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综合治疗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宫腔镜手术治疗重度宫腔粘连疗效观察

宫腔镜手术治疗重度宫腔粘连疗效观察

宫腔镜手术治疗重度宫腔粘连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手术治疗重度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行回顾性调查法,对我院49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手术后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的治愈率及疗效。

结果患者术后有效率为93.9%(46/49),其中轻度粘连、中度粘连、重度粘连的有效率分别为100%、94.1%、88.9%。

结论对于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而言,宫腔镜手术术后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微创安全,对患者术后恢复有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应用借鉴。

【关键词】宫腔粘连;重度;宫腔镜手术;疗效宫腔粘连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病程长或全部粘连则称为Asherman综合征。

其诱发原因主要与宫腔内手术操作相关[1]。

相关研究报道,宫腔手术后发生宫腔粘连的几率为16%,一般为轻度,若多次行宫腔术则发生率上升至14%-32%,且以中重度为常见[2]。

患者具体的临床表现为经量少、经期不规律、闭经、经期下腹痛、不孕、流产等。

临床上宫腔镜手术分离宫腔粘连已成为治疗宫腔粘连的首选方法。

本文围绕宫腔镜手术治疗重度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展开研究,对患者术后进行随访,记录宫腔重建形态以及经期状态,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行回顾性调查法,随机选取49例我院自2013年2月份至2015年5月份收治的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均符合《实用妇科内镜学》中的诊断标准[3],经宫腔镜检查后确诊。

患者年龄范围在(19-4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8±8.3)岁。

临床表现为23例腹痛呈周期性,即5例为轻度腹痛,8例为中度腹痛,10例为重度腹痛;20例为经量过少;5例为闭经,时长为2-13个月,平均时长为(5.9±0.4)个月;42例为不孕,时长为1-8年,平均时长为(3.0±0.2)年。

患者相关手术史如下:45例有宫腔操作史,包括12例曾行宫腔镜诊治术,33例曾行刮宫术(23例为一次,7例为两次,3例为三次及以上)。

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粘连的疗效分析

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粘连的疗效分析

极实 施分 离 操作 ,B超 需监 测 分 离全 程 。 已切 除 的回 声 带需 保持 的屏 障作 用 ,可分 离子 宫上 下、左 右 、前后 侧壁 ,促进 宫腔 内液
居 中位置 , 以免子 宫 穿孔 ,依据 之前 内膜 线加 以分 离 ,当宫 腔恢 体 引流,对 子宫 内膜起 到 了修 复作用 ,降低 了再次粘 连 的发生率 。
受人 工流 产率 不 断增加 ,公 众行 为方 式改 变 的影 响, 宫腔粘 连人 数逐 年增 多 ,选 择 一种 有效 的方 案治 疗是 改善 预后 ,保 障 患者生
表 1 两组治疗后临床情况 比较 (%)
命安 全 的关 键 …。本 次研 究选 择 的对 象 共 6O例 ,均为 我 院 2012
察组 和对 照组 各 30例划 分 ,观察 组 有生 育要 求者 23例 ,月 经不 身心 痛苦 ,且 在一定 程度 上增加 了手 术风 险 ,存 在 医疗 隐患 。
调 27例 。对 照组有 生育要 求 24例 ,月经不调 26例 ,两组在 一般 而采 用 宫腔镜 手术 ,在超 声 监护 下开展 各项 操作 ,可清 晰地 显示
3讨论 宫腔 粘连 特别 是重度 类 型,经 治疗 后易 有再 次粘连 发 生,故
岁 ,平均 (27.8±2.3)岁 。依 据美 国生殖 学会 1988年制 定 的宫 需重 复采取 手术方案 治疗 。特 别是 > 35岁 的患者 ,预后 不理想现
腔粘 连分 级标 准 ,轻 度 8例 , 中度 37例 ,重度 15例 。随机 按观 象较 多见 ,除 在经 济、 时间上 使 患者承 受损 失外 ,还加 重 了患者
临床研 究
宫腔镜 手术治疗 宫腔粘连 的疗效分析
孟 献 荣

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E 3 ] 俞军英 , 谭颖微.老年股 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
术期临床护理路径 的研究 [ J ] .中国现代 医生 ,2 0 1 3 , 5 1 ( 2 0 ) :
1 09 - 1 1 1 .
[ 4 ] 刘清梅 , 邱 丽薇 , 林 艳琼.综合护理 干预对老年髋部 骨折术后
下肢深静 脉血 栓 形 成 的影 响研 究 C J 3 .吉 林 医 学 ,2 0 1 3 , 3 4
1 3 8 .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1 2 — 2 6
( 编辑
凌风 )
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蔡 凤勤 广 东省 东莞 市妇幼保健 院妇科 5 2 3 7 0 0 摘要 日的 : 观察和分析官腔镜手术治疗宫腔 粘连 的效果和相关 护理措施 。方法 : 选取 5 8例宫腔 粘连者且 给予宫
上的观点 和说法 : ( 1 ) 在下肢深静脉血栓 形成率 、 下肢肿胀 发
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 栓疗 效观察 E J ] .吉林 中医药 ,2 0 1 3 , 3 3
( 4) : 3 7 9 — 3 8 0 .
[ 6 ] 张辉 良, 梁俊生 , 张洪斌 , 等. 利 伐沙班与华法林治疗 老年髋
1 6 6 0 圈
壁 垒! 壁 ! 垒 塑竺
: ! ! : ! 』
生筮 ! 鲞箜 塑 堡登 堡 璺壁壁 么
表 2 两组患者 采用不 同临床护 理措 施和方法后 的护理满意度情况 比较( ( ) )
注:
4 . 2 8 , P <0 ・ 0 5 。
( 21 ): 4 4 0 6 .
方法 相比较 ,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具有重要 的实践意义 。我院

浅析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的宫腔粘连临床效果

浅析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的宫腔粘连临床效果

浅析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的宫腔粘连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治疗宫腔粘连(IUA)的疗效。

方法68例宫腔粘连患者,均采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术后辅助雌孕激素替代治疗。

比较不同宫腔粘连程度患者术后月经改善情况、治疗效果。

结果68例患者中月经量增多56例,月经改善率为82.35%(56/68)。

其中Ⅱ度宫腔粘连患者月经改善率为93.02%,Ⅲ度为71.43%,Ⅳ度为25.00%,Ⅱ度宫腔粘连患者月经改善率均高于Ⅲ、Ⅳ度宫腔粘连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Ⅱ度宫腔粘连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Ⅲ、Ⅳ度宫腔粘连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并配合术后辅助激素治疗对于治疗宫腔粘连效果显著,术前宫腔粘连越轻,月经恢复越好;随着宫腔粘连程度越重,其治愈率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宫腔粘连;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hysteroscopic separation of intrauterine adhesions(TCRA)in the treatment of 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Methods 68 cases of intrauterine adhesions were treated by hysteroscopic separation of intrauterine adhesions and assisted with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replacement therapy after operation.The menstrual improvement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intrauterine adhesions were compared.Results in 68 patients,the menstrual volume increased in 56 cases,and the menstrual improvement rate was 82.35%(56/68).Among them,the menstrual improvement rate of patients with degree II uterine adhesions was 93.02%,71.43% in degree III and 25.00% in degree IV.The menstrual improvement rate of patients with degree IIuterine adhesion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with degree III and IV uterine adhesions,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 0.05).The cure rate of patients with grade II intrauterine adhesion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with grade III and IV intrauterine adhesions(P < 0.05).ConclusionHysteroscopy combined with adjuvant hormone therapy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uterine adhesions.The lighter the preoperative uterine adhesions,the better the menstrual recovery.The more severe the uterine adhesions,the lower the cure rate.[Keywords] intrauterine adhesions;hysteroscopy;separation of intrauterine adhesions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是指任何创伤引起的子宫内膜宫腔部和基层损伤导致宫腔部分或完全的封闭,并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 [1]。

