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教案-音乐活动---好爸爸、坏爸爸
中班音乐教案:好爸爸、坏爸爸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通过歌曲《好爸爸、坏爸爸》了解爸爸的不同角色和形象,理解爸爸对幼儿的爱。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听力、口语、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尊敬、热爱爸爸的情感,增进亲子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好爸爸、坏爸爸》,了解爸爸的不同角色。
难点:让幼儿通过歌曲,理解爸爸对幼儿的爱。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音频设备、图片、手工材料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好爸爸、坏爸爸》歌曲,让幼儿聆听并感受歌曲的氛围。
2. 新歌学习: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好爸爸、坏爸爸》,教唱旋律、歌词,让幼儿熟悉歌曲。
3. 歌曲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歌曲中好爸爸、坏爸爸的形象,让幼儿了解爸爸的不同角色。
4. 亲子游戏:邀请家长参与,进行亲子互动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5. 手工制作:教师发放手工材料,指导幼儿制作爸爸的相关手工艺品,如爸爸头像、爸爸职业卡片等。
6. 作品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手工制作作品,并分享对爸爸的认识和感受。
7. 总结结束: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爸爸对幼儿的爱,让幼儿更加尊敬、热爱爸爸。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1. 幼儿对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的掌握程度,包括旋律、歌词等方面。
2. 幼儿在讨论环节对爸爸不同角色的理解程度。
3. 幼儿在亲子游戏中的参与度及与家长互动的情况。
4. 幼儿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创造力表现。
5. 幼儿在作品展示环节对爸爸的认识和感受的分享。
七、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与爸爸的互动情况,鼓励家长参与更多亲子活动。
2. 主题延伸:开展关于家庭主题的故事分享、绘画等活动,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3. 音乐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其他音乐游戏和表演,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和表现力。
八、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音频设备正常运行,避免声音过大对幼儿造成不适。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好爸爸坏爸爸》附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好爸爸坏爸爸》附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然的音调演唱《好爸爸坏爸爸》,理解歌词的含义。
2.在演唱过程中,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3.培养幼儿与爸爸之间的感情,增进亲子关系。
二、教学内容1.音乐作品:《好爸爸坏爸爸》2.教学辅助:钢琴、歌曲伴奏带、歌词卡片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与幼儿互动,询问幼儿关于爸爸的一些问题,如:“你们喜欢爸爸吗?为什么喜欢爸爸?”2.歌曲欣赏教师播放《好爸爸坏爸爸》歌曲,让幼儿欣赏。
教师提问:“你们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歌曲里的爸爸是怎样的?”3.歌词学习教师出示歌词卡片,逐句教唱歌词。
教师引导幼儿理解歌词的含义,如:“爸爸有时候严格,有时候又很温柔,都是为了我们好。
”4.歌曲演唱教师弹奏钢琴,带领幼儿一起演唱《好爸爸坏爸爸》。
教师关注幼儿的演唱音准、节奏,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5.歌曲表演教师邀请幼儿上台表演,演唱《好爸爸坏爸爸》。
教师鼓励幼儿用动作、表情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歌曲《好爸爸坏爸爸》,讨论歌曲中爸爸的形象。
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到爸爸的爱,鼓励幼儿回家后向爸爸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四、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本次音乐活动,幼儿对歌曲《好爸爸坏爸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够用自然的音调演唱歌曲。
在演唱过程中,幼儿感受到了歌曲的韵律和节奏,体验到了音乐带来的快乐。
2.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互动、欣赏、学习、演唱、表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歌曲。
3.教学不足在歌曲演唱环节,部分幼儿的音准、节奏掌握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4.教学改进针对幼儿音准、节奏方面的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歌曲演唱的练习次数,同时注重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5.教学拓展为了增进幼儿与爸爸之间的感情,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开展更多关于父爱主题的活动,如:“爸爸的故事”、“我和爸爸的一天”等,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感激爸爸的爱。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好爸爸,坏爸爸》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好爸爸,坏爸爸》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认识乐器:让幼儿了解小提琴、吉他、钢琴的形状和声音;2.培养情感态度:通过歌曲《好爸爸,坏爸爸》,让幼儿明白父母是怎样的;3.培养音乐感受能力:让幼儿一起拍手、跟唱、跳舞。
二、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CD;2.乐器:吉他、小提琴、钢琴;3.贴纸、玩具球等课具。
三、教学过程1. 温暖活动带领幼儿们做热身活动,例如在办公室里找隐藏的玩具球、跳舞、拍手等。
2. 歌曲教学1.了解歌曲:让幼儿们先看一看歌曲的封面和歌名,然后用任意语言述说它的内容;2.听取歌曲:播放CD,让幼儿听歌曲;3.歌曲跟唱:配合CD,让幼儿跟唱歌曲,带领幼儿理解歌词的意思和情感。
鼓励幼儿尝试用手指模仿弦乐声音;4.跳舞:带着幼儿跳舞。
例如:摇橙子舞和摇白菜舞。
3. 互动活动1.知识问答:通过提问,让幼儿了解小提琴、吉他、钢琴的区别;2.互动表演:以三个乐器为题材,和幼儿互动表演。
例如:小提琴——让幼儿握住虚拟的小提琴,模仿弓的动作;吉他——鼓励幼儿模仿弹吉他的姿势;钢琴——让幼儿一起弹一首简单的曲子,老师鼓励幼儿在钢琴键盘上找一找音符。
