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

合集下载

文学概论考点复习

文学概论考点复习

文学概论考点复习
文学概论是对文学作品及其创作方法、理论和发展规律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和研究的学科。

它是文学研究的基础和起点,也是其他文学类学科的基础课程。

一、文学的定义和特征
1.文学的定义
文学是人类以语言文字为媒介,通过形式的艺术性表达,诉诸于想象力和情感的一种创作活动,也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产物。

2.文学的特征
(1)艺术性:文学通过艺术化的语言表达形式,展现独特的审美价值。

(2)虚构性:文学创作通常以虚构的人物、事件和环境为基础,通过想象力呈现出一个与现实生活相对独立的世界。

(3)情感性:文学作品往往能够唤起读者的各种情感,包括愉悦、悲伤、愤怒等。

(4)普遍性: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情感具有普遍性,能够触动人类共通的情感和体验。

(5)多元性:文学包括多种文体和流派,以及各种不同的创作方法和风格。

二、文学的分类
1.根据叙事方式的分类
(1)史诗:叙述英雄事迹和民族历史,常以韵文形式进行。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

第一章文学观念文学观念:是对文学的看法,是对“文学是什么”的回答,是文学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学观念,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学观念,不同群体有不同的文学观念,文学观念属于历史的范畴,是流动的变化的。

16文学活动:世界、作家、文本、读者四个要素包含了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

18再现说: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模仿或再现。

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1表现说:是指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代表人物渥滋渥斯《抒情歌谣集》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雪莱《为诗辩护》.23符号论文化概念:文化是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

代表作家德国卡西尔。

38品质阅读:是对于文学作品的语言技巧的运用以及艺术素质高下的解析。

48 价值阅读:表示阅读者:试图尽可能敏锐和准确地描述出他在作品中所发现的价值。

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一定的中介作用条件下,对于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62审美意识形态:(性质上)集团倾向性与人类共通性的统一、(主体特征)认识与情感的统一、(目的功能上看)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统一、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体验:是一种价值性的认识和领悟,它要求“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它指向的是价值世界。

76移情:我们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事物里去,其结果是使事物更接近我们,更亲切,更易于被我们理解。

81出入说:王国维提出的。

作家的体验不但要能“入”,而且还要能“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

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

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入乎其内就是移情式体验,出乎其外,就是体验主体对体验的反刍。

86综合性的文学定义是什么?共有那几个命题?33-34答:1、综合性的文学定义是: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艺术语言。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
《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
《毛诗序》中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2.作者P31
文学活动的主体,出发点。
文学活动就是作者的表现活动。
表现的内容:
作者通过文学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表现的方式:
①诗言志
②心灵/情感/自我表现
表现论与模仿论的区别:P31
①首先,表现论在文学本质论上突出作者的决定作用。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英国浪漫派诗人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②其次,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虽不否认这一点,但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因而看重考据式批评。
③其三,表现论不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而是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高扬“文学天才”的作用。
文学表现与日常表现的区别:P32
率性、无形式——“有意味的形式”
3.作品P32
文学活动成立的中介。
作者的创造对象、读者的阅读对象。
传统:内容与形式
现代:一个故事有五百种写法
对形式的强调P33
突发性:“长期积累,偶然得之”。
瞬间性:“来不可遏,去不可止”。
苏轼:“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第六章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6.1.1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含义P98
①物质生产
物质改造活动,基础与前提
②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观念活动,非绝对同步
6.1.2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共同性
①自由自觉性
②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P101
6.1.3精神生产的特殊性P101
2、什么是话语蕴藉?话语蕴藉有哪几种典范形态?试结合具体作品予以说明。

《文学概论》教案

《文学概论》教案

第一章绪论本章概述:“文学概论”是阐述文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教材体系,也是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

它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在不同程度上几乎涉及了文艺学的方方面面。

如果我们要在根本上理解“文学概论”这个理论体系,要了解在这个体系之中的各个细节及其相互关系,就必须关注其本体,说明它自身的学科界定、研究对象和范围、研究方法等。

知识点1:文学概论的性质“文学概论”是一门具有文学理论性质的课程体系。

从学科界限来说,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

文艺学实际上是指研究文学的学问。

一般认为文艺学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

这三个分支既有明显的界限,又有密切的关系。

文学史是在时间维度上具体地考察文学的发生、演变、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的学科。

文学史的具体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对作家、作品进行研究。

2、文学风格、流派和思潮的研究。

3、文学现象与社会、历史和文化关系的研究。

4、文学的发生、历史运动、发展变化规律、继承与革新的原则和对策的研究。

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作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最新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潮等为核心对象所展开的评价和研究活动。

文学理论是以人类的历史和现实中的所有文学现象为对象,在对具体的文学现象的把握中,归纳总结文学的性质、特征和功能,阐释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学发展等规律,进而发现和论证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研究方法的学科。

