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规范2012的修订版分析

合集下载

2012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宣讲课件

2012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宣讲课件

察水位变化、抽水量变化等确认帷幕的止水效果和质量; 3 当隔水帷幕不能有效切断基坑深部承压含水层时,可在承 压含水层中设置减压井,通过设计计算,控制承压含水层的 减压水头,按需减压,确保坑底土不发生突涌。对承压水进 行减压控制时,因降水减压引起的坑外地面沉降不得超过环 境控制要求的地面变形允许值。 9.9.5 基坑地下水控制设计应与支护结构的设计统一考虑, 由降、排水和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引起的地层变形和地表沉陷 不应大于变形允许值。 9.9.6 高地下水位地区,当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基坑周边环 境保护要求高,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基坑工程,应进行地下水 控制专项设计,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应具备专门的水文地质勘查资料、基坑周边环境调查报告 及现场抽水试验资料; 2 基坑降水风险分析及降水设计; 3 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计算及环境保护措施; 4 基坑渗漏的风险预测及抢险措施; 5 降水运营、监测与管理措施。
若溶洞位于单独基础重心一侧,可按偏心荷载设计基础。
1.13 增加对高地下水位地区,当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基坑周边环境保护要求高,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基坑工程, 应进行地下水控制专项设计的要求; 9.1.5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所有支护结构设计均应满足强度和变形计算以及土体稳 定性验算的要求; 2 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基坑工程,应进行因土方开挖、 降水引起的基坑内外土体的变形计算; 3 高地下水位地区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基坑工程,应按本规 范第9.9节的规定进行地下水控制的专项设计。
场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建筑物是指不良地质现象强烈发育的场地如泥石流崩塌滑坡岩溶土洞塌陷等或地质环境恶劣的场地如地下采空区地面沉降区地裂缝地区等复杂地基是指地基岩土种类和性质变化很大有古河道或暗浜分布地基为特殊性岩土如膨胀土湿陷性土等以及地下水对工程影响很大需特殊处理等情况上述情况均增加了地基基础设计的复杂程度和技术难度

《基坑工程技术规程》修订要点介绍

《基坑工程技术规程》修订要点介绍

《基坑工程技术规程》修订要点介绍《基坑工程技术规程》是对基坑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和要求进行统一规定的文件。

为了保证基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修订《基坑工程技术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将介绍《基坑工程技术规程》修订的要点。

一、修订背景基坑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地下设施的安全和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更新,原有的技术规程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修订。

二、修订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修订的内容应符合现代基坑工程施工的科学要求,保证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2.可操作性原则:修订的规程应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便于施工人员实施。

3.可行性原则:修订的规程应考虑到各地的地质和气候条件的差异,使其适用范围更广。

4.规范性原则:修订的规程应具备一定的规范性,明确各种施工操作的要求和方法。

三、修订内容1.基坑开挖:修订的规程应对基坑开挖的方法和要求进行详细的规定,包括挖土方式、挖土深度、坑壁支护等。

2.地下水处理:修订的规程应对地下水的排水和处理进行规范,包括排水管道的设置、排水泵的选型和安装等。

3.基坑支护:修订的规程应对基坑支护的方法和要求进行规定,包括支护材料的选用、支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等。

4.基坑降水:修订的规程应对基坑降水的要求进行规范,包括降水井的设置、降水管道的布置和降水泵的使用等。

5.基坑监测:修订的规程应对基坑监测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规定,包括监测点的设置、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

四、修订的意义1.提高施工质量:修订后的规程能够更好地规范施工行为,提高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性。

2.降低事故风险:修订后的规程对基坑工程施工中的风险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降低了事故的发生概率。

3.提升施工效率:修订后的规程对施工方法和要求进行了优化和改进,使施工效率得到了提升。

4.统一标准:修订后的规程将对全国范围内的基坑工程施工起到统一标准的作用,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误差和差异。

建筑基坑支护规程2012(宋宏东)

建筑基坑支护规程2012(宋宏东)





