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以来各国刺激经济方案及影响评价
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2008年,美国发生了一场历史上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
这一事件不仅影响了美国的经济,同时也波及全球各地的金融市场。
本文将探讨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
首先,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直接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
2007年年底,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使得美国房屋市场陷入低迷,房地产泡沫破灭,大量房主无法偿还贷款。
这些次贷贷款常常以复杂的金融工具,如抵押债券、证券化等债务证券化的形式被卖到全球金融市场上。
随着美国房价下跌和违约率的增加,这些债务证券的价值迅速下跌,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各国的投资者开始失去信心,纷纷将资金从受影响的市场撤离,导致了全球市场的崩溃。
其次,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导致了各国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债务违约。
在次贷危机之前,全球银行和金融机构买入了大量次级抵押贷款,这些贷款在次贷危机爆发后几乎全部违约。
以瑞士银行为例,该银行因为持有大量次级抵押贷款的银行债券而导致了数十亿美元的巨额亏损。
由此可见,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影响是灾难性的。
再则,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随着金融市场的瘫痪,银行和金融机构减少了对企业和个人的借贷,融资难度加大。
不仅如此,次贷危机还导致了美国的就业和房屋市场的崩溃,严重影响了美国的GDP和就业率。
随后,全球各国经济也因此受到了牵连。
最后,美国政府的应对措施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采取了大规模的刺激措施来应对危机。
这包括了减税政策、印发大量货币、推出经济刺激计划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无疑缓解了金融市场的动荡,同时也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复苏。
总之,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是深远而灾难性的。
尽管距离此次危机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但是我们依然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启示

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启示2008年的次贷危机,是自1929年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有力地揭示了在全球化的经济条件下,金融的连锁反应能够迅速地传递和扩大,加剧了全球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本文将从次贷危机的发生、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等几个方面,分析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稳定的影响和启示。
一、次贷危机的发生次贷危机是由于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引发的,其形成于2003年到2005年之间,大量以房屋抵押贷款作为投资的金融产品在市场上出现,并被以高息、高收益的方式销售给境内外投资者,却忽视了风险和高流动性的问题。
当房价下跌、贷款违约率上升时,这些资产和产品的价值猛然下降,信用危机因此爆发。
次贷危机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政府监管失灵是不可忽视的一大原因。
二、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次贷危机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主要先进经济体陷入衰退,拉低了全球经济增长率。
全球许多金融机构和企业面临破产危机,导致金融市场的衰退和全球经济大幅下滑。
一些欧洲国家的财政危机被爆发,美国政府也不得不采取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
次贷危机不仅对世界主要经济体造成了重大影响,也对全世界发展中国家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经济危机使许多国家的消费者、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意识到全球经济紧密相连、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全球化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更为尖锐、紧迫的反思。
三、应对措施因为很多国家的金融体制和风险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时间和空间过于久远的金融产品市场的风险管理、透明度不足等都是次贷危机的导火线。
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巴塞尔协定》等国际性金融监管机制得到极大的关注和推广。
此外,对风险的漠视、信用评级商机构失职等一系列问题也成为了次贷危机的教训,调节金融市场、完善监管、加强信息披露成为未来防范类似风险的有效途径。
同时,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稳定的影响也在某种程度上提醒了人们关注全球金融稳定问题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问题。
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体系的影响

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体系的影响美国次贷危机是2007年开始发生的一场金融风暴,它的冲击不仅局限于美国本土,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体系的影响,涉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影响和对未来金融市场的启示。
一、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银行倒闭、金融危机全面爆发,进而引起了对整个经济体系的巨大冲击。
在美国,房价下跌,银行信用不良,债券违约等问题大量出现,这些问题渗透到整个金融系统,导致了全球经济的衰退。
全球股市、商品价格下跌,大量企业倒闭、失业人数激增,各国的财政都受到了极大的压力,这场危机几乎威胁到了整个世界的经济体系。
二、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次贷危机不仅对产业经济发展造成了影响,同时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了深刻的冲击。
由于众多金融机构存在与次贷相关的风险,它们的信用体系出现了崩溃,各国的金融市场遭遇到了极大的压力。
同时,全球货币流动性减少,各个国家都面临了金融危机和信用危机,许多企业都出现了流动性问题,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
三、次贷危机对全球政治的影响次贷危机的影响并不仅限于经济和金融领域。
由于各国都受到了危机的牵连,危机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经济不安全、国际外交不确定性等问题。
各国政府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重构其金融秩序,通过立法和财政支持来挽回市场信心。
此外,每个国家都在尝试刺激内需、减少对外贸易,以应对全球范围内的次贷危机。
