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趣谈-精品文案范文
【最新文档】趣谈对联常识-范文word版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趣谈对联常识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
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自产生的那天起,就在我国文学百花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广大人民所喜爱。
这是因为汉字的独特造型与结构造就了对联:1、汉字的方正典雅、齐整庄重,上下联语句的工整对仗,赋予了对联结构上的均称美,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与享受。
2、汉语音韵的抑扬顿挫,上下联语调的和谐应对,使得对联诵读时表现出神妙的音韵美,给人以听觉上的愉悦和快感。
3、就其内容而言,有褒扬、有批判;有抒情、有绘景;有对历史的深思、有对现在的剖析……可以说,优秀的对联是集思想、书法、音乐、诗歌、造型艺术于一身的完美的艺术珍品。
它能启迪人们的心智、慰藉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传统对联的主要制作方法,摘录如下:一、叠字叠字,又名“重言”,系指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
在楹联创作中,叠字法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几乎随处可见。
比如: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这是苏州网师园的一副叠字楹联,上联化用李清照词《声声慢》,使联语独具特色。
全联从纵和横的角度描写了该园山重水复、鸟语花香的美景和游客流连忘返、恋人们卿卿我我的境况。
该联读来声韵铿锵,语句含义丰富深长,为游人增添了无限情趣。
二、反复为把所要叙述的事物表达的更加形象生动,将同样一个或几个字在楹联中间隔地运用或者重复地运用,使之既紧相连结而意义不尽相同的一种作联方法,称之为反复法。
反复法作的楹联,有时是联意的反复,有时是用字的反复,但决不是重复。
如:开关早,关关迟,迎过客过关;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这副楹联看似平常,实则暗藏机巧。
其中“关”字与“对”字均为复字,而“关关”与“对对”又貌似叠字,其实前一个“关”与“对”是作动词用,后一个“关”与“对”是作名词用,意义各不相同,整副楹联叙事简明又富有情趣。
楹联故事趣谈
楹联故事趣谈《楹联故事趣谈》篇①:《小蚂蚁和大饼干》在一片草丛里,住着一群小蚂蚁。
有一天,一只小蚂蚁外出寻找食物,它非常勇敢地远离了蚁巢。
突然,它发现了一块巨大的饼干,这对于小蚂蚁来说简直是一座山那么大的美食。
小蚂蚁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它知道自己的力量不够搬这块饼干,于是它连忙回蚁巢去搬救兵。
它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伙伴们,一群蚂蚁浩浩荡荡地向饼干进发了。
在搬运的过程中,蚂蚁们非常地团结,大蚂蚁搬大块的,小蚂蚁搬小的碎渣,虽然遇到了一些小土坡和小水洼,但它们相互鼓励,绝不放弃。
有的蚂蚁累得气喘吁吁的,但是一想到大家可以一起分享美食,就又充满了力量。
最后,在蚂蚁们的齐心合力下,这块大饼干终于被运进了蚁巢。
点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团结是非常强大的力量。
无论是小蚂蚁遇到巨大饼干的困难,还是搬动饼干过程中的种种阻碍,它们凭借着团结,最终克服了困难。
小朋友们也要像小蚂蚁一样,在生活中和小伙伴团结友善,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就能解决很多难题,而且只有勇敢地去探索、发现机会,团结起来才能收获更多。
篇②:《小燕子学飞》春天到了,小燕子一家在屋檐下的窝里又增添了几只小燕子宝宝。
小燕子们孵化出来后,就在窝里叽叽喳喳地等着爸爸妈妈喂食。
可是,小燕子的爸爸妈妈知道,小燕子总有一天要独自飞翔,去寻找食物,搭建自己的巢穴。
一只小燕子宝宝最勤奋,它每天都看着爸爸妈妈飞来飞去,从爸爸妈妈那里学习飞行的技巧。
它先开始在窝边扑腾翅膀,虽然有几次差点掉下去,但它不气馁。
其他燕子宝宝有的还在等着爸爸妈妈喂虫,不愿尝试,它也不管。
慢慢地,这只小燕子宝宝可以从窝里飞到旁边的树枝上了。
它高兴极了,可它知道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又经过了许多天的练习,它能绕着房屋飞翔了。
在这个过程中,它也不怕风雨,因为它知道,只有经历风雨才能熟练地飞翔。
最后,它成为了巢穴里最先学会长途飞行觅食的小燕子。
点评:这个故事里的小燕子宝宝充满了自立精神,它知道依赖爸爸妈妈不是长久之计,所以努力地学习飞翔这个生存技能。
两幅春联引发的趣谈
马上写新春两幅春联引出的趣话文//杨远煌我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出生在湖区的一个大队。
我住的那个大队有很大一部分是石杨何三姓的人家,那个老地名叫石杨湾或者石杨河,音同石杨何,一语双关。
后来,这里叫了石杨村。
这里的人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几百年了。
那年月虽然物质贫乏,但是,很多事情通过口头传播却保留好长的时间。
我小的时候有这样的两则春联小故事至今记忆犹新。
有一位姓杨的地主,他的家门口挂着一块黑牌,黑牌上写着守法公约。
挨批斗是常有的事。
我在大队小学读书亲眼见过两幅画,是专门画的批判地主的。
两幅画的颜色、形象我不是很记得了,但是,那两幅画的主题我是记得的。
一副是:地主到小队的田间偷红花草被群众发现追赶,地主只顾逃跑,连头戴的草帽都跑飞了。
还有一副是:地主使役小队里的耕牛给小队耕田记工分的。
地主有了赶时间多挣工分,耕一梨丢一梨。
如果说两幅画是我亲眼所见,我还耳朵听说的地主挨斗的事。
