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
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
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试行)银监发〔2011〕63 号本标准适用范围为根据《银行业监管统计管理暂行办法》 ( 2004 年第 6 号主席令)开展监管统计工作的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下文简称“银行”)。
标准的总体框架包含 5 方面要素,分别为:组织机构及人员,制度建设,系统保障和数据标准,数据质量的监控、检查与评价,数据的报送、应用和存储。
5 方面要素下共有 15 项原则,每项原则下有若干具体标准,共 61 条标准。
(一)组织机构及人员原则 1 组织领导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本行数据质量管理和监管统计工作,明确政策和目标,建立机制和流程,落实各环节责任。
具体标准:1 . 1 银行董事会制定明确的政策,将本行数据质量管理纳入内控合规体系和战略规划之中,并定期对其有效性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1 .2 银行高级管理层确立数据质量管理的目标,建立机制和流程,明确职权和责任,定期对本行数据质量管理水平进行评估,并有效落实数据质量问责制。
1 . 3 银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本行监管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负责,亲自或委派领导班子成员(以下简称“主管领导” ) 组织领导监管统计工作,对制度性变革等重大监管统计事项能够及时研究部署,在资源调配方面予以充分支持和保障。
原则 2 归口管理银行对监管统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确定归口管理部门组织管理本机构的监管统计工作。
具体标准:2 . 1 银行总行确定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授权其负责全行监管统计领导、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2 . 2 总行归口管理部门根据授权负责制定全行监管统计工作制度和流程,提出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措施,协调和督促其他相关业务部门,共同做好监管统计工作,定期检查并发现监管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向主管领导报告。
2 .3 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确定相应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级机构监管统计工作,在总行归口管理部门统一领导下,有效履行监管统计相关职责。
银行统计监督管理制度
银行统计监督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银行统计监督管理工作,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准确性,保障国家金融统计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同时加强对银行业统计信息的使用和管理,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统计数据来源及采集一、银行各类统计数据来源主要包括经营数据、风险数据、财务数据等。
二、银行统计数据采集主要通过人工采集、系统自动采集和第三方数据采集等方式,确保数据来源准确、真实。
三、统计数据的采集应按照国家相关管理规定进行,确保数据的合法性和完整性。
第三章统计数据准确性及保障一、银行应加强对统计数据的核对和审计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二、银行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对统计数据来源、采集、处理及报送等环节进行严格监控,有效防范各类数据异常及错误。
三、银行应对涉及统计数据的信息系统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第四章统计数据报送要求一、银行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时限,准确、及时地向相关部门报送各类统计数据。
二、银行应加强对统计数据报送过程的监督和审核工作,确保报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银行应建立健全统计数据报送的内部流程和控制制度,对报送信息进行审批和备案管理。
第五章统计数据使用管理一、银行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统计数据使用的规定,确保数据的合法使用和保密安全。
二、银行应建立健全统计数据使用和共享的内部管理机制,对数据的使用范围和权限进行明确规定和控制。
三、银行应对统计数据的外部共享和提供进行严格审核和管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第六章统计数据监督检查一、银行应接受国家统计部门和监管机构对统计数据的监督检查和评估工作,配合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
二、银行应加强对统计数据监督检查工作的准备和整改工作,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三、银行应建立健全内部统计数据监督检查机制,对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定期抽查和核对。
第七章统计数据违规处罚一、对于故意篡改、隐瞒和虚报统计数据的行为,银行应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包括纪律处分、行政处罚等。
评估手册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评估手册中国银监会《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评估组编写2011年7月《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评估手册前言全面、及时和准确的监管统计信息是银监会提升监管有效性、银行做好风险管控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提升数据质量,从根本上要解决体制和机制问题,要从银行基础数据的管理抓起,从组织、制度、系统和流程建设抓起。
2011年初到5月份,银监会经过充分研究讨论和征求各方面意见,起草了《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试行)》,在全面总结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套既符合实际、又有一定前瞻性的良好标准和要求。
2011年6月下旬至7月初,银监会评估领导小组组织了三个评估组,对照《良好标准》,分别对三家银行进行了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外部评估。
从评估情况看,外部评估工作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较高,各种因素均可能影响评估结论的确定。
为推进评估工作在全国扎实开展,保证评估的严肃性,领导小组决定,由评估人员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撰写《<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评估手册》(以下简称《评估手册》)。