“文学概论”是对整个文艺学的一种理论阐释,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讨论文艺学的各个主要问题的一个教学体系。

由此看来,我们对“文学概论”应该有两种理解:1、“文学概论”是一种教材和教学体系。

2、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理论体系。

它具有文学理论的特点,但它又不是与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相并列的文艺学的一个分支,而是与文艺学所采取的角度基本相似,因而它的理论特点是全面概括而不深入。

知识点2:学习文学概论的意义文学概论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是中文专业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一年级语文上册文学概论课件

高中一年级语文上册文学概论课件
掘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文学批评的标准
包括作品的审美价值、思想深度 、文化意义、社会影响等方面, 不同标准对应不同的评价方法和
价值取向。
经典文学作品评析
《红楼梦》
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形象的 刻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衰落和人性 的复杂;其诗词歌赋和艺术价值也为 后人所称道。
《巴黎圣母院》
通过卡西莫多、艾斯梅拉达等人物形 象的塑造,表现了美与丑、善与恶的 对比和人性的复杂性;其建筑风格和 历史背景也为读者所惊叹。
《骆驼祥子》
中国作家老舍的现实主义作品,描写城市贫 民的生活与奋斗。
文学作品阅读的心理效应与价值
拓展视野
陶冶情操
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可以拓展读者 的视野,了解不同文化、时代和社会背景 。
文学作品具有审美和艺术价值,阅读可以 陶冶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
激发想象力
增强情感体验
文学作品通过虚构和想象,激发读者的想 象力,开拓思维空间。
诗歌创作的定义和特点 诗歌创作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诗歌创作的技巧和方法 诗歌创作的步骤和实例分析
文学创作思维拓展与训练方法
文学创作思维的概念和 重要性
文学创作思维训练的步 骤和实例分析
01
02
03
文学创作思维拓展的方 法和途径
04
文学创作思维在写作中 的应用和实践
谢谢
THANKS
五四新文化运动
反对封建文化,提倡民主科学 ,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具有重 要影响。
京派文学
代表人物沈从文等,作品注重 表现乡土文化和人情世态。
伤痕文学
代表人物刘心武等,反映文革 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人们内心的 痛苦。
西方文学流派与思潮概述

文学概论pdf

文学概论pdf

文论十讲提纲文学概论一、文学的定义与特性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通过文字、语言和语境的运用,传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经验。

它以文字为媒介,以作品的形式存在于时间与空间之中。

文学的特性包括审美性、形象性、情感性和象征性等。

二、文学作品的构成元素文学作品由主题、情节、角色、语言、结构和背景等元素构成。

主题是作品的核心思想;情节是角色行动的发展过程;角色是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语言是文学作品的表达手段;结构是作品的布局;背景是作品的时代和社会环境。

三、文学风格与流派文学风格是作家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包括修辞、句式、意象和表现手法等。

文学流派则是特定时期内一批作家的集体风格或特色。

常见的文学流派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

四、文学创作过程与技巧文学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构思、立意、搜集素材、整理素材、写作和修改等阶段。

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运用各种技巧,如比喻、拟人、象征和反讽等,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五、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包括对作品的主题、结构、语言和风格等方面的研究。

文学理论则是研究文学的本质、功能和规律的学科,它为文学批评提供了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六、文学作品与文化背景文学作品是特定文化背景的产物,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信仰和文化传统。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和感情。

七、文学的功能与影响文学具有审美教育、思想启迪和情感熏陶等功能。

它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同时,文学作品还能传承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和跨文化理解。

八、文学的发展与演变文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从古代的神话传说到现代的小说、诗歌和戏剧,文学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

同时,不同地域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促进了文学的传播和融合。

九、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和电影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文学概论试题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答案一、文学的定义与特性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人类情感、思想和经验的表达。

它通过文字的组织和排列,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

文学作品不仅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文化、历史和社会的反映。

文学作品的特性包括形象性、情感性和思想性。

形象性使得文学作品能够通过具体的形象来展现抽象的思想;情感性则让文学作品成为情感交流的媒介;思想性则体现了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哲理。

二、文学的分类与形式文学作品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多种分类。

按照内容,可以分为抒情文学、叙事文学和戏剧文学;按照形式,可以分为诗歌、小说、散文等。

诗歌以其独特的韵律和节奏,强调语言的音乐性和象征性;小说则通过详细的情节和人物描写,展现社会生活和人性;散文则更加自由灵活,既可以叙事,也可以抒情,更可以进行哲理的探讨。

三、文学的发展历程文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紧密相连。

从古代的史诗、神话,到中世纪的骑士文学,再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每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都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进入现代社会,文学作品更加注重个体的内心世界和社会问题的探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多种文学流派相继出现,丰富了文学的内涵。

四、文学的创作过程与技巧文学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需要作者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洞察力,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文学创作通常从选材开始,然后通过构思、布局、塑造人物等步骤,最终形成完整的文学作品。

