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合集下载

生理学(第9版)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第4-6节)

生理学(第9版)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第4-6节)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本能行为 和情绪的调节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生理学(第9版) 学习要点
掌握 1.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特征 2.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自主神经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
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广泛,其作 用:环境急剧变化时,动员机 体许多器官的潜在能力以适应 环境的急变
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局限,其 作用:保护机体、休整恢复、 促进消化、积蓄能量及加强排 泄和生殖功能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3. 生物节律 视交叉上核可能控制日周期 视觉→视网膜-视交叉上核传导束→视交叉上核→体内日周期节律与昼夜节律同步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生理学(第9版)
(四)边缘系统其它结构和新皮质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 边缘系统 (1)构成
边缘叶和大脑皮质的岛叶、颞极、眶回, 以及皮质下的杏仁核、隔区、下丘脑、背侧 丘脑前核等结构组成 (2)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作用复杂,不同核 团、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
生理学(第9版)
(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特征
3. 作用受效应器所处功能状态的影响 交感神经→有孕子宫平滑肌(α1)收缩 →未孕的(β2)舒张
4. 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范围和生理意义不同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生理学(第9版)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黑色素浓缩激素(melanin-concentrating
hormone); 瘦素(leptin)、阿黑皮素原衍 生物、
胺、
可卡因和苯丙胺调节转录物、CRH、儿茶酚
脑-肠肽(如CCK等)、葡萄糖等
神经肽Y(NPY)及其受体
*作用:使摄食↑
*分布:NPY能神经元:下丘脑弓状核
纤维→室旁核
*受体: Y1、Y2、Y5受体已被鉴定
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
area)
下丘脑前核(anterior hypothalamic
内侧区(结节区): 腹内侧核(ventromedial n.)
(dorsomedial n.)
背内侧核
结节核(tuberous n.)
& gray tubera)
灰白结节(white
弓状核(arcuate
除胆碱能、肾上腺素能系统外
质系统
还有肽能、嘌呤能和胺能递
(三)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征
➢ 紧张性支配(tonic innervation)
➢ 对效应器的双重支配(dual innervation)
➢ 效应器所处功能状态的影响
➢ 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
自主神经功能的意义 交感神经是一个应急系统,在环境急骤变化
*其mRNA仅存在于下丘脑外侧部和未定区
瘦素(leptin)及其受体
*本质:蛋白质类激素, 含167个氨基酸
*分布:循环血液, 可进入脑组织和脑脊液
*受体分布:下丘脑、脉络丛和脑外组织
*作用:↓摄食,↑能量消耗
*机制:↓食欲刺激物, 如NPY
如CRH
↑抑制摄食行为的物质,
能量消耗
↑交感活动(HYP→VLM),↑

交感神经功能及神经元构成等神经学知识

交感神经功能及神经元构成等神经学知识

一、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的功能:交感神经的功能可被概括为“Fight or Flight”(战斗或逃走)。

交感神经主要作用于平滑肌和腺细胞。

交感神经兴奋会引起腹腔内脏及皮肤末梢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心脏收缩能力增强、瞳孔散大和新陈代谢率调节内脏功能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分成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部分。

内脏器官一般都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但少数器官例外,只有交感神经支配。

例如,皮肤和肌肉内的血管、一般的汗腺、竖毛肌和肾上腺髓质就只有交感神经支配。

在具有双重神经支配的器官中,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其作用往往具有拮抗的性质。

例如,对于心脏,迷走神经具有抑制作用,而交感神经具有兴奋作用;对于小肠平滑肌,迷走神经具有增强其运动的作用,而交感神经具有抑制作用,即恰巧与对心脏的作用相反。

这种拮抗性使神经系统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调节内脏的活动。

从中枢活动情况来看,交感中枢与副交感中枢的活动常表现交互抑制的关系,即一个中枢活动增强时,另一个中枢活动就减退,这样在外周作用方面就表现为协调一致。

植物性神经对外周效应器官的支配,一般具有持久的紧张性作用。

例如,切断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则心率增加,说明心迷走神经本来有紧张性冲动传出,对心脏具有持久的抑制作用;切断心交感神经,则心率减慢,说明心交感神经的活动也具有紧张性。

但心迷走神经的紧张性活动比较强,而心交感神经的紧张性活动比较弱。

植物性神经中枢常具有紧张性冲动传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反射性和体液性原因。

例如,来自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区域的压力和化学感受器传入冲动,对维持植物性神经的紧张性活动有重要作用;而中枢神经组织内CO2浓度,对维持交感缩血管中枢的紧张性活动也有重要作用。