四、次贷危机对未来金融市场的启示次贷危机给我们留下了一些重要的宝贵经验教训。
首先,这场经济风暴告诉我们必须加强对金融市场风险的监管,防范次贷风险,提高国家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品质。
其次,各国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建设稳定和可持续的金融体系,以促进全球金融市场的平稳发展。
结论次贷危机是一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对全球金融体系、经济、政治等方面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这场一度被看做是一场财富风暴,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金融稳定为经济稳定奠定了基础。
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发了全球范围内一系列深刻的金融危机。
这场危机对全球各国的经济活动和金融市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以期对该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具体影响有更全面的了解。
美国次贷危机是由次贷市场的崩溃引发的,而次贷市场中的重要因素是次级房屋贷款的违约。
这是一个房地产市场的问题,但由于全球金融市场的高度紧密联系,危机很快蔓延到了全球范围内。
首先,美国次贷危机导致了全球金融机构的衰退。
在危机爆发之初,许多大型美国金融机构因为持有大量次贷债券而陷入困境,甚至面临破产的威胁。
这些机构的破产风险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信心危机,许多国际金融机构也因此受到了波及。
一些国际银行和金融机构因为与受影响的美国金融机构有业务往来,承受了巨大的损失,这导致了全球金融体系的紧张局势。
其次,次贷危机对国际金融体系造成了流动性危机。
随着全球投资者对风险的警惕性提高,很多银行和金融机构开始抛售次贷债券以平衡损失。
这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的急剧收缩,很多金融机构面临融资难题。
由此,不少国际银行陷入了危机,甚至出现了破产潮。
这种金融流动性危机波及了全球金融市场,使得许多国家都感受到了融资成本上升和融资条件紧缩的困扰。
第三,次贷危机还对全球的经济活动产生了严重影响。
危机爆发后,美国进入了一场严重的经济衰退,全球范围内的其他经济体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牵连。
由于消费和投资信心低迷,许多企业减少了生产和投资,大量失业和减少需求导致了全球贸易的下滑。
对外贸易受到冲击,各国经济增长放缓,有的国家甚至进入了经济衰退。
这导致了全球各国之间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遭受了重创。
第四,美国次贷危机推动了全球金融监管改革。
危机的爆发暴露了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的不足之处。
为了避免未来类似危机再次发生,各国纷纷加强了金融监管,并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G20国家加强了合作,制定了更加严格的监管标准和规则,以防范金融市场过度杠杆化和风险传染。
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与教训

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与教训2008年,全球金融市场面临的最大危机来临——次贷危机。
影响不仅在美国,还波及全球,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观察人士对全球经济的财政政策和股票市场提出质疑,并重新评估了金融业对于经济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和教训。
一、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金融市场剧烈动荡,许多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危机,股票市场持续低迷。
次贷危机导致大量信贷资产的流失,金融机构信用度下降,市场信心被摧毁。
大量投资者数据损失惨重,股票市场一夜之间大幅下跌,许多企业遭受债务重压,导致公司倒闭、失业率增加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1.1 股票市场表现次贷危机导致股票市场全面暴跌,主要的股指下跌幅度超过40%,全球股票市场在2008年短短6个月内损失了大约53万亿美元。
由于投资者的惶恐不安,以及对未来前景的不确定性,市场上的股票交易变得非常缓慢。
在阿联酋,股票市场甚至连续3个月赚不了一分钱。
1.2 信贷市场表现次贷危机导致信贷市场崩溃。
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各金融机构的信誉受到了严格的考验,借贷资本也持续匮乏。
在此期间,由于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大量的信贷业务被冻结,企业无法获得必要的资本。
截至2009年初,全球信贷市场上的信贷资产缩水超过4万亿美元。
1.3 全球经济表现次贷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增速大幅放缓。
由于全球各地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前景暗淡,停滞在某个地方,企业投资降低,导致产生大量失业。
次贷危机的后果是:全球总量收入降低,几乎所有国家的财政预算大大减少,全球贸易大幅下降。
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计,全球经济危机导致全球GDP每年损失数百亿美元,其中万亿美元的财政赤字。
二、次贷危机所教给我们的经济知识次贷危机揭示了金融系统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也告诉我们应该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
为此,下面简单介绍了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所教给我们的经济知识。
美国次贷危机的走向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的走向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历程、演变趋势,以及其对中国经济产生的深远影响。
我们将概述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包括宽松的信贷政策、金融监管的缺失、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繁荣等。
接着,我们将分析次贷危机如何逐渐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并导致全球经济的剧烈动荡。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深入探讨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包括对中国出口、金融市场、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影响。
我们将对次贷危机的未来走向进行预测,并提出中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减轻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并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建议。
二、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历程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01年,当时美国经济正处于衰退期,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采取了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资金流入了房地产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房贷机构开始放宽贷款条件,推出了许多高风险、高回报的房贷产品,如“零首付”“负利率”等,吸引了大量购房者。
