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概论作业-杨维霞
中医学专业导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学专业导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包括以下哪项?A. 阴阳五行学说B. 脏腑经络学说C. 病因病机学说D. 以上都是2. 中医诊断的“四诊”是指?A. 望、闻、问、切B. 听、摸、切、问C. 望、闻、摸、切D. 听、问、切、摸3. 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是?A. 辨证论治B. 对症下药C. 治标不治本D. 治本不治标4. 中医认为,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A. 细胞B. 组织C. 脏腑D. 经络5.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是?A. 顺应自然B. 饮食有节C. 起居有常D. 以上都是6. 中医认为,人体的“三宝”是?A. 精、气、神B. 心、肝、肾C. 血、津、液D. 骨、肉、筋7. 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以下哪项?A. 针灸B. 拔罐C. 推拿D. 以上都是8. 中医理论中,五行分别对应人体的哪些脏腑?A. 木、火、土、金、水B. 肝、心、脾、肺、肾C. 胆、小肠、胃、大肠、膀胱D. 心包、三焦、脾、肺、肾9. 中医认为,人体的“五味”是指?A. 酸、甜、苦、辣、咸B. 酸、甜、苦、辣、淡C. 酸、甜、苦、辣、涩D. 酸、甜、苦、辣、甘10. 中医养生中,常用的“四气调摄”是指?A. 春捂、夏凉、秋冻、冬藏B.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C. 春温、夏热、秋凉、冬寒D. 春寒、夏热、秋凉、冬温答案:1-5 D A A D D6-10 A D B B 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中医认为,人体的基本物质包括精、气、血、____。
2. 中医的“五行”理论中,木对应的季节是____。
3. 中医的“四气调摄”中,夏季养生的原则是____。
4. 中医治疗中,常用的“三因制宜”是指因人、因时、____。
5. 中医养生中,提倡的“五味调和”是指酸、甜、苦、辣、____。
6. 中医理论中,五脏是指心、肝、脾、肺、____。
7. 中医的“四诊”中,切诊主要是指____。
中医职业助理练习题(附答案)
中医职业助理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旋覆代赭石汤中用量最重的药物是A、生姜B、代赭石C、半夏D、甘草E、旋覆花正确答案:A2、腹胀满,无压痛,叩之作空声,可见于A、痰饮B、气鼓C、积聚D、瘰疬E、水鼓正确答案:B3、患者,女,45岁。
浮肿3个月余,下肢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劳累后加重。
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面色萎黄,神倦乏力。
其证候是A、水湿浸渍B、肾气衰微C、湿毒浸淫D、脾阳虚衰E、湿热壅盛正确答案:D4、大便时干时稀的临床意义A、脾气虚B、湿邪困脾C、肝郁脾虚D、脾阳虚E、命门火衰正确答案:C5、柏子仁除养心安神外,还具有的功效是A、平喘B、通便C、敛汗D、利尿E、消食正确答案:B6、患者,女,30岁。
心悸,气促2个月,咯粉红色泡沫痰。
检查:面颊暗红,口唇发绀,双肺底闻及湿哕音,心尖区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下肢浮肿。
应首先考虑的是A、肺源性心脏病B、冠心病C、心包积液D、高血压心脏病E、二尖瓣狭窄,心功能不全正确答案:E7、患者,女,30岁。
有风湿热病史,近半年来咳嗽,痰中带血,活动后气短。
检查:两肺(一),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X线显示左心房增大。
应首先考虑的是A、风心病,二尖瓣狭窄B、支气管扩张C、肺结核D、风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E、肺癌正确答案:A8、大柴胡汤中配伍黄芩的意义A、和解清热,以除少阳之邪B、清热燥湿,厚肠止利C、清泄肺热D、清热泻火E、清泄胆热正确答案:A9、下列哪个疾病不会引起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缩短A、深静脉血栓形成B、心肌梗死C、严重肝病D、脑血栓形成E、多发性骨髓瘤正确答案:C10、有关阿是穴,叙述不正确的是A、无固定位置B、无固定名称C、又称为压痛点D、多数对某些病症有特殊疗效E、又称为天应穴正确答案:D11、五输穴中,主治身热的是A、输穴B、合穴C、井穴D、经穴E、荥穴正确答案:E12、治疗中风中脏腑的阴闭证,应首选A、镇肝熄风汤B、苏合香丸C、局方至宝丹D、补阳还五汤E、参附汤正确答案:B13、阴盛格阳是指下列哪种病理状态A、真实假虚B、真热假寒C、真寒假热D、真虚假实E、虚实错杂正确答案:C14、虚热证的面色是A、满面通红B、面黄带晦C、两颧潮红D、面红如妆E、面色青灰正确答案:C15、概括医患关系内容的是A、医患关系是包括非技术性和技术性方面的关系B、医患关系是具有道德意义较强的社会关系C、医患关系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D、医患关系是一种商家与消费者的关系E、医患关系是患者与治疗者在诊疗和保健中所建立的联系正确答案:E16、足临泣是八脉交会穴中A、通带脉的穴位B、通督脉的穴位C、通冲脉的穴位D、通阳脉的穴位E、通任脉的穴位正确答案:A17、既能化瘀止血,又能利尿通淋的药物是A、茜草B、三七C、白及D、蒲黄E、白茅根正确答案:D18、体质偏阴者治宜A、清热利湿B、甘寒凉润C、健脾芳化D、补气培元E、温补益火正确答案:E19、产后腹痛血瘀证的治法是A、行气养血B、补血益气C、活血止痛D、活血化瘀,散寒止痛E、养血活血正确答案:C20、患者胃脘疼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食后加剧,入夜尤甚,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涩。
7中药学概论
药物作用的趋向性
沉降 二、作用 升浮药——主上行向外 沉降药——主下行向内 因势导利 有助祛邪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1、气味 气温热 味辛甘——主升浮 气寒凉 味酸苦咸——主沉降 2、与质地有关 质地轻——升浮 质地重——沉降 3、与炮制、配伍有关 酒、姜汁炒——升浮 醋、盐水炒——沉降
某些药物还有引导作用:如桔梗、牛膝
中药与天然药物的区别
相同点:二者都是现代研究的热门话题。 区别点: 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经过中医辨证 论治后在中医师的指导下用药。 天然药物无中医药理论指导,不需要经过中 医辨证论治的指导下用药,且包括未经人为 加工的单体化合物。
中药学
中药学是主要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
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与临床应用等 知识的一门学科。
第一节 四
性
一、含义 四性亦称四气,即寒热温凉(平)四种药性。 二、产生 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症寒热为基准。 三、四气的作用 寒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用于热证。
温热:温里散寒、补火助阳——用于寒证(温经通络、 回阳救逆) 平性:作用缓和(寒热皆宜)
四、运用原则 一般规律:阳热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疗寒 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泄
通泄——泻下(大黄) 泄—势缓 清泄——泻火(栀子) 泻—势猛 降泄——降逆(杏仁) 苦温燥湿——寒湿证 苦寒燥湿——热湿证 坚阴——泻火存阴(泻肾火)(黄柏、 知母、泽泻)
燥湿
咸:下、软(泻下、软坚散结) 淡:渗、利(渗湿利水) 涩:与酸味相似
四、气与味的关系 1. 气味相同,作用相似 辛温药物:解表,散寒 苦寒药物:清热泻火(下)
*炮制要得当;配伍合理;用量准确;剂型适当;给药途径
合理;注意病人个体差异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4月补考《中医药学概论》考查课试题(答案)
第8题,兼可化湿浊的祛风湿药是:
A、独活
B、木瓜
C、秦艽
D、防己