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一般比较广泛,往往不会只波及个别的神经及其支配的效应器官,而常以整个系统来参加反应。

例如,当交感神经系统发生反射性兴奋时,除心血管功能亢进外,还伴有瞳孔散大、支气管扩张、胃肠道活动抑制等反应。

5-2.4自主神经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5-2.4自主神经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往往是相拮抗的
请你们仔细观察课本P15的图,比较交感神 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并说出它们的特 点。
体内的组织器官一般都接受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 经的双重支配,两种神经的作用相互拮抗。除汗 腺、肾上腺髓质、皮肤和肌肉的血管平滑肌等少 数组织只有交感神经支配外,
如当人体从事体育活动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占优 势,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增高、血糖上升、胃肠 蠕动减慢;而当身体处于睡眠状态时,则副交感 神经处于兴奋状态,表现为心跳呼吸减慢、代谢 降低、胃肠蠕动加快。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分泌粘稠唾液,抑制胃肠运动,促进括约 肌收缩,抑制胆囊活动 促进肾小管的重吸收,使逼尿肌舒张和括 约肌收缩,使有孕子宫收缩,无孕子宫舒 张 使虹膜辐射肌收缩,瞳孔扩大使睫状体辐 射状肌收缩,睫状体增大 使上眼睑平滑肌收缩 竖毛肌收缩,汗腺分泌 促进糖原分解,促进肾上腺髓质分泌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促进粘膜腺分泌
4.自主神经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自主神经的概念:
支配内脏器官和腺体活动的神经 (传出?还是传入?) 受脑控制,但不受意志(大脑皮层)支配, 称为自主神经,也叫植物性神经。
自主神经的分类:
人体的自主神经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 感神经。 交感神经:在调节内脏活动时一般作用广 泛,往往整个系统参与反应。交感神经的 兴奋能动员机体的潜在能力以适应环境的 急变(精神紧张或重体力活动时),即应 激反应。 副交感神经:一般活动局限,往往安静或 睡眠时活动加强,能保护机体,促进消化, 积蓄能量,加强排泄和生殖等功能。
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协调交感神经和副交感 神经?
要使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维持协调平衡, 必须要做到保持正常生活规律。在学习上 要注意劳逸结合。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2章 第4节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含答案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2章 第4节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含答案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4节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含答案第4节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大脑对躯体运动及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

2.比较大脑对躯体运动调节与对内脏活动调节的特点。

一、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1.大脑皮层(1)结构:主要由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构成的薄层结构。

(2)特点:有丰富的沟回(沟即为凹陷部分,回为隆起部分),这增加了大脑的表面积。

(3)控制途径:大脑通过脑干与脊髓相连,大脑发出的指令,可以通过脑干传到脊髓。

2.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的关系(1)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皮层的第一运动区内都有它的代表区①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顶部,可以引起下肢的运动。

②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下部,会引起头部器官的运动。

③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其他部位,会引起其他相应器官的运动。

(2)特点: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3.大脑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1)分级调节示意图(2)分级调节的意义:机体的运动在大脑皮层以及其他中枢的分级调节下,变得更加有条不紊与精准。

判断正误(1)大脑皮层由神经元胞体和轴突构成()(2)大脑皮层运动机能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3)脊髓是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脑干是最高级中枢()答案(1)×(2)√(3)×任务一: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的关系1.下图是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与躯体各部分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躯体各部分的运动调控在大脑皮层有没有对应的区域?如果有,它们的位置关系有什么特点?提示有。

特点: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但头部是正的。

(2)请据图分析,皮层代表区对躯体运动支配的特点是:左右交叉支配(头面部多为双侧支配)。

(3)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是与躯体中相应部位的大小相关,还是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相关?提示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取决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3)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3)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3)反应,当抗体生成增多达顶峰时,下丘脑某些神经元的电活动增加1倍以上,提示免疫反应可以改变神经活动。

在裸鼠中注入白介素-1,可以使下丘脑有关神经元释放更多的促肾上腺皮持激素释放激素,导致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升高几倍,说明白介素-1可以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

(三)内分泌系统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能直接促使人外周白细胞(经内毒素预处理后)产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内啡肽。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糖皮质激素一般也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

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均有抑制免疫功能的作用。

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素、甲状腺激素均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生长激素也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四)免疫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前文已述及白介素-1能作用于下丘脑而增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的血中含量。

