弱,左弦细。

腹力微弱,皮肤青黑无光泽。

给与薏苡附子败酱散,病情好转,面色有泽而白。

《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鹅掌风(赵明锐医案)朱某,男,56岁,肥皂工人。

薏苡附子败酱散

薏苡附子败酱散

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肠痈内脓已成,或慢性反复发作者。

方中主要用以薏苡仁利湿排脓,并辅以败酱逐瘀消肿,兼有附子温经祛湿、散寒止痛等等。

主证:肠痈内脓已成,身无热,肌肤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

【组成】薏苡仁30克附子6克败酱15克【用法】上药三味,杵为粗末。

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顿服。

【功用】排脓消肿。

【主治】肠痈内已成脓,身无热,肌肤甲错,腹皮急,如肿状,按之软,脉数。

现用于急性阑尾炎脓肿已成,或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腹部柔软,压痛不明显,并见面色苍白,脉弱等阳虚证候者。

【方论】本方所治肠痈,是由素体阳虚,寒湿瘀血互结,腐败成脓所致。

方中重用薏苡仁利湿排脓,轻用附子扶助阳气,以散寒湿,佐以败酱破瘀排脓。

配合成方,共奏利湿排脓,破血消肿之功。

【各家论述】1.《金匮玉函经二注》:血积于内,然后错甲于外,经所言也。

肠痈何故亦然那?痈成于内,血泣而不流也。

惟不流,气亦滞,遂使腹皮如肿,按之仍濡。

虽其患在肠胃间,究非腹有积聚也。

外无热而见数脉者,其为痈脓在里可知矣。

然大肠与肺相表里,府病而或上移于脏,正可虞也。

故以保肺而下走者,使不上乘。

附子辛散以逐结,败酱苦寒以祛毒而排脓。

务令脓化为水,仍从水道而出,将血病解而气亦开,抑何神乎。

2.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右少腹痛范围较广,除治疗急、慢性阑尾炎以外,并可治疗附件炎、慢性盆腔炎,盆腔积液,肠粘连,宫颈糜烂,前列腺炎,痛经以及因血瘀等原因造成的少腹痛;胸腔、腹腔各脏器之化脓性疾患、结核性腹膜炎和皮肤疮疖jiē,牛皮癣,而见本方证者,皆有效验。

3.【临证加减】4.1、血瘀者,加桃仁、红花、穿山甲、广地龙、鸡血藤,以促进活血化瘀之力;5.2、脓毒重者,加冬瓜仁、紫花地丁、赤小豆、红藤、蒲公英,以增加清热解毒之功;6.3、血虚者,加当归、熟地、白芍,以养血生血;7.4、气虚者,加生黄芪、黄精、党参,以益气补虚;8.5、气滞者,加木香、莱菔子、香附、大腹皮、枳壳,以通利气机;9.6、便秘加大黄,便溏加川连,以通幽,清热通便;10.7、恶心呕吐者,加姜汁、乌贼骨、左金丸以止呕;11.8、有蛔虫者,加使君子、槟榔以驱虫;12.9、热毒盛者加黄连、黄柏、鱼腥草;13.10、阳虚甚者加补骨脂、仙茅、仙灵脾;14.11、气滞者加槟榔、枳壳、川楝子;15.12、阴虚者加石斛、玉竹、麦冬;16.13、食积者加山楂、神曲、稻芽、麦芽。

薏苡仁附子败酱散治双下肢渗出性湿疹一例

薏苡仁附子败酱散治双下肢渗出性湿疹一例

薏苡仁附子败酱散治双下肢渗出性湿疹一例
王某,男,72,北京人。

双下肢冒水,伴瘙痒一个月。

现下肢背面渗水,心烦失眠,尿频尿急,舌红,苔黄腻,脉细数。

据其症状,乃属虚热扰神,湿热下注。

治疗以清虚热,排湿毒,用薏苡仁附子败酱散加猪苓汤,外用马齿苋枯矾泡洗。

处方如下:败酱草30克,生薏苡仁60克,制附子8克,猪苓15克,土茯苓30克,滑石18克,阿胶珠10克(烊化),甘草6克,泽泻20克,白鲜皮30克。

5付
外用:马齿苋50克,枯矾20克。

5付
二诊:渗出减少,尿频尿急无,睡眠也踏实多了,舌苔脉如前。

改方:败酱草30克,薏苡仁60克,制附子8克,土茯苓30克,白鲜皮30克。

5付
外用药不变守原方,5付,外用。

三诊:症状有更好的发展,足背面光亮,无再冒水,痒也减轻好多。

舌质淡红苔薄。

效果如此甚好,继服原方7付,外用如旧7付,加以巩固治疗。

•Read 从六经辨治糖尿病
按语:《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3条: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观其症脉守方用之,故效果甚好!
作者:宋永贵
你也可能感兴趣
•湿疹缠绵难愈,妙用经方除顽疾
•倪海厦:论皮肤病(皮肤干痒,湿疹等)
•越婢汤加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幼儿湿疹
•王静安:湿疹,内外合治效更佳
打赏赞分享。

