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监管数据标准化报送系统EAST30
监管保送east 还款渠道字段解释

监管保送east 还款渠道字段解释一、什么是监管保送east?监管保送east是一个还款渠道字段,用于指代一种特殊的还款方式。
在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督下,借款人可以通过此渠道向债权人进行还款。
该渠道具有一定的监管性质,旨在保障借贷双方的权益。
二、还款渠道字段的作用还款渠道字段在债务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明确还款渠道字段,债务人和债权人可以确定资金流向,并确保还款过程的合规性和监管性。
以下是还款渠道字段的几个重要作用:2.1 指示资金流向还款渠道字段可以明确指示资金从哪里流向哪里。
债务人通过选择合适的还款渠道字段,可以将资金直接还给债权人。
这有助于债权人准确了解收款来源,方便财务管理和账目核对工作。
2.2 确保还款合规性债务人通过监管保送east渠道进行还款,可以保证还款的合规性。
在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督下,债务人进行还款,可以避免出现违约行为,确保还款按时到账。
2.3 保护借贷双方权益还款渠道字段的设立,旨在保护借贷双方的权益。
债权人可以获得更加可靠和安全的还款方式,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债务人则可以通过合规还款,避免被追究法律责任和信用损失。
三、监管保送east 还款渠道字段的具体含义监管保送east是一种特殊的还款渠道,旨在保障借贷双方的权益和安全。
具体来说,监管保送east还款渠道字段有以下几个关键要素:3.1 监管性质监管保送east渠道的设立是在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督下进行的,具有一定的监管性质。
这意味着在此渠道进行还款时,受到监管部门的审查和监督,确保还款行为的合规性和真实性。
3.2 保密性监管保送east渠道要求还款行为保持保密。
借款人在进行还款时,不涉及个人隐私信息的披露,保护借款人的隐私权。
3.3 高效性监管保送east渠道的设立,旨在提高还款的效率。
债务人通过此渠道进行还款时,可以实现快速到账,减少还款时间的耽误,提高还款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3.4 审核风险监管保送east渠道对还款进行严格的风险审核。
east数据质量整改情况报告

east数据质量整改情况报告
EAST系统全称Examination and Analysis System Technology,20XX年正式上线运营,目前已经发展到5.0版本。
该系统包含银行
标准化数据提取、现场检查项目管理等功能模块,旨在顺应大数据发展趋势需求,并帮助监管部门提高检查效能。
经记者了解到,此次EAST数据质量领域违法违规主要涉及漏报、未报送、数据存在偏差、错报等内容。
具体来说,记者统计21家银行机构监管数据质量违法违规行为中,漏报方面有14家银行机构漏报贷款核销业务EAST数据;12家
银行机构漏报抵押物价值EAST数据;11家银行机构漏报信贷资产转让业务EAST数据。
错报方面有19家银行机构EAST系统《对公信贷业务借据》表错报;16家银行机构EAST系统《表外授信业务》表错报;11家银行机构EAST系统理财产品销售端与产品端数据核对不一致。
未报送方面,经记者统计,12家银行机构未报送权益类投资业务EAST数据;5家
银行机构未报送投资资产管理产品业务EAST数据;5家银行机构未
在开户当月向EAST系统报送账户信息。
报送数据存在偏差方面,主要涉及理财业务,其中,17家银行
机构EAST系统理财产品底层持仓余额数据存在偏差;15家银行机构EAST系统理财产品非标投向行业余额数据存在偏差。
另外,8家银行机构2018年行政处罚问题被指依然存在。
某位银行系统人士认为,提升EAST数据报送质量,可进一步督
促落实数据治理主体责任,引导银行机构制定并完善统一的数据质量标准,覆盖所有业务品种和监管统计报表指标项目,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有效、覆盖监管数据生产报送全流程的质量监控机制。
EAST系统数据采集