在大鼠中观察到,注入羊红细胞诱导免疫反应达到高峰期间,血中糖皮质激素含量上升而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这一机制可能是一种负反馈调节,使免疫反应受到压抑而不致过分。

此外,较低浓度的白介素-1能使胰岛B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增加。

免疫细胞具有内分泌细胞样功能。

免疫细胞分泌折各种免疫因子均为多肽或蛋白质,可以认为免疫因子是免疫细胞产生的内分泌样物质。

此外,免疫细胞还可产生一般的激素。

例如,巨噬细胞经内毒素外理后能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β-内啡肽和脑啡肽,外周淋巴细胞在葡萄糖菌毒素A的刺激下可产生促甲状腺素。

六、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一)新皮层在动物实验中电刺激新皮层,除了能引致躯体运动等反应以外,也可引致内脏活动的变化。

刺激皮层内侧面4区一定部位,会产生直肠与膀胱运动的变化;刺激皮层外侧面一定部位,会产生呼吸、血管运动的变化;刺激4区底部,会产生消化道运动及唾液分泌的变化。

刺激6区一定部位可引致竖毛与出汗,也会引致下肢血管反应的区域也与下肢躯体运动代表区相对应。

此外,刺激8区和19区等,除了可引致眼外肌运动外,也可引致瞳也的反应。

生理学:神经系统(8版)-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本能行为和情绪的调节

生理学:神经系统(8版)-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本能行为和情绪的调节
成增加
3.受效应器所处功能状态的影响;
4.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
•交感神经作用广泛:~ 应激反应(stress response) 防御反射(alarm reaction): 恐惧发怒环境刺激 下丘脑 脑干网状系统 脊髓 交感神经系统 防御反应:动 物搏斗表现。
• 副交感神经作用局限:主要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储存能量、 加强排泄和生殖,促进生长发育等,对机体发挥保护作用。
背侧部出现防御性反应 电刺激下丘脑外侧区出现攻击厮杀行为 电刺激下丘脑背侧区出现逃避性行为
2.愉快和痛苦
愉快:积极情绪 满足自己需要的刺激引起.
痛苦:消极情绪 伤害躯体或精神刺激
实验方法:自我刺激。
奖赏系统: 刺激某些脑区感到愉快和满足(占35%)。
中脑被盖腹侧区,内侧前脑束,伏隔核,额叶
惩罚系统: 引起回避的反应的脑区(5%) 。
2、调节水平衡:渗透压感受器→ADH的分泌
3 对腺垂体和神经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
下丘脑调节肽
觉察细胞 下丘脑调节肽
4 生物节律控制
1. 定义:机体内许多活动按一定 时间顺序周期性进行为生物节律, 如心率、呼吸频率。 2.日节律(circadian): 按日周期 (昼夜24 hs) 变动的人体生理活 动。几乎所有陆地动物都按照日 节律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是由于 地球自传引起的。 3. 下丘脑视交叉上核 (suprachiasmatic muclei, SCN)控制日节律的关键部位。
漫波)。 2.实验依据:刺激或破坏中脑网状结构 3.机制 脑电觉醒(去同步化快波):与蓝斑核上部 的NE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中的ACh有关; 行为觉醒:与中脑黑质-纹状体多巴胺有关。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

下丘脑

下丘脑

下丘脑又称丘脑下部。

位于大脑腹面、丘脑的下方,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神经中枢所在。

下丘脑面积虽小,但接受很多神经冲动,故为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中心。

而且还参与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如控制水盐代谢﹑调节体温﹑摄食﹑睡眠﹑生殖、内脏活动以及情绪等。

下丘脑能通过下述三种途径对机体进行调节:①由下丘脑核发出的下行传导束到达脑干和脊髓的植物性神经中枢,再通过植物性神经调节内脏活动;②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发出的纤维构成下丘脑——垂体束到达神经垂体,两核分泌的加压素(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沿着此束流到神经垂体内贮存,在神经调节下释放入血液循环;③下丘脑分泌多种多肽类神经激素对腺垂体的分泌起特异性刺激作用或抑制作用,称为释放激素或抑制释放激素。

下丘脑通过上述途径,调节人体的体温、摄食、水平衡、血压、内分泌和情绪反应等重要生理过程。

如损毁双侧下丘脑的外侧区,动物即拒食拒饮而死亡;损毁双侧腹内侧区,则摄食量大增引起肥胖。

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位于下丘脑,下丘脑前部受损,动物或人的散热机制就失控,失去在热环境中调节体温的功能;如后部同时受损伤,则产热、散热的反应都将丧失,体温将类似变温动物。

