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设计
可能性大小教学设计(共10篇)
可能性大小教学设计〔共10篇〕第1篇:可能性大小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使学生联络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详细数量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
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2、在理解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意义中体会统计概率的随机现象,感受到试验的次数越多频率越接近概率。
3、使学生在学惯用分数表示大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络,感受数学考虑的严谨性与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意义。
〔这个地方我的意思是理解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和用分数表示他的事物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教学过程:一、在情境中,体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必要性。
师直接出示书中的情景:依次出示书中的五个盒子〔1〕两个红球〔2〕两个白球〔3〕一个红一个白〔4〕三个白5个红〔5〕5个红3个白〔这个地方把教材的数字稍作了改动,主要是为了后面的实验更有利于学生发现,试验次数越多频率越接近概率。
〕问题:分别从这些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说一说从不同的盒子里摸出白球的可能性。
预设:学生可能会1、利用学过的不可能、一定、可能性相等、可能性小、可能性比拟大来答复。
2、也可能直接用分数来答复。
师根据不同的情况作不同的导入1、可能性大有多大呢?详细大到什么程度呢?就向说你已经很大了,到底有多大呢?你需要告诉人家你今年11了。
一样可能性的大小也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重点要来研究的问题。
板书:用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这位同学不但知道了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还能用一个数来详细表示可能性的到底有多大,那么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来重点研究的问题。
板书:用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设计意图:给学生独立考虑的空间,学生根据学过的可能性知识或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解答,在解答的过程中理解学生学习新知的起点:或者直接用不可能、一定、可能等语言来表达;或者直接用数据分数来表达。
五年级数学上册《体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优秀教学案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随机现象有哪些特点?
b.如何表示随机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c.举例说明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2.游戏化情景:设计一些简单的概率游戏,如抛硬币、掷骰子等,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随机事件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探究性情景: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为什么在同样的条件下,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而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问题导向
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
2.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
本案例采用了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以一系列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种方法不仅促进了学生对概率知识的主动探索,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通过问题的层层递进,学生能够逐步理解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并学会运用概率知识进行推理和论证。
3.小组合作与交流
小组合作是本案例的另一个亮点。通过合理分组,学生能够在合作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解决问题。在小组讨论和交流过程中,学生不仅分享了知识和经验,还培养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这种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增强学习动力。
4.比较归纳:引导学生对不同的随机事件进行比较和分析,提炼出可能性大小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数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品质。
《可能性的大小》教案设计
《可能性的大小》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随机事件与概率》的第一节《可能性的大小》。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可能性大小的概念,学会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如何用列表法、树状图法计算简单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可能性大小的概念,掌握计算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方法,能运用列表法、树状图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列表法、树状图法计算可能性大小。
教学重点:理解可能性大小的概念,掌握计算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摸球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从袋子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多少?2. 例题讲解讲解摸球的例题,引导学生通过列表法、树状图法计算可能性大小。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可能性大小的概念2. 计算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方法(1)列表法(2)树状图法3. 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从一副去掉大小王的52张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一张,求抽到红桃的可能性。