4. 亲子活动1.家长和孩子一起互动:家长带着孩子一起用手模仿弦乐声音和一起跳舞;2.课后作业: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练习郑板桥的《秧歌》,表演给班上的小朋友。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们学习了基本的音乐世界知识,同时也了解了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的歌词、意义和情感。
在活动中,幼儿们对乐器的了解增加了不少,对兴趣的培养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幼儿们和家长一同参与的亲子活动,也在加深亲子关系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音乐整体素质。
不过,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幼儿在跟唱的时候有些问题。
一部分幼儿跟唱的时候语速过快,但脆度不够;另一些幼儿的节奏轻快,却忘记唱歌词。
因此,在后续的教学中需要更多的跟唱、跳舞的练习,以帮助这些幼儿更好地理解歌词情感以及培养好的节奏感。
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好爸爸坏爸爸》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的内容,认识歌曲中的角色。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能力和音乐节奏感,让幼儿能够跟上歌曲的节奏进行演唱。
3. 情感目标:让幼儿学会感恩父母,懂得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和付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演唱歌曲《好爸爸坏爸爸》。
难点:让幼儿能够理解并表达出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的音频文件、歌词课件、乐器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好爸爸坏爸爸》,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魅力。
2. 教学歌词: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词,让幼儿了解歌曲的内容,认识歌曲中的角色。
3. 教授歌曲:教师教授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让幼儿跟着音乐一起演唱。
4. 练习演唱: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演唱练习,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5. 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幼儿表达出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让幼儿懂得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和付出。
五、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2. 教师可以通过家园联系,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是否能够表达出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3. 教师可以通过课后访谈,了解幼儿对本次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内容:1. 歌曲学习:深入学习歌曲《好爸爸坏爸爸》,包括歌词理解、旋律演唱和节奏感知。
2.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歌曲中好爸爸和坏爸爸的角色,理解父母的行为对子女的影响。
3. 家庭作业:布置回家任务,让幼儿与父母一起完成一首感恩的歌曲或动作,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
七、教学方法:1. 互动教学: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让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音乐兴趣。
2. 示范教学:教师通过示范演唱和动作,引导幼儿正确学习歌曲。
3. 家庭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共同完成家庭作业,增强家庭亲子关系。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好爸爸坏爸爸》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好爸爸坏爸爸》一、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的学习,让幼儿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2.培养幼儿对父亲的感情,增进亲子关系。
3.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好爸爸坏爸爸》,感受歌曲的情感。
2.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把握和动作的配合。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的音乐带、歌词卡片。
2.教学道具:小卡片、画笔、贴纸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播放歌曲《好爸爸坏爸爸》,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1.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歌曲的名字,并简要介绍歌曲内容。
2.歌曲学习2.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歌词,熟悉歌词内容。
2.2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的发音和节奏。
2.3教师与幼儿一起唱歌曲,检查幼儿的学习效果。
3.歌曲表演3.1教师将歌曲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由一个小组负责表演。
3.2各小组进行排练,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熟悉动作。
3.3各小组依次表演,其他小组观看并进行评价。
4.情感教育4.1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与父亲的故事,增进亲子关系。
4.2教师邀请一位父亲到课堂,与幼儿互动,让幼儿感受父亲的关爱。
5.2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父亲一起唱歌曲,增进亲子关系。
五、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歌曲表演中。
3.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通过歌曲教学,增进幼儿与父亲的感情。
六、教学效果评价1.通过歌曲学习,幼儿能熟练地唱出《好爸爸坏爸爸》,并掌握歌曲的节奏。
2.幼儿能通过歌曲表演,展示自己的才艺,增强自信心。
3.幼儿与父亲的感情得到增进,亲子关系更加和谐。
七、教学延伸1.开展以“爸爸”为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用画笔表达对父亲的喜爱。