《评估手册》力求帮助评估人员更好的理解良好标准的内涵、标准间的关系、评估方法和重点,并通过评估实例分析,帮助评估人员把握好评估尺度。
《评估手册》可作为良好标准外部评估的参考工具书使用。
《评估手册》的结构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评估工作的组织开展、方式方法和有关原则进行总体介绍,第二部分是对各项原则标准的具体评估方法进行说明。
每一项原则下有三项内容,一是对此原则的要义解读和总体把握,二是评估中调阅资料的清单,三是访谈中了解和询问的要点。
每一条标准下,列出了两项内容,一是此标准的评估重点,二是参考案例。
《评估手册》的撰写是集体的成果,参与撰写《评估手册》的人员包括统计部、全国各地银监局的同志,还有来自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专家。
《评估手册》第一部分“评估工作的开展和总体原则方法介绍”由白雪梅同志起草;第二部分第一项要素“组织机构及人员”起草人为:赵铮、李健全、罗楠、马野川、孙玲玲;第二项要素“制度建设”起草人为:刘志清、鄢姣、李应军、余志祥、周杰;第三项要素“系统保障和数据标准”起草人为:刘忠瑞、曹洪、郑珊珊、陈飒、高峰、朱佳鑫、刘冬梅;第四项要素“数据质量的监控、检查与评价”起草人为毛仙青、韦琬、高超、许清建、王洋、王彦兮;第五项要素“数据的报送、应用和存储”起草人为:费英珮、孙慧、黄宁莹、李婧、梁江波、任洪波。
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最新版)评估模板
标准 14.3 标准 14.4 原则15 资料存储
标准 标准 标准
15.1 15.2 15.3
良好标准(试行)
表
评估结论
原则7 基础系统 标准 7.1 标准 7.2 标准 7.3 标准 7.4 标准 7.5
原则8 监管统计系统
标准 8.1 标准 8.2 标准 8.3 标准 8.4 标准 8.5 标准 8.6 原则9 数据标准 标准 9.1 标准 9.2 标准 9.3 原则10 日常监控 标准 10.1 标准 10.2 标准 10.3
《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组织领导 标准 1.1 标准 1.2 标准 1.3 原则2 归口管理 标准 2.1 标准 2.2 标准 2.3 原则3 岗位设置 标准 3.1 标准 3.2 标准 3.3 标准 3.4 标准 3.5 评估结论 原则标准 原则4 团队建设 标准 4.1 标准 4.2 标准 4.3 标准 4.4 原则5 管理制度 标准 5.1 标准 5.2 标准 5.3 原则6 业务制度 标准 6.1 标准 6.2 标准 6.3 标准 6.4
标准 标准 原则11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原则12 标准 标准 标准 原则13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原则14 标准 标准
10.4 10.5 监督检查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考核评价 12.1 12.2 12.3 数据报送 13.1 13.2 13.3 13.4 分析应用 14.1 14.2
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及实施方案介绍共37页文档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银行统计数据质量及数据资料管理办法
**银行统计数据质量及数据资料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提高我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提升统计水平,规范我行统计数据资料管理,结合本行统计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统计数据质量指各报送单位涉及的所有统计报表及相关工作中统计内容的真实性、统计数据表间一致性、相关统计工作情况。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统计数据资料是指统计工作过程中编制的各种统计报表、分析报表,电子数据等资料。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本行所有报送单位。
第二章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第五条本行统计报表编制必须严格按照“分级负责、逐级上报、集中汇总的办法进行管理。
编制、报送各类统计报表必须全面、及时、准确,做到表单不缺、时间不拖、数字不错。
第六条业务报表必须经统计人员核对无误后,报主管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上报实行双轨制,即在报送电子版的同时报送报表打印件,上报电子版采用网络传输方式,报表打印件采用专人送达的方式。
第七条本行要在统计数据填报、汇总、整理的每个阶段,从基础数据收集和部门间主要统计数据的衔接,到最后数据的确定,对数据质量进行认真审核,确保统计数据客观真实。
第八条 **对统计数据质量统一管理,负责各报送单位统计数据质量的监督、检查和评估等项工作;各报送单位对本级统计数据质量进行管理,负责本单位统计数据质量的监督、检查和评估工作。
第九条各报送单位要在建立健全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的基础上,做好统计数据的分析工作。
由统计人员结合工作实际写出统计分析,经分管领导审批后,上报**。
第十条统计数据的分析要本着客观、真实的原则,确实反映出本单位、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切忌弄虚作假,不得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数据。
第十一条在数据质量审核过程中,如果确实发现统计数据错误或有疑问,应当责成填报单位核实订正,并须经该部门负责人和统计员签名或盖章。
第十二条对未经批准对外公布统计资料或瞒报、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报有关部门处理。
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实施方案
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实施方案一、背景银行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其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由于银行业务涉及到大量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所以在业务数据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挑战。
特别是在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方面,一些银行会存在数据不准确、不完整、不及时等问题,这不仅影响银行的正常运营,也极易引发各类金融风险。
为了保障银行的稳健运营并维护金融市场的平稳,国家对银行的监管力度也在逐渐加强,对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此,各银行应当加强对监管统计数据的质量管理,制定符合国家标准的管理方案,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提高监管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银行数据质量处于良好水平。
二、制定标准的目的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的制定,旨在建立标准的数据管理方法,提高银行监管统计数据的质量,保障银行的稳健运营。
具体的目的包括:1.明确银行监管统计数据的管理要求和标准,保障数据质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规范银行监管统计数据采集、传输、验证等流程,提高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效率。