宫腔镜手术等综合措施治疗宫腔粘连42例的临床观察

宫腔镜手术等综合措施治疗宫腔粘连42例的临床观察

o h s S 1 c s s o p e n n y. n ls o Hy t r s o y a d o h r c mp e n i a u e r a fe t v t o f t e t n f t e 33 c e . 8 a e a f r g a c Co c u i n s e c p n t e o r he s ve me s r s a e n e c i e me h d o r a me t e o nt a t r D a he i I f i r u e i e d s Ol S.
内 , 宫 角 闭锁 , 卵管 口不 能 窥 见 , 使 输 本组 l 例 , 合 型 : 中央 型 8 混 即 同时 有 周 围型 , 组 l 例 。 部 病 例 体 查 及 妇 科其 他 检 查 正 常 , 本 1 全 内
Hy t r s o i u g r e t n f I t a t rn h so s Co se o c p c S r e y Tr a me t o n r u e i e Ad e i n mp e n i e M e s r s o r he sv a u e f C i ia s r a i n o 2 ln C l Ob e v to f 4 Ca e ss
t i l me t t o o B h s e o c p c i r ut r ne d s o s d s e to a t r a l o c t e e a d l c me t o o i he mp e n a i n f - y t r s o i nt a e i a he i n i s c i n f e b l o n a h t r n p a e n f s um y l r n t d h a u o a e,

宫腔镜下锐性分离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观察

宫腔镜下锐性分离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观察

宫腔镜下锐性分离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对宫腔镜下锐性分离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宫腔镜下对宫腔粘连进行锐性分离,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全面评价宫腔镜下锐性分离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

结果一次性分离成功率为90%,总有效率为100%。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过度水化综合征、再次粘连、子宫穿孔、宫腔感染积血和空气栓塞等并发症状。

结论宫腔粘连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在宫腔镜下进行锐性分离,具有显著效果,安全有效。

标签:临床效果;宫腔镜;宫腔粘连;锐性分离临床医学中,发生宫腔粘连的主要原因为妊娠或者非妊娠子宫出现损伤,其中刮宫引起的发生率占90%。

患者出现宫腔粘连后,对其宫腔形态造成影响,会导致患者出现继发不孕和月经紊乱等症状[1]。

我院用宫腔镜下锐性分离宫腔粘连方法治疗宫腔粘连患者6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5~40岁,平均年龄为(27.3±2.1)岁。

其中,57例不孕症同时行腹腔镜,均为已婚患者,5例患者为原发不孕,余下52例患者为继发不孕。

另外3例患者为月经量减少。

术前,所有患者均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

其中,5例患者宫腔偏小,4例患者宫腔狭小,其余患者未提示出现明显宫腔粘连。

1.2方法患者月经干净后5d内可实施手术,术前患者需完成阴道准备,术前3h内可置入400μg米索前列醇于后穹隆,或者肛塞。

手术器械为持续灌流式宫腔镜和配套全自动液体膨宫机,膨宫液为生理盐水,压力维持为100~120mmHg。

具体的操作方法为: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明确患者宮腔粘连部位,应用剖宫手术剪,剪开患者宫腔粘连部位瘢痕,至出血。

同时给予患者腹腔镜下手术,可应用透光试验,对分离深度进行判断。

为防止出现再粘连现象,可在手术过程中放入”O”型节育环。

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粘连的疗效观察

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粘连的疗效观察

进一步探讨宫腔粘连的发病机制,为预防 和治疗宫腔粘连提供理论依据。
进一步优化宫腔镜手术操作技术,提高手 术效果和安全性。
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研究
关注患者术后生育和生活质量
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粘连的疗效和安全性 。
加强对患者术后生育和生活质量的关注和 研究,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
手术方法与步骤
术前准备
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 、肝肾功能等,并进行妇科检查和超声检查,
确定粘连部位和程度。
01
扩张宫颈
使用宫颈扩张器逐步扩张宫颈口,直 至能通过宫腔镜镜头。
03
粘连分离
根据粘连的部位和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进 行粘连分离,如使用微型剪刀、电极、激光
等。
05
02
麻醉与体位
03
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粘连的疗 效评估指标
临床疗效评估指标
治愈率
通过宫腔镜手术解除粘连后,月经恢复正常,痛经等症状消 失,评估为治愈。
有效率和无效率
根据月经改善程度和痛经等症状的缓解程度,评估手术的有 效率和无效率。
生育能力恢复评估指标
受孕率
手术后患者成功受孕并生育的概率。
活产率
手术后患者成功分娩活产儿的概率。
一般采用静脉麻醉或宫颈旁神经阻滞麻醉,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04
置入宫腔镜
将宫腔镜通过宫颈插入宫腔,观察宫 腔形态、粘连部位和程度。
06
术后处理
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并定期随访观察。
手术技巧与注意事项
手术技巧
熟练掌握宫腔镜操作技术,根据粘连情况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并注意保护子 宫内膜。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宫腔粘连的疗效观察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宫腔粘连的疗效观察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宫腔粘连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宫腔镜下空腔粘连分离术对空腔粘连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宫腔镜下空腔粘连分离术进行治疗并统计分析相关数据。

结果:对这50例患者均在宫腔镜下采用宫腔粘连电切分离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没有产生并发症,且根据对患者在术后三个月左右的随访得出,其中大多数患者在术后恢复良好,少数患者的症状也有明显的好转。

结论:对于空腔粘连的患者采用在宫腔镜下实施空腔粘连分离术的不仅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而且空腔粘连分离术的安全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宫腔粘连;宫腔粘连分离术;宫腔镜【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7-0116-02宫腔粘连经常是由于子宫内膜遭到破坏而引起的,常见于人工流产或者自然流产刮宫术后、以及产后出血刮宫术后,因为妊娠子宫壁柔软,所以在控制刮宫深度时比较困难,而如果过度搔刮宫腔、吸宫时负压过大、时间过长,多次反复人流手术都会将子宫内膜基底层刮掉,就会导致术后宫腔粘连。

刮匙反复进出宫口或者不正规扩张宫颈也会增大宫腔粘连的几率。

而宫腔粘连可能导致的周期性性腹痛、月经过少甚至不孕等临床症状,给女性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

在近几年,宫腔粘连的发生几率逐渐增大,为了降低其出现的几率,现采用宫腔镜下实施宫腔粘连分离术进行治疗,其主要原理是在宫腔镜观察下,确定患者症状的具体情况后,采用手术剪刀清除粘连部位。

本次研究就是为了探究分析其对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的宫腔粘连患者50例,年龄在23~47岁,平均年龄(32.6±3.1)岁,统计对比所有患者的年龄、体重、身高等一般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生的数据具有可比性。

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综合治疗效果观察

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综合治疗效果观察

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综合治疗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治疗运用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本院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