(2)一个袋子里有5个红球、3个蓝球和2个绿球,随机摸出一个球,求摸到红球的可能性。
2. 答案(1)红桃的可能性为1/4。
(2)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为5/10,即1/2。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概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
可能性大小教学设计
可能性大小教学设计可能性大小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可能性的大小》是属于[统计与概率]里中概率的起始知识之一,本节课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知道随机事件的可能发生的结果,并通过简单的试验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概括出初步判断可能性大小的方法,体会单次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并进行运用。
其中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理解数量越多发生的可能性越大,数量越少发生的可能性越小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因为对于这点认识学生的生活经验高于数学经验,如果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生小概率事件,也就是说数量少的反而出现的次数多时,学生可能将生活经验与之相联系,产生认识的迷惘,一旦处理不好会使整节课陷入混乱状态。
因此处理起来要慎之又慎,只要引导学生了解试验少的时候,试验结果不一定与预测的可能性大小相符,但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试验结果将越来越接近预测的可能性大小。
学情分析基于以上的认识,我构建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基本设想,打算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去“猜想——验证——感悟”,最终建立起高于生活的可能大小的认识。
从生活中来,就是尊重学生的原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猜球”的情境,勾起学生已有的对于“可能性大小”的认知,初步判断出“数量多的发生的可能性大,数量少的发生的可能性小”。
生活经验要通过验证才能上升到理论认识,而其中的“小概率”事件,是提升原有认知的关键之处。
因此,我采用了4:2的比例放球,排除一切干扰因素,组织小组摸球,比较、分析数据,体验概括出当摸球次数少时,是有可能发生小概率事件的,但当摸球次数越多原有猜想就越明显,从而使学生站在了数学的高度。
最后,通过“摸奖”游戏,让学生体验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最终完成对“概率”的初步体验。
到生活中去,就是尊重数学的基本使命——去指导,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因此,我创设了“闯关游戏”,让数学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回归生活,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主动的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认识到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2.学会使用简单的概率语言,如“一定”、“可能”、“不可能”等,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能够运用列举法、画图法等方法,分析简单事件的可能性。
4.掌握计算简单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方法,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讨论并分析其中涉及的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发现和分析其中的规律。
3.针对不同学生的疑问,教师给予解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可能性的相关知识。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出示练习题,涵盖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独立完成。
3.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的理解和运用。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今天学习的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运用所学的概率语言和分析方法,写一篇关于可能性的小短文,不少于200字。
2.完成课本第chapter页的练习题,包括列举法、画图法分析可能性的题目,以及计算简单事件发生可能性的题目。
4.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的计算方法。
5.通过课堂小结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的良好品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可能性的概念和分类;2.能够使用可能性的大小进行简单的比较;3.能够通过情境问题提高孩子们的思维逻辑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可能性的概念和分类1.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含义;2.给出简单的事件,例如抛硬币的正面朝上,讨论可能发生的结果;3.根据事件可能发生的结果,分类讨论事件的可能性。
2. 可能性的大小比较1.认识可能性大小的比较;2.组织孩子们多次进行抛硬币的实验,让他们记录事件结果出现的次数;3.让孩子们通过实验结果,了解可能性的大小关系。
3. 情境问题1.培养孩子们思维的逻辑能力,提出有关可能性的情境问题;2.让孩子们通过模拟情境,思考解决方法。
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和示范。
2. 课堂互动组织孩子们参与抛硬币实验,记录实验结果,进行可能性大小的比较。
3. 情境讨论利用情境问题,引导孩子们进行思维讨论。
四、教学过程设计1. 活动导入通过抛硬币,引导孩子们思考可能发生的情况,并让他们预测出结果。
2. 学习新知让孩子们参与实验,记录实验结果,讨论可能性的分类和大小。
3. 情境探究提出有关可能性的情境问题,引导孩子们进行思维讨论,让他们思考解决方法。
4. 小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孩子们能够了解可能性的概念和分类,能够使用可能性的大小进行简单的比较。
