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史研究的反思

合集下载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一部深入浅出、发人深省的历史学著作。

通过对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治制度进行精辟分析,钱先生引导我们反思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优缺点,以及这些制度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这部作品让我深刻体验到了钱穆先生深厚的史学造诣和国学底蕴。

他的文字流畅且富有洞见,使得原本复杂的历史事件和制度变得容易理解。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钱先生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历史事件的描述上,而是通过对这些事件的深入分析,提炼出了它们背后的政治智慧和人性光辉。

在阅读过程中,我特别被钱先生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辩护所吸引。

他批评了那些一味抹黑中国传统政治的言论,认为这些言论过于片面和偏颇。

钱先生强调,中国传统政治并非一团漆黑,而是有着许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优点。

例如,他提到了中央集权制度在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及科举制度在选拔人才、促进社会流动方面的巨大贡献。

然而,钱先生也并非盲目乐观。

他清醒地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政治的缺陷,如君权过重、地方权力受限等问题。

这些问题在历史上导致了诸多弊端,如政策执行不力、地方积极性受挫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剖析,钱先生提醒我们,在追求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应该如何避免重蹈覆辙,如何更好地平衡中央和地方、君权和民权的关系。

此外,《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还让我认识到了历史研究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通过对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为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

同时,历史研究也有助于我们建立文化自信,让我们更加珍视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总的来说,《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

它让我重新审视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价值,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研究的意义。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部作品将继续引导我们反思历史、观照现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关于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关 于 中国近代政治 思想史研究 的几点思考
王 晓 娟
摘要 : 在 近 代 中 国半 殖 民 地 半 封 建社 会 条 件 下 , 中国近 代 政 治 思 想 的发 展 与社 会 现 实密 切 相 关 。在 研 究过 程 中 , 应 以思
想 家为 研 究主 线 , 以 救 亡 图存 为研 究 主 题 , 以社 会 和 谐 发 展 为研 究 的 重要 目标 , 方 可 观 览近 代 政 治 思 想 史 发展 之 全 貌 , 进 而得 出客 观 的研 究成 果
重 庆科技学 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1 3 年第1 期
J o u na r l o f C h o n g q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S o c i a l ci S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N o . 1 2 0 1 3
Hale Waihona Puke 宣 传革 命 的主力 军 。陈天华 大胆 弘扬革 命精 神 , 邹 容 勇敢 喊 出“ 巍巍 哉 !革命 也 。皇皇哉 !革命也 ” [ 2 3 盛赞
革 命 孙 中 山提 出“ 三 民主义 ” 表 明 了革命 的 目的和 内
容 。为防止 重蹈 资本 主义覆 辙 . 他 主张 毕政 治革命 和
线。
西 方枪 炮振 聋发 聩 .最先 惊醒 的是 以龚 自珍 、 林 则徐 、 魏源 等为 代表 的早 期地 主阶 级改 良派 龚 自珍 敏锐 地觉 察到 清王 朝 已进 入 “ 日之 将夕 . 悲风 骤 至 ” 的 衰世 , 他 批 评 时政 , 倡 言 变法 , 呼 吁土 林 阶层 觉 醒 : 为 放 眼西 方 , 了解 “ 夷情 ” , 林 则徐 作《 四洲 志》 , 开 阔国人 视野 : 魏源 则提 出 “ 师 夷长 技 以制夷 ” 扶封 建 大厦 于将 倾之际。 地 主阶级 洋务 派 以李鸿 章 、 左 宗棠 、 张之 洞为

从“见物不见人”到“见物又见人”——关于深化中共制度史研究的思考

从“见物不见人”到“见物又见人”——关于深化中共制度史研究的思考

的,对于中共革命的研究侧重于讨论动员和组织方式,中共政治文化的研究也成为中外学界关注的焦点。

党史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现得“动”多过“静”、“特殊”胜过“普遍”、“多变”大于“停滞”,由此构建起来的中共党史图景自然是“变态”多于“常态”。

研究者的巧思和智慧不仅成为继续探索的动力,也吸引了读者,双方的兴趣一起推动了“问题意识”的走向,也反过来倒逼制度史日益走向边缘。

制度史研究要重回研究中心,不仅要与长时段等先进理论实现互相武装,在时间甚至是空间维度加以延伸,更需要充分考虑到在实证研究中践行理论视角的可行性。

此外,启动新的中共制度史研究,意味着将传统议题放入“问题意识”的框架中重新思考,并开拓新的议题,整合和疏通新的问题渠道,找到沟通理论与实证研究的“问题”中介。

时间、问题与理论实际上构成了重启中共制度史研究的三把钥匙,而制度史研究的复苏也将反过来推动学界解决在“短期主义”、“问题意识”匮乏以及缺乏理论指导等方面已经出现的问题,从而实现双赢。

面对经验研究与理论反思双向补课的需要,党史学界近期先后就地域史、制度史、外交史等议题开展了讨论,充分表现出“坚持实证研究、培养理论自觉”的立场,以及以“立”促“破”的诚意。

