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肿瘤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论

发展简史

1.早期(孕育)阶段——殷商至隋唐

3500多年前,殷墟甲骨文记有“瘤”的病名——中医最早记载肿瘤的文献

《周礼》记载与治疗肿瘤相关一类疾病有关的专科医生——疡医

治疗中最早使用“有毒药物”,主张内治与外治相结合

《黄帝内经》——对肿瘤类疾病较系统的认识,奠定中医肿瘤学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难经·五十五难》论述“积”与“聚”的区别,提出五脏积的病名、症状、病理等。“积”是固定的,由五脏精气之所生;“聚”是活动的

《中藏经》认为肿瘤的发病不单是因为营卫之气的壅塞而引起,更重要的是由脏腑“蓄毒”所生。

对于肿瘤的本病和兼证的辨证论治规范成熟于《伤寒杂病论》

《针灸甲乙经》载有大量针灸方法治疗肿瘤疾病;《诸病源候论》论及肿瘤类疾病病因证候,详细和准确记载了很多肿瘤类疾病的病因、病理和症状等。

2.学科理论形成阶段——宋元时期

宋·东轩居士《卫济宝书》第一次使用“癌”字并论述“癌”的证治,把癌列为“痈疽”五发之一。

金元时代,四大学术流派的形成促进了肿瘤学术的进步。

3.专业学术成熟阶段——明清

温补派代表张景岳《类经》《景岳全书》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前人关于肿瘤类疾病的病因病机,对积聚的辨证认识又深入了一步,将治疗积聚癥瘕的药物归纳为攻、消、散、补四大类。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强调治疗肿瘤不仅仅治疗表面的病灶,要内外治疗并重,外科的治疗应以调理脾胃为要,善用以毒攻毒法。

4.中医肿瘤学发展时期——近代

吴师机《理瀹骈文》采用外治法治疗各种肿瘤性疾病

王清任用化瘀与补虚法相结合治疗肿瘤积块

肿瘤的中医命名

一、以患者的症状特点命名的病名

1、失荣、失营(恶性淋巴瘤、鼻咽癌等)

2、噎膈(首见于《内经》,相当于食管癌、胃底

贲门癌)3.反胃——“朝食暮吐,暮食朝吐”4、肺积、息贲(相当于肺癌或肺癌淋巴管转移)

二、以患者的体征命名的病名

1、臌胀——腹胀大,皮色苍黄,脉络暴露,四肢瘦削为特征(相当于腹腔积液)

2、翻花

疮(相当于皮肤癌。癌性溃疡、黑色素细胞瘤)

三、以病因病机命名的病名

1、恶核、痰核(恶核出自《肘后备急方》相当于软组织良性肿瘤、淋巴结核、淋巴结炎症

等非肿瘤病变)2、癥瘕(主要是指腹部的恶性肿瘤)3、积聚(包括腹部胃、肠、肝及脾等良性肿和恶性肿瘤等)4、脏毒、锁肛痔(直肠癌、直肠息肉等)

四.以病灶局部的形状特征命名的病名

1、茧唇

2、舌菌(舌癌)

3、口菌、牙蕈

4、喉菌、喉疳、喉岩、单松果症、双松果症(咽部的乳头状瘤、纤维瘤、血管瘤之类)

5、耳菌、耳挺、耳蕈、黑疔、耳痔(外耳道的肿瘤)

6、阴蕈、阴茄、阴痔、阴菌、阴中息肉(相当于子宫、宫颈、阴道及外阴部恶性肿瘤)

五、以病灶的质地命名的病名

1、瘿瘤(相当于甲状腺良性、恶性肿瘤)

2、乳岩(相当于乳腺癌、乳腺湿疹样癌)

3、石瘕

4、石疽(类似于淋巴瘤和淋巴结转移瘤)

5、筋瘤、血瘤、肉瘤、气瘤、骨瘤(类似于下肢静脉曲张、血管瘤、纤维瘤、脂肪瘤、骨肿瘤、软骨肿瘤等)

6、骨疽、附骨疽、多骨疽、朽骨疽(类似于骨肉瘤、骨母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骨转移瘤等良性、恶性骨肿瘤,骨结核、骨髓炎等)

六、其他

1、控脑砂、鼻渊、鼻庤、脑漏、鼻息(相当于鼻咽部癌)

2、伏梁——指生长于胃肠之外的上腹部结块性疾病,如胰腺癌、肠系膜淋巴瘤或腹壁转移癌等

3、肠覃——指生长于肠外形如菌状的肿瘤。类似妇科的卵巢肿瘤

4、肾岩翻花、翻花下疳(类似于阴茎癌

5、肿瘤(红丝瘤)(相当于小儿血管瘤)

