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教案1
学习民法典主题班会教案
学习民法典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学习民法典,提高同学们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律素养,使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民法典知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培养同学们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同学们掌握民法典的基本概念、原则和主要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同学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法律运用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同学们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培养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内容1. 民法典的基本概念:介绍民法典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民法典的原则:讲解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如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等。
3. 民法典的主要内容:逐章解析民法典的各个部分,如总则、物权、债权、人格权等。
4. 民法典的实际运用:分析民法典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案例,讲解如何运用民法典维护自己的权益。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法典的基本概念、原则和主要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民法典实际运用案例,提高同学们的实践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思辨能力。
4. 互动提问法:鼓励同学们提问,解答同学们对民法典的疑问。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民法典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第二课时:讲解民法典的基本原则。
3. 第三课时:解析民法典的总则部分。
4. 第四课时:解析民法典的物权部分。
5. 第五课时:解析民法典的债权部分。
六、教学内容6. 第五课时(续):解析民法典的债权部分,包括合同、侵权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7. 第六课时:解析民法典的人格权部分,包括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等方面的内容。
8. 第七课时:解析民法典的婚姻家庭部分,包括婚姻、家庭、收养等方面的内容。
9. 第八课时:解析民法典的继承部分,包括遗嘱、继承、遗产分配等方面的内容。
10. 第九课时:解析民法典的侵权责任部分,包括侵权行为、责任承担、损害赔偿等方面的内容。
七、教学方法1. 继续使用讲授法,对民法典的相关部分进行深入讲解。
《民法教案》word版
《民法教案》word版第一章:民法的概念与特征1. 教学目标了解民法的定义、性质和功能,掌握民法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教学内容a. 民法的定义b. 民法的性质c. 民法的功能d. 民法的基本概念和特征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4. 教学步骤a. 引入民法的基本概念b. 讲解民法的性质和功能c. 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民法的基本特征d. 总结本章内容,进行课堂提问和讨论第二章:民法的基本原则1. 教学目标掌握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
2. 教学内容a. 平等原则b. 自愿原则c. 公平原则d. 诚实信用原则e. 公序良俗原则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4. 教学步骤a. 讲解平等原则的含义和应用b. 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自愿原则c. 讲解公平原则的含义和适用范围d. 探讨诚实信用原则在民法中的作用e. 引入公序良俗原则,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第三章:民法的调整对象1. 教学目标了解民法的调整对象,掌握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
2. 教学内容a.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b.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c.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4. 教学步骤a. 讲解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b. 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c. 讲解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包括权利和义务d. 总结本章内容,进行课堂提问和讨论第四章:民事法律行为1. 教学目标掌握民事法律行为的定义、要素和效力,了解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和类型。
2. 教学内容a. 民事法律行为的定义和要素b.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c.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和类型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4. 教学步骤a. 讲解民事法律行为的定义和要素b. 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c. 讲解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和类型,包括合同、赠与、租赁等d. 总结本章内容,进行课堂提问和讨论第五章:代理制度1. 教学目标了解代理制度的定义和类型,掌握代理关系的成立要件和效力,理解代理制度在民法中的作用。
民法教案完整版
民法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依法办事》中的《民法教案》。
本节课主要讲解民事法律关系,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和特点,以及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和特点,理解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含义。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尊重他人权益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和特点,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含义。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案例资料。
2. 学具:笔记本、文具盒、案例资料。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案例,让学生了解民事法律关系,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案例:小明的爸爸给他买了一辆自行车,小明骑着自行车去上学,途中不小心撞到了小红。
请问,这个案例中涉及到了哪些民事法律关系?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和特点,以及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含义。
3. 案例分析(10分钟)分析刚才导入案例中的民事法律关系,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民事法律关系的相关知识。