损坏下丘脑可导致烦渴与多尿,说明它对水平衡的调节有关。

水平衡调节水平衡包括水的摄入与排出两个方面,人体通过渴感引起摄水,而排水则主要取决于肾脏的活动。

损坏下丘脑可引致烦渴与多尿,说明下丘脑对水的摄入与排出均有关系。

下丘脑控制排水的功能是通过改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来完成的。

下丘脑内存在着渗透压感受器,它能感受血液的晶体渗透压变化来调节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渗透压感受器和抗利尿激素合成的神经元均在视上核和室旁核内。

一般认为,下丘脑控制摄水的区域与控制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核团在功能上是有联系的,两者协同调节着水平衡。

对情绪反应的影响下丘脑内存在所谓防御反应区,它主要位于下丘脑近中线两旁的腹内侧区。

在动物麻醉条件下,电刺激该区可获得骨骼肌的舒血管效应(通过交感胆碱能舒血管纤维),同时伴有血压上升、皮肤及小肠血管收缩、心率加速和其他交感神经性反应。

下丘脑和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下丘脑和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2. 边 缘 系 统 : 包 括
边缘前脑(胼胼胝体回、 海马、穹隆、海马回、 扣带回、杏仁核、隔区、 岛叶、颞极、眶回等) 和边缘中脑(中脑的中 央灰质、被盖的中央部 及外侧部、脚间核等)。
边缘系统与自主 性神经系统的功能密 切相关。
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
1.对体温的调节 2.对水平衡的调节 3.对腺垂体功能的调节 4.对摄食活动的调节
下丘脑腹内侧核=饱中枢:电刺激此核动物拒食,
损毁此核引起多食和肥胖;
下丘脑外侧区=摄食中枢:电刺激此区动物多食,
损毁此区引起厌食和不饮。
5.对生物节律的调节
生物节律指机体内的各种变化按一定时间 顺序发生变化的节律。
研究指出,下丘脑近中线两旁的腹内侧区 =防御反应区
此外,电刺激下丘脑外侧区,动物出现厮打攻 击行为;刺激下丘脑背侧区,出现逃避行为。
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大脑皮层参与调节内脏活动: 1.新皮层:电刺激新皮层除引起躯体运动反应外,
还能引起内脏活动的变化。 例如:
● 刺激皮层内侧4区一定区域,会产生直肠与膀胱 运动的变化; ● 刺激皮层外侧一定区域,会引起呼吸、血管运动 的变化; ● 刺激6区一定区域,会出现竖毛、出汗、上下肢 频:周期<1天(如心动周期、呼吸周期); 中频:日周期(如体温、ACTH的分泌); 低频:周期>1天(如月经周期)。
实验证明: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可能是日节 律周期的控制中心。
6. 情绪反应的调节
行为和情绪反应与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是分不开 的。情绪反应增强时主要表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出汗等交感神经反应亢进的现象。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讲义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讲义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讲义在我们的身体内部,存在着一个精妙且复杂的调节系统,那就是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这一调节机制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内脏活动包括了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多个系统的活动。

神经系统通过精细的调控,确保这些内脏器官能够协同工作,以维持身体的稳态。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主要通过自主神经系统来实现。

自主神经系统又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交感神经在应激状态下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说,当我们遇到危险或者面临巨大压力时,交感神经会兴奋。

这会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以便为身体的“战斗或逃跑”反应提供更多的能量和氧气。

同时,交感神经还会使呼吸加深加快,增加肺的通气量;抑制胃肠道的蠕动,减少消化活动,让身体能够将更多的资源用于应对紧急情况。

副交感神经则在身体处于安静和放松状态时占主导地位。

它会减慢心跳、降低血压,让身体的能量消耗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同时,副交感神经会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此外,副交感神经还能促进排尿和排便等活动。

自主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通常是无意识的,我们并不会主动去控制这些过程。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对其产生影响。

例如,通过长期的冥想、深呼吸等放松训练,可以增强副交感神经的活性,从而有助于降低血压、缓解焦虑等。

除了自主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下丘脑也在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下丘脑可以说是身体的“调控中心”,它能够接收来自身体各个部位的信息,并通过分泌各种激素来调节内脏活动。