薏苡附子败酱散

薏苡附子败酱散
热不调者则辛开苦降,用半夏泻心汤或交泰丸;肝脾不调者,则
调和肝脾,用痛泻要方加味。收功。仲医杂志,1984,c6,:313
14.本方加味治疗肝脓肿:血瘀加桃仁、红花、穿山甲、地
鳖虫;脓毒重者加冬瓜仁、赤小豆、红藤;血虚加当归、川芎、
白芍;气虚加黄芪、党参;气滞加木香、乳香;便秘剧痛加大
黄。[四川中医,1989,《1,:26]
花45g,皂角刺、桃仁泥各lOg,川连、生甘草各5g。日服两
剂,服4剂后随症加减,同时配用氨苄青霉素等。[江苏中医,1985,
(2):Z93
10.本方治疗肠痈:基本方为薏苡仁lOOg,炮附子、败酱
草各30g。附子先煎半小时,再下余药,三煎共得1000ml,每隔
2小时服200ml。脉数便于加大黄15g(后下);发热者加银花
利气机。
6.便秘加大黄,便溏加川连,以通幽,清热通便。
7.恶心呕吐者,加姜汁、乌贼骨、左金丸,以止呕。
8.有蛔虫者,Biblioteka 使君子、槟榔,以驱虫.9。本方临床妙用:治疗引产术后脓毒血症导致复发性胸腹
腔脓疡、肺结核并发支气管胸膜瘘、卵巢恶性肿瘤。药用生薏仁
60g,附片、皮尾参各15g,败酱草、蒲公英、红藤各30g,金银
肠痈皮肉状如蛇皮及如锉错小腹坚心腹急名薏苡仁子败
薏苡附子败酱散
薏苡附子败酱散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薏苡仁30g 附子5g 败酱草20g
上3味,共为细末,取4g,以水200ral,煎取lOOml,一次
服完。
(功效]排脓解毒,通阳散结。
(主治)
主证:肠痈脓已成,身无热,腹皮急,按之濡,皮肤粗糙,
舌质淡,苔白薄,脉虚数。
副证:腹中或有肿块,或四末冷,精神萎顿,倦卧嗜睡。

实用方剂学-----薏苡附子败酱散

实用方剂学-----薏苡附子败酱散

实用方剂学-----薏苡附子败酱散薏苡附子败酱散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败酱五分右三味,杵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小便当下。

【主治】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

【方论选萃】明汪机:肠痈,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聚积,身无热,此久积冷所致,故《金匮》有用附子温之。

清吴谦:大小肠痈,俱由湿热气滞凝结而成。

或努力瘀血,或产后败瘀蓄积,流注于大肠、小肠之中。

若痈成日久不潰,身皮甲错,内无积聚,腹急腹痛,身无热而脉数者,系肠内阴冷,不能为脓,宜薏苡附子散主之。

薏苡附子散:附子(炮)二分败酱五分薏苡仁(炒)一钱。

清高秉钧:其因久积阴冷所成者,宜用温热之剂以温发之,《金匮》之用附子薏苡败酱散是也。

清时世瑞:时氏在《疡科捷径》一书中改名为“薏苡附子散”曰:“肠痈气急须宜服,脏腑能教邪自驱。

【近代验证】例一炊积科《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慢性阑尾炎93例》(选自《陕西中医》1990;11(8):365)笔者用薏苡仁60克、附子12克、败酱草30克,水煎服,将药渣敷右天枢穴附近。

腹痛甚加川楝、元胡、没药各10克;发热恶寒,恶心呕吐,大便秘结加半夏10克、生大黄6克、银花30克;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加红藤30克、白芍20克、甘草10克,腹胀纳呆加桃仁10克、夏枯草15克;孕妇加桑寄生、黄芩各10克、川断15克;白细胞或分类中性粒细胞增高者加蒲公英40克、连翘10克。

治疗慢性阑尾炎93例,结果痊愈78例(症状体征消失),好转11例(右下腹仍有深压痛或可触及条索状肿块),无效4例(中途改行手术者)。

例二陈涛等《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慢性盆腔炎56例》(选自《陕西中医》1993;14(12):533)薏苡仁、败酱草、益母草各30克、制香附、白芍各15克、熟附片10克、当归6克、琥珀1克吞、山甲粉1克吞,后二味经期不用,寒凝重者加乌药、肉桂、小茴香;湿热重者加蒲公英、红藤、连翘;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白术;输卵管积水加泽泻、茯苓皮;腹痛甚者加玄胡索、川楝子。