正确答案:B
第9题,既能息风止痉,又能平抑肝阳的药物是:
A、白僵蚕
B、天麻
C、牛黄
D、地龙
正确答案:B
第10题,治疗脾虚水肿,宜选择的药物组是:
A、甘草与西洋参
B、白术与黄芪
C、黄芪与甘草
D、陈皮、木香
正确答案:B
第14题,独活可主治的病证是:
A、水肿
B、风寒表证
C、虚热证
D、胎动不安
正确答案:B
第15题,下列药物中,祛风湿兼可治诸骨哽喉的药物是:
A、独活
B、防己
C、威灵仙
D、秦艽
正确答案:C ຫໍສະໝຸດ 第16题,治疗积滞便秘的要药是:
A、甘遂
B、火麻仁
第5题,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新的毒副作用,这种配伍关系称为:
A、相须
B、相反
C、相杀
D、相畏
正确答案:B
第6题,芒硝内服的用法是:
A、包煎
B、冲服
C、先煎
D、后下
正确答案:B
第7题,生首乌炮制为制首乌的目的是:
A、消除毒性
B、改变性能
C、便于储藏
D、利于服用
正确答案:包煎、先煎、后下、烊化、泡服、包煎、先煎、后下、单煎2h 以上
五、简答题
第34题,北沙参、南沙参与麦冬
正确答案:相同点:补肺、胃之阴,清肺、胃之热;治肺胃阴虚证。
不同点:
北沙参:补益作用较强,为治肺胃阴伤诸证常用药。
2023点墨课后作业-中医基础理论
第0、1、2章一、单选题1. 气的运动,称为:A、气化B、气行C、气机D、气运E、气散2. 属于阳的味是:A、酸B、苦C、咸D、辛E、以上均非3. 属于“母病及子”的脏病传变是:A、心病及脾B、心病及肾C、心病及肺D、心病及肝E、以上均非4. 用阴阳学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不属于阴的是:A、五脏B、六腑C、津液D、血E、腹部5. 正常人体的阴阳关系,常概括为:A、阴阳对立B、阴阳依存C、阴阳消长D、阴阳转化E、阴平阳秘6. 下列事物的五行归属,那一项是不对的?A、木—肝、春、东B、土—脾、夏、中C、金—肺、秋、西D、水—肾、冬、北E、火—心、苦、南7. “生气之源”指:A、心B、肝C、脾D、肺E、肾8. “生痰之源”指:A、心B、肝C、脾D、肺E、肾9. 主统血的是:A、心B、肝C、脾D、肺E、肾10. 通调水道的是:A、心B、肝C、脾D、肺E、肾二、多选题1. 属于“金元四大家”的是:ABDEA、张元素B、刘完素C、吴又可D、朱震亨E、李杲2. 属于“金元四大家”的学术观点是:A、五志过极,皆为热甚B、阳常有余,阴常不足C、百病多由痰作崇D、脾胃为元气之本E、三因学说3. 所谓辨证,就是要辨清病变的:A、部位B、原因C、性质D、邪正关系E、治疗原则和方法1. 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医家是:A、张元素B、刘河间C、张子和D、朱震亨E、李杲2. 标志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代表性著作有: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针灸甲乙经》E、《千金要方》3. 属于阴证的是:A、虚证B、表证C、热证D、实证E、以上均非4. 面见青色,脉见弦象的是:A、肝病B、心病C、脾病D、肺病E、肾病5.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E、阴阳五行和五运六气6. 正常人体的阴阳关系,常概括为:A、阴阳对立B、阴阳依存C、阴阳消长D、阴阳转化E、阴平阳秘8. “贮痰之器”指的是:A、心B、肝C、脾D、肺E、肾9. 朝百脉的是:A、心B、肝C、脾D、肺E、肾10. “气之根”指的是:A、心C、脾D、肺E、肾第3、4章一、单选题1. 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A、宗气B、卫气C、营气D、精气E、元气2. 贯心脉的气是:A、宗气B、卫气C、营气D、精气E、元气3. “气随血脱”的理论基础是: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血能养气4. “夺血者无汗”的理论基础是: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气能摄津D、津能载气E、津血同源5. 与语言、声音、呼吸强弱有关的气是:A、宗气B、卫气C、营气D、元气E、以上均非6. 十二经脉大多循行于:A、体表B、分肉之间C、四肢D、躯干E、头面7. 足三阴经的走向规律是:B、从头走足C、从胸走手D、从手走头E、从足走腹8. 约束纵行诸经的是:A、冲脉B、任脉C、督脉D、带脉E、阴阳维脉9. “阳脉之海”是:A、冲脉B、任脉C、督脉D、带脉E、阴阳维脉10. 下列经络名称正确的是:A、手阳明胃经B、手太阴肺经C、足太阳肾经D、足厥阴脾经E、手太阳心经第5、6、7章1. 其性凝滞者为: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火邪2. 其性粘滞者为: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火邪3. 致病后常先困脾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火邪4. 寒邪的致病特点是:A、易于动血B、易伤阳气C、其性升散,易耗气伤津D、易于伤肺E、为病缠绵维愈5. 燥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是:A、易于动血B、易伤阳气C、其性升散,易耗气伤津D、易于伤肺E、为病缠绵维愈6. 寒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是:A、凝滞B、开泄C、耗气伤律D、重浊粘滞E、干涩7. 易袭阳位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火邪8. 情志为病,过喜则:A、气上B、气下C、气缓D、气结E、气消9. 暴喜可引起:A、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B、精神萎靡不振,气短乏力C、二便失禁,昏厥、遗精D、纳呆、腹胀E、心悸、惊恐不安10. 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季节B、气候因素C、正气不足D、地域因素E、邪气第8、9章1. 正气不足,邪气亢盛的病证是:A、实证B、虚证C、虚实夹杂证D、真虚假实证E、真到段虚证2. 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形成的是:A、实证B、虚证C、虚实夹杂证D、真虚假实证E、真实假虚证3. 阳胜则热出现:A、实寒证B、虚寒证C、虚热证D、实热证E、寒热错杂证4. 阴虚则热可引起:A、实寒证B、虚寒证C、虚热证D、实热证E、寒热错杂证5. 阴胜则寒可引起:A、实寒证B、虚寒证C、虚热证D、实热证E、寒热错杂证6. 阴液不足,不能制阳为:A、阴胜则寒B、阴损及阳C、阳虚则寒D、阴虚则热E、阳盛则热7. 阳邪致病,导致阳偏盛为:A、阴胜则寒B、阴损及阳C、阳虚则寒D、阴虚则热E、阳盛则热8. 血燥生风可见:A、眩晕欲仆B、目睛上吊C、手足蠕动D、手足拘挛不伸E、皮肤瘙痒9. 属于反治法的是:A、寒者热之B、以寒治寒C、以寒治热D、以热治寒E、热者寒之10. 扶正为主兼祛邪法适用于:A、实证B、虚证C、虚实夹杂D、虚中夹实E、实中夹虚3. 阴盛格阳证属于:A、真寒假热证B、真热假寒证C、虚寒证D、虚热证E、阴阳两虚证4. 阴盛格阳证属于:A、实寒证B、虚寒证C、虚热证D、实热证E、寒热错杂证6. 阴寒内盛一般可出现:A、阴胜则寒B、阴损及阳C、阳虚则寒D、阴盛格阳E、阳盛格阴7. “阳胜则阴病”的含义是:A、阴液不足,阳气相对亢盛B、阳热亢盛,阴掖受损C、亡阴则阳无所依附而散越D、阳气不足,阴寒内盛E、阴邪为病,阳气受损9. 扶正法适用于:A、实证B、虚证C、虚实夹杂D、虚中夹实E、实中夹虚10. 治病时考虑年龄属:A、因人制宜B、因时制宜C、因地制宜D、治末病E、扶助正气5. 阴偏衰所导致的证候是:A、实寒证B、虚寒证C、虚热证D、实热证E、寒热错杂证6. 气升举无力的病变是:A、气逆B、气滞C、气陷D、气虚E、气脱8. 脾虚腹胀,应采用的是:A、治本B、治标C、标本兼治D、先治本后治标E、以上均非9. 扶正与祛邪兼用适用于:A、邪气盛,正气末衰B、正气虚,邪气也不盛C、邪气盛,正气也虚D、邪盛正虚,但尚耐攻伐E、邪盛正虚,正气不耐攻伐10. 扶正为主兼祛邪法适用于:A、实证B、虚证C、虚实夹杂D、虚中夹实E、实中夹虚1. 邪气亢盛,正气不衰的证候是:A、实证B、虚证C、虚实夹杂证D、真虚假实证E、真到段虚证2. 外感寒邪的病机是:A、阳偏胜B、阴偏胜C、阳偏衰D、阴偏衰E、阴阳两虚4. “阴胜则阳病”的含义是:A、阴液不足,阳气相对亢盛B、阳热亢盛,阴掖受损C、亡阴则阳无所依附而散越D、阳气不足,阴寒内盛E、阴邪为病,阳气受损6. 应采用急则治其标的方法:A、二便不通B、脾虚泄泻C、阳虚外寒D、阴虚内热E、气血两亏8. 用寒远寒,用热远热属于:A、扶正祛邪B、因地制宜C、因人制宜D、因时制宜E、以上均非9. 除哪项外,均能体现“因人制宜”治则:A、因性别不同而用药各异B、因居处环境不同而用药各异C、团体质不同而用药各异D、因年龄长幼不同而用药各异E、因生活习惯不同而用药各异10. 反治属于:A、治病求本B、早治防变C、因人制宜D、因地制宜E、因时制宜。
