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专题现代自然观与发展观创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动物解放/权利论、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 和深层生态学等为代表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对人 类中心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作为这些运动的 成果,人类道德共同体的范围从人类扩展到动物、 再从动物扩展到植物和所有生命共同体,进而扩 展到大地、岩石、河流乃至整个生态系统。
生态中心主义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 从否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到尊重 自然的“内在价值”,这是世界观 转变下的自然观的进步与发展,这 种转变和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 重意义。
(八)以人的加工改造程度为标准划分
① 自然系统:尚未打上人工印记的客观系统; ② 人工系统:人工制造的各种系统; ③ 自然与人工的复合系统:被人利用和改造了
的各种自然系统。
(九)以存在的领域(大的)为标准划分
① 自然系统:由自然物的活动构成的系统; ② 社会系统:由社会,以及社会内部的活动
要素所构成的系统; ③ 思维系统:人的主观精神、主观逻辑运动
而无质量交换;
③ 开放系统:系统与环境既有能量交换,
又有质量交换。
(四)以是否具有静止质量为标准划分
① 实物系统:具有静止质量的系统; ② 场态系统:不具有静止质量的系统。
(五)以相对静或动的关系为标准划分 ① 运动系统:处于变化发展中的系统; ② 静止系统:保持质的相对稳定状态的系统。
(六)以运动模式的稳定性程度为标准划分
的系统。
(十)以人对系统的认识程度为标准划分
① 白系统:人们对系统内部的各要素及 其关系都了解清楚了的系统;
② 灰系统:人们对系统内部结构有些了 解,但尚未全部了解清楚的系统;
③ 黑系统,人们对系统的内部结构一无 所知的系统。
(十一)以主客观的关系为标准划分
① 客观系统:人的精神活动之外的所有事 物构成的系统;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的《增长的极限》 这个报告,是通过从生态环境角度对科学 技术的批判反思,并运用全球模拟的方法, 揭示出现代西方工业文明的无限制增长模 式,由于与有限地球的不相容性,必将最 终导致现有世界体系崩溃的可怕结局,从 而唤起人们的忧患意识,警示世人千万不 能再执迷不悟于传统的“增长”观念,必 须立即行动起来寻求摆脱人类困境的途径。
生态中心主义
第二,生态中心主义在理论上的不足: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未能摆脱“中心”
论的传统思维模式。并且,生态中心主义 从“自然主义”的观点出发来考察人与自 然之间的关系,完全否认人的主体性、特 殊性,势必陷入认识论上的误区。
生态中心主义以自然的“内在价值”为其 理论的核心,但是,关于自然的“内在价 值”问题至今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
生态自然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 同体的征服者改变成共同体的普通成 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 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 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人 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 等的。
四、发展观及其发展观创新
1.增长的极限与“发展”的危机 2.经济增长观的根本误解 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价值取向 4.生态文明: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5.科学发展观
人类中心主义
第三,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合理性及其限度 人和所有生物为了自己的生存,都有利己
性。这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合理性的自然 基础。 人类自我意识的产生,并逐步产生以自我 为中心的自觉意识,最后在理论上上升为 价值目标。这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合理性 的认识基础。
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就告诫我们:“不 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 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 我们。”
1.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2.生态危机生态自然观 3.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
生态——自然界中的生物,不论是动 物、植物,还是微生物,都是在一定 的环境中生活,并和环境形成一个不 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发生着各种联系 和作用,这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 关系,就叫生态。研究这种关系的科 学就是生态学。
二、系统自然观
1.系统及其系统分类 2.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 3.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 4.系统自然观确立的意义
1.系统及其系统分类
(1)什么是系统?
