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公开课)

合集下载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PPT课件(第2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PPT课件(第2课时)
(1)组成上:硝酸由氢、氮、氧三种元素组成; (2)化学性质上:浓硝酸在光照或受热的条件下易分解; (3)贮存上:浓硝酸应密封、避光放置在阴凉处保存。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PPT模板:www. 1ppt.co m/ mob an/ PPT背景:/beiji ng/ PPT下载:/xiaz ai/ 资料下载:www. 1ppt.co m/zilia o/ 试卷下载:/shiti / 手抄报:/shouc haobao/ 语文课件:/keji an/yuwen/ 英语课件:/keji 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 an/kexue/ 化学课件:/keji 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 an/dili/
PPT模板:/moba:/beijing/
PPT图表:
/tubiao/
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1.掌握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 关系。 2.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3.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为什么变短了? 生日宴会中我们发现生日蜡 烛会越烧越短。化学反应发 生后物质的质量是不是变少 了?
PPT模板:www. 1ppt.co m/ mob an/ PPT背景:/beiji ng/ PPT下载:/xiaz ai/ 资料下载:www. 1ppt.co m/zilia o/ 试卷下载:/shiti / 手抄报:/shouc haobao/ 语文课件:/keji an/yuwen/ 英语课件:/keji 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 an/kexue/ 化学课件:/keji 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 an/dili/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为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能够描述某一具体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2.能从定量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了解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难点: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三、教学准备教学PPT。

四、教学过程一、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讲述】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反应可以用以下3种方法表示:①氢气+氧气水②③2H2+O22H2O【提问】请同学们分析上述3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你认为哪种表示方法最好?为什么?【总结】化学表达式不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而第二种微观反应示意图表示起来,比较麻烦。

第三种表示方法,用化学式表示表示化学反应,既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表示起来又比较方便。

【讲述】像③式这种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如: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H2O2H2↑+ O2↑。

【提示】化学方程式中常用“△”表示反应需要加热,用“↑”或“↓”注明生成物是气体或沉淀。

【组织讨论】为什么化学方程式能反映质量守恒定律呢?请你以C+O2CO2为例进行说明。

【总结】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过渡】化学方程式是国际上通用的语言,它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组织讨论】请同学们以C+O2CO2为例说明,这个方程式可以表示的意义有哪些?【提示】请同学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说明。

【总结】通过交流,我们可以从下面两个角度来解读化学方程式:1.这个反应的反应物是碳、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反应条件是点燃。

2.该反应中碳原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个数比为1∶1∶1。

【提问】化学方程式能不能体现各物质的质量关系?【组织活动】请同学们计算这个反应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讲述】我们还可以从下面这个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表示碳、氧气和二氧化碳之间的质量比为:12∶32∶44。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公开课课件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公开课课件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课件)
注意:
每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的微粒个数比和质量比都是固定的, 不能改变,否则就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五、目标检测,检查效果
01 练习一
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B )
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质量总和;⑤物 质的种类;⑥物质的体积;⑦物质的状态。 A. ②④⑤ B. ①③④ C.①③④⑥ D. ①③⑦
03 探究三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3 探究三
四、展示归纳,点拨提升
1、引导归纳
元素守恒 质量守恒
宏观
元素种类 元素质量 物质总质量
物质种类
物质体积 物质状态 元素化合价
6
一定 不变
2
一定 改变
4
可能 改变
微观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分子种类
分子数目
原子守恒
四、展示归纳,点拨提升
1、引导归纳
一定 不变
一定 改变
可能 改变
微观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分子种类
分子数目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2 探究二
文字表达式:
化学式表达式:
1、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2 探究二
讨论:
化学方程式能否表示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3 探究三
化学 方程式
定义 含义
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1、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 2、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粒个数比、反应条件。 3、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反应条件。
四、展示归纳,点拨提升

《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 2022年(公开课)人教版精品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 2022年(公开课)人教版精品教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两课时〕沉着说课本课题包括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两局部内容。

第一局部首先设问,化学反响中反响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然后通过活动与探究得出“参加化学反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响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结论,然后再通过活动与探究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从而知道在化学反响中,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第二局部介绍化学方程式。

教材通过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实例,简单明了地表达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使同学们知道化学方程式能提供很多有关反响的信息。

能将反响物、生成物及各种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清楚地表示出来,是学习化学的又一根本功。

本课题内容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实验的顺利进行又是学好本课题的关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力争从以下几方面突破难点。

1.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探究的时机。

2.力争使每一位同学都能提高操作、边观察边思索的能力,使其得到更多的锻炼时机。

3.培养学生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等综合素质。

4.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提供实例,供学生讨论、探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响中,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过程与方法(1)增加学生探究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操作、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