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腹部病通用方)

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腹部病通用方)

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腹部病通用方)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主治:肠痈者,阑尾炎。

慢性盆腔炎、卵巢囊肿、盆腔膀胱囊肿积液,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

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肌肤甲错蛇皮鱼鳞状。

治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肠痈之为病,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治慢性阑尾炎、阑尾脓肿、慢性附件炎、子宫内膜炎、局限性腹膜炎。

薏苡仁十分·(十倍分)附子二分·(二倍分)败酱五分·(五倍分)【用法】上药共为末,每用方寸匕,水煎服。

【主治】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

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

【方解】薏苡仁除湿排脓,附子温阳散结,败酱草解热毒排脓,杀疮痍疥藓丹毒。

合起来可治体素阳虚,又湿热下注蕴结而成肠痈证。

【应用发挥】用仲师原方加减还能治疗的各种疾病。

(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医案)1、肠痈阳虚患者西说慢性阑尾炎,属阳虚的肠痈患者,恶寒喜热,手足厥冷,右少腹阑尾点压痛明显,舌淡,苔白腻,脉沉弱、弦滑迟细者,用本方治之可愈。

2、鹅掌风症见初起时掌心及手指皮下,生小水泡搔痒,继而泡破,迭起白皮,脱屑,日久皮肤粗糙变厚,皱裂疼痛,冬天加重,可自掌心延及遍手,继续发展可至指甲变厚,色黑而脆。

3、肌肤甲错患者很多是儿童时代就出现蛇皮状皮肤,痕痒,冬天更甚,夏天减轻或消失,皮肤干燥异常粗糙呈鱼鳞状,用本方治之可愈。

4、不明原因右少腹痛西医检验后;腹痛原因不明,只要是阑尾区有压痛,或是妇检疑似附件炎,脉象沉紧迟缓者,用本方可迅速治愈。

***案例***例一、林XX,女、48岁,初诊2009年12月2日,主诉;患不明原因右少腹痛,每年发作几次,有时在夏天,今年入冬发作,大便长期不正常,几天才大便一次。

由2002年开始到医院多次检查仍不明原因。

舌色暗瘀,苔白中腻。

左脉弦紧迟缓,右脉细虚。

熟附子 12 薏苡仁60 败酱草30 大黄6 三剂2009年12月5日星期六,主诉;前药后,大便每天都有,右少腹不痛了,连腰痛也好了。

薏苡附子败酱散治慢性结肠炎配方、医案

薏苡附子败酱散治慢性结肠炎配方、医案

薏苡附子败酱散治慢性结肠炎配方、医案【原方配方组成】薏苡仁30克,附子6克,败酱草15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慢性结肠炎是一组疾病的总称,是指某些已知或未知原因造成的以炎性改变及功能紊乱为主的结肠疾病。

慢性结肠炎包括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结肠炎(特异性即细菌性、阿米巴性、结核性、寄生虫性、理化物质刺激性结肠炎等;非特异性即溃疡性、过敏性、结肠易激综合征、继发性肠功能紊乱性结肠炎)两大类。

特异性结肠炎诊断比较容易,治疗效果也较好,而非特异性结肠炎诊断与治疗比较困难。

从西医病理特征看,各种慢性结肠炎虽有差异,但基本病理为:结肠粘膜充血、水肿、脆性强,易出血、肠管运动及分泌增加。

其临床症状均以腹痛、腹泻、大便带粘液或脓血、大便次多、下坠、病程缠绵、反复发作为特点,病程可达数上年,由于久治不愈,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多出现消瘦、贫血甚至衰竭的证候。

本病属中医“泄泻”与“痢疾”的范畴,由于长期腹泻,据中医辨证脏腑虚损者多、虚寒者多,但也常虚中有实,寒热错杂,常见的有:湿热内滞、脾胃虚弱、肝气乘脾、脾肾阴虚、瘀血阻滞、寒热错杂等.根据《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8(3):27,许文东报道:运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合痛泻要方治疗慢性结肠炎28例,结果痊愈15例,好转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

处方:薏苡仁30克,败酱草15克,白术15克,白芍15克,附子6克,陈皮9克,防风9克,蒲公英12克,当归12克。

加减:湿重加苍术9克,茯苓15克;气滞加木香9克,槟榔12克;湿热内蕴加枳实10克,黄连12克,红藤15克;血瘀加赤芍15克,三七3克,桃仁12克;中虚脾弱加黄芪15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脾肾阳虚加肉桂9克,补骨脂15克,干姜9克。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30天为1个疗程。

中医《方剂学》痈疡剂——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

中医《方剂学》痈疡剂——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

中医《方剂学》痈疡剂——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一、组成薏苡仁分(30克)、附子二分(6克)、败酱草五分(15克)。