在这一大环境下,笔者作为边做边学的青年学者,自觉开展理论层面的反思与总结也显得尤为必要。

就此层面而言,尝试提出跨地域的地域史研究、探讨新的制度史研究路径,并不以介入长短之争以及微观、宏观之争为手段,而是以汲取多学科营养,从而找到符合中共党史研究自身特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证研究可行性的真出路为学术走向。

(本文作者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助理研究员 上海 200241)从“见物不见人”到“见物又见人”———关于深化中共制度史研究的思考何 志 明 按照研究对象的属性划分,制度史属于政治史范畴。

政治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现象,“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①。

《中国政治制度史》教学有感

《中国政治制度史》教学有感

《中国政治制度史》教学有感
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对于求知若渴的大学生来说,困难重重,奖励诱人。

这门课作为哲学与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涉及中国政治史的深度研究,又涉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内容充实丰富、深入浅出,清晰易懂、有趣生动,备受学生欢迎和好评。

开设《中国政治制度史》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对历史的敏锐度,增强对中国社会联系的敏感性,而且能够避免历史的盲目,增强大学生利用中国历史格局获得发展的能力,进而拓展他们的视野,增进学生的思考能力,进行思想上的启蒙。

《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能够植入中国传统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社会制度的深入理解和认识,为自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而且更可以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主观认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精选多篇)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中国政治经历了历代王朝的更迭和千年历史的锤炼,以及几次彻底的大变革,从传统政治到现代政治,中国的政治不断变革,但历朝历代中国人都想要达到的理想国从未改变。

这一理想国或许是大同世界、皇权专政、民主制度或现在的中国制度。

尤其是近百年来,几乎所有的制度都被尝试了遍,在政治这条路上,中国人一直在探索、向前和寻觅。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从汉、唐、宋、明、清五个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朝代的政治制度来谈,每个朝代从中央、地方、监察、科举、经济、兵役制度出发,谈到了各个朝代的具体情况。

历史是一面明镜,无论这一路上发生了什么,它们都会成为历史,一切的功败都将得到历史的定论。

任何一项政治制度,要站在历史的角度去观察,若仅以当前的标准来评价和看待历史,必然有失公允,得出偏激的结论。

这是贯穿全书来自于XXX从历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得失里看到的结论。

XXX先生生活的年代恰好是中国政治制度频繁变革的时期。

当时,大批的有识之士们都在为了“解放”中国、为了“废除封建制度、建立民主共和”而奔走相告。

他眼前的世界充满了变革和未知。

当时的中国,应该仍有不少五四新文化的遗风,在反思中国落后的原因时,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彻底否定传统。

或许正是这样一个时代,注定了让作者这么一个有着中国根又忧国忧民之人重新翻开中国的历史,去传统政治里寻找答案,寻找中国的未来之路。

作者从制度和人事两个方面来谈传统政治制度,这或许跟中国的传统紧密相关。

任何一项制度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要了解一代的制度就要精通一代的人事。

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独特的有着其本身的历史特点的,只有适应其自身特点的能够在其时其地有价值的制度都应当得到中肯的评价。

在作者看来,任何一项制度都不会有绝对的利或者弊。

我们需要用客观的历史的眼光去看待中国的政治制度。

这种历史的特殊性必须深入到全部文化史。

XXX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并不缺乏民主,因为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并不取决于多数,而是常常求取决于贤人。

近60年来庆历新政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近60年来庆历新政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近60年来庆历新政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张俊英邹璇摘要:庆历新政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庆历新政的研究,成果丰富,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庆历新政的指导思想、吏治改革、失败原因、庆历党争、历史影响、当代借鉴、与“熙宁变法”之关系异同等方面,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有价值的真知灼见,并有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趋势。

根据近60年来庆历新政研究的文献整理、学术梳理和回顾反思,通过对学界的研究进行总结概述和分析评论,在肯定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在研究中只有认识和解决问题,达到质的突破,才能进一步推动范仲淹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庆历新政;范仲淹;回顾与反思中图分类号:K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982(2019)01-0041-07北宋仁宗时期,外有辽和西夏威胁着北方和西北边疆,国内官僚队伍庞大,行政效率低,人民生活困苦,社会危机日益严重。

为摆脱危机,改变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局面。

庆历三年(1043年)九月,参知政事(副宰相)范仲淹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10项以整顿吏治为核心的改革主张,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教育、军事、法制等各方面,得到了宋仁宗的支持,从而揭开了“庆历新政”的序幕,由于新政触动保守派官僚贵族的既得利益,遭到强烈反对和阻挠。

庆历五年(1045年)初,范仲淹等人相继被排斥出朝廷,各项改革也被废止。

之后范仲淹贬到邓州,又辗转于杭州、青州,皇佑四年(1052年),调往颍州(今安徽阜阳),行至徐州,不幸病逝,享年64岁。

宋仁宗亲书其墓碑曰“褒贤之碑”,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一生出将入相,名重竹帛;功业文章,传诵千古;人格道德,彪炳青史;壮志情怀,俎豆千秋。

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杰出的、优秀的、影响深远的人物①。

一、庆历新政研究总论庆历新政的研究,历来备受瞩目,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理想国 出品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理想国 出品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理想国出品读后感第一篇范文《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钱穆先生在历史研究领域的一大力作,由理想国策划出版。

