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迎:未来30年中国政治体制变化会非常大 势不可挡
社会主义市场理论
论张维迎的市场经济改革摘要:张维迎,中国经济改革的旗帜性人物。
06年3月张维迎发表了一篇《理性思考中国改革》的文章,将有关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争论推向了前进。
他以一个独立学者的立场,积极参与到中国社会经济改革实践中,他的企业理论及有关企业改革的理论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界有深刻而广泛影响。
在通往市场经济的道路上,中国的改革已经处在十字路口,下一步中国该怎么走,不仅关系到过去中国改革的成果能否继续保持,更关系到中国能不能在将来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国。
本文就张维迎的改革思想作简要的分析与评论,谈论张维迎关于中国经济改革的思路和观点,从而能够更好的理解市场经济。
关键词:张维迎市场经济改革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的伟大变革,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改革开放来取得的重要成就和伟绩,我们为此感到由衷的欣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邓小平发起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中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非常困难,我们从计划经济时期就开始否认市场,到了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开始部分承认市场,到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完全承认市场,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
197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开始改革之后,我们去的成绩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是卓越的。
一方面,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及我国经济近年来的持续的高速增长,我国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此外,我国GDP在世界上的排名从1978年的第13位上升到现在的第2位,超越日本仅次于现在的经济超级强国美国,不过中国经济超越美国,那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仅仅是时间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我美国的GDP总量很大,但人均GDP在世界的排名还是很低的,另一方面,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近年来中国社会显露出的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突出,越来越尖锐,如收入分配不均效率问题、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群体性事件经常发生、医疗和教育不公平、地区差异日益扩大尤其表现为东西部差异、官场腐败现象依然严重等一系列问题,这一系列问题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张维迎:改革不能闭门造车
张维迎:改革不能闭门造车作者:暂无来源:《中国储运》 2014年第2期栏目主持/刘道勤老编有曰: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于2013年11月15日全文公布。
这一《改革决定》必将会对中国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基本政策方向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为此,本刊摘录了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对此的解读。
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需要超越部门利益如果中国体制要改革的话,需要一个权威性的机构去超越部门利益,能够专注地思考并且有权威去落实好中央的决策。
所以我认为成立新的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我也希望他能够起到好的作用。
不止我一个人,还有其他一些人都提出过,如果中国体制要改革的话,需要一个权威性的机构去超越部门利益,能够专注地思考并且有权威去落实好中央的决策。
上世纪80年代有过体改委,后来慢慢就消失了,变成了发改委。
发改委实际上只是谈发展,并不真正地谈改革。
所以我认为成立新的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我也希望他能够起到好的作用。
发改委本身具有另外一种功能,刚才讲了它主要不是集中于改革,我也希望能够通过改革委不断地去削减发改委那些权力,特别是、那些投资项目审批权等等,还有其他一些权力。
我们在80年代就设想(当时叫计委)计委最后变成一个相对小的类似于原来日本计划署的机构,没想到最后发改委变得像一个小国务院,越来越大了,这说明我们的改革终归是没有到位。
按照过去,80年代的体改委是由总理担当主任,然后下边有一个常务副主任,常务副主任就是主持日常的工作。
但由于是总理当主任,总理他平时对体改委非常地重视,他有好多的改革都需要征求体改委的意见,体改委它本身又像一个智囊,通常一些改革思路的提出都通过体改委。
未来的这个领导小组是不是也能起到这个作用呢?我们现在还不好判断。
市场和自由是一个意思市场包含了一个很重要的哲学,这个哲学就是自由。
市场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其实是我们的一种理念,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中国国运三十年
中国国运三十年近三十年来,中国国运呈现出令世界瞩目的变化和发展。
这一时期,中国在政治、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回顾和探讨中国国运三十年来的发展。