EAST系统数据采集
EAST系统是银监会建立的现场检查分析系统,用于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等基础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和分析。
根据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运用现场检查分析系统开展信托公司数据采集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12】201号),于2012年3季度末正式启动信托公司基础数据采集报送工作。
一、数据采集范围和内容
信托公司受托管理的所有信托项目。
重点是持续管理的信托业务基本数据和报告期内清算的信托项目清算结果两类信息。
持续管理的信托业务基本信息、会计信息,以及报告期内清算的信托项目清算信息,详细内容见附件1和附件2。
二、数据采集时间
数据蓝本信息的采集频度为按季采集,报送时间是每季后20日内。
2012年3季度末启动《数据标准试点项目数据蓝本-信托第一批20121020》数据报送工作;2013年2季度末启动《数据标准试点项目数据蓝本-信托第二批20130720》数据报送工作。
三、数据采集要求
为满足EAST系统数据蓝本的数据需求,在日常办理信托业务、维护客户信息、管理信托财产过程中要及时获取并维护相关数据。
四、填报分工表
各批次表单填报分工如下:
其中,第二批委托人信息表和受益人信息表由理财中心和信托业务部填报,理财中心填报柜台发行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信托业务部门填报单一资金信托、非柜台发行的集合资金信托以及财产权信托。
五、填报模板
各部门在模板中按照规定格式填报,有标准选项值的数据项不得改变格式。
注意填报数据的长度限制。
银监会监管数据标准化

银监会监管数据标准化银监会监管数据标准化是指银行业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的数据报送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比性,从而提高监管效能,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数据标准化是金融监管的重要环节,对于防范金融风险、提升监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银监会监管数据标准化有利于提高金融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金融机构作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其数据报送直接关系到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市场的监控和风险防范能力。
只有当金融机构的数据报送达到一定的标准化水平,监管部门才能够准确获取市场信息,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从而提高金融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其次,银监会监管数据标准化有利于提升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金融市场的透明度是金融监管的基础,而数据标准化可以有效提高金融市场信息的透明度,使得监管部门和投资者都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市场状况和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
同时,数据标准化也可以避免金融机构在数据报送过程中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保障金融市场的公平性。
再次,银监会监管数据标准化有利于提升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水平。
数据标准化要求金融机构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体系,规范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报送流程,这有助于提升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水平,降低数据报送的错误率和成本,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从而提升金融机构的整体竞争力。
最后,银监会监管数据标准化有利于促进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创新。
数据标准化能够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提升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创新,为金融监管和金融服务带来更多可能性,提高金融业的效率和普惠性。
总之,银监会监管数据标准化对于提高金融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升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促进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水平和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都应该高度重视数据标准化工作,加强数据管理和技术投入,共同推动金融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

附件4中国银监会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数据原则化规范采集技术接口阐明2xx7年3月文档概述本文档定义根据《中国银监会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数据原则化规范》所采集数据旳物理存储、传播形式,即数据旳采集技术接口,涉及承载数据旳文献命名规则、字符集、行分隔符、数据项分隔符、缺省值规定和隐私保护规定等,以及集中采集和连续采集旳模式(全量采集、增量采集、变化量采集)。
技术接口旳规定是强制性旳。
本文档还给出了采集频率、报送介质旳参照性规定,涉及连续采集旳频度,集中采集和连续采集采用旳介质。
非技术接口旳规定是参照性旳,监管部门可根据辖区实际条件自主拟定或调节。
技术接口规定文献格式UTF-8编码(无BOM)旳纯文本文献,扩展名为.txt。
文献命名原则上每个数据表生成一种数据文献,文献命名规则是:机构代码-表名相应字符串-YYYYMMDD.txt,其中分隔符“-”为英文短横线(ASCII码0x2D),“YYYYMMDD”含义同“采集日期”数据项,为本次/本期采集旳截至日期。
表名相应字符串见表1,如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报送截至2xx7年3月31日旳机构信息表数据时,文献名称应为:BxxxxHxx1xxxxxx-JGXXB-2xx7xx31.txt每一种数据文献要同步生成一种同名旳数据校验文献,数据校验文献旳编码格式同数据文献,后缀名为.log,数据校验文献需要涉及如下5行信息,定义如下:文献名文献大小(字节)文献创建完毕时间(YYYY-MM-DD HH:MM:SS)文献与否正常生成(Y或N)文献记录数(行数)例如:BxxxxHxx1xxxxxx-JGXXB-2xx7xx31.txt8xx962xx7-xx-xx xx:29:xxY6761表1 表名与字符串相应表数据项分隔与特殊字符解决行分隔符:数据文献旳一行数据相应一条数据库记录,各行之间分隔符为UNIX样式旳换行符(ASCII 码0x0A)。
数据项分隔符:数据项之间以^A(SOH,ASCII码0xxx)进行分隔,每行末尾不需要添加数据项分隔符。
EAST系统应用检查分析