读罢此书,深感钱穆先生对历史真相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令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钱穆先生在书中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历代政治的得失,从夏商西周,到元明清,每一个朝代的兴衰成败,都有其内在的政治原因。

作者指出:“政治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是导致历史变革的关键。

”这一观点贯穿全书,让人对中国历史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书中对许多历史事件进行了重新审视,揭示了历史背后的真实动因。

例如,作者在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指出:“秦始皇统一六国,并非单纯的武力征服,而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实现了政治制度的创新。

”这种观点不仅新颖,而且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

钱穆先生在书中对历代政治得失的剖析,往往一针见血。

如他所说:“政治改革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空谈理论。

”在分析唐朝的衰落时,作者认为:“唐朝的衰落,与其说是由于外患,不如说是由于内政腐败。

”这样的观点不仅犀利,而且有助于我们从中吸取教训,为现实政治提供借鉴。

在书中,钱穆先生旁征博引,触类旁通,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

如在探讨宋朝的政治制度时,他指出:“宋朝的政治制度虽然有其优点,但过于重视文官,导致军事力量的衰弱,这是其最终灭亡的重要原因。

”这样的分析,既尊重了历史事实,又具有现实意义。

书中原文:“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研究历史,可以使人明智。

”这正是钱穆先生希望通过本书传达给读者的观念。

通过对历代政治得失的剖析,钱穆先生旨在让我们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我国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第二篇范文《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部深刻的政治哲学思考。

从全新的视角来看,钱穆先生的作品是对权力、治理与人性三者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探讨。

它超越了传统的历史叙述,将政治的得失放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从而揭示了中国古代政治运作的深层逻辑。

近现代中国史学的“封建社会”理论及其反思

近现代中国史学的“封建社会”理论及其反思

哲学史学研究近现代中国史学的“封建社会”理论及其反思姚瑞丽(安徽大学历史系,安徽合肥230000)摘要:二十進■纪■初,“封建社会”理论传入中国。

学者们很快将其与中国历史相联系,研究中国的封建社会何时开始、有何特征、如何解体等。

但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复杂性,二十甘纪•八十年代,原先的"封建社会”理论受到学者们的质疑,引发学术界的诸多反思。

关键词:封建社会理论实践反思“封建”之义在中国经历了一场长久的演变过程。

在古代中国该词多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之义;近代受苏联斯大林思想的影响,“封建”的含义泛化,与“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等词组合使用,拓展为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一种社会形态以对应秦汉至明清时期。

随之围绕中国封建社会理论研究可谓异彩纷呈,如中国古代史分期、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学术界又掀起一股“封建社会”反思风潮。

当前史学界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封建”概念辨析,以叶文宪《“封建”和“封建社会”新论艸坷128)为代表。

第二类中西方“封建社会”比较,其中高续增《中西封建社会之差异》[2](36钢较具代表性。

第三类对封建社会理论的反思,如何新的《中国古代社会史的重新认识——从近年出版的两部史著看当代中国史学理论的危机》⑶糾□和黄敏兰的《近年来学术界对“封建”及“封建社会”问题的反思》[4]血乜)等。

学者们疑惑中国是否有封建社会,以及西周称为封建社会而秦至明清定义为封建社会是否妥当。

本文主要从理论上探讨什么是封建和封建社会,进一步解读中国封建社会,为认识秦汉后社会性质尽绵薄之力。

一、近代封建社会理论的引入与传播封建社会理论在史学界争议颇多,若想弄清原委,自然要回溯“封建”之古义与近代“封建社会”理论的演变过程。

明晰封建和封建社会的概念是研究中国社会复杂性并重新认定中古社会性质的第一步。

(一)“封建”一词在中国古代的追溯“封建”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商颂•殷武》:“不僭不滥,不敢怠遑。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王亚南读后感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王亚南读后感
首先,从结构上看,王亚南先生的这部作品具有清晰的逻辑层次。全书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明确的论述目标和内在的逻辑联系。引言部分通过对封建社会官僚政治的概述,引起读者的兴趣;正文部分则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深入剖析了官僚政治的产生、发展、演变过程;结论部分则总结了官僚政治的弊端及其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这种结构安排使全书内容条理清晰,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者的观点。
第二篇范文
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看,《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王亚南读后感,我们可以把这本书看作是一部揭示封建社会官僚政治文化的人类学著作。王亚南先生通过对中国封建社会官僚政治的深入剖析,不仅展示了一种特殊政治形态的运作机制,而且揭示了一种文化现象的深层次结构。
王亚南先生在书中展示的官僚政治文化,是一种以权力为核心,以官职为媒介,以等级制度为纽带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中,官僚们不仅掌握着政治权力,而且掌握着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本。他们通过世袭、科举等途径获取官职,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利益集团。这个集团以皇帝为中心,上下级之间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森严的纪律。官僚们利用手中的权力,疯狂地剥削压迫民众,贪污腐化,导致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首先,王亚南先生的写作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文字犀利、简练,充满力量。书中对封建社会官僚政治的剖析深入透彻,让我对社会现象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引用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实例,使论述更具说服力。这种写作风格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浓厚兴趣,也使我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
其次,书中的人物塑造具有鲜明的特点。王亚南先生通过对封建社会官僚阶层的描绘,展现了这个特殊群体的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行为模式。官僚们形象鲜活,具有代表性。他们为追求权力和地位,不择手段地进行贪污腐化,暴露了人性的丑恶。这些人物形象使我深刻体会到了封建社会官僚政治的腐败和黑暗。