首先,经济方面是中国国运变化的重要指标。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稳步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三十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经济改革和市场化的推进,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投资。
中国的劳动力规模庞大,成本相对较低,吸引了世界各国企业前来投资。
此外,中国还通过加强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消费市场,以及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快速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为世界提供了大量的廉价产品,同时也加快了国家的城市化进程。
中国的经济崛起使得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中心和消费市场。
其次,政治方面也是中国国运发展的重要方面。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稳定的政治环境是国家发展的基础。
中国的政治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党和政府积极引导和推动国家的发展。
中国始终坚持稳定和谐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注重改革创新,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
同时,中国还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的政治稳定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和社会秩序,促进了人民安居乐业。
再次,社会方面也是中国国运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中国政府致力于打造和谐社会,注重民生问题,加强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建设,提高教育水平和医疗保健服务的质量。
同时,中国还大力推动农村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解决了相当一部分人口贫困和失业问题。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为人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改善生活的选择。
然而,中国国运三十年来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结构性问题凸显,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成为突出的挑战。
同时,中国还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社会不公平等问题。
张维迎:中国要真正解决腐败问题仍需继续改革
张维迎:中国要真正解决腐败问题仍需继续改革发布时间:2011-06-21 09:39 作者:陈文强、李玉桐字号:大中小点击:1448次张维迎:中国要真正解决腐败问题仍需继续改革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张维迎在厦大演讲昨天上午,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在厦大科学艺术中心举行经济学院EDP 中心成立暨国际资本运作项目启动仪式,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张维迎教授受邀到场,作了题为《市场的逻辑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的演讲。
与记者此前听过的几次演讲不太一样,昨天的张维迎舍弃了经济学家们常用的数据公式和理论,反而谈起了历史、幸福和责任。
商报记者 | 陈文强李玉桐市场“不打不成交”世界发生转变就是最近这两百年。
公元1500年时,世界最富国家和最穷国家人均GDP 比大概是3倍左右,现在最富国家和最穷国家差距可能有400多倍。
而对于中国来讲,真正大的变化就发生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
张维迎表示,人类在过去两百年、中国在过去三十年能取得这样大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益于“市场的逻辑”。
什么是“市场逻辑”?张维迎这样解释:人类从古到今都有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追求幸福。
追求幸福大致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是通过使别人不幸福,而使自己幸福。
第二种是通过使别人幸福,最终使自己幸福。
张维迎说:“第二种方式叫市场的逻辑。
我们人类都在追求幸福,如果我们有这样一个机制,在这个机制下,你要自己幸福首先要使别人幸福,那我们追求幸福的过程就会变成一个创造财富的过程。
你要比别人活得好,那你就要给别人创造东西,这样我们就有了好多新的产品可以享受。
”张维迎表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人类正是在这两种方法中不断地摇摆,直到今天这两种方法都在使用。
有些人是在琢磨怎么把别人的财富拿到自己手里,另一些人是在琢磨怎么能为别人创造更多的财富。
“中国人有一句话叫‘不打不成交’,人类追求幸福的过程一开始都是打,打的过程中发现往往结果是两败俱伤,最后发现打不是一个最好的办法,我们就开始‘交’,交换,就是和平共处,互利互惠。
未来30年,改革改什么?——读《未来30年中国改革大势》
主 ,变成暴力政治 ,最后变成 专制政
如果国家政府 占有 的资源太多 ,民主 治 而 不是 民 主 。 为什 么 中 国发 展 中产 化政 治连腐败问题都解决不了 ,像 印 阶层非常重要?如 果没有一个 强大 的
度 那样许多民主选举的国家都 是非常 负责任 、有公 民意识 的中产阶级 ,那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 ,张维迎教授
上被 少数操 纵 。只 有 这个 阶层 足 够 认 为 ,应 该探 讨 像 台湾 模 式 、香 港
大 ,才 能 营 造 民 主 化 社 会 公 平 、 公 模 式 。 我 们 处 理 香 港 问 题 的 思 路 , 正 的 过 程 。 人 类 的 历 史 ,基 本 上 也