在写作技巧上,作者需要注意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如何通过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学作品的表现力。

五、文学的鉴赏与批评文学作品的鉴赏和批评是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鉴赏文学作品,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通过阅读体验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文学批评则更加专业和系统,它不仅评价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还探讨作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文学批评有助于推动文学的发展,也是文学作品得以传承和流传的重要途径。

六、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它揭示了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人性的复杂性。

文学概论[完整版]

文学概论[完整版]

名词解释1、文学作品的类型文学作品可分为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和象征型文学。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2、诗诗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可以分成抒情诗与叙事诗,格律诗与自由诗等。

※3、小说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等等。

小说的基本特征主要是:深入细微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4、剧本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剧本可以分为悲剧、喜剧与正剧;按场次划分,还可分为独幕剧与多幕剧等。

它们的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5、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有魅力的性格。

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6、典型环境所谓典型环境,不过是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

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7、意境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它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8、文学意象文学意象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形象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达之意作为观念意象。

9、叙事简单的说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过程。

10、叙述动作叙述动作,即“叙述”行为本身。

叙述动作就是“讲故事”,这个行为,要由两个基本的因素结合而发生:“讲”的人和“听”的人,即叙述者和叙述接受者。

文学概论整理

文学概论整理

文学概论复习文艺学: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三者关系:文学理论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提供观念和方法,进行研究和指导;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为文学理论提供具体的文学现象的研究成果,密切文学理论和文学实践的关系;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相互依存、相互补充。

文学理论:以文学现象为研究对象,探讨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学科。

文学史:以文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状况为研究对象。

文学批评:以作家、作品、文学运动、文学思潮为研究评论对象的实践性学科。

文学理论分为五个阶段:本质论、作品论、创作论、接受轮、发展论文学活动的三原则:历史理性、人文关怀、审美升华历史理性:不被生活中的一时假象所迷惑,以艺术家的勇气,把生活假象转化为艺术真实;作家不盲目地被主流意识形态所左右,与社会思潮保持一段距离,反映出生活的本质方面。

人文关怀:既是指文学的一种历史传统,也是指文学的现代主题。

文学作为人学,自古以来作家诗人们便以他们博大的仁爱情怀关心人的生活处境,提倡尊重人、关怀人,以人为中心构筑他们的艺术世界,表达人性的呼声和要求。

(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鲁迅“救救孩子”的呐喊。

现代社会商品经济贬低人的价值)审美升华:作家对社会的反映是一种审美反映,即使是否定性、揭露性的描写也应该是“诗意的裁判”。

生活真实不同于艺术真实,文学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现象作审美升华。

(三方面意义:给人以审美享受,给人以愉快和休息,满足人的审美精神需求,这是文学艺术直接给人带来的精神价值;通过审美素质的培养,全面改善人的人性建构和生存质量;文学的最终价值将体现在“人也按美的规则来建造”这一实践方式上)文学活动四要素(艾布拉姆斯):世界、作家、作品、读者。

文学本质论的过去几种理论:再现论、表现说、象征说、反本质主义。

(他们的特点及评价见笔记)文学的初级本质:是言理、言情、言史三个互补性的侧面,包括文学的哲理本质观、情感本质观、历史本质观。

文学概论下期末重点总结

文学概论下期末重点总结

文学概论下期末重点总结引言文学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抒发,也是人们用以理解和观察世界的一种方式。

文学概论是研究文学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文学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规律,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评能力。

本文将对文学概论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期帮助学生复习和理解这门课程。

第一章:文学的定义和特征文学的定义是多元的,既包括狭义上的诗歌、小说、戏剧等,也包括广义上的口头文学、传统文学和非虚构文学等。

文学的特征主要包括文字表达、审美价值和言说功能。

文字是文学的基础单位,文字的选择和运用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环节。

审美价值是文学的核心特征,包括情感共鸣、美的追求和艺术创造等。

言说功能是文学作品传递信息、思想和社会价值观的重要方式。

第二章:文学的起源和发展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远古时代的口头传统,随着进化和历史的演变,文学发展成了书面传统和口头传统两个分支。

文学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时期和阶段,如原始文学、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现代文学等。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特点,反映出当时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变化。

第三章:文学的类型和体裁文学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和体裁,如史诗、戏剧、小说、诗歌等。

每种类型和体裁都有其独特的创作规律和审美标准。

史诗是古代文学的一种形式,通过讲述英雄故事来表达崇高、纯洁和伟大的价值观。

戏剧是通过舞台表演来传递情感、展现人物性格和社会形态的一种文学形式。

小说是近现代最重要的文学类型之一,通过叙事方式刻画人物心理、揭示社会现实和反映个体命运的种种可能。

诗歌是对抽象思维、感情和精神境界的高度概括与表达。

第四章:文学的主题和风格文学的主题是作品表达的核心思想和观点,可以分为人性、爱情、自然、社会等不同维度。

文学的风格是指作者在创作中运用的语言、叙事方式和形式结构。

不同的文学流派和个体作家具有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和特点,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超现实主义等。