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房贷机构的盈利也大幅增加,进一步推动了房贷市场的繁荣。
然而,这种繁荣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许多购房者并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他们只能依靠房价上涨来偿还房贷。
一旦房价下跌,这些购房者就会陷入负资产境地,无法偿还房贷,导致房贷机构出现大量坏账。
2007年,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降温,房价下跌,房贷违约率大幅上升。
这时,许多房贷机构开始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甚至破产倒闭。
这场危机很快波及到了全球金融市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在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拯救金融市场,包括向金融机构注资、降低利率等。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市场的紧张情绪,但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
次贷危机的影响至今仍在持续,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典型的泡沫经济崩溃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房贷市场的过度繁荣和监管缺失是导致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这场危机不仅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

美国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主要内容:2008年进入9月份,被称之为金融海啸的从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许多国家禁受着这次风波的巨大冲击。
随之而来的金融危机也深入进来,使得不少国家不堪重负,面临着不可想像的后果…而我国通过得当有效的金融宏观政策,降低了次级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关键词:形成原因;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我国的对策一、次贷危机的成因众所周知,华尔街是美国金融机构最集中的街区,是当代金融业的发源地,是全球金融体系的“大脑”。
自2007年上半年开始,美国次贷危机逐渐升级,房价猛烈下跌、股市大幅下挫……华尔街濒临崩溃。
此次金融危机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为近百年以来所罕见的。
这场次贷危机主要是金融监管制度的缺失造成的,那些贪婪无度的华尔街投机者钻制度的空子,弄虚作假,欺骗大众。
这场危机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美国近三十年来加速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其背景是70年代的经济滞胀危机,内容主要包括:减少政府对金融、劳动力等市场的干预,打击工会,推行促进消费、以高消费带动高增长的经济政策等。
其中我认为主要因素以下有三点:(一)为推动经济增长,疯狂消费。
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历来重视通过消费促进生产和经济发展。
亚当斯密称“消费是所有生产的唯一归宿和目的”。
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导源于一种以城市享乐生活为特征的高度世俗化”,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奢侈消费在表面上促进了生产。
(二)社会分配关系严重失衡,广大中产阶级收入不升反降。
近三十年来,美国社会存在着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美国老百姓超前消费,另一方面,老百姓的收入却一直呈下降态势。
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的流入到富人的腰包,这几十年来美国贫富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美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但收入却不见增长。
(三)金融业严重缺乏监管,引诱普通百姓通过借贷超前消费、入市投机。
新自由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解除管制,其中包括金融管制。
次贷危机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次贷危机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一场金融危机,作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参与者,中国也肯定会受到影响,简要介绍了此次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探讨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的影响并得到一些启示。
标签:次贷危机;证券市场;金融监管一、次贷危机产生与发展过程次贷的全称是美国住房按揭次级抵押贷款(Subprime Mortgage Loans),是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具有很高的信用风险。
所谓次贷危机就是由于次级抵押贷款人到期不能按时偿还贷款所引发的危机。
美国人几乎都是贷款买房,而且通常都是长期贷款。
美国房地产贷款可以细分为优质抵押贷款、次优抵押贷款、次级抵押贷款3种。
次级抵押贷款是向那些信用分数较低、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提供的住房贷款。
这些次级抵押贷款人由于利率上升和楼市降温的双重影响,导致贷款拖欠和违约数量不断提高,最终引发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
美联储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在2007年初,不断上调联邦基准利率,导致房屋抵押贷款人的还款压力越来越大,次贷风险开始萌芽。
2月,汇丰控股为在美次贷业务增加18亿美元坏账拨备,美国最大次级房贷公司全国金融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减少放贷,次贷危机初现端倪。
3月,全美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破产,触发次贷危机。
到了7月,标准普尔和穆迪两家信用评级机构分别下调了612种和399种抵押贷款债券的信用等级,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大震荡。
随后次贷危机逐渐蔓延,并在全球范围扩散,一些规模较大的金融公司相继宣告其资产亏损状况,比如澳洲麦格理银行、德国IKB银行、法国巴黎银行等全球数十家机构宣布,因投资次贷相关债券所导致的资产亏损需冻结资产、拒绝赎回资金或破产,其中美国花旗集团在2007年第四季度的损失就达到了100亿美元。
此外,2008年1月,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把重要的债券保险商——安巴克公司的信贷评级从AAA降到了AA,这意味着次贷风波对保险业也产生了冲击。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对各国实体经济的影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造成巨⼤冲击,在⼀定程度上破坏了国际⾦融秩序,严重影响了世界各国经济协调。
这种负⾯影响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府的⾼度关注。
这种危机对各国造成了不同的影响。
1、国际⾦融危机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是降低了对美国的依赖度。
⼆是降低了对华尔街的崇拜。
三是降低了信⽤卡消费的魅⼒。