会计数据 应用原理:以各级会计科目发生额、余额变动作为基 础数据,进行连续性分析。
特点:及时性—会计科目T+0生成 准确性—原始数据,在统一会计规则下非人工干预 全面性—覆盖所有并表机构、本外币、表内外、各级科目
“双边”、“单边”
深入性—按层级逻辑归属,实现各级科目、各级机构精确定位 普适性—适用各类型金融机构
21
EAST系统应用检查实务
资产质量 17、有不良分类为正常 18、现逾期分类为正常 19、企业分行间、不同银行间分类不同 20、单、特定企业、限制性行业企业、调控影响企业分类为正常 21、分类结果出现短期调整、跨级调整(不连续) 22、业务(票据垫款等)出现问题 23、还旧,挪用、滚动、跨行受信归还贷款 24、非应计贷款未计入不良,贷款分类为正常 25、抵质押率不足 26、未及时审批认定分类结果 27、企业评级与贷款分类出现明显不匹配 28、考核时点同行、多户企业贷款分类出现集中调整(正、反) 29、分类认定、调整授权不符合规定层级、权限 30、正常类贷款计提大比例减值准备 31、同笔贷款拆分分类 32、简化分类程序
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化应用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新热点
背景与挑战
国内应用信息化方法开展检查分析的尝试: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 审计署 人民银行、外管局 银监会(CBRC) “无论是商业银行自身,还是其他监管部门,都在研究探索信息 化技术应用于检查分析的方式方法,这是积极面对银行业信息科 技快速发展、信息载体出现根本变化后的必然趋势”
管理数据表:主要业务管理系统数据 业务台账、管控流程、其他关联业务信息
交易数据:资金走向与交易具体信息 交易对手、交易目的------
通过账号、客户号、科目等要素建立索引关联
EAST 系统功能
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EAST5.0)探索与分析

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EAST5.0)探索与分析许磊
【期刊名称】《中国金融电脑》
【年(卷),期】2022()10
【摘要】EAST(Examination and Analysis System Technology)是银保监会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检查分析系统,旨在顺应大数据发展趋势,提高监管检查效能。
监管端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端是EAST体系的一体两面,从监管端来看,EAST系统是一套开放的数据分析平台,能够对银行业务数据进行筛选、建模、分析、应用;从银行端来看,EAST是一套通用的、相对封闭的数据采集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监管要求采集数据并定期报送。
本文将对银保监会最新发布的《中国银保监会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2021版)》(以下简称“EAST5.0”)带来的监管变化及监管数据治理工作进行分析。
【总页数】5页(P71-75)
【作者】许磊
【作者单位】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
【相关文献】
1.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监管的博弈分析
2.银行业金融机构智能分析预警安保值守职业行为规范研究
3.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和DCMM的对比分析
4.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和DCMM的对比分析
5.同业业务、货币政策传导与金融风险防控——基于18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银行east报送实施方案

银行east报送实施方案银行EAST报送实施方案。
一、背景介绍。
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银行业务的电子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EAST (Electronic Automated Service Terminal)作为一种新型的自助服务终端,已经在银行业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推动银行业务的发展,提升客户体验,银行需要对EAST报送实施方案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落地。
二、目标与意义。
1. 目标,制定EAST报送实施方案,实现EAST与银行系统的无缝对接,提升自助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
2. 意义,通过EAST报送实施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可以提高银行业务的自动化水平,减轻柜面压力,提升客户体验,同时降低运营成本,实现银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方案。
1. 硬件设备更新,对现有EAST硬件设备进行更新,确保其与银行系统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2. 软件系统升级,对EAST的软件系统进行升级,确保其具备最新的功能和安全防护措施。
3. 数据接口对接,建立EAST与银行系统的数据接口,实现实时数据同步和交互。
4. 安全防护措施,加强EAST的安全防护措施,防范各类安全风险和攻击。
5. 人员培训,对银行员工进行EAST操作培训,确保其熟练掌握EAST的操作和维护技能。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实施计划,根据实施方案,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2. 硬件设备更新,按照计划对EAST硬件设备进行更新,确保更新过程顺利进行。
3. 软件系统升级,进行EAST软件系统的升级,测试其功能和稳定性。
4. 数据接口对接,建立EAST与银行系统的数据接口,确保数据能够实时同步和交互。
5. 安全防护措施,加强EAST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其安全可靠。
6. 人员培训,对银行员工进行EAST操作培训,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操作和维护EAST设备。
五、预期效果。
1. 提升自助服务效率,EAST报送实施方案的落实将大大提升自助服务的效率,缓解柜面压力。
M4204_银行监管报送系统