“系统是处于一定相互联系中并与环境 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 体(集合)。”(贝塔朗菲定义)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 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 整体。“(钱学森)
系统:
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 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 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1.系统及其系统分类
(2)系统的基本要点:
A.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 B.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特定关系,形成一
定的结构; C.系统的结构是该系统成为一个有特定功能的
整体; D.系统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它的功能
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
② 主观系统:人的主观逻辑运动的系统。
2. 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
➢ 其一,整体性。是指系统的各个要素按一定的方 式构成的有机整体。
➢ 其二,层次性。物质系统之间纵向的或垂直的有 序关系。
➢ 其三,动态性。任何自然系统都有一个孕育、产 生、发展、成熟到衰退、消亡的过程。
➢ 其四,开放性。自然界的物质系统都是与环境存 在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
人类中心主义
西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从古希腊 罗马哲学家开始,经过近代笛卡尔、 培根和洛克,再到康德,达到其理论 和实践的最终完成。
人类中心主义
康德提出“人是目的”这一著名的 命题。他认为只有人是目的,人的目的 是绝对的价值。而且,据此人要为自然 界立法,“人是自然界的最高立法者”。
康德使人类中心主义最终在理论上完 成。
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从古代萌发,随着近代 哲学和科学的发展,它建立在理性和科学的基 础上,又随工业化的实现发展为人统治自然的 思想和实践,不仅包括以人为中心的哲学和科 学的知识体系,以及技术体系,而且包括整个 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人类中心主义是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用以指 导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指出:“人不是存在
者的主宰,人是存在者的看护者。”
美国哲学家胡克指出:“按照我们目前对
世界的认识,人不是万物的尺度。人类的感 知认识是有限制的,易错的,人类的想象也 是有限的并经常是狭隘的,人类对研究资源 的组织和理解也不高明。”
生态中心wk.baidu.com义
第一,什么是生态中心主义
生态中心主义,或曰非人类中心主义,将人视为 与自然平等的存在,否定人类的特殊性,在人与 自然的关系上强调自然的核心地位。
一、20世纪科学的重大发现及其描绘 的自然图景
20世纪推动人类世界观进步的六大科学发现 1. 相对论 2. 量子力学 3. 物质结构论 4. 大爆炸宇宙学 5. 分子生物学 6. 系统科学
一、20世纪科学的重大发现及其 描绘的自然图景
自然图景
第一,全部世界是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 第二,层次性是世界的基本秩序 第三,创生是世界进化的动力 第四,系统是世界和事物存在的基本模式 第五,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2) 对生态危机的反思
对生态危机的反思
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 二是与社会问题相关,是社会异化的产物 三是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 四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观的必然
结果
人与自然关系的 两极观点
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第一,什么是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或曰人类中心论,是在处理人与 自然的关系中,主张以人为核心的观点。它的实 质是,一切以人为中心,或一切以人为尺度,为 人的利益服务,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
1.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基本观点:
其一,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 和基础;
其二,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其三,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 其四,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
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1.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基本特征: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 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统一
生态中心主义看到了人与生物、物种、自 然之间的不平等,却未能深入思考隐藏在 这一不平等背后的真正的不平等——人与 人之间的不平等。
(3)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 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 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 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 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
传统发展观的误区及其引发的危机
误区: 其一是忽视环境、资源、生态等自然系统
方面的承载力; 其二是没有考虑自然成本; 其三是缺乏整体协调观念。
美国著名哲学家拉兹洛曾形象地刻画道, 现代系统论赋予人们一种透视的眼光来考 察自然界、世界、宇宙。
这是根据一种新的科学范式,一种作为 “新的自然哲学”的“系统”的观点,认 为系统是总的自然界的模型。
一种新的世界观正在全世界先进科学思考 着的头脑中形成。