同时,利用情境问题,能够培养孩子们的思维逻辑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评价方面,可以通过作业、小测验等方式进行评价,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应该更多地注重情境问题的提出,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同时,在实验环节应该更加详细地讲解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8.2 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8.2 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中的《8.2 可能性的大小》是概率论的一个基本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学会用概率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概率的概念,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概率的基本概念,对随机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概率计算方法的理解不够深入,对实际问题中概率的求法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探究概率的求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概率的基本概念,了解如何求解事件的概率,能运用概率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探究,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概率的基本概念,事件的概率求法。
2.难点:如何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概率概念,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探究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概率的求法。
3.案例教学法: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相关实例和知识点。
2.教学素材:收集一些实际问题,用于课堂讨论和练习。
3.学具:为学生准备一些卡片、骰子等学具,用于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抛硬币实验。
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硬币正反面出现的概率是多少?2.呈现(10分钟)介绍概率的基本概念,讲解事件的概率求法。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如何求解事件的概率,并总结概率的求法。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概率知识进行分析。
第六单元 第2课时 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四年级数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 苏教版
第六单元第2课时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教学流程1.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过东京奥运会吗?中国射击运动员杨倩夺得10米气步枪比赛金牌。
作为中国队获得的首枚金牌,其有着相当大的鼓舞作用。
10米气步枪是ISSF国际射联的比赛项目之一。
此项目是射击运动中很普及的项目,同时也是属于奥运会项目。
赛程规定资格赛男子60发在105分钟内完成,女子40发在75分钟内完成。
资格赛成绩最好的8位选手进入最后的10发决赛。
2.交流:10m气步枪比赛用靶的标准尺寸是:1环直径45.5mm (±0.1mm),4环直径30.5mm (±0.1mm),9环直径5.5mm (±0.1mm),10环直径0.5mm (±0.1mm) 。
3.提问:为什么射中靶心很难?学生思考并交流。
4.交流:10环面积最小。
弹孔中间和10环中间完全重合,计算为10.9环。
因为要求射击精度太高,运动员稍微有一点肌肉抽搐,就可能会影响子弹的射击位置。
5.谈话:上节课,我们通过摸球游戏,知道了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这节课我们学习可能性的大小。
学习任务一:可能性的大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和交流等具体活动,通过摸牌游戏活动,能列举出简单随机事件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随机现象发生结果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正确判断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新知探究—习“方法”1.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课件出示教科书P65-P66例2。
例2:把下面的扑克牌打乱次序后反扣在桌上。
(1)阅读与理解。
提问:任意摸出1张,可能摸出哪一张?学生思考并交流。
(可能出现的结果一共有4种,分别是红桃A、红桃2、红桃3、红桃4)提问:摸之前能确定吗?易错警示:摸之前,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摸到的花色肯定是红桃,但是摸到哪个数字就不能确定了。
交流: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现象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即是确定的,这类现象称为确定现象;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现象的结果是无法预知的,即是无法确定的,这类现象称为随机现象或不确定现象。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体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冀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体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随机现象的概念;2.能够区分随机和确定事件;3.能够体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二、教学重难点1.随机现象和确定事件的区分;2.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随机现象与可能性大小。
2.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教师如果要把一个红色的球拿出来,请问你认为这个球是个随机事件还是确定事件?学生:确定事件。
教师:当我说我要把一个颜色不确定的球拿出来,这是一个随机事件还是确定事件?学生:随机事件。
教师:这就是所谓的随机事件和确定事件的区别。
接下来我们将学习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Step 2:探究发生概率教师向学生展示两个不同的随机事件:抛硬币和掷骰子。
教师:现在我来给大家演示如何抛硬币。
你们可以试试自己抛一下。
学生:抛硬币后,出现正面的概率是50%。
教师:很好,那么现在我们来试试掷骰子。
你们可以尝试一下。
学生:掷骰子后,出现对对子的概率是1/6。
教师: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每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都不同,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更大,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更小。
Step 3:运用概率来验证教师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投掷一枚硬币。