4. 课堂互动(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其他案例中的民事法律关系,分享讨论成果。
6. 课后作业(5分钟)设计一道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民事法律关系1. 基本概念:民事法律关系是指民事主体之间依法建立的权利义务关系。
2. 构成要素:民事主体、权利义务、法律依据。
3. 特点:平等性、自愿性、合法性。
4. 民事法律行为:指民事主体依法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5. 民事权利: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一种权益。
6. 民事义务:民事主体依法承担的一种责任。
民法教案[新]
民法教案一、背景民法是指规定个人、家庭和财产关系的法律,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法的适用范围和内容也在不断扩大和完善。
因此,民法教育也越来越重要。
在高等教育中,民法是法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
同时,也是其他专业如经济学、管理学等的必修课程。
因此,如何有效地教授民法,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实践能力,是每个法学教师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1.掌握民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制度;2.熟悉民法的适用范围和实践应用;3.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实践能力;4.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
三、教学内容1. 民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民法是指规定个人、家庭和财产关系的法律。
它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民法总则、合同法、物权法、继承法、婚姻法、家庭法等多个分支法律。
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自由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保护原则等。
这些原则是民法的核心,也是民法适用的基础。
2. 民法的适用范围和实践应用民法适用的范围包括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产生、变更、转移和消灭等方面。
在实践应用中,民法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合同法:规定了合同的成立、效力、履行、变更和解除等问题;2.物权法:规定了不动产和动产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3.继承法:规定了继承人的权利和义务,包括遗产的分配、继承人的顺序等;4.婚姻法和家庭法:规定了婚姻和家庭关系的成立、维护和解除等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实践能力。
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民法的适用和实践;2.讨论课:通过讨论,让学生掌握民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3.实践教学:通过模拟法庭、调解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提高法律素养和实践能力。
4. 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
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法律知识竞赛:通过竞赛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法律素养;2.法律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实际应用和意义;3.法律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和作用。
民法典主题班会教案
民法典主题班会教案一、导入环节在班会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播放一段与民法典相关的视频,或者提出一个相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比如,可以播放一个关于个人隐私保护的视频,或者提问:“你认为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是什么?”。
通过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对民法典主题的兴趣,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二、知识讲解1. 民法典的概念和作用首先,教师可以简要介绍民法典的概念,即民法典是国家立法机关根据社会发展和法律需要制定的法典,是对民法的基本规定和原则进行总结和系统化的法规。
然后,可以进一步介绍民法典的作用,包括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
2. 民法典的主要内容接着,教师可以根据民法典的主要内容,对其进行详细讲解。
可以涵盖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人身权利:可以讲解合同自由原则,婚姻家庭的法律规定,以及个人隐私的保护等内容。
(2)财产权利:可以讲解财产交易的法律规定,合同的成立和履行,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等内容。
(3)人格权利:可以讲解人格权利的保护,如姓名权、肖像权等的法律规定。
(4)继承权利:可以讲解继承的法律规定,以及遗嘱、遗产分配等内容。
三、案例分析在讲解完民法典的主要内容后,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相关的案例,例如:老师拟定一个模拟合同,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合同解读,发现其中的问题、规定和法律依据,并总结合同的要素和合同的成立条件等。
四、小组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互动性,可以组织小组活动。
比如,可以要求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民法相关的话题,如网络购物合同、租房合同等,进行讨论和研究,并准备一个小组的讨论汇报。
通过小组活动,学生可以在合作中探索、解决问题,提高对民法典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总结和展望班会接近尾声时,教师可以对本次班会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民法典的重要性和影响,并展望下一次主题班会的内容。
小学民法典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民法典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班会,使学生了解民法典的基本概念和内容,了解法律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遵法意识。
二、教学重点1. 了解民法典的定义和作用;2.掌握一些常见的民法典条款,如婚姻法、继承法等;3. 培养学生对法治的认识和尊重法律的态度。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民法典?民法典是一个国家基本的民事法律法规,它规定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它是民事法律的最高规范,对于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有着重要的作用。
2. 民法典的内容有哪些?民法典涵盖了很多领域的法律规范,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婚姻法、继承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
这些法律规范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3. 为什么要学习民法典?学习民法典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