3.加强对银行监管统计数据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数据质量问题,遏制金融风险的发生。
4.建立完善的数据报送和反馈机制,加强银行和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为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三、标准制定的原则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的制定,应以以下原则为基础:1.科学合理。
标准制定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金融行业惯例,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2.综合全面。
标准制定应当全面覆盖银行监管统计数据采集、传输、验证、处理、汇总以及数据报送等各个环节。
3.风险导向。
标准制定应当注重对数据异常风险、操作风险等关键风险的分析和管理。
4.灵活适应。
标准制定应当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根据银行内部业务调整和外部市场变化进行相应的优化和调整。
四、标准内容1.数据采集方案银行应当通过技术手段或人工方式及时、准确地采集监管统计数据,并制定相应的数据来源和采集周期。
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试行评估
描述
评估结论
备查清单
原则11
原则11 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银行将数据质量检查纳入内控合规检查范围,建立监 管统计现场检查制度,定期组织实施。
总述 评估结论
原则11
监督检查
银行将数据质量纳入内控合规检查范围,内控合规管理部门在制 标准 11.1 定年度检查计划时充分考虑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描述
评估结论
备查清单
原则6
业务制度
标准 6.4
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将本行的统计业务制度报监管机构备案, 业务制度若有重大调整或变化,及时向监管机构报告。
描述
评估结论
备查清单
原则7 总述
原则7 基础系统
基础系统:银行业务及管理基础系统实现对监管统计涉及的各项 基础业务和管理信息的全面覆盖,数据维护管理制度和流程完 备,具有较强的数据质量控制功能,保证系统信息全面、及时、 准确反映业务实际。
描述
评估结论
备查清单
原则6
业务制度
统计业务制度对监管统计的内容、方法和口径等方面做出统一规 标准 6.2 定,保证监管统计报表和数据中每一个统计项目的归属关系及取
数路径清晰、准确。
描述
评估结论
备查清单
原则6
业务制度
标准 6.3
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根据监管要求和管理实际,组织其他相关 业务部门持续评价和及时更新统计业务制度。
描述
评估结论
备查清单
原则7
基础系统
业务及管理基础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拓展性,满足新业务、新产品 标准 7.5 和监管新要求的需要,并为监管统计管理系统预留能够灵活加载
的数据接口。
描述
评估结论
银行数据标准管理办法
XX数据标准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行数据标准管理工作,明确管理职责,推动数据标准在业务领域和技术领域的应用,提高我行整体业务运行和管理效率,提升IT实施能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行及分支机构所有与数据标准有关的管理活动,包括数据标准的制定、评审、发布、执行、变更及复审等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数据标准,是指针对我行各种重要数据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以确保这些重要数据在全行内外共同使用和交换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是实施数据治理、提升数据质量的重要基础。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重要数据,是指我行跨业务部门或跨系统多处使用的数据。
第五条数据标准按照数据加工程度划分为基础类数据标准和分析类数据标准两大类型,本办法主要针对基础类数据标准。
第六条本办法所称基础类数据,是指日常业务开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共同业务特征的基础性数据,可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数据主题,包括客户、产品、协议、交易、资产、财务、地址、组织、渠道、营销十个数据主题。
第七条数据标准内容可以划分为业务和技术两部分:(一)业务规范是指从业务层面对数据的统一定义,包括数据项的业务涵义和数据项处理加工的业务规则等;(二)技术规范是指从技术实现层面对数据的统一规范和定义,包括字段长度、数据格式等。
第八条XX银行数据标准制定遵循以下原则:(一)以业务为导向。
基于我行实际业务情况制定数据标准,并根据业务需求分阶段推进制定工作。
(二)全面性及完整性。
数据标准立足于我行整体业务架构,覆盖未来所有经营范围内的相关业务。
(三)前瞻性及科学性。
既满足现阶段业务需求,更应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考虑未来我行业务类型逐步发展所带来的数据标准需求。
(四)遵循外部标准。
充分遵循各类成熟的外部标准,并按照国家标准/国际标准、金融行业标准、监管报送要求的顺序进行采纳。
第九条我行数据标准信息项及代码的选择遵循以下准入原则:(一)已有的内外部成文规范纳入数据标准,包括:行业、国家或国际组织正式发布的数据标准;监管部门管理指引、监管统计规范等已经明确提出要求的相关数据规范;行内已经发文进行明确的相关数据规范。
《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试行)》实施方案
附件二:《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试行)》实施方案作为推进“数据质量年”活动深入开展的重要举措,银监会制定了《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良好标准》),力求全面总结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先进经验,提出既符合实际、又有一定前瞻性的标准和要求,推动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的持续、全面提升。
一、制定《良好标准》的背景和目的全面、及时和准确的监管统计信息不仅是银监会提升监管有效性也是银行做好风险管控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银监会成立以来对这一问题一直十分重视,2007年起建立的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更是对银行数据提出全面要求。
当前,不论是从夯实银行监管基础角度,还是推动银行精细化管理、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建设角度,进一步提高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已迫在眉睫。
提升数据质量,从根本上要解决体制和机制问题,要从银行基础数据的管理抓起,从组织、制度、系统和流程建设抓起。
为此,银监会经过充分研究讨论和征求各方面意见,制定了《良好标准》,为银行持续、全面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提供方向和抓手。