中国社会历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中国社会历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中国社会历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第一章:中国社会历史问题的背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国社会经历了多次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从封建社会到近现代社会,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历史问题和发展特点。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中国的社会历史问题无疑是全球学术界和政治界所关注的热点之一。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对中国社会历史问题的研究和思考更加迫切,也更加重要。

第二章:中国社会历史问题的主要方面1.政治问题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变革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作为中国社会的核心和基础,政治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历史关注的焦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封建王朝,而在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转型和变革。

例如清朝的灭亡,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等等。

2.经济问题中国的经济问题在社会历史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从封建时期到现代社会,中国的经济状况经历了从乡村经济到城市经济的转变。

中国的经济发展史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其中包含了农业革命、商业经济的兴起、近代化的工业化进程等等。

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经济问题也成为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3.文化问题中国的文化一向是独具特色的,在社会历史中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从古代文化的盛行到现代文化的转变,中国的文化问题遍及各个领域。

中国的古代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流,而现代文化则是从西方文化和本土文化的混血中形成的。

文化问题的研究,不仅会发掘中国本土文化的特点,还会探讨它们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

4.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是中国社会历史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社会问题涉及到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如家庭、婚姻、教育、科技等等领域。

中国社会的国际化和现代化发展也为社会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挑战。

随着学者们对社会问题高度关注,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也日益累积。

第三章:中国社会历史问题的思考1.中国社会历史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在中国社会历史问题的解决中,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和社会问题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二十世纪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

二十世纪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

二十世纪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二十世纪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一文旨在深入探讨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和变革。

本文首先将对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概述,从而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历史脉络和理论基础。

The article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in the 20th Century" aims to delve into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in the 20th century. This article will first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evolution proces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in 20th century China, in order to provide readers with a clear historical context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进行分析,包括政治体制、行政管理、立法与司法、政党制度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研究,本文将揭示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制度在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推动社会进步和满足人民需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in the 20th century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including political system,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legislation and justice, and party system. Through in-depth research on these aspects, this article will reveal the positive role and limitations of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in responding to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s, promoting social progress, and meeting the needs of the people in the 20th century.在概述部分,本文将重点关注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变革和转折点,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等事件对中国政治制度产生的深远影响。

《中国政治思想史》(曹德本)考研笔记

《中国政治思想史》(曹德本)考研笔记

中国政治思想史导论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论(了解)一、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定位(一)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1.关于政治哲学问题就中国先秦的政治思想理论看,政治思想与哲学思想浑然为一体。

天人合一是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其政治思想系统。

在《大学》中作了精辟论述。

2.关于社会模式的理论(又可称之为理想国的理论)社会模式思想与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思想,虽有密切的关系,但范围不同,两者不是一回事。

社会模式或理想国理论是关于社会总体结构与相互关系的理论或设计,它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政治思想史中具有独特的意义。

就先秦情况看,这一类的论述是相当丰富的,许多有关的思想和设计别开生面,耐人寻味。

孔子的“有道”之世的模式,老子关于“小国寡民”的设想,庄子的“至德之世”、“无何有之乡”的幻境,孟子的王道世界,《礼记·礼运》篇中的“大同”境界,荀子的“王制”社会,农家人人劳动、自食其力,不分君臣的美境,杨朱童子牧羊式的田园生活,等等,都属于理想国范围内的课题。

研究和分析社会模式思想和理论,应该是政治思想史重要内容之一。

3.治国的方略和政策国家和法与治国方略和政策有密切的关系,但两者又有区别。

我们从先秦政治思想中不难发现,一些人在国家组织体系和法律规定上并没有什么原则区分,但在治国方略和具体政策上却有明显的不同,甚至形成水火之势。

4.伦理道德问题不过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有些派别把伦理道德政治化,这一点在儒家那里表现得十分突出。

关于政治实施理论以及政治权术理论也应是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内容。

进行政治决策以及如何把政策、政治规定和各种行政措施付诸实现,这是政治思想家们经常讨论的问题,比如关于进谏、纳谏、庭议、兼听、独断、考课、监察等等,都属于这方面的问题。

(二)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文化模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化乃以人文化成天下。

文化整合的过程就形成了具有一定价值取向的文化模式。

1949年以前的中国近代宪政史回顾与反思(一)

1949年以前的中国近代宪政史回顾与反思(一)

1949 年以前的中国近代宪政史回顾与反思(一) > [宪政读书笔记 导言 风云激荡的二十世纪已然成为历史,上一世纪是中国这个东方古国发 生剧烈动荡与深刻变化的一个世纪,而其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在上世纪前 半叶数度与宪政民主失之交臂,以至于整个民族在后半叶付出极其惨重的 代价!早在清王朝末期,即十九世纪末,从体制内到体制外,都涌现出一 大批志士仁人,他们以在中国实现宪政民主为毕生追求目标,为此前仆后 继,牺牲奋斗。