学生统计两组的结果。
教师:请问,在我们这个小组中,出现正面的概率和反面的概率相等吗?学生:可能不一定相等。
教师:那么我们现在进行50次投掷,统计出正反面出现的次数,并算出它们的比例。
学生:(统计后)正反面的比例大概是49/51。
教师:你们觉得这个比例和50%相差多少?学生:相差不是很大。
教师: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我们可以用概率来预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Step 4:总结思考教师:现在,请你们思考一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随机事件是重要的?学生:彩票、抽奖、赌博等等。
教师:那么在这些事件中,我们如何选择?学生:我们应该选择概率更高的事件。
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
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之分。
-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 学生能够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结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让学生在实验和数据分析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理解可能性的概念,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之分。
-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 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 - 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 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 讲解可能性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之分。
- 讲解实验和数据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 讲解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实验法 -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之分。
-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学会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学会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讨论法 -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理解可能性的概念,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之分。
第四单元《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教案方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概念。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或频次。它是帮助我们理解随机事件和不确定性问题的重要工具。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1.教学重点
-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包括分数、百分数和比例的运用。
-通过实例和实验,让学生掌握如何比较和排序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应用可能性大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概率计算和推理分析。
举例:重点讲解如何将一个事件的可能性用分数或百分数表示出来,例如抛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1/2或50%。强调在具体情境中,如何识别和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概率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特别是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结合时。他们对于如何将实验结果与可能性大小联系起来还不够熟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设计一些生活化的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概率的内涵。
此外,小组讨论的环节,学生们表现得积极主动,能够相互交流、探讨问题。但在引导他们思考问题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还不够深入,可能是我提出的问题难度不够,或者引导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接下来,我将针对这一点,调整教学策略,提高问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
2.教学难点
-理解可能性大小与频次的关系,特别是在实验中如何从有限的实验次数推断出可能性大小。
-掌握分数、百分数在描述可能性时的转换和计算,尤其是对于复杂事件的可能性估算。
-在实际问题中,识别和构建事件模型,运用可能性大小进行逻辑推理。
举例: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通过重复实验(如抛硬币)得到的频次可以用来估计事件的可能性大小。例如,进行100次抛硬币实验,正面朝上的次数约为50次,从而推断出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50%。此外,讲解如何将复杂事件的概率分解为多个简单事件的概率,例如,计算得到某种特定卡片的概率时,可以将其分解为多个步骤的概率乘积。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数学 - 可能性的大小-教学教案
数学-可能性的大小-教学教案课题:可能性〔第一教时〕教学目的:1.挂念同学建立大事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概念。
2.学会初步推断确定大事和不确定大事。
3.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让同学体验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
教学工具:多媒体呈现仪,因特网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多媒体呈现:情节:同学们在开联欢会,老师要求每人表演一个节目,用抽签的方法打算。
小莉在抽签之前想:我是金嗓子,最好让我抽到唱歌………。
〔停〕2.置疑:同学们,你们说,小莉确定能如愿以偿吗生发表意见:连续放情景:〔两个结局〕小莉抽到了表演唱歌的签;小莉没有抽到。
师:我们不能确定这类的事情,它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
3.情景2:过年了,放鞭炮,小刚又蹦又跳,还大声叫着:我又长大一岁喽。
画外音:小明每年都确定会长大吗生发表意见:小结,媒体呈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事情是肯定会发生或肯定不会发生,例如,太阳确定会发光,地球确定每天都在转,月亮不行能从东方升起。