四套中医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参考答案_图文
中医药学概论作业11.如何理解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请举例说明。
答:阴阳,是对自然界中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两种事物或现象的概括,还可代表同一个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方面,阴阳彼此间既对立,又统一;既静止,又运动。
一般来说,诸如剧烈运动着的、温热的、明亮的、上升的、刚劲的、向外的、积极的、动的、生长的等事物、性质、作用或过程可统称为“阳”;而诸如相对静止着的、寒冷的、阴暗的、下降的、柔软的、向内的、消极的、衰亡的等事物、性质、作用或过程可统称为“阴”。
将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医学领域,即是将对于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阳;对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阴。
如表所示,是事物阴阳属性的大致分类。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
另一方面则体现在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2.阴阳学说如何指导疾病的防治?答:调理阴阳,借以保持机体内部以及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
阴阳学说用以指导疾病的治疗。
一是确定治疗原则,其基本点是把握阴阳失调的状况,泻其有余、补其不足,调整阴阳,恢复其协调平衡;二是分析和归纳药物的性能,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
药物的性能,一般地说,主要依据其气(性)、味和升降浮沉来决定;而药物的气、味、升降浮沉皆可用阴阳来归纳说明。
药性又称四气,主要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其中寒凉属阴,温热属阳;药味又称五味,共有酸、咸、苦、甘、辛五种药味,其中辛、甘味属阳,酸、苦、咸属阴;升降浮沉中,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3.简述五行的特性。
答:五行的特性是指五行本身所固有的性质,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自然现象和性质反复观察,积累大量朴素认识,逐渐归纳和抽象形成的理论概念。
《尚书·洪范》中“水日润下,火日炎上,木日曲直,金日从革,土爰稼穑”,是对五行特性的经典概括。
中医职业助理模拟练习题与答案
中医职业助理模拟练习题与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组成中含有鲜生地、白芍的方剂是A、镇肝熄风汤B、清营汤C、天麻钩藤饮D、羚角钩藤汤E、消风散正确答案:D2.对心肌缺血与心内膜下梗死的鉴别,最有意义的是A、肌酸磷酸激酶B、γ-谷氨酰基转肽酶C、淀粉酶D、血清碱性磷酸酶E、血清转氨酶正确答案:A3.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的组成成分有A、生地黄、地骨皮、麦冬、玄参、阿胶B、生地黄、当归、麦冬、沙参、枸杞子C、熟地黄、丹皮、茯苓、沙参、当归D、当归、丹皮、川芎、牛膝、莪术E、熟地黄、丹皮、茯苓、青蒿、黄柏正确答案:D4.既能治疗局部病证,又能治疗本经循行所属远隔部位病证的腧穴是A、全身所有腧穴B、头面部腧穴C、躯干部腧穴D、四肢部腧穴E、十二经脉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正确答案:A5.下列各项中,属胎萎不长常见病因的是A、气血虚弱,气滞J衄瘀,血寒宫冷B、气血虚弱,脾肾不足,血寒宫冷C、脾肾不足,气血虚弱,肝经湿热D、脾虚湿阻,肾阴亏虚,血寒宫冷E、脾肾不足,气血虚弱,气滞血瘀正确答案:B6.患者,男,50岁。
乙肝病史6年,呕血1天。
检查:腹壁静脉曲张,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腹水征(+)。
HBsAg(+),白蛋白降低,丙氨酸转氨酶升高。
其诊断为A、慢性肝炎B、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C、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D、白血病E、原发性肝癌正确答案:B7.患者,女,35岁,已婚。
妊娠68天,双膝酸软,夜尿频多,无腹痛,无阴道出血,以往有3次自然流产史,舌淡嫩,苔薄白,脉沉弱。
B超检查:宫内早孕,其他未见异常。
治疗应首选A、胎元饮B、寿胎丸C、保阴煎D、圣愈汤E、补肾固冲丸正确答案:E8.患儿,6岁。
发热2天,出现淡红色小丘疹,根盘红晕,丘疹上部可见疱疹,形态椭圆,疱浆清亮,皮疹以躯干为多,苔薄白,脉浮数。
其治疗首选的方剂是A、透疹凉解汤B、柴葛解肌汤C、桑菊饮D、清胃解毒汤E、银翘散正确答案:E9.治疗外感风寒,暑湿伤中证宜选用A、银翘散B、白虎汤C、清暑益气汤D、生脉散E、香薷散正确答案:E10.一种药物能减轻另一种药物的毒烈性,这种配伍关系是A、相恶B、相使C、相畏D、相须E、相杀正确答案:E11.传染病防治的方针A、统一领导,分级负责B、调查、控制和医疗救治C、预防为主D、预防为主,常备不懈E、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正确答案:C12.患者,女,19岁。
1ywx-绪论
火曰炎上——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向上等性质 或作用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物,均归属于火;
土爰稼穑——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 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金曰从革
“从”,顺也;“革”,即变革,指金有刚 柔相济之性,金之质地虽刚硬,可作兵器以 杀戮,但有随人意而更改的柔和之性,引申 为肃杀、沉降、收敛等性质。
即阴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 方向转化,属阴的事务可以转化属阳, 属阳的事物也可以转化属阴。
3.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表现为阴阳的每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
《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 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 也。”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 ● ● ●
对立制约 互根互用 阴阳消长 阴阳转化
综上所述,中医学不仅认为人体本身是一个有 机整体,而且认为人与自然、社会也是一个统一 体。它以人为中心,以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为背 景,用同源性和联系性思维对生命、健康、疾病 等重大医学问题作了广泛的讨论,阐述了人与自 然、人与社会、精神与形体以及形体内部的整体 性联系,认为人体自身的结构与机能的统一、 “形与神俱”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是 其健康的保证,而这种人体自身的稳态及其与自 然、社会环境协调的被破坏则标志着疾病的发生。
而真正的扁鹊,传说是黄帝时代的名医。
内容:脉学、经络、命门、三焦
《伤寒杂病论》
作者:张仲景,约生于东汉和平元年(公元150年)。 名医学家,是古中国传统中医学的集大成者和代表人物。 他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 病论》一书。被称为“医圣”。 《伤寒杂病论》,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是 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后人称此 书:“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 内容:辨证论治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7月考试《中医药学概论》考查课试题-辅导资料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7月考试《中医药学概论》考查课