通过组织银行对照《良好标准》实施评估,帮助其确定需要关注的领域,制定行动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改进措施,努力达到《良好标准》的要求。
《良好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对于完善监管功能和模式,实现监管当局和银行的良性互动也是重大探索和创新。
一方面,通过自评和监管评价结合的方式,能够调动银行自身的能动性,将监管与银行自身的管理需要结合起来,提高其内生积极性,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更有效地将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统计人员、主监管员和其他监管人员的合力,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二、《良好标准》的主要框架内容数据质量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各个方面加强管理和协调。
制定《良好标准》的总体原则是抓“因”促“果”,即从影响数据质量的各环节因素入手,建立良好标准的框架要求,督促银行对照标准不断改进统计工作。
《良好标准》涉及组织机构及人员,制度建设,系统保障和数据标准,数据质量的监控、检查与评价,数据的报送、应用和存储等5方面要素、15项原则、61条具体标准,涵盖了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各个方面。
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实施方案
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的银行监管统计数据是在银行业监管系统内的银行数据,监管数据的质量与及时性对于监管部门和银行机构都是极为重要的。
因此,建立和实施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是保障监管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监管效率和银行数据质量的关键所在。
本文旨在提出一种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实施方案,旨在提高银行监管统计数据的质量和精确性。
二、管理标准与流程1. 数据质量管理标准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涵盖五个根本维度: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及时性和可信度。
五个维度分别加以定义和量化:准确性指监管数据的精度和正确性,要求监测不良数据、数据纠正和数据验证等过程的执行。
完整性指监管和漏洞的完全性,要求监管数据不出现遗漏和不良数据,监管数据记录措施、过程、点等均应完整。
一致性指监管数据的一致性和合规性,要求监管数据之间的各个点之间的一致性,并确保监管数据与银行业内部标准和规章制度的要求相符。
及时性指监管数据的录入、提交与审核的可操作性和时间管理,要求银行机构按照监管定期通报时间、格式和要求,及时上报、审核等相应开展。
可信度指监管数据的可信度、保密性和公正性,要求监管数据记录造假、窃用、贩卖等行为的防范和检测。
2. 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流程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流程分为以下六个步骤:第一步:定义和制定数据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及时性、可信度的监管数据质量标准以及故障规定的发生顺序、理解和管理。
第二步:预见与面临数据质量管理问题,预定义和调整数据质量管理策略和标准,包括监测、记录、文件化等管理措施。
第三步:从监管操作规范出发,实践和操作数据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及时性、可信度标准,以目标为导向,推动监管数据质量化。
第四步:引入评估、评估报告和评估意见,收集对未来数据管理方案有效性的反馈,对现有监管数据质量管理和维护进行尽可能的改进和优化。
第五步:针对评估和评估报告的反馈和评估意见进行针对性改进,进一步完善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提高银行监管效率,确保银行监管数据的质量。
(完整word版)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
(完整word版)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试行)银监发〔2011〕63 号本标准适用范围为根据《银行业监管统计管理暂行办法》( 2004 年第6 号主席令)开展监管统计工作的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下文简称“银行”)。
标准的总体框架包含5 方面要素,分别为:组织机构及人员,制度建设,系统保障和数据标准,数据质量的监控、检查与评价,数据的报送、应用和存储。
5 方面要素下共有 15 项原则,每项原则下有若干具体标准,共 61 条标准。
(一)组织机构及人员原则 1 组织领导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本行数据质量管理和监管统计工作,明确政策和目标,建立机制和流程,落实各环节责任。
具体标准:1 . 1 银行董事会制定明确的政策,将本行数据质量管理纳入内控合规体系和战略规划之中,并定期对其有效性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1 .2 银行高级管理层确立数据质量管理的目标,建立机制和流程,明确职权和责任,定期对本行数据质量管理水平进行评估,并有效落实数据质量问责制。
1 . 3 银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本行监管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负责,亲自或委派领导班子成员(以下简称“主管领导” ) 组织领导监管统计工作,对制度性变革等重大监管统计事项能够及时研究部署,在资源调配方面予以充分支持和保障。
原则 2 归口管理银行对监管统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确定归口管理部门组织管理本机构的监管统计工作。
具体标准:2 . 1 银行总行确定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授权其负责全行监管统计领导、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2 . 2 总行归口管理部门根据授权负责制定全行监管统计工作制度和流程,提出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措施,协调和督促其他相关业务部门,共同做好监管统计工作,定期检查并发现监管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向主管领导报告。
2 .3 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确定相应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级机构监管统计工作,在总行归口管理部门统一领导下,有效履行监管统计相关职责。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的通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4.06.17•【文号】银监办发[2014]177号•【施行日期】2014.06.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的通知(银监办发[2014]177号)各银监局:为进一步加强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不断提升非现场监管报表、客户风险统计等各项监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切实落实银行业金融机构主体责任与监管机构监管责任,结合非现场监管“四单”制度,现就提升监管统计数据质量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强化银行业金融机构主体责任(一)提高法规制度执行力度。
