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如何诊断癫痫病的

合集下载

中医对癫病的辨证论治

中医对癫病的辨证论治

中医对癫病的辨证论治二、中医对癫病的辨证论治辨证要点1、辩明新久虚实本病早期或初病多以精神兴奋、烦躁为主要表现,多为实证;病久则多见精神抑郁、悲愁为主要表现,多属虚证。

2、确定病性精神抑郁,哭笑无常,多喜太息,胸胁胀闷,此属气滞;神情呆滞,沉默痴呆,胸闷痞满,此属痰阻;情感淡漠,昏昏愤愤,气短无力,此属气虚;沉默少动,善悲欲哭,肢体困乏,此属脾虚;神思恍惚,多疑善忘,心悸易惊,此属血虚。

治疗原则本病以理气解郁,畅达神机为其治疗原则。

此外,移情易性不但是防病治病的需要,也是防止反复与发生意外不可忽视的措施。

分证论治1、肝郁气滞症状:精神抑郁,情绪不宁,沉默不语,善怒易哭,时时太息,胸胁胀闷,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导滞。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味。

方中以柴胡、枳壳、香附疏肝理气解郁;川芎开肝经血郁;白芍、甘草柔肝缓急。

加石菖蒲、远志、郁金宣开心窍。

本证多见于癫病初期,重点在于疏肝理气解郁。

若肝失疏泄,气滞而致血瘀,出现胁下胀痛明显,舌有瘀点、瘀斑,可加川栋子、姜黄、丹参行气活血止痛;若兼有肝木太旺,克伐脾土,出现纳差食少,腹胀等症状时,当加用党参、白术、山药、茯苓等以健脾益气;若肝气犯胃,出现嗳气频作,胸脘满闷者,加旋覆花、代赭石、苏梗以平肝和胃降逆。

2、痰气郁结症状: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出言无序,或喃喃自语,喜怒无常,秽洁不分,不思饮食。

舌红苔腻而白,脉弦滑。

治法:理气解郁,化痰醒神。

方药:加味导痰汤。

方用二陈汤理气调中,燥湿祛痰;加枳壳、南星、生姜即导痰汤祛风涤痰;黄芩、黄连、竹沥清心热,泻心火;瓜蒌、桔梗顺气化痰;人参、大枣和中健脾:以防攻伐太过;乌梅收敛生津,以防疏泄太过。