2.组织亲子活动,让幼儿与父亲共同完成一个有趣的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关于好爸爸坏爸爸的音乐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关于好爸爸坏爸爸的音乐教案适用年级:幼儿园中班课时:2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通过音乐活动,体验家庭亲子关系的情感。
2. 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3. 教育孩子们学会感恩,理解父母的爱。
二、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好爸爸坏爸爸的歌曲2. 图片:爸爸和孩子的温馨图片3. 教具:小乐器(如沙锤、铃鼓等)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孩子们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孩子们的热情。
b. 教师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孩子们自由舞动身体,感受音乐的节奏。
2. 歌曲学习(5分钟)a. 教师向孩子们介绍好爸爸坏爸爸的歌曲,并播放歌曲让孩子们欣赏。
b. 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唱歌曲,注意指导孩子们正确的音准和节奏。
c. 教师教孩子们用手势和动作表现歌曲中的情感,如微笑、拥抱等。
3. 亲子游戏(5分钟)a. 教师邀请家长参与亲子游戏,游戏内容为模仿爸爸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如孩子骑在爸爸背上、爸爸抱孩子等。
b. 教师引导孩子们用音乐和动作表现亲子间的爱意,如唱歌曲、拥抱等。
4. 创意表达(5分钟)a. 教师给每个孩子发放一张爸爸和孩子的图片,让孩子们用彩笔、贴纸等装饰图片,表现出自己心中的好爸爸或坏爸爸。
b. 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作品中爸爸的特点和自己的感情。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a. 教师引导孩子们思考:什么是好爸爸坏爸爸?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父母?b. 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孩子们在歌曲学习和亲子游戏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2. 关注孩子们在创意表达环节中的创作水平和情感表达,评价他们的想象力和对父母的理解。
五、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加孩子们的音乐活动,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2. 组织孩子们参观父亲的工作场所,了解父亲的辛勤付出。
3. 开展“爸爸我来照顾你”活动,让孩子们体验照顾父亲的责任感。
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好爸爸坏爸爸》
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好爸爸坏爸爸》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理解《好爸爸坏爸爸》这首歌曲的内容和意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技巧,如音准、节奏、咬字等。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增进亲子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唱《好爸爸坏爸爸》这首歌曲。
难点:帮助幼儿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钢琴、吉他等乐器,教学PPT,音响设备。
2. 材料准备:乐谱、歌词卡片、头饰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好爸爸坏爸爸》主题曲,引导幼儿说出歌曲的名字和内容。
2. 教学歌词: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词,解释歌词中的意义。
3. 教学旋律:教师弹奏乐器,教幼儿唱旋律,注意指导幼儿的音准和节奏。
4. 合唱练习: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合唱练习,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5. 角色扮演: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扮演歌曲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练习。
6.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歌曲内容,强调歌曲中的道德观念。
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演唱《好爸爸坏爸爸》,增进亲子关系。
2. 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作业完成情况,对幼儿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延伸活动:1. 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举办《好爸爸坏爸爸》亲子歌唱比赛,增进亲子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2. 主题班会:组织一次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和父母的故事,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幼儿理解和践行歌曲中的道德观念。
八、教学反馈:教师应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演唱《好爸爸坏爸爸》的情况,以及家长对教学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调整。
九、课后作业:1. 家长协助幼儿录制演唱《好爸爸坏爸爸》的视频,至班级群,与大家分享。
2. 家长与幼儿一起完成一幅以“我的爸爸”为主题的画作,展示父子(女)间的亲情。
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好爸爸、坏爸爸》
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好爸爸、坏爸爸》一、教学目标1.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和艺术表达能力。
2.学习《好爸爸、坏爸爸》这首歌曲,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节奏感。
3.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CD或音乐播放器。
2.《好爸爸、坏爸爸》歌曲的歌词。
3.柔软的地垫或床垫。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为了让幼儿们进入音乐状态,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
可以让幼儿们跟着音乐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比如跳跃、摇摆等,让他们身体活动起来。
2. 歌曲学唱(15分钟)让幼儿们坐在地垫或床垫上,播放《好爸爸、坏爸爸》这首歌曲。
首先,教师可以做一个简短的介绍,告诉幼儿们这首歌的主题是爸爸,激发他们的兴趣。
然后,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们一起听一遍这首歌,让他们用耳朵去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接下来,教师可以逐句教唱歌词,让幼儿们跟着一起唱。