各级监管机构应强化监管履责意识,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严格落实数据质量管理主体责任,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本机构监管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推动开展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评估,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自上而下的数据治理架构,明确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和制度流程,强化数据标准、系统建设和内控管理,加强数据质量综合管理。
(二)建立关键指标确认制度。
实行数据质量承诺制,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报送监管报表数据时,行长(总裁、总经理)以书面形式对当期报送的关键指标的数据质量进行签字确认。
关键指标原则上应至少包括附件2所列内容,银监会统计部定期对关键指标内容进行统一调整,各监管部门、各银监局及银监分局可根据不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实际情况对要求进行细化。
(三)完善异常变动报告制度。
研究完善报表异常数据变动报告制度,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数据指标异常变动进行跟踪监测,对于跨期变动超过监管预设值的数据项目,应在数据报送时向审核人员提交数据异常变动说明。
报表指标监管预设值的初值由银监会统计部统一设定并发布,各级监管机构可根据属地监管原则对不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异常变动区间进行细化调整。
(完整word版)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
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试行)银监发〔2011〕63 号本标准适用范围为根据《银行业监管统计管理暂行办法》 ( 2004 年第 6 号主席令)开展监管统计工作的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下文简称“银行”)。
标准的总体框架包含 5 方面要素,分别为:组织机构及人员,制度建设,系统保障和数据标准,数据质量的监控、检查与评价,数据的报送、应用和存储。
5 方面要素下共有 15 项原则,每项原则下有若干具体标准,共 61 条标准。
(一)组织机构及人员原则 1 组织领导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本行数据质量管理和监管统计工作,明确政策和目标,建立机制和流程,落实各环节责任。
具体标准:1 . 1 银行董事会制定明确的政策,将本行数据质量管理纳入内控合规体系和战略规划之中,并定期对其有效性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1 .2 银行高级管理层确立数据质量管理的目标,建立机制和流程,明确职权和责任,定期对本行数据质量管理水平进行评估,并有效落实数据质量问责制。
1 . 3 银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本行监管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负责,亲自或委派领导班子成员(以下简称“主管领导” ) 组织领导监管统计工作,对制度性变革等重大监管统计事项能够及时研究部署,在资源调配方面予以充分支持和保障。
原则 2 归口管理银行对监管统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确定归口管理部门组织管理本机构的监管统计工作。
具体标准:2 . 1 银行总行确定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授权其负责全行监管统计领导、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2 . 2 总行归口管理部门根据授权负责制定全行监管统计工作制度和流程,提出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措施,协调和督促其他相关业务部门,共同做好监管统计工作,定期检查并发现监管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向主管领导报告。
2 .3 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确定相应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级机构监管统计工作,在总行归口管理部门统一领导下,有效履行监管统计相关职责。
非现场监管试题汇总-有答案
非现场监管知识考核试题库一.单选题1、银行( D )对本行监管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负责《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A、合规部领导B、合规部员工C、财务部主管D、法定代表人2、业务及管理基础系统具有良好的( D ),满足新业务、新产品和监管新要求的需要,并为监管统计管理系统预留能够灵活加载的数据接口。
《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A、稳定性B、统一性C、安全性D、可拓展性3、银行按照规定加强对监管统计资料的存储管理,保证监管统计数据信息的( A )《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A、安全性和连续性B、安全性和统一性C、持续性和稳定性D、持续性和准备性4、“1104工程”的启动时间是( C )《1104非现场监管培训知识》A、2001年11月4日B、2002年11月4日C、2003年11月4日D、2004年11月4日5、以下不属于流动性风险报表的有(D )《1104非现场监管培训知识》A、流动性期限缺口统计表B、流动性比例检测表D、客户大额授信统计表6、《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是在第( C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监管管理法》A、八B、九C、十D、十一7、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按照规定提供报表、报告等文件、资料的,由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 C )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监管管理法》A、五万以上十万以下B、十万以上二十万以下C、十万以上三十万以下D、三十万以上五十万以下8、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报表、报告等文件、资料的,由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 A )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监管管理法》A、二十万以上五十万以下B、二十万以上六十万以下C、三十万以上五十万以下D、三十万以上六十万以下9.G01《资产负债项目统计表》的报送频度为( A )《1104报表实务》A、月报(境内分支机构)、季报(境内外分支机构)、半年报和年报(境内外分支机构和附属公司)。