第五章:文学与社会文学与社会相互交织,文学既反映社会现象、思潮和价值观,又影响社会心态和行为。

文学概论读后感

文学概论读后感

文学概论读后感《文学概论》是一部深入浅出的文学理论著作,作者通过对文学的定义、分类、特点、风格等方面的探讨,为读者揭示了文学的本质和魅力。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和力量,也对文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书中对文学的定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作者指出,文学是人类用语言艺术地表达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的产物,是一种通过语言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

这一定义让我对文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不再局限于小说、诗歌等传统的文学形式,而是将文学视为一种艺术创作的总称,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各种形式。

其次,书中对文学的分类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作者将文学分为史诗、戏剧、小说、诗歌、散文等几大类,并对每一类文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通过对各种文学形式的介绍,我对文学的多样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加欣赏每一种文学形式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

此外,书中还对文学的特点、风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作者指出,文学具有言之有物、形象生动、意蕴深刻、审美情趣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文学在表达人类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

同时,书中还对文学的风格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包括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等多种风格。

通过对这些风格的介绍,我对文学的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欣赏每一种文学风格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

通过阅读《文学概论》,我对文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更加欣赏文学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

文学不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更是一种对人类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的表达,是一种对生活、对世界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文学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也更加热爱和欣赏文学艺术,让文学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学概论简答题

文学概论简答题

文学概论简答题文学概论是研究文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历史发展规律的学科,包括文学的定义、特点、类型、体裁、风格、艺术手法、创作方式、叙事结构、意义与价值等方面的内容。

简答题:1. 什么是文学?文学是指用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描绘社会生活、展现人类精神文明的艺术形式。

它通过言语的艺术表达来塑造和再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以此来满足人们审美享受、心灵感悟和人生思考的需求。

2. 文学的特点有哪些?文学具有艺术性、言语性、符号性、再现性、情感性等特点。

它通过艺术手法和形式,采用言语作为媒介,运用了一定的符号体系来表达和再现人类的思想、感情、人物形象和社会现象,同时也具有情感共鸣的作用。

文学作品的创造、传播和接受都需要借助于人的思维和感知活动。

3. 文学的分类有哪些?文学可以按照内容和形式进行分类。

按照内容可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故事、寓言等;按照形式可分为叙事文学、抒情文学、议论文学、戏剧文学、纪实文学等。

这些分类是根据文学的表现方式、风格和创作手法来区分的。

4. 文学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文学具有丰富人们的审美情趣,启发人们的思维和想象力,表达人们的情感体验,传递文化传统和精神价值,批判社会现实,提供人类成长和发展的精神滋养。

文学作品对于个体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认识自我、塑造个性、体验情感,同时也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

5. 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是什么?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戏剧等存在密切联系。

文学可以为其他艺术形式提供创作素材和灵感,同时其他艺术形式也可以通过表现手法和艺术语言来向文学致敬或互动。

文学与绘画、音乐和戏剧等艺术形式都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表现形式,共同构成了丰富多样的艺术世界。

文学概论 绪论及第一章

文学概论 绪论及第一章


“滋味”说
钟嵘最早以 “滋味”论诗:“五言居文词之要, 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理过其辞,淡乎寡 味”。
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文之难,而诗之难 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 以言诗也。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 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 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 醇美者有所乏耳。”

“比兴”说
孔颖达《毛诗正义》:“比者,比方于物。兴者, 托事于物。……比之于兴,虽同是附托外物,比 显而兴隐,故比居兴先也。” 钟嵘《诗品序》:“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 物喻志,比也;直言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刘勰《文心雕龙》:“故比者,附也;兴者,起 也。” 朱熹《诗集传》:“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 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比是明喻, 兴其实是暗喻。
参考书目:
1、《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 育出版社1992年版。 2、《文艺学论纲》(修订本),胡有清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美学散步》,宗白华著,上海人民出版 社1981年版。 4、《谈美》,朱光潜著,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12年版。
5、 《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美)艾布拉姆斯著,郦稚牛,张 照进,童庆生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6、《诗学· 诗艺》,亚里士多德,贺拉斯 ,罗念生,杨翰周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版。 7、《美学》,黑格尔,朱光潜译,商务印 书馆1979年版。 8、《拉奥孔》,莱辛,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版。
卡西尔 Ernst Cassirer 1874 —1945
信息学视角:文学信息学
文学从创作到作品发表是一种特殊的信 息传播 文学接受是信息的接受和对创作的反馈

《文学概论》习题与答案

《文学概论》习题与答案

《文学概论》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文学: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通过艺术形式表现人类情感、思想和生活经验的艺术门类。

2. 主题:主题是文学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观念,是作者对人生、社会、自然等问题的看法和态度的集中体现。

3. 叙事视角:叙事视角是指文学作品中叙述者观察和讲述故事的角度和立场,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等不同的叙述方式。