比如说,当下丘脑检测到体温过高时,会启动一系列的散热机制,如促进皮肤血管扩张、增加出汗等;而当体温过低时,则会采取产热措施,如肌肉颤抖、血管收缩等。

下丘脑还参与调节水平衡。

当身体缺水时,下丘脑会产生口渴的感觉,促使我们饮水;同时,它还会通过调节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来控制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以维持体内的水平衡。

几种常见的下丘脑调节模式图例析

几种常见的下丘脑调节模式图例析
模式图抽象概括了生物具体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是相似生理过程和形态结构的典型呈现。 学习模式图有助于我们理解生物学原理,经常用模式图分析试题能帮助我们在千变万化的题干 中快速识图,达到准确判断、正确答题的目的。
本文总结了几种高中阶段常见的与下丘脑有关的模式图。 模式图一:
- 下丘脑

- 垂体

XX 腺
“+”表示促进 “-”表示抑制
2016.10 15
重 难 点 聚 焦 课程导学
模式图二:
下丘脑
垂体
激素
模式图二表示的是下丘脑对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的调节作用。当机体因剧烈运动大量出汗 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知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某些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并由垂体释放抗 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细胞,促进对水的重吸收,使渗透压降低。
课程导学 重 难 点 聚 焦
几种常见的下丘脑 调节模式图例析
安徽省马鞍山二十二中 李 蓓
下丘脑是调节动物及人体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中枢,具有多种生理作用,因此是考试 中常见的考点,考题多为图像题,一般会用箭头、字母等表示下丘脑的调节过程以及与神经系 统、内分泌系统其他结构的关系。图像具有信息量大、关系复杂等特点。因此,我们在进行生物学 习时,最好能根据下丘脑不同的生理功能,提炼出相应的模式图,这样在解题时,我们只需要根 据箭头前后的内容,确定符合哪种模式图,再综合考虑所示过程的相关知识。

答案 (1)单向 Na (2)激素乙 下丘脑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3)效
应器 甲荨
····································
全球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在贵州启用
9 月 25 日,全球最大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省平塘 县正式启用。 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 FAST 将广泛应用于导航、定位、航天、 深 空 探 测 等 领域,成为我国跻身世界一流天文科学与自主创新技术提升的 标志。

人解习题解答--神经系统

人解习题解答--神经系统

第三章神经系统(128)3. 简述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由脊神经、脑神经、和支配内脏的自主神经组成,自主神经又分为交感和副交感神经。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4. 试述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

在神经细胞膜上,存在大量的Na+通道和K+通道,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的大小主要由这些离子通道开放的程度所决定。

我们已经知道,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的静息电位在数值上接近于K+的平衡电位,膜的通透性主要表现为K+的外流。

当细胞受到一个阈刺激或阈刺激以上强度的刺激时,膜上的离子通道将被激活。

由于不用离子通道激活的程度和激活的时间不同,当膜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时,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将产生巨大的变化。

11. 反射弧由那些部分组成试述其各部特点。

由五部分组成:(1)感受器:感受内外环境刺激的结构,它可将作用于机体的刺激能量转化为神经冲动。

(2)传入神经:由传入神经元的突起所构成。

这些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背根神经节或脑神经节内,与感受器相连,将感受器的神经冲动传导到中枢神经系统。

(3)神经中枢:为中枢神经系统内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

一个简单的和一个复杂的生理活动所涉及的中枢范围是不同的,需要这些部位的神经元群共同协调才能完成正常的呼吸调节活动。

(4)传出神经:由中枢传出神经元的轴突构成,如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把神经冲动由中枢传到效应器。

(5)效应器:发生应答反应的器官,如肌肉和腺体等组织。

15. 何谓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试以浅感觉和深感觉为例,说明其感觉传导通路。

特异性投射系统是指感觉冲动沿特定的感觉传导通路传送到大脑皮质的特定部位进而产生特定感觉的传导径路。

躯干、四肢浅感觉的传导通路:第一级神经元位于脊神经节内,其周围突构成脊神经中的感觉纤维,分布到皮肤和黏膜内,其末梢形成感受器。

中枢突经由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在脊髓灰质后角内更换神经元。

高中生物下丘脑的功能

高中生物下丘脑的功能

高中生物下丘脑的功能
下丘脑是大脑皮层下调节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它把内脏活动与其他生理活动联系起来,调节着体温、摄食、水平衡、血糖和内分泌腺活动等重要的生理功能。

