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学史·第一讲 元代文学概论 (2)54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天下锦绣乡,环海内风流地。 满城中绣幕风帘,一哄地人烟凑集。 百十里街衢整齐,万余家楼阁参差。
(关汉卿《杭州景》 )
二、元代文学概况:
1.元代文学的分期:
以仁宗延祐年间 (1314-1320)为界
前期:杂剧散曲,双峰对峙
后期:杂剧衰落,雅俗争胜
2.元代文学的突出特征—雅俗分流,叙事性文学长足发展
3.元杂剧中心的南移及其衰微
钟嗣成《录鬼簿》
夏庭芝《青楼集》
周德清《中原音韵》
元杂剧衰微的表现
剧作家的数量和质量,杂剧南移后均不及前期 对封建道德的妥协和宣扬代替了积极战斗的精神 题材狭窄,对生活的反映不及前期 以文采胜,失去了本色当行的特质
元杂剧衰微的原因
外部原因 封建伦理纲常的加强
内部原因
元墓杂剧砖雕(山西新绛吴岭庄)
2.元杂剧繁荣的原因
宋元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戏剧演出的社会化、商业化特征 众多知识分子从事或参与戏剧活动 大批著名演员的出现
珠帘秀 、赛帘秀 、燕山秀 、天然秀
2.元杂剧繁荣的原因
宋元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戏剧演出的社会化、商业化特征 众多知识分子从事或参与戏剧活动 大批著名演员的出现 民族文化的交融
《真珠船》)
3.重视商业,轻商观念有所转变
元以功利诱天下(方孝孺《赠卢信道序》)
都市繁华
商业城市:北方的真定、大同、汴梁、济 南、太原、平阳和南方的扬州、镇江、建 康、平江、杭州等 通商口岸:上海、澉浦、庆元、温州、 福州、泉州、广州等
【意】马可·波罗(1254-1324)
汗八里城内外人户繁多,……皆有华屋巨 室, ……娼妓为数亦夥,计有二万余人……外国巨 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
内而京师,外而郡邑,皆有所谓勾阑者,辟优 萃而隶乐。观者挥金与之。(夏庭芝《青楼集》)
元代戏台(山西临汾魏村牛王庙) 三面观戏台,元初期戏台代表
元代戏台(山西临汾东羊村东岳庙)
高大雄伟、朴实无华,元中后期戏 台的典型
元杂剧壁画(山西洪洞明应王殿)
石柱刻字(山西万荣孤山风伯雨师庙)
杂剧砖雕(山西稷县苗圃金墓)
2.几个概念
戏剧和戏曲 南曲
宋元以来流行于南方的各种戏 曲与散曲所用的音乐
北曲
金元时期流行于北方的杂剧与 散曲所用的音乐
散曲 杂剧
小令 套数
联缀同一宫调的两支以 上的曲子而构成的组曲
一种音乐伎巧;多种戏曲之共称; 元代北方的戏曲
2.元杂剧繁荣的原因
宋元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戏剧演出的社会化、商业化特征
3.元杂剧中心的南移及其衰微
大约自皇庆(1312-1313)、延祐 (1314-1320)以后,杂剧中心逐渐南 移。
国家的 疆域。
【南吕】一枝花·杭州景 关汉卿
普天下锦绣乡,环海内风流地。 大元朝新附国,亡宋 家旧华夷。 水秀山奇,一到处堪游戏。 这答儿忒富贵: 满城中绣幕风帘,一哄地人烟凑集。 【梁州】 百十里街衢整齐,万余家楼阁参差,并无半 答儿闲田地。 松轩竹径,药圃花蹊,茶园稻陌,竹坞 梅溪。 一陀儿一句诗题,一步儿一扇屏帏。 西盐场便 似一带琼瑶,吴山色千叠翡翠。 兀良,望钱塘江万顷 玻璃。 更有清溪绿水,画船儿来往闲游戏。 浙江亭紧 相对,相对着险岭高峰长怪石,堪羡堪题。 【尾】 家家掩映渠流水,楼阁峥嵘出翠微,遥望西湖 暮山势。 看了这壁,觑了那壁,纵有丹青下不得笔。
成吉思汗 木黎华
一、元代社会及统治概况 1.实行汉法
成吉思汗 木黎华
窝阔台
一、元代社会及统治概况 1.实行汉法 时行时辍
成吉思汗 木黎华 窝阔台 耶律楚材
阻止农田改为牧地
约束战争中对汉族 百姓的杀戮 推行轻税薄赋
保护儒士、设立经 籍所、施行科举
2.民族歧视和儒士问题
人分四等: 蒙古、色目、
汉人、南人
(《马可波罗行纪》第பைடு நூலகம்4章)
苏州是一颇名贵之大城,居 民……恃商工为活。……其城甚 大,周围有六十哩,人烟稠密, 至不知其数。(《马可波罗行纪》第150章)
其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城中有商贾甚众, 颇富足,贸易之巨,无人能言其数……城中有一 大湖,周围广有三十哩,沿湖有极美之宫殿,同 壮丽之邸舍 ……(《马可波罗行纪》第151章)
1.戏曲起源
讲唱文学
六朝俗讲、唐变文、宋金诸宫调和鼓子词
歌舞戏
表演艺术
(滑稽戏)
秦歌舞、 两汉百戏、 六朝歌舞、唐 宋大曲、宋杂剧金院本
优孟衣冠 、角抵戏、参军戏
东汉·击鼓俑
汉·说唱错金银俑
角抵戏
南阳汉画像石中的角抵戏 《东海黄公》
两汉百戏
唐·陶戏弄俑
唐·歌舞戏《兰陵王》面具 唐·参军戏陶俑
一本四折的体制对内容的限制 作家脱离生活,片面追求词藻的华美 一人主唱,影响其他角色的发挥
4.元杂剧的体制:
(1)折、楔子和本 “折”是元杂剧音乐组织的单元,也
以儒为驱
科举废立无常
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 七猎、八民、九儒、十丐。 (郑思肖《心史》)
2.民族歧视和儒士问题
人分四等: 蒙古、色目、
汉人、南人
以儒为驱
隐逸林泉
人格独立 思想异动
科举废立无常
流连市井
中州人每每沉抑下僚,志不获展,……于是以 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以舒其怫郁 感慨之怀,盖所谓不得其平而鸣焉者也。(【明】胡侍
第一讲 绪 论
一、元代社会及统治概况 二、元代文学概述 三、元曲概述
元代的起讫:
1、蒙古王朝灭金 (1234) 2、改国号“大元” (1271) 3、灭南宋 (1276)
南宋时局图
元代疆域

,北
南逾
越阴
海山
表,
。西
( 《 元
极 流
·
史沙
地 理

志 》 )
东 尽

一、元代社会及统治概况 1.实行汉法
(1)市民意识在文学中的增长; (2)作为个体的人的独立性、人与环境的矛盾 冲突得到了进一步的表现; (3)白话在文学作品中的份量和地位日益突出; (4)有别于传统文人的作家群的逐步形成,从而 导致某些异端性作品的出现。
3.全真教对文学的影响
散曲中的“叹世”、“遁世”之作
杂剧中的神仙道化剧
三、元曲概述
3.元杂剧中心的南移及其衰微
大约自皇庆(1312-1313)、延祐 (1314-1320)以后,杂剧中心逐渐南 移。
北地称真定府最为繁华富庶, 有南人北游归而言曰:“曾不及 吴城十之二一,他州城郭更荒凉 不足取”,宜乎北人来南,遇有 所见,率私欢喜嗟呀,意极睥睨。 (郑所南《心史·大义略叙》)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