2、国际⾦融危机对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以⽇韩两国为例,国际⾦融危机使⾦融制度相对成熟的⽇本和韩国也造到了重创。
从对⽇韩⼤企业的影响看,⼀是实体经济收益率整体下滑。
⼆是虚拟经济⼤幅缩⽔。
⽇本股市⼀路爆跌,严重打击了⽇本的外向型经济。
韩国各⼤银⾏和企业,也出现了“美元枯竭”现象,严重影响着韩国⾦融业的稳定性及经济实体的发展。
3、国际⾦融危机对东欧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因国际⾦融危机对资本市场造成了巨⼤影响,在外界看好的东欧经济体,也卷⼊危机并遭受重⼤冲击。
⽬前东欧国家的外债累计达1.6万多亿美元,很⼤部分是从西欧银⾏借的,但在美国⾦融危机的影响下,欧洲经济增长速度变缓,信贷紧缩,股市下跌,⼤批外资撤出东欧市场,经济出现了明显困难。
如匈⽛利的经济危机⾮常严重。
4、国际⾦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由于中国的国情不同,国际⾦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的直接影响不⼤,关键是中国⾦融体制还没有完全与国际接轨,资本项⽬还没有完全开放。
但从理性预期看,对中国造成影响不可低估。
国际⾦融危机对中国造成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是可能造成中国流动性不⾜。
有数椐表⽰,在中国近2万亿外汇储蓄中,约有1万亿美元左右投资美国国债。
在美国⾦融危机条件下,必然导致资产抵押品的价格缩⽔,这种⽀付性危机就会转变为流动性危机。
⼆是明显冲击中国的出⼝贸易。
⼆、国际⾦融危机发展趋势及其国际影响⾦融动荡仍将持续第⼀,预计次贷危机造成的⾦融动荡将持续到2010年。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启示2007年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不仅给美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损失,而且也通过全球金融传导机制迅速扩散到其它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
本文主要从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与启示为出发点,重点分析了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一些影响以及解决策略。
(一)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1.次贷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影响这是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首要表现,受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增长的幅度将受到不同程度上的衰退,继而会对美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产生消极的影响。
与此同时,其他发达国家也会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导致出口需求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而就我国而言,次贷危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
(1)我国外贸出口增速减缓就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而言,对外依存仍然是现阶段的一个主要特征,而美国作为中国对外出口的第一大贸易国,由于次贷危机的影响,势必会影响我们对美国出口贸易的减少。
究其主要原因便是次贷危机发生后造成的信贷规模的收缩,继而影响了美国居民在消费支出方面的减少。
如果美国次贷危机对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中国的出口会进一步下降。
(2)中国外贸出口企业的影响这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外贸出口企业在生产经营与就业方面两个方面。
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很多外贸企业会因为缺少订单而出现破产的现象,这一现象在家具、纺织品以及电子产品行业表现的更为明显,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失业率的增加。
(3)次贷危机促使美国加大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贸易保护主义是每一个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所经常遇见的一个问题,就这一问题的本质而言,并非单纯的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与一个国家的贸易政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尽管,在美国也提倡贸易的自由发展,但是一旦当美国的利益出现损失以后,便会为维护经济安全为由,首先在国内实行贸易的保护政策,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自由贸易的相关法则。
这将对我国食品、机电产品、纺织品和服装以及玩具鞋类等出口产品制造障碍。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近年来,金融危机频频爆发,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很大的震动。
无论是2008年的次贷危机,还是2020年因新冠疫情引发的经济危机,都对各个国家的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
一、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1.经济下行金融危机的首要影响就是经济下行。
因为金融危机会导致企业资金周转不灵、市场需求下降,从而导致经济活动的降温。
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越活跃,就说明经济增长率越高,同样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降温,就说明经济增长率会降低。
2.失业率上升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市场需求下降,公司会纷纷裁员,以缩减成本。
失业率的上升会进一步引发社会问题。
3.通货膨胀金融危机的后果之一即是通货膨胀。
当一个国家出现经济萎缩和企业缺乏资金时,央行会通过大量印钞来提高流动性,这样就会导致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加剧。
二、吸取的经验教训1.加强监管金融危机是由于金融市场监管不力,造成金融机构失控,从而导致世界经济的巨大波动。
因此,监管机构的监管责任应该得到强化,包括对金融机构和市场的监管。
2.强化风险管理银行和金融机构应该加强风险管理。
在2008年的次贷危机之后,银行和金融机构都认识到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他们提高了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水平,以防止类似的危机再次发生。
3.合理利用政策工具政府可以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来应对金融危机。
货币政策可以通过降低利率,如果必要的话,甚至可以采用量化宽松的政策。
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减税和增加支出来刺激经济。
4.国际协调这是解决金融危机的一个关键。
因为金融市场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因此,各国之间必须进行紧密的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
比如,通过 G20 等国际组织来加强监管,推动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
5.注重经济转型我们应该看到,尽管金融危机对经济产生了短期的负面影响,但是长远来看,它也是一个转型的机会。
必要的时候需要做出全方位的改革和调整,推动经济的结构转型,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经济环境。