二、用法三味杵为末,取方寸,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

小便当下。

三、歌括1.薏苡附子败酱散薏苡附子败酱散,解毒散肿力不缓;肠痈成脓宜急投,脓泻肿消腹自软。

2.薏苡仁汤薏苡仁汤瓜蒌仁,丹皮桃仁一并存;湿滞血瘀腹胀痛,肠痈初起急煎烹。

四、功用排脓消肿。

五、主治肠痈内已成脓,身无热,肌肤甲错,腹皮急,如肿胀,按之濡软,脉数。

六、方解本方主治的肠痈,多由寒湿瘀血互结,腐败成脓所致。

脉数本为有热之候,身无热而脉数,是为内有痈脓之证。

肌肤甲错,乃荣滞于中,血燥于外。

气血郁滞,肠无燥屎,故按之濡软。

重用苡仁利湿消肿,与败酱草相配,有排脓破血之功。

少佐附子辛热,助苡仁以散寒湿,并以行郁滞之气。

共同具有利湿、排脓、破血消肿作用,使湿瘀分化,脓排肿消。

七、附方及方论薏苡仁汤(《证治准绳·疡医》):薏苡仁、瓜蒌仁各三钱(各10克)、牡丹皮、桃仁各二钱(各6克),作一服,水三盅,煎至一盅,不拘时服。

功用:利湿润肠,活血止痛。

主治:肠痈初起,湿滞血瘀,腹中疗痛,或胀满不食,小便不利;或妇人产后,月经前后,凡由湿滞血瘀而致腹痛者,皆可服用。

八、文献摘录(方论)魏荔彤:“薏苡下气则能排脓,附子微用,意在走肠中,屈曲之处可达,加以败酱之咸寒以清积热。

服后以小便利为度者,气化也,气通则痈结者可开,滞者可行,而大便必泄污秽脓血,肠痈可已矣。

顿服者,取其快捷之力也。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

薏苡附子败酱散治湿疹、带下、慢性阑尾炎等

薏苡附子败酱散治湿疹、带下、慢性阑尾炎等

薏苡附子败酱散治湿疹、带下、慢性阑尾炎等薏苡附子败酱散: 古今临床皆为肠痈要方。

[/p][p=30, 2, left]薏苡附子败酱散,是以薏苡仁、附子、败酱草组成。

方中薏苡除湿排脓,《中国药植图鉴》说:“治肺水肿、湿性胸膜炎、排尿障碍、慢性胃肠病、慢性溃疡。

”附子温阳散结。

败酱草解热毒排脓,消肿止痛,鲜者效果更好。

《纲目》:“败酱善排脓破血,故仲景治痈,即古方妇人科皆用之。

”《本草正义》:败酱“能清热泄结,利水消肿,破瘀排脓”。

《中药大辞典》:败酱“清热解毒,排脓破瘀”,治“产后瘀滞腹痛,痈肿疥癣”。

《日华子本草》:败酱治“疮痍疥癣丹毒”。

仲景用本方治疗肠痈,以及由营血郁滞于里,使皮肤缺乏血液的滋养,而形成的“肌肤甲错”等证候。

临床上用本方治疗阑尾炎脓已成的病证,效果之明显,自不待说,并可治疗慢性阑尾炎,日久阳虚,脉迟,手足厥冷,缠绵不愈的属虚寒型者,效果也颇显着。

另外,不论男女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右少腹部疼痛,用本方也有一定的效验。

还可治疗鹅掌风。

[/p][p=30, 2, left]《用方经验》本方条曰:“兼治遍身有疮疖如癞风,肌肤不仁,不知痛痒者。

”如:鹅掌风。

见《外科正宗》多因风湿凝聚,气血失养所致。

或由接触传染而得,初起掌心及手指皮下,生小水泡搔痒,继而泡破,迭起白皮,脱屑,日久皮肤粗糙变厚,甚则皲裂疼痛,入冬加重,自掌心可延及遍手,进一步发展可以引起指甲变厚,色灰黑而脆,病程缠绵,即手癣。

亦包括手部慢性湿疹、掌跖角化症等。

用本方治疗效果良好。

湿疹:薏苡仁30g,制附子8g,败酱草10g,苦参15g,蒺黎15g,土茯苓30g,红藤20,生甘草10g。

十剂逾。

金匮名医验案:薏苡附子败酱散

金匮名医验案:薏苡附子败酱散

金匮名医验案:薏苡附子败酱散薏苡附子败酱散【方药】薏苡仁十分(7.5克) 附子二分(1.5克) 败酱五分(3.75克)【用法】上三味,杵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小便当下(现代用法:作散剂,每服6~9克,水煎顿服。