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法律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明白我们在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其次,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遵法意识,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合法的行为,什么是违法的行为;最后,通过学习民法典,我们可以学到很多正确处理社会关系的方法,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图片展示法,向学生展示与民法典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与其进行讨论和思考。
2. 案例研究法:选取一些简单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依据。
3. 游戏形式: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强、互动性强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民法典相关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展示关于民法典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与学生开展讨论,了解学生对于民法典的初步认识和了解程度。
2. 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课堂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民法典的定义、作用以及包含的一些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法律的重要性和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3. 案例分析(20分钟)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考。
通过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法典的具体应用。
民法学课程教案
民法学课程教案篇 1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全面理解民法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包括但不限于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等。
2. 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常见的民事法律关系分析方法,能够清晰地辨别主体、客体和内容等要素。
3. 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民法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在面对复杂的民事纠纷时,能够准确运用法律条文进行分析和判断。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民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在具体案例中的应用。
(2)各类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和特点。
(3)常见民事权利的类型和保护方式。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民法原则转化为实际的分析工具,应用于具体案例。
(2)复杂民事法律关系的辨析和处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地讲解民法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法律条文。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对有争议的民事案例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4. 模拟法庭法:让学生模拟法庭审判过程,增强对法律程序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过程1. 课程导入(约15 分钟)(1)通过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民事纠纷故事,引发学生对民法学的兴趣,例如邻里之间因房屋产权产生的纠纷。
(2)提问学生对这个故事的初步看法,引导他们思考可能的解决途径。
2. 知识讲解(约45 分钟)(1)详细介绍民法学的基本概念,如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民事权利(物权、债权、知识产权、人身权等)、民事法律行为等。
(2)重点阐述民法的基本原则,结合实际案例解释每个原则的内涵和应用。
比如,在讲解公平原则时,可以举例说明在合同签订中,如何判断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否公平。
(3)讲解常见的民事法律关系,如买卖合同关系、租赁合同关系、侵权关系等,分析其构成要素和特点。
3. 案例分析(约30 分钟)(1)展示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民事案例,如消费纠纷、劳动合同纠纷等。
六年级民法典主题班会教案
六年级民法典主题班会教案
《六年级民法典主题班会教案》
主题:学习民法典,了解法律知识
目标:
1. 了解民法典的相关内容,明白法律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学会遵守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和法治情操。
时间安排:
1. 开场(5分钟)
2. 民法典教育知识介绍(15分钟)
3. 互动讨论和案例分析(20分钟)
4. 游戏互动环节(10分钟)
5. 总结和反思(5分钟)
具体活动:
1. 开场:老师简单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和目标,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兴趣。
2. 民法典教育知识介绍: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民法
典的基本内容,包括民事主体、民事行为、民事责任等相关知识点。
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向学生详细解释这些法律条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对生活的重要性。
3. 互动讨论和案例分析:老师可以提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对于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律知识。
4. 游戏互动环节:通过有趣的游戏或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比如通过模拟案例,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学会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5. 总结和反思:老师对本次班会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法律、维护自己权益的良好习惯。
这次班会将通过生动有趣的互动方式,让学生了解民法典的相关内容,增强他们的法治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引导他们正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民法 课程教案
民法课程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民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制度。
2. 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理解民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民法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法律问题。
教学内容1. 民法的定义、特点和基本原则。
2. 物权法:包括物权的种类、物权的变动和保护等。
3. 合同法:合同的成立、内容和效力等。
4. 侵权责任法:侵权行为的构成、责任和赔偿等。
5. 婚姻家庭法:婚姻的成立、效力和家庭关系等。
6. 继承法:继承权的分配、继承方式和遗产管理等。
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如何理解民法中的抽象概念,如“权利”、“义务”等。