可以多唱几遍,直到幼儿们能熟练地唱出整首歌曲。
3. 动作表演(20分钟)让幼儿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角色:好爸爸和坏爸爸。
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一些时间让他们商量和排练,想出一些能表达角色特点的动作和表情。
然后,让每个小组依次上台表演。
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歌曲作为背景音乐。
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观看并鼓励表演小组的同学。
教师可以在表演结束后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可以提出一些建议,帮助幼儿们改进表演。
4. 音乐游戏(15分钟)为了让幼儿们更深入地理解歌曲的内容和节奏,可以进行一些音乐游戏。
游戏一:跳舞比赛将幼儿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上台进行跳舞表演。
教师通过播放《好爸爸、坏爸爸》这首歌来控制跳舞的时间。
每个小组可以自由选择表演方式,但要与歌曲的节奏相匹配。
观众可以根据表演的亮点来评选出最佳的小组。
游戏二:跟着节奏走教师保持歌曲的播放,幼儿们按照歌曲的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比如拍手、跺脚、摇头等。
可以逐渐增加动作的难度,让幼儿们挑战自己,体验到音乐给予的魅力和动力。
音乐教案-音乐活动好爸爸、坏爸爸
音乐教案-音乐活动好爸爸、坏爸爸教案名称:音乐活动《好爸爸、坏爸爸》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的不同角色;2. 培养学生对家庭成员的欣赏和理解;3.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表演能力。
教学内容:音乐活动《好爸爸、坏爸爸》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2. 教学PPT或图片,展示家庭成员和他们的角色;3. 准备相关道具,例如爸爸角色扮演服装。
教学流程:引入活动(5分钟):1. 教师出示家庭成员的图片或PPT,介绍不同的家庭成员角色,包括爸爸;2. 利用图片和简单的描述,让学生谈论和分享对不同家庭成员的认识和感受。
活动1:表演听歌曲(10分钟):1. 教师播放《好爸爸、坏爸爸》的歌曲。
2. 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分段表演好爸爸和坏爸爸的角色。
3. 学生可以利用简单的道具或服装来扮演角色。
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讨论不同角色的爸爸在歌曲中的表现,例如好爸爸是怎样的人,坏爸爸又是怎样的人。
2. 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体会,分享对爸爸角色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2:创作家庭角色画像(15分钟):1. 学生以家庭成员为主题,创作家庭角色画像。
2. 学生可以用文字、绘画或图片等形式来描绘爸爸的形象和特点。
3. 学生可以互相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创作作品。
活动3:演唱和伴奏(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指定一个学生担任“指挥”角色,其他学生作为合唱组。
2. 学生学习和练习演唱《好爸爸、坏爸爸》的歌曲。
3. “指挥”学生指挥其他学生配合演唱,并加入简单的伴奏音乐。
结束活动(5分钟):1. 教师总结活动,鼓励学生对家庭成员的理解和欣赏。
2. 学生分享活动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拓展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家庭成员的角色,例如妈妈、爷爷、奶奶等,进行相似的音乐表演活动。
2. 学生可以尝试编写自己的家庭角色歌曲,发挥创造力,表达对家庭成员的感激和爱。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表演的表现,包括肢体语言、音乐节奏等;2. 讨论和分享活动中学生的观点和体会;3. 学生个人创作作品的内容和表现。
中班音乐教案好爸爸、坏爸爸
中班音乐教案好爸爸、坏爸爸教案:中班音乐教案——好爸爸、坏爸爸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音乐教材,歌曲《好爸爸、坏爸爸》是一首富有教育意义的歌曲,旨在让学生通过歌曲了解父子关系,感受家庭的温暖。
歌曲共两段,第一段描述了好爸爸的形象,第二段描述了坏爸爸的形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的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增强音乐素养。
3. 通过歌曲教育,让学生理解父子关系,感受家庭的温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的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难点:让学生理解父子关系,感受家庭的温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黑板、粉笔、教学课件学具:教材、乐谱、录音机、耳机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播放歌曲《好爸爸、坏爸爸》,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词,解释歌词中的父子关系,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含义。
(3)学生跟唱歌曲,教师纠正发音和节奏。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首与父子关系相关的歌曲,如《爸爸的祝福》,为学生讲解歌曲的结构、旋律和歌词的含义。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首父子关系的歌曲进行演唱,其余组进行评价。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好爸爸、坏爸爸好爸爸:关爱、陪伴、教育坏爸爸:严厉、忽视、误导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向父母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意,并分享本节课学到的父子关系知识。
2. 请学生选取一首父子关系的歌曲,进行演唱,并录制成视频,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要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观察学生对父子关系的理解和家庭的互动情况,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亲子活动,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增进彼此的感情,感受家庭的温暖。
还可以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上的父子关系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中班音乐教案:好爸爸、坏爸爸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好爸爸和坏爸爸的特点,理解歌曲的含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能力和音乐节奏感。