(2)加强实验中的各个环节的教学,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化学反响的定量研究、推理,帮助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应用。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响中,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化学九上《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

化学九上《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
课题1
第二课时 化学方程式
化 学 方
序言
下载提示:该PPT课件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 决实际问题。PPT课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课件、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
4.关于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的问题:
1、若选择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 应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则反应一定要在密 闭容器内进行。
2、质量守恒定律讨论的对象是化学反应的质 量问题,与物理变化无关。即质量守恒定律 不能用于讨论物理变化。
化学方程式
思考:
怎样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化学反应呢?
(2)表明了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的粒子 个数之比;
(3)表明了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的质量 之比(即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 学式前的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5、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32
44
1、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 化碳 ;
2、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 氧化碳分子;
3、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 后,可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2)表明了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的粒子 个数之比;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二课时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 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 知道什么是化学方程式,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二.学习重点:正确的书写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三.自学指导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用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1 )表示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 (2 )通过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表示各物质之间的 _________ 比; (3)表示构成物质的微粒________ 匕。

四.自主学习,分组讨论从物质种类,质量和反应条件等方面考虑,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给你提供给你那些信息?1.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S + O 2 点燃S022. 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Fe+CuSO 4==Cu+FeSO 43. 铜丝表面的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cuo+H2 △ Cu+H 2O五.课堂练习1、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写出化学反应(1)(2)的基本类型:(1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共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___________ 反应(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___________ 反应(3 )镁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反应Mg CuO △ MgO Cu中,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质量的镁跟_____________ 分质量的氧化铜反应,生成 ____________ 分质量的氧化镁和 _____________ 分质量的铜。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5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5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教案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和读法,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2)通过具体化学反应的分析,得出化学方程式的相关信息。

2.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所获得的信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比较体会化学方程式的优越性,感受化学方程式的简约之美;【教学重难点】重点: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和书写方法。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分析化学方程式的相关信息。

【教学方法】资料展示、讨论交流、分析归纳、巩固提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大家都学过数学中的方程,也就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的两边具有相等的关系,那么猜一下化学中有没有这样的方程呢?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知道,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发生变化,即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相等,能表示化学反应中这种相等关系的式子就是化学中的方程式。

【学生】学生倾听、猜想、体会化学与数学学科间的联系。

【投影】展示红磷燃烧反应的符号表达式:Fe + O 2 −−→−点燃 Fe 3O 4【提问】这样的符号表达式能否体现质量守恒定律,表示出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相等的关系?【学生】学生观看反应表达式、思考、讨论。

【小结】不能,因为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相等。

【追问】怎样处理才能使各原子的数目相等?引导学生学生思考、讨论后指名学生上讲台板演。

强调:不能在元素符号右下角添加数字,不能随意臆造不存在的物质。

【学生】学生思考、讨论、板演,理解化学方程式与符号表达式的区别。

【小结】3Fe + 2O 2 −−→−点燃 Fe 3O 4【讲述】此时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相等了,中间的箭头可以改为等号了,即3Fe + 2O 2 点燃 Fe 3O 4,这样的式子能告诉我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它最显著的特征是用化学式代替了物质名称,象这样用化学式结合化学计量数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得快捷方式——化学方程式。

初中化学公开课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说课稿

初中化学公开课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说课稿

初中化学公开课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说课稿初中化学公开课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内容地位及其作用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将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以及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做好理论准备。

因此《质量守恒定律》一课在初中化学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题包括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两部分内容,第二部分介绍化学方程式。

教材通过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这个事例,简单明了地叙述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使同学们知道化学方程式能提供很多有关反应的信息。

能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各种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清楚地表示出来,是学习化学的又一基本功。

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了解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在质量守定律的基础上学习,使学生较易接受并理解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涵义。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思考、务实,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知道化学反应方程式可提供给你哪些信息。

二、学生现状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学习了一些化学变化,特别是第三单元中较系统地学习了水的知识,通过电解水实验,水分解的图示或动画,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水的分解反应,认识了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来的分子变成新的分子,从而了解水的组成和结构;加之第四单元物质结构知识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微观想象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三、说教法和学法1、教法:。

启发式教学法,以问题为切入口,层层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交流与讨论,其流程为:提出问题——分析总结——巩固练习2、学法:阅读、讨论、合作交流、巩固练习。

四.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从分子和原子角度看,为什么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守恒的?3、关于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的问题?设计意图:质量守恒定律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化学定量定律,深刻理解有一定难度,同时它又是本节课化学方程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时2一、教学目标1.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了解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2.会从质、量、数等方面读化学方程式,并能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难点: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C + O 2 ===点燃CO 24P + 5O 2 ===点燃2P 2O 5 【讲解】通过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信息:● 表示出了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

这反映出了化学反应的“质”。

● 表示出了反应进行所需要的条件。

● 表示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很明显地看到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这反映出了各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即化学反应的“量”。