试题-辅导资料答案
科目:中医药学概论试卷名称: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7月中医药学概论考查课
注:本套试卷是考查课复习资料,仅做学习辅导使用
单选题
1.《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此题满分:1分)
-[A]-雷敩
-[B]-张仲景
-[C]-李时珍
-[D]-孙思邈
-提示-本道题为考查课必答题,请认真完成
答案解析:C
2.两种功能功效基本相同的药物,合用后明显增强疗效,其配伍关系是:(此题满分:1分) -[A]-相须
-[B]-相使
-[C]-相杀
-[D]-相畏
-提示-本道题为考查课必答题,请认真完成
答案解析:A
3.辛味药的作用是:(此题满分:1分)
-[A]-发散行气
-[B]-软坚泻下
-[C]-燥湿通泄
-[D]-利水渗湿
-提示-本道题为考查课必答题,请认真完成
答案解析:A
4.治温热病气分实热证的最佳配伍是:(此题满分:1分)
-[A]-石膏配知母
-[B]-石膏配栀子
-[C]-知母配黄柏
-[D]-知母配龙胆草
-提示-本道题为考查课必答题,请认真完成答案解析:A
5.大黄酒制的目的是:(此题满分:1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度秋季学期课表
园艺植物生理与栽培学-1 10--17周第5-6节 程智慧
蔬菜生理生态学-1 4--11周第5-6节 程智慧
英文科技论文写作-3 5--12周第7-8节 王乔春
种子生产理论与技术-1 9--16周第7-8节 马守才
园艺植物生理与栽培学-1 10--17周第7-8节 程智慧
蔬菜生理生态学-1 4--11周第7-8节 程智慧
博士英语-10 2--5周第7-8节
李希承 博士英语-10 7--18周第7-8节
李希承
星期日
硕士德语-1 9--9周第1-2节
宋岳礼
硕士德语-1 9--9周第3-4节
宋岳礼
第9-10节 19:30--21:20
教室名称: S3301 星期
节次
第1-2节 08:00--09:50
星期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度秋季学期课表
现代果树科学进展-1 11--18周第9-10节 马锋旺
现代果树科学进展-1 11--18周第9-10节 马锋旺
教室名称: S3308 星期
节次
第1-2节 08:00--09:50
星期一
第3-4节 10:10--12:00
动物组织学进展-1 7--7周第3-4节
卿素珠殷玉鹏张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度秋季学期课表
李希承 博士英语-12 7--18周第1-2节
李希承
教室容量: 108
星期五
星期六
硕士德语-1 7--8周第1-2节
宋岳礼 硕士德语-1 3--5周第1-2节
宋岳礼 硕士德语-1 10--19周第1-2节
硕士德语-1 7--8周第3-4节
宋岳礼 硕士德语-1 3--5周第3-4节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医药学概论》2027-2028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2623)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医药学概论》2027-2028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2623)A.寒B.热C.辛D.凉2.相恶指的是()。
A.两药合用能增强毒性B.两药合用使临床效应降低或消除C.两药合用能增强疗效D.两药合用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3.归经是指()。
A.药物影响机体寒热变化B.药物对机体脏腑经络的选择作用C.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D.药物作用的趋向性4.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平喘的药物是()。
A.桂枝B.羌活C.麻黄D.紫苏5.治疗少阳半表半里寒热往来,首选()。
A.升麻B.柴胡C.薄荷D.菊花6.下列症状不属于实证的表现是()。
A.潮热盗汗B.小便不通C.神昏谵语D.大便秘结7.脉来缓慢,时见一止,止无定数的脉象是(1)。
A.促脉B.缓脉C.代脉D.结脉8.下列见神识昏糊,胡言乱语,声高有力的是()。
A.郑声B.谵语C.独语D.狂言9.阴虚火旺的舌色是()。
A.舌淡红苔白B.舌红苔黄腻C.舌绛苔白腻D.舌红苔红10.下列不是失神表现的是()。
A.精亏B.气损C.血耗D.阴阳即将离绝11.心开窍于()。
A.舌B.耳C.鼻D.口12.与骨对应的脏是()。
A.心B.肺C.脾D.肾13.六淫中属于升散上冲特性的是()。
A.风暑火B.风寒燥C.风暑湿D.风燥暑14.化生血液的最基本物质是()。
A.水谷精微B.津液C.元气D.精15.称为全身根本的脏是()。
A.心B.肝C.脾D.肾16.当归四逆汤主治()。
A.脾胃虚弱证B.脾胃虚寒证C.肝胃虚寒证D.血虚寒厥证17.三焦火毒证,治宜选用()。
A.龙胆泻肝汤B.黄连解毒汤C.白头翁汤D.左金丸18.下列不属于小柴胡汤的组成的是()。
A.黄芩B.半夏C.人参D.白芍19.针对气虚外感风寒湿邪表证者,首选()。
A.银翘散B.败毒散C.桑菊饮D.麻黄汤20.清法能()。
A.改善或消除表证B.改善或消除里热证C.改善或消除虚证D.改善或消除胃肠积滞证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21.阴阳失调:是指机体阴阳的平衡协调状态,在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出现阴阳之间的偏盛、偏衰、互损、格拒或亡失等情况,则统称为阴阳失调。
中医药学概论期末测试卷5含答案
中医药学概论试卷五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种,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哪部著作的成书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C.《千金要方》D.《中藏经》E.《诸病源候论》2.确立六经辨证论治纲领的医家是()A.张介宾B.华佗C.钱乙D.陈无择E.张仲景3.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医家是()A.吴瑭(吴鞠通)B.薛生白C.王孟英D.吴有性E.叶天士(叶桂)4.“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A.对立制约B.相互转化C.互根互用D.消长平衡E.阴阳交感5.按五行生克规律心之“子”是:A.脾B.肾C.肺D.小场E.肝6..在五行学说中,“长夏”的五行属性是()A.木B.火C.土D.金E.水7.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心是()A.精B.气血C.经络D.五脏E.六腑8.据五行相生理论确定的治法是()A.佐金平木法B.扶土抑木法C.引火归元法D.培土制水法E.金水相生法9.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舌为心之苗B.汗为心之液C.心藏神D.心其华在面E.心为血之府10.肺“通调水道”主要依赖于()A.肺主一身之气B.肺朝百脉C.肺司呼吸D.肺主呼吸E.肺主宣发和肃降11.皮肤感邪,常内传于()A.心B.肺C.肝D.脾E.肾12.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主要是下列哪项的作用()A.肝气B.脾气C.肺气D.肾气E.心气13.对肝疏泄功能影响最大的情志活动是()A.喜B.怒C.恐D.惊E.思14.维持呼吸的深度需哪脏的功能()A.肝B.肺C.肾D.脾E.心15.两脏之间表现为气血关系的是()A.心与肺B.肺与肝C.脾与肾D.肝与肾E.肺与脾16.血的生成与哪个脏腑的关系最密切()A.肝B.心C.肺D.脾E.肾17.头痛在前额者多与()有关A.太阳经B.厥阴经C.阳明经D.少阳经E.太阴经18.常为外感病致病先导的邪气是()A. 热邪B. 风邪`C. 寒邪D. 暑邪E. 燥邪19.六淫中,易导致疼痛的邪气是()A. 风邪B. 寒邪C. 暑邪D. 湿邪E. 燥邪20.在六淫中,最易伤肺的邪气是()A. 风邪B. 寒邪C. 暑邪D. 湿邪E. 燥邪21.《素问·五脏生成》认为“人静则血归于”()A.心B.脾C.肝D.肺E.肾22.热证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喜热饮B.喜冷饮C.发热D.面赤E.大便秘结23.下列不属于心病常见症的是( )A.神志错乱B.失眠多梦C.急躁易怒D.心悸怔忡E.谵语24.李某,女,28岁。
