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哲学课常识重要原理小结

哲学课常识重要原理小结

哲学课常识重要原理小结1.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强调一切事物都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世界的发展是由矛盾和对立面的斗争推动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发展的产物,以及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

2. 唯心主义原理:唯心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和基础,世界是由意识或思维构成的。

唯心主义强调精神的独立性和优先性,而物质只是意识的产物。

唯心主义在哲学史上有不同的流派,如柏拉图的理念观、笛卡尔的主体观等。

3. 唯物主义原理:唯物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源,意识和精神是物质的产物。

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和意识的次级地位,认为物质存在的先于和独立于意识的存在。

唯物主义在哲学史上也有不同的流派,如唯物辩证法等。

4. 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原理:这一原理强调意识和物质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

意识是物质发展的产物,但又能主动地反作用于物质,推动物质的发展。

意识和物质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这一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

5. 客观真理原理:客观真理原理认为真理存在于客观世界中,不依赖于主观主义的意识。

真理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实践认识和经验总结得到的,是能够被验证和证明的。

这一原理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6. 主观相对性原理:主观相对性原理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的、相对的。

人的认识受到个体的主观感受、思维方式和历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主观认识。

这一原理在哲学和文化研究中有重要意义,要求对不同主观观点进行尊重和理解。

7. 价值相对性原理:价值相对性原理认为价值是相对于人的主体而言的,不同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与个体的文化、环境和教育背景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每个人的价值观念可能不同。

这一原理指导我们在价值判断和价值冲突中保持开放和多元化的态度。

8. 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原理:这一原理认为社会是处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一定的规律性。

高中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哲学知识点总结高中哲学是一门引人深思的学科,它帮助我们理解世界、思考人生,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辩证能力。

以下是对高中哲学知识点的一个较为全面的总结。

一、唯物论唯物论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

1、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3、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二、辩证法辩证法是关于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学说。

1、联系的观点(1)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2)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联系的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2、发展的观点(1)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

(2)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3、矛盾的观点(1)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高中哲学常识知识点总结

高中哲学常识知识点总结

高中哲学常识知识点总结一、哲学的定义哲学是一种思考和探究人生、世界和存在意义的学科,它涉及到对宇宙、人类、知识、价值和道德等方面的探讨和思考。

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宇宙的本质、人类的本质、存在的意义等,通过探讨这些问题,哲学试图寻找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二、哲学的基本特点1. 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特点,它不仅追求对宇宙、自然和人类的本质的认识,还关注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法。

2. 综合性和积极性:哲学是综合性的学科,它试图综合各种学科的知识,探讨宇宙、人类和存在的本质。

同时,哲学具有积极的意义,试图寻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3. 抽象性和理论性:哲学思考问题的方式是抽象和理论性的,它试图超越日常经验,寻找更深层次的存在和真理。

三、知识论1. 认识论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探讨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和方法,涉及到认识的本质、来源、限度和价值等问题。

2. 经验和理性:认识论主要探讨两种认识方式,一种是通过感觉和经验获取知识,另一种是通过理性和思维获取知识。

3. 真理和误区:认识论还涉及到真理和误区的问题,哲学家们探讨什么是真理,以及人类如何判断真理和误区。

四、形而上学1. 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注宇宙和存在的本质,探讨宇宙之外的领域,包括宇宙的始源、本质、目的和规律等问题。

2. 实体和属性:形而上学关注实体和属性的关系,探讨各种事物的存在和本质。

3. 时间和空间:形而上学也涉及到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哲学家们探讨时间和空间的本质,以及它们对宇宙和存在的影响。

五、伦理学1. 伦理学是哲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关注人类行为的价值和道德意义,涉及到人类行为的规范和价值的问题。

2. 人类行为的规范:伦理学试图探讨什么样的行为是好的,什么样的行为是坏的,以及人类如何决定自己的行为准则。

3. 伦理原则:伦理学家们提出各种伦理原则,例如功利主义、道德规范、人权理论等,试图指导人类如何进行道德选择和决策。

哲学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

哲学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

哲学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古希腊哲学1. 古希腊哲学的特点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它以理性思辨和理性探究为核心,是古代希腊维度的知识活动的产物。

古希腊哲学主要包括前苏格拉底时期、苏格拉底时期、柏拉图时期和亚里士多德时期。

古希腊哲学开创了西方思想的传统,其特点是理性主义思想的盛行,创始了形而上学思想、伦理哲学和政治哲学。

2. 前苏格拉底时期前苏格拉底时期主要代表是自然哲学派,其代表人物有泰利斯、安贾克西曼德、和赫拉克利特。

这一时期的哲学家主要从自然之中探究宇宙和人的本质,试图通过理性分析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来解释世界的本原。