化学方程式把“质”和“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总结】化学方程式的意义C + O 2 ===点燃CO 2 1.质的方面: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量的方面:宏观上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如: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微观上表示化学方程式中构成各物质的微观粒子的个数比。

如:每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在点燃时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提问】根据下面的化学方程式,求算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1.S +O 2 ===点燃 SO 22.Fe +CuSO 4=FeSO 4+Cu 3.CuO +H 2 Cu +H 2O 【讲解】1.S + O 2 ===点燃SO 2 32︰(16×2)︰(32+16×2) 32 ︰ 32 ︰ 642.Fe + CuSO 4 = FeSO 4 + Cu56︰(64+32+16×4)︰(56+32+16×4)︰6456 ︰ 160 ︰ 152 ︰ 64△3.CuO + H 2Cu + H 2O(64+16) : 1×2 : 64 : (1×2+16)80 : 2 : 64 : 18【讲解】化学方程式能直观地反映出化学反应中“质”和“量”的变化及关系,其读法有异于数学中的方程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5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教学课件PPT初中公开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5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教学课件PPT初中公开课

RJ1. 2.1.书写麻烦;2.不便交流;3.不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4.不能表示各种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和”“反应条件” “生成”碳+ 氧气点燃 二氧化碳反应物 生成物“反应条件”“生成”及“六不变”点燃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化学方程式C + O 2“和”反应物生成物CO2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原子质量不变元素质量不变物质总质量不变 + O 2点燃CO 2C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 (或 相对原子质量) 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比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即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量的方面质的方面2H 2 + O 22H 2O 质量比(2×2) ︰ ( 16×2) ︰ [2×(2+ 16)]即 4 ︰ 32 ︰ 362H 2 + O 2 点燃 2H 2O粒子个数比 2 ︰ 1 ︰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反应条件是点燃2H 2 + O 2 点燃 2H 2O量的方面质的方面 点燃24P+5O2点燃2P2O54×31 5×32 2×1421 .表示反应物是磷和氧气,生成物是五氧化二磷,反应条件是点燃。

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31 ︰ 40 ︰ 71 。

3 .表示反应物中磷原子、氧分子和生成物中五氧化二 磷分子的个数比为4 ︰5 ︰ 2。

1 .化学计量数指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数字,如 上述反应中P的化学计量数为4 ,O2的化学计量数为5。

2 .如果反应物 (或生成物) 都是气体,化学方程式还能表示它们在反应时的体积比,体积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如2H2O通电2H2t+O2t,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 ︰ 1。

C+O2点燃CO2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质量方面: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份质量 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 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粒子方面: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个碳原 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2H2+O2点燃2H2O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质量方面: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份质量 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生成36份质量的水粒子方面:在点燃的条件下,每2个氢分 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典例1 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C)A .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B .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C .化学反应的快慢D .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通过化学方程式,可得到的信息有①反应 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②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③反应中各粒子的数量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镁条燃烧后,质量会变化吗? 变大还是变小?
变少,因为白烟飘走了
MgO
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一个罩,使生 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质量会变小、变大还 是不变?为什么? 变多
Mg + O2 点 燃 MgO
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根据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Mg和O2的质量 总和=生成的MgO的质量.增加的质量是参 与反应氧气的质量。
实验现象 反应前后质 量变化
质量变少
这跟质量守恒定律不是相互矛盾吗? 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解释
任何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碳酸 钠和盐酸的质量总和=生成的氯化钠、水 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减少的质量是二氧 化碳的质量。
实验5-2: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第二课时
探究实验一
P + O2
白磷燃烧后质量的变化
点 燃 P2O5
探究实验一
CuSO4 + Fe
硫酸铜和铁丝反应前后质量变化
FeSO4 + Cu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 和,这个规律就叫质量守恒守质量守恒定律。 你能帮他解释吗?
蜡烛燃烧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根据质量守恒 定律,参加反应的石蜡和氧气的质量等于生成二 氧化碳的质量。减少的质量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 量
16
16 12
C
12 16
C
16
在化学变化中, 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原子三不变”
盐酸和碳酸钠发生化学变化, 反应前后质量相等吗?遵守质量守 恒定律吗?
实验5-1
实验步骤
碳酸铵和盐酸反应,质量守恒吗?
①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 然后用小烧杯盛一定量的盐酸,并放 在大烧杯中称量。 ②把小烧杯的盐酸倒入大烧杯中, 观察现象,反应后称量,观察天平指 针的偏向。
有大量气泡产生,白色粉末状的碳酸钠消失
C
O2
CO2
元素种类不变 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质量不变
五 不 变
二 变
分子改变 物质改变
一、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物质量总和=生成物质量总和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 “原子三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