可加入郁金、石菖蒲、苍术以加强理气解郁醒神。

若痰浊壅盛,胸膈瞀闷,口多痰涎,脉滑大有力,形体壮实者,可暂用三圣散取吐,劫夺痰涎。

因药性猛悍,自当慎用。

若吐后形神俱乏,宜以饮食调养。

若神思迷惘,表情呆钝,言语错乱,目瞪不瞬,舌苔白腻,为痰迷心窍,治宜理气豁痰,宜窍散结。

癫痫中医辨证论治

癫痫中医辨证论治

癫痫辨证重在进⾏惊、风、痰、瘀等病理因素的辨别,临床应根据病史、发作诱因及症状表现综合分析。

治疗以豁痰化瘀、镇惊熄风为主。

惊痫者治宜镇惊安神,风痫者治宜熄风定痫,痰痫者宜涤痰开窍,瘀痫者治宜活⾎通窍。

若虚中夹实,则攻补兼施。

1.惊痫 证候:起病前常有惊吓史,发作时惊叫,吐⾆、急啼,神志恍惚,⾯⾊时红时⽩,惊惕不安,如⼈将捕之状,四肢抽搐,夜卧不宁,⾆淡红,苔⽩,脉弦滑,指纹⾊青。

治法:镇惊安神。

⽅药:镇惊丸加减。

2.风痫 证候:发作时突然仆倒,神志丧失,颈项及全⾝强直,继⽽抽搐,两⽬窜视,⽛关紧闭,⼝吐⽩沫,⼝唇及⾯部⾊青,⾆苔⽩,脉弦滑。

治法:熄风定痫。

⽅药:定痫丸加减。

3.痰痫 证候:发作时痰涎壅盛,喉间痰鸣,神志恍惚,状如痴呆,或为失神,瞪⽬直视,或仆倒于地,⼿⾜抽搐不甚明显,肢体⿇⽊、疼痛,骤发骤⽌,⾆苔⽩腻,脉弦滑。

治法:涤痰开窍。

⽅药:涤痰汤加减。

4.瘀⾎痫 证候:常有产伤史,发作时头晕眩仆,神识不清,单侧或四肢抽搐,抽搐部位及动态较为固定,头痛,消瘦,⼤便⼲结如硬⽺屎,⾆红少苔或见瘀点,脉涩,指纹沉滞。

治法:活⾎化瘀,通窍熄风。

⽅药:通窍活⾎汤加减。

5.脾虚痰盛 证候:癫痫发作频繁或反复发作,神疲乏⼒,⾯⾊⽆华,时作眩晕,⾷欲⽋佳,⼤便稀薄,⾆质淡,苔薄腻,脉细软。

治法:健脾化痰。

⽅药:六君⼦汤加减。

6.脾肾两虚 证候:发病年久,屡发不⽌,瘛抖动,时有眩晕,智⼒迟钝,腰膝酸软,神疲乏⼒,少⽓懒⾔,四肢不温,睡眠不宁,⼤便稀溏,⾆淡红,苔⽩,脉沉细⽆⼒。

治法:补益脾肾。

⽅药:河车⼋味丸加减。

癫痫中医辨证论治

癫痫中医辨证论治
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设计。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癫痫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与不足
优势
整体观念:中医注重整体观念,从患者的全身状况出发,进行辨证论治,能够全面 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
灵活多变:中医治疗癫痫的方法灵活多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 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癫痫中医辨证论治
汇报人: 2023-12-21
目录
• 癫痫概述 • 中医对癫痫的认识 • 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 癫痫的预防与调护 • 典型病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癫痫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癫痫是一种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 电引起的慢性疾病,导致反复发 作的神经功能障碍。
发病原因
癫痫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包括 遗传、环境、脑损伤、代谢异常 等因素。
气血不足
先天因素或后天失养导致 气血不足,脑失所养,引 发癫痫。
肝风内动
情志失调导致肝风内动, 肝风夹痰上扰清窍,导致 癫痫发作。
癫痫的中医辨证分型
痰火扰神证
发作时突然仆倒,神志丧失,口吐痰涎,四肢抽搐,醒后 如常人,伴头晕目眩,胸闷,心烦,少寐,舌质红苔黄腻 ,脉弦滑。
风痰闭窍证
发作前常有眩晕、胸闷、乏力等先兆症状,继之突然仆倒 ,神志丧失,口吐痰涎或无痰涎,四肢抽搐,或啼叫一声 ,醒后如常人,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滑。
05
典型病例分析
病例一:针灸治疗癫痫案例
总结词
针灸治疗在癫痫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能够有效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详细描述
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和经络,调节人体内的气血和脏腑功能,从而改善癫痫症状。针灸治疗 的优势在于副作用小、疗效稳定、患者依从性好。在具体实践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 化的针灸方案设计,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小儿癫痫的中医辨证

小儿癫痫的中医辨证

小儿癫痫的中医辨证1. 引言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

中医学认为,癫痫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情志不遂所致,形成痰火上扰、气火扰动,导致脑络失调而出现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儿癫痫的中医辨证方法和治疗原则。

2. 中医辨证方法2.1 四诊观察中医认为,辨证是治疗疾病的关键,对于小儿癫痫也是如此。

四诊观察是中医辨证的重要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

2.1.1 望诊望诊是通过观察患儿的面色、舌苔、舌质、舌体形态等来了解疾病情况。

小儿癫痫在望诊时,面色常见青紫或红赤,舌苔多为黄厚腻或黄燥苔,舌质较红或暗红,舌体偏胖。

2.1.2 闻诊闻诊主要通过听患儿的声音、呼吸等来了解疾病情况。

小儿癫痫在闻诊时,可听到患儿的呼吸声紧促,甚至有喘息声。

2.1.3 问诊问诊是通过询问患儿及其家长的病情来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症状表现等。

对于小儿癫痫,可以询问患儿的发作频率、发作时的症状表现以及家族史等。

2.1.4 切诊切诊是通过触摸患儿身体的部位,了解其脉搏的变化和身体的情况。

小儿癫痫在切诊时,脉象多见弦数或弦滑。

2.2 辨证类型根据中医理论,小儿癫痫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辨证类型,主要包括肝火偏旺型、脾虚湿盛型、肾亏气血不足型和痰火互结型。

2.2.1 肝火偏旺型肝火偏旺型是指小儿癫痫发作前,常常具有情绪激动、易怒、易动怒等表现。

舌苔薄黄,舌质红,脉弦数。

2.2.2 脾虚湿盛型脾虚湿盛型是指小儿癫痫发作前,常常具有容易疲乏、食欲不振、腹泻或大便稀溏等表现。

舌苔厚腻,舌质较淡,脉弦滑。

2.2.3 肾亏气血不足型肾亏气血不足型是指小儿癫痫发作前,常常具有精神不振、反应迟钝、多梦易醒等表现。

舌质较淡,舌苔白腻,脉弱。

2.2.4 痰火互结型痰火互结型是指小儿癫痫发作前,常常具有痰饮多痰、痰黏或痰多口臭等表现。

舌苔厚腻或厚黄,舌质红,脉滑。

3. 中医治疗原则根据不同的辨证类型,小儿癫痫的治疗原则略有差异。

3.1 肝火偏旺型治疗原则针对肝火偏旺型小儿癫痫,主要治疗原则是清肝泻火、熄风镇痉。

癫痫中医诊断标准

癫痫中医诊断标准

癫痫中医诊断标准
癫痫中医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舌象、脉象、体质等,对病情有确诊的效果,在发现以后要及时治疗。

1、病史:需要查看患者的家族情况是否有家族史,如果父母当中出现的癫痫,可能患者出现癫痫的几率比较高。

2、症状:查看患者是否出现了面色苍白、口眼歪斜、眼睛震颤、四肢抽搐。

3、舌象:也可以通过舌头进行观察,查看舌头的颜色和舌苔的颜色。

4、脉象:把脉是中医常见的一种诊断方式,通过把脉可以查看脉象脉速。

5、体质:确诊癫痫也要结合患者的体质因素,如果体质比较虚弱,可能是癫痫的原因。

癫痫属于常见的一种脑部疾病,会出现大脑异常放电,可能是遗传因素、脑部肿瘤、受到外伤所引起,要注意做好脑部的护理措施。

癫痫中医诊治方案

癫痫中医诊治方案

癫痫中医诊治方案1. 引言癫痫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意识丧失、肢体抽搐等症状。

中医在诊治癫痫方面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辨证施治,可以有效地控制癫痫发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癫痫中医诊治的一般方案,包括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常用药物等内容。

2. 辨证要点癫痫病属于中风、痰瘀、肝肾不足、脾虚等多种病理机制的综合表现。

辨证要点主要包括:2.1 体质辨证根据患者平时的脉象、舌像、口唇色泽等特征,确定患者的体质类型,分为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气郁体质等。

2.2 发病辨证根据患者每次发病时的症状和体征,确定发病的特点,如发病前是否有前驱症状、发作时有无意识丧失等。

2.3 脉证辨证通过对患者的脉搏进行触诊,判断脉象的变化,为进一步辨证提供依据。

癫痫患者脉象主要表现为脉浮、脉弦等。

3. 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辨证要点,制定相应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3.1 肝肾不足型针对肝肾不足型癫痫患者,治疗原则是补肝肾、平肝熄风。