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月经改善率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分离粘连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将综合治疗运用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中,不仅可以预防再粘连,使宫腔形态恢复,还能改善患者的月经情况,提高妊娠率,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综合治疗;宫腔粘连分离术;宫腔镜[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after hysteroscopic separation of intrauterine adhesions.Methods:108 patients who underwent hysteroscopic hysteroscopic adhesions separ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54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raditional treatment,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mprehensive treatment,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menstrual improvement rate and pregnancy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number of separationand adhesion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CONCLUSION:Comprehensive treatment can not only prevent re-adhesion and restore the shape of uterine cavity,but also improvethe menstruation and pregnancy rate of patients.It has certain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Key words] Comprehensive treatment;Separation of intrauterine adhesions;Hysteroscopy宫腔粘连是流产后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也是诱发女性不孕的一个重要原因[1]。

211010610_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应用三角形宫腔球囊的疗效观察

211010610_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应用三角形宫腔球囊的疗效观察

㊃临床研究㊃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应用三角形宫腔球囊的疗效观察曹珊珊马安军浙江省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317523)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后应用三角子宫球囊对宫腔粘连患者月经周期及再粘连发生率的影响㊂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1年8月于本院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两组术后均常规抗生素及雌孕激素治疗,观察组术后放置三角子宫球囊㊂对比两组术后3个月后临床疗效㊁月经周期及再粘连发生率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3%)高于对照组(65.0%),月经量(63.9ʃ8.5m l)多于对照组(48.3ʃ6.8m l),月经期(5.9ʃ1.3d)长于对照组(4.9ʃ0.9d),术后宫腔再粘连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36.7%)(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10.0%㊁18.3%)无差异(P>0.05)㊂结论;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后放置三角子宫球囊能够提高宫腔粘连患者治疗疗效,改善月经周期,降低术后宫腔再粘连发生率,且安全性高㊂关键词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三角子宫球囊;月经期;再粘连发生率O b s e r v a t i o no f c 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 o f t r i a n g u l a r u t e r i n e b a l l o o n f o r t r e a t i n g p a t i e n t s a f t e r h y s t e r o s c o p i c s e p a r a t i o n o f i n t r a u t e r-i n e a d h e s i o n sC A OS h a n s h a n,MA A n j u nT a i z h o u H o s p i t a l o f I n t e g r a t e dT r a d i t i o n a l a n d W e s t e r n M e d i c i n e,T a i z h o u,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317523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 t r i a n g u l a r u t e r i n e b a l l o o n f o r t r e a t i n g p a t i e n t sw i t h i n t r a u t e r i n e a d-h e s i o n s a f t e r h y s t e r o s c o p i c s e p a r a t i o no f i n t r a u t e r i n e a d h e s i o n s o n t h em e n s t r u a l c y c l e a n d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r e a d h e s i o no f t h e s e p a t i e n t s.M e t h o d s:F r o m A u g u s t2018t oA u g u s t2021,120p a t i e n t sw h oh a d a c c e p t e dh y s t e r o s c o p i c a d h e s i o nd i s se c t i o nof i n t r a u t e r i n e a d h e s i o n s a n d r o u t i n e a n t i b i o t i c s c o m b i n e dw i t h e s t r og e n a n d p r o g e s t e r o n e th e r a p y a f t e r o p e r-a t i o nw e r e s e l e c t e da n dw e r e r a n d o m 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w o g r o u p s.T h e p a t i e n t s i n t h e s t u d yg r o u p w e r e a l s o g i v e n t r i a n-g u l a r u t e r i n eb a l l o o n a d d i t i o n a l l y.T h e t h e r a p e u t i c e f f i c a c y,t h em e n s t r u a l c y c l e,a n d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r e a d h e s i o n o f t h ep a t i e n t s i n3m o n t h s a f t e r o p e r a t i o nw e r e c o m p a r e d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g r o u p s.R e s u l t s:T h e t o t a l e f f e c t i v e r a t e(88.3%)o f t h e p a t i e n t s i n t h e s t u d yg r o u p 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65.0%)o f t h e p a t i e n t s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t h em e n s t r u a l v o l u m e(63.9ʃ8.5m l)o f t h e p a t i e n t s i n t h e s t u d yg r o u p 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m o r e t h a n t h a t(48.3ʃ6.8m l)o ft h e p a t i e n t s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a n d t h em e n s t r u a l p e r i o d(5.9ʃ1.3d)o f t h e p a t i e n t s i n t h e s t u d yg r o u p w a s s i g n i f i-c a n t l y l o n g e r t h a n t h a t(4.9ʃ0.9d)o f t h e p a t i e n t s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T h e i n c ide n c e of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u t e r i n e r e a d h e-s i o n(16.7%)o f t h e p a t i e n t s i n t h e s t u d y g r o u p 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l o w e r t h a n t h a t(36.7%)o f t h e p a t i e n t s i n t h e c o n t r o lg r o u p(a l l P<0.05).T h e r ew a sn o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i n t h e i n c i d e n c eo f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10.0%v s.18.3%)o f t h ep a t i e n t s 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g r o u p s(P>0.05).C o n c l u s i o n:H y s t e r o s c o p i c a d h e s i o ns e p a r a t i o nc o m b i n e dw i t h t r i a n g u l a ru t e r i n eb a l l o o n f o r t r e a t i n g t h e p a t i e n t sw i t h i n t r a u t e r i n e a d h e s i o n s c a n i n c r e a s e t h e i r t h e r a p e u t i c e f f e c t,i m p r o v e t h e i rm e n s t r u a l c y c l e,r e d u c e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t h e i r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i n t r a u t e r i n e r e a d h e s i o n s,w i t hh i g h e r s a f e t y.K e y w o r d s H y s t e r o s c o p i c a d h e s i o n s e p a r a t i o n;T r i a n g u l a r u t e r i n e b a l l o o n;M e n s t r u a l p e r i o d;I n c i d e n c e o f r e a d h e s i o n宫腔粘连中重度患者会出现月经失调㊁闭经㊁不孕㊁反复流产等症,对女性生殖功能及身心健康造成D O I:10.3969/j.i s s n.1004 8189.2023.02.016收稿日期:2022 10 08修回日期:2022 11 04严重影响[1 2]㊂目前,临床治疗宫腔粘连标准方法为宫腔粘连分离术,该手术能够改善患者宫腔形态,缓解症状,促进子宫内膜再生修复㊂但有研究发现,患者术后易发生再粘连,尤其是中重度患者术后宫腔再粘连发生率可高达62.5%,严重影响手术质量和613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3年2月第31卷第2期 C h i n JF a m P l a n n,V o l.31,N o.2,F e b r u a r y2023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预后效果[3 