某农村信用社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工作实施方案
××农村信用社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工作实施方案根据中国银监会和××银监局关于做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评估工作的有关规定,为进一步提升全省农信社监管统计数据质量,有序达到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的各项要求,结合我省农村信用社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统一思想认识中国银监会制定的《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良好标准》),是在全面总结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组织、制度、系统和流程建设等多个方面,所提出的既符合中国银行业实际、又具有较强前瞻性的数据质量管理标准和要求,为银行持续、全面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提供了方向和抓手。
全省农信社一定要充分认识实施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对提高统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意义,按照省联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认真查找工作不足,有步骤实施改进措施,力争经过两至三年的努力,基本达到良好标准的各项要求。
二、强化组织领导省联社成立由李志刚副主任任组长,相关处室人员参加的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省农村信用社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部署、沟通协调等事项。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信贷业务部,具体落实领导小组的各项决定和工作部署,负责领导小组对外联系、协调事宜,统计、汇总、分析、通报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工作开展情况,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各市农信办和县级行社要相应成立由主管领导任组长的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级农信社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实施工作。
三、有效组织实施(一)认真组织自评(ⅩⅩ年7月1日—ⅩⅩ年8月29日)全省各级农信社要组织由信贷、财会、科技、合规等部门人员组成的评估团队,严格按照《良好标准》中5 方面要素、15 项原则和61 条具体标准的相关要求,对本机构数据质量管理情况进行全面自评,认真查找现有监管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的通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的通知【法规类别】银行类金融机构【发文字号】银监办发[2014]177号【发布部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日期】2014.06.17【实施日期】2014.06.1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的通知(银监办发[2014]177号)各银监局:为进一步加强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不断提升非现场监管报表、客户风险统计等各项监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切实落实银行业金融机构主体责任与监管机构监管责任,结合非现场监管“四单”制度,现就提升监管统计数据质量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强化银行业金融机构主体责任(一)提高法规制度执行力度。
各级监管机构应强化监管履责意识,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严格落实数据质量管理主体责任,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本机构监管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推动开展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评估,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自上而下的数据治理架构,明确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和制度流程,强化数据标准、系统建设和内控管理,加强数据质量综合管理。
(二)建立关键指标确认制度。
实行数据质量承诺制,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报送监管报表数据时,行长(总裁、总经理)以书面形式对当期报送的关键指标的数据质量进行签字确认。
关键指标原则上应至少包括附件2所列内容,银监会统计部定期对关键指标内容进行统一调整,各监管部门、各银监局及银监分局可根据不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实际情况对要求进行细化。
(三)完善异常变动报告制度。
研究完善报表异常数据变动报告制度,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数据指标异常变动进行跟踪监测,对于跨期变动超过监管预设值的数据项目,应在数据报送时向审核人员提交数据异常变动说明。
报表指标监管预设值的初值由银监会统计部统一设定并发布,各级监管机构可根据属地监管原则对不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异常变动区间进行细化调整。
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实施方案
contents •引言•监管统计数据质量标准•实施方案•关键措施•实施步骤和时间计划•资源需求和保障措施•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目录01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是确保银行业务合规性和风险可控性的重要基础。
随着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银行监管统计数据的质量管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目前,我国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如数据不准确、不完整、不及时等,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
背景介绍目的和意义02详细描述数据准确性标准要求银行在采集、整理、报送监管统计数据过程中,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即数据应符合客观实际情况,无虚假、误导性信息。
详细描述总结词详细描述详细描述03建立专门的数据质量管理团队该团队应具备数据质量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全面负责数据质量的管理和监督。