常用的药物有肉桂、补骨脂、何首乌等。

3.2 痰瘀型针对痰瘀型癫痫患者,治疗原则是化痰、破瘀、平肝熄风。

常用的药物有天竺黄、川楝子、全蝎等。

3.3 脾虚型针对脾虚型癫痫患者,治疗原则是健脾益气、平肝熄风。

常用的药物有人参、黄芪、龙眼肉等。

3.4 阳虚型针对阳虚型癫痫患者,治疗原则是温补肾阳、平肝熄风。

常用的药物有附子、肉桂、菟丝子等。

4. 常用药物4.1 天麻天麻是一味常用于治疗癫痫的中药。

它具有平肝熄风、祛瘀通络的作用,能够有效地缓解癫痫发作。

4.2 郁青皮郁青皮是一味常用于治疗痰瘀型癫痫的中药。

它具有化痰、破瘀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减轻癫痫患者的症状。

4.3 人参人参是一味常用于治疗脾虚型癫痫的中药。

它具有健脾益气、平肝熄风的作用,能够有效地调节患者的体质。

4.4 附子附子是一味常用于治疗阳虚型癫痫的中药。

它具有温补肾阳、平肝熄风的作用,能够有效地缓解癫痫发作。

5. 注意事项在使用中医诊治癫痫的方案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按照患者的辨证要点,制定相应的治疗原则。

中医关于“痫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中医关于“痫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中医关于“痫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性神情恍惚,甚则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肢体抽搐,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一如常人,且苏醒后对发作时情况全然不知
2.发作前可有眩晕、胸闷、叹息等先兆症状,发作后常伴疲乏无力。

3.多有家族史或产伤史或脑部外伤史,老年人可有中风史,每因惊恐、劳累、情志过极等诱发。

4.任何年龄、性别均可发病,但多在儿童期、青春期或青年期发病。

脑电图、颅脑CT、MR等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与鉴别。

二、鉴别诊断
1.中风痫证典型大发作与中风均有突然仆倒、昏不知人等症状,但痫证有慢性、反复发作史,发时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口中怪叫,可自行苏醒,醒后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等症状,而中风无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口中怪叫等症状,醒后常有半身不遂等后遗症。

2.厥证厥证除见突然仆倒、昏不知人等症状外,还有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而无痛证之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和口中怪叫等症状,临床上不难区别。

癫痫中医辨证论治知识点

癫痫中医辨证论治知识点

癫痫中医辨证论治知识点
癫痫是一种由于脑神经元超度兴奋引起的反复发作性脑功能障碍
疾病。

中医认为,癫痫的病因主要是情志内伤,肝火盛,肝肾阴虚等
因素引起的。

因此,针对不同的辨证类型,中医可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1. 肝火盛证:此证型表现为癫痫发作时脸红目赤,口唇干燥,
大便秘结等症状。

中医针对此证型,可选用清肝泻火的中药治疗,如
黄连、龙胆等。

2. 肝肾阴虚证:此证型常见于癫痫病人,表现为舌红少津,口
干咽燥,手足心热,活动不安等症状。

中医治疗此证型可采用滋阴清
热的中药,如麦冬、石斛等。

3. 痰湿证:此证型表现为癫痫发作时口吐浓痰,舌苔厚腻等症状。

中医治疗此证型可用化痰祛湿的中药,如半夏、枳实等。

4. 气滞血瘀证:此证型表现为癫痫发作时头痛,经脉不畅,甚
至伴有口吐血等症状。

中医治疗此证型可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川芎、赤芍等。

中医治疗癫痫要因人而异,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才能达到
最好的疗效。

同时,中医治疗癫痫也需要长期坚持,治疗期间应保持
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这对于控制疾病进展和预防复发非常重要。

看中医如何发现癫痫迹象?

看中医如何发现癫痫迹象?

看中医如何发现癫痫迹象?*导读:癫痫的中医诊断主要通过对患者的表情神色、形态举止、舌象唇态等的观察来诊断疾病的方法就是四诊之望诊,如《灵枢·本脏》云“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中医诊断讲究望、闻、问、切,通常根据病人的一些表征便能发现病症所在。

那么中医是如何发现癫痫症的种种迹象呢?癫痫的中医诊断主要通过对患者的表情神色、形态举止、舌象唇态等的观察来诊断疾病的方法就是四诊之望诊,如《灵枢·本脏》云“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1、癫痫病患者的眼睛:在众多的神色特征中,眼神是重点之一,因为在中医中认为目通于脑,为肝之窍,心之使,也就是“神之外候在目”,如:黑睛晦暗,乃肝血亏虚;白睛黄染,乃肝经温热;白睛蓝斑,乃厌食虫生;上脸下垂,乃脾虚气陷;下睑虚浮,乃水来侮土。

若两眦红丝,乃心火炎肺。

2、癫痫病患者的唇舌:作为脾之外窍的口唇,唇红如涂珠,脾胃多积热;口唇淡白,为脾气虚寒;唇舌生疮,为脾心胃火盛;唇淡而润,多脾失健运;唇干少津,是肝阴受伤;唇裂干痒,乃脾受风侵。

舌质红绛多热,舌质淡嫩多脾虚;舌质尖过赤,为心肝有热;舌质暗红,为血瘀;另外,舌苔黄为里热,舌苔黄腻乃痰热内蓄,白厚多积滞,剥脱苔常为阴伤夹滞或积滞夹虫之候。

3、癫痫病患者的面色:这项也是众人常用的,就像是面色红润有泽表示患者气血调和,而两颧红而发赤则代表胃有积热;面色枯黄乃为脾胃虚弱,面色灰中带黑(特别是面部两侧下颌部位晦暗)则表示患者出现肝肾亏损,病态严重。