3. 情感目标:教育幼儿学会感恩父母,珍惜家庭亲情。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名称:《好爸爸、坏爸爸》2. 歌曲歌词:好爸爸,好爸爸,辛勤工作为了家;坏爸爸,坏爸爸,只知道喝酒玩耍;好爸爸,好爸爸,默默付出无人知;坏爸爸,坏爸爸,被人指责还不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唱《好爸爸、坏爸爸》这首歌曲,理解歌曲的含义。
2. 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三角铁、铃鼓等乐器。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好爸爸和坏爸爸的特点,引导幼儿发表自己对爸爸的看法。
2. 学习歌曲: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好爸爸、坏爸爸》歌曲,讲解歌曲的节奏和音准,让幼儿跟着音乐唱一遍。
3. 乐器伴奏:教师带领幼儿用三角铁、铃鼓等乐器为歌曲伴奏,让幼儿感受音乐的韵律。
4. 小组比赛:将幼儿分成两个小组,进行唱歌比赛,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欲望。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谈谈对爸爸的爱,教育幼儿学会感恩父母,珍惜家庭亲情。
六、教学拓展: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爸爸表达自己的爱意,并观察爸爸的反应。
2. 亲子活动:邀请爸爸妈妈参加亲子音乐会,让幼儿与爸爸共同演唱《好爸爸、坏爸爸》。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唱歌能力和乐器演奏水平。
2. 家庭反馈:收集家长对幼儿在家庭中表现的评价,了解幼儿对爸爸的认识和感情。
八、教学调整:1. 根据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适时调整教学内容,重复讲解和练习,确保幼儿掌握。
2. 根据家庭反馈,针对性地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爸爸的角色。
九、教学延伸:1. 开展“爸爸我来宠”主题活动,让幼儿为爸爸画一幅画、制作一份礼物,表达自己的爱意。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好爸爸,坏爸爸》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好爸爸,坏爸爸》含反思一、教学背景教学对象:幼儿园中班学生教学内容:音乐教学《好爸爸,坏爸爸》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目的: 1. 通过音乐教学,让孩子们了解父母是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人 2. 引导孩子们正确看待父母的角色,树立启示意识 3. 培养孩子们爱家爱父母的情感二、教学内容及步骤1. 疯狂的拍拍手教学目的:通过动感的音乐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为下面的教学做准备。
教学步骤: 1. 活跃课堂气氛,让孩子们放松愉快。
2. 播放《小兔乖乖》的音乐,引导孩子们跟随音乐的节奏做简单的拍手、跳跃动作。
3. 增加音乐的节奏感,逐渐增加动作的难度。
2. 好爸爸,坏爸爸教学目的:引导孩子认识和思考父亲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培养孩子们正确对待父亲的态度。
教学步骤: 1. 播放《好爸爸,坏爸爸》的音乐,感受歌曲的情感和旋律。
2. 与孩子们一起欣赏歌词,并引导孩子们去理解歌词中的内涵。
3. 让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代表好爸爸,一组代表坏爸爸,在歌曲的旋律中表演。
通过表演增强孩子们的理解和感受。
3. 家庭乐园教学目的:让孩子们了解在家庭中如何与父亲交流,学习倾听,表达情感。
教学步骤: 1. 给孩子们分成小组,组成一个虚拟的家庭。
2. 让孩子们在这个家庭中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模拟一个父亲和孩子交流的场景。
3. 引导孩子们思考父亲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并在交流中从父亲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4. 感恩最亲爱的人,我的父亲教学目的:培养孩子们感恩父亲,表达爱的情感。
教学步骤: 1. 引导孩子们思考自己父亲的好,写下自己感恩的话语。
2. 让孩子们用歌声表达出对父亲的感激和爱。
同时,引导孩子处理情感的方式。
三、教学反思本堂音乐教学通过活动和歌曲让孩子们认识到父亲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在体验和感受中,孩子们发现自己家庭中的父亲是最亲爱的人。
在活动中,孩子们表现活泼可爱,课堂氛围轻松愉快。
同时,孩子们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自我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
中班音乐:《好爸爸、坏爸爸》教案及反思
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好爸爸、坏爸爸》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好爸爸、坏爸爸活动目标:1、幼儿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2、幼儿能运用动作、表情根据旋律基本合拍地表演爸爸。
3、通过表演更能激发幼儿“爱爸爸”的情感。
活动准备:1、幼儿已经调查过爸爸,并谈论过爸爸的本领和特征。
2、幼儿已基本会唱歌曲,并能为歌曲打节奏。
3、准备一副带有胡子的眼镜。
4、半圆形的座位。
活动过程:一、导入(1)复习踵趾小跑步《摘果子》进场。
导入语1:小朋友跟着爸爸一起摘果子吧!导入语2:小朋友辛苦了?爸爸除了会摘果子还会干什么呢?(请2名幼儿说)噢!歌曲“好爸爸坏爸爸“中爸爸也会做饭、洗衣服,那我们给它配上好听的节奏吧!(2)为歌曲配上节奏。
二、创编动作(1)分段创编a段小朋友表演的真不错,那歌曲中的爸爸会哪些本领呀?那他是怎样做饭、洗衣服的呢?(爸爸的动作是最酷的)那爸爸高兴时会怎么样呢?(我们来学学爸爸高兴时的动作)小朋友做错事情时,爸爸会怎么样?(我们来学学爸爸的动作)咦?怎么啦?(2)A段整段表演那我们一起来表演爸爸,要注意表情。
(3)分段创编b段爸爸会打人,那爸爸还是一位好爸爸吗?(幼儿回答)那谁来用歌曲里的话唱一唱?这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优美、缓慢)那我们怎样用动作来表现呢?(4)b段整段表演那我们再来表演一下这段美好的音乐吧!(5)提问,那你有一个怎样的爸爸?你们爸爸的共同特征是什么?(胡子)三、表演(1)这次我们边唱边跳。
(2)这回我们跟着音乐来跳一遍。
(3)分角色表演(老师做爸爸,小朋友做孩子)提出要求:在爸爸打孩子的时候,孩子把屁股伸出,爸爸用手狠狠的打。
(4)男孩做爸爸,女孩做孩子再次表演。
四、情感教育我们都有一个好爸爸,所以我们也要做一个好孩子,不能让爸爸生气,好吗?中班音乐活动《好爸爸、坏爸爸》反思本次中班音乐活动《好爸爸、坏爸爸》旨在通过歌曲演唱和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家庭中的亲情,并引导他们理解父母的不同角色和行为方式。
音乐教案-音乐活动好爸爸、坏爸爸
音乐教案-音乐活动“好爸爸、坏爸爸”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音乐活动体验家庭亲情,感受父爱的伟大。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的学习演唱。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家庭成员,通过音乐表演展示家庭亲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理解歌曲背后的家庭亲情。
2.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能够流畅地演唱。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的曲谱及歌词。