3. 苏格拉底时期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的转折点,他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主张人的本质在于自己的智慧和德行。

苏格拉底通过质疑与对话的方式,试图探寻真理和人生的意义,他开创了西方哲学的伦理思想,成为了之后哲学思想的文化标杆。

4. 柏拉图时期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在苏格拉底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

柏拉图主张世界上有两个现实,一个是理念世界,一个是感觉世界。

他通过分析认识过程,提出了“理念”和“感觉”的概念,并建立了关于政治哲学和人的灵魂的理论。

5. 亚里士多德时期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在柏拉图的基础上,提出了他自己的哲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目的”,并建立了逻辑学、形而上学和伦理学的学说。

他是古希腊哲学中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其理论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中世纪哲学1. 中世纪哲学的特点中世纪哲学是欧洲古代哲学与文艺复兴哲学的过渡时期,它是基督教文化和古典哲学思想相结合,以信仰和理性统一的特点。

中世纪哲学主要包括早期基督教哲学、伊斯兰哲学和斯克拉维哲学。

2. 早期基督教哲学早期基督教哲学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他试图通过结合基督教教义和古典哲学思想,解释信仰和理性的关系,建立起了启蒙时代的基础。

3. 伊斯兰哲学伊斯兰哲学以信仰和理性相结合为主要特点,代表人物有阿维森纳和阿尔法拉比等。

哲学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哲学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哲学各单元知识点总结在哲学的学习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了解和理解。

这些知识点涉及到哲学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和哲学家的思想等方面。

在下面,我将对哲学的各个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哲学的基本概念1. 哲学的定义: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想和存在的学科,旨在通过逻辑思维和理性分析,理解世界、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探索人类的意义和价值;2. 哲学的特点:哲学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理论性的学科,它既是一种探索人类认识的方法,同时也是对真理的追求和对世界的理性解释;3. 哲学的范畴:哲学的范畴包括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美学、逻辑学等,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人类的思想和存在。

二、哲学的历史发展1. 古代哲学:古代哲学是指从古希腊哲学开始到中世纪结束的一段时间,其代表人物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主要研究形而上学、伦理学等方面的问题;2. 中世纪哲学:中世纪哲学是指从古代哲学结束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一段时间,其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主要研究宗教哲学和神学问题;3. 文艺复兴哲学:文艺复兴哲学是指从中世纪哲学结束到近现代哲学开始的一段时间,其代表人物有笛卡尔、斯宾诺莎等,主要研究自然哲学和人文主义问题;4. 近现代哲学:近现代哲学是指从文艺复兴哲学开始到当代哲学的一段时间,其代表人物有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主要研究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等方面的问题。

三、哲学家及其思想1.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提出了辩证法的思想,影响了后来的哲学家;2. 柏拉图: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主张理念论,认为真实世界是理念的世界,影响了后来的理想主义哲学;3.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主张经验主义,认为真实世界是感性的世界,影响了后来的实证主义哲学;4. 笛卡尔:笛卡尔是文艺复兴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观念,主张怀疑主义,影响了后来的理性主义哲学;5. 康德:康德是近现代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经验之前是无法知识的”,主张“先验之前是无法知识的”,影响了后来的启蒙主义哲学;6. 黑格尔:黑格尔是康德的学生,他主张“世界是由辩证过程产生的”,提出了辩证法的思想,影响了后来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7. 马克斯·韦伯:马克斯·韦伯是现代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主张社会行动的理性化,提出了“理性化的世界”观念,影响了后来的社会学和文化哲学。

哲学导论背诵知识点总结

哲学导论背诵知识点总结

哲学导论背诵知识点总结一、哲学基本概念1.哲学哲学是一门探求宇宙万物及其规律、人生和社会的本质、价值、思维和行为的学科。

哲学主要包括形而上学、认识论、逻辑学、伦理学、美学、政治哲学等学科。

2.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研究实在性的学科,探讨宇宙的本原、存在的形式、实体和过程等问题。

形而上学包括本体论、宇宙论、心灵论、神学等学科,是哲学的基础和核心。

3.认识论认识论是研究认识的本质、来源、形式、规律等问题的学科,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认识的条件和限度,真理、错误、知识、信仰等概念。

4.价值论价值论是研究价值的本质、形式、基础、标准、判断等问题的学科,包括价值的类型、价值的来源、价值的决定等问题。

5.逻辑学逻辑学是研究思维规律、论证规律、推理规律等问题的学科,包括概念、判断、推论、证明等论证形式和规则。

6.伦理学伦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准则、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问题的学科,包括道德的本质、道德的来源、道德的价值、道德的行为规范等问题。