基 本 责 任 意识 基 础 上 ,而 公 民 的基 本 程 。此外 ,在 这 一 过程 中 ,要 建 立
责任意识基础靠什么?靠中产阶级 。
起 法 制社 会 ,法 制社 会 的核 心 是要
U 凡是民主化走在市场化之 U 前 的国家 ,它都经过非常长的痛
苦 的过 程 。如 果 国家 政 府 占有 的
点 是政 治体 制改 革 。第 一 ,经 济 市 场
剩下 的 是技术 性 的 问题 。在 2 世纪 化走 在政 治民主化之前 ,是一个 比较 0 八 九十年代 ,中国经济改革面临 的是 合适 的改革程序 。为什么?首先我们 方向性 的问题 ,而未来改革主要是技
一
定 要厘定清楚 ,什么是市场做 的,
四是开放国际化 。 以内。这 些问题 ,不需要经过党代会 在科学出版社新书 《 未来3年 中 等进行正规 的讨论 ,就可以技术性地 0
国改革大势 》中,北京大学张维迎教 解决 。
授乐观地说 ,中国经济改革 ,在经济
听张维迎教授
听张维迎教授《中国经济增长和体制改革的前景》讲座的分享本人心得,转载请说明。
前几天就收到学会王老师的短信,告知张维迎教授要回西安做报告,作为西大的校友,自然是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一定要前去聆听。
于是周末早早起来,直奔丈八宾馆,到了礼堂一看,座无虚席,看来慕名前来的听众不少啊。
作为曾经的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院长,现在的经济学家,身份的转变很是令人羡慕的。
意味着从体制内的官转变为可以自由做学问的学者,中国太缺少这样的自由职业经济学家了。
人作为社会的人,不可能脱离其经济基础,所以如果是体制内的教授,与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体制约束的学者而言,所谈的看法必定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张教授谈到中国的政治家与官僚是两类人,那么目前中国的改革到了这一步,政治家只能出自官僚,而当官与做事完全是两个概念。
如果说中国的改革是成功的,也应该很清楚的意识到仅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
那么下来改革的深入就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不改革,那么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能保持多久就值得怀疑。
因此,无论是企业家还是个人,都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做好迎接改革的思想准备。
所谓的既得利益者更应该意识到这一点,积极转变思路,使自己在下一改革里能够充当起领导者的角色,从而更好的稳定自己的既得利益。
思想的火花闪烁在礼堂,不由得想起10几年前上大学时,老师就在讲的权利的寻租现象,现在我们还在呼吁要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可见改革的道路有多么漫长,时间这把利剑也无法快快削掉前进的肌瘤和障碍。
回来在车上,我们还在讨论这个话题,老公忽然给出一个观点,其实中国35年的改革成果就是对农民的成功改革。
从最初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允许农民脱离土地进城打工,把8亿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了,成为低廉的劳动力,为中国经济的增长做出了极大额的贡献。
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大批有才能的人,抓住改革的机遇先富起来了,例如王石、史玉柱等。
下一轮额改革肯定要对经济降温,也就是说10年内维持7%的增长速度,保证既有经济改革的成果,而在政治体制上会加大私有化的步伐,巩固执政党的地位。
张维迎谈中国改革
边 思 l0 15 缘 想 28o国 、 人 受 损 , 觉 得 改 革 到 现 在 , 些 人 得 益 、 些 人 受 有 你 哪 哪
损?
张 维迎 : 自己觉 得 改 革 从 整 体 来 讲 , 国所 有 的人 、 体 都 我 中 全
看一 个 大 的历 史 变 革 应 该 站 在 一个 高 度 。从 一 个 旧体 制到 新
体 制 的 变革 , 中有 很 多复 杂 的 问题 , 难 有 一 个 理想 状 态 。如 果 当 很
我们 认 识 到 改 革 的艰 难性 , 认识 到 改 革 中 有些 事 情 是 不 可 避 免 的 , 这样 就 更 能从 积 极 角 度 看 待这 些 问 题 , 才 知道 怎么 去 解决 。 也 《 小康 》 改 革本 身 是 一 个利 益格 局 调 整 的过 程 , 定 在 过 程 中 : 肯
是 受 益 的 。 果 和改 革 开放 前 比较一 下 , 如 我不 知 道 哪 一个 阶层真 的 受 到损 害 。 中国三 十 年 改革 开 放 受 惠于 所 有人 , 民财 富收 入 三 十 国 年 里 增 加 了十 多倍 , 均 G P翻 了三 番 多 。 当然 过 程 中肯 定 有 不 人 D 平 衡 。 现 在不 想 介 入情 绪 化 的争 论 , 为 只有 理性 思 考 才有 一 个 我 因 正 确认 识 . 果情 绪 化地 看 问题 , 没 法讨 论 了 。 如 就 《 小康 》 :你有 一 个 结 论 是 改革 到 现 在 政 府 是 其 中最 大 的利 益 受 损 者 , 个 判 断主 要有 什 么 依据 ? 这 张 维迎 : 只是从 改 革 开 放 以来 利 益 格 局 的 相 对调 整 来 讲 , 我 因 为改 革 开放 以前 . 府是 主 导一 切 , 对 来讲 其 他 人 比如 说农 民 处 政 相 在 社 会 底层 。现在 农 民跟 文化 革 命 时 候 相 比 ,生 活 水 平 大 大 提 高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前后30年之比较分析制度变迁的视角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前后30年之比较分析制度变迁的视角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过去三十年间,中国政治体制在持续变革与发展中的主要特征、驱动因素以及影响。
通过比较分析1978年至2008年和2008年至2018年这两个三十年阶段的政治发展,本文旨在揭示中国政治制度变迁的逻辑与路径。
研究将重点关注政治体制改革、政策决策过程、公民参与、以及国际关系等方面,力求全面、系统地展现中国政治发展的多维面貌。
本研究首先回顾改革开放初期至21世纪初的中国政治发展历程,分析这一时期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面临的挑战以及取得的成就。
