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动因
作业成本动因率公式

作业成本动因率公式
作业成本动因率公式是一个用来计算作业成本变动原因的公式。
它可以帮助企业分析作业成本的变动情况,并找出导致成本变动的主要因素。
作业成本动因率公式的计算式如下:
作业成本动因率 = (作业成本的当前期数值 - 作业成本的基准期数值)/ 作业成本的基准期数值
其中,“作业成本的当前期数值”是指当前期间的作业成本金额,“作业成本的基准期数值”是指以前期间的作业成本金额。
作业成本动因率的值可以为正数、负数或零。
当作业成本动因率为正数时,表示作业成本增加的原因;当作业成本动因率为负数时,表示作业成本减少的原因;当作业成本动因率为零时,表示作业成本没有发生变化。
通过计算作业成本动因率,企业可以了解到作业成本的变动情况,并对成本变动的原因进行分析。
这有助于企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作业成本法的作业界定_成本动因及其应用探析

计算如表 4 所示。
表4
作业成本动因率计算表
成本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人应自证券机构代扣并解缴税款的次月 1 日起 3
限售股转让收入,是指转让限售股股票实际取 个月内, 持加盖证券机构印章的交易记录和相关完
得的收入。 限售股原值,是指限售股买入时的买入 整、真实凭证,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清算申报并办理
价及按照规定缴纳的有关费用。 合理税费,是指转 清算事宜。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后,按照重新计算
2 000
3 000
5 000
因率,并将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上。计算成本动因
率的公式为:某作业的成本动因率 = 某作业成本费
用总和÷成本动因消耗总量。再根据各产品消耗各
成本库的成本动因数量进行成本库费用的分配。每
种产品从各成本库中分配所得的费用之和,即为每
种产品的费用分配额。
在作业成本法下,每一作业的作业成本动因率
让限售股过程中发生的印花税、佣金、过户费等与交 的应纳税额,办理退(补)税手续。纳税人在规定期限
易相关的税费。
内未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清算事宜的, 税务机关不
如果纳税人未能提供完整、真实的限售股原值 再办理清算事宜, 已预扣预缴的税款从纳税保证金
凭证的,不能准确计算限售股原值的,主管税务机关 账户全额缴入国库。
数量作为其成本动因就较为准确且具有代表性。(2)
获得与作业动因相联系的信息所需成本大小。如机器
运行作业的成本动因选择为机器小时,如上文分析,
该成本动因属于数量动因,随着生产的复杂和产量的
提高,获取该信息的复杂程度与获取成本也相应提
高。(3)作业动因与作业中心成本的相关程度。如工
程作业的成本动因,考虑选择工程作业人工工时还是
成本动因

执行性成本动因(Execution Cost Driver) 是指决定企业作业程序的成本动因。它 是在结构性成本动因决定以后才成立的。 而且这些成本动因多属非量化的成本动 因,其它成本的影响因企业而异。这些 动因若能执行成功,则能降低成本,反 之则会使成本提高。
执 行 性 成 本 动 因 的 内 容
(三)行为导向:不同的成本动因有不同的分配结果, 不同的成本分配结果以及基于分配结果的管理决策会对 组织和员工的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因此必须仔细分析成 本动因的行为导向作用。企业可以利用成本动因的行为 导向功能,把员工的行为导向有利于降低成本的方向。
1、凝聚力:员工对企业投入的向心力。
2、全面质量管理:员工对质量的认知与重视程 度。
3、生产能力运用:在既定企业建设规模下,生 产能力运用程度。 4、产品结构:产品研究设计是否有效率,是否 符合市场需求。
5、联结关系:指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顾客间价
值链的联结关系
结构性成本动因(Structural Cost Driver )是 指与决定企业基础经济结构如长期投资等相关 的成本动因,其形成常需要较长时间,但一经 确定往往很难变动;同时,这些因素往往发生 在生产开始之前,这些因素既决定了企业的产 品成本,也会对企业的产品质量、人力资源、 财务、生产经营等方面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结构性成本动因的选择将决定企业的 成本态势。
结 构 性 成 本 动 因 的 内 容
1、规模:对研究开发、制造、营销等活动投 资的规模。 2、范围:指企业价值链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 度,前者与业务范围相关,后者与经济规模有 关。 3、经验:指熟练程度的积累,即企业是否有 生产该种产品的经验,或者生产过多长时间。 4、技术:企业在每一项价值链活动中所采取 的技术处理方式。 5、多样性:指提供给客户的产品或劳务的种 类。
作业成本动因