那一年的春节,地主家贴了一副春联,春联中的横披是:过过新年放炮。
有人将地主揪去批斗,质问地主:大过年的你放什么炮啊,你用的什么心?地主哪里回答的了。
另一副春联的故事是这样的。
何姓的有一位农民虽然在家种地,但是,这个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还有点才气,口头的名气还是有一点的。
这年春节他家大门上贴了这样的一副春联:材多米多不如日多多多节点约儿小女小一家老小小小过个年这幅春联被我们当地传为佳话。
那年代没有实行计划生育,孩子比现在的家庭多得多,那是,农家烧火做饭用的是材灶,物质虽然贫乏,过日子比现在紧得多,但是,人们的春节过得还是有条不紊的。
通过这两幅对联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的特色。
春联趣谈_对联
春联趣谈古往今来,对联撰写是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撰写对联不仅注重语言文字的表达技巧,而且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层次。
下面列举几例个性化春联的语言文字技巧和修辞手法,以飨读者。
笑联:我国有些寺院景点的“笑联”,是人遇麻烦心事时的一剂清心良药。
四川乐山凌云寺:“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本无知无识;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云南昆明华亭寺联:“青山之高,绿水之深,岂必佛方开口笑;徐行不困,稳步不跌,何妨人自纵心游。
”湖南衡阳罗汉寺联:“大肚能容,容人间恩怨亲仇,个中藏有几许;开口便笑,笑世上悲欢离合,此处已无些烦。
”戏联:有些戏联,读来似在说戏,又似在说人生,真中有假,假中有真;既冷眼,又超然,而且语言明快,声调铿锵,读之既语意深刻,又妙趣横生,耐人寻味。
如:“人生到底好排场,耀武扬威,任你放开眉目做;世事原来多假局,装模作样,惟吾脚踏实地看。
”又如:“或为君子小人,或为才子佳人,登场便见; 有时欢天喜地,有时惊天动地,转眼皆空。
”再如:“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
”棋联:“九十点无穷变化,千种情趣,半喜忧喜,问甚胜负?在仙府也称雅对,洞天天长斜枰影;州二路极致厮杀,万般寻思,转瞬1 / 3沉浮,怎论得失?是人间一大快事,月夜夜半敲棋声。
”据说这是一位棋人为了庆贺一象棋名宿的酒店开张而特撰写的。
读罢使人领略到棋局的无穷奥妙和棋迷们的乐此不疲之情。
据史书记载,清朝有一雅士,出了一上联来征对:“大帅用兵,士卒救命,车辚辚,马萧萧,气象巍巍,祝此去一炮成功,方不愧出将入相。
”面对此形势,有人灵机一动,对出了下联:“至尊在野,长短休论,文泄泄,武沓沓,议和叠叠,到后来万人失望,直落得抢地呼天。
”此上联得体地把象棋子借用到联中去,下联则匠心独具地将骨牌诸子嵌至联中,与上联相互呼应,浑然一体。
整副对联工稳妥贴,语意双关,读来上口,令人玩味无穷。
对联趣谈作文
对联趣谈作文自古以来,有关中秋节的对联不少,其中大多在“中秋月”上做文章。
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
这是“鹤顶格”对联,即藏头联,虽不现“月”字,但“一轮满”已点出月满时的景观。
大家熟悉的对联还有: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
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萧管乐中秋。
地得清秋一半好,窗含明月十分圆。
这三副对子皆写得清新可读。
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
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作的对联。
相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难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
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
历史上称为“生题死对”。
与此联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一群书生,在中秋节欢聚一堂,饮酒赏月,其中一个秀才出上句,让大家对下联。
结果无人对上。
到了除夕夜,这群书生又相聚饮酒守岁,还是那位秀才对出了下联。
中秋夜出句,除夕夜成对,被称作“中秋出句年尾对”。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过去,一夜分为五更,两小时一更;古称秋季三个月为“三秋”,即初秋七月孟秋,中秋八月仲秋,晚秋九月季秋。
这一联是明代大学士杨廷和父子的杰作。
相传杨廷和8岁那年,有一次,他父亲与客人对饮到深夜,出上句让客人对,可是无人对出,在一旁的小廷和随即应对,语惊四座。
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
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
清代徐稚小的时候,老师出上句,他对出下句。
“月明”指每月十五,有时也用来指“中秋”与“冬至”相对。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地月缺”指人不团圆。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有一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有人以为是绝对,后来曼卿对“月如无恨月常圆”,可谓天衣无缝。
厦门虎溪岩是赏月胜地,“虎溪夜月”是厦门名景,对曰:虎踞迎风爽,溪流印月清。
此联也属“鹤顶格”。
【优质】对联趣谈-word范文模板 (1页)
