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文本和超媒体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4章超文本与超媒体
![第4章超文本与超媒体](https://img.taocdn.com/s3/m/00c63658be23482fb4da4c24.png)
XML可以把自己的可视化风格附加到文档中而不会破 坏通用标记; XML和它伴随的标准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提 供信息。使得内容与内容相关的链接能够用XML链接语言 (XLink)清楚的分离开来,并使得表达,存储和传递都 被分离开成为可能。
4.3 超文本标记语言
3. XML是语义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义网涉及到三种类型的标记语言,把真实的语义与巨大的 Internet网上的数据结合起来。这些语言分别是 (1)用语义项(semantic term)标注数据(XML) (2)使用三元组关系表达数据之间的关系(RDF) (3)为正确推理编码必要的基本假设(ontology)
4.1 超文本与超媒体的基本概念
带有语言义层的Dexter改进模型如图所示。
对Dexter模型的改进表现为在存储层和内部成员层之间 加 语义层(semantic layer)。这一层规定数据内容, 并且定义从不同的资源搜索数据和集成数据的过程。这 一层创建了一个层之间的接口,并且根据用户的查询等 要求,使用本体任务考虑内容的语义,并从内部成员层 向用户提供内容敏感的结果。
4.3 超文本标记语言
4.3.3 XML的特点 1.XML与WWW 最近几年,W3C论坛创建了一些新的标准都是围绕着 XML制定的。 链接的类型大概有以下几种:
为浏览器定义的链接 ,导航节点链 ,层次链接 ,顺序链 接 ,指明相关文档的链接类型 ,指明元文档的链接类 型 . 2.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分离
4.1 超文本与超媒体的基本概念
1.
2、多媒体和超媒体信息编码专家组MHEG模型
MHEG(Multimedia Hypermedia Information Coding Expert Group)是ISO/IEC JTC1/SC29 组织的为多媒体系 统信息交换格式制定的标准模型。
第6章超文本和超媒体99页PPT
![第6章超文本和超媒体99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1810013902020740be1e9b6f.png)
8
超文本的主要特点
超文本不是顺序的,而是一个非 线性的网状结构,它把文本按其内部 固有的独立性和相关性划分成不同的 基本信息块,称为节点(Node)。
以节点作为信息的单位。一个节 点就可以是一个信息块,也可以是若 干节点组成一个信息块。它可以是文 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或它们 的组合体。
9
在超文本数据库内部,节 点之间用链(Link)连接起来 形成网状结构,如图所示:
12
早期超文本系统的表现形式仅是文字的, 这就是它被称为“TEXT”的原因。70年代产 生的一个名词叫“电子图书”(electronic book),在书中还有很多图片和图形,我们 可以在计算机上联想式地阅读文件,它不仅 保存了用纸做存储媒体的最好的特性,同时 又加入了丰富的非线性链接,这就促使80年 代产生了超媒体(hypermedia)技术。超媒 体不仅可以包含文字,而且还可以包含声音、 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片段,这些媒体之 间也是用超级链接组织的,而且它们之间的 链接也是错综复杂的。
15
超文本和超媒体的访问方式 超文本和超媒体系统的特性