美国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

鲁宾尼教授提出的金融灾难的12 个
步骤及现在发展情况
• 1.房地产衰退引发家庭资产缩水,房贷拖欠 率上升。美国房价较2006年中下滑11.4%, 房屋没收及房贷拖欠率大幅上升。
• 2.次贷损失扩大,削弱银行放贷能力。美联 储2008年第一季度的贷款标准调查显示, 声称对次级住房贷款收紧放贷标准的银行较 声称放松者高80.3个百分点;8月10日,总 部位于亚特兰大的抵押贷款机构omeBanc Corp.在特拉华州提交了破产申请文件。
2,853, 10% 5,703, 20%
7,053, 24%
Municipal Treas ury Mortgage Related Corporate Debt
Federal Agency Securities Money Markets As s et-Backed
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宏观影响
• 11.恶性循环开始,巨额亏损、资本盈余减 少、信贷紧缩、压力下股票抛售,迫使银行 走向清盘或者贱售资产,最终产生系统性金 融崩溃。
• 12.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爆发流动性危 机,面临资金枯竭。2008年3月18日美联 储指定JP Morgan以每股仅2美元价格收购 贝尔斯登,这是美联储40年来首次直接参与 非商业银行的救市行动,以防止引发大规模 的金融风暴。
• 9.恐慌下的沽空使股市一泻千里。自2007 年10月起美国股市下跌约14%,其他主要 股指亦跟随下挫,且跌幅远超美国。
• 10.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资金枯竭,受影响的 市场包括银行同业间拆借市场以及短期信贷 市场。2007年底LIBOR隔夜拆借利率与联 邦基金利率息差一度抽高至57个基点,而7月 份的平均值在7个基点左右。
美国房价过去4年平均上升18%,估计跌幅 20%-25%,加州等地跌幅在30%-40%。
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影响分析

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影响分析2008年,美国发生了一场被称为“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将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影响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后果。
首先,我们来看看美国次贷危机的起因。
该危机的触发点可追溯到2007年,当时美国的房地产市场泡沫已经膨胀,许多金融机构开始提供所谓的“次贷”,即贷款给信用较差的借款人。
这些次贷通常拥有较高的利率和较宽松的贷款要求。
然而,在2008年房地产市场崩溃后,房屋贷款违约率大幅上升,金融机构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许多大型金融机构面临破产风险。
其次,我们来看看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危机爆发后,美国经济陷入了严重的衰退,许多公司纷纷裁员,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问题。
此外,全球金融市场也受到了巨大冲击,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纷纷出现问题,例如雷曼兄弟破产等。
国际间的金融信心遭到破坏,市场出现了恐慌性抛售,导致全球股市暴跌,世界各地的金融机构出现了流动性紧缩的情况。
此外,全球贸易也受到了较大影响,出口和进口都出现了下滑,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
此外,美国次贷危机还对全球金融监管产生了重要影响。
危机暴露了金融监管体系的缺陷,各国政府纷纷加强了金融监管,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来防范类似危机的再次发生。
例如,美国通过了《多德-弗兰克法案》,增加了金融机构的监管要求和透明度。
此外,国际间也建立了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例如G20峰会就金融监管合作进行了重要讨论。
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减少类似危机的可能性。
最后,我们来看看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后果。
由于经济衰退和金融市场的震荡,全球失业率上升,社会不稳定性增加,这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的经济状况。
世界各地的政府纷纷采取了财政刺激政策,例如减税和增加政府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
然而,这些措施也导致了世界各国的债务问题,许多国家陷入了再次危机的境地。
综上所述,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危机暴露了金融体系的问题并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的衰退。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启示引言2008年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之一。
对美国经济的冲击不仅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也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次贷危机中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本文将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直接影响1. 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之一,次贷危机导致美国经济衰退,需求下降对中国的出口带来了巨大冲击。
中国的出口额大幅下跌,许多制造业企业面临订单减少、产能过剩的困境,从而导致大量的企业倒闭和员工失业。
2. 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次贷危机使全球金融市场陷入混乱,中国的金融市场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中国的股市和楼市双双出现大幅下跌,投资者信心受到重创。
政府出台一系列金融刺激政策以稳定市场,但这也为中国金融体系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和压力。
3. 对中国汇率的影响次贷危机导致美元大幅贬值,这使得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
由于中国对美元的依赖性,降低了中国出口的竞争力。
同时,人民币升值也使得外国投资者对中国的投资吸引力下降。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间接影响1. 对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次贷危机暴露了全球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也迫使中国重新审视自身的经济模式。
中国经济主要依靠外贸和投资驱动,次贷危机进一步证明了这种模式的风险。
中国政府开始加大内需扩大的力度,加大对消费者的拉动力度,以减少对外来需求的依赖。
2. 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次贷危机暴露了金融监管不力和风险管理不足的问题。
中国政府借鉴次贷危机的经验,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出台一系列措施以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
同时,中国也加强了对金融创新的规范,以降低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3.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次贷危机将世界对美元的依赖暴露在阳光下,这也让中国政府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