接着,本文将转向2008年以后的政治发展,探讨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政治体制如何适应新的内外部环境,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本文的核心观点是,中国政治发展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受到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
制度变迁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不仅推动了政治体制的现代化,也塑造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通过比较分析两个三十年的政治发展,本文旨在为理解当代中国政治变革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制度变迁理论基础制度变迁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前后30年变化的重要视角。
制度变迁通常指的是社会制度在面对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时,为了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自我调整、优化甚至重构的过程。
这一过程往往伴随着权力关系的调整、资源配置的优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变革。
在中国,前后30年的政治发展进程中,制度变迁的表现尤为明显。
前30年,中国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制度探索和创新,包括土地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等,这些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事业而进行的制度变迁。
这些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国的政治面貌,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后30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又经历了一次深刻的制度变革。
未来需要政治体制改革
未来需要政治体制改革
张维迎
【期刊名称】《人民论坛》
【年(卷),期】2008(000)024
【摘要】未来三十年,中国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的改革。
中国经济改革的两大任务是价格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所有其他方面的改革都是围绕这两项改革进行的。
现在两大改革基本上已经完成,接下来改革应该转到政治体制改革。
只有在政治体制改革完成以后,才能巩固经济改革的成就。
【总页数】1页(P9)
【作者】张维迎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2
【相关文献】
1.政治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兼谈改革需要共识 [J], 史成虎
2.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J], 郑言;王东旭;
3.改革开放,毕节试验区需要再启蒙——以毕节试验区政治体制改革为例 [J], 刘宇浩
4.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J], 郑言; 王东旭
5.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把握政治平衡——兼析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艰难 [J], 梁木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张维迎:未来30年中国有望成全球最大经济体
张维迎:未来30年中国有望成全球最大经济体
佚名
【期刊名称】《金融经济》
【年(卷),期】2009()9
【摘要】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教授8月15日在上海发表了题为《金融危机和未来30年中国经济前景》的主题演讲,认为到2040年中国经济有望占到世界经济的25%左右.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总页数】1页(P7-7)
【关键词】经济体;张维迎;国有;光华管理学院;中国经济;校长助理;北京大学;主题演讲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2.4;F270
【相关文献】
1.中国有望在2015年成为全球最大电商市场 [J],
2.中国有望2025年超越美国成全球最大经济体 [J],
3.美《全球趋势2030:替代的世界》报告:2030年前中国取代美国成世界最大经济体 [J], 江玮;
4.英智库预测中国将在2030年成全球最大经济体 [J], 冯迪凡
5.中国有望在2017年成为全球最大电影市场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经济增长和体制改革前景
中国经济增长和体制改革前景张维迎11月25日,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在北大法学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中国经济增长和体制改革前景》的演讲。
支撑中国30年经济高速增长优势在消失张维迎:我讲一下中国经济增长和体制改革的前景。
首先讲我们对经济增长的判断,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趋势性的,第二个是周期性的。
从趋势性的角度来讲,中国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经济增速有一个趋势性的下降、下调,大家普遍认可的在7%左右。
过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是因为我们的后发优势,包括劳动力成本优势、资源成本优势、国际市场的开放等。
这种后发优势现在都在消失:劳动力供给下降、环境成本快速上升、国际市场变化。