* 重点:民法的原则和制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投影仪:用于展示PPT课件。
2. 民法案例集:用于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教学软件:用于模拟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
教学方法1.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民法的基本认知情况。
2.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3.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导入,问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而引出民法的概念和作用。
2. 讲授新课:首先介绍民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制度,然后逐一讲解物权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婚姻家庭法和继承法等内容。
3. 巩固练习:给出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和解决方案。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民法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评价与反馈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课堂测试、小组报告和口头反馈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民法知识。
作业布置1. 阅读教材或相关资料,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搜集生活中的民法案例,进行分析并写出报告。
民法学详细教案
民法学详细教案第一编民法总论第一章民法概述【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是对民法总体概貌的阐述。
学习本章要掌握民法的概念、调整对象、性质、基本原则、渊源、效力;了解民法的不同含义、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特点,民法基本原则的表现,民法的任务。
第一节民法的概念一、民法的概况(一)民法的涵义民法是人们私人生活的基本准则之一,其内容十分宽泛,涉及到人们生活的许多方面。
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员,我们从一出生,就和父母之间形成了父母子女关系,就享有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等人格权利;我们到商店去购物,就与商店形成了买卖关系;我们完成了一项发明、出版了一本著作,就形成了知识产权关系;某个自然人去世,就在其特定的范围的亲属间形成了财产继承关系。
可见,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民法已深深地介入了我们的生活,并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基本准则。
民法也是调整商品经济的法律,商品经济在法律上的反映主要是民法。
从民法的发展轨迹看,它总是与一定的商品经济相联系的,商品经济发达,民法就发展;反之,民法则衰落。
关于这一点,我国著名民法学家佟柔先生早就指出:“民法部门,无论从传统意义上或是从现代意义上说,都是与一定的商品关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商品交换的实现,必须要求交换者具有独立人格权、财产自主权以及与这两种权利相适应的合同自由权。
商品关系的内在要求也必然要表现为民法上的民事主体、所有权、债和合同这三位一体的制度。
……民法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不同社会的商品经济服务的。
……民法的发展和演进的历史向我们启示,在存在着商品生产、交换的社会,就需要制定与该社会商品关系本质特征相适应的法律,这种法律就是民法。
”佟柔主编:《中国民法》,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第1-2页。
同时,一个国家民法的发展水平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19世纪英国著名的法律史学家梅因爵士曾指出:一个国家文化的高低,看它的民法和刑法的比例就能知道,大凡未开化的国家,民法少而刑法多;进化的国家,民法多而刑法少。
法律硕士民法学教案
法律硕士民法学教案第一章:民法总论1.1 民法的概念与特征1.2 民法的基本原则1.3 民法的调整对象与范围1.4 民法的主体与民事权利能力1.5 民事行为能力与代理第二章:物权法2.1 物权的概念与特征2.2 物权的种类与内容2.3 物权的变动与保护2.4 所有权与他物权2.5 善意取得与物权法的基本原则第三章:合同法3.1 合同的概念与特征3.2 合同的分类与订立3.3 合同的履行与解除3.4 合同的变更与转让3.5 违约责任与合同法的基本原则第四章:人格权法4.1 人格权的概念与特征4.2 人格权的种类与内容4.3 人格权的保护与限制4.4 侵犯人格权的行为与责任4.5 人格权法的基本原则第五章:继承法5.1 继承的概念与特征5.2 继承权的取得与丧失5.3 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5.4 继承人的权利与义务5.5 继承法的基本原则与遗产分配规则第六章:侵权责任法6.1 侵权责任的概念与特征6.2 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6.3 侵权行为种类与责任6.4 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6.5 侵权责任法的适用范围与责任形式第七章:婚姻家庭法7.1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7.2 结婚的条件与程序7.3 婚姻关系的变化与终止7.4 家庭财产的分割与继承7.5 离婚的法律后果与子女抚养问题第八章:知识产权法8.1 知识产权法的概念与特征8.2 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与权利内容8.3 专利权的取得与保护8.4 商标权的注册与侵权8.5 知识产权法的综合保护与侵权责任第九章:票据法9.1 票据法的基本原则与票据概念9.2 票据的种类与要式9.3 票据权利与责任9.4 票据的流通与背书9.5 票据的付款与追索第十章:担保法10.1 担保法的基本原则与担保方式10.2 保证责任的设定与履行10.3 抵押权的取得与实现10.4 质权的设立与转让10.5 留置权的概念与条件第十一章:物权法补充11.1 不动产登记制度11.2 地役权的概念与设立11.3 相邻关系的处理原则11.4 物权法中的保护措施11.5 物权法与合同法的关联第十二章:合同法补充12.1 格式合同与霸王条款12.2 合同的强制履行与解除12.3 缔约过失责任与合同无效12.4 合同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12.5 国际合同法的基本原则第十三章:人格权法补充13.1 肖像权的保护与限制13.2 姓名权的保护与使用13.3 名誉权的侵犯与恢复13.4 隐私权的保护与边界13.5 人格权法与宪法隐私权的关联第十四章:继承法补充14.1 遗产管理人的职责与权利14.2 遗产分配的顺序与规则14.3 遗赠的概念与条件14.4 遗产赠与合同的法律规定14.5 继承法中的特留份制度第十五章:民法案例分析15.1 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步骤15.2 物权法案例分析15.3 合同法案例分析15.4 人格权法案例分析15.5 综合民法案例分析与评述重点和难点解析1. 民法的概念与特征、基本原则、调整对象与范围、主体与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与代理等基本理论问题。
学习民法典主题班会教案
学习民法典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简介班会主题:学习民法典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法典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 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3. 提高学生运用民法典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民法典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 学生运用民法典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方法。