4. 意象:意象是文学作品中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和象征手法创造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形象或画面,能够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情感共鸣。

5. 文体:文体是指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结构形式、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总体特征和类型划分,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二、填空题1. 文学创作的基本要素包括人物、情节、______和主题。

答案:环境2. 文学批评的主要方法有历史批评、伦理批评、______和形式主义批评等。

答案:审美批评3. 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常常通过特定的______来表达深层的含义和主题。

答案:意象4. 叙述者的角度和立场会影响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这是______理论的重要观点。

答案:叙事学5.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诗言志”强调了诗歌创作的______功能。

答案:抒情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学作品的主题可能涉及的内容?A. 人生哲理B. 社会现象C. 自然科学D. 情感体验答案:C. 自然科学2. 下列哪种叙述视角会让读者感到更加亲近和参与故事?A. 第一人称B. 第二人称C. 第三人称全知视角D. 第三人称限制视角答案:A. 第一人称3. 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是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行为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有所不同?A. 再现B. 表现C. 象征D. 类型化答案:D. 类型化4. 下列哪一种文学体裁通常以韵文的形式出现,注重音乐性和节奏感?A. 小说B. 散文C. 戏剧D. 诗歌答案:D. 诗歌5. 下列哪一种文学批评方法更关注文学作品的道德价值和社会意义?A. 审美批评B. 历史批评C. 伦理批评D. 形式主义批评答案:C. 伦理批评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是文学作品中的常见人物类型?A. 英雄人物B. 平民百姓C. 反面角色D. 神话人物答案:ABCD2. 下列哪些是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A. 客观性B. 创新性C. 系统性D. 深刻性答案:ACD3. 下列哪些是文学作品中的常见叙事技巧?A. 倒叙B. 插叙C. 对比D. 悬念答案:ABCD4. 下列哪些是文学作品中的常见修辞手法?A. 比喻B. 排比C. 设问D. 夸张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概念?A. 风骨B. 意境C. 情感D. 笔墨答案:ABCD五、判断题1. 文学作品中的情节是构成故事的基础,也是展现人物性格和主题的重要手段。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

文艺学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文学史:研究按时间顺序出现的作家作品。

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的基本顾虑的发掘。

文学批评:研究具体的作家作品。

P3三者关系:文学理论以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研究为基础,文学理论又要指导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

文学活动四要素: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提出四要素观点。

P3 P29四要素的不同作用:①世界:文学活动产生和存在的基础,又是文学作品再现和反应的对象。

②作者:文学创作主体,他将自己对世界的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

③作品:作者的创造物和读者的阅读对象。

④读者:文学接受的主体,是使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关键。

文学活动2个系统:①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过程。

②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过程。

P7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信息学、社会学、价值学、文化学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①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②导致人得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③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P25人的生活活动两大基本层次:物质实践活动、精神活动。

P28精神活动分类:①理论性或认识性的精神活动。

②宗教性或幻象性。

③理论性或意志性。

④审美性或情感性。

P29文学活动得以发生的根本原因:劳动。

P39 P41马克思认为文学起源于人类生产劳动,最早的文学艺术作品产生于人类的劳动过程。

主要原因:①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

③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

④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文学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①以生产劳动为中心的经济活动,是推动文学发展的根本原因。

②上层建筑的各个部门的相互影响制约着文学的发展。

总之,诸多因素的“合力”共同影响文学的发展。

P44广义的文学观:把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统称为文学。

包括纯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段文化形态,又统称为文化的文学观。

P45狭义的文学观:指通过艺术想象,塑造艺术形象以表现人性情感的语言的艺术作品。

文学概论知识点范文

文学概论知识点范文

文学概论知识点范文文学概论是一门研究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的学科,它主要关注文学的起源、发展、流派和创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概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文学概论的起源和发展文学概论起源于古希腊,古希腊的文艺评论家亚里士多德是文学概论的奠基人。

他通过对古希腊悲剧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文学创作的原则和规律。

在此基础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学概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且在19世纪以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方法论。

二、文学流派和文学形式文学流派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共同特征和风格的文学作品的集合。

常见的文学流派有史诗、戏剧、小说、诗歌、散文等。

其中,戏剧是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它通常在舞台上通过台词、动作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人物和情节。

小说则是一种以叙述方式进行的文学形式,用来描写人物、事件和社会风貌。

三、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方法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是文学概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分析和解读一部文学作品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文学形式:要考虑作品的文学形式,如诗歌、小说、戏剧等,不同的形式会影响作品的结构和语言表达。

2.文学元素:要分析作品中的一些常见文学元素,如主题、情节、人物描写、语言运用等,这些元素会揭示作品的核心思想和创作意图。

4.文学批评方法:在解读作品时,可以运用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如形式主义、结构主义、阐释学等,这些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解读作品。