3.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
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 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地产
(二)以系统中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的类型 为标准划分
线性系统:要素间的关系是加合性的,
或称“弱相互作用”的;
非线性系统:要素间的关系是非加合性的,
或称“强相互作用”的。
(三)以系统与环境交换的内容的差异为 标准划分
① 孤立系统:系统与环境既无质量,
也无能量的交换;
② 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只有能量交换,
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 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
复杂的、非线性的。 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
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
4.系统自然观确立的意义
其一、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 丰富和发展;
其二、形成了一种探索组织性、复 杂性问题的思维方式——系统思维 方式。
三、生态自然观
从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只有人 类才具有内在价值,才有资格获得伦理关怀。人 作为理性存在物,其道德地位优于其它物种,其 它存在物都无内在价值,仅有工具价值。
人类中心主义
第二,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产生 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
明确提出人类中心主义命题:“人是万 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1.系统及其系统分类
(3)系统的多样性(系统分类)
(一)以系统的尺度、规模和范围为标准 划分
胀观系统:大于总星系尺度的宇宙大系统; 宇观系统:从星团、星系、超星系到总星系
尺度的大系统;
宏观系统:人体感知可直接观察到的尺度范
围的系统;
微观系统:从基本粒子到分子尺度的系统; 渺观系统:夸克及其以下层次的系统。
2.生态危机与生态自然观
(1)生态危机:是生态自然观的确立的现实 根源
所谓“生态危机”,主要指由于人类不合理 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地区导致生态系 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失、生命维持系统瓦解, 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现象。
(2)对生态危机的反思
生态危机及其主要表现
人口激增 自然资源消耗、短缺 环境污染
第一专题 现代自然观与发展观创新
一、20世纪科学的重大发现及其描绘的自然图景 二、系统自然观 三、生态自然观 四、发展观及其发展观创新
十七、十八世纪是近代科学产生的
时期,十九世纪是科学快速发展时期, 20世纪则可以说是科学突飞猛进并走向 系统完备的时期。整个科学在不同的领 域与学科之间自然地形成了纵向联接, 横向联合,甚至远缘交叉,使得科学在 总体精神上也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一 种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复杂性和 创造性的精神,已经逐渐展现出来。
① 平衡系统:处于稳定变化过程中的系统; ② 非平衡系统:处于不稳定(失稳)
变化过程中的系统。
(七)以运动方式的复杂程度为标准划分
① 机械系统:以位移运动为主的宏观系统; ② 物理系统:由声、光、热、电、磁、
基本粒子、场的运动构成的系统;
③ 化学系统;分子运动系统; ④ 生物系统:活的有机体的运动系统; ⑤ 社会系统:人类赖以存在的形式系统。
当代人的反思与追问
➢ 人类生活是什么? ➢ 文明与环境的关系应该怎样? ➢ 工业化与环境问题相伴而行是一个历
史的宿命吗? ➢ 从保护环境的观点看,为了保护环境,
是否应否定工业化?
1.增长的极限与“发展”的危机
增长的极限 传统发展观的误区及其引发的危机 造成传统发展观负面作用的根源
增长的极限
生态中心主义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 从否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到尊重 自然的“内在价值”,这是世界观 转变下的自然观的进步与发展,这 种转变和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 重意义。
(八)以人的加工改造程度为标准划分
① 自然系统:尚未打上人工印记的客观系统; ② 人工系统:人工制造的各种系统; ③ 自然与人工的复合系统:被人利用和改造了
的各种自然系统。
(九)以存在的领域(大的)为标准划分
① 自然系统:由自然物的活动构成的系统; ② 社会系统:由社会,以及社会内部的活动
要素所构成的系统; ③ 思维系统:人的主观精神、主观逻辑运动
而无质量交换;
③ 开放系统:系统与环境既有能量交换,
又有质量交换。
(四)以是否具有静止质量为标准划分
① 实物系统:具有静止质量的系统; ② 场态系统:不具有静止质量的系统。
(五)以相对静或动的关系为标准划分 ① 运动系统:处于变化发展中的系统; ② 静止系统:保持质的相对稳定状态的系统。
(六)以运动模式的稳定性程度为标准划分
的系统。
(十)以人对系统的认识程度为标准划分
① 白系统:人们对系统内部的各要素及 其关系都了解清楚了的系统;
② 灰系统:人们对系统内部结构有些了 解,但尚未全部了解清楚的系统;
③ 黑系统,人们对系统的内部结构一无 所知的系统。
(十一)以主客观的关系为标准划分
① 客观系统:人的精神活动之外的所有事 物构成的系统;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的《增长的极限》 这个报告,是通过从生态环境角度对科学 技术的批判反思,并运用全球模拟的方法, 揭示出现代西方工业文明的无限制增长模 式,由于与有限地球的不相容性,必将最 终导致现有世界体系崩溃的可怕结局,从 而唤起人们的忧患意识,警示世人千万不 能再执迷不悟于传统的“增长”观念,必 须立即行动起来寻求摆脱人类困境的途径。
生态中心主义
第二,生态中心主义在理论上的不足: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未能摆脱“中心”
论的传统思维模式。并且,生态中心主义 从“自然主义”的观点出发来考察人与自 然之间的关系,完全否认人的主体性、特 殊性,势必陷入认识论上的误区。
生态中心主义以自然的“内在价值”为其 理论的核心,但是,关于自然的“内在价 值”问题至今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