2. 教学用具:钢琴、吉他等乐器。
3. 角色道具:家庭常用物品,如帽子、围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好爸爸、坏爸爸》,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音乐。
2. 讲解: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解析歌词中的家庭亲情。
3. 学唱: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节奏的变化。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各组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歌曲《好爸爸、坏爸爸》。
6. 总结:教师点评学生表现,强调家庭亲情的重要性。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主题音乐会:邀请家长参与,学生表演家庭主题的节目,增进亲子关系。
2.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创作一首关于家庭的歌曲或故事,下周课堂上分享。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团队协作等方面。
2. 演唱技巧:评价学生在学唱歌曲过程中的音准、节奏、发音等方面。
3. 角色扮演:评价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情感投入、表达能力等方面。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学习感受,是否喜欢这种教学方式。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以及家长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九、教学改进: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2. 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好爸爸、坏爸爸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好爸爸、坏爸爸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通过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理解父母的不同角色和表现方式。
2. 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节奏感。
3. 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的歌词和旋律。
2. 通过歌曲理解父爱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和《好爸爸、坏爸爸》的音乐。
2. 图片或道具展示父亲的各种形象(如工作时、玩耍时、严厉时、温柔时等)。
3. 制作一些简单的节奏乐器,如沙锤、铃鼓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入父亲的不同角色和表现方式,引发孩子们的兴趣和思考。
2. 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孩子们逐句学习歌词,解释歌词的意思,让孩子们理解歌曲的主题。
3. 学习旋律:教师播放歌曲,让孩子们聆听并跟随旋律哼唱。
4. 歌曲表演:分组或个别表演,使用图片或道具辅助表演,增强孩子们的角色理解和情感表达。
5. 节奏游戏:使用自制的节奏乐器,配合歌曲进行节奏练习和游戏,提高孩子们的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延伸:1. 讨论: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爸爸在生活中的各种表现,以及自己对这些表现的感受和理解。
2. 创作:鼓励孩子们尝试创作自己的“好爸爸、坏爸爸”歌词,表达自己对父爱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父爱的多元性和复杂性,鼓励孩子们尊重和理解父母的不同角色和表现方式。
教学评估:1. 观察和记录孩子们在歌曲学习和表演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通过讨论和创作活动,评估孩子们的情感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孩子们在家中的行为变化和对父爱理解的深化程度。
音乐好爸爸坏爸爸教案
音乐好爸爸坏爸爸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欣赏歌曲《好爸爸坏爸爸》,感受歌曲中所表达的父子情感。
2、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3、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如演唱、舞蹈、乐器演奏等,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感受父子之间的爱与矛盾。
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能够准确演唱。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音乐表达出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引导学生在表现歌曲时,发挥创意,展现个性。
三、教学方法1、聆听法:让学生多次聆听歌曲,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讲解法: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含义以及音乐知识。
3、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或演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音乐。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的思维。
5、实践法:让学生通过演唱、舞蹈、乐器演奏等方式实践,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一段温馨的父子相处的视频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在你们心中,爸爸是什么样的?2、欣赏歌曲第一次播放歌曲《好爸爸坏爸爸》,让学生安静聆听,感受歌曲的整体氛围。
第二次播放歌曲,让学生跟随歌曲的节奏轻轻拍手,感受歌曲的节奏特点。
3、歌曲分析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
逐句讲解歌词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父子之间复杂的情感,既有爸爸的严厉,也有爸爸的关爱。
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如节奏的快慢、音的高低等。
4、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
让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强调情感的投入。
5、歌曲表现分组讨论:如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这首歌曲,如演唱形式(独唱、合唱、轮唱等)、舞蹈动作、乐器伴奏等。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创意表现,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6、拓展延伸让学生分享自己与爸爸之间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爸爸的爱。