中国是亚洲地区最早建立起共和国的国家。

从上世纪初至今,中国共产生过 13 部宪法草案和宪法。

然而时至今日,除台湾和港澳少数地区率先实行宪政民主制外,广大 的中国大陆地区人民依旧徘徊在宪政的大门之外,与世界潮流相隔绝。

沉思百年中国行宪史的屈辱与光荣、苦难和奋争,当有益于未来的中 国宪政转型与宪政政体的最终实现。

须加以说明的是,笔者并非法律及历史学界专业人士,在此仅就笔者 阅读到的有关资料,作一梳理介绍,并加以自己的认识,亦为时间不充裕 的网友了解这一段历史提供便利。

由于个人学识和掌握的资料所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方家 指正。

据陈奎德先生,1949 年以前,中国曾先后产生过七部宪法及宪法草案 1 清末《钦定宪法大纲》1908 2 辛亥革命南北议和产生的《临时约法》1912 年 3 月 11 日 3 袁世凯主导的《天坛宪草》1913 年 10 月 30 日 4《曹鲲宪法》1923 年 5 蒋介石主导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31 年 6《五五宪草》1936 年 5 月 5 日 7《中华民国宪法》1946 年 12 月 25 日,以下简称《民国宪法》 以下将主要以此为线索,分述其产生背景和要义,总结各阶段之经验 教训。

一、清末预备立宪与《钦定宪法大纲》 清末预备立宪,是伴随着辛亥革命之前的晚清十年新政,由体制内外 一批矢志改革、锐意图强的立宪派极力促成的一次得到统治者认可的、自 上而下的和平宪制变革。

对《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名人点评句子

对《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名人点评句子

对《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名人点评句子1.蒋介石:这部书详尽地梳理了中国历代政治的得失,反思过去的经验教训对于今天的国家建设至关重要。

2.毛泽东:作者对历史政治事件的分析独具见地,书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3.邓小平: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评述既有理论深度,也有历史根植,对于理解中国政治文化有重要价值。

4.胡锦涛:这本书让人思考历史对未来的影响,对于培养国家发展的长远眼光有启发作用。

5.习近平:所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也需要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孙中山:作者对中国历代政治的得失有独到的见解,这对于我们对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至关重要。

7.康有为:这部书对中国政治历史的梳理准确而严谨,是一部值得研读的重要著作。

8.梁启超: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政治的发展脉络,也可以借鉴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9.鲁迅:作者对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分析是深刻且独到的,对于理解中国社会变革的意义重大。

10.蔡元培:这是一部关于中国政治历史的重要著作,对于我们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有重要启发。

11.屈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评述既有理论深度,也有历史根植,对于我们面对时代挑战具有重要启发作用。

12.苏轼:这部书对中国政治历史的梳理详尽、深入,是一部值得每个中国人研读的重要著作。

13.司马迁:作者对中国历代政治的得失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对我们总结历史经验有很大启发作用。

14.杜甫:这本书深刻挖掘了中国政治历史的教训,对于我们探讨国家治理的新思路有重要意义。

15.韩愈: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评述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更有助于我们面对现实挑战。

16.朱熹:这是一部值得每个中国人深入研读的书,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很大帮助。

17.王安石:作者对中国政治历史的梳理全面而严谨,是一部具有深远意义的著作。

18.陈寅恪:这本书对中国历代政治的得失进行了深入挖掘,对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具有很大启发作用。

学习中国近现代政治史的学术意义

学习中国近现代政治史的学术意义

学习中国近现代政治史的学术意义:1.推动政治学理论发展。

通过研究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了解中国现今政治体制形成的历史缘由与时代背景,有利于为当代政治学研究提供丰富素材,使政治学研究能充分考虑中国的特殊国情与历史文化背景,摆脱“历史虚无主义”或是“全盘照搬西方理论“的错误方向,推动政治学朝辨证化方向发展,形成科学的“中国特色政治学”。

2.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

通过研究中国近现代政治史,坚定“只有社会主义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发展中国”的科学认识。

现实意义:1.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提供理论指导,促进政治现代化。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通过研究中国近现代政治史,吸取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变革的经验与教训,归纳出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一般脉络与规律,形成“中国特色政治学”,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不走固步自封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才能建设人民民主的法制国家。

2.促进中国长远的繁荣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初见成效,相对而言,政治体制落后的现实未得到根本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不完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制约着中国未来的发展。

通过研究中国近现代政治史,形成科学的政治理论,推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逐步推进,为中国发展提供宽松稳定的政治环境,从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中国。

3. 解决中国现实出现的具体问题。

如何扩大人民民主,根治腐败,转变政府职能,落实依法治国,完善制约监督机制等等现实问题需要政治理论层面的支持。

通过研究近代以来中国历届政府处理这些问题的得与失,可以为解决当下这些问题提供丰富的思路。

本科目应研究什么内容:1.政治发展的一般理论2.近现代中国国情与政治发展历程3.比较同时期其它国家政治发展4.研究当下中国政治现实5.展望未来中国政治发展具体方向。