7.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美的规律、美的标准、审美情感、审美活动等问题的学科,包括美的观念、美的表现形式、美的评价标准等问题。

8.政治哲学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的本质、政治的目的、政治的形式、政治的权力、政治的制度等问题的学科,包括国家、政府、公民、法律、权利、义务等概念。

二、哲学基本问题1.宇宙的本原宇宙的本原是宇宙的根源、起源和本质,是一切存在的原因和基础,是一切变化和运动的动因和规律。

2.存在的意义存在的意义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必然性和目的性,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据和价值,是一切事物存在的理由和意图。

3.世界的本质世界的本质是世界的实在性、稳定性和统一性,是世界的内在本质和外在表现,是世界的精神和意志。

4.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是人生的价值、目的和责任,是人生的目标和意愿,是人生的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5.思维的本质思维的本质是思维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和方式、规律和目的、价值和意义,是思维的功能和成果,是思维的原则和标准。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知识点大全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知识点大全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知识点大全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1 .哲学的定义哲学是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和理论论证而形成的关于世界总体的思想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2 •世界观的定义自己对世界观的看法3 .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A.世界观理论的根本意义,就是在于它从总体上揭示人与世界的复杂多样的关系,论证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阐发人的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激发人的理想与追求B.哲学的世界观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人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人对自身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到理解4 .人生观点核心问题最核心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其中包括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个人与人类等关系5 .哲学是世界观的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的统6 .基本问题A.思维和存在谁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7 .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二章1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社会基础A.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B.人类社会历史开始由地域性的历史转向世界历史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D.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E.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2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科学前提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社会科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3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理论来源直接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包括康德到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又包括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前提现实的个人--第二早1 .世界是物质的2 .物质的定义标准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3,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4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5 .运动是决定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实现的6 .社会存在定义:社会存在是指为物质生产方式所决定的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包括:物质生产方式以及自然环境、人口因素7 .自然存在定义:自然存在是指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存在包括:无机界和生物界8 .意识的定义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9 ,社会意识定义:是以观念的形式反映出来的社会存在形式:社会心里、科学10 .世界的物质统一I生原理A.物质与意识是统一的B.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统一的C.体现在世界物质多样性的统第四章L实践的定义实践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是人为解决自身需要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而进行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2 .实践的本质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3 .实践是人存在方式的原因A.实践是人的生存基础B.实践是人的意识活动的基础C.实践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基础4 .实践的内在矛盾A.规律的客观性与活动的目的性的矛盾B.个别性与普遍性的矛盾C.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矛盾5 .实践的基本类型A.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一物质生产实践B.社会关系的生产实践一社会政治实践C.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实践一科学文化实践6 .实践的结构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三者相互关系构成了实践的基本结构主体一人客体一物中介一物质工具和文化7 .实践的过程A.实践目的的确立8 .主体通过中介或手段作用于客体c.实践结果的检验和评价8.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A.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B.自在世界与属人世界C.人化自然与人类世界第五章1 .联系概括了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2 .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3 .联系是普遍的,一切都是经过中介,连成一体,通过过渡而联系的A.指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B.指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相互联系,任何事物本身都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和多样性的统一4.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产生5 ,规律的含义规律就是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6 .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弟八早1 .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统一的关系2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定义同一性: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斗争性: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限制、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属性,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趋势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定义普遍性:A.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处处有矛盾B.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时时有矛盾特殊性:A.每一种运动形式中的矛盾都具有特殊性B.每一个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都具有特殊性C.每一个事物中的矛盾及其不同方面的地位都具有特殊性4 .两点论: 在工作、生活中,既要把握主要矛盾,又要注意次要矛盾;既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有要注意矛盾的次要方面5 .重点论:在工作、生活中要着重地把握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6 .质、量、度质:是指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7 .质变和量变的关系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8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质变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9 .肯定、否定、扬弃的含义肯定:是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既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的方面否定:是促使该事物灭亡的方面,既促使它转化为其他事物的方面扬弃:发扬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抛弃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10 否定之否定的含义辩证的否定不仅包含肯定的否定,而且包含对否定的否定,既否定之否定11 .