或按原方比例作汤剂:水煎两次,温服)。

【原文】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三)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赵东奇【解说】本方主治慢性之肠痈。

肠痈迁延不愈,或脓成不溃,营血郁滞,形成慢性肠痈。

薏苡附子败酱散重用苡仁以利湿排脓,附子温阳散结,败酱排脓解毒。

本方现多用于慢性阑尾炎、阑尾脓肿、慢性附件炎、子宫内膜炎、局限性腹膜炎等。

【运用】一、肠痈(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周连三医案:张某某,男,23岁。

腹痛一天,发热呕吐,继则腹痛转入右下腹,经西医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先后用抗菌素等药物治疗,疼痛持续不解,且发热呕吐。

患者不愿手术而求治于周师。

证见面色青黄,神色困惫,右少腹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包块如掌大,畏寒发热,剧痛时四肢冰冷,舌黄有津,脉滑数。

体温38.7 C,血中自细胞20000/立方毫米。

此属寒湿邪结化热,治宜温阳祛湿清热。

方用薏米90克,炮附子30克(先煎),败酱草30克。

嘱其浓煎顿服。

4剂后疼痛大减,呕吐止,体温正常,白细胞下降为13000/立方毫米。

续服上方6剂,白细胞总数10000/立方毫米,仅在右小腹下包块不消。

再服上方20余剂,包块消失而愈。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5>:5)按语:寒湿郁结化热,热象不甚,否则不宜使用本方。

本案药量为大,附子宜先煎半小时,以减缓毒性。

二、肝痈(肝脓疡)赵士魁医案:揣某某,女,15岁,学生。

患者于两月前因胆道蛔虫被摘除胆囊,术后一周肝区疼痛不休,引流口淌脓,屡用青链霉素、龙胆泻肝、柴胡清肝等,疗效不佳。

方剂选萃:薏苡附子败酱散

方剂选萃:薏苡附子败酱散

方剂选萃:薏苡附子败酱散薏苡附子败酱散组成用法薏苡仁30~100g、附子10~15g、败酱草30~60g(鲜者连根用100g)。

水煎,分1~2次服。

方证皮肤粗糙起屑,右下腹拘急,按之虚软无力。

现代应用1.以皮肤粗糙起屑伴有干裂、瘙痒或流脓水为特征的皮肤病。

如湿疹(鹅掌风)、皮肤角化症、头癣、手足癣、银屑病、神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毛囊炎、传染性软疣、寻常疣、扁平疣、硬皮病、皮肤干燥症等。

2.痈、阑尾周围脓肿、局限性化脓性腹膜炎、多发性肝脓疡、卵巢囊肿、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等包块性疾病不溃不消而呈慢性化者。

3.其他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慢性阑尾炎、溃疡性结肠炎、霉菌性肠炎、糖尿病性脱疽、慢性盆腔炎、慢性宫颈炎、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阴茎痰核及男性不育症等也有应用的机会。