生态自然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 同体的征服者改变成共同体的普通成 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 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 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人 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 等的。
四、发展观及其发展观创新
1.增长的极限与“发展”的危机 2.经济增长观的根本误解 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价值取向 4.生态文明: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5.科学发展观
人类中心主义
第三,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合理性及其限度 人和所有生物为了自己的生存,都有利己
性。这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合理性的自然 基础。 人类自我意识的产生,并逐步产生以自我 为中心的自觉意识,最后在理论上上升为 价值目标。这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合理性 的认识基础。
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就告诫我们:“不 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 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 我们。”
1.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2.生态危机生态自然观 3.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
生态——自然界中的生物,不论是动 物、植物,还是微生物,都是在一定 的环境中生活,并和环境形成一个不 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发生着各种联系 和作用,这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 关系,就叫生态。研究这种关系的科 学就是生态学。
二、系统自然观
1.系统及其系统分类 2.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 3.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 4.系统自然观确立的意义
1.系统及其系统分类
(1)什么是系统?
“系统是处于一定相互联系中并与环境 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 体(集合)。”(贝塔朗菲定义)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 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 整体。“(钱学森)
系统:
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 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 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1.系统及其系统分类
(2)系统的基本要点:
A.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 B.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特定关系,形成一
定的结构; C.系统的结构是该系统成为一个有特定功能的
整体; D.系统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它的功能
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
② 主观系统:人的主观逻辑运动的系统。
2. 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
➢ 其一,整体性。是指系统的各个要素按一定的方 式构成的有机整体。
➢ 其二,层次性。物质系统之间纵向的或垂直的有 序关系。
➢ 其三,动态性。任何自然系统都有一个孕育、产 生、发展、成熟到衰退、消亡的过程。
➢ 其四,开放性。自然界的物质系统都是与环境存 在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
人类中心主义
西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从古希腊 罗马哲学家开始,经过近代笛卡尔、 培根和洛克,再到康德,达到其理论 和实践的最终完成。
人类中心主义
康德提出“人是目的”这一著名的 命题。他认为只有人是目的,人的目的 是绝对的价值。而且,据此人要为自然 界立法,“人是自然界的最高立法者”。
康德使人类中心主义最终在理论上完 成。
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从古代萌发,随着近代 哲学和科学的发展,它建立在理性和科学的基 础上,又随工业化的实现发展为人统治自然的 思想和实践,不仅包括以人为中心的哲学和科 学的知识体系,以及技术体系,而且包括整个 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人类中心主义是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用以指 导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指出:“人不是存在
者的主宰,人是存在者的看护者。”
美国哲学家胡克指出:“按照我们目前对
世界的认识,人不是万物的尺度。人类的感 知认识是有限制的,易错的,人类的想象也 是有限的并经常是狭隘的,人类对研究资源 的组织和理解也不高明。”
生态中心wk.baidu.com义
第一,什么是生态中心主义
生态中心主义,或曰非人类中心主义,将人视为 与自然平等的存在,否定人类的特殊性,在人与 自然的关系上强调自然的核心地位。
一、20世纪科学的重大发现及其描绘 的自然图景
20世纪推动人类世界观进步的六大科学发现 1. 相对论 2. 量子力学 3. 物质结构论 4. 大爆炸宇宙学 5. 分子生物学 6. 系统科学
一、20世纪科学的重大发现及其 描绘的自然图景
自然图景
第一,全部世界是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 第二,层次性是世界的基本秩序 第三,创生是世界进化的动力 第四,系统是世界和事物存在的基本模式 第五,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2) 对生态危机的反思
对生态危机的反思
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 二是与社会问题相关,是社会异化的产物 三是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 四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观的必然
结果
人与自然关系的 两极观点