4]㊂因此,有效预防宫腔粘连复发是临床关注的问题㊂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放置三角子宫球囊,观察其疗效及对月经周期和再粘连发生率的影响㊂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8月-2021年8月于本院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患者120例㊂纳入标准:①符合宫腔粘连相关诊断标准[5];②卵巢功能正常,排卵正常;③月经减少或闭经;④未避孕且未妊娠;⑤均有生育要求㊂排除标准:①严重心㊁肝㊁肾等重要器官疾病;②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③生殖系统感染;④年龄>40岁;⑤严重传染病㊂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㊂本研究通过院伦理委员会审核㊂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㊂1.2治疗方法1.2.1手术治疗患者麻醉后取截石位常规消毒㊂打开阴道后固定宫颈,并扩张子宫颈管㊂将宫腔镜器械送入宫腔内,观察宫腔粘连程度和状态㊂全面检查宫腔后,若粘连程度较轻可用顶端宫腔镜分离;如粘连程度为中重度,可使用微型钳分离,如分离较为困难,则在病变部位采用双极针状电极电切进行分离㊂如出血行电凝止血㊂黏膜部位分离后如宫腔内没有出血将器械从宫腔内取出㊂1.2.2术后处理对照组术后行1~3d抗生素治疗㊂观察组术后联合使用三角子宫球囊治疗:术后立即将三角子宫球囊支架放于宫腔内,于球囊中注入3 ~5m l生理盐水,待球囊完全扩张并充盈后等待1m i n,将生理盐水吸出,术后第1次月经来潮前将球囊取出,术后行1~3d抗生素治疗㊂两组术后第2d开始先服用戊酸雌二醇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1m g/片)治疗,2片/次,2次/d,连续治疗21d,第12d开始加用服用地屈孕酮片(A b b o t t B i o l o g i c a l sB.V.,10m g)治疗,20m g/d,连用10d,停药至月经来潮,月经来潮后5d开始下一个周期用药㊂两组均治疗3个月㊂1.3观察指标患者术后3个月行常规宫腔镜复查,并用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停药后随访月经量及月经期情况,根据检查及随访结果进行疗效评定[6]:治愈,患者月经量㊁月经周期及宫腔形态恢复正常,双侧输卵管开口,超声下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升高;有效,患者月经量及月经周期基本恢复正常,经宫腔镜检查宫腔形态明显增大,但是仍有少部分粘连,一侧或双侧输卵管开口,超声下子宫内膜厚度有所升高;无效,患者月经情况无改善,经宫腔镜检查宫腔粘连,与治疗前差异不大或无差异,甚至加重㊂总有效=治愈+有效㊂月经情况:于治疗前㊁用药结束后回访,统计患者术后第3个月月经量及月经期㊂再粘连发生率:于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宫腔镜复查,统计宫腔再粘连发生情况,并根据1988年美国生殖协会(A F S)分类标准评估粘连严重程度[7]㊂并发症:术后采用电话㊁门诊㊁再入院病例等方式进行3个月回访,统计术后3个月内白细胞减少㊁发热㊁腹痛等并发症发生情况㊂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 P S S20.0统计学分析㊂计量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㊂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一般资料对照组年龄(34.6ʃ4.3)岁(20~40岁),病程(2.9ʃ0.7)年(1~4年),宫腔粘连轻度6例㊁中度36例㊁重度18例;观察组年龄(34.9ʃ4.4)岁(23~40岁),病程(2.8ʃ0.7)年(1~4年),宫腔粘连轻度7例㊁中度34例㊁重度19例㊂两组比较无差异(P> 0.05)㊂2.2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㊂见表1㊂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治愈有效无效总有效观察组6033(55.0)20(33.3)7(11.7)53(88.3)对照组6020(33.3)19(31.7)21(35.0)39(65.0)χ2P9.130/0.003713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3年2月第31卷第2期 C h i n JF a m P l a n n,V o l.31,N o.2,F e b r u a r y2023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2.3月经情况治疗后,两组月经量及月经期均增多且观察组多于对照组(均P<0.05)㊂见表2㊂2.4再粘连发生率观察组术后3个月内宫腔再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㊂见表3㊂2.5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㊂见表4㊂表2两组治疗前后月经情况比较( xʃs)组别例数月经量(m l)治疗前治疗后月经期(d)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6016.6ʃ4.163.9ʃ8.5*3.9ʃ0.65.9ʃ1.3*对照组6015.9ʃ4.148.3ʃ6.8*3.8ʃ0.54.9ʃ0.9* t0.84411.0030.5974.913P0.401<0.0010.552<0.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表3两组术后再粘连发生情况比较[例(%)]组别例数轻度中度重度总发生观察组605(8.3)3(5.0)2(3.3)10(16.7)对照组6012(20.0)5(8.3)5(8.3)22(36.7)χ26.136P0.013表4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组别例数发热腹痛术后感染子宫穿孔总发生观察组601(1.7)2(3.3)2(3.3)1(1.7)6(10.0)对照组602(3.3)3(5.0)4(6.7)2(3.3)11(18.3)χ21.713 P0.1913讨论宫腔粘连是由于子宫内膜受损所引起的子宫前后壁出现粘连,从而导致出现闭经㊁早产㊁反复失孕㊁胎盘着床位置异常或前置胎盘等一系列临床症状[8]㊂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如预防措施不当术后会发生宫腔再粘连㊂研究表明,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宫腔再粘连发生率可达62.5%[9]㊂目前,防止术后再粘连的方法有放置宫内节育器结合雌激素序贯疗法㊁F o l e y球囊导尿管等㊂然而研究表明,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隔离效果并不理想,会引起再粘连的发生,且部分含铜节育器会引发炎症反应,从而降低受孕效果,增加受孕周期[10]㊂宫腔放置F o l e y球囊导尿管除了会使患者感到不舒服外,留置时间过短起不到作用,放置时间过长有导致感染的可能,且注水后不易掌控压力,会引起内膜损伤,减缓内膜修复[11]㊂因此探寻有效防治宫腔再粘连的方法有重要临床意义㊂有相关报道表示,宫腔粘连分离术术后放置三角子宫球囊能有效防止粘连再形成,并且还能改善月经情况[12]㊂三角子宫球囊是一种新型宫内适形球囊,呈三角形,角部微突起,与宫腔相匹配㊂该装置能够有效隔离子宫腔两侧和双侧宫角,且留有引流通道和注射通道,可充分将子宫内液体引流出来,并且可通过注射通道注射抗粘连药物,从而促进子宫前后壁的分离,利于膜内修复[13]㊂本文分析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月经量及月经期优于对照组㊂提示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结合三角子宫球囊能够提升宫腔粘连术后疗效,改善月经情况㊂分析原因为三角子宫球囊的形状与正常子宫倒形态相似,能更好分离子宫前后壁粘连,提升粘连分离术效果,改善患者月经情况㊂813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3年2月第31卷第2期 C h i n JF a m P l a n n,V o l.31,N o.2,F e b r u a r y2023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宫腔粘连术后发生再粘连是临床棘手问题㊂据研究数据表明,中度粘连患者术后再粘连发生率为30%,而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再粘连发生率更高,总再粘连发生率是62.5%[14]㊂所以宫腔粘连患者的妊娠率较低,采取有效方法预防术后宫腔再粘连对提高患者妊娠率具有重要意义㊂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3个月宫腔再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㊂提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结合三角子宫球囊能够减少患者术后宫腔再粘连发生,改善患者预后,与吴秋华等[15]研究结果一致㊂分析原因:三角子宫球囊完全封闭的倒三角形形状,与宫腔倒三角形形态完全贴合,对再粘连起到完全屏蔽的作用;同时三角子宫球囊能够最大限度的分离子宫内壁,且均衡子宫内壁受到的压力,促进子宫内膜生长与修复,进而减少再粘连发生[16]㊂本文术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未见差异,提示术后应用三角子宫球囊不会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良好的安全性,与秦琰等[17]研究结果一致㊂分析原因:三角子宫球囊具有引流通道和注射通道,可充分引流宫腔渗出液,并将抗粘连药物注入子宫促进子宫内膜生长,且三角子宫球囊放置时间较短,降低感染风险[18]㊂综上所述,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后应用三角子宫球囊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月经期,降低宫腔再粘连发生率,且安全性较好㊂参考文献[1]范龙龙,谭枚秀.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不同辅助治疗方法的效果评价[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1,33(8):1570 1574.[2]尤俊霞,钟细妹,黄平.宫腔镜系统治疗宫腔粘连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1,29(8):1582 1586.[3]王亚丽,范红云.球囊子宫支架预防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2(5):115 117.[4]蒋文军,黄晓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粘连复发的方法及研究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21,48(4):409 414. [5]王明凯,王蔼明.宫腔粘连的诊断及分类[J].生殖医学杂志,2014,23(4):334 338.[6]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宫腔粘连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50(12):881 887.[7]朱蕾蕾,冯淑英,张莘,陈立斌,张小兰,李玉珠.长时间放置c o o k球囊支架预防宫腔粘连术后复发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6):82 83.[8]朱天垣,谢秀英,蒲雯婕,等.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应用胎盘组织液预防再粘连效果[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2,30(7): 1548 1554.[9]刘振武.不同分离术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效果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21,43(6):111 114.[10]赵琳,白枫,周顺卿,等.大剂量雌激素联合球囊子宫支架提高宫腔粘连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9):4545 4547.[11]宁瑶.宫腔内留置F o l e y球囊尿管和注射几丁聚糖对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宫腔粘连的预防效果评价[J].中国处方药,2018,16(4):112 113.[12]吴秀玲,陆肖妹.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放置节育环或一次性三角球囊子宫架对再次粘连的预防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14):2156 2164.[13]夏燕卿,杨艳明,何玉玫,等.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后宫腔放置子宫球囊支架或宫内节育器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21,28(4):415 416.[14]张璐,任健.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性科学,2021,30(8):92 95. [15]吴秋华,周丹,李雯,等.三角球囊子宫支架在中重度宫腔粘连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2,9(1):1114.[16]王娜,范艳艳,徐文,等.宫腔粘连诊断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1,25(6):939 941.[17]秦琰,高金芳,王蔼明.宫腔粘连术后放置三角子宫球囊的临床疗效观察[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9,44(8):717 720. [18]黄玥,张蔚,王勇,等.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宫腔再粘连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5,24(8):583585.[责任编辑:董琳]913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3年2月第31卷第2期 C h i n JF a m P l a n n,V o l.31,N o.2,F e b r u a r y2023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宫腔粘连采取宫腔镜治疗疗效及分析