中国开始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通过与其他国家签署本币结算协议、逐步放开资本流动限制等措施,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降低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相关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相关启示背景介绍美国次贷危机是全球金融史上一次重要事件,始于2007年,持续到2008年,是由美国次贷市场的繁荣引发的。
次贷是一种信用等级较低的抵押贷款,通常由不符合传统贷款标准的借款人申请,如信用不良或收入较低的人士。
次贷危机在次贷市场泡沫破裂后爆发,引发了一系列金融危机和经济动荡。
中国自1978年以来开始进行经济改革开放,实现了快速经济增长和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然而,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深入探讨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相关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工业生产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全球金融危机波及中国,工业生产领域受到了冲击。
由于美国是中国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消费降低,中国出口减少,工厂无法维持正常的生产负荷,许多企业面临破产。
金融市场美国次贷危机最直接的冲击在于影响了全球金融市场。
中国也受到了严重影响,担忧也被加剧。
中国大银行家们开始改变他们对特定资产,如次贷债券的投资策略,已有的失业率的预测,以及他们企业债务的充足性。
人民币汇率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为了刺激经济,美国推行了货币政策宽松和大规模的印钞行动,导致美元贬值。
这使得中国的外汇储备受到挑战,使得人民币汇率出现了波动。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调整货币政策、提高人民币汇率,以保持其经济稳定。
员工就业由于工业生产下降,许多中国企业在经济危机期间被迫进行裁员和解雇员工,导致许多中国人失去了工作。
失业率上升,另一方面,为了吸引更多投资,一些工程项目被暂停以及新的投资不再涌入这个经济体系,导致了企业所需的就业机会大大减少。
相关启示财务监管美国次贷危机暴露出金融市场监管不足的问题。
中国也从这个教训中得到了启示。
中国的监管能力也进一步升级,监控更照相的市场机制。
中国规范了金融市场运作、加快完善监管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以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投资战略中国政府通过积极的投资战略,加强国内需求的引导,降低对外贸易的依赖性。
美国次债危机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六、美国政府的救市举措(1)
(一)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 美国政府$7000亿金融救援计划; • 美联储直接向企业贷款(购买它们发行的商业票据); • 美联储直接回购国债。
(二)降低利率:全球主要中央银行联手降息。 (三)减税。2008年2月美国通过了$1680亿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法
案,通过减税等措施以刺激个人消费和企业投资。
既不属于美国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监管, 亦不属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监管, 并且1974年美国的商品交易法(CEA)正式免除了CFTC对
OTC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责任。 美国的商品交易法(CEA)将按揭工具、远期、回购选择
权等OTC金融衍生品定义为非商品,因此免除了CFTC的监 管责任。
美元汇率指数 ( 02.1-08.6 )
115 110 105 100 95 90 85 80
38
JAN MAY SEP JAN MAY SEP JAN MAY SEP JAN MAY SEP JAN MAY SEP JAN MAY SEP JAN MAY
5. 美元持续贬值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攀升
39
为:优先级、中间级、股权级。
22
(3)CDO的发展 04、06、07全球CDO累计发行量为$1570、5520、5030亿。 CDO-squared、CDO3、CDOn
23
全球CD0发行量
24
3.主流、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差别 (1)主流抵押贷款证券化 (2)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
25
(四)CDS简介
华尔街上声望最高的两大金融机构将处于国家银行监管机构的严 密监督之下,它们需要满足新的资本要求、接受额外的监管,盈 利水平也将远不及从前。
这样,长久以来人们所熟知的华尔街独立经纪公司将告终结。
次贷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影响分析

次贷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影响分析引言次贷危机是指2007年美国房地产市场崩溃引发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美国次贷危机的起因、发展过程以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
起因1.低利率政策:2001年至2005年,美国联邦储备系统降低了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
低利率使得房屋贷款更加容易获得,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2.低信贷标准:由于房地产市场的繁荣,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出台了宽松的信贷政策,大量向信用记录较差的借款人提供贷款。
3.资产泡沫: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导致了资产泡沫的形成,不动产的价格高企。
4.金融创新:金融机构创造了各种衍生金融工具,如抵押贷款债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MBS)和有违约可能的债务(CollateralizedDebt Obligations,CDO),这些衍生工具对市场风险的评估出现了问题。
发展过程1.贷款违约:2006年开始,由于利率上升和借款人无力偿还债务,房地产市场出现问题。
大量借款人违约,引发了次贷危机的爆发。
2.金融机构危机:次贷危机导致了多家金融机构的破产或面临破产的危险。
其中最知名的是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恐慌。
3.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次贷危机迅速蔓延到全球各地,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
股票市场下跌,信贷市场冻结,许多国家的经济陷入衰退。
影响分析1.经济衰退:次贷危机导致了全球经济的衰退。
许多工业国家的GDP下降,失业率上升。
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崩溃导致了房价下跌,许多借款人无法偿还债务,经济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2.金融体系危机:次贷危机揭示了金融体系的薄弱点。
许多金融机构因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而受到冲击,信贷市场陷入冻结状态。
为了避免金融体系的崩溃,许多政府不得不采取紧急救助措施。
3.全球贸易受限:由于经济衰退和金融市场动荡,全球贸易受到了限制。
许多国家采取了保护主义政策,加剧了全球贸易紧缩。
4.政府财政压力:次贷危机导致了公共财政的压力增加。