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否定要辩证的否定三个环节:矛盾的开始、展开和解决两度否定:矛盾的展开对开始的否定,以及矛盾的解决对矛盾展开的在否定第七章1 .现实的个人是历史的前提2 .现实的人的五个方面A.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B.由新的需要引起的再生产C.人类自身的生产D.社会关系E.人是有意识的人第八章1 .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含义生产力:人们改造自然,使之适应人的需要的物质力量,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和水平生产关系:是生产力诸要素相结合的社会形式,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上层建筑: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制度、设施以及思想体系,主要是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以及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观点经济基础:同生产力的一定状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2 .生产力的核心:劳动者劳动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准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A.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A.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生产关系就会促进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有效形式B.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就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分工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重要中间环节:A.分工和生产力相联结,具有生产力的属性B.分工和生产关系相联结,具有生产关系的属性4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5 .上层建筑:A.政治上层建筑,指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以及相关联的方式,核心是国家B.观念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Hi'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是社会形态6 .阶级A.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的存在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它是特定时代生产方式的产物B.阶级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范畴,阶级的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C.阶级又是一个政治范畴,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实体,但是阶级一旦形成又必然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尤其是政治地位上有所表现7 .工人出卖的劳动力,工人不能独立完成某项劳动8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2 .生产力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人的需要与自然的矛盾引起的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与具体劳动相结合,才能成为现实的存在,科学技术不是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4 .创新的含义生产要素的重新调配第十章1 .英雄史观的含义历史是由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唯心史观2 .群主史观的含义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唯物史观3 .群众路线的含义一切为了群主,一切依靠群主,从群主中来,到群众中去1 .文化的含义广义文化:指人所创造的不同于自在自然和自身生物本能的东西,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三种基本形态狭义文化: 指文化观念,包括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自发形态的文化,也包括艺术、科学、哲学等直觉形态的文化2 .文化的概念是中性的,文明的概念是褒义的3 •唯物主义者不都会具有群众史观4 .文明的概念指文化的进步方面,特指人类文化活动都积极成果5 .文化的作用对人:A.对人的行为的规范B.对人的活动的调控c.对人的能力的培养D.对人的境界的提升对社会:A.为社会提供思想保证B.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C.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D.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量6 .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划分标准A.是否具有科学性B.是否具有时代性C.是否具有创新性第十二章1 .认识活动:主体在观念上能到地把握客体的活动2,认识的本质: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3 .认识的基础是实践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4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认识的根本任务5 .认识的运动过程A.从实践到认识B.从认识到实践C.认识和运动的循环和发展6.人作为认识的主体是有意志的、有情感的、有认知能力的统一整体,人的知、情、意等各要素都对在观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起作用A. 〃知〃主要是指主体的理性思维等能力,属于人的理性因素B."情"和"意"主要是指情感和意志,被称为非理性因素7 .认识的思维方式A.归纳与演绎8 .分析与综合C.抽象与具体D.逻辑与历史第十三章1.真理是一种认识2•真理的含义:真理是人的认识活动的产物,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因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共同决定本性: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就在于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特点:A.客观物质性B.主观能动性C.社会历史性D.直接现实性4.真理发展规律:A.在实践活动中发展真理B.在同谬误斗争中发展真理C.在解放中发展真理5.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认识的根本任务第十四章1 ,价值的本质(对需要的满足)主体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直觉地掌握和占有客体,利用客体的属性和功能满足主体对需要,以实现主体的目的2 .价值的基本特性:A.价值的主体性B.价值的相对性C.价值的客观性3 .价值的形态:A.物质价值,指客体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价值B.精神价值,指客体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价值C.交往价值,指客体满足人交往需要的价值4 .评价的含义:评价是一种特殊的观念活动,人们通过评价来揭示和把握价值5 .价值观点含义: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的根本观点6 .价值观的作用:A.导向功能,具有引导和定向作用B.规范功能,价值观规定和约束着主体的行为和活动,协调着人们之间的关系,使社会保持一定的秩序C.凝聚功能,价值观是人的社会认同的核心内容,是社会、群体或组织等共同体的黏合剂D.激励功能,价值观不仅在理智方面个人以引导,而且能够激发主体的情感和意志,是人们活动的精神动力7 .价值观的内容:A价值原则,它是关于什么是价值,为什么有价值,以及价值秩序的基本观点B.价值规范,价值原则总是渗透在一定的价值规范中C.价值理想,它是人们所追求的、具有现实可能性和乎自己愿望的价值目标8 .价值观的社会功能A凝聚功能,价值观是人的社会认同的核心内容,是社会、群体或组织等共同体的黏合剂B.规范功能,价值观规定和约束着主体的行为和活动,协调着人们之间的关系,使社会保持一定的秩序9 .如何选择价值观A.坚持价值与真理的统一B.坚持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C.坚持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统一第十五章1.社会发展A.社会发展是人的自我创造活动B.社会发展是一种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性、上升性运动C.社会发展是包含着价值理想的历史运动D.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2.人的发展A.内涵:人的素质的提高B.人的发展状况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3•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4•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条件A.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增长B.社会关系的合理建构C.社会交往的普遍发展5启由:标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6 .必然: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发展所固有的规律7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人不能摆脱必然性的制约,超出必然性所限定的范围去寻求自由8 .为什么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是一致的:A.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8 .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更不是狭隘的利益集团C.要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必须变革资本主义旧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制度9 .人类解放的内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10 .共产主义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