第二个是从周期性角度,首先2009年之后,中国政府实行了非常强的刺激政策,2009年全世界都是零增长、负增长,中国维持9.2%的增长,但我们为这个增长付出了巨大代价,这个代价到现在还没全部表现出来或者最大的代价还没有到来,这是我们下一步面临的困难。
这是没有办法避免的,未来一两年内,中国经济可能有一个巨大的困难。
宽松货币政策是抓老虎尾巴这里我引用哈耶克的比喻,就是说一个国家如果用货币政策和利率来维持增长,他就像抓住老虎的尾巴,那么我们想象一下,抓住老虎的尾巴只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就是你跟着老虎跑,最后累死了,另一种你把老虎尾巴放开,老虎把你吃了。
今年6月份可能就是想放开老虎的尾巴,但是差点被吃掉,就是当时的“钱荒”。
所以很快又抓起来,现在仍然抓着老虎的尾巴,但是这是没有办法持续的,因为下一步可能爆发问题的是地方债务,估计有20多万亿,好多地方其实已经还不起了。
地方政府还不起债就会影响到企业,有很多企业给政府做项目,但拿不到钱。
未来经济增长潜力靠企业家精神我刚才讲的一个是趋势,一个是周期,再看更长远的话,就是经济的增长潜力怎么样,这个潜力就是市场规模,包括我们工业化、城市化。
亚当•斯密在200多年前就强调市场规模对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市场规模带来分工,分工带来技术进步。
张维迎未来改革存有较大不确定性
未来改革存有较大不确定性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维迎6月8日在一研讨活动上表示,如果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再不起作用,经济改革的空间非常有限,就是那些已经改革的体制也可能很难维持。
未来十年的情况会怎么样?他认为存有较大不确定性。
一种可能性是,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继续改革开放,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可能更多维持现状。
他认为这实际上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想法。
当日,中国留美经济学会2013年年会在西南财经大学举行。
张维迎在发言中称,中国未来的改革要有总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公正、自由、法制、民主的社会,包括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两方面。
他认为,过去中国的高速增长得益于此前改革所产生的制度红利。
这些红利包括三个方面:社会政治环境的松动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国有企业改革所带来的效率提升;加入WTO使中国与国际市场接轨。
他称,过去十年,中国的社会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倒退,从市场导向倒退到政府导向;从“民进国退”倒退到“国进民退”;从“建立法治国家”倒退到“稳定压倒一切”等。
张维迎表示,未来经济改革的任务仍然非常重,经济改革的目标仍然是建立一个平等、自由的市场,而实现产权制度是最重要的。
国有企业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它本身的效益,而是它带来的外部性,就是企业家精神的缺失,这个外部性,使得企业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如果国有企业占主导的话,社会不可能有公平的竞争。
国有企业一定是靠特权维持的。
他建议,未来十年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在GDP中的比重降低到10%。
“如果国有经济的比重超过10%,就不能叫做市场经济,所以中国现在不能叫做市场经济。
”他称。
对于政治体制改革,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宪政和民主。
“宪政应该首先着手建立。
”他表示,现在改革的一个重要阻力就是既得利益,但也应该看到既得利益之间的博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非常重要的力量。
从欧洲的历史来看,政教分离实际是由教会和国王斗争的结果。
张维迎认为,在中国目前的体制下,最高领导人的决心、意志、理念是对改革最为重要的。
【舔菊文档】项兵:未来30年,全球可能被中国化【2014年5月14日】
项兵:未来30年,全球可能被中国化思想报道腾讯文化2014-05-12 17:32我要分享1280[摘要]今天我们讨论的是东亚文明,东亚文明各种各样政治制度的结合都可以产生经济的繁荣,这也是一种文明的开放,这是我对中国经济有信心的最重要原因。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张维迎与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编者按】“过去30年,中国被全球化,未来30年,世界格局改变的可能之一是全球被中国化,中国的崛起给全球带来多元、积极的元素,”5月12日,在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北京大学世界伦理中心主办,腾讯文化媒体协办的“儒商论域2014—儒商典范与财富”论坛上,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项兵做了“中国崛起的全球影响”演讲分享,以下为演讲实录:中国的开放程度一直被低估项兵(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很多外国朋友问中国崛起到底代表什么,除了经济全球第二,中国的崛起代表什么?我给各位做一个分享,错误的地方请大家原谅。
首先我看了一下全球的发展模式,从撒切尔夫人开始,她也是哈耶克的学生。
她在1979年主政,启动了新自由主义、国有企业自行化、放松管制、推动全球贸易减税。
1981年里根总统基本拷贝了撒切尔夫人的主政理念。
过去三十几年,从1979年到现在,应该是人类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的时代,创造财富也是最多的时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到2008年时,这个模式碰到了新的问题。
相对来讲,福利比较好的国家,如北欧、法国、德国等绝大部分民主国家,国债主权债务到了难以为继的状态,美国国债到了105%,日本到了247%。
这些福利制度使很多发达的国家主权债务难以为继。
这是一个大挑战。
第二个大挑战以中国和美国为代表,即在新自由主义实践方面走在比较靠前的,这个挑战就是收入和财富的不均,全球的基尼系数中国和美国是最高的。
