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写作的辩证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可谓小处落笔大处着眼,通过一件生活小事来体现 大话题:心灵的选择,可见考生对话题作文写法的把握相当到 位。中学生写记叙文,应学习这种以小见大立意法。琐屑小事, 俯拾即是,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小题材照样能产生震撼 人心的艺术力量。】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练一练:
请以“ 把握”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三、实题虚写
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 :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人生处处会留下脚印:路 上桥下,街头巷尾......脚印或许不会磨灭,但是,路已改了, 桥已塌了,街已没了,巷已变了......我们还能捡拾过去的脚印 吗?许多事物随时间的脚步走过,也都留下了自己的脚印, 你能联想到哪些? 请以"脚印"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记叙见闻、经历,谈 谈体验、感受,讲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抒发感情 等。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文体自选;④不少于 800字。
切入点包容大的主题立意,是为“小题大作”, “大题小作”是方法,“小题大做”是目的,小 大之间的变换,正是对一道高考作文题的完整还 原。
例文:
这次选择,值
城东石板桥下有一家凉粉店:状元凉粉店。听说,店主的儿子五年前成 了本城的高考状元,状元凉粉就此得名。城里人都想讨个好彩头,听说,那 儿的生意很火。 一切只是听说而已,凉粉对于我这个农村穷学生来讲真是一种奢侈品, 既吃不饱,又贵。可今天,我却坐在状元凉粉店里,准备尝尝这种“珍馐”; 另外……我叹了口气:“唉,真倒霉,前天买参考书,贪便宜在街边小摊上 买,黑灯瞎火的,找了张20元假钞给我。”“小伙子,凉粉来啦,吃吧!” 店主将满满一大碗凉粉端到我面前。说真的,这东西又白又滑,爽口宜人, 还真好吃,真想天天吃个够。 “上学呢?”店主掇了条板凳坐下来。这时我才抬头打量了她,四五十 岁,皮肤很黑,脖子上,手臂上都是些热毒疹。 “嗯,高三了!”这时,我又想起了兜中的那张假币,今天可要将你出手 了!“快要高考了,要注意加点营养,可别亏待自己呀。” 店主的话使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她每次来看我,都会将家里老母鸡生 的那几个蛋塞给我,而我知道,为了让我在城里上学,家里一年沾不到十趟 腥……“那我就更不能让这钱留在兜里!”
2、加前缀后缀限制写作范围法
——此方法更适用于单词作文题
比如08年江苏卷的《好奇心》,可加前缀后写作为“我
的好奇心”、“罪大恶极的好奇心”、“魔术背后的好奇心” 等等。
比如08年上海卷的《他们》,加后缀可以写作为“他们
的爱”、“他们的恨”、“他们的一天生活”等。 总之,“大题小作”本身不是写作的目的,而是通过这 样一种途径一种方式去激活自己生命的金粉,让自己的作文 能蓬勃生命气息、生命意识——只有拥有生命意识的作文才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写作的最终指向或者 是归宿。
其实,每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的最终指向都是万变不离其宗, 那就是“可持续发展”或者是“幸福观”。当然,这两者也 是可以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了,才是幸福,真正的幸福应该 是可持续发展的幸福。 比如《行走在消逝中》,看似写“消逝”,实则写的是 “永恒”,怎样才能达成貌似消逝实际的永恒?自然是可持 续发展; 比如《生无所息》,为什么“生无所息”?因为生有限, 而为人类服务的事业无限,这正是真正的幸福; 比如《感受乡村》,为什么要写乡村的真善美?因为只有 真善美才能让人可持续发展,让人通往幸福的伊甸园。 比如《触摸都市》,触摸到了都市的什么?触摸到了都市 的“现代病”,而这显然是与真正的幸福相去甚远的。
避实就虚
写景可借助过去的景、将来的景和心中的景,来反映眼前实景; 写人可借助杂取合成的、历史的或虚拟创造的人物来表现真实 的人; 记事可借助记忆中的、假设的甚至梦幻中的事来反映真情实事; 写理可借助具体物象引申开去,谈历史、谈文化、谈人生、谈 社会等。 于是,"脚印",可由真实的脚印(实)联想到脚下的道路 (虚),由脚下的道路联想到成长的历史(虚),由成长的历 程联想到人生的足迹(虚)等,"脚印"其内蕴就丰富而又深刻 了,其艺术性显现出来了,其哲理性也被挖掘出来了。这样的 构思或思路、写法大可实行。