中医学平时作业(含答案)
中医学模拟试题班级姓名学号一.单选题 (每题1分,每题选择最佳答案。
)1.论治概念的完整表述是:BA.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确立治则与治法B.根据证候确立治则与治法C.根据舌象和脉象确立治则与治法D.根据疾病的病因确立治则与治法E.根据疾病的病位确立治则与治法2.下列哪一项既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腑:DA.脑B.髓C.脉D.胆E.骨3.脾气健运、气血充足与否可以通过观察下列哪一部分的色泽:AA.唇B.面C.皮毛D.耳E.爪甲4.决定病证虚实变化的主要病机是:DA.脏腑功能活动的盛衰B.阴精阳气的盛衰C.气血的盛衰D.正邪的盛衰E.以上均非5.舌的中部候:CA.心肺B.肝胆C.脾胃D.肝肾E.心肾6.“亡血家不可发汗”此属于: AA.因人制宜B.因地制宜C.因时制宜D.未病先防E.以上均不是7.枸杞子药味是:BA.辛B.甘C.酸D.苦E.咸8.除下列除哪项之外均属于佐药的含义:AA.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B.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C.消除或减轻君臣药毒性的药物D.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E.起反佐作用的药物9.四君子汤的组成中不含:BA.人参B.干姜C.白术D.茯苓E.炙甘草10.腰痛主要与哪个脏腑有关:CA.胆B.肝C.肾D.心E.脾二.判断题(每题1分,选A表示对,选B表示错)B 1.气血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血为气帅,气为血母”。
A 2.气虚下陷之久泻、久痢,最宜用补中益气汤。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关于精的描述正确的是:ABEA.是构成和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B.由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组成C.先天之精充养后天之精D.后天之精推动激发先天之精E.肾藏精。
10-中药药剂学概论-ywx_1
3. 药物剂型的分类
洗剂、溶液 剂、注射剂 软膏剂、凝 胶剂 散剂、丸剂、 片剂、胶囊剂
液体剂型 固体剂型
半固体剂型
气体剂型
气雾剂、 烟剂
二、按分散系统分类:(物化原理)
分散相
• 真溶液型
分散媒 液体
• 胶体溶液型
• 乳状液型 • 混悬液型 • 气体分散型 • 固体分散型
分子、离子 高分子或胶粒 液滴 固体粒子 固体、液体 复杂
二.中药药剂学常用术语 (1)药物与药品: 药物: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物质 按来源可分为天然药物和合成药物两大类 药品:原料药加工制成具一定剂型可直接应用的成品 按《药品管理法》: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 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 证、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 中成药,化学原料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 放射性药品,血清制品和诊断用药等。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简称GMP) 是药品生产与质量全面管理监控的 通用准则。
规范包括对药品生产的人员、厂房、设 备、卫生、原料、辅料及包装材料、生 产管理、包装和贴签、生产管理和质量 管理文件、质量管理部门、自检、销售 记录、用户意见、不良反应报告及附则
医师处方的结构
处方前记
处方头 处方正文 处方后记
医院与病人信息, 处方日期等
以R或Rp起头,源于 拉丁文Recipe,”取”, “取下列药品”
药物的名称,规格, 数量,用法等 医师与调剂人员双签 名或盖章 Signare(“Sig”)
药品分类管理办法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是国际上通行的药品管理模式。
即药品安全性试验规范
中国医科大学2023年7月《中医护理学基础》作业考核试题-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2023年7月《中医护理学基础》作业考核试题试卷总分:100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1.下列哪项病邪只能作为外感病因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参考答案】:C2.关于汗法的护理要点不正确的是A.饮食宜清淡B.可多食梨、西瓜等水果C.患者宜避风寒,禁冷敷D.汤药宜温服【参考答案】:B3.来源于自然界的清气和水谷之精气,积聚于胸中灌注于心肺的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参考答案】:B4.下列哪项不是确定升降沉浮的依据A.药物气味B.药物归经C.药物质地D.炮制配伍【参考答案】:B5.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是A.元气B.宗气C.津液D.血液【参考答案】:D6.具有发散、行气之功效的是A.辛味食物B.甘味食物C.酸味食物D.苦味食物【参考答案】:A7.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参考答案】:A8.经常主“阳虚、气血两虚”的舌色是A.淡红舌B.淡白舌C.红舌D.绛舌【参考答案】:B9.六淫中,具有“善行而数变”致病特点的是A.风邪B.寒邪C.湿邪D.火邪【参考答案】:A10.下列哪项不是湿邪的致病特点A.易阻遏气机B.性粘滞C.性趋下D.性凝滞【参考答案】:D11.方剂中有引经作用的药物为A.君药B.臣药C.佐药D.使药【参考答案】:D12.与酸味药作用相似的药味是A.咸味B.辛味C.苦味D.涩味【参考答案】:D13.提示疾病发展转折点的是A.自汗B.盗汗C.大汗D.战汗【参考答案】:D14.人体组织结构的阴阳属性划分中正确的是A.四肢的外侧为阳,内侧为阴B.脏为阳,腑为阴C.腹为阳,背为阴D.五脏之中,心肺为阴,肝脾肾为阳【参考答案】:A15.与津液的输布排泄关系最密切的三个脏腑是A.肺脾肾B.肝脾肾C.肺心肾D.肺脾肝【参考答案】:A16.患者女,38岁,临床表现可见情志抑郁,易怒善太息,胸胁、少腹胀满窜痛,月经不调,舌苔薄白,脉弦。
中医护理考试题(附答案)
中医护理考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单选题)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C、《本草纲目》D、《难经》E、《神农本草经》正确答案:B2.(单选题)对久痢脱肛和子宫下垂之中气下陷证均采取升提中气的护法,属于()A、塞因塞用B、同病异护C、正护法D、异病同护E、反护法正确答案:D3.(单选题)血液的运行离不开气的功能,说明了气与血之间的哪种关系A、血能载气B、气能生血C、血能养气D、气能摄血E、气能行血正确答案:E4.(单选题)“独阴不生,独阳不长”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A、互根互用B、相互转化C、对立制约D、阴阳交感E、阴阳消长正确答案:A5.(单选题)手足三阴经在四肢部的分布规律一般是A、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B、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C、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D、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E、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正确答案:C6.(单选题)中医学的“证”不包括下列哪项()A、邪正关系B、病位C、病性D、病因E、病的表现正确答案:E7.(单选题)肾精以养肝属五行的()A、相侮关系B、反克关系C、相克关系D、相生关系E、相乘关系正确答案:D8.(单选题)“太仓”所指的是A、大肠B、脾C、三焦D、小肠E、胃正确答案:E9.(单选题)中医学第一部脉学专著是()A、《黄帝内经》B、《难经》C、《脉经》D、《针灸甲乙经》E、《伤寒杂病论》正确答案:C10.