宫腔粘连采取宫腔镜治疗疗效及分析

2014年第9期152 医学美学美容本组患者主要表现为髋部疼痛,髋关节不灵活,僵硬活动受限和跛行。

查体:“4”字试细。

X线片检查:早期无明显表现,当股骨头出现斑点状的硬化或囊变应怀疑本病。

经CT、MRI明确诊断。

1.3疗效标准依据5点口述分级评分法(VRS-5)[3]对疼痛进行评估,并结合其临床表现及髋关节功能情况,制定以下标准:(1)优:疼痛评估达0级,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髋关节功能活动基本正常,恢复正常生活;(2)良:疼痛评估为提高2~3个级数,临床症状明显好转,髋关节功能活动稍受限,对日常生活无明显影响;(3)可:疼痛评估为提高1个级数,临床症状有所好转,髋关节功能活动受限较治疗前有所好转,仍对日常生活有影响;(4)差:疼痛程度、临床表现及关节活动治疗前后无变化。

1.4治疗方法1.4.1中药口服:服用活血祛瘀温阳补肾通络中药,方药组成:丹参、桃仁、红花、骨碎补、牛膝、川芎、当归、白芍、三七、续断、巴戟天、甘草。

疼痛重者加炮甲、蜈蚣、鸡血藤、全蝎、川楝子、人参。

煎制成汤剂300ml,每日3次,口服。

2个月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

1.4.2肌肉锻练:配合患肢在不负重下做髋关节屈曲、后伸、外展、内收、内外旋等动作,以不加重症状为标准,早晚各一次,每次坚持5-10分钟。

2结果本组8例患者经手术结合中药治疗6个月,随访6-12个月,随访内容包括临床症状、X线片、CT等,部分予以MRI。

优24例,良9例,可3例,差0例,疗效优良率达91.7%,表明治疗方案易行,安全可靠。

3讨论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复杂性难治性疾病,难以达到完全治愈。

在临床诊治疾病过程中,如何通过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捕捉到患者的相关股骨头坏死的信息,才是诊断该病的关健。

早期诊断和治疗在中医中药运用中显得十分重要。

临床运用中药内服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目的是使患者得到一个相对无痛、功能基本正常的髋关节,延缓甚至避免人工关节置换的可能。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因多,病机杂,但缺血是其发病的关键,且存在于骨股头坏死的各个阶段。

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粘连的疗效观察

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粘连的疗效观察

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粘连的疗效观察目的:研究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粘连(IUA)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的宫腔粘连患者58例,并研究分析其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

结果:治疗后治愈28例患者,治疗有效18例,治疗有效率79.31%(46/58);治疗后月经恢复正常为29例,月经有明显改善为16例;治疗后宫腔形成正常为28例,宫腔基本形成为18例;且治疗后轻度患者的月经恢复、宫腔形成、并发症情况以及治愈率均优于中度、重度患者,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出现5例并发症,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

结论:宫腔镜手术在宫腔粘连患者治疗中有很好的疗效,能促进患者月经恢复和宫腔的形成,且在轻度粘连患者中治疗效果尤为明显,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标签:宫腔镜;宫腔粘连;治疗效果宫腔粘连(IUA)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其发病原因为宫腔炎症、刮宫等导致患者的子宫内膜受到损伤,从而引发的子宫局部粘连,其临床症状表现为闭经、剧烈腹痛、月经量少,甚至不孕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质量[1]。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的58例IUA患者,以研究其治疗效果,从而为提高IUA的治疗水平提供依据,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的IUA患者58例,患者年龄20~44岁,平均年龄为(29.85±5.8)岁,患者病史:术前刮宫史28例(其中19例孕期引产或者分娩后清宫术患者,9例负压吸宫术患者),曾经有人工流产手术史患者18例、存在取环困难史为6例患者、子宫肌瘤剜除术为6例患者。

宫腔镜粘连程度:根据宫腔镜下观测到的粘连范围分级。

轻度:粘连范围<1/4;中度:1/4≤粘连范围<3/4;重度:粘连范围≥3/4。

其中轻度患者20例,中度25例,重度13例。

1.2 方法1.2.1 手术方法术前给予静脉麻醉,且术前10h、2h将400ug的米索前列醇置入患者直肠内。

浅析宫腔镜治疗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

浅析宫腔镜治疗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

浅析宫腔镜治疗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人流术后宫腔粘连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全部患者给予宫腔镜治疗。

观察和比较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症状积分以及患者手术的整体疗效。

结果:实施手术治疗后1个月,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升高,患者的月经经期明显延长,卫生巾使用量明显增多,临床总有效率明显升高。