高中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哲学知识点总结一、哲学基本概念1. 哲学定义:对存在、知识、价值、理性、心灵、语言等基本问题的探讨。

2. 哲学分支:- 形而上学:研究现实的本质和构成。

- 认识论:研究知识的本质、起源、范围和合理性。

- 伦理学:研究道德行为的本质和道德判断的标准。

- 美学:研究美和艺术的本质。

- 逻辑学:研究有效推理的原则和方法。

二、西方哲学流派1. 古希腊哲学:- 柏拉图:理念论,主张理念世界是真实的,物质世界只是理念的影子。

- 亚里士多德:实证主义,强调经验和观察。

2. 中世纪哲学:- 托马斯·阿奎那:结合基督教教义与亚里士多德哲学。

3. 现代哲学:- 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强调怀疑和理性。

- 洛克:经验主义,认为所有知识来源于经验。

- 康德:批判哲学,提出先验综合判断,区分现象界和物自身。

4. 当代哲学:- 分析哲学:注重逻辑分析和语言清晰度。

- 现象学:研究意识体验的结构。

- 存在主义:强调个人自由和责任。

三、中国哲学流派1. 儒家哲学:- 孔子:仁、礼的道德观念,重视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

- 孟子:性善论,主张人性本善。

- 荀子:性恶论,主张人性本恶,需要教化。

2. 道家哲学:- 老子:道的概念,主张无为而治。

- 庄子:相对主义和自然主义。

3. 法家哲学:- 韩非子:主张法治,强调法律的重要性。

四、逻辑与思维1. 逻辑基本规律:- 同一律: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保持自身的同一性。

- 矛盾律:同一事物不能同时具有和不具有某种属性。

- 排中律:事物的某种属性要么具有要么不具有,不存在中间状态。

2. 论证:- 演绎推理: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

- 归纳推理: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

- 类比推理:通过相似性进行推理。

五、伦理学基础1. 道德理论:- 德性伦理学:强调个人品德和性格。

- 义务伦理学:强调行为的道德规则和义务。

- 结果主义:以行为的后果为评价标准。

2. 伦理问题:- 正义:公平和权利的问题。

大一哲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大一哲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大一哲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哲学作为一门探求人生、思维和存在意义的学科,对于大一的学生来说可能还有些陌生。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大一哲学的知识点,本文将对大一哲学知识进行系统总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哲学的定义与起源(100字左右)哲学是研究思维、存在和真理等问题的学科。

它起源于古希腊,最初被用于描述寻求智慧和真理的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哲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哲学的主要流派(200字左右)1. 古代哲学:包括柏拉图的理想主义、亚里士多德的实在主义等。

2. 中世纪哲学:主要有奥古斯丁哲学和托马斯·阿奎那的思想。

3. 文艺复兴哲学:主要代表包括伽利略的实证主义和培根的经验主义。

4. 近代哲学:包括笛卡尔的唯理论、洛克的经验论和康德的理性主义等。

5. 现代哲学:包括存在主义、实用主义、分析哲学和结构主义等。

三、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00字左右)哲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可以为其他学科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例如,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产生了科学哲学,哲学与心理学的结合产生了心理哲学等。

同时,哲学也从其他学科中汲取营养,与科学、政治、文学等学科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四、哲学的基本问题(200字左右)1. 本体论:研究存在的本质和实在的问题。

2. 认识论:研究人类的认识能力和认识过程的问题。

3. 伦理学:研究人类行为的价值和道德规范的问题。

4. 逻辑学:研究推理和思维的规律以及真理的问题。

5. 美学:研究审美经验和艺术的本质问题。

五、哲学中的重要人物和思想(300字左右)1. 柏拉图:提出了理念观念和二分法思想,倡导君主制国家。

2. 亚里士多德:发展了逻辑学,提出了实在论和因果律。

3. 笛卡尔:主张怀疑论,提出了“我思故我在”。

4. 康德:建立了现代哲学的三大支柱,即形而上学、实证科学和伦理学。

5. 尼采:主张存在主义和超人哲学,提出了“上帝已死”。

六、哲学的研究方法(100字左右)哲学研究主要采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方法。

全国哲学知识点总结高中

全国哲学知识点总结高中

全国哲学知识点总结高中一、哲学的基本概念1.1 哲学的定义哲学是一种对于世界、人类和生活的思考,是一种理性的探索和探究,是一种关于根本问题的追问和探讨。

哲学的核心问题包括认识问题、存在问题、价值问题和意义问题。

1.2 哲学的特征哲学具有普遍性、理论性、系统性和批判性等特征。

它不仅涉及到现实世界的解释和解答,也关注并探索了人类认识、思维和道德等方面的问题。

1.3 哲学的意义哲学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世界、认识自我,引导人们去思考和解答存在于社会、人类和自我的重要问题,拓展了人们的思维与认识。

