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叩背排痰方法探讨精编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叩背排痰方法探讨
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有效叩背排痰方法探讨?
叩背排痰是通过胸壁震动气道,使附着在肺、支气管内的分泌物脱落,通过体位引流,使分泌物到达细支气管,通过病人咳嗽排出体外。
目前临床操作随意性比较大,未能做到有效排痰,影响疾病的恢复。
现结合我们呼吸科临床实践及理论,将叩背排痰方法简单概括如下:?
1.叩背前听诊:用听诊器听诊,了解病人肺部啰音的性质、部位,在啰音较强部位加长时间加大力度,叩背前后听诊比较。
通过听诊了解痰鸣音或湿哕音的部位与性质,和医生沟通取得一致,可以有的放矢,增加局部拍背时的力度和时间。
有的病人耐受时间较短,这样可以在病人能耐受的时间段内达到较好的效果。
?????
2.选择体位:根据患者病情及耐受情况选择合适的体位。
如肺尖部炎症采取坐位,肺底和肺叶中段炎症采取侧卧位,去枕侧卧位,头低l0°~l5°,一般情况好者,可采取膝胸卧位,以病人耐受为宜。
根据体位引流原理,痰液栓子脱落后,比较容易进人大气道后顺利咳出。
?
3.方法:护士两手手指并拢,手背隆起手指关节微屈,呈120,指腹与大小鱼际着落,利用腕关节用力,由下至上,由两侧到中央,有节律地叩击患者背部,持续5~10?min。
避开肩胛骨、脊柱,最好在雾化吸入后进行。
然后让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嗽前嘱其深吸气后用力将痰液咳出。
若患者咳嗽反应弱,则在其吸气终末,护士可用1手指稍用力按压其环状软骨下缘与胸骨交界处,刺激气管引起咳嗽。
叩背同时要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病人能耐受,可以适当增加叩背时间。
?
4.?频率:频率要快,100—200次/min。
教科书上对叩背没有要求频率,从物理学角度来看,频率越快,放在弹性表面的物体更容易跌落,如果频率太慢,对于排痰是没有效果的。
?
5.幅度:手掌根部离开胸壁3~5?cm,手指尖部离开胸壁10—15cm为宜。
?
6.叩背在沐舒坦雾化吸人后进行,对其排痰效果更好。
雾化吸人将药液变成细微气雾,随着患者吸气而进入呼吸道,可以湿化呼吸道,稀释痰液,降低黏稠度,以利于排痰。
只有雾化后叩背排痰才会把痰液排得更彻底、更干净。
但雾化吸入后叩背排痰时间教科书并未作明确规定,只表明胸部叩击时间以5~10min为宜,应安排在餐后2?h至餐前30?min完成。
黄敏清,叶云婕等在肺叶切除术患者雾化吸人后不同时间叩背排痰效果比较的实验中说明雾化吸入后马上叩背是肺叶切除术后患者排痰最有效及最佳的时机。
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痰
目的:
1.协助不能自行移动的患者更换卧位,减轻局部组织的压力,预防并发症。
2.对不能有效咳痰的患者进行拍背,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护士要求: 1、仪表大方、着装整洁 2、语言通俗、态度和蔼 3、剪指甲、洗手
护理流程:
评估患者: 1、患者姓名、年龄、床号、体重、病情、意识状态等。
2、心理状态及配合程度 3、肢体活动能力、自理能力、皮肤状况 4、患者咳痰的难易程度、确定痰液明显区域 5、患者采取正确舒适体位
环境要求:环境安静、整洁、舒适、安全。
操作前准备:洗手,戴口罩用物:听诊器、垫枕、填写翻身卡、手消毒液、笔
操作过程: 1、携用物至患者病床
2、核对床头牌、腕带。
3、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取得合作。
4、病人仰卧,两手放于腹部,两腿弯曲。
5、先将患者两下肢移向护士一侧的床缘再将患者肩部外移。
6、护士一手放在患者肩上,另一手放在患者臀下,将患者翻至侧卧位,使患者背向护士。
7、用枕头将患者肢体垫好。
8、叩背叩背原则:将手指合拢呈杯状,依靠手腕的力量,均匀有节奏地叩击。
从下至上、由两边向中间叩,背部从第9 肋间隙、胸部从第6肋间隙开始向上叩击至肩部震动气道,注意避开乳房及心前区,每一肺叶叩击1~3min,每分钟120~180次,叩击力量适中,以病人不感到疼痛为宜;每次叩击时间以5~15min为宜,操作中应密切观察病人反应。
9、叩背完毕将垫枕置于背部。
10、咳痰,鼓励指导患者正确咳痰,护士可根据病情给予协助,11、观察痰液量,性质,颜色。
12、听诊评估咳痰效果。
13、采取舒适卧位。
14、整理床单位,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15、妥善清理用物、洗手、记录。
操作质量要求:
1方法正确,动作熟练,力度适中,符合操作要求 2有效清除痰液,沟通良好,患者配合很好。
注意事项
1、遵循节力、安全原则。
2、固定床脚刹车,妥善处置各种管路。
3、注意患者安全,避免拖拉,保护局部皮肤,正确使用床挡,烦躁的患者选用约束带。
4、翻身后患者体位应符合病情需要,适当使用皮肤减压用具。
5、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并处理。
操作视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