新规程增加及调整的主要内容和强制性条文
3.基本规定
土压力

新规程增加及调整的主要内容和强制性条文
3.基本规定
土压力计算新旧规范差异
1.基坑底以下主动土压力
图3.4.2 土压力计算
原规范

新规程增加及调整的主要内容和强制性条文
3.基本规定
原规范

新规程增加及调整的主要内容和强制性条文

关键词设计使用期

新规程增加及调整的主要内容和强制性条文 3.基本规定 使用年限对设计、施工、监理等建设各方影响等 基坑支护是临时措施等 荷载一般不需考虑长期作用、材料耐久性等 避免超越设计状况 支护结构的支护期限规定不小于一年及一年中的不 同季节时地下水位、气候、温度等外界环境的变化 会使土的性状及支护结构的性能随之改变
基坑支护设计理论分析与计算

锚杆和支撑支挡结构
图4.2.4-2 软弱下卧层的抗隆起稳定性验算
基坑支护设计理论分析与计算

双排桩结构的嵌固稳定性
4.12.5 双排桩结构的嵌固稳定性应符合下式规定(图4.12.5):

原规程
基坑支护设计理论分析与计算
单多层锚杆支挡结构
Ks──圆弧滑动整体稳定安全系数;安全等 级为一级、二级、三级的锚拉式支挡结构 , Ks分别不应小于1.35、1.3、1.25;

基坑支护设计理论分析与计算

锚杆和支撑支挡结构
挡土构件底抗隆 起稳定性
图4.2.4-1 挡土构件底端平面下土的抗隆起稳定性验算

新规程增加及调整的主要内容和强制性条文
3.基本规定
粘质粉土可采用总应力法

2012版地基规范新旧不同

2012版地基规范新旧不同

13年3本新规范(荷规,地规,砌规)学习之二--新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与2002的比较一、强制性条文的变化《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版共有强制性条文27条,分别为3.0.2、3.0.4、5.1.3、5.3.1、5.3.4、5.3.10、6.1.1、6.3.1、6.4.1、7.2.7、7.2.8、8.2.7、8.4.5、8.4.7、8.4.9、8.4.13、8.5.9、8.5.10、8.5.18、8.5.19、9.1.3、9.1.6、9.2.8、10.1.1、10.1.6、10.1.8、10.2.9条。

修订后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版共有强制性条文28条,分别为3.0.2、3.0.5、5.1.3、5.3.1、5.3.4、6.1.1、6.3.1、6.4.1、7.2.7、7.2.8、8.2.7、8.4.6、8.4.9、8.4.11、8.4.18、8.5.10、8.5.13、8.5.20、8.5.22、9.1.3、9.1.9、9.5.3、10.2.1、10.2.10、10.2.13、10.2.14、10.3.2、10.3.8条,即2个旧强条改为非强条,增加3个新强条。

内容的主要变化有:1、原3.0.2条将旧条文中可不进行地基变形计算的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范围(表)单独列出成为第3.0.3条并由强条改为非强条,取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60≤fak<80KPa一栏。

2、原3.0.4条变为3.0.5条,旧规范中的“荷载效应最不利组合”改为“作用效应”,“荷载”或“荷载效应”改为“作用”;增加了基础抗浮稳定计算时,作用效应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基本组合,其分项系数取1.0的设计要求;增加了挡土墙截面及承载力计算时,土压力以及滑坡推力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基本组合,并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的设计要求。