二、中国哲学概览2.1 儒家哲学儒家思想强调仁爱、礼乐、忠恕和孝友等价值观,主张通过礼治社会、兴利除害,提出人治和仁政的观念。

2.2 道家哲学道家提出“道”是世界最高原则,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强调反对功利主义与功名利禄。

2.3 墨家哲学墨子提出的“兼爱”思想,主张平等、公正,强调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和平。

2.4 法家哲学法家主张法治社会,以法律约束人,主张重视国家效率和实用。

2.5 思想家和学派中期哲学家后期有王充的主张,如《论衡》中提出的唯物主义观点。

三、世界哲学概览3.1 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包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和他们的学派:如柏拉图的理想国观、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等。

3.2 印度哲学印度哲学涵盖了佛教、耆那教等多个学派,主要涉及生死轮回、解脱与悟道等问题。

3.3 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包括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德国古典哲学、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不同学派和哲学家,如笛卡尔、康德、尼采、萨特等。

四、哲学方法论4.1 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哲学中的一种方法,主要研究存在、实体、本体等问题,通过对事物的本质和存在进行探究来揭示宇宙的奥秘。

4.2 逻辑学逻辑学是哲学中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思维、论证和推理。

它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思考问题,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

4.3 伦理学伦理学研究道德行为和价值观,探讨人类应该如何行为,以及什么是好的、正确的。

哲学知识点(全)

哲学知识点(全)

哲学知识点(全)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一、哲学的起源;哲学与与具体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1)哲学起源于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想)和改造世界(做)【思维拓展】1、哲学和世界观研究的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这里的整个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2、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因而哲学不仅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而且还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别。

所以,不能认为任何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的统一。

二、哲学的内涵: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特别提示】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谁先有,谁后有;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2)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凡肯定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观点,就是可知论;凡否定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观点,就是不可知论。

【特别提示】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不能笼统地说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展开的,而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即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2、唯物主义不等于可知论,唯心主义不等于不可知论。

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哲学知识点总结

哲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与生活(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①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②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3、哲学的基本问题(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4、哲学派别一览表(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是唯一的实在,是第一性的东西。

哲学的所有原理及方法论知识点

哲学的所有原理及方法论知识点

哲学的所有原理及方法论知识点一、唯物论。

1.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这就像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不管是山川河流,还是高楼大厦,都是实实在在的物质。

方法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可不能天马行空,脱离实际哦。

比如说你要创业,就得先看看市场的实际需求、自己的实际能力这些物质基础。

2.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就像你看到一个红彤彤的苹果,才会有关于这个苹果的各种想法。

同时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一方面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来形成我们的想法;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比如在学习的时候,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计划(从实际出发),同时要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正确意识)。

二、辩证法。

1.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就像我们人类,和周围的环境、其他的生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不能孤立地看待事物。

比如在保护环境的时候,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要看到环境和人类的长远联系。

2. 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就像科技在不断发展,以前的大哥大现在变成了智能手机。

方法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断创新,积极支持新事物的成长。

不要守着老一套,要与时俱进呀。

三、认识论。

1.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会阻碍实践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获得认识并且检验和发展认识;同时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就像做实验,在不断的实验(实践)中得出科学结论(认识),然后用这些结论去指导新的实验。

(完整版)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版)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法。
唯物 辩证 法的 发展

发展的实质 (什么是发展 )
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具有 普遍性(自然、社会、认识) 注意: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 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
原理
发展的前进性
与曲折性
方法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迂回的。 看到前途光明,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保护新事物,促 使其成长壮大。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 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是什么
? 哲学的
基本问 题
为什么 ?(依
据)
哲学两 是什么
大基本 ?
派别
唯物主 义
唯心主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有两个方面内容:①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②思维 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①人们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一切哲学都不能 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基础知识)
知识点


哲学源于 生活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 考。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哲学的任务 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与世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
论 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
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这是

中国哲学知识点总结

中国哲学知识点总结

中国哲学知识点总结一、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哲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学派,曾经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仁”,儒家经典《论语》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这体现了儒家的重要价值观,即“仁”和“义”。