监管报送系统介绍商业银行监管报送系统产品概述银行监管报送系统是面向商业银行的内外部监管数据报送需求开发的银行管理系统。
系统以统一的数据处理模式和信息展现模式,实现人民银行、银监局、征信中心等机构提出的各项数据报送要求。
同时,系统还满足银行内部监管报表的实现,并根据银行的具体要求,展现丰富的统计指标和各种报表供银行管理者使用。
当商业银行数据上报系统- MLcrosoft I nternet Explorer 二百可文忤旧堀■旧苴看必收藏㈤工具①帮勖里F值的aiZEl黄舐青祖亚第阳-享再后富甘-选再报取朋,加;年吟目7总部z [百躯j~Q|整部3 |干淅注百| |打包下地| |耳出五ml |■全逸震衰的播衰期病腹布构眠羲有借裁我平・□GS资产中债项目晚计表2OD7Q9月提ARffi4 Gm时任用一斗命।非血计计才.芸托业海及债盘发行情况积累2SD7D9月报AR币□式口用注尊二却导।贷社用做五坦分我依瓦质表;1:|O?C9月捱人民币J□匚SM住芾五SFiih人民币号何不触2OD7D9.同推人民币1'46M汪邛任:郭苗।各项楚ai再旦看20D7Q9子报□G03S用油产璋Hlfi共M务佰况孟200709月报人民而L!B30709与核人民币□■3L1H产蜂五吸灯空精思左情一日防:悯忏如芬的睡2UD?Q9母程ARrfi XL!。
口%产后三五盟分美催况表第吃h蝌产后三及击落富EHD709寻抿人民币□GL道大十室次坦臾贷勒肯群2UD7Q9学捱□CL 年..:.“三广:;:::T2OD7D9-7 ::人民币H曰1 :・十上皆用淡三L GHS:内乐—mn 口 A F而... P : TEH Ci^axl BHfl: EMT-K-M .根方二尊需起土槌均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士本施InH一—0 0 匕飞手一,口. 一F P… /11… 匚,口一匚•匚一pE一争商,,匹用二。
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2019版)的通知

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2019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09.27•【文号】银保监办发〔2019〕198号•【施行日期】2019.09.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2019版)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19〕198号各银保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邮储银行,外资银行,理财登记中心:为进一步提升银保监会监管科技能力,完善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发挥监管标准化数据在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银行业机构数据治理和合规发展等方面的作用,银保监会对原《中国银监会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银监办发〔2017〕48号)进行了修订,形成《中国银保监会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2019版)》(以下简称“2019版规范”),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报送时间各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邮储银行和银保监会直接监管的外资银行应于2019年11月18日前完成2019版规范数据的首次报送工作;各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根据属地监管机构安排完成2019版规范数据的报送,首次报送时间原则上不晚于2019年底;理财登记中心首次数据报送时间不晚于2019年12月18日。
过渡期间原规范数据停止报送。
之后,各行及理财登记中心应于每月18日前(遇节假日顺延)向银保监会及时报送上月数据。
各分支机构应于每月20日前(遇节假日顺延)向属地监管机构报送上月数据。
二、报送路径各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邮储银行和银保监会直接监管的外资银行向银保监会报送(京外机构可通过在京分支机构向银保监会报送),各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向属地银保监局报送。
分支机构数据,由总行按照一级分行进行数据拆分,并由一级分行报送属地银保监局。
EAST应用的现状与发展

创 新
融合
共赢
21
五、EAST系统应用发展
创新:开创“EAST+” 技术:固化成熟的思路模型
提升跨机构数据的整合难度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 ……
应用:不断充实完善数据标准 探索新的应用模式 拓领域、挖深度、展广度 ……
22
五、EAST系统应用发展
融合:技术与业务 老中青 个人与集体 现场与非现场、准入 增共享 促联动 ……
4
三、EAST系统应用取得成效
开展应用以来,呈现出几个显着提高: 1.系统创新持续提高 2.监管效能提升成效显著 3.推动机构提高经营管理能力作用显著
5
三、EAST系统应用取得成效
(一)技术创新持续
系统构成
银 银网 数 行 行络 据 系 数传 存 统 据输 储
会交管 计易理 数数数 据据据
数据分析
监管数据标准规范是监管经验的浓缩,是我们监管政策传 导的方向,是银行业风险防控主要指标体系的集成。
8
三、EAST系统应用取得成效
监管数据标准规范升级(2.0版)
完善数据架构。初步奠定形成“1+N”可持续扩展的 模块化架构;
完善数据内容。进一步扩展业务领域,增加了理财、 投资、同业等热点业务;
建立可结合监管重点,灵活扩充的有效途径。 建立管理数据、会计核算数据、交易数据相互关联,
模模模会 型型型计 设运共全 计行享科
目
检查文档 项目管理
风险分析
信息共享
.
.
6
.
三、EAST系统应用取得成效
7
三、EAST系统应用取得成效
监管数据标准规范
以基于监管独特的视角解决各机构现行数据格式不一、数 据冗余量巨大、分析和共享困难、对监管人员要求过高 等问题,同时避免对各机构原有系统不造成影响。
什么是EAST?