所以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最大的挑战是收入和财富不均。
从这点来讲,我认为全球的发展模式,从经济制度来讲可能需要做一个比较大的调整,未来中国和美国可能会更多地重视社会福利,而有些欧洲的福利负担比较严重的国家,可能有更多的新自由主义政策。
专家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期待
专家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期待前瞻十八届三中全会:未来十年是改革窗口期张维迎曾不止一次的表示,过去十年既是中国经济最好的十年,也是社会和谐最坏的十年,同时也是政治改革失去的十年。
而未来十年则是中国改革的“窗口期”,我们还是应该有所期待。
“新一代领导人经历过文革这一特殊时期”,但改革不等人。
张维迎警告称,“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
在张维迎看来,既得利益者有可能变成改革者。
如果不承认这一点,以为所有的变革都是你死我活,人类是没有希望的。
张维迎表示,中国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一个“自由、公正、法治、民主”的社会,在经济上坚持自由市场和死于产权制度,在政治上则建立宪政和民主制度。
张维迎估计,这一过程大概需要30年的时间。
下文虽是旧文,但堪称经典,如今重读,依然备受启发。
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大家都看,其实他的第一本独立著作是《论美国的民主》,也是他的成名作,是最值得推荐给今天的中国人的。
我读《旧制度与大革命》后的感觉是,其实人类是很无知的,我们每天做的事,想达到的目标和实际后果可能完全不一样。
一个加强统治的方式也可能变成摧毁统治的结果。
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
改革也好,革命也好,不要想着只要脑子里有个目标,有个顶层设计,就可以达到目标。
好多改革的成功,都是歪打正着,革命的后果更难预测。
中国能否告别革命?大家对现在的体制不满,就是要求变革,改革和革命是变革的两种方式而已。
能不能告别革命关键是改革能不能走出去,因此,首先需要理解的是现在的体制改革能不能走出去。
从今天的角度来讲是可以的,至少理论上讲是可能的。
悲观主义者认为,改革就要触动既得利益,但既得利益者就是现在有权势的人,他们怎么可能有积极性改革呢?但是,历史上的好多变革都是既得利益者推动的,好多成功的变革都是既得利益者所为。
既得利益者可能推动变革既得利益者为什么推动变革?我总结有三个原因第一,他们有了新的理念。
大家不要以为人的行为都是受利益支配的。
浅谈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中国政治体制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019-08-28摘要:改⾰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取得了令⼈骄傲的显著成就和进步,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取得如此成就的背后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特别是在我国全⾯深化改⾰步⼊了深⽔区这个攻坚阶段,政治体制改⾰的步伐明显慢于经济的发展需要,特别是在“经济、政治、社会、⽂化、⽣态”五位⼀体的战略总布局背景下,政治体制的改⾰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通过论证中国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进⼀步探析中国的政治体制改⾰,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政治体制改⾰的发展趋势作出浅显的预测。
关键词:中国特⾊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中国的政治体制改⾰不是⼀个单纯的政治领域,它还涉及多⽅⾯的原因,⽐如经济、⽂化等多⽅⾯。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实⾏改⾰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并于2011年超越⽇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经济体,经济上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政治体制和政治运作⽅式,加之我国⼀直以来的权⼒分配上存在和诸多弊端,各地⽅的政治⾏政效率⼀直为⼈诟病,所有的种种,都需要我们对中国的政治体制进⾏深化改⾰。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不变的原则下,对政权组织、政治组织进⾏改⾰,其主要包括的内容有:的分开、下放权⼒、改⾰政府的⼯作机构、⼈事制度、协商对话制度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等等诸多内容。
要想在复杂的环境下进⾏政治体制改⾰,就必须坚持正确的措施和⽅法,现在中国的政治体制改⾰主要是有以下⼏个措施:⾏政管理体制改⾰;执政思想的转变;服务政府构建;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其⽬标就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的⽣产⼒;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民的积极性。
对于评价分析我国当前的政治体制改⾰的现状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有⼀个认识,就是结合我国的特⾊社会主义政治,以及结合不同的时代背景。
现如今,中央提出“四个全⾯”,其中就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经济改⾰已经步⼊了深⽔区,我们的政治体制改⾰更要适应新的变化,当前我国的政治体制改⾰收到显著的成效,⽐如党的执政⽅式有了明显的变化,从权威执政到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的民主权利不断扩⼤,民主渠道得到了明显的拓宽,政府机构的⾏政效率更加有效,中国的政治民主制度更加巩固,法制社会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等等。
张维迎教授关于管制与放松管制系列谈话录