年鉴学派对政治史研究的反思--以雅克·勒高夫《政治还是历史的骨干吗?》为中心

年鉴学派对政治史研究的反思--以雅克·勒高夫《政治还是历史的骨干吗?》为中心

年鉴学派对政治史研究的反思--以雅克勒高夫《政治还是历史的骨干吗?》为中心陈素娟【期刊名称】《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2【摘要】Jacque Le Goff wrote the article of"Is Politics still the Backbone of History"aimed at the thought of"the revival of the polit-ical history"in the 1970s. He argued that the decline of the traditional historiography is caused by the Annals School, the Marxism and the interests of the historians. He also put forward the conviction of new political history which is centered on power, namely in spite of its revival, the science of political history cannot become independent and the backbone of the history. His thought reflects the self-examination on the new political history of the Annals School of the third generation.%针对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界出现的“政治史复兴”思潮,雅克·勒高夫写了《政治还是历史的骨干吗?》一文,指出西方传统政治史研究衰落的原因是受年鉴学派、马克思主义以及史学家个人研究旨趣的影响;同时,提出以“权力”为中心的新政治史构想,即政治史虽然可能复兴,但无法成为独立发展的学科门类,不能成为历史学的骨干。

初三政史期末总结

初三政史期末总结

初三政史期末总结在初三的政史课程中,我学习了中国政治史和世界政治史的基本知识,了解了中国和世界政治的发展历程。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政治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明白了政治学习对于一个国家和个人的发展非常重要。

首先,在学习中国政治史方面,我了解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演进历程。

我们讲解了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深入了解了封建时代的秩序与变革。

我们还学习了中国历史上的几个朝代的政治制度,例如秦朝、汉朝、唐朝、明朝等。

通过学习这些朝代的政治制度,我了解到了这些朝代的特点和发展,也明白了政治制度对于一个朝代的发展和衰亡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其次,在学习世界政治史方面,我了解了世界政治的发展历程。

我们讲解了古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深入了解了他们的民主制度与法治思想。

我们还学习了近代欧洲各国的政治制度,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等不同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通过学习世界政治史,我明白了政治制度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更加珍惜我们国家的政治制度。

此外,在政治学习中,我们还学习了一些重要的政治概念和理论。

例如,我们学习了国家的定义和特征,了解了国家的本质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

我们学习了民主的概念和发展程度,明白了民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制度要求。

我们学习了权力分立与制衡的理论,了解了权力分立对于政治制度的平衡和稳定至关重要。

此外,政史课程还培养了我们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课文和历史事件时,我们经常会被要求思考问题、提出看法和分析原因。

通过这样的训练,我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我们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看待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这对我们的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初三的政史课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宽广的政治视野,让我们了解了政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到政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通过对中国和世界政治史的学习,我们明白了政治制度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

政史个人研修总结

政史个人研修总结

政史个人研修总结在这一年的学习旅程中,我首先对政治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学习,从古典政治哲学到现代政治理论,每一个阶段的思想都为我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特别是对民主、权力、治理等核心概念的深入剖析,使我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政治活动的复杂性和多维性。

我把重点放在了历史事件的个案研究上。

通过对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细致考察,如不同国家的革命历程、重要政治决策的形成过程以及国际关系的演变等,我试图揭示这些事件背后的政治逻辑和历史规律。

这一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原始资料的挖掘和利用,力求让自己的分析尽可能地接近历史的真实。

同时,我也关注于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

不同的政治制度如何影响国家的治理效能,它们是如何适应时代发展而变革的,这些问题都是我研究的重点。

我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制度变迁,尝试寻找它们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因素。

在深入研究的过程中,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例如,我认识到政治制度的设计与实践之间往往存在差距,理念上的完美并不一定能够在实际中得到完全体现;再比如,历史并非总是线性前进的,它充满了曲折和反复,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政治现象时不能简单套用历史决定论的观点。

我还意识到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

政治与历史虽然是两个独立的领域,但它们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

通过将经济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融入我的政治历史分析中,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复杂的社会现象。

在个人研修的最后阶段,我开始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研究中。

无论是分析当前国际政治的热点问题,还是探讨历史上的未解之谜,我都试图运用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来提出自己的见解。

回顾这一年的个人研修经历,我深感收获颇丰。

不仅在知识层面有了极大的丰富,而且在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上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当然,这只是个人学术探索的一个起点,未来的道路还很长。

我将继续在政治历史的广阔天地中,不断探索、学习,以期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政治史研究的反思和卫国2012-01-31 10:17:01 来源:《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摘要:中国政治史地位的衰落,值得认真反思。

面对新的学术要求,政治史研究不应局限于权力斗争、利益争夺及纯粹的制度研究,而应以政府政策与政府行为作为研究主线,突出政府角色和地位问题,以此体现政治史在历史学中的统帅作用。

关键词:政治史/政府政策/政府角色作者简介:和卫国,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助理研究员,博士。

(北京100730)政治史研究需要认真反思,这恐怕早已是学界的共识。

反思不仅是归纳以往存在的问题,更需要为今后研究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思路。

笔者不揣浅陋,以研究中的一些体会就教于大家。

一、重提中国政治史研究的努力:从社会史到政治史本文先从政治史地位及政治史与社会史的关系问题谈起。

一个时期以来,中国学术界引进了西方“国家”与“社会”二元对立的诠释框架,它将人们的研究领域从作为上层的国家,引向了以往被忽视的基层社会,从而让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新鲜感”,各家研究纷纷转向。