【优质】对联趣谈-word范文模板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对联趣谈北宋苏东坡少时曾自恃才高,于门口写一对子: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一天,一白发老翁拿一本小书登门“求教”,苏轼竟不识书上的任何字。
于是羞惭,老翁去后,即改写了门联: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虽只加入四字,其意却大变。
苏轼终有惊人成就。
据说,一天苏轼访一友人和尚。
进门后他闻到鱼腥味,知鱼在罄中,便念出上联:向阳门第春常在。
和尚随口对出:积善人家庆有余。
苏轼就说:既然罄(庆)中有余(鱼),那就拿出来吧,两人大笑。
苏小妹、苏轼、佛印和尚泛舟江上。
妹见和尚将竹蒿打在自己的倒影上,遂出一联。
和尚想到苏小妹前日井边打水情景即对出下联。
(小妹)和尚撑船,蒿打江心罗汉,(和尚)佳人汲水,绳牵井底观音。
苏轼为试小妹才华曾出一对,句里有词牌三个,而小妹见一丫环端酒缓缓而来竟灵机一动,说出下联。
(坡)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妹)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贵阳北关桥头有一副对联耐人寻味。
说一声去也,送别河头,叹万里长驱,过桥便入天涯路;盼今日归哉,迎来道左,喜故人见面,握手还疑梦里逢。
内蒙古呼和浩特昭君墓,藏克家题联。
千载传佳话,一身系安危。
邯鄣吕仙祠黄梁梦亭有一对联别有趣味。
睡至二三更时,凡功名都成幻境;想到一百年后,无少长俱是古人。
淄博蒲松龄故居,郭沫若题联。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苏州沧浪亭、梁苣林集句题联。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庐山简寂观、李笠翁题联。
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世间好说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论,出自先师。
汤阴岳飞故里,岳府、吴雪樵题联。
千秋冤案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
对联趣谈之二
对联趣谈之二
趣味语文
1022 1536
有一个卖豆芽的在他们家的门口,贴了一副这样的对联:
长长长长长长长
长长长长长长长
问了行家,才知道了这副对联的念法。
为了表达方便,我们用“C”代表“长短”的“长”(chánɡ),用“Z”代表“长大”的“长”(zhǎnɡ),卖豆芽的对联就应该这样念:
CZCZCCZ
ZCZCZZC
从这里得到启发,我们眼前的这副楹联还可以读为三七断句:
海水潮,朝潮朝潮朝朝落
浮云涨,常涨常涨常常消
有一次,我们为一个旅游团导游,讲完了这么多的读法之后,一位七八岁的小朋友走到前面,两个字一顿,慢条斯理地给大家念了一遍,竟然念出来了一种十分精彩的新读法,我们称之为五乘二断句,我念给大家听:海水,朝潮,朝潮,朝潮,朝落
浮云,常涨,常涨,常涨,常消
只要意思通顺,当然还能琢磨出新的读法。
在温州江心寺,也有一副类似的楹联,只是少了“海水”、“浮云”这四个字:
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这可能是南北文化交流的结果,至于谁先谁后,就不太容易考证了。
2019年对联趣谈-范文模板 (2页)
2019年对联趣谈-范文模板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对联趣谈一、巧对数字联。
有人游览桂林独秀峰,在凉亭休息,指着这个六角亭对同伴出了个一联:“独角尖尖,四面八方六角”,其中有一游客对了下联:“两拳拱拱,五指二短三长”,对得也较工整自然。
二、佛印巧对苏小妹。
佛印与苏东坡交谈常常得意忘形,苏小妹有意想讽刺一下这个和尚,便出个上联:“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佛印想了想便对道:“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苏东坡连声叫好,真是出得好,对得也针锋相对。
三、当代工人对清代名联。
成都望江楼有幅上联: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百余年来竟无人能对,一九六四年在望江楼举办的赛诗会上有一青年工人对了下联: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
若不计较平仄要求,对得算是巧妙了。
四、巧改对联。
有一贪赃官,却时时标榜清廉,这贪官在家门口贴了副对联:爱民若子,执法如山。
有一聪明的百姓便在上下联各添一句,改为: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岂为山乎。
这一改,真是还其贪官污吏真面目。
五、触景生情,完成旧对。
朱元璋当牧童时常到学堂去听课,特喜欢老师教学生对对子,时间久了,老师也喜欢上这个放牛郎。
这老师临死前交了一幅上联给朱元璋说,这个上联我写了十多年了,下联还对不上了。
你想想看能给我对上。
这上联是:“三土考老者。
”朱元璋好久也未对上。
后来当上皇帝,后来在一次寿宴上见五个孩子都来拜寿,想起这五个皇子都喜爱弹奏,不禁触景生情,大呼妙妙妙,把老师交给的对联对上了:“五王弄琵琶。
”真是妙哉。
六、上联中秋写,下联年关对。
中秋赏月,一秀才出个上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不管秀才们如何的苦思冥想都对不出,直到年关时,一秀才对上了:“今夜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这对得浅显明快,真是一巧对也。
对联趣谈
栏杆外滚滚波涛,任千古英雄,挽不住大江东去;
窗户间堂堂日月,尽四时凭眺,几曾见黄鹤西来 ---武汉黄鹤楼 闲人免进贤人进。 盗者莫来道者来。 ------【明】担山和尚所作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东林书院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蔳松龄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鲁迅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漱玉集,金石录里,文章有后主遗风。