经验参考肠痈伴有皮肤粗糙是本方的正治,如《太平圣惠方》载治肠痈皮肉状如蛇皮,及如错,小腹坚”心腹急方。

即本方,用败酱二两,附子二两,薏苡仁二两半。

右捣散,每服三钱,以水中盏,人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温服。

内痈和外部的肌肤甲错两者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可能是内有瘀血,外失濡养所致。

有时肠痈根治后还会出现肌肤甲错,如藤平健治一36岁妇女,4年前行阑尾切除手术后,手出现水疱样湿疹,自两手腕起,波及手指,湿疹尤为湿润,有者巳结痂。

珍为货币状湿疹,入院在皮肤科治疗。

头出现鳞屑,回盲部有轻度压痛,脉右浮弱,左弦细。

腹力微弱,皮肤青黑无光泽。

给予薏苡附子败酱散,病情好转,面色有泽而白(《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

其实只要存在内有瘀血的表现,即使不是肠痈而是其他的腹腔疾病伴有的肌肤甲错也可以使用本方。

如《腹证奇览》载稻叶文礼治某妇,年36岁,腹肿似胀满,其肤甲错,腹皮急,但按之则软。

腹膨满如临月,心烦不能步行,众医皆棘手不治。

先生初认为腹满乃大承气汤证,攻下已半年,竟毫无效果。

于是请教其先师鹤先生,先师曰:“此证肌肤甲错,腹皮急,按之濡,谓薏苡附子败酱散证也”。

薏苡附子败酱散

薏苡附子败酱散

薏苡附子败酱散本方为主治肠痈脓已成而阳气不足者的主方。

见腹皮紧张,但按之濡软不硬,发热不明显,肌肤粗糙如鳞甲,脉数无力者。

方用苡薏仁利湿排脓,败酱草解毒祛瘀,附子振奋阳气,破滞散结。

现代用以治阑尾周围脓肿或慢性化脓性阑尾炎而兼阳气不足的患者。

案1、肠痈(阑尾周围脓肿):族叔余某,男,65岁,2011年9月25日诊。

素禀体弱,半月前因感冒在本镇医院经输液治疗一周,仍感身痛乏力,右下腹疼痛,到本所就诊。

刻诊:面色青黄,身倦乏力,畏寒低热,右下腹疼,小腹胀,排便不畅,查右下腹腹肌紧张,麦氏点压痛,触及1.5*1.5cm之包块,舌质淡红,苔白腻,脉虚数。

化验:wbc16000/mm3,中性80%。

诊为急性阑尾周围脓肿。

用庆大+甲硝唑+氯霉素三联静点5天,痛虽稍缓而包块渐增大,轻压痛,余辩为气虚阳微,寒湿郁结化热,酿成痈脓,治以益气温阳,散结排脓。

用苡薏附子败酱散。

生黄芪80g,生苡米90g,附子30g,败酱草50g,甲珠6g。

水煎服。

上方用三剂后阑尾部包块消失,面转红润,食欲、精神大增,用饮食调养,愈后未发。

按:本例患者素禀体虚,中气不足,寒郁化热,酿成肠痈。

苡薏附子败酱散能振奋阳气,温阳化湿排脓,加黄芪益气托毒,穿甲珠散结排脓。

由于辩证准,用药精,故收桴鼓之效。

案2、经期延长案段某, 女, 38岁。

初诊日期: 2009年8月12日。

患者于1年前人工流产后出现月经行经时间延长,淋漓近20日, 即或月经已净, 则白带增多, 且不时夹有血丝。

1 年来逐渐出现腰痛、乏力, 腰背怕冷, 小腹隐痛; 月经周期尚准; 舌淡白、舌苔薄白有津, 脉沉缓。

中医诊断: 经期延长; 辨证: 肝肾虚寒, 寒湿淤积胞宫; 治法: 温补肝肾, 利湿调经; 方用薏苡附子败酱草散加味。

处方: 制附片(先煎40 m in) 30 g, 薏苡仁30 g, 败酱草30 g, 仙灵脾30 g, 黄芪30 g, 白芷20 g, 皂刺20 g, 炮姜30 g, 炙甘草20 g, 当归15 g, 川芎15 g, 桃仁20 g, 泽兰20 g, 红花20 g, 香附15 g, 艾叶15 g。

薏苡附子败酱散组成,功效,临床运用医案

薏苡附子败酱散组成,功效,临床运用医案

薏苡附子败酱散组成,功效,临床运用医案【原文】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顿服小便当下。

(《金匮要略》第十八)【组成】薏苡仁10分附子2分败酱草5分。

【煎服方法】共研为末,取30克水煎10分钟,顿服。

或一分作3克计算,水浸20分钟,煎30分钟,取汁200毫升,顿服,一日二剂。

【功效主治】肠痈,脓已成,腹皮急,按之濡,身无热者。

【加减】1.夜间痛甚者,加乳香、没药。

2.有包块者,加三棱、莪术。

3.脉弱气虚者,加黄芪。

【禁忌】1. 发热者,忌之。

2.腹部硬满而痛,手不可近者,忌之。

【类方】大黄牡丹汤:同可治肠痈。

不同者,大黄牡丹汤用于属实、属热、脓未成之肠痈,症见发热,汗出,恶寒,腹痛拒按,脉象有力者。

【临床运用】1. 治肠痈,皮肉状如蛇皮,及如错,小腹坚,心腹急。

(《太平圣惠方》)2. 皮肤异常粗糙,如鱼鱗状。

(《经方发挥》)3. 手掌肿痒流黄水(鹅掌风剧证)。

(《经方传真》)4. 用于阑尾炎、局限性腹膜炎,已形成脓疡者,化脓性附件炎、痔痿等,化脓性腹股沟淋巴结炎、骨盆腹膜炎、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肺脓疡、汗泡、疣、湿疹、手掌角化症、白带、子宫内膜炎、局限性硬皮症、蛇皮症。

(《临床运用汉方处方解说》)【浅议】此肠痈之治方,以腹腔脓肿,按之濡,肌肤甲错,身无热,或畏寒肢冷为使用目标。

肠痈,今之阑尾炎也。

以发热、转移性腹痛,右少腹硬满而痛,麦氏点压痛、反跳痛阳性为诊断要点。

本方所治之肠痈,为脓已成,或形成脓肿者。

证见肠痈日久,疼痛不甚,肌肤甲错,腹皮急,包块濡软不硬,身无热,或背恶寒,倦怠神疲,四末不温,不思冷,或食冷不适,舌质淡,脉象弱等热毒瘀结加阳气不足之症者。

肌肤甲错,即皮肤粗糙、枯涩不润,甚者如鱼鱗、蛇皮是也。

《金匮要略》见甲错者有三,一为大黄蟅虫丸证,一为薏苡附子败酱散证,一为水气病篇桂枝加黄芪汤证,为瘀血、水湿内滞,皮肤失养而成。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薏苡附子败酱散方【辨证要点】肠痈腹痛,皮肤甲错,或皮肤肿痒流黄水者。