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建立清晰的数据质量管理职责分工,确保所有相关部门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任务,共同参与数据质量管理工作。
建立数据质量管理组织架构制定数据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制定数据质量管理制度制定数据质量标准建立数据质量流程强化数据质量培训和宣传加强数据质量培训定期为相关人员提供数据质量培训,提高其对数据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和数据质量管理的技能。
加强数据质量宣传通过内部网站、宣传册等多种渠道,宣传数据质量管理的意义和作用,提高全行员工对数据质量的重视程度。
实施数据质量监控和检查实施数据质量实时监控加强数据质量定期检查将数据质量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各部门和员工的数据质量情况进行考核。
建立奖惩机制根据考核结果,对数据质量优秀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对存在问题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问责和处理。
建立数据质量考核机制建立数据质量考核和奖惩机制VS04重视数据质量文化建设提高对数据质量的认识建立数据质量文化加强数据治理和数据质量管理能力建设完善数据治理体系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引入先进技术银行应积极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高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一: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试行)本标准适用范围为根据《银行业监管统计管理暂行办法》(2004年第6号主席令)开展监管统计工作的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下文简称“银行”)。
标准的总体框架包含5方面要素,分别为:组织机构及人员,制度建设,系统保障和数据标准,数据质量的监控、检查与评价,数据的报送、应用和存储。
5方面要素下共有15项原则,每项原则下有若干具体标准,共61条标准。
(一)组织机构及人员原则1 组织领导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本行数据质量管理和监管统计工作,明确政策和目标,建立机制和流程,落实各环节责任。
具体标准:银行董事会制定明确的政策,将本行数据质量管理纳入内控合规体系和战略规划之中,并定期对其有效性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银行高级管理层确立数据质量管理的目标,建立机制和流程,明确职权和责任,定期对本行数据质量管理水平进行评估,并有效落实数据质量问责制。
银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本行监管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负责,亲自或委派领导班子成员(以下简称“主管领导”)组织领导监管统计工作,对制度性变革等重大监管统计事项能够及时研究部署,在资源调配方面予以充分支持和保障。
原则2 归口管理银行对监管统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确定归口管理部门组织管理本机构的监管统计工作。
具体标准:银行总行确定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授权其负责全行监管统计领导、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总行归口管理部门根据授权负责制定全行监管统计工作制度和流程,提出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措施,协调和督促其他相关业务部门,共同做好监管统计工作,定期检查并发现监管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向主管领导报告。
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确定相应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级机构监管统计工作,在总行归口管理部门统一领导下,有效履行监管统计相关职责。
原则3 岗位设置银行在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业务部门设立相应的监管统计岗位,岗位职责明确,并配备能满足岗位履职所需的资源。
具体标准:银行在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设立与本行业务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满足监管统计工作需要的监管统计专职岗位。
银行在其他监管统计相关业务部门设立与其部门业务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满足监管统计工作需要的监管统计专职或兼职岗位。
银行对监管统计岗位的设置涵盖监管统计所有的工作任务和内容,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岗位均设立A、B角。
银行对监管统计岗位的财务预算满足各岗位履职所需,包括设备、差旅、培训等支出。
银行监管统计岗位薪酬水平能够吸引和留住合格的工作人员,岗位设置能体现职业成长发展的良好通道。
原则4 团队建设银行建设一支满足监管统计工作需要的专业队伍,并建立有利于提高监管统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促进其职业成长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
具体标准:银行应根据监管统计岗位职责要求,配备一定数量的满足监管统计工作需要的监管统计人员。
监管统计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银行业务,具备必要的协调沟通能力。
银行对监管统计人员定期进行科学、系统的培训,培训的内容、方式和频度能满足监管统计工作的需要。
银行建立对监管统计人员合理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创造有利于提高监管统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促进其职业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制度建设原则5 管理制度银行建立全面、科学和有效的监管统计管理制度,保证监管统计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肃性。
具体标准: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牵头其他相关业务部门建立符合银行监管要求的统计管理制度。
统计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组织管理、部门职责、协调机制、安全保密、系统保障、监督检查、数据质量控制以及监管统计数据源管理等方面,并以文件的形式下发执行。
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根据监管要求和管理实际,持续评价和及时更新统计管理制度。
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将本行的统计管理制度报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以下简称监管机构)备案,管理制度若有重大调整或变化,及时向监管机构报告。
原则6 业务制度银行建立适应本行业务实际的监管统计业务制度,做好监管统计数据源和统计项目的归属管理。