李清照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枫叶四时秋,根触天涯迁谪恨; 白居易 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辛弃疾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对联与故事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额:南北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Hale Waihona Puke 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 -----唐伯虎
下联:书临汉帖翰林书——近现代无名氏
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能战
伪为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合手并拿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 此木为柴山山出 因火为烟夕夕多
对联与文人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青照古今 文天祥 诗里有画,画里有诗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云边断雁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 苏武 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 司马迁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大明湖 ,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对联趣谈作文
对联趣谈作文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对联趣谈作文》的内容,具体内容:对联在我国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
大家知道对联趣谈的作文怎么写吗?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欢迎大家阅读。
一自古以来,有关中秋节的对联不少,其中大多在"中秋月古称秋季三个月为"三秋",即初秋七月(孟秋),中秋八月(仲秋),晚秋九月(季秋)。
这一联是明代大学士杨廷和父子的杰作。
相传杨廷和8岁那年,有一次,他父亲与客人对饮到深夜,出上句让客人对,可是无人对出,在一旁的小廷和随即应对,语惊四座。
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
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
清代徐稚小的时候,老师出上句,他对出下句。
"月明"指每月十五,有时也用来指"中秋"与"冬至"相对。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地月缺"指人不团圆。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有一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有人以为是绝对,后来曼卿对"月如无恨月常圆",可谓天衣无缝。
厦门虎溪岩是赏月胜地,"虎溪夜月"是厦门名景,对曰:虎踞迎风爽,溪流印月清。
此联也属"鹤顶格"。
东林寺也有一对联: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星。
意境甚为辽阔高远。
赏月佳处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处有一对联: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
重庆巫峡瑶上有一副妙联:"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此联运用叠字手法写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与巫山秀色为内容的下联相对,堪称工整自然,珠联璧合。
上海豫园得月楼联:"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
"联中阐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通过对联的欣赏示人以哲理。
对联趣谈
对联趣谈
杜 若 香 飘 明 月 洲
麝 兰 芳 霭 斜 阳 院
幽 窗 棋 罢 指 犹 凉
宝 鼎 茶 闲 烟 尚 绿
隔 岸 花 分 一 脉 香
绕 堤 柳 借 三 分 醉
红 楼
起源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 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 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 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楹联习 俗也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
对联也是一种艺术
拆字联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来自文联天连碧树春滋雨 地满红香花送风
桥对寺门松径小
巷当泉眼石波清
数字联