而当患者尤其是小儿出现两腮娇艳发红如涂脂,时退时起,红、黄、白、青、黑五色互见,则是因为气机逆乱,惊热内起,需进行抢治。

4、癫痫病患者的形色:形色其实是对言行举止、面部表情、目珠眼神等的一种概括,作为脏腑气血的盛衰判断,可以鉴定患者的病态轻重。

如果患者神识清爽,志意聪慧,反应灵敏,记忆力强,说明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则谓之有神,病情尚轻;但如果患者目光晦暗,精神萎靡,动作迟缓,反应呆钝,则代表着患者神气已伤,属重症。

癫痫中医辩证治疗及验方

癫痫中医辩证治疗及验方

癫痫中医辩证治疗及验方癫痫是以脑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阵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由于脑内异常放电的部位和范围不同,临床可表现为反复发生的运动,感觉,意识,行为及自主神经等功能的不同障碍。

每次发作或每种发作称为癎性发作,目前已知有数十种不同的发作形式。

过度疲劳,饥饿,饮酒,情绪激动,过敏反应等可诱发癎性发作。

其典型发作时,主要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项背强直,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有异常叫声等,或仅有突然呆木,两眼瞪视,呼之不应,或头部下垂,肢软无力,面色苍白等。

局限性发作可表现为多种形式,如口,眼,手等局部抽搐而无突然昏倒,或凝视,或语言障碍,或无意识动作等。

其特点是发作突然,醒后如常人,反复发作。

本病的预后,决定于发作类型,病程长短,病变性质和药物效能等多种因素。

根据_癎的临床特征,其属于中医“癎病”范畴。

“癎”以病从“间”,间者,即指其病发作有时,间隔而作。

中医认为,本病多与先天遗传因素密切相关,所谓“病从胎气而得之”,系“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所致。

七情失调致病,主要责之于大惊卒恐,使气机逆乱,损伤脏腑,肝肾受损,阴不敛阳而化热生风;若脾胃受损,聚湿成痰,肝风夹痰,上扰脑神而发癎。

脑部疾患,或颅脑伤损,高热,中毒,外伤等,致气滞血瘀,脉络不和,或者直接损伤脑神,亦可发生癎病。

病机主要是肝风痰浊,或肝风血瘀,阻于清窍,扰乱神明而发病。

(一)辨证论治1.风痰上扰证【主要表现】发则突然跌仆,目睛上视,口吐白沫,手足搐搦,喉间痰鸣,舌苔白腻,脉弓玄而滑。

【治法方药】漆痰熄风,开窍定滴。

定癎(丸)汤加减:天麻10g,获神12g,僵蚕10g,胆南星12g,法半夏10g,丹参15g,全蝎10g,川贝母12g,竹苑10g,远志12g,陈皮10g,石菖蒲12g,甘草5g。

2.痰热内扰证【主要表现】发作时突然仆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口中有声,口吐白沫,烦躁不宁,气高息粗,痰鸣漉漉,口渴饮冷,大便干结,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中医对癫痫的解释

中医对癫痫的解释

《中医对癫痫的解释》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中医对癫痫的简介•中医对癫痫的病因解释•中医对癫痫的症状解释•中医对癫痫的治疗解释•中医对癫痫的预防保健解释01中医对癫痫的简介癫痫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也被称为“羊角风”或“羊癫风”,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无意识的、自限性的神经系统异常。

癫痫病是由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可能与遗传、脑部疾病、全身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

癫痫病的定义中医认为癫痫病属于“痫证”范畴,是一种由痰、火、瘀等引起的疾病。

中医认为痫证的病机为“痰迷心窍”,即痰湿阻滞心窍,导致心神失养而引发癫痫。

中医对癫痫的认识中医治疗癫痫病主要从痰、火、瘀等方面入手,注重调理脏腑功能,平衡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治疗癫痫病还注重个体差异,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和病情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癫痫的中医治疗原理02中医对癫痫的病因解释中医认为,癫痫的发病原因之一是外邪侵袭,包括风寒、湿热等外邪侵入人体。

这些外邪会侵入经络,导致气血瘀滞,从而引发癫痫。

外邪侵袭中医还认为,癫痫的发病与内伤情志有关。

长期抑郁、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会影响脏腑功能,使气机紊乱,进而引发癫痫。

内伤情志癫痫的发病原因痰浊内阻中医认为,癫痫的病理机制之一是痰浊内阻。

痰浊内阻会阻塞经络,使气血不畅,导致癫痫发作。

肝风内动中医还认为,癫痫的病理机制与肝风内动有关。

肝风内动会使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引发癫痫。

癫痫的病理机制饮食不节中医认为,饮食不节也是癫痫的发病原因之一。

过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会损伤脾胃,导致痰浊内生,从而引发癫痫。

劳累过度中医还认为,劳累过度也会引发癫痫。

劳累过度会使脏腑功能受损,气血不足,进而引发癫痫。

中医对癫痫病因的解释03中医对癫痫的症状解释1癫痫的常见症状23癫痫发作突然,无预警,表现为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意识丧失等。

突然发作癫痫发作具有反复性,可能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作一次,且发作频率逐渐增加。

癫病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癫病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癫病的中医辨证和治疗癫病是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少动等为特征。

多由薯赋不足、七情内伤等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滞痰结血瘀,蒙塞心神,神明失用而成.【范围】西医学的精神分裂症的精神抑郁型、躁狂抑郁症的抑郁型大致相当于本病。

凡此诸病出现上述表现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一、病因1.禀赋不足禀赋素虚,心胸狭隘,患得患失,性格内向,遇有人事拂意,意志不遂,则易七情内伤,阴阳失调,痰气郁结,蒙蔽心窍而发为本病。