第一节
管理过程
一、计划和控制: 计划和控制之间的关系: 二、组织: ⑴ 组织机构(有形的) ⑵ 组织活动 (无形的)
三、沟通: ⑴ 财务会计信息系统 ⑵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四、激励: 管理会计在激励过程中需要做的工作。
第二节
会计信息系统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 ⑴ 财务会计 ⑵ 管理会计 ⑶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算账)
四、产品加工程度的决策分析: 1. 联产品 2. 副产品 (一)半成品立即出售或继续加工决策分析 (二)联产品或副产品是否要进一步加工的 决策分析 (三)生产工艺的决策分析
第一节
长期投资决策概述
一、长期投资的特点: 1. 投资金额大 2. 时间长 3.风险大 二、进行长期投资决策时要考虑的因素: 1. 时间价值 2. 风险价值 3. 资金成本 4. 现金流量
要求与期望
课前做好课前预习 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认真做好课后复习 认识做好模拟试卷和历年真 题
第一章
管理会计概述
本章要点: 1. 理解管理过程的内容 2. 掌握会计信息系统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构成及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之间 存在的关系 3. 掌握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 4. 掌握决策的概念、分类和程序
第二节 长期投资决策的评价指标
一、非贴现现金流量指标: (一)投资回收期: (二)平均报酬率:
二、贴现现金流量指标: (一)净现值: 1. 净现值的计算公式:
2. 净现值的计算步骤: 3. 净现值法的决策规则: (二)内部报酬率: 1. 内部报酬率的计算公式: 2. 内部报酬率的计算步骤: 3. 内部报酬率法的决策规则:
第三节 作业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
一、确认和计量各类资源耗费,将资源耗费 价值归集到各资源库: 二、确认作业、主要作业和作业中心,并建 立作业成本库,将各个资源库汇集的价值分 配到各个作业成本库: 三、将各作业成本库价值分配计入最终产品 或劳务成本计算单,计算完工产品或劳务成本。
(完整版)浅析作业成本管理、价值链和成本动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浅析作业成本管理、价值链和成本动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一、作业成本管理、价值链和成本动因的涵义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成本驱动因素”理论为基本依据,根据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产品和作业、作业链与价值链的关系对成本发生的动因加以分析,选择“作业”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间接费用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和管理制度。
作业成本管理是在作业成本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它利用作业成本计算提供的信息,将成本管理的起点和核心由商品转移到作业层次,根据“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的原理,将作业成本分配到特定的成本对象中。
价值链指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可以分解为一系列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经济活动,即作业链,从经济活动增值角度衡量其总和,构建了企业价值链。
价值链包括企业内部价值链、纵向价值链和横向价值链。
成本动因是指可以引起相关成本对象的总成本发生变动的因素。
在作业成本计算中,成本动因可分为两种:一是引起作业成本变动的驱动因素,作业成本是耗用的企业资源,因此这类动因被称为资源动因;二是引起产品成本变动的驱动因素,产品生产过程中耗用的是作业,因此这类动因被称为作业动因。
二、作业成本管理、价值链和成本动因之间的相互关系(一)作业成本管理与价值链的关系作业成本管理与价值链是通过“作业链”这一媒介联系在一起的,在此首先明确作业链和价值链之间的关系,见图—1。
从作业成本管理的观点看,由投入到产出的过程,是由一系列作业构成作业链的过程。
每完成一项作业消耗一定量的资源,同时又有一定价值量的产出转移图—1 作业链与价值链关系到下一作业。
作业的转移伴随着价值的转移,最终的产出既是全部作业集合而成的作业链的结果,也是全部价值集合而成的价值链的结果,因此,企业作业链的形成过程就是价值链的形成过程,价值链是作业链的货币表现。
从这一点来说,企业的价值链就是作业链,价值链和作业链只是一个问题的两种不同表述而已。
作业成本管理的作业链等同于价值链分析的价值链,因此可以将价值活动细分为一系列作业,利用作业成本法准确计算出每项价值活动的成本和价值,从而为价值链分析提供最基本的信息基础,评估价值链各个组成部分的资源使用和耗费状况。
作业成本法下成本动因的选择