什么是EAST?今年4月,银保监会在各行各业步入复工复产进程的伊始接连对保险公司及银行机构发出了多张罚单,其中受罚的8家银行是国内五大行以及中信、光大、邮储这三家,总罚没金额高达1770万元。
受罚案由主要涉及这几年监管大力推行的EAST项目的数据质量及数据报送存在的违规问题。
那么EAST究竟是什么?监管当局推进的意图何在?未来EAST在银行层面,监管层面会给金融行业带来怎么样的变革?通过本文介绍,或许能帮助你解答这些疑问。
一、什么是EASTEAST系统全称Examination and Analysis System Technology,是银监会在2008年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检查分析系统,旨在顺应大数据发展趋势需求,并帮助监管部门提高检查效能。
系统包含银行标准化数据提取、现场检查项目管理、数据模型生成工具、数据模型发布与管理等功能模块。
其核心为:①建设一个相对开放的数据分析平台,实现对银行业务数据的灵活组织、筛选、抽取、建模、挖掘和分析;②建立一套通用的、相对封闭的数据采集标准,纳入监管人员关心的风险数据点。
经过多年实践表明,该系统在监管检查层面充分发挥了精确制导、精密追踪和精准定位的作用,查出了大量疑点数据,挖掘出一些隐藏的问题,有效提升了检查效率。
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二、数据质量专项治理工作今年5月,银保监会就数据质量专项治理工作发布通知(银保监办发〔2020〕45号),要求包括所有银行及保险类的金融机构在2021年5月底前,落实监管数据质量专项治理方案,并制定了详细的项目进度时间表。
要求商业银行实施专项治理的数据包括:非现场监管(1104)、客户风险、监管数据标准化(EAST)、保险统计信息、保险偿付能力、保险资金运用等系统采集的数据和核心监管指标。
数据质量主要包括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
涉及机构: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以及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EAST系统应用检查分析

系统功能
二、监管数据标准开展数据分析
“1+N”数据结构: 全量账务数据、交易数据。 机构人员数据 。 信贷、票据、银行卡、理财、投资、交易、同业等主要业务管理系统数据
… …
…
信 贷 管 理 系 统
银 行 卡 系 统
票 据 管 理 系 统
风 险 管 理 系 统
员 工 管 理 系 统
理 财 业 务 系 统
2.信贷发生额分析 3.存贷比变动分析 4.各机构网点贷款余额变化分析 5.各机构网点贷款发生额变化分析 6.授信余额、贷款合同、放款比例分析
19
EAST系统应用检查实务
信贷结构
7.信贷余额区域结构 8.信贷余额币种结构 9.贷款产品类型结构
20
EAST系统应用检查实务
贷款期限
10、存量贷款期限结构 11、存量贷款放款时间
会计核算与交易数据为基础
实践中成熟一类、增加一类 推动银行系统建设与数据治理同步发展
三、2.0版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数据结构及修订内容
会计信息
➢会计记账信息
理信息
➢公共信息 ➢客户信息
➢授信交易对手
➢卡片信息 ➢信贷管理信息
➢资金业务
➢理财业务
检查分析实务
EAST系统应用检查实务
EAST系统应用检查分析
目录
一、EAST系统概述 二、EAST系统功能
三、检查分析实务
EAST系统概述
背景和挑战
银行业进入大数据时代:
银行类机构核心业务系统日均交易处理量12.23亿笔,同比增长28.33%; 核心业务系统账户数量80.14户 在线生产数据25097.99TB,在线总存储量50155.28TB,同比增长44.09%和 49.41%。
EAST系统应用检查分析解读

