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名词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研究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根据科学的方法与程序,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地收集、分析资料,获取新知的过程。

教育研究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以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活动。

教育研究的效度:结论是基于事实或证据,能够被证明的是有效的。

内在效度:指研究结果能被有把握地准确解释的程度(即研究本身的真实性)。

外在效度:指研究的结果能被推广到更大人群的程度(即研究的推广性)。

教育研究的信度:指研究的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即研究的可靠性。

内在信度:在给定的相同条件下,资料搜集、分析和解释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即研究的一致性)

外在信度: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相似背景下重复研究并得到相同或相近的结论。(即研究的重复性)

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信度是效度的保证,如果一项研究没有可信度,那么我们就根本谈不上效度的问题。因此,从本质上说,信度和效度共同构成了研究的可靠性。

内在效度高的实验,外在效度也一定高。

错误

内在效度是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联系的真实程度,即研究的结果。外在效度涉及教育实验研究结果的概括化、一般化和应用范围问题,表明实验结果的可推广程度,研究结果是否能被正确地应用到其他非实验情境、其他变量条件及其他时间、地点、总体中去的程度。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必要条件,但内在效度的研究结果不一定具有很高的外在效度,而且内外效度有相会互相影响。

没有信度就没有效度。

正确。

因为一个项研究不可能没有信度却有效度。如果一项研究是不可靠的,我们就不可能有信心去解释结果,并将它推广到其他的人群和条件中去。

基础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扩展知识;

应用研究的基本目的是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

定性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而不是用数字和量度;

定量研究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对象,而不是用语言文字。

描述性研究是对客观事物予以考察,努力反映其客观状态,回答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问题。

干预性研究着力于对客观事物施加可能引起改变的影响。

文献原意是指有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现在泛指有参考价值的记录知识或保存信息的一切载体。

文献的三种等级

一次文献是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专著、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

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具有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性,是对一次文献的认识,是检索工具的主要组成部分(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

三次文献是在和二次文献基础上对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性文献,包括动态综述、专题述评、进展报告、数据手册、年度百科大

全及专题研究报告等。

文献综述的定义:

(1)把收集到的反映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或某项课题、某项研究在某一时期内的研究发展状况、研究成果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分析而写成的综合叙述。它的特点是“述而不评”。

(2)对大量文献经过阅读、思考后,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再把这些看法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它不仅对文献的综合概括,而且在表述过程中加进了自己的评论、观点和见解。(西方教师信念述评)

总体,即研究对象的全体。凡是在某一相同性质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体,当它成为统计研究对象时,就叫做总体,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全部总和。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也称为样组。

取样,是遵循一定的规则,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个体进行研究的过程。简单随机取样

按照概率论的原理,抽样时要尽可能使总体中的每一个基本观测单位都有均等的机会,有被抽中的可能。

系统随机取样

系统随机取样又叫等距抽样、机械抽样。

常量:一个研究中所有个体都具有的特征或条件。

变量:一个研究中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价值或条件的特征。

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是由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变化的变量,是能独立地变化并引起因变量变化的条件、因素或条件的组合。

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是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被试行为或者有关因素、特征的相应反应的变量,它是研究中需要观测的指标。

自变量和因变量是教育研究中广泛采用的变量描述术语。自变量可影响因变量。在某种意义上,因变量取决于自变量。(课本P23)

控制变量(Control Variable)是与某特定研究目标无关的非研究变量,所以又叫无关变量(irrelevant variable)

操作性定义是一种规定,它使被确定的需要定义的变量和条件的操作或特征的具体化。

研究方案也称课题研究方案或课题研究计划,是研究的施工蓝图和工作计划。它是对某一研究课题从提出课题、实施研究到全面完成课题研究这一动态过程的系统、具体的设计规划。实验研究:是为了阐明某种现象,合理地控制和创设一定的条件,从而验证假设、探究现象成因的一种研究方法。

常见的概念:

变量: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价值或条件的特征。

常量:是一个研究中所有个体都具体的特征或条件。

自变量:由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变化的变量,是能独立地变化并引起因变量变化的条件。

因变量:是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研究被试行为或才有关因素、特征的相应反应的变量,它是研究中需要观测的指标。

无关变量(控制变量):是与研究目标无关的非研究变量。由于它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所以需要在研究中加以控制。

无关变量就是对研究结果没有影响的变量。

错误。

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是指与特定研究目标无关的非研究变量,即除了研究者操纵的自变

量和需要测定的因变量之外的所有变量。无关变量是研究者不想研究的变量,但有时侯无关变量会对因变量发生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对无关变量进行控制。

10.内在效度:因变量在多大程度上是由自变量引起的,内在效度反映了对实验样本而言实验结论的真实性程度。

11.外在效度:指实验结论的可推广程度,外在效度反映了对目标总体而实验结论的真实性程度。

内在效度高的实验,外在效度也一定高。

错误。

内在效度是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联系的真实程度,即研究的结果。外在效度涉及教育实验研究结果的概括化、一般化和应用范围问题,表明实验结果的可推广程度,研究结果是否能被正确地应用到其他非实验情境、其他变量条件及其他时间、地点、总体中去的程度。

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必要条件,但内在效度的研究结果不一定具有很高的外在效度,而且内外效度有相会互相影响。

没有信度就没有效度。

正确。

因为一个项研究不可能没有信度却有效度。如果一项研究是不可靠的,我们就不可能有信心去解释结果,并将它推广到其他的人群和条件中去。

真实验:随机抽取和分配被试,被试具有同质性;因变量、无关变量得到比较严格控制;有实验组和对照组。

准实验:被试无法进行随机取样,强调对自变量进行操纵控制,对无关变量有所控制。

准实验就是真实验。

错误。

准实验是指一个实验运用原始群体,而不能随机地安排被试进行实验处理,无法像真实验一样完全控制误差来源,只尽可能予以控制的实验。

真实验能随机分派被试,完全控制无关干扰因素,能系统地操作实验控制因素,从而使内外效度都很高的实验。

因此,准实验和真实验是不一样的。

真实验设计:因变量、无关变量得到比较严格的控制;有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随机选择和随机分派。

所罗门四组设计

随机选择被试和分组,两组有前测,两组无前测,一前测组和一无前测组接受实验处理,四个组均有后测。把前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是较理想的设计。

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设计

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设计:随机分组;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对照组则不给予实验处理;两组均进行前后测。

时间延长设计

随机分组;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对照组则不给予实验处理;仅施后测,并对两组进行规定的、固定的、连续的观察。

准实验研究是指一个实验运用原始群体,而不是随机地安排被试进行实验处理。

教育科学的比较研究是对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不同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表现,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就是以历史研究法来研究教育科学。它是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