作业成本法下成本动因的选择作者:赵娜申双溥来源:《时代金融》2016年第26期【摘要】管理会计源于成本会计。
因此,如何对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也就成了管理会计的核心任务。
明确价值链中的成本动因对于成本管理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因为我们只有知道了成本变化的原因才能有效地采取降低成本的措施。
这种因果关系的构建是的作业成本法在成本系统中尽显其能。
【关键词】成本动因成本分摊作业成本法一、成本动因的定义及其重要意义用通俗的语言来讲,成本动因就是指,成本是因为某一特定事项的发生而发生,但是它不会平白无故地发生,总会有一些具体的事情来“影响”让它发生,而这些驱动成本发生的“具体的事情”就是我们所说的成本动因。
在管理会计中,成本动因又被称做成本驱动因素。
它是指一段时间内能使总成本发生变化的具体变量,它可以是作业量也可以是产量、活动、事项等等,是作业成本法的核心内容。
作业成本法不同于传统成本分摊方法,它认为传统成本分摊方法是粗糙的,不科学的。
我们通常把产品的成本人为分为变动成本(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和固定成本。
然而,这是基于短期成本假设的。
本来被我们视为固定成本的,在长期看来也是变动的。
所以,我们对于固定成本的分摊,也应像变动成本一样,将其与相关作业“匹配”起来,成本动因应运而生。
通常需要我们分配的是间接制造费用。
它的发生受很多因素影响,诸如产品的种类,生产管理的复杂程度等等,具体则与企业的生产、管理、服务等部门的活动量(作业)直接相关。
由此而提出的成本动因理论,无疑为成本的分配提供了一种较为准确的分摊方式。
例如,作为一种成本对象,安装调试作业的成本是由于每次安装调试的发生而产生的,故而安装调试作业的成本动因就可以是不同生产部门所要求的安装调试次数,因为该项成本会随着安装调试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而有关配件使用的成本则是由于每个配件被使用而产生的,从而它的分摊就可以按照每个部分使用的配件数量公平分摊到各个部门中去。
二、成本动因的分类及选择原则从总体上来讲,成本动因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类:第一,作业成本动因。
作业成本法下成本动因研究

作业成本法下成本动因研究[摘要] 成本动因是作业成本法的理论核心,它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成本产生的动因,而不是只考虑成本分配的结果是否准确。
作业成本法下成本动因的研究及如何正确选择成本动因是有效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作业成本法;成本动因;选择作业成本法,是“以活动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方法”,是一种以“成本动因”理论为基本依据,根据产品生产或企业经营过程中所发生和形成的产品与作业、作业链与价值链的关系,对成本发生的动因加以正确分析,选择“作业”为成本计算对象,以归集和分配生产经营费用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和成本管理体制。
成本动因的研究及如何正确选择成本动因是有效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关键所在。
一、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动因成本动因是作业成本法的理论核心,它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成本产生的动因,而不是只考虑成本分配的结果是否准确,但它远离生产,故不易被人们发现。
一般而言,成本动因是指导致成本发生的任何因素,亦即成本的驱动因素。
例如,采购部门成本的驱动因素为采购订单的数量;信息系统成本的驱动因素为追踪和处理的账单。
作业成本下成本动因是使一项作业发生的原因,该项作业和该作业消耗资源的成本是其结果。
作业成本下的成本动因告诉人们,为什么要执行某一项作业,该项作业要消耗多少资源。
根据成本动因在资源流动中所处的位置可将其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两类。
(一)资源动因资源动因(ResourceDriver)是衡量资源消耗与作业之间关系的某种计量标准,它反映了消耗资源的起因,是资源费用归集到作业的依据。
在分配过程中,由于资源动因是一项一项地分配到作业中去的,于是产生了作业成本要素(CostDriver),将每个作业成本要素相加形成作业成本库。
通过对成本库成本要素的分析,可以揭示哪些资源需要减少,哪些资源需要重新配置,最终决定如何改进和降低作业成本。
资源动因分析的过程正是判断作业消耗资源必要性、合理性的过程,即评价作业有效性的过程,因此,资源动因可以用于评价作业使用资源的效率。
作业成本法中的成本动因分析