四、文学创作技巧和风格文学创作技巧是指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运用的一些方法和手段,用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常见的文学创作技巧有象征、描写、对比、抒情等。

而文学风格是指作家在作品中表现出的个人语言风格和创作特征,如一些作家的幽默风格、写实风格、浪漫主义风格等。

五、文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总之,文学概论作为一门学科,涵盖了文学起源、发展、流派、形式、创作技巧和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文学概论读后感

文学概论读后感

文学概论读后感《文学概论》读后感。

《文学概论》是一部由余秋雨所著的文学理论著作,通过对文学的定义、起源、发展和意义等方面的深入探讨,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全面而深刻的文学画卷。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和价值,也对文学的理论与实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书中,余秋雨对文学的定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认为文学是一种通过语言来表达情感、思想和生活的艺术形式。

他将文学定义为“言志”,即通过文字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这种定义让我对文学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对生活、对人性、对世界的思考和表达。

此外,余秋雨还对文学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他指出,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语言的产生,而文学的发展则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学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反映出当时社会文化的特征。

这让我对文学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文学作品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在书中,余秋雨还对文学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文学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一种对生活、对人性、对世界的思考和反思。

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可以深刻地触动人心,引发人们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自己和世界。

这让我对文学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的力量。

通过阅读《文学概论》,我对文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和价值,也对文学的理论与实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更加珍惜文学作品,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文学的魅力,也会更加努力地去探索和实践文学的理论与实践。

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文学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文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名词解释:1.文学四要素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文学四要素图示,文学实际上由四种不同要素构成的完整系统,四要素分别是作品、世界、作家和读者,他们之间具有确定的结构关系。

2.意识形态法国哲学家特拉西创造,根据威廉斯归纳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意识形态至少三层意思:第一,意识形态是指特定阶级或集团的信念体系。

第二,意识形态是各种幻觉的信念体系,尤其是说位的虚假观念或意识,及真知或科学形成对照。

第三,意识形态是意义和观念的一般产生过程。

3.艺术构思是指作家在特定创作动机的指引下,在已然激起的创作冲动的驱使下,在选定创作对象的基础上运用艺术概括,艺术变形等手法塑造艺术形象,构织故事情节,最终形成完整艺术世界的思维过程。

4.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以一定的理论、方法对文学作品为中心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和评价的文学活动。

5.陌生化以作者或者人物似乎都未见过此事物,以陌生的眼光描写,以消解“套板反应”,使读者产生某种新奇感的构思方式。

如曹雪芹及刘姥姥6.文学材料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却相对粗糙的刺激和信息。

7.意境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8.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及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9.文学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文化,审美及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占用,利用,阅读或欣赏的一项活动。

10.隐含的读者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叙述者讲述故事是一种语言交流行为,叙述者在叙述时心目中存在者潜在的接受着,这种由叙述者所设定的隐含在叙述动作中的接受者就是隐含的接受者。

简答及论述:一、文学消费的二重性指什么?①文学消费具有特殊商品消费性质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文学艺术不仅具有商品属性,更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因而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具有二重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文学概论第一节文学和文学观一中国古代的文学观。

1 “文学”这个词早在先秦就出现了,不过它的涵义和我们今天熟悉的用法不同。

《论语·先进》记载了孔门分四科: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邢昺《论语疏》解释“文学”二字为“文章博学”。

不过,参考其他先秦和汉代的文章里面的用法,“文学”这个词原指的应该是古代的典籍。

杨伯峻《论语译注》译为“熟悉古代文献的:子游、子夏。

”这是相当确切的。

2 汉代人对“文学”的理解有了变化,那时所谓的“文学”是指学术。

比如《史记·孝武本纪》:而上鄉儒术,招贤良,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欲议古立明堂城南,以朝诸侯。

赵绾、王臧都是儒林中人,以儒学见长,《史记·儒林列传》:及今上即位,赵绾、王臧之属明儒学,而上亦鄉之,于是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

这两段话对照起来意思很明白了,“文学”就是儒学。

这些人都是学者,而非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家。

值得注意的是,汉代在“文学”之外另有“文章”这个词,指学术之外的词章。

《汉书·公孙弘卜式兒宽传赞》:汉之得人,于兹为盛。

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兒宽。

……文章则司马迁、相如。

孝宣承统,……刘向、王褒以文章显。

这里所谓的“文章”,是指辞赋、史传之类的文体,或辞章方面的能力。

表达的重点是语言的运用,仍然不同于今天的文学。

3 从汉人“文学”、“文章”之分再进一步,到南朝就有了“文”、“笔”之分。

《南史·颜延之传》:宋文帝问延之诸子才能,延之曰:“峻得臣笔,测得臣文,……”刘勰《文心雕龙·总术篇》: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以有韵和无韵区分文和笔代表是早期的认识。