患者家族中往往有类似病史。

如若禀赋素足,体质健壮,阴平阳秘,性格活泼开朗之人,虽受七情刺激亦只有短暂的情志失畅,并不易发本病。

2.情志内伤精神紧张刺激,忧思郁结,或气郁不行,气滞湿郁,痰气交结上蒙清窍;或忧思伤脾,脾失健运,聚湿成痰,痰浊蒙蔽心神脑窍均可发为本病。

此外情志失节,所愿不遂,突受惊恐以及其它情志过极,可成为癫病发作的诱发因素。

3.饮食失节嗜食肥甘膏粱,一方面可化生痰浊,内伏于心,另一方面损伤脾胃,水谷运化失司,聚湿成痰,痰浊内盛,若遇情志不遂,痰浊与气滞相搏,阻蔽神明而发为本病。

二、病机1.发病起病多缓慢,呈渐进发展。

2.病位本病病位在心(脑)、肝、脾,亦可涉及肾。

3.病性属阴证、本虚标实之证。

本虚主要表现在心脾两虚,标实主要表现在气滞、痰阻。

4.病势本病初起可表现为实证,但可转为虚实夹杂证,迁延日久,反复发作,正气更伤,致心脾及肾损伤,表现以虚证为主。

5.病机转化初期主要由七情内伤,郁怒伤肝,肝气郁滞;进而木克脾土,运化失司,水湿不化,聚生痰浊;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

久病则脾虚生化乏源,气血不足,心脾两虚,致邪未去而正已伤,气虚而痰瘀互结。

日久不愈,伤及肝肾,病机复杂,病体难愈。

【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依据1.有精神抑郁,多疑多虑,或焦急胆怯,自语少动,或悲郁善哭,呆痴等性格和行为异常表现。

2.多有情志刺激、意欲不遂等诱发因素。

3.有家族史。

4.排除药物原因导致者。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辅导:癫痫确定诊断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辅导:癫痫确定诊断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辅导:癫痫确定诊断(1)病史详细而又准确的病史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需了解整个发作过程,包括发作的环境、时程,发作时姿态、面色、声音,有无肢体抽搐及大致顺序,发作后表现,有无怪异行为和精神失常,既往的发作史,发作的年龄、诱因,发作频率,有无头颅外伤史、脑部感染史以及家族史等。

(2)脑电图脑电图是诊断癫痫重要的辅助诊断依据。

结合多种激发方法,特殊电极、长程或录像脑电图(video-EEG),阳性率在80%以上。

即使在发作间歇期,50%以上的癫痫患者仍有异常的脑电图。

(3)抗癫痫药物的效应正确的药物治疗可使90%以上的患者获得满意的效果。

临床表现不典型、脑电图检查阴性的疑诊病例,抗癫痫药物的效应成为诊断的依据。

1。

中医关于“痫证”的辨证要点

中医关于“痫证”的辨证要点

中医关于“痫证”的辨证要点
一、辨病情轻重
判断本病之轻重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病发持续时间之长短,一般持续时间长则病重,短则病轻;二是发作间隔时间之久暂,即间隔时间短暂则病重,间隔时间长久则病轻。

其临床表现的轻重与痰浊之浅深和正气之盛衰密切相关。

二、辨病性虚实
1.痫证发病初期多属实证,反复发作日久则多虚实夹杂。

发作期多实或实中夹虚,休止期多虚或虚中夹实。

2.阳痫发作多实,阴痫发作多虚。

实者当辨风、痰、火、瘀之别,如来势急骤,神昏猝倒,不省人事,口噤牙紧,颈项强直,四肢抽搐者,属风;发作时口吐涎沫,气粗痰鸣,呆木无知,发作后或有情志错乱,幻听错觉,或有梦游者,属痰;如猝倒啼叫,面赤身热,口流血沫,平素或发作后有大便秘结,口臭苔黄者,属火;发作时面色潮红、紫红,继则青紫,口唇发绀,或有颅脑外伤、产伤等病变者,属瘀。

虚者则当区分脾虚不运、心脾两虚、心肾两虚、肝肾阴虚等不同。

三、辨阳痫阴痫
痫证发作时有阳痫、阴痫之分。

发作时牙关紧闭,伴面红、痰鸣声粗、舌红、脉数有力者多为阳痫;面色晦暗或萎黄、肢冷、口无怪叫或叫声低微者多为阴痫。

阳痫发作多实,阴痫发作多虚。

中医对癫痫的认识

中医对癫痫的认识

中医对癫痫的认识1. 引言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较高。

中医学对于癫痫的认识与西医学有所不同,中医将癫痫归属于一种由脑失调引起的病症,认为癫痫病因较复杂,不同人体体质的差异对病因和治疗都有重要影响。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中医对于癫痫的认识,包括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等方面的内容。

2. 癫痫的病因中医认为,癫痫的病因多样,常见的病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十二经脉失调中医强调气血畅通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如果人体的十二经脉出现失调,会导致脑部气血不足或失血,进而引发癫痫。

2.2 脑部损伤脑部外伤、中风、脑瘤等疾病都可能损伤脑组织,中医认为这些损伤会导致脑部气血瘀滞,从而出现癫痫的症状。

2.3 情绪失调中医强调情绪与身体的关系密切,情绪失调可导致气血紊乱,进而影响脑部功能,给予癫痫的发生。

2.4 饮食不当长期饮食不正常,如暴饮暴食、过度饮酒等,会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影响消化吸收,进而影响脑部功能,增加癫痫的发生风险。

3. 癫痫的病机中医认为,癫痫的发病机制主要与患者体内的脑神经活动紊乱有关,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3.1 脑络瘀阻中医认为,脑络长期瘀阻会引起气血运行不畅,营养供应不足,进而导致癫痫发生。

3.2 脑风动乱中医将癫痫视为一种脑部风动乱的病症,认为体内阴阳失衡、脑内风邪上扰,导致脑神经系统活动紊乱,从而出现癫痫的发作。

3.3 脾胃失调中医认为,脾胃健运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脾胃失调会导致气血紊乱,影响脑部功能,从而引发癫痫发作。

4. 辨证施治中医治疗癫痫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

常见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4.1 补益法对于脑失调导致的癫痫,中医常常采用补益法进行治疗。