超文本和超媒体是一种典型 的数据库技术,是由节点和表达节 点之间关系的链组成的网。每个节 点都链接在其它节点上,用户对网 进行浏览、查询和注释等操作。
16
超文本和超媒体的访问方式决定于 其内部结构。超文本是一种接口模型,它 采用“控制按钮”的方式组织接口。这些 “按钮”由作者设置在正文中,用户通过 按钮访问下面的信息。“按钮”就是通常 所说的连接节点之间的“链”,从这个角 度看,超文本可以看作三个要素的组合: 节点、链和网络。
文本的线性结构
5
文本的最显著 特点是它在组织上 是线性的和顺序的 。这种线性结构体 现在你读文本时只 能按固定的线性顺 序一字一字、一行 一行、一页一页地 读下去。
超文本的主要特点
超文本不是顺序的,而是一个非 线性的网状结构,它把文本按其内部 固有的独立性和相关性划分成不同的 基本信息块,称为节点(Node)。
以节点作为信息的单位。一个节 点就可以是一个信息块,也可以是若 干节点组成一个信息块。它可以是文 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或它们 的组合体。
9
在超文本数据库内部,节 点之间用链(Link)连接起来 形成网状结构,如图所示:
12
早期超文本系统的表现形式仅是文字的, 这就是它被称为“TEXT”的原因。70年代产 生的一个名词叫“电子图书”(electronic book),在书中还有很多图片和图形,我们 可以在计算机上联想式地阅读文件,它不仅 保存了用纸做存储媒体的最好的特性,同时 又加入了丰富的非线性链接,这就促使80年 代产生了超媒体(hypermedia)技术。超媒 体不仅可以包含文字,而且还可以包含声音、 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片段,这些媒体之 间也是用超级链接组织的,而且它们之间的 链接也是错综复杂的。
15
超文本和超媒体的访问方式 超文本和超媒体系统的特性
超文本和超媒体是一种典型 的数据库技术,是由节点和表达节 点之间关系的链组成的网。每个节 点都链接在其它节点上,用户对网 进行浏览、查询和注释等操作。
16
超文本和超媒体的访问方式决定于 其内部结构。超文本是一种接口模型,它 采用“控制按钮”的方式组织接口。这些 “按钮”由作者设置在正文中,用户通过 按钮访问下面的信息。“按钮”就是通常 所说的连接节点之间的“链”,从这个角 度看,超文本可以看作三个要素的组合: 节点、链和网络。
文本的线性结构
5
文本的最显著 特点是它在组织上 是线性的和顺序的 。这种线性结构体 现在你读文本时只 能按固定的线性顺 序一字一字、一行 一行、一页一页地 读下去。
第六章超文本和超媒体
![第六章超文本和超媒体](https://img.taocdn.com/s3/m/741d9a14f90f76c660371aaa.png)
⑴ 文本节点 ⑵ 图形节点 ⑶ 图像节点 ⑷ 音频节点 ⑸ 视频节点 ⑹ 混合媒体节点 ⑺ 按钮节点 ⑻ 组织型节点 ⑼ 推理型节点
链是固定节点间的信息联系,它以
某种形式将一个节点与其它节点连 接起来。
链的一般结构:
链源 链宿 链的属性
各类链的特点:
基本结构链:构成超媒体的主要形式, 在建立超媒体系统前需创建基本结构 链。它的特点是层次与分支明确。
屏幕中的窗口和数据库中的节点具 有对应关系。
超文本的设计者可以很容易地按需要创 建节点,删除节点,编辑节点等,同样 也可生成链,完成链接,删除链接,改 变链的属性等操作。
用户可对超文本进行浏览和查询。
具备良好的扩充功能,接受不断更新的 超媒体管理和查询技术,为作者提供吸 纳新写作方法的途径。
超媒体的概念: 超媒体=多媒体+超文本
超文本具有如下的特点: 多种媒体信息 网络结构形式 交互特性
6.1.2 超文本的访问方式和超文 本系统的特性
超文本的访问方式 超文本三个要素 超文本系统的基本特性
超文本的数据库是由“声、文、图” 类节点或内容组合的节点组成的网 络,内容具有多媒体化,网状的信 息结构使它的信息表达接近现实世 界。
节点是表达信息的单位,是围绕一 个特殊主题组织起来的数据集合。
节点两种类型:
表现型:记录各种媒体信息,表现型节 点按其内容的不同又可分为许多类别, 如文本节点和图文节点等。