这种形势进一步发展,直接推动了基层社会史研究“从边缘日渐走向中心”[1](52),逐步占据了“显学”的交椅。

然而,由于发展不平衡,随着研究范式向“微观叙事”(姑且以此称谓区别于“宏大叙事”)转型,人们过分偏重“社会”的同时,却忽视了主导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国家”和政府,特别是国家政治的运作、政府政策等实政性问题的研究被淡化。

继以往“革命叙事”、“宏大叙事”所走极端之后,史学研究大有走向另一极端之势。

这种趋势对政治史的冲击几乎是致命的,作为传统研究重点的政治史不仅退居社会史之后,甚至走向被人遗忘的边缘①。

不可否认,造成政治史研究衰落的关键在于自身原因。

长期单一的研究套路使人感到枯燥乏味,无法给人们展示出更为鲜活的历史画面,特别是在人们试图绕开“帝王将相”的历史,日益关注大众历史之时,以往政治史研究内容及方法捉襟见肘。

正如赵世瑜所批“事件史”(即重大政治事件)和“制度史”软肋时指出的:处理其他相关问题,特别是其社会情境和实践层面问题软弱无力从而限制了在对深层次问题的解释力[2]。

而“微观叙事”则有利于转换思维方式,打破传统“中央”与“地方”行政关系模式的束缚,将“帝王将相”的历史变为“人民群众”鲜活的历史,其不同的方法与取向使人耳目一新。

尽管如此,有一条我们不能忘记,那就是在社会历史演变过程中,国家与政府的作用是任何历史实体所无法取代的,特别在中国这种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尤其如此。

政府政策的出台直接或间接影响、改造着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方式,并对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发展产生至深且远的影响。

正因此,在我国传统社会,无论是平民百姓,抑或是皇帝、官僚,“大政府”的观念历来根深蒂固,人们始终怀着“由一个强有力的好的政府出面包揽解决一切社会经济问题的期望”[3]。

可以说,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即是国家政治在不同维度的延伸或扩展。

因此,政治史研究不仅不能被弱化,反而应该大力加强。

这一点已经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

面对政治史式微的局面,杨念群发表《为什么要重提“政治史”研究》表示了“同情”。

文章指出:“此文强调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事件史’研究,而是要在新的视野里说明,近代以来的复杂情况使得‘政治史’要想真正得到复兴,就必须在与其他研究取向、特别是与‘社会史’研究的不断对话中寻求灵感,同时也要不断超越‘地方性’的感觉重新建立起整体解释的意识。

因为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自近代以来,‘政治’对于千千万万的中国人而言,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和许多血泪横飞的苦痛记忆密不可分,它既是‘地方的’,也是‘整体的’,既是上层的实践,也是下层的感受。

尤其是在进入20世纪以后,‘政治’由于现代国家建设的不断介入,具有了远较古代更加复杂的涵义,也非分析古代社会的研究手段所能胜任。

”[4]显然,杨文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反思政治史研究中“革命叙事”和“制度史”的弊端,而为政治史开出一剂药方。

然而,此方明显存在缺陷,即其并非以政治史研究自身的升华为根本,更多强调了汲取政治史之外有关内容,主要是社会史的“营养”,使得政治史的主帅地位并未因此得到相应突出。

正基于此,赵世瑜对其亦直接表示异议,他认为杨念群重提政治史,是在“试图关注近代政治的强烈渗透性对中国民众生活的意味何在。

在我看来,这种问题意识与其说是政治史的,不如说是社会史的,至少,它体现了被社会史取向改造了的政治史。

”他提出,问题关键在于社会史如何“介入政治”。

赵世瑜借鉴了法国年鉴派第三代学者勒高夫对政治史地位评价的经典话语——“在从解剖学时代走到原子能时代以后,政治史不再是史学的支柱,而是史学的核心”,以此作为社会史“介入政治”的基本理论依据,指出“社会史并不因‘政治’在近代以后使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它的力量而需要对它特别关注,它始终应该成为社会史力图说明和解释的对象,关键在于这说明和解释如何超越传统的政治史。

”同时,他以孔飞力的《叫魂》为例,举证了社会史“介入政治”的具体方法,就社会史与政治史的关系、地位进行了界定:“在社会史这里,或者说与传统的政治史不同的是,‘政治’不再是一个孤立的、脱离具体历史情境和社会变迁的宏大叙事框架,而是立足于具体的时空坐标点上的一个个‘叫魂案’”[1](62-65)。

这一点如从“搞活”政治史研究角度加以审视,与前引邓小南所述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处。

二者对政治史核心地位不同程度的强调,在当前人们对社会史趋之若鹜之时是难能可贵的。

以上论断,亦成为学界部分学者意识到研究的非正常倾向,并尝试作出部分纠正的体现。

遗憾的是,杨念群提出的关注近代以后政治对民众生活渗透的建议,其初衷不无道理,但如赵世瑜所评,他所重提的“政治史”乃是社会史改造的政治史,仍不出社会史的势力范围。

而赵世瑜的“介入”法,尽管亦有合理之处,如全面分析,充其量也只是为研究政治史提供了一种路径或角度,因为“介入”一词本身就带有一种方向性意义。

我们可以同样方式,从文化史、思想史、经济史等领域“介入政治”。

赵世瑜等对此还有更明确地表露:社会史研究“自下而上”的方法,并不意味着停留在对草根社会的关注,“而是要从民众的角度和立场来重新审视国家与权力,审视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审视帝王将相,审视重大的历史事件与现象”[5]。