张维迎教授关于管制与放松管制系列谈话录张维迎: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赵晓: 北京大学博士前面的话受本报(《21世纪经济报道》)委托,最近,北京大学赵晓博士就政府管制与放松管制的话题,向张维迎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进行了广泛的问询。
本文即为谈话内容的整理稿,并经张维迎教授审阅。
张维迎教授就政府管制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他的许多观点尤其富于理论启发性和思想冲击力。
事涉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大局,本文话题意义非常。
20多年过去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
从对一般性行业的放开进入到了对包括所有垄断行业在内的改革;从主要在企业层面的改革进入到了政府层面的改革;从单纯出口产品、引进外资的低层次对外开放进入到了融入全球化、全面与国际接轨的高层次对外开放;从不断克服保守势力阻挠、初步确立市场秩序进入到了需要克服既得利益阶层阻挠、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的阶段。
中国加入WTO,面临最大挑战的是政府自身;世贸组织与中国达成的议定草案,在总共19条规则中,全部都是针对国内行政管理体制的。
面对全球性竞争压力,政府主动变革、放松管制将成为上策。
但是,人们对于下一步改革的方向模糊不清,特别是对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甚明确,一些做法正在不自觉地背离改革的方向。
如果说前20年的改革取决于如何改企业的话,那么后20年的改革将取决于如何改政府。
这种情况下,如何认识政府与政府管制、如何通过放松管制来推进改革,确保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就是最重要的。
事实上,经济增长在现有体制框架内已经失去高速增长的势头,如果只在宏观政策上变戏法,而不果断下大力气在放松管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方面迈出坚实步伐的话,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就有可能在既得利益阶层的阻挠下陷于停顿或者迷失方向。
政府与企业有什么不同赵晓:政府作为一种组织,与一般社会组织、特别是企业组织有什么不同?张维迎:政府是具有暴力权力的垄断组织,它可以强制性征税,其他组织谁也没有这个权力。
张维迎亮出的杀手锏:消灭国企和斩断有形的手
张维迎亮出的杀手锏:消灭国企和斩断有形的手曾飞中国社会的两极分化有多严重呢?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美国是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而中国则是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
(前两年的数据,如今或许有了更惊人的“进步”)中国的财富集中度甚至远远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
从1997年到2007年,中国劳动者报酬占GDP 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企业盈余占GD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
(2010年5月新华网《世界银行泄天机:中国1%家庭掌握了41.4%财富》)中国成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已是中国的“荣耀”。
然而,这份“荣耀”导致了民怨沸腾,这让中国改开的得利者——美国垄断寡头和中国官僚资产阶级再也撑不住了,于是御用文人张维迎之流不得不硬着头皮跳出来为之“辩护”,并且乘机把两极分化归罪于“国企”(公企)和政府干预,再次亮出他们的杀手锏——消灭“国企”和斩断“有形的手”,配合美国的全面围堵,伺机从内部废了中国。
大贤人张维迎说了:我们国家的收入差距大在哪些地方?就是获取特高收入的这些人,好多都是不合理的。
不是由于市场的问题,而是说他们有特权。
控制了某一种资源,控制了某一种行政许可,那他就可以暴富。
如果把这些东西取消了,资源都是公开拍卖,拍卖的钱收归财政,所有这些乱七八糟的许可给他废除了,差距就自然缩小了。
我做过一项统计分析。
哪个地方市场化程度高,政府行为比较规范,平均而言这个地方的收入差距反倒小;哪些地方政府干预很多,国有企业占的比重很大,政府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很大,这些地方收入差距比较大。
一般来说,国有企业多的话,政府财政支持多,这应该是收入更公平一点,实际上不是。
为什么?因为企业家投资是冒险的,而政府操作的不确定性很大。
政府控制资源,就只有一小部分人,或者胆子特别大的、或者有特别关系的人,才敢做生意,那么他只要一做生意就会赚大钱,另外一些人就没有这个机会,那他就只能打工,所以收入差距比较大。
未来30年改革改什么?
未来30年改革改什么?
张维迎
【期刊名称】《西部大开发》
【年(卷),期】2011(000)007
【摘要】过去30年,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未来30年,改革重点是政治体制改革。
中国必须防止民主化变成痞子民主,变成暴力政治,最后变成专制政治而不是民主。
【总页数】1页(P86-86)
【作者】张维迎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1
【相关文献】
1.改革开放30年经验、教训及未来改革趋向之我见 [J], 朱孔来
2.吴敬琏:用改革击溃权贵资本——读《未来30年中国改革大势》 [J],
3.未来30年,改革改什么?——读《未来30年中国改革大势》 [J], 钟秀斌
4.30年新起点,畅想未来——两会代表、委员纵论改革30年 [J], 潘治宏;韩雪
5.共话商改30年——中国商业服务业改革开放30年纪念活动在京隆重举行 [J], 白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何改革都不能操之过急。我们的知识要通过过程才能加强,技术的东西可以弥补,制度需要不断栽培。打个比方,技术的东西像一棵树,移植过去就活了,制度只能用种子种下,种子发育需要过程。我相信未来30年变化会非常大,这种大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张维迎:对,这样使得问题越来越严重。私人的坏账转移到政府身上,短时间可以拖得起,长时间就不行了。
日报:是世界经济的逻辑回归到了凯恩斯主义吗?