次贷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经济影响

次贷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经济影响一、次贷危机以来的世界经济形势(一)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增加,影响扩大次级债危机可能成为美国经济周期的拐点,次级债危机反映了本轮经济周期中美国房贷和金融市场累积的风险。
2007年美国住宅存货继续大幅上升,价格回落。
2008年美国次级房贷还款仍处高峰,房贷市场风险仍未充分释放,次级房贷危机有引发全面次级信贷危机的可能。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急剧调整和布什政府的经济拯救方案难以改变美国经济周期性走势。
美国本轮经济增长动力已基本释放。
美国经济扩张进入第七年,经济扩张动力已基本释放。
私人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从2006年的2.2%降到2007年的2.0%,4季度进一步降到1.4%。
住宅和汽车业的萎缩对美国的影响已经超过了短期经济调整的幅度和范围,住宅投资连续8个季度呈现负增长,交通设施投资过去7个季度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为负0.14%。
2007年前11个月出口增幅仍然高达12.3%,但进口增速已明显回落。
2007年底美元兑欧元、日元和英镑分别贬值69.5%、19.7%和40.1%,2008年美元对欧洲主要货币贬值空间将变得非常有限,可能出现拐点。
工业生产屡现负增长,企业利税波动较大。
美国工业生产自2006年3季度出现负增长以来,频繁出现负增长。
2007年工业生产1月、3月、5月和10月份不断出现负增长,12月份为零增长。
工业生产不足主要表现为最终消费品生产不足,制造业生产疲软。
2006年4季度到2007年3季度生产企业利润和公司收入出现较大波动。
2006年4季度,企业利润、企业流动资金、公司所得税和非金融类国内企业利润大幅减少;2007年1、2两个季度呈现回升的态势;但3季度又全面下滑。
就业增长继续减缓,生产和制造领域就业大幅减少。
2007年美国就业连续50多个月保持增长后,2008年1月首次出现萎缩,失业率也保持在4.9%的较高水平。
2008年1月份非农就业减少1.7万人,制造业的就业已连续3年出现负增长。
主要经济体在金融危机后采取的措施及效果评价

主要经济体在金融危机后采取的措施及效果评价引言:2007年底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引发了一场极为严重的全球化经济衰退,尤其对于发达国家来说。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09年发达国家的GDP的增长率仅为-2%。
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政策,刺激经济发展,以应对二战以来全球最严峻的经济形势。
刺激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数额之巨,为世界经济史上所罕见。
在危机刚刚爆发之时,主要经济体应对金融危机政策的着力点在于救助金融机构。
而当金融危机波及到实体经济时,主要经济体应对措施的着力点又放在了采取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上。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恢复市场信心,促使经济回暖。
但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全球经济走出衰退,尚需要更多强有力的后续政策支持。
现根据主要经济体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所采取的主要货币政策,分析其作用,就其效果进行综述评价。
一、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美国经济受到重创。
美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降低金融危机带给美国经济的影响。
自2007年以来,美联储紧盯经济形势,适时的制定了恰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恢复市场信心,加速经济回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现主要就其货币政策的制定和作用效果进行评价。
1、主要货币政策(1)下调利率次贷危机爆发初期,美联储大量买入国债,增加市场的流动性。
当这些举措未能产生明显效果后,2007年9月18日,美联储决定降息;2007年10月31日,美联储又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2007年12月11日,美联储再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
进入2008年,次贷危机逐步演化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美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更加紧缺,经济衰退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为此,美联储又7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至2008年12月16日,联邦基金利率已降至0-0.25%的低位,实际上已经启动了零利率政策。
(2)公开市场业务与此一系列降低利率措施实施的同时,公开市场业务也在连续操作,向市场不断注入流动性。
2008年美联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累计向市场注入了8600多亿美元的流动性,旨在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缓解信贷紧缩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贷危机以来各国刺激经济方案及影响评价
陈功贺军李明旭
(安邦咨询公司分析师)
摘要: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从美国、欧盟和日本这些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到越南、印度这样的新兴经济体,都在为拯救经济而同时忙乱。
引人注目的是,多个国家都纷纷紧急推出挽救经济的措施,以财税政策、货币政策和金融“输血”手段来拯救市场,避免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与经济衰退同时发生,把各国经济拖入衰退的泥潭。
这场全球经济风暴离中国远吗?中国的经济政策应该如何随之而动?了解国外的经济刺激计划,对于中国的经济金融政策调整大有裨益。
全球经济似乎从未像现在这样混乱!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从美国、欧盟和日本这些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到越南、印度这样的新兴经济体,都在为拯救经济而同时忙乱。
引人注目的是,多个国家都纷纷紧急推出挽救经济的措施,以财税政策、货币政策和金融“输血”手段来拯救市场,避免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与经济衰退同时发生,把各国经济拖入衰退的泥潭。
这场全球经济风暴离中国远吗?中国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速仍然高达10.4%,似乎与上述问题国家相去甚远,但经济全球化使得中国与外部环境难脱干系——外需变化、热钱流入、通货膨胀、油价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中国经济同样要随着这些变化而起舞。
在各国推出经济刺激计划的同时,中国市场上关于推出经济刺激计划的呼声也日益增高,各种传闻也在满天飞,这对中国的政策制定者无疑是个考验。
在我们看来,梳理各国政府有代表性的救市措施,观察其政策效果,对中国的决策层将会有所裨益,也对关注政策走向的企业会有所帮助。
一、各国政府和央行在次贷危机后的各种救市措施
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次贷危机爆发至今年9月初,各国推出的拯救经济方案的总规模已超过5200亿美元。
在各种救市方案中,既有针对金融机构的,也有针对普通百姓的;在手段选择上,既有财税政策,也有货币政策,还有“输血式”的金融手段。
我们按照不同措施的特点,大致将拯救经济的方案分为三类:紧急救市措施、各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各国财政刺激政策。