——需检查基础抗浮稳定计算(安全系数与省地基规范同)、挡土墙承载力计算书中作用组合的选择是否恰当。

基坑工程技术规程修订有关问题

基坑工程技术规程修订有关问题

土压力分布模式
上海规范按不同支护形式分别采用不同的主动土压力分布模式。 对于 水泥土挡墙和悬臂桩、墙采用Ⅰ型土压力分布图式,是传统的土压力分布 模式;对于带撑、锚的桩、墙采用Ⅱ型土压力分布图式,是实测土压力分 布的近似简化分布模式。
湖北规程则不分支护形式,均采用Ⅰ型土压力分布。 不同计算模式适应于不同的参数,用同样的参数去对比各外地软件的 计算结果往往难以说明什么问题。
• 2、对现行《规程》尚未解决的而实际工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应予以 适当的补充(如被动区留土时的变形计算、被动区加固的设计等)。 对少数条款中欠妥的规定应予以修改。
• 3、对现行《规程》中未纳入而目前已经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如 逆作法、型钢水泥土搅拌墙等)应予以补充。
• 4、对于目前认识尚未统一处理难度较大的问题(如降水与环境保护 的关系)暂不作硬性规定,留待以后解决。对有些属于各地处理的问 题(如对锚杆使用的限制、需要进行专题研究的基坑工程)留待各地 管理部门自行规定。
%
坡顶各点至坡肩距离与坡高的比值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
水 平 位 移
Ⅰ-1
0.5
Ⅰ-2

与 1.0


高 的
1.5

值 2.0


2.5

3.0
Peck对支护效果的分区 (1969)
对于变形控制究竟是按相对值还是绝对值的问题,曾经进行过一番思考。
考虑采用相对值存在的问题(基坑浅时过严,基坑深时过松),最后仍决定 按绝对值控制,只是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对具体标准作了一些调整。需要注 意的是规程提出的标准是上限,某些特殊保护对象可能有更严格的要求,仍 然应予以满足。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_2011)修订内容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_2011)修订内容
的临空面; 5 建筑地基的不均匀性; 6 岩溶、土洞的发育程度,有无采空区; 7 出现危岩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可能性; 8 地面水、地下水对建筑地基和建设场区的影响。
W
16
土岩组合地基
当地基中下卧基岩面为单向倾斜、岩面坡度大于10%、基底下的土层厚度大于 1.5m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设计 1 当结构类型和地质条件符合表6.2.2-1的要求时,可不作地基变形验算。
面基础 。
W
10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修正
fa= fak+ηbγ(b-3)+ηdγm(d-0.5) 式中:
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按本规范第5.2.3 条的原则确定;
ηb、ηd——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按基底下土的类
别查表5.2.4 值;
5 基础设计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 采用,但结构重要性系数(γ0)不应小于1.0。
W
8
基础埋深
1.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当上层地基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 利上层土作持力层。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0.5m。
2.高层建筑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位于岩石地 基上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深应满足抗滑稳定性要求
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kN/m3),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b——基础底面宽度(m),当基础底面宽度小于3m 时按3m 取值,大于
6m 时按6m取值值;
γ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kN/m3),位于地下水位以下
的土层取有效重度;
d——基础埋置深度(m),宜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在填方整平地区,

基坑新规范(JGJ120-2012)升级介绍

基坑新规范(JGJ120-2012)升级介绍
1. 土压力调整系数:表格yetab=0.6~1.0,局部抗拉结果 2. 抗隆起、抗渗透 3. 抗突涌
35
水泥土墙 + 放坡
1. 格栅面积校核 2. 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 3. 抗倾覆、抗滑移验算
36
双排桩计算模型- 99 vs 2012
99--无 2012--增
13
双排桩桩间土考虑方法- 99 vs 2012
1. 桩间土弹性系数
14
2. 桩间土初始土压力
双排桩抗倾覆计算- 99 vs 2012
99--无 2012--增
15
倾覆稳定性计算- 99 vs 2012
16
整体稳定性计算- 99 vs 2012
2012规范修订主要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调整和补充了支护结构的几种稳定性验算内容 调整了稳定性验算表达式 强调了变形控制设计原则 调整了选用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规定 新增双排桩 改进了不同施工工艺下锚杆粘结强度取值的有关规定 充实了内支撑结构设计 新增了支护与主体结构结合及逆作法 新增复合土钉墙 引入土钉墙土压力调整系数 充实了各种类型支护结构的构造与施工内容 强调了地下水资源的保护 改进了降水设计方法 充实了截水设计与施工内容 充实了地下水渗透稳定性验算内容 充实了基坑开挖内容 新增了应急措施内容 取消了逆作拱墙
15 充实了地下水渗透稳定性验算内容
16 充实了基坑开挖内容 17 新增了应急措施内容 18 取消了逆作拱墙
充实了各种类型支护结构的构造与施工内容 强调了地下水资源的保护 改进了降水设计方法 充实了截水设计与施工内容
2012规范修订内容归类
1. 支挡式结构计算模型及土压力 2. 新增双排桩 3. 稳定性验算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为了贯彻实施防护地下水政策,规范建筑
基坑支护技术设计和施工,防止及早发现基坑地下水泄漏地下水污染问题,保障建筑施工
质量,根据《建筑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结合本行业实践,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建设项目或建筑物所进行的基坑工程,不适用于水库、堤坝、道路、隧
道及岩土工程等的支护。