鼓励学生回家为爸爸唱这首歌,表达自己的感情。
7、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在表达情感方面的重要作用。
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爸爸、坏爸爸》
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爸爸、坏爸爸》一、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的旋律和节奏,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2.学会歌曲的基本演唱,提高歌唱技巧。
3.通过歌曲,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幼儿对父亲的尊敬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好爸爸、坏爸爸》。
2.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和旋律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的音乐带、歌词卡片。
2.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3.教学辅助:图片、卡片、道具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好爸爸、坏爸爸》,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首歌曲怎么样?请用词语形容一下。
”(二)教学歌曲1.教师出示歌词卡片,逐句教唱歌曲《好爸爸、坏爸爸》。
2.教师引导幼儿关注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注意演唱时的呼吸和表情。
3.教师与幼儿一起演唱歌曲,纠正发音和节奏。
(三)歌曲表演1.教师邀请几名幼儿上台,分角色表演歌曲《好爸爸、坏爸爸》。
2.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中的情感,如开心、生气等。
3.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四)歌曲讨论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歌曲《好爸爸、坏爸爸》中父亲的形象。
2.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好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坏爸爸呢?”2.教师引导幼儿反思自己在歌曲学习中的收获,如:学会了歌曲、懂得了尊重父亲等。
3.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将歌曲分享给父母,增进亲子关系。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的教学,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歌曲,提高了歌唱技巧。
2.在歌曲讨论环节,幼儿对父亲的形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懂得了尊重和热爱父亲。
3.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幼儿关注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培养了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4.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互动积极,课堂氛围活跃。
5.不足之处:部分幼儿在演唱时仍存在发音不准确、节奏不稳定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小班音乐教案《好爸爸、坏爸爸》附反思
小班音乐教案《好爸爸、坏爸爸》附反思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的旋律和歌词,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2.学会歌曲,培养音乐节奏感,提高歌唱能力。
3.激发对父亲的热爱之情,增进亲子关系。
二、教学重点1.学会歌曲《好爸爸、坏爸爸》。
2.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
2.歌词的理解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
2.钢琴或音响设备。
3.父亲节相关道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好爸爸、坏爸爸》。
(2)引导幼儿倾听,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歌曲学习(1)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注意节奏和音准。
(2)教师逐句教唱,引导幼儿学会歌词。
(3)全体幼儿跟唱,教师纠正发音和音准。
3.歌曲表演(1)教师邀请部分幼儿进行歌曲表演,展示歌曲情感。
(2)全体幼儿跟随音乐,进行动作表演。
4.情感表达(1)教师引导幼儿谈论自己的爸爸,分享爸爸的优点和不足。
(2)教师鼓励幼儿用歌曲表达对爸爸的爱。
5.活动延伸(1)教师组织幼儿制作父亲节礼物,如贺卡、手工制品等。
(2)教师引导幼儿将礼物送给爸爸,表达对爸爸的感激之情。
六、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本次教学过程中,幼儿对歌曲《好爸爸、坏爸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歌曲学习和表演。
通过歌曲,幼儿表达了对父亲的热爱之情,增进了亲子关系。
2.教学方法3.教学改进(1)在歌曲学习环节,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分组唱、接龙唱等,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2)在情感表达环节,可以引导幼儿用更多的方式表达对父亲的爱,如绘画、写信等。
(3)在活动延伸环节,可以增加亲子互动环节,如亲子游戏、亲子制作等,让父母参与其中,增进亲子关系。
4.教学感悟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教学,我更加认识到,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需要家庭的支持和配合。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修订幼儿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音乐教案-音乐活动---好爸爸、坏爸
爸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Music Lessons-Music Activities-Good Dad, Bad Dad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幼儿园
编订:FoonShion教育
音乐教案-音乐活动---好爸爸、坏爸爸
韵律:好爸爸坏爸爸
活动目标:
1、幼儿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2、幼儿能运用动作、表情根据旋律基本合拍地表演爸爸。
3、通过表演更能激发幼儿“爱爸爸”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调查过爸爸,并谈论过爸爸的本领和特征。
2、幼儿已基本会唱歌曲,并能为歌曲打节奏。
3、准备一副带有胡子的眼镜。
4、半圆形的座位。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复习踵趾小跑步《摘果子》进场。
导入语1:小朋友跟着爸爸一起摘果子吧!