【方剂组成】薏苡仁30克,附子6克,败酱草15克。

【用法】上三味,研粗末,每用6克,水煎温服。

【方解】薏苡仁、败酱草清热、排脓、消肿,稍加附子以振郁滞之气,而利痈脓之排出,因治瘀血痈脓之变。

【原文注释】《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3条: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注解:其身甲错,指腹皮如鱼鳞。

腹皮外虽拘急,但按之则虚软无力。

腹胀满虽形似肿状,但细按其腹内并无凝结物之感。

脉数主热,今身无热,为无表热,当为里热甚明,其为肠内有痈脓无疑,宜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临床应用】常用于慢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

又由于本条其身甲错的说明,活用于皮炎、痂癞等亦验。

本方对腹内脓肿(腹膜内脓肿、腹膜后脓肿、腹腔内脏脓肿)同样具有很好的疗效。

虽然三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但大多数腹内脓肿会引起发热,脓肿附近出现不同程度的腹部不适、疼痛或局限性腹膜炎,常见厌食、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

本病病机当属热毒壅滞,阻滞营卫,热化成脓。

治以清热解毒、排脓消痈,方选薏苡附子败酱散加银花、蒲公英、枳实、厚朴、丹皮、当归、赤芍、生大黄、生甘草。

若体虚气弱者,加党参、黄芪,酌减银花、蒲公英、大黄;热甚伤阴者减生大黄,加生地、玄参、太子参、麦冬等。

《金匮要略方义》认为:薏苡下气则能排脓,附子微用,意在直走肠中屈曲之处,加以败酱之咸寒,以清积热。

服后以小便下为度者,小便者,气化也,气通则痈结可开,滞者可行,而大便必泄污秽脓血,肠痈可已矣。

《本草纲目》中亦记载:大黄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可于原方中加大黄、枳实、厚朴峻下热结,荡涤肠胃瘀热;合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丹皮、赤芍清热凉血;当归活血通络;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

经方心裁(183)薏苡附子败酱散

经方心裁(183)薏苡附子败酱散

经方心裁(183)薏苡附子败酱散薏苡附子败酱散【原文】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组成与用法】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败酱五分上三味,杵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

小便当下。

【功效】温阳散结,清热消肿。

【医案】1.痛经初诊:2005年8月1日。

麻某,26岁,痛经十余年未愈,痛时下腹喜温喜按,伴腹泻,脸色苍白,冷汗出,腰酸,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中等,经色鲜红转紫暗。

平素喜冷饮,带下无殊,纳便正常,寐安。

末次月经7月16日来潮。

月经史:14岁初潮,28~30天一潮,7天净;生育史:0-0-0-0,用避孕套避孕。

舌稍红,苔薄白,脉细。

妇科检查:外阴无殊,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子宫前位,偏小,质地中等,活动度可,压痛,两侧附件压痛。

西医诊断:(1)子宫偏小。

(2)慢性盆腔炎。

(3)痛经。

治法:和气血,清湿热。

方剂: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

金银花15g 防风10g 白芷10g 当归6g 陈皮10g 白芍10g 制乳香4g 制没药4g 皂角刺15g 天花粉10g 炮山甲10g 生甘草6g,7剂。

二诊:2005年8月9日。

腰痛,背痛。

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温阳清湿热,和气血。

方剂:薏苡附子败酱散合当归芍药散、四逆散加味。

薏苡仁20g 淡附片6g 败酱草20g 当归9g 川芎9g 白芍12g 白术12g 茯苓10g 泽泻12g 柴胡10g 枳壳10g 蒲公英15g 红藤20g,5剂。

三诊:2005年8月16日。

末次月经8月10日来潮,无痛经。

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温阳清湿热,调气通腑。

方剂:薏苡附子败酱散合大黄牡丹皮汤、四逆散加减。

薏苡仁20g 淡附片6g 败酱草20g 炙大黄10 丹皮10 桃仁10 冬瓜仁30 柴胡10g 枳壳10g 蒲公英15g 红藤20g,7剂。

?薏苡附子败酱散

?薏苡附子败酱散

薏苡附子败酱散
薏苡附子败酱散
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故本病临床常用于肠痈脓已成而未溃之病证,即现代医学所说的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慢性阑尾炎、腹内脓肿等。