教学难点:1. 民法典的法律规定;2. 学生如何运用民法典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教学过程1. 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民法典的基本概念和作用;1.2 学生分享对民法典的了解和认识。
2. 教学新课:2.1 教师详细讲解民法典的基本内容和法律规定;2.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3. 案例分析:3.1 教师呈现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法典案例;3.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3.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互动环节:4.1 学生分成两队,进行民法典知识问答竞赛;4.2 教师提问,学生抢答;4.3 回答正确的学生获得奖励,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5.2 学生分享学习民法典的收获和感悟。
6. 课后作业:6.1 学生抄写民法典的相关法律规定;6.2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如何运用民法典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民法典,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在学习民法典过程中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运用民法典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法律素养。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2. 案例材料: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法典案例;3. 课件:民法典相关法律规定和案例分析;4. 视频资料:民法典知识讲解视频。
六、教学过程(续)5. 小组讨论与分享:5.1 教师提出与青少年相关的民法典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5.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案例中的法律问题,讨论解决方案;5.3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5.4 教师点评各小组的表现,总结讨论的要点。
民法第一课
民法第一课
了解民法的概念和作用: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在第一课中,你需要了解民法的概念、作用以及它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学习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
你需要了解这些要素的含义和作用,以及如何确定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和效力。
掌握民事权利和义务:民事权利和义务是民事法律关系的核心内容。
你需要了解民事权利和义务的概念、种类和行使方式,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的民事权利。
了解物权法的基本原则:物权法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你需要了解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如一物一权、物权法定等原则,以及物权的种类和效力。
学习合同法和侵权责任法:合同法是规定合同成立、效力、履行和违约责任的法律规范,侵权责任法是规定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责任承担和损害赔偿的法律规范。
你需要了解这些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以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关注民法的发展动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民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你需要关注民法的发展动态,了解新的法律规定和实践案例,以便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民法的知识。
总之,民法第一课是学习民法的基础课程,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民法的概念、原则和制度,为以后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民法》教案
第三课《民法》教案教学目标:1.识记民法的概念和民法的基本原则2.民事主体的分类3.法人的成立要件以及法人的分类和法人实现其民事行为能力的方式4.民事权利的种类5.物权的特征和分类、债权的分类和知识产权以及人身权的分类6.取得民事权利的途径及无效民事行为的种类7.代理的分类和适用范围8.民事责任的种类及归责原则9.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教学重点: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联系与区别2.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和分类3.合同的订立程序、履行的原则和担保的方式4.侵权民事责任和违约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人一出生,首先涉及到的是家庭关系,父母子女关系、抚养教育与监护代理关系等;而人又是社会的人,自然不可避免地与社会发生关系,于是有了人身权和财产权等社会关系。
即使人离开了人世,也与社会、家庭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例如:婚姻关系的消灭和财产关系的继承。
总之,人时时刻刻都与平等地位的其他组织和个人发生各类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所有这些平等主体之间关系都属于我们这章的内容——民法的范畴。
民法与其他的法律一样,是一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并且为产生它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服务的。
与其他的法律部门相比,民法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更为密切,更为直接。
民法是社会经济生活的法律表现,所以恩格斯说过:“民法的准则只是以法律的形式表现了社会的经济生活的条件。
”讲授新课:第一节民法的基本原则一、民法的涵义1、民法的由来及定义民法一词历史悠久,来源于古罗马时期的“市民法”。
公元6世纪,在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的主持下,将罗马法改为《查士丁尼国法大全》,也称《民法大全》,主要内容是调整公民之间关系的民事规范。
后来民法成为世界各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我国是到清朝末年才制定民律的草案。
现在民法是我国的基本法之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法律部门。
民法:指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之间、法人之间以及自然人和法人或其他组织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律的总称。
《民法教案》