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 卦卦乾坤已定
鸾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 声声鸾凤和鸣
宝塔尖尖,七层四边八方
玉手摇摇,五指三长两短
上千百种颜色 千变万化 百媚生
对联趣谈
对联趣谈1全同我们先来举个例子。
传说,明朝天启年间。
宰相叶向高路过福州,留宿新科状元翁正春家中,风即兴出对上联:“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叶向高见联中全是宝盖头的字,先是一惊,接着和道:“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
”上下联用了同一个偏旁部首的对联,就叫做全同联,再比如“荷花茎藕蓬莲苔,芙蓉芍药蕊芬芳。
”这也是一个标准的全同联了。
2横同所谓横同就是横着的那一行,用的是同一偏旁部首。
比如被人用烂的宝盖头,这次又落到了酒泉的寡妇手里,变成了这样的上联:“寂寞寒窗守空寡。
”那寡妇扬言,如果有人能对出来,就带着万贯家财随嫁。
结果很快就有人对出下联来:“惆怅忧怀怕忆情。
”不过这位才华绝代的公子愿不愿意娶这个寡妇呢。
你来给这个故事添一个结尾吧。
再比如说,上联“江河湖海波涛涌。
”上联都是三点水旁,而且都是“水”域,前四个字,每个字都能起波涛。
下联对:“杨柳榆槐松柏林。
”都是木字旁,都是树,每种树都能成林。
对仗工整,妙趣横生。
虽说横向这个说法现在看起来似乎没有问题。
放在古代是不是真叫横同还是让人疑惑的,因为古代的对联都是竖着写的,按理说这个横向应该叫“竖同”才对。
二竖同说竖同,竖同就来了。
所谓竖同就是上下两栏相对的字,用的是同一个偏旁部首。
明朝的陈子升出了一个这样的上联:“烟锁池塘柳”这个上联儿巧妙地嵌入了“金木水火土”五个偏旁部首,意境幽远柔美,技艺可以说是十分高超的。
当时,此联一出,对着纷然。
其中最好的是下面两个。
下面分别是:炮镇海城楼,桃燃锦江城。
显然,前者符合竖同的格式,而后者,虽然也嵌入了五行元素,顺序上却有些错乱。
没有达到竖同的效果。
不过有关这个千古绝对,既然“金木水火土,”这样混乱的排放也行,那么下联就开始丰富起来了,很多人一撸袖子说:“我来!”各种奇葩下联,一涌而上,开始展示自我。
比如:“深圳铁板烧”,“烂桃滚错堆”;“地铁检测灯”。
仔细一瞧,确实符合五行的组合,没毛病。
三类同:上下两联各有部分字有相同或相近的偏旁,就是类同。
【优质】对联奇思妙想-精选word文档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对联奇思妙想篇一:楹联趣事《楹联趣事》-----小龙儿整理据考楹联起源于桃符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楹联不仅有着其特殊的实用价值,同时还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艺术性和趣味性。
前面谈到楹联内容包罗万象,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由于楹联艺术极具汉文字遣词造句的艺术表现力,所以,历史上曾产生许多的奇联、巧联、趣联、怪联,以及以楹联为内容的故事和趣闻。
那今天那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楹联趣事。
来学习在故事当中的许多奇联妙事。
以体验楹联中的情趣和思维连环联,是一种制联方法,又叫顶针格、联珠法,联中音节或句子首尾相连,前后承接,产生上递下接的效果,好像串珠子一样,读来饶有趣味。
如“断桥桥不断;残雪雪未残。
”“鱼钓钓鱼鱼骇钓;马鞭鞭马马惊鞭。
”“烧火火烧烧火杖;渡船船渡渡船人。
”“水上冻冰冰积雪,雪上加霜;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
”??等等。
再如: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水陆洲,洲停舟,舟走洲不走。
这是湖南长沙流行的一副对联,联语综合运用了顶真、同音异字等多种手法,联中“阁阁”、“鸽鸽”、“洲洲”、“舟舟”等顶真,“鸽阁”和“洲舟”同音(或谐音),颇具匠心。
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一位相国小姐,貌秀丽,有文采,立志要嫁一个才子,条件是只要对通她的上联,不论贫富都行。
她把上联贴在相府门外: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这上联运用的技巧更多,有顶真、拆字、集句等,联中“寺”、“ 诗”顶真,同时“寺”和“诗”都用前面两个相联的字组合而成,最后一句唐诗中,“月”又是“明”字中拆出来的,难度很大。
一位姓林的书生写出了下联,贴在相府: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
相国小姐看了,非常满意,便与之结为夫妻。
还有这样一副对联,综合运用连环与回文技巧,堪称连环联中的妙对:僧过大佛寺,寺佛大过僧;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关于对联趣谈
对联趣谈关于对联趣谈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文学形式,有着十分丰富的民俗、民间文化内容。
本文以一些古今名联为例,详细论述了对联中的艺术特色,深入发掘了其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我们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对联趣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民风民俗。
它可以说是诗词曲赋的余波,它比诗词曲赋更简明,更有神韵。
建筑与艺术,书法与文学,都在这里变得直观,变得具体。
清代大才子纪晓岚为戏台题写过一副对联:二帝生,三王净,五伯七雄丑未耳,汉祖唐宗也称一时名角。
其中拜将封侯,不过扛旗打伞跑龙套;四书白,六经引,诸子百家杂曲也,李白杜甫能唱几句乱弹。
此外咬文嚼字,总是沿街乞食耍猴儿。