会计数据 应用原理:以各级会计科目发生额、余额变动作为基 础数据,进行连续性分析。
特点:及时性—会计科目T+0生成 准确性—原始数据,在统一会计规则下非人工干预 全面性—覆盖所有并表机构、本外币、表内外、各级科目
“双边”、“单边”
深入性—按层级逻辑归属,实现各级科目、各级机构精确定位 普适性—适用各类型金融机构
21
EAST系统应用检查实务
资产质量 17、有不良分类为正常 18、现逾期分类为正常 19、企业分行间、不同银行间分类不同 20、单、特定企业、限制性行业企业、调控影响企业分类为正常 21、分类结果出现短期调整、跨级调整(不连续) 22、业务(票据垫款等)出现问题 23、还旧,挪用、滚动、跨行受信归还贷款 24、非应计贷款未计入不良,贷款分类为正常 25、抵质押率不足 26、未及时审批认定分类结果 27、企业评级与贷款分类出现明显不匹配 28、考核时点同行、多户企业贷款分类出现集中调整(正、反) 29、分类认定、调整授权不符合规定层级、权限 30、正常类贷款计提大比例减值准备 31、同笔贷款拆分分类 32、简化分类程序
信贷总量 1.信贷余额分析
思路简介:应用贷款管理台账类报表或贷款分户账,对截止某一时点的信贷余额进行 加总,在一定周期之内,将信贷日均余额进行连线分析,通过线图变化,查找 信贷变动异常的时点。 基础字段:贷款企业名称、贷款余额、发放机构、贷款币种、贷款类型、截至时间等 拓展思路:对异动时点贷款进行深入分析,查找异动时点贷款机构、贷款企业和贷款 类型;对信贷余额按币种、类型进行分类监测分析。
EAST系统应用检查分析
目 录
一、EAST系统概述 二、EAST系统功能 三、检查分析实务
EAST系统概述
背景和挑战
银行east数据管理制度