结论:临床治疗人工流产手术后宫腔粘连采用宫腔镜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人流术后宫腔粘连;宫腔镜;子宫内膜厚度;月经改善情况[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of intrauterine adhesion after induced abortion. Methods: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80 patients with intrauterine adhesions after abortion,and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hysteroscopy. Observation and comparison of the endometrial thickness,symptom score and the total curative effect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Results:after 1 months of operation,the endometrial thickness of the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the menstrual period was significantly prolonged,the use of sanitary napkin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total clinical efficiency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nclusion:clinical treatment of intrauterine adhesions in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abortion operation,the clinical effect is obvious,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artificial abortion intrauterine adhesion;hysteroscopy;endometrial thickness;menstruation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临床研究表明[1]:人工流产手术属于针对妊娠早期(一般是指妊娠14周以内),采用人工方法终止妊娠的临床手术方法。

宫腔粘连采取宫腔镜治疗疗效及分析

宫腔粘连采取宫腔镜治疗疗效及分析

宫腔粘连采取宫腔镜治疗疗效及分析目的对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粘连的疗效和效果,为临床治疗宫腔粘连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妇科住院治疗的各种原因引起的宫腔粘连患者180例进行研究,对患者进行电切术,术后进行抗生素治疗。

结果180例患者轻度、重度和重度的患者分别为68例、72例和36例。

经治疗后轻度患者治愈和有效的患者为66例,有效率为97%;中度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重度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7%。

月经异常变现越明显粘连程度越重宫腔粘连程度越轻,治疗有效率越高。

结论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宫腔镜;宫腔粘连;疗效分析宫腔粘连是指子宫内膜在外力的作用下造成了破坏性损伤而导致的子宫腔粘连,常见于人工或自然流产手术后。

由于子宫壁柔软娇嫩,在实行刮宫手术时,刮宫深度过大,力度过大,吸宫负压较大,就会造成宫底内膜基地损伤,造成宫腔粘连。

目前子宫粘连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和宫腔镜治疗,其中宫腔镜治疗由于具有直观、简单和安全的特点,在临床上正在逐渐推广。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妇科住院治疗的各种原因引起的宫腔粘连患者180例进行研究,患者年龄在25~48岁,平均年龄(37.6±2.9)岁。

患者症状表现为月经异常,经宫腔镜观察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宫腔粘连。

所有患者均同意实施宫腔镜手术治疗,术前询问相关病史及手术禁忌,实施体质检查、性激素水平诊断、甲状腺功能诊断,并进行超声检查宫腔情况,显示均无异常,手术时间选择月经干净的2~7d内进行,手术前12h给予米索前列醇0.1mg进行穹窿填塞,并防止导尿管进行宫颈扩张。

1.2宫腔粘连分类所有患者的诊断分类标准均采用欧洲妇科内镜协会制定的IUA标准进行分类。

分为5个等级:Ⅰ度患者为宫腔内部大部分都存在着纤维黏连,但其输卵管开口和两侧子宫角均正常,无任何异常货病变情况;Ⅱ度患者表现为宫前和后壁组织发生纤维粘连,与Ⅰ度患者相比,两侧宫腔和输卵管口可见,未发生病变;Ⅲ度患者粘连情况较为严重,由于受到纤维粘连一侧宫腔和宫角发生堵塞或锁闭现象;Ⅳ度患者宫腔纤维粘连严重,发生了双侧输卵管及宫角锁闭;Ⅴ度患者宫腔发生了严重的变形,粘连程度非常严重,由于宫腔粘连甚至出现宫腔完全消失的现象。

宫腔镜下锐性分离宫腔粘连的近期疗效观察

宫腔镜下锐性分离宫腔粘连的近期疗效观察

宫腔镜下锐性分离宫腔粘连的近期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锐性分离宫腔粘连的近期疗效。

方法:以2013年8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42例轻、中度宫腔粘连,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锐性分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均给予人工周期、抗感染及放置宫内节育器等常规治疗。

术后随访3~6个月,评估近期治疗效果。

结果:手术时间11~30min,平均手术时间(20.5±3.6)min;术中出血量15~50ml,平均出血量(30.4±6.8)ml;42例患者一次治疗后,38例治愈,4例改善,0例无效。

再次给予4例改善患者宫腔镜下宫腔粘连锐性分离术进行治疗,治疗后均痊愈。

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锐性分离术治疗宫腔粘连有着较好的近期疗效,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宫腔粘连;宫腔镜;锐性分离术【中图分类号】R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8-0080-02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宫腔粘连有着较高的发病率。

该病主要是指患者宫腔感染或宫腔手术操作后,子宫内膜基底受到损伤,致使宫腔肌壁、宫颈管出现粘连[1]。

宫腔粘连会导致患者出现周期性腹痛、月经量减少及闭经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导致不孕,对患者生殖健康有着严重影响[2]。

当前,随着宫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宫腔粘连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研究旨在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锐性分离术的近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3年8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42例轻、中度宫腔粘连,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锐性分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年龄24~40岁,平均年龄(29.5±6.5)岁;29例含近期人工流产史,7例含远期人工流产史,6例含生殖道炎症史。

所有患者均有生育要求,排除因下丘脑、垂体、卵巢等部位病变造成的闭经。

1.2 方法在确保患者月经干净后3d~6d,做好阴道准备,安排其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锐性分离术。

宫腔镜下粘连分离联合球囊支架放置治疗宫腔粘连的疗效分析

宫腔镜下粘连分离联合球囊支架放置治疗宫腔粘连的疗效分析

宫腔镜下粘连分离联合球囊支架放置治疗宫腔粘连的疗效分析【摘要】宫腔镜下粘连分离联合球囊支架放置治疗是一种有效治疗宫腔粘连的方法。

本文首先介绍了宫腔镜下粘连分离和球囊支架放置的治疗方法,然后探讨了联合治疗方法的优势。

在治疗效果观察部分,研究结果显示该联合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恢复宫腔形态和功能。

并发症情况观察表明,治疗过程中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

结论部分总结了宫腔镜下粘连分离联合球囊支架放置治疗的优势,指出其在治疗宫腔粘连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本研究为相关领域的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宫腔镜下粘连分离、联合球囊支架放置、宫腔粘连、疗效分析、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并发症、优势、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宫腔粘连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子宫腔内膜层与子宫壁之间的不正常粘连。

这种粘连不仅会导致月经不调、不孕等生理问题,更可能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如宫腔积液、宫腔畸形等。

传统治疗方法多为手术分离,但由于手术创伤大、复发率高及影响生育功能等问题,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近年来,宫腔镜技术的进步为宫腔粘连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通过宫腔镜引导器械,可更精准地分离粘连组织,减少损伤,提高治疗效果。

而球囊支架放置可以有效避免术后再次粘连,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生育。

本研究旨在探讨宫腔镜下粘连分离联合球囊支架放置治疗宫腔粘连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和方法。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能够为宫腔粘连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改善其生活质量和生育前景。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宫腔镜下粘连分离联合球囊支架放置治疗宫腔粘连的疗效,探讨该治疗方法对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效果。