梁元帝萧绎《金楼子·立言篇》曰:古之学者有二,今之学者有四。

他所说的古代的两种“学”,是指汉朝人所谓的“文学”和“文笔”;今日的四种“学”,是指从“文学”中分化出来的“儒”与“学”,从“文章”中分化出来的“文”与“笔”。

关于“文”与“笔”的区别,《立言篇》有进一步的说明和阐述:屈原、宋玉、枚乘、长卿之徒,止于辞赋,则谓之文。

……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泛谓之笔。

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

……笔,退则非谓成篇,进则不云取义,神其巧惠,笔端而已。

至如文者,惟须绮縠(hú)纷披,公正靡曼,唇吻道会,情灵摇荡。

萧绎所说的文笔之别,已不是有韵无韵的简单区别。

他认为“文”的特点是抒发感情,以情动人,并注重语言的形式美(声律、藻饰等),具有可供欣赏的价值。

“笔”则是奏章之类的应用文。

正如章炳麟所说:“文即诗赋,笔即公文,乃当时恒语。

”“笔”也需要“巧惠”,但其“巧惠”仅仅表现在笔端而已,不能和“文”相比。

萧绎已经注意到“文”在情思和语言两方面的特点,他所说的“文”已经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了。

可是他的《金楼子》影响并不大。

对中国的文体论影响重大的是与之同时的《文心雕龙》和《文选》,而这两部书实际上并没有严格区分“文”和“笔”,它们所列的“文”当中,包括了诏、令、檄、移之类的应用文。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清代,桐城派古文学家姚鼐所编的《古文辞类纂》选路子战国至清代的古文辞赋,其中也包括了许多应用文。

4 在传统的目录学中,文学的范围也不很明确。

西晋荀勖始创四部分类,总括群书分为甲乙丙丁四部。

东晋李充把荀勖四部中的乙丙两部互换,确立了经史子集的次序。

可是目录学所谓的“集部”,既不等于萧绎所说的“文”的专集,更不等于今之所谓文学专集。

集部中收入了许多应用文,而小说,戏曲这两种体裁,今天我们视之为文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古代却不入集部。

小说的文言小说,或入史部或入子部,白话小说和戏曲,传统目录学家则基本上不予著录。

总之,中国古代并没有严格划出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没有确立纯文学的观念。

古代所谓文学,一方面容纳了我们今天看来不属于文学的一些体裁,另一方面又没有把我们认为是文学的一些体裁包括进去。

因而,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的文学,就不得不按照我们今天对文学的理解,兼顾古人的习惯,来确定研究的对象。

现在一般是讲四个部分:诗赋、词曲、小说、文。

二文学和文学史1 文学:借助于语言的形式(或工具)唤起接受者的美感意识,实现个人自由意志,偏重文学创作。

这是我们今天对文学的定义。

主要有两个特点:①心境和处境相背离现象。

主要表现在心境高于处境。

②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的广度、深度未必超过史书的记载,所以也未必是全真的历史,但以诗文证史,把作品当成研究社会和历史的有用资料,也会得出有价值的成果。

2 文学史:文学的历史,一个民族情感演变的文字记录(情感史),作品要立足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学的承传、流变、艺术感染力、审美价值等等,一般来说社会生活对文学的影响很大,而文学对生活的干预相对次要。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史属于史学范畴。

文学史的研究对象:①社会、政治、经济背景;②创作主体作家的生平、思想、心态;③作品→核心;④和创作相关的其它学科:考古、社会、宗教、哲学心理。

很多古代文学家往往兼而为史学家、哲学家、书画家。

先秦诗歌与原始巫术、歌舞密不可分;两汉文学与儒术独尊有很大关系;魏晋南北朝文学不能不关注玄学、佛学;唐代诗歌不能不关注音乐、绘画;研究宋诗……理学、禅学;元明清文学也与当时社会经济变化所带来的新经济环境和新文化气氛相关。

第二节中国文学的特色一诗是中国文学的主流1 时间上来看,诗歌出现和成熟的历史远远早于小说和戏剧。

中国文学的的历史长河,是以诗歌为主流的。

中国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如果从《诗经》算起,也有三千多年了。

从那时以来,出现了众多优秀的诗人和优秀的作品,诗歌的优良传统一直没有中断过。

唐诗和宋词,是中国诗歌史的两个高峰,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全唐诗》,搜集了两千二百多位诗人的四万八千多首诗。