银行east数据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治理体系:建立并完善EAST数据治理体系,包括建立“两会一层”的数据治理框架并明确职责分工,建立数据治理制度、自评估机制、数据质量现场检查制度等,配置充足的数据治理资源(如岗位设置、人员、预算等),并建立总分机构、业务部门与科技部门及数据管理部门之间的联动沟通机制,建立数据校验平台并跟踪问题的定位、整改情况,建立数据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及问责机制等。
2. 数据质量:银行应不断提升EAST数据质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这包括对数据进行清洗、整合、校验和标准化处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银行还应建立数据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对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数据质量问题。
3. 数据安全:银行应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这包括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范措施,防止数据泄露、篡改和破坏。
同时,银行还应加强对数据访问权限的管理,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和使用数据。
4. 数据共享:银行应促进数据的共享和利用,提高数据的价值。
这包括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
同时,银行还应加强对外部数据源的管理和整合,获取更全面的数据支持业务决策和发展。
总之,银行east数据管理制度是保障银行数据质量、安全和共享的重要措施。
银行应建立完善的数据治理体系,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和安全防护工作,促进数据的共享和利用,为银行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的通知(2017修订)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银⾏业⾦融机构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的通知(2017修订)
⽂号:银监办发[2017]48号
颁布⽇期:2017-03-31
执⾏⽇期:2017-07-01
时效性:现⾏有效
效⼒级别:部门规章
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型银⾏、股份制银⾏,邮储银⾏,外资银⾏:
为进⼀步深⼊推进银监会检查分析系统(EAST)应⽤,增强系统性、区域性风险识别监测能⼒,并督促银⾏业⾦融机构加强数据治理,运⽤数据持续提升风险防控能⼒和公司治理⽔平,银监会在整合《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中⼩银⾏及农村⾦融机构)2.0版》(银监办发〔2014〕315号)和《商业银⾏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银监办发
〔2016〕31号)的基础上,修订形成了银⾏业⾦融机构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银⾏业⾦融机构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2017年7⽉1⽇正式执⾏。
原《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中⼩银⾏及农村⾦融机构)2.0版》和《商业银⾏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同时废⽌。
2017年3⽉31⽇
附件:
1.中国银监会银⾏业⾦融机构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
2.中国银监会银⾏业⾦融机构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数据结构⼀览表
3.中国银监会银⾏业⾦融机构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报送说明
4.采集技术接⼝说明
备注:
本条例⽣效时间为:2017.07.01,截⾄2022年仍然有效
最近更新:2021.12.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监管数据标准化报送系统升级(EAST3.0)需求说明书广西北部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4月1.系统建设背景为了更规范的进行金融机构进行监管数据标准化的报送工作,并对国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监管数据标准化报送规范层面进行统一,银监会于2017年3月发布了《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的通知》及相关说明附件,将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数据标准化工作进行统一与规范,通知要求国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需要按照该发文的要求,进行数据的全面梳理、映射、采集、检核和上报。
2.系统建设价值根据银监会通知要求,该系统将于2017年7月在全国范围内正式上线运行,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银监会监管数据标准化报送系统及相关业务系统的改造,建立一个功能完善、高效率的监管数据标准化报送系统,将直接影响到我行日后与银监会之间日常报备工作的顺利开展。
3.系统建设目标根据《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的通知》的有关要求以及我行的接口要求,建设EAST数据采集报送系统,帮助我行(包括我行的所有村镇银行)及时、完整、准确地完成监管数据标准化的报送要求,保证报送质量,提升管理水平,并促进行内业务数据改良以及监管统计分析工作。
建成后系统报送表单如下:4.我行相关系统描述我行应用系统总体架构主要分为:业务支撑应用、客户服务渠道、企业管理应用等几大部分。
目前已实现的应用系统有:业务支撑系统:包括核心业务系统、信贷业务系统、综合前置及多渠道接入系统、资金业务系统、理财系统、国际结算系统、贷记卡系统、中间业务平台等;客户服务渠道:包括网点柜面、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客户服务中心、各类自助设备(如:多媒体查询机、存取款机)、短信系统等;企业管理系统:包括统一数据管理平台、报表系统、信息报送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会计系统、绩效管理系统、ECIF、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