1、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下丘脑前部是温度敏感神经元的所在部位,它们感受着体内温度的变化;下丘脑后部是体温调节的整合部位,能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以保持体温稳定于一定水平。

2、摄食犯罪行为调节。

下丘脑外侧区存有摄食中枢,而腹内侧核存有所谓饱中枢,后者可以遏制前者的活动。

3、下丘脑控制摄水的区域与控制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核团在功能上是有联系的,两者协同调节着水平衡。

4、调节腺垂体激素排泄。

5、对情绪反应的影响。

6、对生物节律的掌控:视交叉上丘可能将通过视网膜-视交叉上核束,去体会外界环境光暗信号的变化,并使机体的生物节律与环境的明暗变化同步出来。

(整理)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整理)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下丘脑大致可分为四区,即前区、内侧区、外侧区与后区(图10-41)。

前区的最前端为视前核,严格说来它属于前脑的范畴,稍后为视上核、视交叉上核、室旁核,再后是下丘脑前核,内侧区又称结节区,紧靠着下丘脑前核,其中有腹内侧核、背内侧核、结节核与灰白结节,还有弓状核与结节乳头核。

外侧区有分解的下丘脑外侧核,其间穿插有内侧前脑束。

后区主要是下丘脑后核与乳头体核。

图10-41 下丘脑神经核群示意图A:前连合 1:外侧视前核 2:内侧视前核 3:室旁核4:下丘脑前核5:视交叉上核 6:视上核 7:下丘脑背侧核8:下丘脑腹侧内侧核9:下丘脑后侧核 10,11,12,13:乳头体核群14:中脑之脚间核15:下丘脑外侧核 16:缰纹 17:穹窿 18:后屈束横贯下丘脑的纤维为内侧前脑束下丘脑与边缘前脑及脑干网状结构紧密的形态和功能方面的联系,共同调节着内脏的省城。

进入下丘脑的传入冲动可来逢边缘前脑、丘脑、脑干网状结构;其传出冲动也可抵达这些部位,还可通过垂体门脉系统和下丘脑-垂体束调节垂体前叶和后叶的活动。

垂体门脉是正中隆起(灰白结节的内侧前部)与腺垂体之间的门脉系统;许多含有分泌颗粒的神经末梢终止于正中隆起,其分泌物可通过这一门脉系统到达腺垂体,调节腺垂体的活动,下丘脑-垂体束是由视上核、室旁核和结节发出的神经纤维束,它经垂体柄到达神经垂体,与神经垂体的活动密切相关。

在实验中,曾经观察到电刺激下丘脑的后区可获得血压升高、心率加速、瞳孔散大等交感神经性反应;因此有人认为下丘脑的后部是交感神经中枢,而前部是副交感神经不枢。

但这个概念没有得到足够实验事实的支持,已不被公认。

现在知道,下丘脑不是单纯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中枢,而是较高级的调节内脏活动和其它生理活动联系起来,调节着体温、营养摄取、水平衡、内分泌、情绪反应、生物节律等重要生理过程。

(一)体温调节哺乳类运动在下丘脑以下部位横切脑干后,即不能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而在间脑以上切除大脑皮层的动物,体温仍能基本保持相对稳定。

下丘脑在人体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下丘脑在人体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三、当血浆中低Na高K时: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 醛固酮 促进肾小管、集 合管对Na的重吸收作用同时分泌K 维持盐平 衡
血糖调节
一、血糖升高 剌激 下丘脑 有关神经 胰岛B 细胞 分泌 胰岛素 降血糖 血 糖 二、 降 低
下 剌激 丘 脑
神经胰岛A分泌胰高血糖素
升 高 血 神经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 糖
1、保留下丘脑 有保持体温恒定的能力. 2、破坏下丘脑 恒定的能力。 实验动物具 丧失维持体温
结论:体温调中枢位于下丘脑
渗透压调节中枢
一、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可合成分泌 抗利尿激素(由垂体后叶释放) 促进肾小 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 保水 尿量减少 渗透压下降。 二、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大脑皮层渴觉中枢 产生渴觉 饮水 渗透压下降。
下丘脑与体温调节
调节模式:
一、神经调节:下丘脑 有关神经
皮肤血管收缩或舒张 汗腺分泌活动
肾上腺分泌活动
立毛肌收缩或舒张
骨骼肌是否战栗
二、神经----体液调节:下丘脑感受大脑皮层信息分 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 垂体 分泌 促甲状腺激素 + 甲状腺 分泌甲状腺激 素 增强代谢增加产热。
实验证据:
下丘脑与激素调节
下丘脑
分泌
促激素释放激素
作用于
垂体
分泌
促激素
作用于
相应内分泌腺
分泌
相应
激素
下丘脑对内脏的调节
动物实验表明: 剌激下丘脑的某一区域,会引起交感神经 兴奋,使得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消化管 运动减弱等;剌激下丘脑的另一区域,会 引起副交感神经的兴奋,使得心跳变慢、 血压降低、消化管运动增强等。