今人唐圭璋先生所编的《全宋词》录入词人一千三百三十余家,词作一万九千九百多首。

这些并不是唐诗和宋词的全部,不过从中已经可以想见唐宋两代诗词繁荣的盛况。

所以,中国人常以唐诗和宋词位自己的骄傲。

和诗歌的悠久传统相比,中国的小说、戏剧可以算是迟开的花朵了。

它们都是很晚才出现的。

小说到唐代出现传奇才算进入了成熟时期,那已经是八世纪的事了。

戏剧到宋金时期才渐趋成熟时期,元代才达到兴盛阶段,那已经是十三世纪了,比古希腊的悲喜剧万了十八个世纪,比中国的《诗经》晚了二十四个世纪。

2 中国小说、戏剧的出现不仅远远落后于诗歌,而且它们都有一种向诗歌靠拢的倾向,或者说有一种诗化的倾向。

①从小说的发展史来看,唐代以前的古小说只是粗陈故事梗概的“街谈巷语”,还不算自觉的文学创作。

直到到了诗歌高度繁荣的唐代,小说吸取了诗歌的营养,才成长为具有鲜明人物形象和完整故事情节的文学作品。

唐代传奇小说一向以意绪秀异、想象瑰丽、词采华赡、风格清新著称,这些应当说是受了唐诗的影响和启发而形成的。

唐传奇的许多作者本身就是诗人,他们以诗人的眼睛观察生活,用小说的形式抒发感情,达到了前人所不能达到的高度。

唐传奇的代表作,比如《长恨歌传》、《李娃传》、《莺莺传》、《刘易传》、《霍小玉传》等等,无不洋溢着浓郁的诗意。

宋元以后的白话通俗小说,也同诗歌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宋代说话分为四家,其中,小说、说经、合生三家都是有说有唱,那些唱词就是诗。

所以有的话本又叫“诗话”或者“词话”。

讲史一家虽然只说不唱,但有的讲史话本中穿插了许多诗。

至于文人创作的白话小说,比如《红楼梦》、《镜花缘》,借助诗歌艺术的地方也是不胜枚举的。

②中国的戏剧本来就起源于民间歌舞。

有人指出屈原的《九歌》是中国古代一出原始的歌舞剧,不是没有道理的。

唐代诗歌和音乐的高度繁荣,为戏剧的诞生准备了充分的条件,而宋金的鼓子词和诸宫调等等说唱文学,则直接导致了元杂剧的产生。

在组成戏剧的各种因素中,唱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有的戏,情节非常简单,主要靠唱词取胜。

这些唱词就是诗。

所以说中国的戏剧乃是诗剧,离开诗歌就没有戏剧的存在了。

著名的剧作家,比如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高明、汤显祖、洪升、孔尚任等等,也往往都是才华横溢的诗人。

《窦娥冤》、《西厢记》、《梧桐雨》、《汉宫秋》、《琵琶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名作,也都可以说是华美的诗篇。

诗歌对于小说和戏剧的渗透和影响,说明诗歌在中国文学中居于主导的地位。

③在古代,诗歌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

古代祭神的时候要唱诗,朋友宴会或离别的时候要赠诗,青年男女表示爱情常以诗歌相赠答,出外旅行遇到名胜古迹还要题诗。

就连科举考试也要考作诗,诗作得好就可以考取功名,获得做官的资格。

还要一种特殊现象,在春秋时代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外交仪式上,常常要唱诗。

一些不便于直截了当地讲出来的话,可以通过诗歌委婉地的表达出来。

例如《左传·文公十三年》记载:郑伯背晋降楚之后,又想归附晋国,刚好鲁文公由晋回鲁,郑伯与鲁候相会,请他向晋说情,双方的对答完全以诗为媒介。

这种诗歌外交,恐怕只有在中国古代才有。

诗歌和社会、政治的关系这样密切,所以诗歌就成为知识分子的必修课了。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论语·季氏》)又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元;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这样的看法,恐怕只有在中国古代才会被大家承认。

3 中国古代诗歌的抒情性。

在古代的希腊和印度,史诗很发达;中国古代汉民族却没有长篇的史诗,至少是没有长篇的史诗流传下来。

《诗经》中的《生民》、《绵》等虽然具有民族史诗的意味,但它们的篇幅短小,并不具备史诗的宏大规模。

中国古代不但缺少史诗,长篇的叙事诗也不多见。

汉末的《孔雀东南飞》,北朝的《木兰诗》,是民歌中著名的两首叙事诗,然而篇幅不长,故事只是粗陈梗概,并没有充分展开。

唐代的杜甫、白居易、清代的吴伟业,虽然写过一些著名的叙事诗,如《三吏》、《三别》、《长恨歌》、《琵琶行》、《圆圆曲》等,但是其中有浓郁的抒情意味,而且这类作品的数量很少。

中国古代诗歌大量的是言志抒情之作,“诗言志”、“诗缘情”,说出了中国诗歌的特点。

中国古代最常见的题材是:咏怀咏史、时事讽喻,山水田园、军旅边塞、游子思妇、爱情婚姻、友朋赠答、节序咏物,这些题材大都偏重于感情的抒发和志意的寄托,没有多少叙事的余地。

如果说诗歌是中国文学的主流,那么,抒情诗就是这主流中的主流。

因而,抒情性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二乐观的精神。

1 中国文学的乐观精神植根于中国古代的哲学观念。

《易经》说:“穷则变,变则通。

”《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在中国人看来,逆境的极点就是顺境的开始,黑夜的尽头就有曙光的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