(单选题)中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是()A、《黄帝内经》B、《神农本草经》C、《伤寒杂病论》D、《本草纲目》E、《难经》正确答案:B11.(单选题)藏象学说认为,人体的中心为A、脑B、六腑C、奇恒之腑D、心E、五脏正确答案:E12.(单选题)在病因方面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的医家是A、王叔和B、孙思邈C、华佗D、张仲景E、陈无择正确答案:E13.(单选题)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A、营气B、精液C、阴液D、津液E、血液正确答案:E14.(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气的运动形式()A、出B、降C、升D、陷E、入正确答案:D15.(单选题)“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其所指内容是()A、木疏土B、木克土C、木乘土D、土侮木E、木侮土正确答案:C16.(单选题)人体正常体温的维持,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血和津液的运行等,都有赖于气的()作用。
中医学习题(含答案)
中医学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4题,每题1分,共104分)1.下列不属于肺癌局部扩散引起的症状是()A、胸痛B、呼吸困难C、呕吐D、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E、声音嘶哑正确答案:C2.“受盛之官”是A、胃B、小肠C、大肠D、膀胱E、胆正确答案:B3.男性,74岁,上腹部胀痛8年,食欲减退、食量减少1年,半年前做X线胃肠道钡餐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近3个月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应该做哪项检查确诊()A、血常规B、胃镜C、血沉D、胃液分析E、X线钡餐检查正确答案:B4.甲亢病人,给予甲硫咪唑20mg,1日3次,在家中治疗。
半月后需去医院作下列哪项复查()A、心率,心律B、白细胞计数C、突眼程度D、心电图E、甲状腺大小正确答案:B5.下列表述中不属于症的是A、恶寒B、胸闷C、口苦D、发热E、消渴正确答案:E6.以下属于天麻钩钩藤饮功效的是:()A、平肝息风,增液舒筋B、滋阴潜阳,平肝息风C、平肝息风,清热活血D、镇肝息风,滋阴潜阳E、凉肝息风,增液舒筋正确答案:C7.不寐痰热扰心宜选()A、黄连温胆汤B、安神定志丸C、礞石滚痰丸D、朱砂安神丸E、半夏秫米汤正确答案:A8.构成宇宙的本原是A、阳气B、精气C、天气D、地气E、水精正确答案:B9.确立肺痨之滋阴降火治疗大法的医书是()A、.《济生方》B、.《医学正传·劳极》C、.《医学入门·痨瘵》D、.《丹溪心法·痨瘵》E、.《十药神书》正确答案:D10.精的功能包括A、濡养脏腑B、化血C、化气D、化神E、以上皆是正确答案:E11.虚火咽喉肿痛当选用A、马勃B、板蓝根C、山豆根D、射干E、玄参正确答案:E12.治疗黄疸急黄的代表方剂是()A、《千金》犀角散B、大柴胡汤C、茵陈五苓散D、茵陈汤E、黄连解毒汤正确答案:A13.手少阴在上肢()A、外侧前缘B、内侧中间C、外侧中间D、内侧后缘E、内侧前缘正确答案:D14.清燥救肺汤主治 ( )A、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B、燥痰咳嗽C、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D、外感温燥证E、外感凉燥证正确答案:C15.侵犯人体,易于引起肿疡的邪气是A、暑邪B、湿邪C、寒邪D、火邪正确答案:D16.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体现在A、吸入清气B、主治节C、生成宗气D、呼出浊气E、辅心行血正确答案:C17.元气生成的主要物质来源是A、肾中精气B、水谷精气C、清气D、脏腑之精气E、以上均非正确答案:A18.患者,严某,48岁症见头晕头胀,口干口苦,烦躁易怒,目赤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本病应()A、清肝泻火B、燥湿祛痰开窍C、活血化瘀D、清热化痰E、平肝潜阳正确答案:A19.面色淡黄,枯槁无华称为A、阴黄B、阳黄D、萎黄E、黄胖正确答案:D20.葛根芩连汤的药物组成不包括:A、葛根B、甘草C、黄芩D、黄连E、栀子正确答案:E21.患者于一日前出现头痛,痛连项背,伴恶风畏寒,头痛喜裹,口不渴,苔薄白,脉浮其治疗原则为()A、疏风散寒止痛B、健脾化痰,降逆止痛C、祛风胜湿D、疏风清热E、平肝潜阳正确答案:A22.脉来数而时有一止,止无定数,其脉象为A、代脉B、疾脉C、结脉D、动脉E、促脉正确答案:E23.下列药物中哪味不具有安胎作用?B、紫苏梗C、厚朴D、艾叶E、桑寄生正确答案:C24.能泻实火,又能清虚火的药是A、生石膏B、知母C、山栀D、黄连E、黄芩正确答案:B25.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为A、涩脉B、濡脉C、结脉D、滑脉E、弦脉正确答案:D26.五行特性中,何曰“润下”A、金B、土C、火D、木E、水正确答案:E27.脾统血的主要作用机制是A、控制血液向外周运行B、控制血液在脉内的运行C、控制血液的流量D、控制血液的流速E、控制血液向内脏运行正确答案:B28.有利于预防妊娠恶阻的措施是()A、尽量每餐多进食B、多吃肥腻甘甜的食物C、不去户外活动D、饭后便卧睡E、保持心情愉快正确答案:E29.理中丸的组成药物是 ( )A、干姜、人参、附子、炙甘草B、干姜、人参、白术、炙甘草C、生姜、人参、白术、炙甘草D、干姜、人参、肉桂、炙甘草E、干姜、人参、黄芪、炙甘草正确答案:B30.下列哪项不属于妊娠禁药?()A、有毒剂B、和血剂C、峻下剂D、逐瘀剂E、破血剂正确答案:B31.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是A、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B、证候真假,证候错杂,诊法合参C、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D、辨证求因,审因论治,脉症合参E、证候转化,病证结合,辨证求因正确答案:A32.患者林某,近半月咳嗽气喘,痰中带血,伴咽喉干燥,午后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宜选:()A、百合固金汤B、清燥救肺汤C、人参蛤蚧散D、清气化痰丸E、四生丸正确答案:A33.伤风表证的特征是A、发热轻而恶风自汗B、发热重恶寒轻C、恶寒轻发热轻D、发热重恶寒重E、恶寒重发热轻正确答案:A34.用化痰药治疗痰证,常配伍适量:A、补虛药B、化湿药C、利水渗湿药D、理气药E、涌吐药正确答案:D35.下列哪项不属于上焦病证A、口渴B、汗出C、咳嗽D、头痛E、耳聋正确答案:E36.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主要诊断依据是()A、杵状指、口唇发绀B、慢性胸肺原发疾病,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C、咳嗽、咳痰,心率增快D、肺气肿体征E、长期大量吸烟正确答案:B37.妇女在生理上有经、孕、产、乳的特点,是因为解剖上有()。
2022年-2023年中药学类之中药学(中级)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
2022年-2023年中药学类之中药学(中级)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营气分布在()。
A.胸中B.中焦C.下焦D.脉内E.脉外【答案】D2、川贝母具有的功效为A.清肺化痰,除烦止呕,消痞散结B.清肺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C.清肺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D.清肺化痰,润肺止咳,清心定惊E.清肺化痰,开郁散结,利咽消肿【答案】C3、十二经脉中,循行于下肢外侧后缘的是()。
A.足少阳胆经B.足阳明胃经C.足少阴肾经D.足太阳膀胱经E.足太阴脾经【答案】D4、盐炙药物时,加水溶化食盐时,一般加水量应为食盐的()。
A.2~3倍B.4~5倍C.6~7倍D.8~9倍E.10倍【答案】B5、去芦的药物有()A.党参B.补骨脂C.麦冬D.五味子E.木通【答案】A6、分子结构中苷元有羧基,糖为葡萄糖醛酸的三萜皂苷是A.人参皂苷-RbB.人参皂苷-RgC.甘草皂苷D.柴胡皂苷-dE.柴胡皂苷-a【答案】C7、病机是指()。