我们称这类大事叫做“确定大事〞;而有些事情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我们称这类事情叫做“不确定大事〞二.探究:1.初步推断:〔利用电脑选题系统来选择〕〔1〕人只要活着,总会变老。
〔2〕三天后会下雨。
〔3〕地球每天都在转。
〔4〕一个人从诞生现在没吃过一点儿东西。
〔5〕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
〔6〕每天都有人诞生。
〔7〕在地球上,抛一块石头,它必定会向下落。
〔8〕抛一枚硬币,它消灭正面。
同学边争辩边完成。
2.反应:用可能,不行能和确定的词语来汇报完成的结果。
3.科学探究:多媒体播放纪录片:〔片断一〕自然界中的花有很多种,有的花有浓郁的香气,有的花没有香味,还有的花有很刺鼻子的味道。
〔片断二〕天文学问记录片,太阳系中的卫星和恒星的科普学问。
〔片断三〕人们在广场上放风筝。
银幕显示选择牌:肯定不行能可能事项:花是香的月亮围着地球转石狮子在天上飞师;用确定大事和不确定大事来定义大事。
4.摸棋子玩耍:电脑呈现:两个透亮的箱子,一个里面都是红棋子,一个里面有红,兰,黄三色棋子。
五年级数学上册《体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对概率知识有初步的了解,能够用简单的图形或列表整理数据,分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学生对随机现象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可能对概率的计算和应用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感受随机现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对练习题中的难题进行思考,可以与同学讨论,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2.观察生活中的随机现象,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请同学们观察生活中的一个随机现象,如掷骰子、抽签等,记录事件发生的次数和结果。
-分析该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并尝试运用概率知识解决问题。
3.写一篇关于随机现象的小短文:
-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随机现象,如彩票中奖、天气变化等,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短文。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针对学生在概率计算和应用方面的困难,教师应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逐步掌握概率知识,增强数学素养。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随机现象及其发生可能性的概念。
2.学会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随机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普遍存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随机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
《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44页—45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简单的随机事件,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过程与方法:在活动过程中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体验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猜想—实践—验证”的过程,培养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并获得良好的数学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难点:能准确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一、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宝贝,想不想看?它就在我的手里,那你们猜猜,它在我的哪只手里?师:同意在左手的举手,同意在右手的举手。
师:唉?意见不一致了,这是为什么?生:因为有两只手,有可能在左手,也有可能在右手。
师:噢,不确定不好猜,那老师帮帮你们,看老师张开了左手没有,那一起告诉我在哪只手里?(右手)现在一定吗?小结:刚才,同学们在猜可能左手,也有可能右手,当老师提示之后,你们一下就说出了一定在右手,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可能性。
(板书:课题可能性)二、摸球游戏,感受“可能”、“一定”、“不可能”1.感受“可能”师:这是一个空盒子,我带来了3个黄球,3个白球,把它们都放在这个盒子里。
师:要在这个盒子里面摸球,快来猜猜会摸出什么颜色的球。
生:黄球生:白球师:他说会摸出白球,他说会摸出黄球,到底谁说的有道理?为什么?生:因为盒子里两种球都有可能。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来试一试(有人摸出了黄球,也有人摸出了白球)说明大家猜测非常正确,在这个盒子里,我们真的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黄球。
(板书:可能)可能摸出黑球吗?为什么?2.感受“一定”“不可能”引导:(教师在口盒子里装进2个黄球)如果口袋只放了两个黄球,可能摸出红球吗?为什么?和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
指出:如果把口袋里这两个黄球也编成1号和2号,它们都有可能被摸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明的 10 次实验中,成功 7 次,成功率为 70%。小华与小明成功率的差距为 30%。
问题 2.如果把实验人数扩大了,由 2 个人扩大到 40 个人,看看下面的实验结果。
累计出每个同学的实验结果,计算实验累计进行 10 次、20 次、30 次……400 次时成功率,
并画出成功率随实验总次数变化的折线统计图,以了解随着次数的增加,成功率是如何变化的。
求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目标】
1.经历抛钢镚实验、掷骰子实验和转盘实验的简单过程,能够列出简单实验的所有可能 发生的结果,体验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
2.能用列举法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可以用数值表示及其表 示方法;
3.在求日常生活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的可能性都相等。
其中,出现“4 点”朝上的结果有 1 个,出现“奇数点”朝上的结果有 3 个。
所以,“4 点朝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 1 : 6
“奇数点朝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
3 6
0.5
。
3.实验三、我们做四选一的选择题时,随意选一个答案,那么正确率会是多少?