作业成本法中的成本动因分析作业成本法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一种先进成本治理方法,由哈佛商学院的Kaplan教授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Cooper教授提出。
这种方法把企业经营过程划分成一系列作业(各种活动),通过关于作业成本的计量间接运算出产品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认为: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生产导致作业发生,作业导致成本发生,作业是成本治理的重点。
作业成本法在西方国家差不多获得大规模的应用,在我国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刚刚起步,差不多显现了一系列的成功的试点案例。
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是成本动因理论,这种理论提出:成本的分配应着眼于成本的来源,把成本的分配与促使成本产生的缘故联系起来,按成本产生的缘故进行成本操纵、聚拢和分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治理分析和决策。
传统成本法以单一的工时为分配基础,割裂了成本与其产生缘故之间的关系,导致了成本分析和操纵的失效。
作业成本法以成本动因为基础,使得成本分配的准确性和成本可追溯性大大提升,是成本治理理论从工业化大生产以来最全然的变革。
然而成本动因的内涵本身也随着作业成本的应用深入而持续发生变化,本文专门就作业成本法的成本动因概念的最新进展进行介绍,对成本动因提供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成本动因概念图1是作业成本概念模型。
在该模型中,作业成本法是一个二时期分配过程。
分不是资源向作业分配和作业向成本对象分配,与此对应,成本动因也被分为两类,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分不用于资源成本面向作业分配和作业成本面向成本对象分配。
随着作业成本应用的深入,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的划分已不能满足实际实施的需要。
CAM-I(国际高级制造商协会)第三版ABC/ABM(作业成本法/作业治理)标准术语对成本动因进行了重新定义。
该定义包含四个有关动因的概念:分不是成本动因、资源动因、作业动因、成本对象动因:成本动因:导致关于资源消耗变化、阻碍质量和周期时刻的任何事件和情形。
一个作业可能具有多个动因。
成本动因并不需要数量化,然而它关于作业动因和资源动因的选择有重要阻碍。
浅析油田作业过程成本动因

浅析油田作业过程成本动因作者:孙文静来源:《财会学习》 2017年第16期文 / 孙文静摘要:全面实施成本战略是油田企业增加收益、提高竞争力的必要途径。
如何优化开发技术、实施成本战略摆脱困境发挥自身优势,是每个油田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本文主要从油气处理与集输和采出作业两个方面入手,重点分析了作业过程成本动因对操作成本的影响。
关键词:油田;作业;成本;动因本文主要从油气处理与集输和采出作业两方面分析作业过程成本动因对操作成本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一个作业成本过程系统包括如下 6 个部分:一是资源、二是资源动、三是作业和作业成本库、四是作业动因、五是成本对象、六是直接成本。
本文讨论的作业过程主要是指油田所涉及的油气生产阶段的所发生的业务。
一、油气处理与集输作业过程成本动因油气处理、收集与运输是目前油气生产企业主要的业务内容,重点是将油井所生产的天然石油与其它的伴生类物质经过加工与提炼,将合格的石油与天然气分别收集并通过相应的运输渠道输送到深加工企业的整个过程。
一般情况下通用的油气处理与收集运输过程是在联合站内进行主要项目作业。
产生的成本费用集中在材料、工资、基本运行费用等主要几项内容。
( 一 ) 油气水处理作业正常的油气水处理作业是指将油井中开采出来的基本油、水、气混合物质进行基本的分离作业,主要包括脱水作业、降低蜡质含量作业、消除硫化物作业等作业内容。
上述作业项目主要消耗成本为基本生产成本内的材料费和电费。
影响油气处理作业成本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原油开采运输后的油品质量,其含水量越高所需脱水作业的成本消耗就会越高;二是生产设备的使用状况是影响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生产设备老化其处理效率就会相应的降低,所需要的其它材料成本与生产基本性消耗就会增加;三是原油所含其它物质总量的影响,原油其它物质总含量复杂,就会增加生产工作时间,更多的消耗材料成本。
( 二 ) 污水处理作业油田企业污水处理作业是油田企业运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作业成本法_简介