具体包括中药补益、调养饮食、调整作息等综合治疗措施,目的是增强机体抵抗力,调整脑部功能。

4.2 祛风法对于癫痫发作频繁且与风邪上扰相关的患者,中医常采用祛风法进行治疗。

祛风法包括选择具有疏风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如川芎、独活等。

中医内科学——痫证

中医内科学——痫证
频繁发作,以治标为主,着重清泻肝火,豁痰熄风,开窍定痫; 平时病缓,则补虚以治其本,宜益气养血,健脾化痰,滋补肝肾,
宁心安神。
分证论治
1.风痰闭阻证
主症:发病前常有眩晕、头昏、胸闷、乏力、痰多,心情不悦。 兼症:痫病发作呈多样性,或见突然跌倒,神志不清,抽搐吐涎,
或伴尖叫与二便失禁,或短暂神志不清,双目发呆,茫然所失, 谈话中断,持物落地,或精神恍惚而无抽搐, 舌象:舌质红,苔白腻, 脉象:脉多弦滑有力。
旋覆花化痰降浊; 便溏者,加焦米仁、炒扁豆、炮姜等健脾止泻; 夜游者,加生龙骨、生牡蛎、生铁落等镇心安神。
心肾亏虚证,神思恍惚,持续时间长者,加阿胶补益心血; 心中烦热者,加焦山栀、莲子心清心除烦; 大便干燥者,加玄参、天花粉、当归、火麻仁以养阴润肠通便。
3.局限性发作可见多种形式,如口、眼、手等局部抽搐而无突然昏倒, 或凝视,或语言障碍,或无意识动作等。多数在数秒至数分钟即止。
4.发作前可有眩晕、胸闷等先兆症状。 5.发作突然,醒后如常人,醒后对发作时情况不知,反复发作。 6.脑电图在发作期描记到对称性同步化棘波或棘一慢波等阳性表
现,有条件做CT、磁共振等相应检查。
治法:清热泻火,化痰开窍。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 常用药:龙胆草、青黛、芦荟、大黄、黄芩、栀子、姜半夏、胆
南星、木香、积实、茯苓、橘红、人参、石菖蒲、麝香、当归。
3.瘀阻脑络证
主症:平素头晕头痛,痛有定处, 兼症:常伴单侧肢体抽搐,或一侧面部抽动,颜面口唇青紫。多
继发于颅脑外伤、产伤、颅内感染性疾患后遗症等。或先天脑发 育不全, 舌象: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舌苔薄白, 脉象:脉涩,或弦。
窍。 痫病病理因素以痰为主。痫病之痰,具有随风气而聚散和胶固难

癫痫的中医辨证施护

癫痫的中医辨证施护

癫痫的中医辨证施护癫痫是一种脑神经系统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病症是反复发作的意识丧失、肢体抽搐以及其他症状。

中医学具有辨证施护的独特优势,在癫痫治疗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讨论癫痫的中医辨证施护方法,包括病因辩证、病位辩证、病机辩证和治则用药等方面。

一、病因辨证针对癫痫的病因,中医可以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及疾病发展的相关信息来进行辨证。

常见的病因包括肝阳上亢、痰火郁结、肾精不足、心脾虚弱等。

根据不同的病因,中医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癫痫,可以采用清肝降阳的方法来平抑肝阳,减少癫痫发作的次数及强度。

二、病位辨证中医通过辨别患者身体的病位,可以进一步明确病证候选项。

癫痫的病位多涉及脑部和肝脏,常见的有肝火上扰、脑脉热盛等。

通过观察舌苔、脉象以及其他相关病征,中医可以判断出病位所在,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例如,对于肝火上扰所致的癫痫,中医会采用清肝泻火的方法,以平复肝火、缓解癫痫症状。

三、病机辨证癫痫是由于脑部神经元活动异常而引起的,中医对于癫痫的病机有着独到的认识。

常见的病机有肝风、痰浊等,这些都是癫痫发作的内在原因。

中医通过辨别病机,可以为治疗癫痫提供重要的参考。

例如,对于痰浊所致的癫痫,中医会采用化痰平喘的方法,以清除体内的痰浊,恢复神经元的正常活动。

四、治则用药中医治疗癫痫主要采用中药配合针灸等治疗方式,通过调理全身的气血、阴阳平衡,达到控制癫痫发作的目的。

常见的治则用药包括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等。

例如,对于阴虚火旺所致的癫痫,中医会采用滋阴清热的中药方剂,以平衡体内的阴阳,减轻癫痫发作的频率。

综上所述,中医在癫痫治疗中的辨证施护方法非常重要。

通过对病因、病位、病机的辨证,中医可以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同时根据治则用药来实施治疗。

中医治疗癫痫不仅可以控制癫痫发作,还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然而,要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中医的辨证施护需要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形成“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为癫痫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癫痫的中医辩证

癫痫的中医辩证

癫痫的中医辩证癫痫的中医辩证癫痫的中医辩证【1】【关键词】癫痫中医辩证临床上的癫痫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失常的疾患,本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1 辨证施治1.1 风谈壅阻主证:发作前常觉头痛眩晕,胸闷欠伸,随即昏扑倒地,神志不清,面色苍白、牙关紧闭,两目上视,手足抽搐,口吐涎沫,并发出类似猪、羊的叫声,甚至二便失禁。

方用竹沥、菖蒲、胆南星、半夏以豁痰开窍;天麻、全蝎、蜈蚣以平肝熄风镇痉;朱茯神、远志、珍珠母以镇心安神。

1.2 痰火内盛主治:发作时昏扑抽搐吐涎,或有叫吼,平日情绪急躁,心烦失眠,咯痰不爽,口苦而干,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法:清肝泻火,化痰开窍。