通过比较单纯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治疗、单纯球囊支架放置治疗以及联合治疗的效果,分析其治疗效果的优劣势,探讨联合治疗的优势和临床价值。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术 后综 合 治 疗 的设 定 为 研 究 组 ( 2 4例 ) , 年龄 2 2 ~4 1岁 , 平 均
年龄( 2 8 . 9 1 ±4 . 6 9 ) 岁, 病情 程 度 : 轻 度 6例 , 中度 1 5例 , 重 度
. 2 并 发 症情 况 3 例 。两 组 在 年 龄 、 病 情 程 度 等 一 般 资 料 上 比 较 差 异 无 统 计 2 研究 组 术 后 及 随 访 期 出现 低 钠 血 症 1例 , 未 出 现 子 宫 穿 学意义( P>0 . 0 5 ) , 存 在 可 比性 。

专 椎
【 关 键 词】 宫 腔 粘 连分 离术 ; 宫 腔镜 ; 疗效; 并 发 症
宫 腔 粘 连 是 临 床 上 较 常见 的一 种 妇 科 疾 病 , 据统计 , 官 腔 占 比例 。并 发 症 发 生 率 为 并 发 症 发 生 例 数 在 各 组 中 所 占 粘 连 在 妇 科 疾 病 中的 发 生 率 达 1 5 . 4 , 且 近 年 来 呈 现 上 升 趋 比例 。
势[ 1 ] , 严 重 影 响到 广 大 女 性 患 者 的 身 心 健 康 。 当前 , 官 腔 镜 是 1 . 4 统 计 学 分 析 官腔粘连诊断的常用方法 , 经 官 腔 镜 可 准 确 定 位 宫 腔 粘 连 部 本 研 究 中 所得 数 据 运 用 S P S S 1 8 . 0软 件 行 统 计 学 处 理 , 位, 并对 宫腔 粘 连 锐 性 分 离 , 以 扩大 官 腔 容 量 , 具有 一定成效 , 临床 有 效 率 和 不 良反 应 发 生 率 均 为 计 数 资 料 , 用[ , ] 描
临床 研 究
宫腔 镜 下 宫腔 粘 连分 离术 后综 合 治疗 的 临床 效 果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综合治疗的临床应用分析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综合治疗的临床应用分析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综合治疗的临床应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综合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宫腔粘连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

对照组患者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接受综合治疗。

对比两组宫腔粘连治疗效果及月经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宫腔粘连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月经总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综合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宫腔粘连分离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月经情况,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宫腔粘连;宫腔镜;综合治疗宫腔粘连是指子宫内膜因宫腔手术操作、宫腔感染、人工流产等因素遭到破坏而引发的妇科疾病,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量减少、不孕、闭经等。

[1]。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常用于治疗宫腔粘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宫腔粘连,但仍有部分患者再次发生宫腔粘连。

为此,我院选取收治的48例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分别采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常规治疗和综合治疗,开展对比研究,现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48例宫腔粘连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

观察组:年龄22~40岁,平均(29.96±2.68)岁;其中轻度9例,中度13例,重度2例。

对照组:年龄21~41岁,平均(30.04±2.69)岁;其中轻度7例,中度14例,重度3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实施常规治疗,为患者选取适合其宫腔大小的节育器,将节育器置入宫腔内;同时患者口服戊酸雌二醇片(生产批号:国药准字J20030089;生产厂商: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规格:1mg/片),4mg/d,治疗10d结束后开始联用孕激素对患者进行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21d/疗程)。

探究宫腔镜诊治不同程度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探究宫腔镜诊治不同程度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探究宫腔镜诊治不同程度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宫腔镜诊治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及预后。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诊治的116例宫腔粘连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不同类型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愈86例(74.14%),有效20例(17.24%),无效12例(8.62%),并发症2例(1.72%)。

结论:宫腔镜手术是目前治疗宫腔粘连的主要治疗方法,同时应尽量避免人工流产等子宫操作,采取积极的措施以预防宫腔粘连。

关键词:人工流产;宫腔粘连;宫腔镜;临床分析Objective:To study and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prognosis of hysteroscopy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trauterine adhesions. Methods:the object of this studyis to select 116 cases of intrauterine adhesions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May 2017.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intrauterine adhesion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86 cases(74.14%)were cured,20 cases were effective(17.24%),12 cases were invalid(8.62%),and 2 cases(1.72%)had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hysteroscopic surgery is the main treatment for intrauterine adhesions at the present time. At the same time,uterine operations such as induced abortion should be avoided,and posi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event intrauterine adhesions. [Key words] artificial abortion;intrauterine adhesions;hysteroscopy;clinical analysis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是由于多次宫腔操作或刮宫过度损伤子宫内膜,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裸露或破坏,使子宫肌层相互粘连[1],其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月经量减少、闭经、习惯性流产和不孕。

宫腔镜手术等综合措施治疗宫腔粘连42例的临床观察

宫腔镜手术等综合措施治疗宫腔粘连42例的临床观察

宫腔镜手术等综合措施治疗宫腔粘连42例的临床观察
乔海玲
【期刊名称】《中外医疗》
【年(卷),期】2010(29)23
【摘要】目的观察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等综合措施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经宫腔境确诊为宫腔粘连的患者施行B超监护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术后放置球囊导尿管及透明质酸钠,并予抗生素、人工周期、IUD等综合治疗.结果宫腔粘连中周期性下腹疼痛者13例,缓解12例,月经减少或闭经者36例,恢复正常30例,有生育要求的33例中有18例妊娠.结论宫腔镜等综合措施是治疗宫腔粘连的有效方法.
【总页数】2页(P34-35)
【作者】乔海玲
【作者单位】岳阳市云溪区中医院,湖南岳阳,414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3
【相关文献】
1.补肾活血方联合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综合征临床观察 [J], 吴霍曼;王韫琪
2.宫腔镜手术联合术后戊酸雌二醇治疗重度宫腔粘连临床观察 [J], 周奕;罗柳;黎雪丽
3.宫腔镜手术为主综合治疗重度宫腔粘连127例临床研究 [J], 赵惠杰;
4.宫腔镜手术等综合措施治疗宫腔粘连45例 [J], 吴琳
5.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粘连98例临床观察和配合 [J], 杨文卿;刘明星;冯健怀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综合治疗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9-07-23T09:21:38.303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6期作者:张华[导读]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运用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的临床效果。

望奎县人民医院 152100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治疗运用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本院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

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月经改善率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分离粘连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将综合治疗运用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中,不仅可以预防再粘连,使宫腔形态恢复,还能改善患者的月经情况,提高妊娠率,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综合治疗;宫腔粘连分离术;宫腔镜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after hysteroscopic separation of intrauterine adhesions.Methods:108 patients who underwent hysteroscopic hysteroscopic adhesions separ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54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raditional treatment,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mprehensive treatment,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menstrual improvement rate and pregnancy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number of separation and adhesion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CONCLUSION:Comprehensive treatment can not only prevent re-adhesion and restore the shape of uterine cavity,but also improve the menstruation and pregnancy rate of patients.It has certain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treatment;Separation of intrauterine adhesions;Hysteroscopy宫腔粘连是流产后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也是诱发女性不孕的一个重要原因[1]。

当前临床上在对宫腔粘连进行治疗时,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是常用的一种方法,虽然可以使宫腔粘连明显分离,但是术后依然容易发生再粘连,不仅危害患者健康,在一定程度上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3]。

因此,本文对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运用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3~40岁,平均(30.5±7.5)岁;其中重度宫腔粘连45例,中度宫腔粘连63例;3例合并孕中引产史,5例合并清宫史,10例合并早孕人工流产史。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