《民法教案》word版第一章:民事法律关系1.1 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解释民事法律关系的定义阐述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分析民事法律关系与其他法律关系的区别1.2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介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概念与特征讲解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与能力探讨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1.3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解释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与种类分析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特征与作用探讨民事法律关系客体与主体的关系第二章:民法总则2.1 民法总则的概念与作用解释民法总则的定义与意义阐述民法总则对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规定分析民法总则对民事法律关系的影响与作用2.2 民事权益的保护讲解民事权益的概念与种类阐述民事权益的保护方式与途径探讨民事权益保护的适用范围与限制2.3 民事法律行为解释民事法律行为的定义与特征阐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与无效情形分析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与后果第三章:物权法3.1 物权法的基本概念与特征解释物权的定义与特征阐述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分析物权与其他权利的区别与联系3.2 物权的种类与内容讲解物权的种类及其特征阐述物权的内容与效力探讨物权的适用范围与限制3.3 物权的变动解释物权变动的概念与方式阐述物权变动的法律效力与条件分析物权变动的后果与处理方式第四章:债权法4.1 债权法的基本概念与特征解释债权的定义与特征阐述债权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分析债权与其他权利的区别与联系4.2 债权的种类与内容讲解债权的种类及其特征阐述债权的内容与效力探讨债权的适用范围与限制4.3 债权的变动与实现解释债权变动的概念与方式阐述债权变动的法律效力与条件分析债权变动的后果与处理方式第五章:继承法5.1 继承法的基本概念与特征解释继承的定义与特征阐述继承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分析继承与其他权利的区别与联系5.2 继承的种类与顺序讲解继承的种类及其特征阐述继承的顺序与规则探讨继承的适用范围与限制5.3 遗嘱与继承权的行使解释遗嘱的定义与要求阐述遗嘱的有效要件与无效情形分析遗嘱的效力与继承权的行使方式第六章:侵权责任法6.1 侵权责任法的基本概念与特征解释侵权责任的定义与特征阐述侵权责任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分析侵权责任与其他责任的区别与联系6.2 侵权行为的种类与责任讲解侵权行为的种类及其特征阐述侵权责任的法律规定与承担方式探讨侵权行为的适用范围与限制6.3 特殊侵权责任解释特殊侵权责任的定义与特点阐述特殊侵权责任的法律规定与处理方式分析特殊侵权责任与一般侵权责任的区别与联系第七章:人格权法7.1 人格权法的基本概念与特征解释人格权的定义与特征阐述人格权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分析人格权与其他权利的区别与联系7.2 人格权的种类与内容讲解人格权的种类及其特征阐述人格权的内容与效力探讨人格权的适用范围与限制7.3 人格权的保护与限制解释人格权的保护方式与途径阐述人格权的限制与例外情况分析人格权保护的适用范围与限制第八章:婚姻家庭法8.1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概念与特征解释婚姻家庭的定义与特征阐述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分析婚姻家庭与其他法律关系的区别与联系8.2 婚姻登记与家庭关系讲解婚姻登记的法律规定与程序阐述家庭关系的种类与内容探讨婚姻家庭关系的适用范围与限制8.3 离婚与离婚后的法律后果解释离婚的定义与条件阐述离婚的法律程序与后果分析离婚对家庭关系的影响与处理方式第九章:担保法9.1 担保法的基本概念与特征解释担保的定义与特征阐述担保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分析担保与其他法律制度的区别与联系9.2 担保的种类与效力讲解担保的种类及其特征阐述担保的效力与作用探讨担保的适用范围与限制9.3 担保的法律后果与处理方式解释担保的法律后果与处理方式阐述担保的实现与解除分析担保纠纷的处理方式与法律适用第十章:民事诉讼法律制度10.1 民事诉讼法的概念与特征解释民事诉讼法的定义与特征阐述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分析民事诉讼法与其他诉讼法的区别与联系10.2 民事诉讼的管辖与程序讲解民事诉讼的管辖种类与规则阐述民事诉讼程序的阶段与流程探讨民事诉讼程序的适用范围与限制10.3 民事诉讼中的证据与裁判解释民事诉讼中的证据种类与作用阐述证据的收集、固定与提交分析民事诉讼中的裁判及其效力与执行方式重点和难点解析1. 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理解民事法律关系与其他法律关系的区别,特别是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
民法典主题班会教案
民法典主题班会教案教案名称:民法典主题班会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教学重点:1. 民法典的基本内容。
2. 民法典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民法典相关法律条款的理解。
2. 法律意识的形成和实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民法典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对民法典的了解和认识。
二、课堂讲解1. 教师详细讲解民法典的基本内容:(1)民法典的构成:总则、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
(2)民法典的主要特点:以人为本,保护民事权利,规范民事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民法典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1)案例分析:小明在超市购物时,发现商品存在质量问题,要求退货。
超市拒绝退货,小明如何维权?(2)案例分析:小红的父亲去世,留下遗产。
小红和她的母亲、哥哥、姐姐如何分割遗产?三、课堂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民法典对你有什么影响?(2)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涉及民法典的问题?(3)如何运用民法典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谈谈自己对民法典的认识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课堂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巩固民法典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二、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民法典相关法律条款:(1)物权编: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
(2)合同编:合同的定义、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3)侵权责任编:侵权行为的认定、侵权责任的承担。
2.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民法典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1)案例分析:小王在公共场所被他人侮辱,如何维权?(2)案例分析:小张购买了一辆新车,发现车辆存在质量问题。
学习民法典主题班会教案
学习民法典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民法典》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
2、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引导学生自觉守法、用法。
3、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和核心要义。
(2)掌握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条款。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如何激发学生对法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与法律相关的视频或者讲述一个引人深思的法律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本次班会的主题——学习民法典。
2、知识讲解(20 分钟)(1)简单介绍《民法典》的出台背景和历史意义。
(2)重点讲解《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如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绿色原则等。