本规程对基坑的建设过程,特别是基坑开挖、支护技术、地下水控制及监测等方面,
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包括基坑竣工检验验收规范,以及限制工程实施条件及技术措施。

本规程要求建设单位在建筑基坑设计时,必须考虑地下水的作用,在基坑施工前,对
基坑所处的岩土结构特性、施工影响以及支护形式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变化和施工过程,科学合理进行施工。

本规程要求建设单位在建筑基坑支护施工时,应根据基坑工程地质环境,确定基坑支
护方式,正确使用支护施工设备,保证原有地质结构保持稳定,不超负荷运转施工设备。

本规程明确,技术要求是做好基坑工程处理地下水的关键,要根据不同工程实际,采
取合理的地下水控制技术措施及监测,有效降低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地下水污染风险。

此外,本规程还规定,为了保证基坑施工质量,建设单位应当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和
控制,对基坑用料质量、支护结构的检验及时发现和改正质量问题,落实施工验收制度,
保证基坑竣工质量符合规范,满足建设质量要求。

地基处理技术规范2012

地基处理技术规范2012

地基处理技术规范2012引言:地基处理技术规范2012(以下简称规范)是为了规范地基处理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确保地基处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土地基,包括填方地基和原地地基。

通过遵循规范中的技术要求,可有效降低地基沉降、渗透性和抗震能力等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地质勘察: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工作,包括土壤类型、地下水位、地层结构等信息的调查。

根据勘察结果确定地基处理的方法和施工方案。

2.设计方案: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工程要求,制定地基处理的详细设计方案。

包括地基处理的方法、处理区域划分、处理深度和施工过程中的监测要求等。

二、地基处理方法本规范提供了多种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根据地基的具体状况和处理目标选择合适的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1.填方加固:对于松软土地基,可以采用填方加固的方法增加土层的密实度和承载力。

填方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填方层的厚度和均匀性。

2.土石方改良:对于土石混合地基,采用土石方改良的方法可以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具体方法包括加入固化剂、掺合细颗粒材料等。

3.土钉加固:对于有较强土钉层的地基,可以采用土钉加固的方法。

土钉材料应选用符合标准的钢筋,土钉的布置和锚固要满足设计要求。

4.压实加固:对于松散土地基,可以采用压实加固的方法,通过振动或压实机械对地基进行压实处理。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机械的使用方法和压实层与原土层之间的粘结情况。

5.地基排水:对于含水量较高的地基,可以采用地基排水的方法,降低地基的水分含量,增加土壤的承载能力。

三、地基处理施工监测1.沉降监测: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沉降监测,控制地基沉降的速度和幅度。

监测方法包括测点设置、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数据处理等。

2.渗透性监测:对于需要提高地基渗透性的地基处理工程,应进行渗透性监测。

监测方法包括渗透试验、渗透仪器的使用和数据分析等。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201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2012

1总则1.0.1为了在地基处理的设计和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地基处理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

1.0.3地基处理除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外,尚应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等。

1.0.4建筑工程地基处理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经处理后的地基计算时,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的有关规定。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地基处理ground treatment提高地基强度,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技术措施。