这副对联,境界开阔,戏演的是历史,而历史也如戏:炎黄二帝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生角,夏禹、商汤、周武三王扮演了净角,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只能充当丑末的角色。
那汉高祖、唐太宗称得上名角。
其余的历史人物不过是充当扛旗、打伞、跑龙套的角色了;儒家经典《四书》《六经》是戏台上的念白和引子,诸子百家的言论是杂曲,李白杜甫的诗是唱词。
此外,那些咬文嚼字的文人,为了生活写写画画,这和沿街乞讨耍猴行骗的人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一副对联,话尽千古风流人物。
雄视历史,点化生活,有情有理。
对联,是一种民风民俗。
婚丧喜庆,开业典礼,各种类型的大小会议,都会张挂一下对联的。
对联是传统的。
它源于宋初期的后蜀。
最早的一副对联相传是蜀后主孟昶所作。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副对联简洁而有气势。
“新年”、“嘉节”、“余庆”、“长春”这些字眼,渲染出新年的吉祥喜庆。
但是,这副对联,对蜀后主来说,却是一个亡国的预言。
巧得很,宋朝灭后蜀后,新上任的成都太守姓吕,名“余庆”;宋太祖的诞辰就叫做“长春节”。
这位才子式的`后主为自己题写了一副人生谶语的对联。
对联是现代的。
有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中央电视台有一道让各省市出句对句的文艺节目。
西藏自治区出了个很妙的上联:雪域春秋扎西德勒“扎西德勒”是藏语吉祥如意的意思。
对联趣谈
对联趣谈纪晓岚讽对石先生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自幼聪颖好学,兴趣甚广。
他的私塾老师石先生是个非常古板的老学究,晓岚对他很反感。
一天晓岚去喂养家雀,将砖墙挖一深洞,喂饱家雀后便将它送回洞内,堵上砖头,以防飞走。
后来,被石先生发现,便把家雀摔死,仍旧送回洞内堵好,并在墙上戏书一联:细羽家禽砖后死当晓岚再去喂家雀时,发现它已经死了。
心里正在疑惑,忽见墙上有一对联,他断定这是石先生所为,于是续写了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石先生见了大为恼火,觉得晓岚不该辱骂老师,于是手势教鞭责问晓岚。
只见晓岚从容不迫地解释说:“我是按着先生的上联套写的。
有‘细’必有‘粗’,有‘羽’必有‘毛’,有‘家’必有‘野’,有‘禽’必有‘兽’,有‘砖’必有‘石’,有‘后’必有‘先’,有‘死’必有‘生’。
所以,我便写了粗毛野兽石先生,如不应这样写,请先生改写一下吧。
”石先生捻着胡子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满意的下联,最后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扔下教鞭,拂袖而去。
纪晓岚为友释对相传,纪晓岚一次南行来到杭州,友人为他设宴洗尘。
席间,照例少不了连句答对。
纪晓岚才思敏捷,出口成联,友人心悦诚服,夸他为北国孤才。
晓岚则不以为然,说道:“北方才子,遍及长城内外;老兄之言从何谈起?”友人道:“先时我曾北游,出了一联,人人摇手不对。
”晓岚半信半疑,问道:“老兄的出句竟如此之难?”友人道:“一般。
”接着,念了上联:双塔隐隐,七层四面八方纪晓岚听罢哈哈大笑,说:“这样简单的出句,他们不屑回答,即以摇手示对!”友人不解地问:“那,他们的下联是什么呢?”晓岚道: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二短友人听后,恍然大悟。
乾隆妙对赠长寿老人相传,清朝乾隆皇帝游览西湖时,在灵隐寺见到一位长寿老人,这位老人时年一百四十一岁。
乾隆即兴制了这么一副对联赠给老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这是一副内含数字运算的对联,上下联不仅词句对仗,而且运算的方式相同,结果相等。
上联中“花甲”,指六十岁;重开者,乘二,则是一百二十岁;外加三七二十一,合起来,岂不正是一百四十一岁。
对联趣话_精品文档
对联趣话我特殊喜爱对联,这还要从去年暑假说起。
那时,我第一次听到刘宝瑞大师的单口相声《狗噘嘴》。
相声中有一个对联,老师出的上联:鸡冠花,刘宝瑞对的下联:狗尾草。
可是在和外来书生炫耀的关键时刻,刘宝瑞竟然遗忘了下联,说成了“狗噘嘴”,闹出了笑话。
这个相声特别好玩,我反复听了许多遍。
有一次我突发灵感:假如是我的`话,肯定会“随机应变”,上联“鸡冠花”,下联对“龟背竹”“马蹄莲”都不错嘛。
从今,我开头迷上了这种文字嬉戏,简直到了着魔的程度。
无论是走在路上还是吃饭的时候,我都央求爸爸妈妈出上联,我来对下联。
爸爸妈妈被逼得没方法,都快被我熬煎疯了,常常随口乱说。
大家看看我对的对联吧。
最早的时候爸爸妈妈给我出了三字对联:上联:三八线下联:四九城上联:矿泉水下联:火山岩接下来字数渐渐增多:上联:五朵莲花〔仙〕,下联:七个葫芦〔娃〕上联:红花配绿叶下联:高山对流水上联:馏了六个馒头下联:扒了八个鸡蛋〔馏是北方方言,就是把食品在蒸锅里加热的意思。
〕上联:滕滕牙疼滕牙疼下联:芸芸看云芸看云我和爸爸妈妈对的对联是不是很有意思?还有一个在旅行途中的对联我特殊喜爱。
在青岛旅行时,我突然发觉高速路旁的路牌广告语,是一个地产小区的名字:湖岸边,南北院,好有诗意的名字啊。
假如这是上联,我应当如何应对呢?我望着窗外,冥思苦想,远处青山隐隐,高速路两边的高楼大厦快速地向后移动,看到此情此景,我突然想出一个下联:山脚下,东西间。
上联:湖岸边,南北院下联:山脚下,东西间既对仗工整,又有诗情画意,真是太完善了!大大看到我这么喜爱对联,也常常给我讲一些好玩的对联故事:上联:三光日月星下联:四诗风雅颂这个对联可大有来头呢。
宋神宗年间,辽国派使者来到中原,他们想用对联挑战当时最有名的高校士苏东坡。
辽使者出了一句他自认为是肯定的上联:“三光日月星”,要苏东坡来对。
下联很难把数字和描述的事物相对应。
谁知,苏东坡略一思考,就对出下联:“四诗风雅颂。
对联的分类趣谈
对联的分类趣谈对联源远流长,是汉民族所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
