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性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释性理论

样例学习的解释性理论是基于概念的解释理论提出来的。概念的解释理论认为:第一,概念可以拥有属性,但概念也拥有这些属性之间的各种关系,这些关系又形成了各种属性之间的解释性联系;第二,概念在记忆里不是以静态知识的形式储存的,而可能通过属性定义和其它背景知识在工作记忆里动态地构建出来;第三,概念一致性和自然性与作用于概念内容的理论知识有关,而不只是与相似性有关。概念的解释理论认为,决定概念之间区别的并不是类比成员之间的相似性,而是某一假设或解释性框架在起作用。Lewis (1988)较早提出了样例学习的解释性理论,该理论认为样例学习是通过对一个或几个样例进行解释而实现的。因此,在样例学习过程中,可以向学生呈现一个样例。随后,以Chi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对学生在样例学习中的自我解释进行了大量研究。虽然相似性理论与解释性理论是两种不同的样例学习理论,并且存在着不一致的观点,但大部分研究者都在关注如何根据这两种理论提高样例学习效果的研究。

文章由 合作提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