两组的病史和疾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即术后将患者的宫腔大小作为基本依据,选择型号大小合适的宫内节育器,并且给予患者戊酸雌二醇片(生产厂家:DELPHARM Lille S.A.S,国药准字J20120009,规格1 mg)口服,6 mg/d,连续治疗11 d后,再采用孕激素联合治疗,21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结束治疗后,待月经干净3~7 d,对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并将宫内节育器取出,对于不存在粘连的患者,每3个月进行1次随访;对于出现粘连的患者,再次对粘连进行分离。

1.2.2 观察组观察组运用综合治疗:对于经期患者,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7 d内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术前3 d常规擦洗阴道,术前30 min,采用80 mg间苯三酚对患者进行肌内注射,使宫颈松弛,对患者进行静脉麻醉后,在B超的引导下,运用德国Storz公司生产的双极电切镜对患者进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并且在手术的过程中,将3 mL透明质酸钠注入宫腔内,术后立刻将气囊导管放置在宫腔内,注入4~7 mL水,压迫止血,4~6 h后取出,并且将气囊导管取出后,立刻放置宫内节育器。

同时给予患者戊酸雌二醇口服,6 mg/d,连续治疗11 d后,再运用孕激素联合治疗,21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结束治疗后,待月经干净3~7 d,对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并取出宫内节育器,对于不存在宫腔粘连的患者,每3个月进行1次随访;对再次出现宫腔粘连的患者,可以运用微型剪或者镜体对粘连进行钝性分离,术后再给予患者雌孕激素+透明质酸钠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后,对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直到恢复正常宫腔形态,没有形成新的粘连。

1.3 判定标准 1.3.1 宫腔形态(1)痊愈:治疗后,宫腔恢复正常形态,且可见双侧输卵管;(2)有效:宫腔形态轻度异常,与术前相比,粘连范围明显缩小,且可见双侧或者单侧输卵管;(3)无效:宫腔形态没有出现明显变化[4]。

1.3.2 月经改善(1)正常:月经完全恢复正常;(2)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月经改善明显;(3)无效:月经没有出现明显变化[5]。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1.092,P<0.05)。

2.2 两组月经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的月经改善率为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0.652,P<0.05)。

2.3 两组分离粘连次数比较观察组分离粘连次数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6.113,P<0.05)。

2.4 两组妊娠率比较随访1年,观察组25例妊娠,妊娠率为46.30%,对照组5例妊娠,妊娠率为9.26%,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宫腔粘连是流产后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也是诱发女性不孕的一个重要原因[1]。

当前临床上在对宫腔粘连进行治疗时,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是常用的一种方法,虽然可以使宫腔粘连明显分离,但是术后依然容易发生再粘连,不仅危害患者健康,在一定程度上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3]。

近年来,随着人工流产率的明显上升,宫腔粘连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诱发宫腔粘连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感染和宫腔创伤等,并且所有诱发子宫内膜感染或者损伤的因素均容易导致宫腔粘连[6-7]。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是临床上治疗宫腔粘连常用的一种方法,其目的主要为恢复宫腔正常形态、改善分娩结局及妊娠[8-9]。

再粘连是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选择一种合适的治疗方法预防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0]。

当前临床上在治疗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粘连时,相比较药物+宫内放置节育器而言,综合疗法具有诸多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宫腔注入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钠作为双糖结构的一种天然直链多糖,在骨关节、甲状腺、直肠肿瘤及乳腺等外科手术中得到广泛运用,能够避免术后再粘连[11]。

有研究发现,透明质酸钠运用在宫腹腔镜术后,可以使输卵管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减少,尤其是能够预防输卵管伞端粘连,并且还能降低术后引流量和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的安全性[12];(2)球囊导管:术后将球囊导尿管留置在宫腔内形成水囊,使宫腔容积缩小,然后将透明质酸钠注入,一方面可以对创面产生压迫作用,使透明质酸钠紧密结合宫腔创面,另一方面还能充分止血,避免发生粘连[13];(3)宫内放置节育器具有操作简单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并且还能预防术后粘连[14];(4)药物治疗:连续运用大剂量雌激素可以对子宫内膜增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对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进行抑制,使子宫内膜维持在增殖期,雌激素(ER)处于较高水平,有助于子宫内膜增长,从而避免术后出现再次粘连[15]。

此外,运用宫腔镜对患者进行检查,一方面可以对宫腔内的各种粘连进行直观清晰地观察并分离,使残留子宫内膜得到保护,另一方面还能避免使用电切镜对宫颈进行扩张而诱发宫颈机能不全,并且促进子宫内膜恢复正常[16-18]。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妊娠率为4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6%,并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月经改善率均较高,说明综合治疗运用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中效果显著,这一结果与文献[19-22]研究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临床上给予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对粘连患者综合治疗,一方面可以预防再粘连,另一方面还能提高治疗效果,恢复宫腔形态,提高妊娠率,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1]高娟.综合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1):1741-1742.[2]常亚杰,张祖威,陈玉清.中重度宫腔粘连电切术后辅以人工周期治疗临床疗效观察[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3,15(9):104-108.[3]徐芳,沈晓露,郑园园,等.影响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为主综合治疗疗效相关因素分析[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3,15(8):245-248.[4]陈媛媛,孟跃进,顾晓荔,等.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两种辅助治疗方法的效果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4):281-283.[5]邱诗贤,刘芳,刘剀.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球囊导管放置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141-142.[6]乔琳,何援利,章正广,等.置入防粘连膜与否在中重度宫腔粘连治疗中的效果比较[J].广东医学,2013,34(18):2779-2783.[7]苏瑞金.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放置充水球囊预防再粘连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8):3008-3010.[8]李娜,赵霞.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综合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J].农垦医学,2014,36(2):111-113.[9]王爱香.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后再粘连的预防及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7):4299-4301.[10]王春凤,胡旻,胡美旭,等.宫腔镜术后球囊导尿管联合透明质酸钠综合治疗重度宫腔粘连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33(5):128-129.[11]曲军英,王丽华,庄丽娟,等.宫腔粘连的宫腔镜评价与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2,18(12):1269-1272.[12]王燕,陈璐,黄燕明,等.宫腔镜在诊治宫腔粘连中的应用价值[J].生殖与避孕,2014,34(12):1026-1030.[13]李境.宫腔镜下诊治人流术后宫腔粘连64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5,8(7):653-656.[14]左欣,杨慧云,陈芳,等.两种方法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疗效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31(7):540-542.[15]冯苗,李素春,潘萍,刘标英.以宫腔镜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在宫腔粘连性不孕中的应用[J].生殖与避孕,2009,29(8):524-527.[16]许晚红,刘煌辉.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和预防临床观察[J].中国内镜杂志,2010,16(6):664-665.[17]陆冬芳.应用综合方法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5):4487-4488.[18]乔海玲.宫腔镜手术等综合措施治疗宫腔粘连42例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0,29(23):34-35.[19]黄建邕,李廉,莫坚,等.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两种辅助治疗方法的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6,37(2):278-280.[20]姚月荣,王秀琴.宫腔镜联合几丁糖治疗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效果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6,20(3):154-156.[21]陈睿.宫腔镜联合超声治疗重度宫腔粘连15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2):112-114.[22]邱瑜,黄建平,张小芳.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预防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4):61-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