由于其研究基础在社会史,以基层社会的视角透视政治史内容,这对政治史无疑是一种推动,但是就根本而言,仍走了政治史的外围,只提供了从外部窥视“政治”的角度,并未深入到政治及政治事件的内部;只提供了认识政治史内容的条件和手段,并未将政治史探讨的“政治”的真正内涵和灵魂阐发出来,充其量是从政策、事件等政治问题的反响层面作出了一定诠释,究竟国家政治运作呈何态势仍不得而知。

一言以蔽之,他们仍未逃脱社会史的“掌控”,并未找到政治史的“核心”地位到底应该如何体现。

二、中国政治史究竟该如何研究在笔者看来,政治史的本质内容在于“政”与“治”两方面,即国家(政府)政策(包括制度、方案)的制定与执行(即政府政策与政府行为)两个层面。

按照《辞海》的解释,“政治”有两种含意:其一为“经济的集中表现”;其二为“国事得以治理”[6](1773)。

前者为传统意义上抽象的政治概念,后者则为现实中的具体政治概念,即国家的政治理念、国家如何得以治理、治理的成效及影响如何等等。

围绕“政治”本身来展开,这些内容最为接近现实生活,是能够为人们所“亲眼目睹”的实践过程和结果。

因此,我们借鉴社会史、文化史等领域背景知识的同时,若将政治史置于研究的核心地位,就不能只为政治史谋求某一角度的背景,或单从某一视角来诠释政治,更遑论完全脱离政治史闭门造车,“自成一家”。

如社会史比较关注基层民众日常生产生活,但是这种关注并不能占据主导地位。

人们只顾基层社会,反而置国家、政府层面的问题于不顾,这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都不相合。

如果纯粹为了克服以前只看上不看下的弊端,反而只看下不看上,那将同前者一样,均将走入歧途和极端②。

当然,本文并非反对开展对基层社会的研究,只是反对那种钻牛角尖似的刻意追求,尤其是套用西方理论,执意建构起以西方为模板的中国社会架构。

相比之下,史学研究的进程仍应保持政治史的主帅角色,深入国家政治的内部,开展对国家大政及其国家治理等课题(即侧重政府治国理念、政策措施的实施及其实际反响与效果,用现代词汇讲就是国家治理与“政府绩效”)的研究,探讨传统社会国家治理的理念及思想、现实的逻辑,学术路径上则以政治史向其他领域发散,而非单纯相反由其他领域向政治史集中。

以此为前提,各领域的研究才能更符合中国历史研究的传统和实际。

政治史究竟应该如何研究?除传统思路外,研究如何继续深化?许多前辈学者已多有阐述。

1940年,周谷城在其出版的《中国政治史》弁言中指出:“本书不是政治思想史,不是政治制度史;更与一般专讲理乱兴衰的政治史绝不相同。

”[7](弁言)周氏显然是在试图避开所谓的政治现象(即理乱兴衰),专注于支配政治的主要社会势力(如氏族、门阀、藩镇商人与地主等等),因为长期以来,政治史研究主题不外乎政治斗争(如君权与相权、君权与外戚、宦官、中央与地方官员等权力与利益之争)与政治制度(如选官制度、监察制度等),因此周著不可不谓为政治史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若论对政治史研究阐述较为系统者,当属梁启超、钱穆二家。

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提出政治史应研究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包括,民族、国土、时代、家族和阶级,这是政治史的基础,“因为政治就是社会的组织,社会组织的基础就是上述民族、国土……把基础研究清楚,才可讲制度的变迁。

”第二部分是“政治上制度的变迁”,其中包括中央政权的变迁,具体而言,除政体外,“某时代对于中央政府如何组织?各种政权如何分配?中央重要行政有多少类,每类有如何的发展?这样中央的政治组织和中央权力的所在,须分类研究其变迁,详述其真相。

如司法、财政、外交、民政等。

”第三部分则为“政权的运用”,即政治的实际运作[8](269-272)。

钱穆则指出:“政治与政事不同。

如秦始皇帝统一,汉高祖得天下,以及其他一切内政、外交、军事等,都该属于政事,归入通史范围。

若讲政治,则重要在制度,属专门史。

”[9](18)从表面上看,钱穆关注的重点在于今天所谓的政治制度史,但是如果详细分析他在讲述政治史研究所参考、引用的例证时便可发现,他所谓的“政治史”研究应该包括三个层次。

其一,制度史,即所谓的政治制度,如监察制度等。

其二,政府政策,如他在文中所举汉武帝时代的盐铁政策,“就近代观念言,亦系一种颇为进步的经济政策。

”汉代的平准制度,“此乃一种调整物价的措施”,此制度随后“由社会上用自治方式推行,即所谓社仓制度”[9](33~34)。

由此可见,他所谓的政治制度明显包含了政府政策这一层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