2.1.2复合地基composite foundation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形成的由地基土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人工地基。

2.1.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characteristic value of subgrade bearing capacity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2.1.4换填垫层cushion挖去表面浅层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回填坚硬、较粗粒径的材料,并夯压密实形成的垫层。

2.1.5加筋垫层reinforced cushion在垫层材料内铺设单层或多层水平向加筋材料形成的垫层。

2.1.6预压地基preloading foundation对地基进行堆载预压或真空预压、或联合使用堆载和真空预压,形成的地基土固结压密后的地基。

2.1.7堆载预压drift preloading对地基进行堆载使地基土固结压密的地基处理方法。

2.1.8真空预压vacuum preloading通过对覆盖于竖井地基表面的不透气薄膜内抽真空排水使地基土固结压密的地基处理方法。

2.1.9压实地基compacted foundation利用平碾、振动碾或其它碾压设备将填土分层密实的处理地基。

jgj 120-201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201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201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是中国的一项标准,旨在规范建筑基坑支护的设计与施工,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该技术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范围和基本要求:介绍了技术规程适用范围、目的以及建筑基坑支护设计施工的基本要求。

2.基坑支护设计:阐述了基坑支护的设计原则、设计参数和设计步骤。

包括根据基坑类型、土质条件、周边环境等因素确定合适的支护结构类型,计算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以及制定支护方案和施工工序等。

3.基坑支护施工:介绍了基坑支护施工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包括基坑开挖、支护结构施工、支撑及排水等施工步骤,以及需要采取的预防措施和安全防护措施等。

4.基坑支护质量控制:包括基坑支护施工质量控制的要求和方法,例如质量检验和验收标准等。

同时指出了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和
处理办法。

5.安全防护与环境保护:强调了基坑支护施工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并提醒施工方需要注意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JGJ 120-201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的基坑支护工程,包括地下建筑、地铁工程、隧道工程、地下车库等。

它的出台旨在提高基坑支护设计施工水平,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与稳定,保护周围环境的安全和生态。

这一技术规程是基坑支护领域的重要参考和指导依据。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201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201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2012引言:建筑地基处理是确保建筑物牢固稳定的基础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本文将介绍2012年版的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包括其背景、主要内容和应用范围。

一、背景1.1 规范制定的必要性随着建筑施工的不断推进和建筑设计的不断进步,对地基处理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解决地基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规范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

这不仅有助于规范施工流程,还可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2 规范制定的依据2012年版的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基于前一版规范的经验和不足之处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同时,还考虑了众多建筑地基处理相关专家的建议和研究成果,以及国家建筑标准化委员会的相关要求和指导意见。

二、主要内容2012年版的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 地基处理的基本原则地基处理的基本原则是确保地基能承受建筑荷载并保持稳定。

规范明确了地基处理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包括不破坏地基原有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避免细微的地基沉降差异等。

2.2 地基处理的方法和工艺规范详细介绍了各种地基处理的方法和工艺,包括土壤加固、地基改良、地基挖除与更换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地基问题,规范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施工要点,以确保地基处理的效果达到预期。

2.3 施工质量与验收标准为了保证地基处理的质量和可靠性,规范制定了相应的施工质量与验收标准。

包括地基处理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地基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以及验收时的检测方法和标准等。

2.4 地基处理的监测与检测地基处理过程中的监测与检测是评估地基处理效果的重要手段。

规范规定了地基处理过程中应进行的监测和检测内容,包括地基沉降、地基稳定性等,以帮助及时发现和解决地基处理过程中的问题。

三、应用范围2012年版的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适用于各类建筑的地基处理工程,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公共设施等。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是我国建筑行业的重要标准之一,它规定了建筑基坑支护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方面的要求,对于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规程的背景意义、主要内容和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规程的背景意义。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建筑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在城市建设中,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建筑基坑往往需要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开挖,而且周围往往有建筑物、管线等存在,因此基坑支护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规程的制定可以为工程施工提供技术依据,防止发生事故,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二、规程的主要内容。