儒家思想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个人品德提升,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提倡性善论,强调仁、礼、义、廉等美德,提倡“人治”的政治理念。

儒家经典包括《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等,这些经典对后世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支柱思想。

二、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另一个重要学派,其核心思想是“道”,强调“道法自然”。

道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追求心灵的平和和安宁,主张“无为而治”,强调去除功利心、追求心灵的超脱。

《道德经》和《老子》是道家的重要经典,对后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社会和宗教观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墨家思想墨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又一个重要学派,主张“兼爱”和“非攻”。

墨家思想主张全民平等,反对贵族专政,提倡“以工代赏”,强调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追求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墨家经典包括《墨子》、《墨家书》等,这些经典对古代社会的政治和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法家思想法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又一个重要学派,主张以法治国,强调“治国有常,而利民最大”。

法家思想主张严厉的刑罚和严格的法律制度,追求国家权力的集中统一,主张以法治国,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韩非子》、《司马法》等是法家的重要经典,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农家思想农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又一个重要学派,主张农业经济和军事战争的重要性,强调发展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的地位。

农家经典包括《鬼谷子》、《农政》等,对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后世思想家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不仅如此,中国哲学的研究也影响和启发了许多后世的思想家。

哲学全面知识点总结高中

哲学全面知识点总结高中

哲学全面知识点总结高中一、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哲学的基础学科,它探讨存在的本质和基本原理,包括宇宙的本源、实体的本质以及时间、空间和因果等基本概念。

其中,宇宙的本源问题是形而上学的中心议题之一,传统上有物质与精神两种解释,对于这一问题,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哲学立场。

唯物主义认为宇宙的本源是物质,是由于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而产生的世界,而唯心主义认为宇宙的本源是精神,是由于精神的活动和创造而存在的世界。

二、认识论认识论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人类认识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包括认识的来源、内容、方法以及认识的局限性和偏差等问题。

其中,认识的来源是认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主要有经验论和理性论两种观点。

经验论者认为知识源于经验,通过感觉和感觉发展而得,而理性论者则认为知识源于理性,是理性自身的产物。

此外,认识的局限性也是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议题,它涉及认识的局限性、相对性和可能性等问题。

三、伦理学伦理学是研究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学科,包括对道德行为的原则、动机和责任等问题的探讨。

其中,道德的本质是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传统上有天赋论和习得论两种解释。

天赋论者认为道德是先天的,是天生的本能,而习得论者则认为道德是后天的,是通过社会和教育等渠道所获得的。

此外,道德行为的原则和动机也是伦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其中包括功利主义、德性伦理、情感伦理等不同的道德理论。

四、政治哲学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制度、政治权力和政治理想的学科,探讨政治秩序和权力的正当性以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问题。

其中,政治权力和政治正当性是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传统上有专制主义、民主主义和集体主义三种观点。

专制主义者认为政治权力应该由一位统治者或一小部分人来行使,而民主主义者则认为政治权力应该由人民来行使,而集体主义者则认为政治权力是集体的产物,是社会整体责任的体现。

五、美学美学是研究美与艺术的学科,包括对美的本质、美学观念、审美经验以及艺术品的价值等问题的探讨。

哲学知识点

哲学知识点

第一课学习哲学运用哲学1.理解: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1)哲学的含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同时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2)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

(3)所谓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4)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人们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2.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①哲学不同于具体科学。

具体科学研究的都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某一局部的问题,揭示的是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特殊本质和规律。

哲学是把整个世界作为研究对象,揭示的是世界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和最一般的规律。

②哲学同具体科学又有密切的联系。

哲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3.识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历史唯物主义是最重要、最具革命性的部分。

4.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科学性和实践性①所谓科学性,在于它正确地阐明了整个世界发展的最普遍规律,给人们提供了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和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方法。

②所谓实践性,在于它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

第二课认识世界尊重实际1.识记: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物质概念表述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理解: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是世界上万事万物具有的共同特性,而且是它们区别于意识的唯一特性。

3.理解:物质具有可知性世界上只有已被认识的事物和有待于被认识的事物,并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事物。

4.理解:意识的起源和本质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就其起源来说,它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就其生理基础来说,它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就其内容来说,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因此,意识就其形式来说是主观的,就其来源和内容来说是客观的,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高考哲学知识点归纳(辩证唯物主义)

高考哲学知识点归纳(辩证唯物主义)

高考哲学知识点归纳(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一、辩证唯物论(一)物质1.哲学的物质概念:别依靠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事物独立于意识之外,别以人的意识所转移)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算是社会的产物。

所以,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办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动身,主观符合客观。