人体解剖生理学13第五章 第7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人体解剖生理学13第五章 第7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二者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不同。 交感神经系统的 作用范围较广泛,其作 用是使机体迅速适应环 境的急剧变化=能量动 员系统 。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 作用范围较小,其作用是 促进消化吸收、积蓄能量 及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 能量储备系统。
副交感神经系统活 动增强时,常伴有胰岛素 分泌增多,所以称这一活 动系统为迷走—胰岛素系 统。

α受体 :分α1和α2
β受体:β1、β2、β3
胆碱受体、肾上腺素受体的分布及作用
受 体
胆碱受体 M受体
部位及主要作用
阻断剂
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 产生副交感神经兴奋的效应, 汗腺分泌增多,骨骼肌血管舒张 自主神经节神经元兴奋 骨骼肌终板膜兴奋
阿托品
N受体 N1受体 N2受体
米塞芬 筒箭毒碱
然而,目前较多的临床与研究结果证实了完整的语 言活动是由大脑两个半球的协同功能共同完成的, 额叶是大脑语言功能整合的关键脑区。 大脑左半球的优势功能有字词识别、语音、语言、 复杂随意运动和计算能力。 右半球的优势则表现在复杂图形、形状与面孔识别、 环境声音与音乐、触觉、方向以及心理旋转。




衰老时脑的变化
睡眠的两种时相 正相睡眠(慢波睡眠) 异相睡眠(快波睡眠)
兴奋部位 脑干中缝核 脑干中缝核尾端-蓝斑中、后部
5-HT 5-HT、NE、ACh 相关递质 ①EEG为高振幅快波; ①EEG为低振幅快波; ②感觉、呼吸、Bp、心率、 ②感觉和肌紧张 ,阵发 代谢率↓,肌紧张减退; 性呼吸不规则和肢体抽动; 睡眠特点③不出现眼球快速运动; ③出现眼球快速运动; ④唤醒阈低,且主诉做梦 ④唤醒阈高,且主诉做梦 者少。 者多。
随脊神经分布于全身血管、汗腺、立毛肌。 攀附动脉走行,形成丛,随动脉分布到所支配的器官。 直接分布于器官。

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化的现象。 按其频率的高低可分为:
高频:周期<1天(如心动周期、呼吸周期); 中频:日周期(如体温、ACTH的分泌); 低频:周期>1天(如月经周期)。
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可能是日节律周期的控制中心。
5、其他功能:
①调节本能行为:摄食行为、饮水行为、性行为 ②调节睡眠活动 ③调节情绪及情绪反应
(四)大脑皮层的内脏调节功能 大脑皮层是调节内脏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边缘叶(古皮层、旧皮层)及边缘系统的作用 新皮层的作用
呼吸功能障碍 在延髓有控制呼吸的呼吸中枢,控制呼吸节律, 此外尚有高位中枢,来自末梢的神经性调节以及血中化学物质等构成 复杂的呼吸调节机制,延髓吸气中枢位于延髓网状结构的腹内侧,下 橄榄核上方4/5处散在分布,吸气中枢对脊髓吸气神经元和膈肌神经 元有兴奋作用,而对脊髓呼气神经元有抑制作用。呼气中枢位于其背 外侧,对脊髓呼气神经元有兴奋作用而对脊髓吸气神经元有抑制作用。 吸气、呼气中枢之间有中间神经元,对其兴奋、抑制有调节作用。
循环功能障碍: 延髓病变可致急性神经原性高血压,实验证实, 孤束核和尾侧延髓腹外侧部限局性障碍可导致急性神经源性高血压。 临床观察证实,延髓受压、缺血可引起急性神经源性高血压。其机制 可能为:(1)调压反射障碍;(2)从丘脑下部到脑干的下行经路被激活 或抑制;(3)由于缺血导致延髓交感神经系直接受刺激,包括孤束核 在内的延髓病变时由于压力感受反射障碍可致心跳、血压波动,发生 急骤血压增高。
1、体温调节: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2、水平衡调节 调节饮水行为
渗透压感受器兴奋→血管升压素分泌→调节排水
3、对腺垂体和神经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 (1)下丘脑调节肽 腺垂体激素 性腺激素、肾上 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
(2)视上核、视旁核分泌抗利尿激素、催产素 贮存于神经垂体