1.3 心肾不足脾失健运主证:精神萎靡,甚则智力减退,言语不清,面色不华,头目昏眩,腰酸腿软,食少痰多,苔薄,脉细。

2 病案举例患者张某某,女31岁,工人,2008年11月19日初诊。

主诉:经常头昏、时昏倒在地。

现病史:半月前因在单位值班出差错受罚,精神刺激而患病,突然昏扑,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有吼叫声,在市中心医院检查诊断为癫痫。

望其面色萎黄,精神疲惫,常感头昏目眩纳差寐少,遇劳累则发作,舌质淡红,苔白润脉沉缓。

中医辩证:心脾两虚,痰蒙心窍。

治法:补益心脾,安神化痰佐以熄风开窍。

方药:归脾汤加蔓蒲、钩藤、珍珠母、丹参。

党参25、黄芪30g、炒白术15g、当归15g、炙甘草15g、茯神12g、炒枣仁12g、远志9g、木香6g、龙眼肉15g、昔蒲12g、钩藤9g、珍珠母25g、(先煎)、丹参25g、焦三仙12g、生姜三片、大枣三枚,六剂,水煎服。

11月28日复诊,面色、精神较前好转,睡眠明显好转,上方再服6剂,后改为服归脾丸、柏子养心丸,一个月后又来复诊,病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

3 小结西医认为痫证是一种临床综合证,为反复发作、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大脑功能失调,表现运动、感觉、意识、植物神经、精神等不同障碍,或可兼而有之。

中医治疗癫痫【2】【摘要】利用中医诊疗探究分析癫痫的症状及治疗效果,为中医治疗癫痫的临床方案提供参考和依据。

痫病中医诊疗

痫病中医诊疗

痫病中医诊疗痫病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通常表现为周期性的癫痫发作,患者在发作时会昏厥、抽搐、意识障碍等。

中医认为,痫病是由于人体脏腑经络失调所引起的,因此中医药治疗痫病具有独特的优势。

以下是痫病中医诊疗相关内容。

病因病机中医认为,痫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先天禀赋、情志、饮食起居、外感病邪等。

总体来说,其发病机理是因为人体脏腑经络气血阻滞、郁滞不畅、导致神经系统失调,出现频繁、周期性的癫痫发作。

诊断方法痫病的中医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病程、发作特点、舌脉、五脏六腑和经脉状况等。

其中,病程越长、发作次数越频繁、持续时间越久,病情就越严重。

发作特点包括发作时间、发作时的表现等,如昏厥、抽搐、眼球翻白、口吐白沫等。

舌脉主要观察舌体的形态和颜色、脉搏的节律和力道等。

五脏六腑和经脉状况可以通过对脏腑功用和经络状况的观察来判断病情。

治疗方法痫病中医治疗包括药物疗法、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疗法等。

药物疗法常用中药包括柴胡、黄芪、丹参、龙胆草、天麻等。

这些中药可以升阳、扶正、化痰、行气、安神等,对于缓解神经系统症状、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积极作用。

药物的剂量、用法和用量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可以通过改善经络活动,平衡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改善神经系统功能,进而提高身体免疫力,达到治疗痫病的目的。

常用的穴位包括百会穴、足三里、太冲等。

推拿按摩疗法推拿按摩疗法对于改善病人的气血循环、放松神经系统、舒缓病情具有明显效果。

常用的手法包括推、按、揉、振等,常用穴位包括肺经穴、心经穴、足厥阴肝经等。

注意事项中医治疗痫病需要遵循以下注意事项:1. 治疗时要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具体症状来进行选择中药、针灸或推拿等。

2. 在用药时一定要根据医嘱进行,剂量、用法和用量不可自行调整。

3. 中药治疗进程要坚持服药时间和药量控制,不能过早停药。

4. 针灸疗法需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医师进行操作。

5. 饮食起居要有规律,增强体质,强身健体。

中医是如何诊断癫痫病的

中医是如何诊断癫痫病的

中医是如何诊断癫痫病的科学的诊断是医治疾病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通过诊断判定疾病病因,制定最适合的医治方式,帮忙患者在最短时刻内康复。

因此若是想要准确诊断癫痫病,就必要对癫痫相关内容有必然的了解。

下面听听求医专家的论述。

癫痫病的中医诊断依据:一、狂痫与癫狂的辨别《活幼心书·卷中·痫证》中谈到:"狂痫者,亦属阳,难经云,重阳那么狂,至长成小儿才发,时妄言不食而歌,甚那么蝓墙上屋,弃衣而走,或一日二日方醒。

"说明狂痫与癫狂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之点,只要有二:①狂痫有狂又有痫,即既有精神失常,又有抽搐;癫狂只有精神方面的病症,如躁动多言,易怒,叫唱跑跳,乃至毁物伤人,通宵不眠或沉默不语、呆滞、健忘,乃至神志不清,但不抽搐。

②狂痫有自解性也有反复性;癫狂不经医治往往呈持续状态。

二、癫痫与惊风的辨别《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风痫候》以为:"壮热不歇,那么变成惊,极重者亦变痫也。

"《活幼心书·卷上·痫证》说得更具体:"惊传三搐后成痫。

" 说的是三次惊风才称为癫痫。

惊风分急惊风和慢惊风。

急惊风必然有高热,慢惊风多发于脾虚久泻以后,而癫痫发作一样无发烧,也无腹泻。

急惊风在退热后,抽搐再也不发生,慢惊风在健脾止泻后,抽搐也再也不发生,而癫痫那么能反复发作,这是它们有别的地方。

3、癫痫与痉病的辨别《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风痫候》中记载:"病发时身软,时醒者谓之痫;身强直反张如尸,不时醒者谓之痉"。

后世医家均以此说区分痫与痉。

清·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专立"痉病瘛病总论"条款,说明:"痉者,强直之谓,后人所谓角弓反张,前人所谓痉也。

瘛者,蠕动引缩之谓,后人所谓抽掣、搐搦,前人所谓瘛也。

抽掣搐搦不止者,瘛也。

时作时止,止后或数日,或数月复发,发亦不待治而自止者,痫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是如何诊断癫痫病的
科学的诊断是治疗疾病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通过诊断判断疾病病因,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式,帮助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康复。