它巧妙地利用汉字的特点,构成两句(或两段)音节、字数对等,词性对称,声调平仄协调的联语,有如鸳鸯戏水,又似莲花并蒂,短小精悍,富于表现力,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是中华民族文化长廊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对联非常讲究趣和巧。
历史上流传下来历的名联,或巧用镶名,或妙用名字,或化用典故,或借用修辞,信手拈来,妙笔天成。
下面就以其中的妙用数字分类作一番介绍。
一、春联春联是人们欢度春节时使用的对联。
有这样一副对联: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此联为宋朝吕蒙正所作。
吕少时家境贫寒,生活窘迫,有一年春节,家中缺衣少食,过得冷冷清清,与富贵人家不可同日而语,苦读寒窗的吕蒙正写下了这幅对联。
这幅对联巧用隐字修辞,上联隐一,下联隐十,谐音无衣无食,横批无东西、,可谓叫苦有方。
春联中最绝的大概要数下面这一幅: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曾在除夕下令每户门上须加春联一副。
下令后他微服私访,发现有一家没贴春联,就询问原因,原来那家的主人是阉猪的,还没找到代笔人。
小和尚出身的朱元璋一时高兴,就代为这家人写了这样一幅对联。
这幅对联取用数字,既具皇者大气,又切合阉猪人身份,含蓄而幽默。
二、装饰联装饰联是指美化环境的对联。
游览胜地、名胜古迹、书房卧室等都可以题写装饰性对联。
旧时某地十佛寺有联云: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一舟二橹,三人摇过四仙桥、上联万、千、百、十逐步递减,下联一、二、三、四逐步递增,同时又巧妙地展现了一幅动静相生的图画,颇具神韵。
下面成都武侯祠这副对联则更令人拍案叫绝: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遵教受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上联遵教受指诸葛亮逝世后,其既定方针由姜维继续实现,下联十倍荷褒荣指刘备临终称诸葛之才十倍曹丕。
对联在用数上从一到十皆用,概括地写出了诸葛一生谨慎、功盖三国而又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憾结局。
古今对联趣谈
古今对联趣谈古今对联趣谈导语: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今对联趣谈,欢迎大家浏览。
苏东坡巧对北宋大诗人、书画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
苏东坡少年时代在父亲的指导下,博览群书,知识丰富,常常受到别人的称赞。
因此年少气盛,颇有些飘飘然。
有一次,乘兴在门前写了一副联语: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没几天,前门来了一位白发老翁,手里拿着小书一本,口称特来登门向小苏求教。
苏东坡接过书本一看,不觉愣住了:书上的字,他竟连一个也不认识!老翁笑笑说:“还望博学的小苏赐教。
”苏东坡越发面红耳赤,向老翁赔礼,“请老翁原谅小生一时狂兴。
”老翁走后,苏东坡赶紧提笔将门上的联语续了一下: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从此,苏东坡闭门不出,刻苦攻读,终于以他的勤奋努力,成为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诗词造诣也有惊人的成就。
石达开改对联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他的部将李文彩,原先是个剃头的,举义之前,他在广西省的贵县开了一个剃头铺,作为交结地方豪杰的联络点,宣传革命,组织起义。
太平天国早期领导人之一的冯云山,曾为这个剃头铺拟过一副对联:磨砺以须,天下有头皆可剃;及锋而试,世间妙手等闲看。
这副对联,和一般的剃头铺对联完全不同,它表达了太平天国革命者的革命思想和伟大抱负,但石达开见了,觉得不够鲜明,上下两联都有些头重脚轻,语势太平。
于是把这副对联改为: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有几;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何如。
他借题赋志,抒发革命豪情,把上下两联都改用激问的语气,鲜明地表现了革命者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茅盾题词留半纸1962年秋,茅盾同志到广东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参观。
研究社的同志请茅盾题词留念,他欣然同意,当场展纸挥笔,写道:剪纸斗彩,秋色迷人;写完后却空着一边纸,便落了款。
研究社的同志不解其意,沈老却笑而不语。
不久,郭沫若同志也到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参观,当郭老看到沈老的`半副题词时,便哈哈大笑,说:“他是在出难题考我呢!”说罢便取来笔墨,在空白处补上了下联:作字题诗,春风满座。
对联趣谈(2)
对联趣谈(2)下面的几幅对联,是我所作,援引为例子来谈谈。
我曾为几篇题写过对联。
题《祝福》前夫夭折,后夫暴亡,莫非克夫之命?怪谁?娘家不收,婆家又逐,终成无家之人。
恨天!题《》唯善唯美构建桃源世界;至清至纯展现湘西风光。
题《荷花淀》描写战争不见刀光剑影;刻画英雄原是渔妇村氓。
这三副对联,自然工整,既概括了小说的内容,又有观点和思想。
尤其是题《祝福》,庄谐并举,寓庄于谐,堪称上品。
高天厚地,竟无一寡妇的立足之地;芸芸众生,竟容不下一贫妇!想当年,杜甫寄居四川成都时,门前有一枣树,邻居一个寡妇来打枣子,他从不惊动她。
后来杜甫移居别地,就把这间草堂让给一位亲戚居住,这位亲戚为了防止别人打枣子,就在枣树周围围上了篱笆。
杜甫听说这件事后,立即写诗劝阻,告诫他不要这样做:“堂前扑枣任西邻,无衣无食一妇人。
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柳却甚真。
”西邻的这位寡妇,有杜甫这样的邻居,是她的福气。