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第一,什么是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或曰人类中心论,是在处理人与 自然的关系中,主张以人为核心的观点。它的实 质是,一切以人为中心,或一切以人为尺度,为 人的利益服务,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
1.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基本观点:
其一,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 和基础;
其二,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其三,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 其四,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
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1.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基本特征: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 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统一
生态中心主义看到了人与生物、物种、自 然之间的不平等,却未能深入思考隐藏在 这一不平等背后的真正的不平等——人与 人之间的不平等。
(3)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 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 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 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 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
传统发展观的误区及其引发的危机
误区: 其一是忽视环境、资源、生态等自然系统
方面的承载力; 其二是没有考虑自然成本; 其三是缺乏整体协调观念。
美国著名哲学家拉兹洛曾形象地刻画道, 现代系统论赋予人们一种透视的眼光来考 察自然界、世界、宇宙。
这是根据一种新的科学范式,一种作为 “新的自然哲学”的“系统”的观点,认 为系统是总的自然界的模型。
一种新的世界观正在全世界先进科学思考 着的头脑中形成。
3.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
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 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地产
(二)以系统中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的类型 为标准划分
线性系统:要素间的关系是加合性的,
或称“弱相互作用”的;
非线性系统:要素间的关系是非加合性的,
或称“强相互作用”的。
(三)以系统与环境交换的内容的差异为 标准划分
① 孤立系统:系统与环境既无质量,
也无能量的交换;
② 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只有能量交换,
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 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
复杂的、非线性的。 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
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
4.系统自然观确立的意义
其一、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 丰富和发展;
其二、形成了一种探索组织性、复 杂性问题的思维方式——系统思维 方式。
三、生态自然观
从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只有人 类才具有内在价值,才有资格获得伦理关怀。人 作为理性存在物,其道德地位优于其它物种,其 它存在物都无内在价值,仅有工具价值。
人类中心主义
第二,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产生 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
明确提出人类中心主义命题:“人是万 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1.系统及其系统分类
(3)系统的多样性(系统分类)
(一)以系统的尺度、规模和范围为标准 划分
胀观系统:大于总星系尺度的宇宙大系统; 宇观系统:从星团、星系、超星系到总星系
尺度的大系统;
宏观系统:人体感知可直接观察到的尺度范
围的系统;
微观系统:从基本粒子到分子尺度的系统; 渺观系统:夸克及其以下层次的系统。
2.生态危机与生态自然观
(1)生态危机:是生态自然观的确立的现实 根源
所谓“生态危机”,主要指由于人类不合理 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地区导致生态系 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失、生命维持系统瓦解, 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现象。
(2)对生态危机的反思
生态危机及其主要表现
人口激增 自然资源消耗、短缺 环境污染
第一专题 现代自然观与发展观创新
一、20世纪科学的重大发现及其描绘的自然图景 二、系统自然观 三、生态自然观 四、发展观及其发展观创新
十七、十八世纪是近代科学产生的
时期,十九世纪是科学快速发展时期, 20世纪则可以说是科学突飞猛进并走向 系统完备的时期。整个科学在不同的领 域与学科之间自然地形成了纵向联接, 横向联合,甚至远缘交叉,使得科学在 总体精神上也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一 种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复杂性和 创造性的精神,已经逐渐展现出来。
① 平衡系统:处于稳定变化过程中的系统; ② 非平衡系统:处于不稳定(失稳)
变化过程中的系统。
(七)以运动方式的复杂程度为标准划分
① 机械系统:以位移运动为主的宏观系统; ② 物理系统:由声、光、热、电、磁、
基本粒子、场的运动构成的系统;
③ 化学系统;分子运动系统; ④ 生物系统:活的有机体的运动系统; ⑤ 社会系统:人类赖以存在的形式系统。
当代人的反思与追问
➢ 人类生活是什么? ➢ 文明与环境的关系应该怎样? ➢ 工业化与环境问题相伴而行是一个历
史的宿命吗? ➢ 从保护环境的观点看,为了保护环境,
是否应否定工业化?
1.增长的极限与“发展”的危机
增长的极限 传统发展观的误区及其引发的危机 造成传统发展观负面作用的根源
增长的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