所以如果想要准确诊断癫痫病,就必要对癫痫相关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下面听听求医专家的阐述。

癫痫病的中医诊断依据:
1、狂痫与癫狂的鉴别
《活幼心书·卷中·痫证》中谈到:"狂痫者,亦属阳,难经云,重阳则狂,至长成小儿才发,时妄言不食而歌,甚则蝓墙上屋,弃衣而走,或一日二日方醒。

"说明狂痫与癫狂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点,只要有二:
①狂痫有狂又有痫,即既有精神失常,又有抽搐;癫狂只有精神方面的症状,如躁动多言,易怒,叫唱跑跳,甚至毁物伤人,通宵不眠或沉默不语、呆滞、健忘,甚至神志不清,但不抽搐。

②狂痫有自解性也有反复性;癫狂不经治疗往往呈持续状态。

2、癫痫与惊风的鉴别
《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风痫候》认为:"壮热不歇,则变为惊,极重者亦变痫也。

"《活幼心书·卷上·痫证》说得更具体:"惊传三搐后成痫。

" 说的是三次惊风才称为癫痫。

惊风分急惊风和慢惊风。

急惊风一定有高热,慢惊风多发于脾虚久泻之后,而癫痫发作一般无发热,也无腹泻。

急惊风在退热后,抽搐不再发生,慢惊风在健脾止泻后,抽搐也不再发生,而癫痫则能反复发作,这是它们有别之处。

3、癫痫与痉病的鉴别
《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风痫候》中记载:"病发时身软,时醒者谓之痫;身强直反张如尸,不时醒者谓之痉"。

后世医家均以此说区分痫与痉。

清·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专立"痉病瘛病总论"条目,说明:"痉者,强直之谓,后人所谓角弓反张,古人所谓痉也。

瘛者,蠕动引缩之谓,后人所谓抽掣、搐搦,古人所谓瘛也。

抽掣搐搦不止者,瘛也。

时作时止,止后或数日,或数月复发,发亦不待治而自止者,痫也。

"吴鞠通所论痉病极广,共分九大类,即寒痉、风温痉、温热痉、暑痉、湿痉、燥痉、内伤饮食痉、客忤痉(惊吓痉)、本脏自病痉,基本上概括了所有抽搐病症(其中
也包括急、慢惊风),他强调:"痉者筋病也","皆肝风内动为之"。

这与癫痫因脏腑、经络、气血失调,逆气上巅犯脑,引动肝风的病机不同。

归纳起来癫痫与痉病的鉴别有如下几点:
①癫痫发作有反复性、自解性;痉病则常为经常性或持续性,消除病因后可以不再发作。

②癫痫临床表现复杂;痉病就只有抽搐。

③癫痫是逆气引动肝风而抽搐;痉病是筋病,肝风内动所引起。

诊断癫痫的中医方法
望诊在中医的癫痫诊断方面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是经过对病人面部表情、神色、形态、舌象等的异常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疾病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

正如《灵枢·本脏》云“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望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高度概括和外在表现,是脏腑气血的外露象征,中医的癫痫诊断经过患者的言行举止、面部表情、目珠眼神等表现“神”的各种活动,来反应脏腑气血的盛衰。

判断神气的存亡,对于认识疾病进展态势、预测善恶及指导治疗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望神中观察眼神的变化是重点,因目系通于脑,为肝之窍,心之使,故有“神之外候在目”的说法。

若两目清澈灵活,炯炯发光,明亮有神,又神识清爽,志意聪慧,反应灵敏,记忆力强,说明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谓之有神,病情较轻,预后比较良好。

若如果目光晦暗,睛珠呆滞,或视物不清,又精神萎靡,动作迟缓,反应呆钝,表示神气伤,治疗比较困难。

1、痰痫
主证:喉中痰鸣,口流涎沫,神志恍惚,双目直视,犹如痴呆,失神,面黄无华,手足抽搐或不明显,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弦滑。

分析:本证由脾虚生痰,风痰壅窍所致。

脾为生痰之源,脾气不升,精微失于输化,则聚而为痰。

痰涎壅塞,故喉中痰鸣,口角流涎。

痰阻窍道,蒙蔽心窍,故神志恍惚,失神。

痰结气郁,肝气不舒,故双目直视。

2、惊痫
主证:惊怵不安,或惊恐异常,面色或青或白,吐舌惊叫急啼,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滑。

分析:本证多由胎中受惊或婴幼儿期卒受惊吓而致。

暴受惊吓,气血逆乱,神志失常,神气溃乱,精神伤动,故见惊恐异常,惊叫急啼。

神不守舍,故见惊怵不安,面色或青或白。

舌为心之苗,心经积热,故见吐舌。

3、瘀血痫
主证:突然眩仆,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四肢抽搐,面色发青,形体消瘦,肌肤枯燥色紫,舌红少津,可见瘀斑,苔薄白,脉细涩。

分析:本证由颅脑外伤、产伤,络脉受损而引发。

瘀血内阻,闭塞窍络,故见突然昏仆。

血滞心窍,故见神志昏迷。

血瘀气结,肝脉不舒,故见牙关紧闭,四肢抽搐。

瘀血内停,血行不畅,无以上荣,故面色泛青。

4、风痫
主证:昏不知人,口吐白沫,牙关紧闭,双眼发青,两目上视或斜视,手指明显抽搐,屈指数物,颈项强直,面色红赤,舌质红,舌苔白腻,脉弦滑。

分析:本证由肝火化风,气机逆乱所致。

肝有风则煽动心火,心神被蒙,则见昏不知人。

风引肝动,走窜筋脉,故见手指抽搐,颈项强直。

肝阳炽盛,故见面红、目青等症。

原文链接:/2013/0819/143644-2.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