具体标准: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组织其他相关业务部门制定符合本行实际的统计业务制度。
统计业务制度覆盖所有的监管统计报表和数据要求,并正式发布。
统计业务制度对监管统计的内容、方法和口径等方面做出统一规定,保证监管统计报表和数据中每一个统计项目的归属关系及取数路径清晰、准确。
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根据监管要求和管理实际,组织其他相关业务部门持续评价和及时更新统计业务制度。
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将本行的统计业务制度报监管机构备案,业务制度若有重大调整或变化,及时向监管机构报告。
(三)系统保障和数据标准原则7 基础系统银行业务及管理基础系统实现对监管统计涉及的各项基础业务和管理信息的全面覆盖,数据维护管理制度和流程完备,具有较强的数据质量控制功能,保证系统信息全面、及时、准确反映业务实际。
具体标准:业务及管理基础系统的设计、建设和升级改造征询并充分考虑监管统计业务需求,系统功能支持监管统计信息自动采集。
业务及管理基础系统涵盖监管统计涉及的全行各业务领域及各类相关机构。
如由于新的监管要求变化而暂时无法实现全覆盖,要有明确的系统完善时间安排。
业务及管理基础系统有完备的数据维护管理制度和流程,尤其是要有对质疑信息明确核查和纠正的相关规定。
业务及管理基础系统信息及时录入,经过复核,并动态更新,保证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业务实际。
对监管统计人员及系统管理人员反馈的存在完整性、准确性等缺陷的质疑信息,及时予以核查并纠正。
业务及管理基础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拓展性,满足新业务、新产品和监管新要求的需要,并为监管统计管理系统预留能够灵活加载的数据接口。
原则8 监管统计系统银行建立适应监管统计工作需要的、完善的监管统计系统,实现流程控制的程序化,能够自动提取和加载所需数据,有良好的质量控制与错误信息提示功能,保障数据安全和规范操作,并具有可拓展性和灵活性。
具体标准:银行将监管统计系统建设纳入本行信息系统建设整体规划,系统框架设计符合监管统计业务及管理要求,并配备充足的信息科技支持资源。
银行监管统计系统实现流程控制的程序化,综合处理监管统计业务,能够自动提取相关系统所涵盖的全部监管要求数据,能够加载标准化的外部数据。
监管统计系统具有良好的质量控制功能,能自动实现总分、表内、表间检验和预警提示的需要,能灵活设定参与检验的机构、指标的逻辑关系,自动提示异常变动及错误情况。
银行采取适当的安全防范措施,建立应急处置机制,保证监管统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证数据安全。
监管统计系统附有完备的系统取数规则及系统操作说明,为统计人员提供操作规范。
监管统计系统具备较强的可拓展性和灵活性,能根据监管要求,灵活、方便地增加新的监管指标或报表数据采集,具有灵活定制分析报表、合理管理各类口径数据等统计应用分析功能。
原则9 数据标准银行数据标准化规划统筹考虑监管统计数据标准化,全面覆盖监管统计数据及指标。
数据标准符合国家标准化政策及监管统计规定,在监管统计相关的业务领域及系统中规范执行。
具体标准:银行充分考虑监管统计要求,将监管统计所涉及的数据标准纳入本行信息标准化规划。
监管统计相关的银行数据标准符合国家标准化政策及监管统计规定。
数据标准明确,文档规范。
银行与监管统计相关的业务领域及系统遵循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建立全行统一的监管统计数据架构,客户、产品、机构、账户等基础信息跨系统保持名称、定义、口径、来源等方面的一致性。
各系统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实现系统间信息共享。
(四)数据质量的监控、检查与评价原则10 日常监控银行建立有效的数据质量监控体系,对监管统计数据质量实施持续监测,采取有力措施,落实各环节责任,确保数据质量。
具体标准:银行建立有效的覆盖监管统计数据生产报送全流程的数据质量监控机制。
监管统计相关业务部门对本部门监管统计的数据源信息质量适时监控,对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提出的数据源质量问题及时整改,保证数据源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对监管统计数据实施有效的跟踪监控,强化总体复核,发现数据质量问题,反馈到相关责任部门并督促其及时纠正。
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建立与报表频度相适应的数据质量监测台账,对监管统计数据质量问题实时记录,定期分析。
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定期通报相关业务部门和分支机构提供的监管统计数据质量情况,总结交流经验,并提请实施问责。
原则11 监督检查银行将数据质量检查纳入内控合规检查范围,建立监管统计现场检查制度,定期组织实施。
具体标准:银行将数据质量纳入内控合规检查范围,内控合规管理部门在制定年度检查计划时充分考虑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银行建立监管统计现场检查制度。
归口管理部门定期牵头组织行内监管统计现场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监管统计法规制度的执行及其数据质量等情况。
归口管理部门将统计现场检查报告报主管领导,对影响数据质量的重大问题,提交内控合规部门跟踪检查,并报监管机构。
银行督促被查单位根据统计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以及归口管理部门的要求实施整改,及时对整改情况跟踪评价,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监管统计相关业务部门定期对监管统计的数据源信息质量进行检查,及时组织整改,并将检查整改结果抄送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
银行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重大问题,依据有关规定对相关部门及责任人予以问责和处理。
原则12 考核评价银行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保障全系统监管统计工作的有效落实。
具体标准: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定期对相关业务部门和分支机构提供数据的质量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考评结果在行内公布。
监管统计相关业务部门按照业务范围对监管统计数据源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价,落实相应的激励约束措施。
银行将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的考核结果纳入本机构绩效考核体系。
(五)数据的报送、应用和存储原则13 数据报送银行加强向监管机构报送数据环节的管理,积极落实各项报送要求,认真审核,减少迟报、漏报和差错。
具体标准:银行建立数据报送流程管理制度和报送联系人制度,保障与监管机构联系畅通。
银行与监管机构建立网络连接,实现监管统计报表和数据的快速、安全传输,按监管统计制度规定的频度和时间要求及时报送数据信息,并建立监管统计报送应急预案。
数据报送符合监管统计制度要求,不存在漏报的数据信息,保证填报地区、机构范围和统计数据的完整性。
数据报送的文件格式正确,系统能正常读取数据,符合逻辑校验关系要求。
对数据异常变化的质询能做出合理解释;对历史数据进行修改,说明缘由,并报送监管机构备案。
原则14 分析应用银行在保密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共享和使用监管统计信息,为本机构经营决策和风险管理服务,同时通过扩大共享、加强分析、适时披露,促进数据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