组织型:用于组织并记录节点间的联接 关系,它实际起索引目录的作用,是连 接超文本网络结构的纽带,即组织节点 的节点。
节点的基本类型:
索引链:超文本所特有的。 推理链:用于系统的机器推理与程序
化。 隐形链:称关键字链或查询链。
超文本由节点和链构成网络是一个 有向图,这种有向图与人工智能中 的语义网有类似之处。语义网是一 种知识表示法,也是一种有向图。
链是固定节点间的信息联系,它以
某种形式将一个节点与其它节点连 接起来。
链的一般结构:
链源 链宿 链的属性
各类链的特点:
基本结构链:构成超媒体的主要形式, 在建立超媒体系统前需创建基本结构 链。它的特点是层次与分支明确。
屏幕中的窗口和数据库中的节点具 有对应关系。
超文本的设计者可以很容易地按需要创 建节点,删除节点,编辑节点等,同样 也可生成链,完成链接,删除链接,改 变链的属性等操作。
用户可对超文本进行浏览和查询。
具备良好的扩充功能,接受不断更新的 超媒体管理和查询技术,为作者提供吸 纳新写作方法的途径。
超媒体的概念: 超媒体=多媒体+超文本
超文本具有如下的特点: 多种媒体信息 网络结构形式 交互特性
6.1.2 超文本的访问方式和超文 本系统的特性
超文本的访问方式 超文本三个要素 超文本系统的基本特性
超文本的数据库是由“声、文、图” 类节点或内容组合的节点组成的网 络,内容具有多媒体化,网状的信 息结构使它的信息表达接近现实世 界。
节点是表达信息的单位,是围绕一 个特殊主题组织起来的数据集合。
节点两种类型:
表现型:记录各种媒体信息,表现型节 点按其内容的不同又可分为许多类别, 如文本节点和图文节点等。
组织型:用于组织并记录节点间的联接 关系,它实际起索引目录的作用,是连 接超文本网络结构的纽带,即组织节点 的节点。
节点的基本类型:
索引链:超文本所特有的。 推理链:用于系统的机器推理与程序
化。 隐形链:称关键字链或查询链。
超文本由节点和链构成网络是一个 有向图,这种有向图与人工智能中 的语义网有类似之处。语义网是一 种知识表示法,也是一种有向图。
多媒体技术第2版第6章超文本与超媒体.ppt
![多媒体技术第2版第6章超文本与超媒体.ppt](https://img.taocdn.com/s3/m/7773ea5771fe910ef12df8f4.png)
15
6.2
超文本结构的 组成元素
6.2.3 网络
超文本中的信息网络是由结点和链构成 的一个单向的有向图,通过该有向图可以 进行交互式的浏览和信息查询。
6.2.4 宏结点
宏结点是指链接到超文本网络的一个有某 种共同特征的子集(子网)。宏结点的引 入虽然简化了Web网络结构,但却增加了管 理与检索的层次。并且跨越网络的超链接 将需要更复杂的协议支持。
陈文华
18
6.2.5 热 标
2. 热元
热元是指这些相对独立的图像单位能够作为 信息转移的链源。
图6-7 浏览器的一个图像热元框
3. 热区
热区是在所显示的图像上指明的某一个敏感区 域,作为触发转移的源点。
2021/3/6
陈文华
19
6.2.5 热 标
4. 热点
热点是用于动态视频、声音等时基类媒体 在时间轴上的触发转移。视频的相应时间轴 处转移的起点就称为热点。
逻辑结构布局结构内容小节段落小节段落段落段落内容内容内容框架框架框架小节段落图69逻辑结构和布局结构的对应关系2010918陈文华2464逻辑结构提供一种独立于特定页面布局的内容视图它能正确地反映文档的结构内容和层次按文献的内容划分成逻辑对象
多媒体技术
电子教学课件
2021/3/6
陈文华
第6章
1
第6章 超文本与超媒体
23
6.4
超文本文献 模型概述
逻辑结构提供一种独立于特定页面布局的内容 视图,它能正确地反映文档的结构内容和层次, 按文献的内容划分成逻辑对象。
布局结构主要用来安排文献的版面,按文献的 内容划分成为页集(页集由一组相关的页面组 成)、页、框架和块。
内容是文档所包含的实际信息,ODA对每种内 容类型定义了一种或多种内容结构,每种内容 结构定义了一组与结构和特定内容类型相关的 规则,每一种媒体的内容结构包括:① 元素的 说明;② 可能的访问功能;③ 数据编码。
多媒体技术课件第六章超文本与超媒体