4.实验四、转盘实验:盘面上有8个全等的扇形区
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2.实验二、掷骰子实验:
问题:任意掷一枚骰子,求下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1)“4 点”朝上; (2)奇数点朝上。
(道理与抛钢镚类似,就不再全班试验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即可。)
解:因为任意掷一枚骰子,点数朝上的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有 6 个,
即:“1 点”、“2 点”、“3 点”、“4 点”、“5 点”、“6 点”,而且每个结果发生
法求它们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意图:使学生在大量的试验和事例的冲击下,自己感悟出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
二、归纳概括,探索新知:
1.通过以上实验分析,可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概率的大小)可以用数值表示,
通常用概率的(probability)英文的第一个大写字母 P 来表示,记作:P(事件)。
2.引导学生从实例的分析和计算过程中,讨论、归纳、概括得出:
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1) 列出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并判定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
(2) 确定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个数 n 和其中出现所求事件的结果个数 m ;
(3) 计算所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概率):
P(所求事件)
所求事件出现的可能结果个数 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个数
m n
。
摸出一枚棋子,求下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师实物演示)
(1)摸出一枚黑子; (2)摸出一枚白子。
解:因为从罐子里随意摸出一枚棋子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有 10 个,
即:“黑子①”、“黑子②”、“黑子③”、“黑子④”、“白子①”、“白子②”、
【教学重点】
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
求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灵活应用。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法、分析探究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实验观察: 通过大量的数学实验使学生感受到简单事件的可能性的求法是由事件的结构决定的。 1.实验一、抛钢镚实验: 问题 1:与你同伴合作,做一做抛一枚硬币的游戏,看一看“出现正面朝上”这个不确定
如:掷骰子实验中任意掷出“4 点朝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可以记作:P(4
点朝上)=
1 6
注意:
①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列举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来计算,通常称为列举法,用列举法求
可能性关键是第一步,只有能够列举出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而且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都相
等,才能用列举法求可能性。
② 用列举法求可能性重要的是第二步,只有确定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个数和所求事件可
事件,在你做的实验中各成功几次。 现在活动开始,小华与小明各就各位。一位同学抛 10 次,另一个做记录。 教师提问:凭我们的经验,你能猜测成功的次数是多少吗? (我们把出正面朝上就说它实验成功,否则就是失败。) 预期结果:同学们猜测成功的结果是各式各样的,最好有人说出“ 1 ”, 2 老师让他分析原因: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有“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所以出现“正
能出现的结果个数,才能计算它们的比值,从而求出所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注:不能把求可能性的计算方法,简单地理解为元素的个数比,应理解为可能的结果个数
比。
3.进一步深入探索:
议一议:你知道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吗?它们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的大小关系是什么?你能猜出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范围吗?
学生讨论得出:P(必然事件)=1 ; P(不可能事件)=0 ;
P(不可能事件)< P(不确定事件)< P(必然事件);
3/5
0 < P(不确定事件)< 1
三、举一反三,巩固练习:
1.通过几个典型实验,加深巩固求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
例 1.罐子里有 10 枚除颜色外都相同的棋子,其中,4 枚黑子、6 枚白子,从罐子里随意
面朝上”可能性应为 1 。 2
1/5
教师让学生记住这个猜测,看经过实验是否与他们所猜的结果符合。
事实结果:小华、小明各经过 10 次实验,其实验记录如下表:
正面朝上的次数
反面朝上的次数
小华
4
6
小明
7
3
从表中可以看出:
小华的 l0 次实验中,成功 4 次,成功的频率(以下称成功率)l0 次中的 4 次,也就是 40%。
域,点击鼠标转动转盘,当转盘停止后,指针对准黄颜色
2/5
区域的可能性是多大?对准红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又是多大?
5.实验五:任意掷一枚瓶盖:求“盖口朝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解:虽然能列举出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只有两个:“盖面朝上”和“盖口朝上”,但由于
瓶盖不是均匀对称的,经过多次重复试验,这两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也不能用上述方
从图可以看出实验次数在 10 次、30 次、50 次时,实验的成功率变化比较大,表现出“波
澜起伏”,但是到了 190 次以后实验的成功率变动明显减小,表现为“风平浪静”,差不多都
稳定在 0.50 这条水平线附近。
教师问:这个成功率与同学们刚才的猜测接近吗?
因为,成功率有这样趋于稳定的特点,所以,我们以后就用平稳时的成功率表示这一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