例文:
文化,踏着秋的脚印 高唱一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踏着秋的脚印,寻觅着回家 的路;吐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李义山踏着秋的脚印,消失在迷茫的浓 雾里;轻吟一句"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林黛玉踏着秋的脚 印,用一抔净土掩埋着一生的风流。 秋,多情的秋,它的脚印遍布这片神奇的土地,随着历史的车轮,在 华夏九州踏过了两千多年。多少文人志士沉醉于秋的脚印里。它的脚印经 过田野,辛弃疾便用"稻花香里说丰年"点染它金黄的颜色;它的脚印留在 霜叶上,引领杜牧驾车到"白云深处";它的脚印留在月宫里,惹得东坡"把 酒问青天";它的脚印留在深山中,教会陶潜"采菊东篱下"...... 何止是诗歌!当1948年秋的脚印留在余姚时,影响当代文坛的人物余 秋雨诞生了。秋的脚印伴随着绵绵的秋雨,走过"文化苦旅",经过"山居笔 记",看着"霜冷长河",道出"千年一叹",完结在"借我一生"。余秋雨先生 用他博雅的笔尖,把秋的脚印留在大江南北,让秋在中国文化和异域文化 里占足了分量!秋给了余秋雨一生,余秋雨又把他的一生交给了中华文化。 踏着秋的脚印,他带着隔代的伤、废墟的泪,带着屈原的梦、李白的诗, 带着昆仑的山、黄河的浪,他变成了那只涅盘的凤凰,在文化的秋天里高 傲地飞翔。
“大题小作”的常理性:
“前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有一碗油盐饭/昨天/我 放学回家/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今天/我放学回家/炒 了一碗油盐饭/放在妈妈的坟前”。
这首由一个十二岁小女孩创作的叫《一碗油盐饭》的小 诗曾经震撼了作家刘醒龙,让他思考,作家到底该为了什么 而写作,思考的结果是他转变了写作风格,从实验文本到现 实文本。这当然也说明了这小诗所拥有的震撼力。震撼在哪 里?其实就在“大题小作”。 母爱,多么庞杂的一个话题,人世间,关于母亲的讴歌 又何其多。但用一碗油盐饭来揭示却是那么独特又是那么真 实——母亲是平凡的,她一生的使命就是这样默默地为你炒 上一碗油盐饭。母亲走了,油盐饭没了,母爱也就留存在思 念中了。
分析"话题"
“脚印”,其可见可触,它有形,即它是实有的 事物。 很多同学面对如前者以具体名词为话题 的作文题目,思维往往局限于这些名词本身,不善 于联想、想象,或联想、想象角度单一,不善于多 侧面地发散思维,因而难以把从现实生活中搜集的 材料和写作话题联系起来,找不到写作的切入点, 以致写作空间狭窄。
二、小题大作 立意—见微知著、以小见大
高考作文当中,真正的“小题”并不多见,但往往一些 “大题”会被理解成“小题”,比如08年上海卷的《他们》, 从审题角度讲,“他们”应该是“我们”之外的另外的人, “他们”是“一类人”,而绝不是具体的几个人,如果在写作 过程中,写成了班里的几个调皮鬼合伙欺负我,这显然是背离 了命题人的意图。 又比如 《我和你》,显然,这里面的“我”以及“你”都 不是具体的“我”、具体的“你”,但有一部分同学就写成了 回忆性的文字:在小时,我和你感情很好,一起玩,一起闹, 一起闯祸,如今,我却不知道你的下落,所以心中很失落。 上面的这样一种毛病,姑且可以称之为“小题小作”,在 习作过程中,自然是要避免的,但在此文,我重点讲的则是, 在高考作文中,在“大题小作”的“小作”之后,如何还原 “小作”中的“大”,怎样让自己的行文“立意”变大。
然而,面对人生的问卷,我们的回答也许艰难得多。我们挣扎于利益的 驱使与良心的鞭策,困扰于对自己心灵的审判。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有 人随浪花沉浮,他们必将消逝,而老人桑地亚哥却为了心中不死的信念与 巨鲸搏斗,如天地间的巨人精神常留。面对车上歹徒持枪抢劫,有人畏惧 不前,或悄悄躲开,但更有人大吼一声挺身向前。面对西藏高原上微薄的 空气,有人心安理得地享受都市里凉爽的空调,而孔繁森却选择将生命深 植于阿里深处…… 从这些回答、这些用实际行动作出的无声的回答之中,我们深深地品 味出了不同的人生,我们深深地品味出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 不同的答卷诠释不同的人生,更启迪着我们深深的思考。作为要选择的是 守护心中那盏不灭的灯,向着光明的彼岸前行。我们有权利选择不同的人 生道路,正如我们有权利对众多的问题作出见仁见智的回答,但是我们要 记住,这样的人生,有我们自己的品味,有道德的品味,有祖国人民的品 味,有历史在久久的品味。 【本文成功之处在于能“大题小作”。文章题目很大,“人生”的视 角很宽,但作者用许多具体事物和现象来表现其不同人生的丰富内容。开 篇对美的不同回答,点题立论,内容具体,接着写因不同的心绪,而对同 一束鲜花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内容真实具体。这样写不仅内容充实,而且 令人信服。】
怎样才能做到“大题小作”?