可是祥林嫂生活的周围却尽是篱笆,尽是冷眼,尽是嘲弄。
“怪谁”?人无情;“恨天”,天无眼。
创作或欣赏对联,可注意以下几点。
一、上下对等我为教育局春节联欢晚会撰写了一副对联:歌以抒情,舞以壮志,载歌载舞,歌舞声中庆盛世;诗而铭德,乐而颂功,亦诗亦乐,诗乐场里度流年。
上下对等,是对联的基本要求。
做到了这点,只算是“工”,还没有达到“化”,艺术境界不会高。
上面讲到有艺术的对联是上联弱,下联强,或者是上联实,下联虚。
这样的对联,有回味,有气势,是仄起平收音韵形式的内化。
二、上实下虚有一年的高考前夕,我题写了这样一联:十二年梦想凝笔端,友情亲情,美圆七彩梦;九万里风云奔眼底,高校名校,好凭六月风。
三、长点的对联要注意起承转合。
山之气度,水之情怀,磊磊落落,无愧如诗盛世;诗以栖居,书以相伴,潇潇洒洒,不负似水流年。
四、富有哲理在《敢问路在何方》唱遍的一年,我为一所学校题这样一副春联:路在何方?在你脚下;春行哪里?行我心中。
对联趣谈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用字不重复) (2)词性相同,位置相同。 (3)结构相当,停顿相同。 (4)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仄起平收) (5)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杭州岳坟联
白 铁 无 辜 铸 佞 臣
青 山 有 幸 埋 忠 骨
牛刀小试显身手
——对联练习
(一)对联寻亲:下面本是五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 散了,请你把它们联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背起行囊走四方
对联趣谈
泰顺县育才初中 梁祥传
名人故事
传说知县郑板桥于大年三十走出县衙,到 大街小巷了解民情,无意中看到了一家大门上 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 “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身边的衙役都
不解其意,郑板桥看后,立即命令身边人从家
里送来衣物和粮食。同学们你能看出这副对联
蕴含的深意吗?
诸葛亮
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 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陶渊明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李 白)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杜 甫)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 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白居易)
晴晴雨雨
在联中分别有一个或数个同样的字相继重叠出现。
(六)顶 针 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北京潭柘寺联)
将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后一个分句的句 头字,使相邻的两个分句首尾相连。
(七)谐 音 双 关 联 莲子心中苦 梨儿肚内酸(金圣叹绝对)
利用语言文字同音,同义的关系,使一句话涉及 到两件事情或两种内容,一语双关地表达作者所要 表达的意思。
对联中考题常见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案资料范文分享
对联趣谈
对联趣谈
北宋苏东坡少时曾自恃才高,于门口写一对子: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一天,一白发老翁拿一本小书登门“求教”,苏轼竟不识书上的任何字。
于是羞惭,老翁去后,即改写了门联: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虽只加入四字,其意却大变。
苏轼终有惊人成就。
据说,一天苏轼访一友人和尚。
进门后他闻到鱼腥味,知鱼在罄中,便念出上联:向阳门第春常在。
和尚随口对出:积善人家庆有余。
苏
轼就说:既然罄(庆)中有余(鱼),那就拿出来吧,两人大笑。
苏小妹、苏轼、佛印和尚泛舟江上。
妹见和尚将竹蒿打在自己的倒影上,遂出一联。
和尚想到苏小妹前日井边打水情景即对出下联。
(小妹)和尚撑船,蒿打江心罗汉,(和尚)佳人汲水,绳牵井底观音。
苏轼为试小妹才华曾出一对,句里有词牌三个,而小妹见一丫环端酒缓缓而来竟灵机一
动,说出下联。
(坡)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妹)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贵阳北关桥头有一副对联耐人寻味。
说一声去也,送别河头,叹万里长驱,过桥便入天涯路;盼今日归哉,迎来道左,喜故人见面,握手还疑梦里逢。
内蒙古呼和浩特昭君墓,藏克家题联。
千载传佳话,一身系安危。
邯鄣吕仙祠黄梁梦亭有一对联别有趣味。
睡至二三更时,凡功名都成幻境;想到一百年后,无少长俱是古人。
淄博蒲松龄故居,郭沫若题联。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苏州沧浪亭、梁苣林集句题联。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庐山简寂观、李笠翁题联。
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世间好说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论,出自先师。
汤阴岳飞故里,岳府、吴雪樵题联。
千秋冤案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
希望本文对联趣谈能帮到你。
精品文案资料范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