![多媒体技术课件第六章超文本与超媒体](https://img.taocdn.com/s3/m/adcf0f2059eef8c75fbfb3ed.png)
动作与操作节点:是一种动态节点,定义了一 些操作,典型的操作节点是按钮节点。
型
组织型节点:是组织节点的节点。包括各种媒
体节点的索引节点和目录节点。
推理型节点:用于辅助链的推理与计算。包括
对象节点和规则节点。
组成要素---链
链是用于固定节点间的信息联系,它以某种形式将一 个节点与其它节点连结起来。
链也是组成超文本的基本单位,形式上是从一个节点 指向另一个节点的指针,本质上表示不同节点上存在着 的信息的联系。
基本链和交叉索引链
和子用超 多系超文 媒统文本 体、本系 数读应统 据者用: 库子的指 组系系那 成统统些 。、,能
支一够 持般创 子由作 系作和 统者使
超文本系统与操作工具
作者子系统
创创 作作 工工具
超 媒 体 工 具
其 它 工 具
读者子系统
浏览器
其它读者工具
链 服务器
应用接口或应用
支持子系统
符,而是包含了更多的信息节点。超文本就是由节点和
表达节点之间关系的链组成的网。
节点(Node)
A
B
链
C
链(Link) 网络(Web)
节点
F
D
G
E
网络
组成要素---节点
节点是表达信息的基本单位,是围绕一个特殊主题 组织起来的数据集合。
节点分为两种类型:
表现型:用于记录各种媒体信息,表现型节点按其内容 的不同又可分为许多类别,如文本节点、图像节点、音 频节点等;
超媒体=超文本+多媒体
超文本与传统文本文件的区别
传统文本是以线性方式组织的,而超文本是以非 线性方式组织的。这种文本的组织方式与人们的思维 方式和工作方式比较接近。
第七章超文本和超媒体.ppt
![第七章超文本和超媒体.ppt](https://img.taocdn.com/s3/m/cb3140f49e31433239689347.png)
超文本雏形
提出设想的原因
科学信息量迅速增长: 科学信息量迅速增长:他担心即使是某一门学 科的专家也不可能跟踪该学科的发展情况。 科的专家也不可能跟踪该学科的发展情况。 200多年来印刷技术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 多年来印刷技术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 多年来印刷技术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 有关共享与表现信息的方法也很少,不敷应用 不敷应用。 有关共享与表现信息的方法也很少 不敷应用。 检索困难:当要查找某一信息时,要遍历所有对 检索困难:当要查找某一信息时 要遍历所有对 象逐一查找,信息的定位繁琐; 象逐一查找,信息的定位繁琐;
著名的早期系统
1968年,布朗大学研制成功了“超文编辑系统” 年 布朗大学研制成功了“超文编辑系统” 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作的超文本系统。 ,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作的超文本系统。 1968年,布朗大学研制的第二个超文本系统是 年 FRESS(文件检索与编辑系统 。 文件检索与编辑系统)。 文件检索与编辑系统 麻省理工学院建筑机械组研制Aspen Movie 麻省理工学院建筑机械组研制 Map(白杨城影片地图 ,第一个超媒体系统。 白杨城影片地图), 白杨城影片地图 第一个超媒体系统。 Xerox公司的 公司的NoteCards、布郎大学的 公司的 、布郎大学的Intermedia 公司的Guide和苹果公司的 和苹果公司的HyperCard等 、OWL公司的 公司的 和苹果公司的 等 多个商品化的超文本系统。 多个商品化的超文本系统。
超文本雏形
鼻祖:美国著名科学家 鼻祖 美国著名科学家V. Bush(1890-1974) 美国著名科学家
1945, Think”, 1945,“As We May Think , 大西洋月刊》 《大西洋月刊》Memex(Memory exender的缩写 即存储扩充器) 的缩写, exender的缩写,即存储扩充器)设 1932年和1933提出 年和1933提出); 想( 1932年和1933提出);