1.术语和定义,规程对建筑基坑支护工程中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进行了规范和解释,明确了相关概念,为后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准确的技术语言。

2.基坑支护设计,规程对基坑支护设计的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基坑支护结构的选择、设计原则、设计参数等方面的内容,确保了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基坑支护施工,规程对基坑支护施工的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材料选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要求施工单位按照规程的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4.基坑支护验收,规程对基坑支护工程的验收标准和验收程序进行了规定,要求验收单位按照规程的要求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5.基坑支护管理,规程对基坑支护工程的管理要求进行了规定,包括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工程安全和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三、规程的应用价值。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建筑行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规范建筑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2.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技术依据和参考标准,减少了设计和施工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3.规范了基坑支护工程的验收标准和程序,保障了工程质量的可控性和可靠性。

4.提高了建筑基坑支护工程的管理水平,减少了管理漏洞和安全隐患。

2012版地基处理规范关于检测方面的变更要点

2012版地基处理规范关于检测方面的变更要点

软土地基处理试验[J]. 建筑结构,2011,41( 1) : 118-121.
in Elastic Media[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Divi-
[2] 赵少伟,王丙兴. Plaxis 在高速公路软基变形研究中的应用
sion,ASCE,Vi1. 95,1969.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于 2012 年 8 月发布了新版的 79-201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自 2013 年 6 月 1 日起实施。原行业标准 79-2002 同时废止。79-201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以下简称 12 版规范,原规范 79-2002 简称 02 版规范) 在章节架构上做了很多
基,12 版规范同样作出了相应的要求。
用上述方法用于检测垫层承载力。且不说此方法准确度如何,其
关于试验方法,12 版规范增加了一个附录 C“复合地基增强 实在 02 版规范正文和 12 版规范的条文说明里都明确指出,上述 体单桩静载荷试验要点”,其内容基本等同于 GB 50007-2011 建筑 方法仅适用于控制压实系数的施工阶段质量检验,且必须通过现
测机构目前采用的都是 JGJ 106-2003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第 4 出承载力的指标,不但无理论依据,实践中也完全找不到合适的
章“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中的试验方法。但两者相对比,并无 结果判定方法。12 版规范 4. 4. 4 条规定“竣工验收应采用静载荷
大的、原则性的区别。比如 106-2003 关于终止加载条件的 4. 3. 8 试验检验垫层承载力,且每个单体工程不宜少于 3 个点”区别于 条第一款“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 02 版规范 4. 4. 4 条的“竣工验收采用静载荷试验检验垫层承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确定基础或桩承台高度、支挡结构截面、计算基础护坡 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及验算材料的强度时,应按承载 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 数。
3.1.4 支护结构设计时应采用下列极限状 态:
• 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 1)支护结构构件或连接因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或因过度变形而不适于继续 承受荷载,或出现压屈、局部失稳;