导入语2:小朋友辛苦了?爸爸除了会摘果子还会干什么呢?(请2名幼儿说)
噢!歌曲“好爸爸坏爸爸“中爸爸也会做饭、洗衣服,那我们给它配上好听的节奏吧!
(2)为歌曲配上节奏。
二、创编动作
(1)分段创编a段
小朋友表演的真不错,那歌曲中的爸爸会哪些本领呀?
那他是怎样做饭、洗衣服的呢?(爸爸的动作是最酷的)那爸爸高兴时会怎么样呢?(我们来学学爸爸高兴时的动作)
小朋友做错事情时,爸爸会怎么样?(我们来学学爸爸的动作)咦?怎么啦?
(2)A段整段表演
那我们一起来表演爸爸,要注意表情。
(3)分段创编b段
爸爸会打人,那爸爸还是一位好爸爸吗?(幼儿回答)那谁来用歌曲里的话唱一唱?
这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优美、缓慢)那我们怎样用动作来表现呢?
(4)b段整段表演
那我们再来表演一下这段美好的音乐吧!
(5)提问,那你有一个怎样的爸爸?你们爸爸的共同特征是什么?(胡子)
三、表演
(1)这次我们边唱边跳。
(2)这回我们跟着音乐来跳一遍。
(3)分角色表演(老师做爸爸,小朋友做孩子)
提出要求:在爸爸打孩子的时候,孩子把屁股伸出,爸爸用手狠狠的打。
(4)男孩做爸爸,女孩做孩子再次表演。
四、情感教育韵律:好爸爸坏爸爸
活动目标:
1、幼儿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2、幼儿能运用动作、表情根据旋律基本合拍地表演爸爸。
3、通过表演更能激发幼儿“爱爸爸”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调查过爸爸,并谈论过爸爸的本领和特征。
2、幼儿已基本会唱歌曲,并能为歌曲打节奏。
3、准备一副带有胡子的眼镜。
4、半圆形的座位。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复习踵趾小跑步《摘果子》进场。
导入语1:小朋友跟着爸爸一起摘果子吧!
导入语2:小朋友辛苦了?爸爸除了会摘果子还会干什
么呢?(请2名幼儿说)
噢!歌曲“好爸爸坏爸爸“中爸爸也会做饭、洗衣服,那我们给它配上好听的节奏吧!
(2)为歌曲配上节奏。
二、创编动作
(1)分段创编a段
小朋友表演的真不错,那歌曲中的爸爸会哪些本领呀?
那他是怎样做饭、洗衣服的呢?(爸爸的动作是最酷的)那爸爸高兴时会怎么样呢?(我们来学学爸爸高兴时的动作)
小朋友做错事情时,爸爸会怎么样?(我们来学学爸爸的动作)咦?怎么啦?
(2)A段整段表演
那我们一起来表演爸爸,要注意表情。
(3)分段创编b段
爸爸会打人,那爸爸还是一位好爸爸吗?(幼儿回答)那谁来用歌曲里的话唱一唱?
这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优美、缓慢)那我们怎样用动作来表现呢?
(4)b段整段表演
那我们再来表演一下这段美好的音乐吧!
(5)提问,那你有一个怎样的爸爸?你们爸爸的共同特
征是什么?(胡子)
三、表演
(1)这次我们边唱边跳。
(2)这回我们跟着音乐来跳一遍。
(3)分角色表演(老师做爸爸,小朋友做孩子)
提出要求:在爸爸打孩子的时候,孩子把屁股伸出,爸爸用手狠狠的打。
(4)男孩做爸爸,女孩做孩子再次表演。
四、情感教育
我们都有一个好爸爸,所以我们也要做一个好孩子,不能让爸爸生气,好吗?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
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