肿瘤病因学

一、内伤病因

1、正气亏虚

正气:指人体的生理功能,相对于病邪而言则是指抗病和康复能力。

由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生理活动的综合作用而产生。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

2、情志失调

二、外源病因

1、外邪因素(包括病毒感染因素;烟草、油烟污染致癌因素;环境致癌因素;职业致

癌因素)

2、饮食营养因素

饮食失宜;饮食不洁;饮食偏嗜

肿瘤的病机

——“痰、瘀、毒、虚”四字

1、痰凝湿聚

痰湿:指机体失其正常运化而停积于体内的病理产物。

2.气滞血瘀

3、毒邪内蕴

包括外来之毒与内生毒邪

4、正气亏虚

肿瘤的发病

除各种病因外,正气、个体体质、精神状态、社会境遇、自然环境等均是导致发病的原因。

肿瘤的中医四诊

1、望诊:

主要内容是神、色、形、态、皮肤、排泄物和分泌物,以推断体内的变化

2、舌诊

3、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

4、问诊问寒热、疼痛、汗、头身、胸胁脘腹、饮食、二便、睡眠、妇女等

5、切诊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治则与治法

是阻止肿瘤疾病发展并使其好转或痊愈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治疗方法

治则:指治疗疾病以阻止其发展并使之好转或痊愈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指定的反映中医治疗学的规律和特色的理论知识,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

重要组成部分。

治法:指在一定的治则指导下,针对具体疾病与证候所制定的治疗大法或治疗方法。

肿瘤的常用治则:治病求本、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标本缓急(急则治本,缓则治标,标本兼治)、扶正祛邪、三因制宜(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调整阴阳(损其有余,补其不足)、早治防变

常用治法

1、扶正类治法:健脾法、养血法、补肾法、养阴法

2、祛邪类治法:化痰祛湿法、活血化

瘀法、清热解毒法、以毒攻毒法、软坚散结法

肝癌

概念:又称原发性肝癌,指原发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早期症状隐匿,表现为一般的消化道症状,如上腹部不适、腹胀、纳呆、乏力,时有腹痛、胁痛等;晚期则以腹部肿块、持续性疼痛、腹胀、纳差、黄疸、腹水、消瘦等为主要表现。以40—49岁多见,男女之比(3~5):1,我国的情况是沿海高于内地,东南东北高于西南西北和华北,沿海江河海口和岛屿高于沿海其他地区。

发病与乙肝、病毒感染、黄曲霉素、水源污染、农药、亚硝胺、饮酒等多因素协同作用有关。在我国,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是最直接的原因。多为肝细胞肝癌,其余为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肝癌。

归属于“臌胀、黄疸、积聚、癥瘕、暴症”等

中医的“肝瘿线”“朱砂掌”“红丝赤缕”对肝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病因病机:

外感时邪、酒食不节、情志郁怒、正气亏虚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早期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或仅出现肝病所致的表现,如胁痛、纳呆、消瘦

等,多数患者有情志不畅,烦躁易怒,口苦咽干,疲倦纳呆等肝失疏泄、肝盛脾虚的症状。当出现临床表现时已多是中晚期了,晚期以肝区疼痛为主,可伴有腹胀、纳差、呃逆、发热、腹泻、消瘦、呕血、便血、皮下瘀斑等。

肝大,质地坚硬,伴或不伴结节,压痛明显、腹水、黄疸、脾肿大为肝癌的常见体征。

2、细胞学和病理学诊断

3、影像学和免疫学检查

发现占位性病变和甲胎蛋白阳性是诊断的最重要条件。

标准:1)AFP>=400ug/L,占位性病变或伴有肝癌的症状体征者

2)AFP在20~400,肝实质性占位,伴有肝癌的症状体征,能排除继发性肝癌、肝血管瘤等良性占位病变者

3)AFP阴性,肝实质性占位,有明确肝癌症状体征,能排除继发性肝癌、肝血管瘤或其他占位病变者

4)AFP阴性,未发现占位病变,有肝癌症状体征,首先排除其他癌症后考虑本证的可能。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辨标本;辨腹胀;辨血瘀与出血;辨舌脉

2、临床分型:

1)肝热血瘀型:

上腹肿块质硬如石,疼痛拒按,或胸胁掣痛不适,烦热口干,或烦躁口苦喜饮,大便干结,尿黄或短赤,甚则肌肤甲错,舌质红或暗红,舌尖有瘀点瘀斑,舌苔白厚或黄,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