较重要的自来水管、煤气 管、污水管等市政管线、 采用天然地基或短桩基础 的建筑物等
保护对象与基坑距 基坑工程的环境
离关系
保护等级
sH
一级
H<s2H
二级
2H<s4H
三级
sH H<s2H
二级 三级
s:保护对象与基坑开挖边的净距。
《深圳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SJG05-2011)
安全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 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 1)造成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损坏或影响其正常使用的 支护结构位移;
• 2)因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渗流或施工因素而造成基坑周边建(构)筑物、 地下管线、道路等损坏或影响其正常使用的土体变形;
• 3)影响主体地下结构正常施工的支护结构位移; • 4)影响主体地下结构正常施工的地下水渗流。
直剪固结快剪强度指标ccq、φcq,
• 对欠固结土,宜采用有效自重压力下预固结的三 轴不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cuu、φuu;
地下水位以下砂土、碎石土和粉土
• 地下水位以下砂质粉土、砂土和碎石土,土压力、水压力 应采用分算方法;
• 土压力计算、土体稳定验算应采用有效应力法,
• 强度指标采用有效应力强度指标c,; • 对于粉土缺少有效应力强度指标时,可用ccu,cu;或者
对临时性支护结构,作 用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
Sd F Sk
值应按下式确定:
γF──作用基本组合的综合分项系数,应按 本规程第3.1.6条的规定采用; Sk──作用标准组合的效应。
2)坑体滑动、坑底隆起、挡土构 件嵌固段推移、锚杆与土钉拔动、 支护结构倾覆与滑移、土的渗透变 形等稳定性计算和验算,均应符合 下式要求:
强度试验并提出相应的抗剪强度指标; • 查明各含水层的埋深、厚度和分布,判断地下水类型、补
给和排泄条件;有承压水时,应分层测量其水头高度 ; • 当基坑需要降水时,宜采用抽水试验测定各含水层的渗透
系数与影响半径;勘察报告中应提出各含水层的渗透系数。
基坑周边环境条件
• 既有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层数、位置、基础形式 和尺寸、埋深、使用年限、用途等;
• 对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的支护结 构,其结构重要性系数分别不应小于1.1、 1.0、0.9。
• 各类稳定性安全系数应按本规程各章的规 定取值。
(3) 土压力及水压力计算
地下水位以上
• 土压力计算、土的滑动稳定性验算时,对 黏性土、黏质粉土,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应 采用三轴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ccu、φcu 或直剪固结快剪强度指标ccq、φcq,
• 各种既有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的类型、位置、 尺寸、埋深、使用年限、用途等;对既有供水、 污水、雨水等地下输水管线,尚应包括其使用状 况及渗漏状况;
• 2)支护结构及土体整体滑动; • 3)坑底土体隆起而丧失稳定; • 4)对支挡式结构,坑底土体丧失嵌固能力而使支护结构推移或倾覆; • 5)对锚拉式支挡结构或土钉墙,土体丧失对锚杆或土钉的锚固能力; • 6)重力式水泥土墙整体倾覆或滑移; • 7)重力式水泥土墙、支挡式结构因其持力土层丧失承载能力而破坏; • 8)地下水渗流引起的土体渗透破坏。
强制性条文
• 最近以来,对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文进行删 剪,清理;
• 上述条文都是几十年从血的教训中得出的, 必须严格遵守和严格管理检查的;
• 是工程师的“工程伦理”的体现,现场技 术人员敢于坚持原则,敢于负起责任。
3 基本规定
(1) 关于基坑支护的安全等级
-分类根据
• 综合考虑: • 基坑周边环境状况、 • 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 • 基坑深度等因素, • 根据可能产生的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 • 同一基坑的不同侧壁安全等级可以不同。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taining and Protection of
Building Foundation Excavations (JGJ 120-2012)
清华大学 岩土工程研究所 李广信
目录
• 1 前言 • 2 强制性条文 • 3 基本规定 • 4 桩、墙支挡式结构; • 5 土钉墙; • 6 重力式水泥土墙; • 7 地下水控制; • 8 基坑开挖与监测。
ccq,cq代替; • 重度采用浮重度. • 对砂土和碎石土,有效应力强度指标´可根据标准贯入试
验实测击数和水下休止角等物理力学指标取值。 • 有可靠的地方经验时,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尚可根据室内、