5.项目实施需求请投标人依据以下项目实施要求提出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包括但不仅限于项目实施方法、项目计划、项目组织、项目实施前提、项目关键里程碑、项目交付物、项目实施风险及规避措施等。
5.1.主要业务需求5.1.1.多法人支持所有功能支持广西北部湾银行以及名下所有村镇银行。
5.1.2.报送内容《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的通知》要求,主要包含以下业务内容:1.公共信息类2.会计记账信息类3.客户信息类4.授信交易对手信息类5.卡片信息类6.信贷管理类7.交易流水类8.统计全科目数据类9.资金业务类10.理财业务类5.1.3.全面的数据校验引擎根据银监会要求,建立新制度全面的数据校验标准,要求校验规则能够可视化配置,并且可灵活参数化启用。
在数据报送前,根据银监局和我行(如必要)的校验规则自动识别数据问题,需要对不合规的数据按不同类型进行筛选后补录。
5.1.4.灵活的补录机制提供系统页面补录方式、数据导出导入(通过excel等方式)补录方式。
系统应提供对于缺失字段或者报表的手工补录页面,并且能够提供补录数据的校验。
展示所需补录的条数、字段及已经通过校验的条数记录,同时支持将校验失败数据导出,补录完成后导入系统。
5.1.5.合理可配的工作流程系统应提供可灵活配置的工作流程,包括任务模板配置、任务下发、数据跑批进程、数据校验、数据补录、数据提交、数据复核、数据审核、数据打回、报文生成、报文打包下载等。
数据脱敏实现脱敏字段的配置,包括不脱敏、银行脱敏(身份证号脱敏、客户名称脱敏)、监管脱敏等。
在EAST数据库中完全保留真实数据,仅在数据生成报文时进行数据脱敏处理。
系统要求能够按照监管制度要求对脱敏字段、脱敏规则进行灵活配置,系统打包时实现脱敏数据处理。
5.1.6.数据转换按业务建立数据字典和数据转换规则,支持生产数据向EAST报送数据的自动化转换,支持业务系统数据向报送数据的自动化转换,支持数据字典和转换规则的自定义,支持报送数据的自动补充和人工添加。
5.1.7.数据打包系统要求可以根据配置生成全量数据报文,提供增量数据判断比对功能,支持增量数据的数据跑批与配置功能。
支持系统灵活定制自动打包和手动打包;支持灵活定制数据打包上报频度和时间。
5.2.主要功能需求5.2.1.数据操作任务调度:提供EAST3.0报送制度的任务的的调度处理功能,实现对数据的还原,比对,校验,报文生成等操作。
批量加工:提供对EAST3.0报送内容的批量处理,通过机构集、报文集进行批量的数据初始化、数据还原、数据比对、数据校验等操作。
时点数据操作:提供对截止选择时间及之前的所有数据总量进行补录加载,数据删除的操作以及数据报送状态查询。
报送数据操作:提供基于时间及机构两个维度对对正在报送和未报送的报文进行数据操作。
5.2.2.数据处理数据补录:提供对EAST3.0报文数据的补录,支持新增,修改,删除,校验,提交,导入导出等功能支持。
批量处理:提供按照机构集、报文集进行报文数据的批量校验、批量补录加载的功能。
导入导出:按照报表模板对数据进行离线加工和数据导入。
数据复核:提供对EAST3.0报文的复核及打回功能。
数据审核:提供对EAST3.0报文的审核及打回功能。
5.2.3.报送管理报文生成:提供EAST3.0报文生成和下载功能,满足生成对外报送的标准报文数据。
报文生成-报文集:提供按照报文集生成标准自身外债报文的功能。
报文查询:提供按照日期查看报文生成状态和报文下载的功能。
电子版报送说明:提供自动生成说明数据文件与表名、时间范围之间的关系文本文件。
必填项报备说明:提供快速生成需要报备的字段汇总文档,以供我行向监管机构报备。
5.2.4.综合查询数据状态统计:提供基于EAST3.0报文补录的状态及补录条数的统计功能。
时点数据查询:提供截止选择时间及之前的所有数据总量的数据查询和导出功能。
报送数据查询:提供EAST3.0报送数据查询和导出功能。
批量日志查询:提供批量加工日志的查询功能。
补录完成情况:提供按机构和报文查询补录完成情况。
历史数据查询:提供对迁移到历史存储表中的已上报数据进行查询,可根据时间、机构查询各表的上报数据量。
源数据质量查询:提供对EAST3.0源数据表进行检验,显示详细的出错信息(数据总量、出错量、出错率、出错趋势分析等)。
报送数据量查询:提供报送数据查询支持,显示本期报送数据量、上期报送数据量、本期于上期报送量差异等查询结果。
评价指标查询:提供对报送质量的总体评价查询功能,评价指标包括校验出错率、业务总量、监管契合度等方面的评价。
5.2.5.配置管理补录模板配置:提供EAST3.0报文补录模板的灵活配置功能,配置报文基本的配置和报文字段校验规则配置等功能。
运行参数维护:提供系统运行参数的维护功能,包括报文生成路径,审核机制等。
数据字典维护:提供系统公共码值的维护功能。
FTP参数维护:提供FTP文件路径的配置维护功能,支持FTP和SFTP两种模式。
报送机构配置:提供对EAST3.0送机构编码映射关系维护的功能。
缓存信息刷新:提供实时刷新缓存、日志清理以及报送数据迁移等功能。
评价指标配置:配置EAST3.0系统校验统计、业务数据总分、监管契合度评价指标。
系统操作日志:记录数据的新增,修改,删除等操作及导出查看。
涉密法人名单维护:对涉密法人的信息维护,便于脱敏处理。
5.2.6.系统管理该系统能够实现系统基础功能配置,主要包括:1.机构管理:根据我行各系统机构的设置,建立完善的机构管理功能,能对机构信息进行增删改查,能够适应未来机构扩展或者变化的需求。
2.用户管理:对使用系统的人员进行管理,包括人员增删改查等。
3.角色管理:对使用系统的用户按照不同的角色进行划分,包括填报角色、复核角色、审核角色等。
5.2.7.数据采集调度配置:设置调度的数据源连接方式(FTP或SFTP或本地路径或直连数据库)、设置不同源数据连接方式下的路径、账户、密码、设置源数据进入监管报送系统的映射脚本及处理方法等。
采集频度配置:设置调度的执行的频度(按小时/按日/按周/按旬/按月/按季/按年)、设置执行的具体时间、执行的次数、是否可以遇错继续。
参数设置:提供维护调度中常规参数变量化处理,维护数据源连接方式中所需的路径、账户、密码等信息。
日志查询:对ETL调度日志进行综合查询。
6.其他要求6.1.总体技术要求系统设计遵循的性能要求:可靠性、安全性、可定制化、可扩展性、界面友好性、集成能力等;采取模块化设计思想,满足应用实施的灵活伸缩。
体现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采用主流的架构和开发语言;2、提供具有成熟的技术平台进行快速开发支持;3、使用参数化配置;4、尽量采用开源项目(若使用有闭源产品,需要事先列出并告知甲方);6.2.知识产权因履行本项目合同所产生的研究开发成果及其相关知识产权权利归属,按下列条款确定:本合同签署之前,乙方已取得的知识产权(包含著作权、专利申请权、专利权及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归乙方所有;本合同项目下完成的智力成果及对应的知识产权(包含著作权、专利申请权、专利权及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归甲乙双方共有(并在项目验收前移交给甲方),甲方拥有在甲方及其附属机构中使用、修改、改编、复制的权利,乙方拥有在其公司范围内使用的权利,甲方有权利用乙方按照本合同约定提供的研究开发成果,进行后续改进。
由此产生的具有实质性或创造性技术进步特征的新的智力成果及其权属,由甲方享有。
本项目开发所有源代码,以及本项目开发、编译、部署与运行所依赖的属于乙方的开发工具、开发包、底层平台的源代码,在项目验收前,乙方都要交付给甲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