此外,我们提供了一个新兴经济体——越南的国别案例。
(略)二、对各国“救市”计划的评价
为方便起见,我们把各国拯救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财税政策拯救经济的措施,简称为“救市”计划。
从各国的救市措施来看,一类措施是为了拯救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主要是采取国有化措施,以及用各种政策工具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以避免金融机构的倒闭。
另一类措施是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实体经济,刺激消费,避免经济持续放缓,恶化至衰退。
各国纷纷推出“救市”计划,引发了各界关于自由市场与政府干预之争。
有观点认为,这些坚持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以政府和财政力量来救市,是为了避免眼前的金融市场危机和经济低迷,为了短期目标而放弃自由市场的原则。
然而,这种看法有失偏颇。
在我们看来,自由市场原则并不绝对地排斥政府干涉,如果干涉的原则是为了维护自由市场原则,而不是代替它,那么这种干预就是可接受的。
因此,表面看似一样的干涉,其内涵和目的是不同的。
不过,各国政府大力救市的做法仍然遭到了绝大多数市场和研究人士的非议。
在他们看来,“救市”计划将会产生如下一些负面后果:
首先,救市措施延缓了本应该有的市场“结清”,延长了那些不盈利、不健康的公司的寿命,同时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此次蔓延西方市场的信用危机和经济放缓,显示西方经济出了错误,它们最大的问题是消费太多,储蓄太少,错误地配置了资源。
尤其是美国经济,长期靠挥霍信用来借贷消费。
很多出现问题的金融机构,都是这一信用链条断裂的牺牲品。
危机的出现实际上要求做出调整,将问题机构清除出市场。
要指出的是,各国“救市”的目的是拯
救市场,而不是某个具体的公司,比如美国政府出手接管“两房”,其主要目的是挽救美国的住房按揭市场和金融市场,而不是单为了“两房”这两家公司。
不过,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这些“救市”措施不大可能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促进作用,而是帮助了本来可能在价格上涨和商业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倒闭的企业。
其次,政府过度干预会扭曲市场。
美国智囊机构卡托研究院(Cato Institute)的中国问题专家詹姆斯·多恩(James Dorn)认为,美国国会创办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家巨型抵押融资公司,并给与其“政府资助企业”地位之日,也就是一个巨大的道德风险问题舞台搭成之时。
美国政府拯救“两房”,实际上是告诉市场,“市场社会主义(market socialism)”并非创造财富的魔杖。
政府通过暗示性地担保债务,污染了资本市场,给市场参与者留下的印象:即使“政府资助企业”陷入金融困境,他们也会受到保护。
在我们看来,这种客观存在争议,其最主要的关注点集中在资金运用的合理性方面,即是否应该用纳税人的钱来救市,是否存在道德风险。
第三,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有效性值得怀疑。
以日本为例,过去16年日本政府推出了16项经济刺激一揽子计划,可以说最擅长采取紧急措施刺激低迷经济。
但各界对日本政府近期宣布的一揽子刺激计划提出批评,认为无法帮助经济摆脱当前的困境。
如11.5万亿日元的预算金额看起来很大,但实际追加的开支只有1.8万亿日元(约167亿美元)。
相比资产泡沫破裂后所谓“失去的十年”期间平均每年3万亿-4万亿日元的追加预算开支。
再比如,英国政府提出用10亿英镑来协助第一次购房者及挽救负资产人士,这一政策也受到质疑。
反对者认为,英国政府是在向市民行贿,鼓励他们在跌市中置业,结果不仅没有帮他们,反而可能害死这些置业者。
综观这些刺激经济计划,似乎成为西方政府共同看好的“万金油”。
然而,在西方国家失衡的经济结构下,如果政府继续以政策来强行刺激消费,挽救市场,恐怕只能在短期内推动GDP 的增长率,但时间一长,政府赤字会进一步上升,对长期经济的负面影响很大。
从各种版本的救市传闻不难看出,其中的内容多是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救股市、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减税、加大财政支出等,这反映了当前股市低迷、经济放缓背景下的国内市场心态,也显示了市场、利益集团如果与政府进行博弈时,他们的博弈点在哪里。
在传闻所涉及的内容中,有一部分是有可能出台的政策,比如加大对民生问题和农业的投资,但有相当一部分政策内容的可能性不大。
比如,现在很多人寄希望于中国也采取类似美国的直接减税方案来刺激中国经济增长,这种方案实现的可能性不大。
安邦集团策略分析师陈功认为,减税刺激方案的出台与国情有关,提出以直接减税刺激经济建议的人,恐怕不大了解中国国情。
近年来,中国的财政收入增长迅速,一路从2000年的1.3万亿元发展到2007年的5.1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收入大约2.8万亿,这相当于四川省当年财政收入(1300亿)的20多倍。
但中央财政却仍在表示“钱不够花”,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不大可能提出类似美国的直接减税刺激方案的。
但如果在其他财税政策改革中(如两税合并、增值税改革、出口退税政策等)形成的减税效应,则又另当别论。
其实,在中国要保经济增长,不一定完全指望中央政府出台刺激经济方案。
由于中国的各级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一样,也掌握着大量的政策资源、财政资源、土地资源及其他的资源,如果适当调动起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刺激起经济增长应该不难。
我们注意到,在中国的经济大省广东省,2008年上半年对外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双双回落,上半年本地经济增长10.7%,增幅同比回落3.6个百分点,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总体增速为近6年来最低。
在这种压力下,广东省政府再次提出“以大投入带动大发展”、“以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启动了被称为“新十项工程”的庞大政府投资计划,在222个项目上的计划投资总额达22770亿元,其中投入最大的是交通运输体系工程共71项,计划总投资6472亿元。
此外,广州市单是2010年亚运会的投资额就高达20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北京奥运会总投资金额(3000亿元)的2/3。
在目前形势下,从中央到地方都已把投资作为确保明年经济增长的“法宝”,中央和国有企业的一些大投资项目,如京沪高铁、煤电油运投资、电信投资等,在今明两年都将会落实,对明年的投资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在中国,推动经济增长的另一种措施是放松政策管制。
我们虽然不赞成学西方国家通过“给钱”的方式来刺激中国的经济和金融。
但这并不是说,中国不应该推出刺激经济的方案。
在我们看来,中国政府应该推出的最好、最佳的刺激方案,就是放松政策管制。
中国目前在投资领域上并不是完全放开,不少领域对非国有资本还是采取限制措施。
如果能够放开一部分市场准入,就能释放出相当的投资需求——这是管制政策所压抑的一部分投资需求,它并不用政府以财政投入或税收减免来刺激,只要政策放开就能激发出投资需求。
如果说西方国家刺激经济的最佳方式是“踩油门”,那么中国刺激经济的最佳方式则是“松刹车”。
如果我们同意,中国的和谐社会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才能建成,那么这就意味着“松刹车”的地方还有很多,而且过去中国这辆车,一直是带着刹车在跑,这也是我们时常发现经济会出问题、经济理论总是见不到实效的重要原因。
总体而言,如何在低迷的国际经济环境之下“保”中国的经济增长?这需要结合外部经济环境和中国的具体情况来考虑,不能盲目照搬国外的政策。
在中国高达10%的经济增速之下,对于任何刺激经济政策,都需要谨慎地、系统地来做好平衡,避免在刺激起经济增速之后,结果发现中国的通胀水平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