高中生物下丘脑的功能作用

高中生物下丘脑的功能作用

下丘脑是大脑皮层下调节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其通过神经和血管途径调节脑垂体前、后叶激素的分泌和释放,参与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如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发出的纤维构成下丘脑-垂体束到达神经垂体,两核分泌的加压素(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沿着此束流到神经垂体内贮存,在神经调节下释放入血液循环。

此外,下丘脑分泌多种多肽类神经激素对腺垂体的分泌起特异性刺激作用或抑制作用,称为释放激素或抑制释放激素。

具体来说,下丘脑有以下功能:
1. 神经内分泌调节:下丘脑通过功能性轴系将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融为一体,包括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系,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系。

2. 自主神经的调节:下丘脑是调节交感与副交感活动的主要皮质下中枢,前区内侧兴奋副交感神经系统,后区外侧兴奋交感神经系统。

3. 体温调节:下丘脑前区有对热敏神经元,对体温升高敏感,后区有冷敏神经元,对体温降低敏感。

4. 摄食行为调节:下丘脑腹内侧部为机体的饱食中枢,外侧部为机体的摄食中枢。

5. 昼夜节律的调节:下丘脑上连视网膜的传入,向下通过脊髓交感神经节后纤维连松果体,通过控制褪黑素的分泌,调节机体昼夜
节律的变化。

综上,下丘脑的功能作用十分重要,是人体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关键中枢。

如需了解更多有关下丘脑功能作用的内容,建议咨询生物学专家或查阅相关书籍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对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
下丘脑的神经分泌小细胞能合成调节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肽类化学物质,
称为下丘脑调节肽。这些调节肽在合成后即经轴突运输并分泌到正中 隆起,由此经垂体门脉系统到达腺垂体,促进或抑制某种腺垂体激素
的分泌。下丘脑调节肽已知的有九种: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
腺素释放激素、生长素释放抑制激素、生长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 质激素释放激素、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因子、促黑色细胞激素释放抑
3.水平衡的调节
• (1)下丘脑存在控制摄水的区域:位于外侧区,摄食中枢尾侧。刺激该区, 饮水↑;毁损该区,饮水↓
• (2)下丘脑存在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变化,反射性地 调节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调节肾脏的排出量。
┌───────────────→调节饮水行为 渗透压感受器兴奋→血管升压素分泌→调节排水
制因子,催乳素释放因子、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
对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
• 下丘脑调节肽→腺垂体激素→性腺激 素、肾上腺气质激素、甲状腺激素 • 视上核、视旁核分泌抗利尿激素、 催产素→贮存于神经垂体
5.对生物节律的控制
• 生物节律:一些生理活动按一定时间顺序发生周期性变 化的现象。
• 按其频率的高低可分为: 高频:周期<1天(如心动周期、呼吸周期) 中频:日周期(如体温、ACTH的分泌) 低频:周期>1天(如月经周期)
2.摄食行为的调节
摄食中枢 所在部位 给予刺激 破坏中枢 饥饿状态 注葡萄糖 血糖水平 下丘脑外侧区 动物多食 动物拒食 放电频率增多 放电频率下降 血糖下降时,兴奋 饱中枢 下丘脑腹内侧核 动物拒食 动物食欲增加而肥胖 放电频率较低 放电频率上升 血糖上升时,兴奋
此外,饱中枢活动加强时,可抑制摄食中枢的活动。
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可能是日节律周期的控制中心。
其他功能
1.调节本能行为:摄食行为、饮水行为、性
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制作人:谭千慧 演讲人:周瑶、欧旋
下丘脑大致可分为前、中、后三群核团。前核团包括视前核、 视上核、视交叉上核、室旁核和下丘脑前核,中核团包括腹 内侧核、背内侧核、结节核和弓状核,后核团包括下丘脑后 核和乳头体核
1.体温调节
只有保留下丘脑及其以下神经结构的完整动物才 有恒定体温的能力。下丘脑存在体温调节中枢及 其既能感受温度变化,又能对传入温度信息进行 整合的温度敏感神经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