A.疾病发生的原因B.疾病发展的机制C.疾病变化的病理D.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制E.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因【答案】D8、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王不留行的剂量是A.1~2gB.3~5gC.1~5gD.5~10gE.6~9g【答案】D9、肾精所化的气是A.元气B.卫气C.中气D.营气E.宗气【答案】A10、下列哪项不是野菊花的适应证()。
A.痈疽肿痛B.疮疖丹毒C.虫蛇咬伤D.目赤肿痛E.头痛眩晕【答案】C11、兼能祛痰止咳的泻水逐饮药是A.牵牛子B.大戟C.芫花D.商陆E.甘遂【答案】C12、常用于油脂或含油脂的种子类药材的检查是A.水分测定B.灰分测定C.膨胀度的测定D.酸败度E.色度检查【答案】D13、具有贯心脉,行呼吸作用的气是()。
A.营气B.卫气C.宗气D.元气E.水谷精气【答案】C14、厚朴抗溃疡的主要药理作用机制是A.促进胃黏膜修复B.抑制幽门螺杆菌C.抑制胃酸分泌过多D.黏附于胃黏膜表面,促进溃疡面愈合E.促进胃黏膜细胞释放前列腺素【答案】C15、不易变色的药材是A.色泽鲜艳的花类药物B.莲须,莲子心C.橘络,佛手片D.珍珠母【答案】D16、五苓散中不含有的是A.阿胶B.白术C.猪苓D.泽泻E.茯苓【答案】A17、分布区域小、资源处于衰竭状态的重要野生药材物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的级别为A.3级B.2级C.1级D.4级E.5级【答案】B18、具有性激素样作用的药物是A.党参B.当归C.冬虫夏草E.何首乌【答案】C19、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哪年版A.2000年B.2005年C.2010年D.2014年E.2015年【答案】C20、下列属于减压滤过器具的是A.玻璃漏斗B.搪瓷漏斗C.布氏漏斗D.板框压滤机E.压滤器【答案】C21、药材近江牡蛎的性状鉴别特征是A.贝壳呈四方形,背腹缘几平行,腹缘圆,单壳B.贝壳呈长片状,背腹缘几平行,右壳较平,左壳凹陷很深C.贝壳呈类三角形,背腹缘呈\"八\"字形,右壳外淡红色D.贝壳呈圆形、卵圆形或三角形,右壳较小,表面环生同心鳞片E.贝壳呈类三角形,背腹缘呈\"八\"字形,右壳外淡黄色,内面白色【答案】D22、斑蝥来源于A.鲍科B.芫青科C.眼镜蛇科D.蝰科E.钜蚓科【答案】B23、处方中出现下列名称应付盐炙品的是A.酸枣仁B.五味子C.杜仲D.黄芪E.百合【答案】C24、下列不属于复核工作中质量复核内容的是A.饮片有无虫蛀B.饮片有无发霉变质C.该捣碎的是否捣碎D.特殊煎煮的药物,是否另包并作说明E.该临方炮制的是否炮制【答案】D25、龙胆药材根横切面最外层的保护组织是A.表皮B.后生皮层C.下皮层D.皮层E.木栓层【答案】A26、下列哪项属于白附片的正确加工方法A.胆巴水泡后,煮透心,纵切片B.胆巴水浸后,煮透心,去外皮后纵切片,蒸透,晒干C.放入胆巴水中夜泡日晒,反复多次直至表面出现大量结晶D.直接晒干E.置沸水中煮至无白心,晒干【答案】B27、地榆药材来源于A.伞形科B.蔷薇科C.桔梗科D.石竹科E.玄参科【答案】B28、医师开具的处方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A.5天B.11天C.3天D.4天E.7天【答案】C29、医疗机构药品管理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减少库存B.加速周转C.按价选购D.按需购药E.择优选购【答案】C30、马钱子砂炒宜控制的温度范围是A.150℃~180℃B.200℃~220℃C.230℃~240℃D.250℃~300℃E.350℃~400℃【答案】C31、外感风热,目赤肿痛者,首选药物是A.牛蒡子B.柴胡C.薄荷D.菊花E.蝉蜕【答案】D32、麻子仁丸的功能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概论复习思考题11.怎样确定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答: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事物阴阳属性为两类特定的相反趋向如:明亮、温热、活动、兴奋、向上、向外、扩散、开放等即为阳的表现晦暗、沉静、抑制、向下、寒凉、向内、凝聚、闭合等即为阴的表现2.如何理解阴阳的互根互用?答:互根——阴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
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互用——在阴阳相互依存的基础上,部分范畴的阴阳双方体现出相互资生、相互为用的特点。
3.试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答:阴阳盛衰的病理表现:风邪、暑邪、火(热)、燥邪为阳;寒邪、湿邪为阴,饮食居处,情志失调为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调经论》亦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阴阳互损及转化在病理上之体现:中医病机学认为,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阴精阳气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的程度,亦常导致对方之不足,即所谓“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最后都能导致“阴阳两虚”,气血双亏,此即慢性虚性病证常见的病理发展过程。
至于阴阳转化在疾病证候上之反映,诸如实热证转化为虚寒证;阴寒证转化成阳热证等,都是常见的。
4.试述五行生克乘侮规律。
答: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
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生关系又可称为母子关系,如木生火,也就是木为火之母,火则为木之子。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
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
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如果五行相生相克太过或不及,就会破坏正常的生克关系,而出现相乘或相侮的情况。
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
比如,木过于亢盛,而金又不能正常地克制木时,木就会过度地克土,使土更虚,这就是木乘土。
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过,使克它的一行无法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所以又被称为反克或反侮。
比如,在正常情况下水克火,但当水太少或火过盛时,水不但不能克火,反而会被火烧干,即火反克或反侮水。
5.如何以五行生克关系来阐释五脏疾病的相互传变?答:由于肝属木,心属火,肺属金,肾属水,脾属土。
五脏疾病的相互传变,从五行生克关系来说,有相生关系传变和相克关系传变两类。
相生关系的传变,有沿着五行相生次序的传变,称为“母病及子”,如肝病传心、心病传脾、脾病传肺、肺病传肾、肾病传肝等;有反着五行相生次序的逆向传变,称为“子病犯母”,如肝病传肾、肾病传肺、肺病传脾、脾病传心、心病传肝等。
相克关系的传变,有沿着五行相克次序的传变,称为“相乘”,如肝病乘脾、脾病乘肾、肾病乘心、心病乘肺、肺病乘肝等;有反着五行相克次序的逆向传变,‘称为“相侮”,如肝病侮肺、肺病侮心、心病侮肾、肾病侮脾、脾病侮肝等。
“相乘”和“相侮”的传变,在《内经》中分别称作“乘其所胜”和“侮其所不胜”的传变。
6. 五行学说是如何知道临床治疗的?答:五行学说在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按照五行相生的次序采取“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方法。
“虚则补其母”,即是在一脏不足时,可用补其“母”脏的方法,以增强其“生我”的作用。
如肺金不足,可用补脾土的方法。
“实则泻其子”,即是在一脏有余时,可用泻其“子”脏的方法,以减弱其有余。
如肝木过旺时,可用泻心火的方法。
二是按照五行相克的次序治疗其“克我”、“我克”之脏。
如在肝木过旺时,可用治疗肺金的方法,以增强其“克我”的作用;或可用扶助脾土的方法,以防止肝病传脾。
前者如清金制木,后者如肝病实脾。
三是按照五行生克次序,采取抑强扶弱的两脏同治法。
如肝实脾虚时,可用抑木扶土法;肾阴不足、心火过旺时,可用“泻南补北”法,即泻心火,滋肾水法。
根据五行相生关系确立的治法,最常用的有滋水涵木法,即滋肾养肝法;益火生土法,即温补脾肾法;培土生金法,即补养脾肺法;金水相生法,即补肺滋肾法。