原位试验得到的其他物理力学指标,按经验方法确定。
分算时水压力计算
• 土压力、水压力采用分算方法时,水压力 可按静水压力计算;
可靠度设计示意图
f(S) f(R)
S sSk
R Rk / R
S
R
S R
R,S R,S
岩土工程的不确定性
• 地层土水分布不确定性; • 现场与实验室岩土指标的不确定性; • 现场原位应力与孔隙水压力的不确定性; • 外加荷载及其分布的不确定性; • 岩土材料性质的复杂性; • 计算理论和方法的不确定性; • 参数的相关性。
工安全的影响严重
施工影响严重
支护结构失效、土体过大变形 支护结构失效、土体失稳或基坑过
对基坑周边环境或主体结构施 大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及主体结构
工安全的影响不严重
施工影响不严重
变化不大!
分类原则
• 安全等级表3.1.3仍维持了原规程对支护结构安全 等级的原则性划分方法。
• 本规程依据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 标准》GB50153-2008对结构安全等级确定的原 则,以破坏后果严重程度,对支护结构划分为三 个安全等级。
Sd C
Sd──作用标准组合的效应(位移、沉降等) 设计值;
C──支护结构的位移、基坑周边建筑物和地 面的沉降的限值。
为什么不用准永久组合,不计入风荷载和 地震作用?
地基变形的土层损失法
相邻地面的沉降变形 -瞬时变
坑底隆起的变形
重要性系数、分项系数与安全系数
• 3.1.6支护结构构件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 计时,作用基本组合的综合分项系数不应 小于1.25。
• 对砂质粉土、砂土、碎石土,土的抗剪强 度指标应采用有效应力强度指标c´、φ´;
地下水位以下黏性土(Ip>17, 17Ip>10) 土
• 对地下水位以下的黏性土、黏质粉土,
• 可采用土压力、水压力合算方法,土压力计算、 土的滑动稳定性验算可采用总应力法;
• 此时,对正常固结和超固结土,土的抗剪强度指 标应采用三轴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ccu、φcu或
• 8.1.4 采用锚杆或支撑的支护结构,在未达 到设计规定的拆除条件时,严禁拆除锚杆 或支撑。
• 8.1.5 基坑周边施工材料、设施或车辆荷载 严禁超过设计要求的地面荷载限值。
说明
• 很多基坑事故表明:超挖是事故主要原因, 而深层次的原因往往由于甲方领导赶工期、 献礼及尽快回收资金;
• “基坑周边施工材料、设施或车辆荷载严 禁超过设计要求的地面荷载限值。”-施 工管理水平的标尺;地面荷载在饱和软黏 土中产生超静孔隙水压力;对灵敏性土反 复扰动造成损伤。
3.1.5 支护结构、基坑周边建筑物和地面沉降、 地下水控制的计算和验算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
式:
• 1 承载能力料强度或过度变形的
0 Sd Rd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γ0──支护结构重要性系数,
Sd──作用基本组合的效应(轴力、弯矩等)设计值;
Rd──结构构件的抗力设计值。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设计规范》中的荷
载组合
• 按地基承载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 确定桩数时,传至基底的荷载效应可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 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应按正常使用极 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 用;
• 计算挡土墙土压力、地基或斜坡稳定及滑坡推力时,(采 用的是安全系数法),荷载效应可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 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但其(荷载)分项系数均为1.0。
工程条件 基坑深度(m)
破坏后果
很严重 >12
严重 8-12
不严重 <8
软弱土层单层厚度(m)
>5
3-5
<3
基坑边缘与邻近浅基础或
<h
桩长<1.3h;摩擦桩基础的
建筑物或重要管线的净距
h-2h
基坑边缘与地铁的水平距 离或深度(m)
<10或hh1
10-30或 h<h1
h1为地铁顶埋深;有两项或以上最先符合该标准者,定为该等级。
1 前言
• 经过十余年的基坑工程实践,取得了很多经验; • 在技术上有很大的发展:复合土钉墙、型钢水泥
土墙(SMW工法和TRD工法 ); • 也有些工艺不适用后者应用不普遍-逆作拱墙; • 水资源的保护:由单纯的降水变为地下水控制; • 大量的地铁工程基坑实践; • 众多的基坑失事案例,使我们取得了宝贵的教训。 • (JGJ 120-99)有很多理论和技术方面的不足。
• 与地方规范比较,国家行业规范面对更大的范围, 宜粗不宜细。
上海标准:《基坑工程技术规范》
(DG/TJ08-61-2010)
环境保护对象
优秀的历史建筑、有精密 仪器与设备的厂房、其他 采用天然地基或短桩基础 的重要建筑物、轨道交通 设施、隧道、防汛墙、原 水管、自来水总管、煤气 总管、共同沟等重要建 (构)筑物或设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