(3)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几个方面,如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进行简要的法律条款解读。
3、案例分析(20 分钟)展示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案例,如在学校中发生的财产纠纷、网络购物中的合同问题、校园欺凌中的侵权责任等,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分析,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表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角色扮演(15 分钟)设置一些生活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如签订合同、处理邻里纠纷等,在角色扮演中体会法律的运用和重要性。
5、法律知识竞赛(15 分钟)准备一些与《民法典》相关的题目,进行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巩固所学的法律知识。
6、总结(5 分钟)由教师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学习《民法典》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学习法律知识,做一个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五、教学资源1、《民法典》相关的法律法规文本。
2、与《民法典》相关的视频、案例、图片等资料。
3、制作 PPT 用于教学展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节
人身权
Section 8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第八节 知识产权
Section 9 Civil Liability
第九节 民事责任
Section 10 Limitation of Action
第十节
诉讼时效
民法是生活之法
民法是智慧之法
西方人一手一部圣书:一部书是《 西方人一手一部圣书:一部书是《圣 以求心灵的净化、精神的寄托; 经》,以求心灵的净化、精神的寄托;另 一部书是《民法典》 以求财产的安全、 一部书是《民法典》, 以求财产的安全、 人格尊严的保障。 人格尊严的保障。 马克思:民法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马克思:民法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孟德斯鸠: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 孟德斯鸠:“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 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 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 梅因:一个国家文明的高低, 梅因:一个国家文明的高低,看它的民法 和刑法的比例就知道。大凡半开化的国家, 和刑法的比例就知道。大凡半开化的国家, 民法少而刑法多;进化的国家, 民法少而刑法多;进化的国家,民法多而 刑法少。 刑法少。
第一章
2、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 、
(1)财产与财产关系 ) 财产:人体之外的,具有经济价值的,可得支配的事物。 财产:人体之外的,具有经济价值的,可得支配的事物。
有形财产: 有形财产:物 无形财产:著作、专利、商标、商号、 无形财产:著作、专利、商标、商号、商业秘密等
财产关系:基于财产的支配与流转而形成的具有权利、 财产关系:基于财产的支配与流转而形成的具有权利、义务 关系 内容的关系。 内容的关系。
案例1 :人造美女?参加选美比赛受 到歧视
• [案情介绍]2004年2月10日,杨媛做了整容手术,包括太阳穴、去下 颌角、隆鼻、厚唇变薄术、隆颞、隆下颏(开/进)、密分子重睑、牙 齿、绣唇、绣眼线、脱发际线11项。5月5日,杨媛报名参加了北京天 九伟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的“第33届环球洲际小姐北京大赛”。 5月12日至13日,杨媛参加了初赛,并与其他79名选手一起进入复赛, 后又与其他30名选手一起进入决赛。5月21日下午,天九伟业公司通 知杨媛取消其参赛资格。后 有关“人造美女”被拒参赛的报道见诸报端。5月26日上午,天九伟 业公司通知杨媛组委会恢复了她的参赛资格。杨媛来到组委会后当面 撕毁了恢复参赛的通知。双方矛盾激化。6月1日下午,杨某到法院正 6 1 式将该公司告上法庭。杨某认为,被告公司称其为“人造美女”,构 成对其名誉的侵害,因而要求被告赔礼道歉,索赔5万元。6月3日, 法院正式受理此案。 [思考] 本案中,举办方拒绝“人造美女”参赛的行为是否违反了平等 原则?
Chapter Five Civil Law
第五章 民法
Section 1 Outline of the Civil Law
第一节 民法概述
Section 2 Civil legal relationships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
Section 3 Bodies of the Civil Legal Relationships
【例】
• • • • • • • 8. 张某与其弟弟之间因继承发生的纠纷 9. 李某与其任职的公司之间发生的知识产权纠纷 10. 林某与某交通队因罚款数额发生的纠纷 11. 税务局多收个体工商户甲500元税款 12. 工商局吊销某公司的营业执照 13. 甲收养了9岁的露露 14. 张某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
第三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Section 4 Civil Juristic Acts and Agency
第四节 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 第五节 物权
Section 5 Right in Rem
Section 6 Creditors’ Rights
第六节
债权
Section 7 Personal Rights
(1) 内容上的根本性:民法基本原则是指导民事 内容上的根本性 民法基本原则是指导民事 立法、民事司法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 立法、民事司法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 (2) 形式上的非规范性 形式上的非规范性: (3) 效力上的贯穿始终性:民法基本原则是贯 效力上的贯穿始终性:民法基本原则是贯 穿于各种民事法律制度的基本准则。 穿于各种民事法律制度的基本准则。 (4) 功能上的补充性 民法基本原则是民法 功能上的补充性: 调整的社会关系与民法观念的综合反映。 调整的社会关系与民法观念的综合反映。
(一)、民法的概念及沿革 1、民法的沿革 *“民法”一词最早源于古罗马的“市民法”。 我国学界多认为“民法”一词是清未法学家 从日本移植而来的。
“民法”的词源 民法”
• 罗马法:市民法(Jus Civile) 罗马法:市民法( ) Driot Civil(法语) (法语) Civil Law(英语) (英语) Bϋregrliches Recht(德语) (德语) Buregerly Regt(荷兰语) (荷兰语) “民法”(日本语) 民法” 日本语) 民法 “民法”(汉语) 民法” 汉语) 民法
民法的沿革
• 我国历史上直接以民法命名并正式公布的 第一部民法典是南京国民政府于1931年完 成的民法典。 • 新中国建立后的民事立法活动:《民法通 则》及其司法解释、《物权法》、《合同 法》及其司法解释、《继承法》及其司法 解释等
2 民法的概念
(1). 《民法通则》第2条从民法的对象和 任务的角度,给我国民法下了一个定义即: 我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 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 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 15. 李某将自己的自行车赠与给好友王某
• 下列哪种情形成立民事法律关系? • A.甲与乙约定某日商谈合作开发房地产事 宜 • B.甲对乙说:如果你考上研究生,我就嫁 给你 • C.甲不知乙不胜酒力而极力劝酒,致乙酒 精中毒住院治疗 • D.甲应同事乙之邀前往某水库游泳,因抽 筋溺水身亡
• 案例: • 张某开办了一个体商店,办理了个体经营 执照,并在税务机关办理了税务登记手续。 经税务局核定,张某每月缴纳500元固定税。 但后来,因张某的商店经营较好,税务局 要求张某每月应缴税1000元。张某对税务 局的决定不同意,双方发生纠纷。张某遂 诉至法院。 • 问:张某与税务局问因税金定额发生的纠 纷是否属于民法调整?