mm07超文本与超媒体
![mm07超文本与超媒体](https://img.taocdn.com/s3/m/cbb5c1f3f90f76c661371a65.png)
3)支持标准窗口的操作; 4)窗口中可包含多个链标示符,点击该链标示符, 将沿此链访问链接的节点内容,屏幕可打开相应的窗 口; 5)超媒体的作者可以很容易地创建节点和链接新的 节点的链; 6)用户可方便地进行信息浏览和查询。查询方式有 三种:一是跟随链的走向不断打开各个窗口或历史地 返回;二是利用已知的字符串对部分或整个网络进行 搜索;三是利用节点网络的图示监视器在节点之间“ 航行”。
<TITLE>……</TITLE>
</HEAD>
<BODY> ………… </BODY> </HTML>
三、元素与标签的概念
元素:文档头、文档名称、表格、段落、列表等 都是构成文档的成分,称为文档元素,简称为元 素; 标签:在HTML文档中用于标识文档元素的标志 。标签由左尖括号“<”、标签名称、右尖括号 “>”组成,标签成对出现,如:
四、建立帮助项目文件(.HPJ)
1、项目文件中常用的节
[OPTIONS] [FILES] [BITMAPS] 指定控制连编处理的选项,可选,如有,则必须 在第一节。 指定要包含的主题文件。本节是必需的。
指定要包含的位图文件。如果在[OPTIONS] 节中已用 BMROOT 或 ROOT 选项列出了 位图文件的路径,则不需要本节。 [WINDOWS] 定义帮助窗口的特征和二级窗口类型。若使 用了二级窗口,则必须有本节。 [BAGGAGE] 列出在帮助中的 .HLP 文件(包括它自己的 文件系统)中放置的文件。本节是可选的。
第七章
7.1 超文本与超媒体的概念
1、线性文本与超文本(Hypertext)
1)线性文本:以字词、句子、段落、节、页、 章、册、卷为单位进行有序的线性组织 。不是 满足读者阅读需要的最好办法。 人类思维:联想式的网状结构,路径可能有多种
超文本和超媒体共17页
![超文本和超媒体共17页](https://img.taocdn.com/s3/m/61d7ec0f26fff705cd170ad6.png)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7
超文本和超媒体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第五章 超文本和超媒体ver30PPT课件
![第五章 超文本和超媒体ver30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b00740d4d8d15abf234e76.png)
03.12.2020
第五章 超文本和超媒体
4
第五章 超文本和超媒体
2.人脑的记忆机制 人类的记忆是一种联想式的记忆,它构成了人类记忆的网
状结构。 人类记忆的互联网状结构和线性结构单一路径不同,可能
有多种路径,不同联想检索必然导致不同的路径。 如:“冬天”, “冬天―结冰―河―鱼―宴会―婚礼” 结论:用文本是无法管理这种互联的网状信息结构,必须采用 一种更高级的信息管理技术来模拟人脑的这种信息存储与检索 机制。
03.12.2020
第五章 超文本和超媒体
6
第五章 超文本和超媒体
超文本:是一种新型的信息管理技术,它以结点为单位组织 信息,在结点与结点之间通过表示它们之间关系的链加以连 接,构成表达特定内容的信息网络。超文本组织信息的方式 与人类的联想记忆方式有相似之处,从而可以更有效地表达 和处理信息。 超文本的三要素 (1)结点 (2)链 (3)网络
(1) 超文本的数据库是由文本、声音、图形、图像类结点 组成的网络。
(2) 屏幕的窗口和数据中的结点是一一对应的,每个结点 都有名字或标题在窗口显示。
(3) 十分容易地创建结点、连接新结点的链。可利用不同 的编辑工具生成各种媒体文档,然后利用系统提供的写作工具 生成结点,将结点加入到数据库中,用链接起来形成超文本数 据库。
第五章 超文本和超媒体