1、追问法
比如《触摸都市》,你追问,谁在触摸?都市是哪一个市? 什么时间什么事件用什么方式去触摸这个市?这个市有什么特 点? 比如《行走在消逝中》,你追问,谁在行走?什么东西在消 逝?怎样消逝?为什么会消逝? 比如《生有所息》,你追问,生是谁的生?息是怎样息?生 与息是通过什么事件进行关联? 比如《一枝一叶一世界》,你追问,一枝一叶是哪一枝哪 一叶?一世界是哪一世界?一枝一叶是怎样昭显一世界? 前文已经提及,高考作文一般都是抽象文题,用追问法的 好处就是化抽象为具体,化虚为实。 而一般情况下,“具体”、“实”总让人联想起“真”, 如此一来,高考作文的“真情实感”就有了依托的具体媒介。
作文写作的辩证法
一、大题小作(选材方面)
先来看几个高考(浙江)作文题:《一枝一叶一世界》 (2005年)、《生有所息或生无所息》(2006年)、《行走在 消逝中》(2007年)、《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2008年)。 尽管五个作文题关注点有所不同,但共同点在于它绝不针 对具体人和事,而是更纠结于情趣理,也就是说,浙江高考作 文命题走的是“抽象派”路线。 仔细推敲,却也可以轻易发现,这绝不仅仅是浙派风格, 而是更接近于高考作文的共性:考生数量多,差异大,而高考 倡导的公平性必然要求作文命题具有“普适性”。从这个角度 讲,高考作文题的特点就是“大题”——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包容的人事物理众多。
在明确高考作文之“宗”后,你在写作“一枝一叶” 的时候,必须扣牢“枝叶”背后的那一个“大世界”,写 一枝写一叶不是为了一枝一叶,而是为了后面的那整个的 “世界”。“世界”是什么?“世界”就是“可持续发 展”,就是“真正的幸福”。也只有这个“可持续发展”, 这个“真正的幸福”才是命题人希望看到的,这才是800 字小作文蕴藏的大主题。 总而言之,切入点小,是为“大题小作”,小的
是在高考中无往而不胜的作文。
例文:
人生的答卷
这世界什么最美?有人说是花,因为娇嫩;有人说是树,因为挺拔; 有人说是藤,因为坚韧。答案当然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标准不同的角度, 答案是不同的。让我们品味出不同的人生。 一束鲜花,娇艳欲滴。悲伤的人说“感时花溅泪”;高兴的人说“花 儿对我笑”;忧郁的人说“林花谢了春红”;欣喜的人说“人面桃花相映 红”。有人说花有情:“落红不是无情物”;有人说花无情:“浪荡桃花 逐水游”。花没有变,变的是人的心绪,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 人不同。”看一束花可以看一个人。看他的脾气、品位、性格,看他的心 情与气质。 大千世界,人们总是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回答这些问题的同时, 他们也答出了自己的心灵。苹果为什么落地?有人捧着苹果乐滋滋地啃上 一口,回答——等我来吃,而牛顿却回答出了万有引力;太阳为什么东升 西落?有人回答太阳绕着地球转,而哥白尼却回答太阳中心说;盲人可以 看见什么?有人疑惑地摇了摇头,而海伦· 凯勒却答出了流传于世的《假如 给我三天光明》。我们无意苛求答案的完美,但正是对这些问题的品味、 探讨,使我们人类的生活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我被眼前的场景深深打动了。我想起在农村打铁的父亲,他也在灼热 的环境下辛劳,为我挣来一分一分的学费…… 我犹豫了,到底要不要将这20元假钞用掉,使这位店主蒙受损失?不用 吧,自己下半个月的日子可就难过了;用吧,抛给这位与我父母一样劳苦的 店主,让她的状元儿子少掉20元生活费,我也于心不忍。 怎么办?我受着良知和生活压力的煎熬…… 终于,我咬咬牙,掏出身上仅剩的5元真币,“阿姨,给您钱!”“傻 孩子,没看见墙上贴的‘高三学生免费’的字条吗?下回再来,我给你炒两 菜。”回校后,我就把那假币撕掉。 为了店主的真诚,为了我的父母,为了自己,这次选择,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