Section 1 Outline of the Civil Law 第一节 民法概述
Ⅰ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ivil Law
一 民事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986 年 4 月12 日六届人大 四次会议通过并 施行。
二
民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
2、自愿原则
民法通则》 条规定, 《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 条规定 循自愿原则。 循自愿原则。
(1) 民法规范民事主体的行为方面, 民法规范民事主体的行为方面, 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 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 (2) 民事主体根据自己的意愿设立、 民事主体根据自己的意愿设立 、 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 他 人不得非法干预。 人不得非法干预。 (3) 双方和多方的民事行为由当事 人自愿协商。 人自愿协商。
• 案例:1993年,香港商人王某到大陆内地某市投 案例: 资,先后盖起多幢民用住宅商品房,售价为每平 方米5000元,每套售价约60万元。本市规划局领 导找到王某,提出给本单位职工购几十套住宅房。 王某表示,以同样的价格,将位置和楼层最好的 房子留给规划局,该局领导没有表示异议。过了 几天,规划局领导提出,原则上同意王某的意见, 但在每平方米售价上必须再降10%。王某认为, 如按规划局提出的价格售房,损失要在100万元 以上,他便向规划局的领导做了解释。此后的一 段时间,规划局以种种理由刁难王某。王某无奈, 只好按规划局提出的方案与之签订了售房合同书。 • 对于王某的损失,请你给予法律上的帮助。
财产支配关系:生产、消费中人们之间的关系(静态) 财产支配关系:生产、消费中人们之间的关系(静态) 财产流转关系:交换、分配中人们之间的关系(动态) 财产流转关系:交换、分配中人们之间的关系(动态)
(2)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的特点: )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的特点
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是横向的财产关系 民法调整财产归属关系和财产流转关系 民法调整以平等自愿为基础的财产关系
三、 民法的基本原则
(一) 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及特点 一 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及特点:
民法基本原则,是效力贯穿于民法始终的 、 指导 是效力贯穿于民法始终的、 其他民法制度和规范的根本规则, 其他民法制度和规范的根本规则 , 是对民法调整的市 民社会关系本质和规律的集中反映, 民社会关系本质和规律的集中反映 , 是克服法律局限 性的工具。 性的工具。特点如下:
(二)、民法调整对象概述 )、民法调整对象概述
系
不同性质、 不同性质、特点
决定
1、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 、
(1)人身与人身关系 ) 人格: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利益要素。 人格: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利益要素。 身份:人的社会地位或者家庭地位。 身份:人的社会地位或者家庭地位。
3、民法基本原则的作用
1)民事立法的指导方针 2)一切民事主体均应遵守的行为准则 3)解释民事法律规范的依据 4)补充法律漏洞、发展学说与判例的基础
(二) 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 、
民法通则》 条规定: 《民法通则》第3条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 条规定 动中的地位平等。 动中的地位平等。” (1) 民事主体资格 (民事权利能力 平等 民事权利能力)平等 民事权利能力 (2) 民事主体的地位平等 (3) 民事主体平等地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民事主体平等地享有权利, (4) 民事主体的民事权益平等地受法律保护
•《尚书·汤诰》:“咎单作明居” 《尚书 汤诰 汤诰》 咎单作明居” •《尚书·孔氏传》: 《尚书·孔氏传》 “咎单,臣名,主土地之官,作明居民法一篇, 咎单,臣名,主土地之官,作明居民法一篇, 居民法一篇 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