5.1 相关概念: 超文本、超媒体、超链接 5.2 超文本的发展历史与典型的超文本系统 5.3 超文本系统的系统结构 5.4 超文本与超媒体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03.12.2020
第五章 超文本和超媒体
1
第五章 超文本和超媒体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信息以爆炸形式增长,影响着人 类的工作、学习、生活各个方面。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如 何快速找出我们所需的信息?关键是需要一种有效的利用信 息的手段。事实上,各种事物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 种联系有待于人类去认识与升华。 例如,可能已经存在子一种治疗癌症的方法,这种方法细分 为成百上千个部分,以点滴信息的形式分散在世界各地,有 待于我们搜索起来,联系起来。由此可见信息存储与检索手 段在信息社会非常重要。
超文本和超媒体
![超文本和超媒体](https://img.taocdn.com/s3/m/59477f5f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3.png)
超文本的发展历程
早期的超文本技术
HTML和HTTP的出现
早期的超文本技术可以追溯到20世纪 60年代,当时的一些文献中出现了“ 超文本”这个概念。早期的超文本主 要用于文献检索和知识表示,例如 Xanadu项目和Hypertext项目。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HTML和 HTTP的出现使得超文本得到了广泛 应用。HTML是一种用于描述网页的 标记语言,HTTP是一种用于传输网 页数据的协议。通过HTML和HTTP, 超文本可以方便地被嵌入到网页中, 实现信息的检索、表示、组织和交互 。
智能办公
通过超文本和超媒体技术,企业可以实现智能办公,提高工作效率。例如,通过智能化的文档管理系统,员工可以方便地 查找、修改、共享文档,减少重复劳动。
数据可视化
在企业内部,超文本和超媒体技术也可以用于数据可视化,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这将有助于企业做出更明智 的决策,提高竞争力。
超文本和超媒体对未来信息社会的影响
HTML5提供了原生的音频和 视频支持,这使得开发者可以 更容易地在Web应用程序中添 加多媒体内容。
多媒体技术也包括流媒体技术 ,它允许实时传输音频和视频 数据,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
富互联网应用程序(RIA)技术
RIA技术允许开发更复杂、更接近桌面 应用程序的Web应用程序。
Adobe Flash、Silverlight和JavaFX是早期 RIA技术的例子。
交互性
超媒体允许用户进行交互操作 ,如链接跳转、内容展示和隐 藏、音频和视频播放控制等, 以提供更灵活和更个性化的用
户体验。
非线性
超媒体不遵循传统的线性阅读 模式,用户可以通过超链接和 超文本在不同的信息节点之间 进行导航和跳转,以提供更灵 活和更自由的信息获取方式。
第7章 超文本与超媒体
![第7章 超文本与超媒体](https://img.taocdn.com/s3/m/a5387c33ee06eff9aff80707.png)
第7章超文本和超媒体
(1)多种媒体信息。超文本的基本信息单元是节点, 它可以包含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 等多种媒体信息。 (2)网络结构形式。超文本从整体来讲是一种网络 的信息结构形式,按照信息在现实世界中的自然联 系以及人们的逻辑思维方式有机地组织信息,使其 表达的信息更接近现实生活。 (3)交互特性。信息的多媒体化和网络化是超文本 静态组织信息的特点,而交互性是人们在浏览超文 本时最重要的动态特征。