中医药概论复习思考题21.简述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答: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淫,有太过和浸淫之意。
(一)风邪凡致病中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
风邪性质和致病特点: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风性主动;风为百病之长。
(二)寒邪自然界中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等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
寒邪性质和致病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
(三)湿邪自然界中具有重浊、粘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
湿邪性质和致病特点: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粘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四)暑邪凡夏至以后,立秋之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兼湿特性的,称为“暑邪”。
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炎热引起阳热症;升散上犯头目,上扰心神,腠理开泄,伤津耗气;多夹湿即湿暑夹杂症。
(五)燥邪凡自然界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主要病症有皮肤干涩,甚则皲裂,鼻干咽燥,口唇燥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秘结。
燥邪易伤肺阴,主要病症有干咳少痰、痰黏难咯、痰中带血。
(六)火邪凡自然界中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热邪“。
火邪性质:火热为阳邪,其性趋上;火热易扰心神;火热易伤津耗气;火热易生风动血;火邪易致疮痈。
2.如何理解“风性善行而数变”?答:风性善行数变:风善动不居,易行而无定处。
“善行”是指风邪具有易行而无定处的性质,故其致病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
如风疹、荨麻疹之发无定处,此起彼伏;行痹(风痹)之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等,均属风气盛的表现。
“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化无常和发病急骤的特性。
如风疹、荨麻疹之时隐时现,癫痫、中风之卒然昏倒,不省人事等。
因其兼挟风邪,所以才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快。
总之,以风邪为先导的疾病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一般都具有发病急、变化多、传变快等特征。
3.火热邪气与暑邪在性质和致病特点上有何不同?答:火热邪气与暑邪虽同属阳邪,皆具有耗气伤津的致病特点,但二者仍存在一定的区别,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暑为夏季主气,乃火热之气所化,有明显的季节性,独见于夏季。
而且暑纯属外邪,而无内暑;火热虽旺于夏季,但无明显的季节性,火热为病有内外之分,一般多以温热为外感病因,火则多指内生,内生常因体内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形成。
②暑在致病时,往往兼挟湿邪为患,即暑多挟湿;火热致病常易生风动血和易致痈肿,又因火与心相应,致病时,常见有扰动心神而出现神志异常的症状。
4.寒邪和湿邪在致病特点上有何异同?①相同点:寒邪和湿邪同属阴邪,侵袭人体后.都具有损伤阳气的特点。
②不同点为:A.寒邪致病直接损伤机体阳气。
寒为阴盛表现,能使机体的温煦、气化、推动的作用减,表现出一系列寒性症状,如恶寒、脘腹冷痛、下利清谷等;湿邪伤阳,多因阻遏脏腑经络的气机升降,尤易困阻脾胃,损伤脾阳,脾运失职,水湿内停,出现胸脘痞闷、腹部胀满、大便溏泄等症。
B. 寒性凝滞收引而主痛。
寒邪伤人,易使气血凝结阻滞于经脉,导致筋脉、经络、腠理、毛窍的收缩闭塞,阳气不得布散,而出现恶寒、无汗、肢体屈伸不利、脉紧等症。
又寒凝气收,血脉拘急,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故受寒常有头身肢体关节疼痛之症;湿性重着,湿邪犯人,常见头沉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沉、关节重着等。
C.两邪在致病中,其分泌物和排泄物在形态上不同。
寒邪伤阳,使阳气的气化温煦功能减退,故分泌物和排泄物清彻寒冷,如鼻流清涕、呕吐清水、咳吐稀痰、小便清长、下利清谷等;湿性粘滞秽浊,故分泌物和排泄物是秽浊不清或排泄不爽,如小便浑浊涩滞、大便粘滞不爽、带下黄白秽臭等。
又湿性趋下,易袭人体下部,出现下肢水肿、带下、下利等症。
5.痰饮、瘀血分别是如何形成的?分别有何致病特点?①痰饮多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等,使肺、脾、肾、肝、三焦及膀胱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液停滞而成。
②其致病特点主要有:阻滞气机、阻碍气血;致病广泛,变化多端;病势缠绵、病程较长;易扰乱神明;多见滑腻舌苔。
6.怎样理解“气有余便是火”?答:“气有余便是火”,指出了火邪是由于气的过盛有余而产生的。
这里的“气”,含义广泛,包括了多种致病因素,大致有以下三类:①指外感邪气作用于机体后,体内精气与外来邪气斗争而表现出一种亢奋的病理变化。
鉴于体质及医护的不同情况,风寒暑湿燥火等邪均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而产生火的种种表现。
②指情志的过度刺激,引起机体气机紊乱,造成气机郁结,气郁久则从阳而化热,因之火热内生。
③阳气过盛化火。
人身之阳气在正常情况下,对机体脏腑组织有温煦、生化之作用。
但在病理情况下,若阳气过亢,机能亢奋,必产生火热之象。
如心火亢盛、肝胆火旺,胃火炎炽等。
且阳气亢奋,必耗阴液,阴液大伤,阴虚阳亢,则又引起虚热内生。
总之,以上的病理之火均由“气”的有余而致。
故称之谓“气有余便是火”。
中医药概论复习思考题3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是什么?包括哪些内涵?回答这些内涵的概念。
答: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
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脏腑经络及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理:是指根据中医学理论对病变机理作出的准确的解释。
法:指针对病变机理所确定的相应的治则治法。
方:是根据治则治法选择最恰当的代表方剂或其他治疗措施。
药:指对方剂中药物君、臣、佐、使的配伍及其剂量的最佳选择。
2. 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那些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确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确立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两个主要特点是什么?1.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
2.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
中医学在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过程中,既强调辨证论治,又讲究辨证与辨症相结合。
4.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整体观念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
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
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