张维迎:是,凯恩斯主义在危机中很吃香,那么多人在追随,这是最大的问题。如果凯恩斯主义不占上风,我就不写这本书了。
我们不要再“卖拐”,很多经济学家对经济的认识很肤浅。比如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他虽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对市场的认识就很肤浅。但很多中国人愿意听他的,喜欢政府干预。
例如现在的保姆,这两三年工资翻番,甚至不止翻番。北京在四五年前就八九百块钱,现在是两千块钱。这就是市场的力量。
对企业来讲,现在会出现劳动力供给、需求的变化。从供给的角度来看,我国新增青壮年劳动力每年都在减少,这当然会影响供给。现在大学生结构也在变化,找一个高中生的难度是找一个大学生的两倍,这些都会产生劳动力价格的变化。
其实政府也是人操作的,但和老百姓以及普通企业家不一样:企业家失误要承担责任,而政府很大程度上不必承担责任。由于政府本身很难承担责任,那么也就很难做出最好的决策。因此政府作决策时,可能会导致更大的产能过剩,更多的资源浪费。如果只有一个医生,他把你的身体治得越糟糕,你就越要依靠他。所以我说,很多市场的失败就是“卖拐”卖出来的。
张维迎:我的观点是,2009年就不该去刺激,房价掉的时候去加大投资,本身就不对,该掉就让它掉,该掉到哪里就让它掉到哪里。
所以几个月前还在救市,现在又要去“压”市。
日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政府都开始救市,将私人部门债务转移至公共部门,所以说政府之手在国际上的表现更为严重。
日报:这次欧洲债务危机会不会导致全球经济二次探底?
张维迎:是否会二次探底不好说,但至少后面的问题非常严重,解决危机的办法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如果2001年美国不救市,现在世界的危机就不会这么严重,当时只是一个小危机、小泡沫,后面可以再健康地前进。救助之后,低利率大量放贷,小泡沫变成大泡沫、大危机,就很难收场。
第一财经日报:现在有不少质疑自由市场的声音,但你何以把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比喻成“卖拐”?
张维迎:对,因为我要特别强调,市场是靠人运作的,而人本身是不完美的。所以我们作决策可能会有错误。当出现这种错误时,恰恰就要靠市场成为一种纠错机器。
正因为有这种机制,市场才会优胜劣汰,才会选择最有效率的方式。而我们容易犯一个错误,看到决策有错误时,就希望有一个全能的政府帮助我们不犯错误。
日报:最近关于中国劳动力工资的价格机制问题比较受瞩目,这其中,提高最低工资属于政府机制,你怎么看?
张维迎:以我的判断,工资问题依然是市场问题。如果你相信市场机制,市场的价格也是评估各种利益关系的杠杆。过去我们农村劳动力非常充裕,所以长期以来工资压得低,但到一定阶段之后,企业之间的竞争一定会把工资往上拉。
从需求的角度看,中国发展那么快,原来西部人口往东部赶。现在西部本身也在发展,当地就可以就业,那么也会影响到劳动力市场。
我们希望市场更完善,这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比如户籍制度,没有户籍制度限制的话,劳动力市场就会变得很不一样。
日报:房地产市场价格高企,大家就呼吁政府干预,正在进行的这轮房地产调控力度很大,你对此如何评价?
例如环境问题,世界银行有一份研究,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恰恰是国家干预最多的国家。国家干预多了,每个企业都不会有树立良好声誉和品牌的积极性,那么它只管赚短平快的钱,不考虑长远的声誉。
所以一般人觉得市场混乱就要靠政府,其实政府介入得越多市场就越混乱,最后就是恶性循环,这可以称为“管制的陷阱”。
对话北京大学教授张维迎:凯恩斯主义酿就“管制陷阱”
严婷
自里根主义、华盛顿共识以来,政府之手从没像今天这样在全球经济体系里面受到推崇。所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维迎教授新出版的《市场的逻辑》,显得更深具含义。
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张维迎再一次强调了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位亲历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之变革的学者,多次站在种种争议的风口浪尖,至今依然对市场经济矢志不移。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人们对“市场”产生种种质疑,他希望能化解众人的“误解”。
日报:惯常的理解是,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从制度上进行规范,பைடு நூலகம்这样吗?
张维迎:我不是说不需要政府,但政府绝对不要直接介入经济。确实,政府实际上要做的是制定一些规则,但保证规则的执行更重要。光制定规则,不执行规则也不行。
例如最简单的扶贫问题。其实好多人都是有爱心、慈善之心的,我们都希望帮助别人,但政府需要给大家创造一个环境,要做好事,也要有机会去做好事。但在中国,这样做好事的机会却不多。
在中国,是靠政府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来拯救危机,最后恰恰是固定资产投资本身的波动成为导致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其实我们是在加大这个周期的波动,而不是平缓周期。
日报:你预计2040年中国会出现体制改革,依据是什么?
张维迎:一部分是推理,一部分是愿望。但事在人为,大体上中国改革需要时间完成从经济到政治的改变,一个大的历史转变,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2040年,一共2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