表现层 超文本抽象基层 数据库层 Combell 和Goodman模型
运行层 存储层 内部成员层
Dexter 小组的模型
这两个模型是基本相似的,它们都是将超文本和超媒 体体系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如图所示。
第7章超文本和超媒体
第7章超文本和超媒体
(1) 数据库层 )
数据库层是模型中的最低层,它涉及所有传统的有关信息存 储的问题,实际上这一层并不构成超文本系统的特殊性。但是它 以庞大的数据库作为基础,而且在超文本系统中的信息量大,需 要存储的信息量也就大。一般要用到磁盘、光盘等大容量存储器, 或把信息存放在经过网络访问的远程服务器上,不管信息如何存 放,必须要保证信息的快速存取。 数据库层必须能保证信息的存取对高层的超文本抽象层是透 明的,而且,超文本系统要存储以节点和链为单位的对象(特别 是超媒体系统)。由于对象的多态性和结构上的继承性,因此除 考虑传统的数据库问题外,还要强调其特征,并要增加对节点和 链的索引及查询。
大型文献资料信息库由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独特优点广泛应用于大型文献资料信息库的建设目前已经研制出来的中英文字典系统就是按照超文本与超媒体的方式组织和构造它收录了25万条目计4181万字186万个记号采用这种方式的存储的30?卷百科全书查询时间只需几秒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文本的最显著特 点是它在组织上是线 性的和顺序的。这种 线性结构体现在你读 文本时只能按固定的 线性顺序一字一字、 一行一行、一页一页 地读下去。
文本的线性结构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记忆是一种联想式的记忆, 它构成了人类记忆的网络结构,人类记忆的这种联想结 构不同于文本的结构。人类记忆的互连网状结构可能有 多种途径,不同的联想检索必然导致不同的访问路径。 例如,某人对“通讯工具”一词可能会联想到“手机”. 尽管我们对某一对象具有相同的概念,但由于文化基础 和受教育的背景,由于不同时间或不同的地点,产生联 想结果就可能是千差万别的。 这种联想方式实际上表明了信息的结构及其动态性。 显然,这种互连的网状信息结构用普通的文本是无法管 理的,必须采用一种比文本更高一层次的信息管理技术, 即超文本(hypertext)。
A
B
C
D
E
F
这里要强调的不仅仅是“阅读”,而更重要的 是用户可以主动地决定阅读节点的顺序。假如读者是 从标记为A的文本块开始阅读,与单一路径的文本不 同,该超文本结构有三条阅读路径摆在读者面前,即 可到B、D或E。如果读者选择B,则可以继续选择到C 或E,从E又可以到D。当然读者也可以从A选择直接到 D。这个例子表明,在超文本结构中任意两节点之间 可以有若干条不同的路径,读者可以自由的选择最终 沿哪条路径阅读文本。
• 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各个节点中的信息可以更新,也可将 新节点加入到超文本结构中或删除已有的一些节点。
2. 超文本的访问方式
• 超文本是一种典型的数据库技术,是由节点和表达节 点之间关系的链组成的网。每个节点都链接在其它节 点上,用户对网进行浏览、查询和注释等操作。 • 超文本是一种接口模型,它采用“控制按钮”的方式 组织接口。这些“按钮”由作者设置在正文中,用户 通过按钮访问下面的信息。
以节点作为信息的单位。一个节点就可以是一个信息块,也可以是若干节点 组成一个信息块。它可以是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或它们的组合体。
在超文本数据库内部,节点之间用链( Link ) 连接起来形成网状结构,如图所示:
结点A 结点B 结点C
• •
结点D
结点E
结点F
具有6个结点和9条链的超文本结构示意图