阑尾炎是外科的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之首。

本病70%-80%具有典型的转移性腹痛。

中医学认为本病病因为湿热内蕴,邪毒瘀积,寒温失调,饮食失节,情志失畅,糟粕停滞等;病机为气滞血瘀,瘀久化热,甚则肉腐化脓。

家父临床运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合大黄牡丹汤治疗急性阑尾炎有确切的疗效,同时对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及老年阑尾炎等,也均获效满意。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与60年代初,即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鼎盛期,运用该方加味治疗“肠痈”具有大量的病例资料可供参考。

临床运用本方可视病情轻重、有脓无脓、邪毒性质、正气盛衰,而灵活选用其药味,增减其药量。

薏苡附子败酱散出自《金匮要略》原方由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败酱草(五分)组成, 杵为末, 水煎服。

现代用量:
【组成】薏苡仁30克,附子6克,败酱草15克。

【功用】排脓消肿。

【主治】肠痈内脓已成,身无热,肌肤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

找中医看这个方子,再加补气的中药效果会更好。

加有艾灸可以在“阑尾穴”和疼痛部位艾灸半小时,
可以起到补气止痛的效果,气足会缓解疼痛。

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咳嗽

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咳嗽

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咳嗽薏苡附子败酱散出自《金匮要略》,原文为“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薏苡附子败酱散是治疗痈脓之方。

该方中薏苡仁、败酱草清热解毒排脓,附子强壮温中,助脓排出。

痈疡日久,既有热毒,又有里虚,该方最宜。

病案季某,女,21岁。

初诊:2012年9月12日咳嗽一年。

一年前患肺炎后一直咳嗽,咳痰,痰黄白相间质黏,大便日一行,成形,月经量少,舌淡红,苔薄腻,脉细弦尺沉。

痰黄白相间,质黏,为阳明有热。

月经量少,苔腻,脉细弦,为血虚水盛,太阴里虚。

为太阴阳明合病,予苇茎汤合当归芍药散。

处方如下:芦根15g,炒薏苡仁18g,冬瓜子10g,桃仁10g,黛蛤散10g,桔梗10g,鱼腥草30g,当归10g,川芎6g,茯苓12g,泽泻12g,生白术18g,白芍10g,蒲公英15g。

10剂。

二诊:2012年9月24日痰白,昨日外感,近日痰黄,黏稠,流涕,大便日一行,成形,咽干,舌红,苔薄黄,脉细弦尺沉。

感受外邪,流涕,为太阳证。

痰黄,黏稠,为阳明里热。

咽干,为少阳证。

三阳合病,予麻杏石甘汤合小柴胡汤,加桔梗鱼腥草、浙贝母化痰排脓。

处方如下:炙麻黄6g,杏仁10g,生石膏30g,炙甘草6g,柴胡12g,黄芩10g,清半夏15g,桔梗10g,鱼腥草30g,浙贝母10g 10剂。

三诊:2012年10月22日。

自行又抓药10剂,病情无变化。

痰多绿色黏稠,纳可,大便可,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弦尺沉。

病仍在阳明、太阴,予9月12日方10剂。

四诊:2012年10月31日午后不咳,上午及晚间咳,痰黄,恶寒,舌暗红,苔薄黄,脉细弦尺沉。

仍有黄痰,阳明证在。

恶寒,为太阴里虚。

去鱼腥草,改为败酱草,加炮附片合薏苡仁而成薏苡附子败酱散,强壮太阴,清解阳明9月12日方去鱼腥草,加败酱草30g、炮附片(先前)5g7剂。

五诊:2012年11月14日。

痰转白,质黏,量少,每日咳嗽4次以下,大便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薏苡附子败酱散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

导语:长期的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身体的各种问题。

中药方剂就是解决这种情况的一个好办法,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下薏苡附子败酱散是如何制作
长期的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身体的各种问题。

中药方剂就是解决这种情况的一个好办法,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下薏苡附子败酱散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别名】附子汤(《圣济总录》卷一二九)、败酱散(《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薏苡附子散(《证洽准绳·疡医》卷二)。

【处方】薏苡仁30克附子6克败酱15克
【制法】上药三味,杵为粗末。

【功能主治】排脓消肿。

治肠痈内已成脓,身无热,肌肤甲错,腹皮急,如肿状,按之软,脉数。

现用于急性阑尾炎脓肿已成,或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腹部柔软,压痛不明显,并见面色苍白,脉弱等阳虚证候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顿服。

【备注】本方所治肠痈,是由素体阳虚,寒湿瘀血互结,腐败成脓所致。

方中重用薏苡仁利湿排脓,轻用附子扶助阳气,以散寒湿,佐以败酱破瘀排脓。

配合成方,共奏利湿排脓,破血消肿之功。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阅读,相信大家对薏苡附子败酱散的作用与功效已经有所了解了,也让我们为古人留下的财富感到惊叹。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