自然界是物质的(办法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具体表现。

物质知识物质的具体形态共同的特征,物质是永恒存在,而具体形态有生有灭)4.客观实在是相对意识来说,客观存在是相对主观而言。

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

5.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①从产生条件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进展的产物——劳动制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②从构成要素看:构成社会物质日子的基本要素即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基本上客观的——这些要素的客观性尤其是生产方式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③从变化进展看:人类社会变化进展的规律也是客观的。

④从意识起源看:人的意识一开始算是社会的产物。

6.对于世界物质性的几种讲法: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

(二)运动1.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原理】物质与运动别可分割。

运动是物质的全然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办法论】要求我们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

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原理】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临时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办法论】要求我们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别变论。

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

3.运动的含义: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4.静止的含义: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别状态。

必修四哲学知识点总结

必修四哲学知识点总结

必修四哲学知识点总结一、哲学的定义与特点1.1 哲学的定义哲学是关于宇宙、人类和认识的根本问题的学科,是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本质的思考和探究。

1.2 哲学的特点•抽象性:哲学研究的是最一般的普遍规律和真理,具有相当程度的抽象性。

•综合性:哲学是将各种学科的认识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科。

•批判性:哲学对各种观点都持有批判的态度,通过思辨和辩证的方法来追求真理。

•超验性:哲学研究的是超越个别经验的普遍规律和本质问题。

二、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2.1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运动的和发展的,把握事物的矛盾运动和辩证发展的规律。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

•辩证思维是认识事物本质和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必要方法。

2.2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推动的,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是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

三、形而上学与历史唯心主义3.1 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形而上学是站在人的认识主体角度,将抽象的观念、概念视为具有实体的存在。

•形而上学研究的是稳定不变的本体和本质,追求的是永恒真理。

•形而上学容易陷入片面和静止的观念,忽略事物发展的过程和变化。

3.2 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历史唯心主义将社会历史的推动力归结为思想和意识的变化,强调人的意识对社会历史的决定作用。

•思想和意识的发展是社会历史进程的基础和推动力。

•经济基础在历史唯心主义中被忽视或片面处理。

四、认识论与辩证唯物主义4.1 认识论的基本观点认识论研究人类的认识活动,主张通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来获取真理。

•感性认识是从经验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的知识。

•理性认识是通过思辨和逻辑来推理、判断和抽象。

4.2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具有相对真理性,强调人们的认识是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的。

政治中考哲学知识点总结

政治中考哲学知识点总结

政治中考哲学知识点总结一、哲学的定义和特点1. 哲学的定义哲学是一种寻求普遍真理的学科,它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宇宙的本质、道德的规范等基本问题。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人类、自然、社会等各个方面。

2. 哲学的特点哲学是一种理论性的学科,其内容主要是通过思辨和推理来进行探讨,而不是通过实验或观察来获取知识。

哲学的思考方式是超越具体的学科领域,用理性去思考人类存在的本质问题。

二、哲学的主要问题1. 人的存在问题哲学思考的起点是人,它试图回答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人类生活的意义是什么等问题。

人是哲学思考的中心对象,因此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问题一直是哲学思考的核心。

2. 宇宙的本质问题哲学还探讨宇宙的本质问题,包括宇宙的起源、宇宙的结构以及宇宙的发展规律等诸多问题。

宇宙是哲学思考的另一个重要对象,深入探讨宇宙的本质对于理解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3. 道德和伦理问题哲学还涉及道德和伦理问题的探讨,包括道德的本质、道德的规范以及人们的道德行为等问题。

道德和伦理问题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4. 形而上学问题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探讨的是超越经验世界的问题,如存在、本质、现实等。

形而上学问题涉及到对世界本质的本质和存在的探讨,对于理解世界的基本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5. 逻辑问题逻辑是哲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思维的规律和方法。

逻辑问题包括命题逻辑、谬误学、形式逻辑等,对于理解和掌握思维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三、哲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1. 古代哲学古代哲学是哲学的发端阶段,它包括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

东方哲学以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为主要代表,中国哲学主要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而印度哲学主要包括佛教、印度教等。

西方古代哲学主要包括希腊哲学,其代表人物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

2. 中世纪哲学中世纪哲学主要是基督教哲学,其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阿奎那、托马斯·阿奎那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哲学是一名较为深奥的课程,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观的含义: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零散的、不自觉、不系统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哲学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哲学的两大阵营:①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②唯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①可知论:思维能认识存在
②不可知论:思维不能认识存在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世界的本原。

代表观点: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万物皆备于我;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心外无物;我思故我在。

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是世界的本原
代表观点:理生万物;上帝创造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的外化;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1、哲学与时代精神
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自然科学基础:三大发现
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