早期超文本系统的表现形式仅是文字的,这就 是它被称为“TEXT”的原因。70年代产生的一个名 词叫“电子图书”(electronic book),在书中还 有很多图片和图形,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上联想式地 阅读文件,它不仅保存了用纸做存储媒体的最好的 特性,同时又加入了丰富的非线性链接,这就促使 80年代产生了超媒体(hypermedia)技术。超媒体 不仅可以包含文字,而且还可以包含声音、图形、 图像、动画和视频片段,这些媒体之间也是用超级 链接组织的,而且它们之间的链接也是错综复杂的。
第 4章
超文本和超媒体
学习目标 l掌握超文本和超媒体的基本概念 l了解超文本和超媒体的应用 l了解超文本标记语言 l了解网页中超文本的实现方法和开发工具
文本是我们最熟悉的信息表示方式。 文章、程序、书、文件等都以文本出现,通 常以字、句子、段落、节、章作为文本内容 的逻辑单位,而以字节、行、页、册、卷为 物理单位。
4.1 超文本和超媒体
4.1.1超文本与超媒体的概念
人类的记忆是一种具有网状结构的联想式的记忆,具有 跳跃式、多层次、多路径、多方位思维和访问信息的非线 性结构。
超文本是一个类似于人类联想思维的一个非线性的网状 结构,它以节点作为一个信息块,它采用一种非线性的网 状结构组织信息,把文本按其内容固有的独立性和相关性 划分成不同的基本信息块,并且可以按需要用一定的逻辑 顺序来组织和管理信息。它提供联想、跳跃式的查询能力, 极大地提高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效率。
⑶ 超媒体的设计者可以很容易地按需要创建节点, 删除节点,编辑节点等,同样也可生成链,完成链 接,删除链接,改变链的属性等操作。 ⑷ 用户可对超媒体进行浏览和查询.
5具备良好的扩充功能,接受不断更新的超媒体管
理和查询技术。
4.3 超文本与超媒体的示例
超文本与超媒体应用在很多领域,如在操 作系统Windows中的“帮助”就使用了超 文本的方式,还有许多的应用,又如:电 子百科全书、教学应用的CAI• 以及旅游信 息、软件工程、娱乐等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 “按钮”就是通常所说的连接节点之间的“链”,从 这个角度看,超文本可以看作三个要素的组合:节点、 链和网络。
3.超媒体系统的基本特性体现在:
⑴ 超媒体的数据库是由“声、文、图”类节点或 内容组合的节点组成的网络,内容具有多媒体化, 网状的信息结构使它的信息表达接近现实世界。 ⑵ 屏幕中的窗口和数据库中的节点具有对应关系。
超文本概念的一个简单示意图
超媒体: 把多媒体信息引入超文本,这就产生了多媒体 超文本,也即超媒体。即超文本中的接点数据 不仅是文本,还可以是图形、图象、动画、音 频,甚至计算机程序或他们的组合。
超媒体系统:
对超媒体进行管理使用的系统。
超媒体具有如下的特点: 多种媒体信息 网络结构形式 交互特性
4.2超文本系统
1.超文本系统的特点: • 多种媒体信息 :节点可含有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 音和视频等,使传播的信息更易于接受和理解,从而达到更 好的效果。 • 非线性的网状结构 :把各种内容和形式的节点按在现实世 界中的联系和人们的思维逻辑进行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综 合信息体 。 • 交互式信息浏览和查询 :用户可跟随链的走向不断打开目 的节点,也可以利用已知的字符串关键字对网络进行搜寻。
由若干内部互连的文本块(或其他信息) 组成,这些信息块可以是计算机的若干屏,也可以是 若干窗口、文件或更小信息块。这样一个信息单元就 称为一个节点(node)。不管节点有多大,每个节点 都有若干指向其他节点或从其他节点指向该节点的指 针,这些指针被称为链(link)。链有多种,它连接 着两个节点,通常是有向的,从一个节点(称之为源 节点)指向另一个节点(称之为目的节点)。链的数 量通常不是事先固定的,它依赖于每个节点的内容和 信息的原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