什么是作业成本法_简介作业成本法的出现及其在不同企业的试用,为解决这一需要提供了一个途径。
作业成本法的出现及其在不同企业的试用,为解决这一需要提供了一个途径。
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什么是作业成本法,欢迎阅读。
什么是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一般指ABC成本法现代管理学将ABC成本法定义为“基于活动的成本管理”。
ABC 成本法是根据事物的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主要特征,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排列和分析,抓住主要矛盾,分清重点与一般,从而有区别地采取管理方式的一种定量管理方法。
作业成本法简介ABC成本法又称作业成本分析法、作业成本计算法、作业成本核算法。
作业成本法的指导思想是:“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
作业成本法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期间费用)作为产品(服务)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地对待,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使计算出来的产品(服务)成本更准确真实。
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产品成本或服务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是实际耗用企业资源成本的终结。
作业成本法在精确成本信息,改善经营过程,为资源决策、产品定价及组合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等方面,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先进的公司已经实施作业成本法以改善原有的会计系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ABC成本法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杰出的会计大师、美国人埃里克·科勒(Eric Kohler)教授。
科勒教授在1952年编著的《会计师词典》中,首次提出了作业、作业帐户、作业会计等概念。
1971年,乔治·斯托布斯(George Staubus)教授在《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Activity Costing and Input Output Accounting)中对"作业"、"成本"、"作业会计"、"作业投入产出系统"等概念作了全面、系统的讨论。
浅议作业成本管理的内涵及动因

浅 议作 业成本管理 的 内涵 及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林 中秋 勃 利 县 广 播 电视 事 业 局 黑 龙 江 勃利 县 1 5 4 5 0 0
摘要 : 作 业成 本管理建立 在 分析作 业成 本核算结 果的 基础上 , 是对作 业成 本计算 的延 伸和拓展 。优化作 业链是 降低 成 本的 有效途径 , 分析作 业链 、控制 与 改进 作 业链是作 业成 本 管理 的核 心 。本文在 阐述作 业成 本管理 内涵的 基础
的生产条件下 , 生产较为灵活 , 生产品质多样化趋势, 生产变为小批 作业成本管理有其坚实的理论依据 , 即认为现代企业是~个为 量生产。按照传统制造费用分配方法来分配费用 , 会使生产数量多 最 终满足客户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 的集合体 , 各种作业有序地 的产品承担较多的制造费用 , 而生产数量少 的产品承担较少的制造 前后衔接 , 联结成一个整体 , 最终为企业 的外部客户服务 , 这为优化 费用, 这与事实不符 。事实上 , 在技术密集型生产条件下 , 大批量生 作业奠定了基础 。 产产品的设计和加工程序一般较为简单 , 容易生产 ; 而小批量产品的
上, 分 析 了作 业 成 本 管 理 的 动 因 。 关键 词 : 作 业成 本管理 ; 内涵 ; 动因
制造费用所 占成本 比重不大, 因此管理者只重视对直接材 作业成本管理 突破了传统成本管理的观念 , 深入作业层面进行 的生产 , 料、直接人工等直接成本的计算和控制 , 相对而言 , 对制造费用的计 分析 , 是一种全新的成本管理方法 。 算和控制关注较少。因此 , 传统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与过去的生产 作业成本管理的 内涵 条件及环境是适应的。但随着企业生产条件和工艺的明显改变 , 随 作业成本管理是指 以提升企业价值为 目的, 通过对作业链的不 着制造费用比用的明显增长, 仍 以单—数量为基础分配制造费用就 断改进 和不断优化 , 从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的一种成本管理方 显得不合适宜 。在高度 自动化 的生产条件下, 有些制造费用与数量
管理会计——作业成本法及案例分析

没有考虑库存周转、平均储存量等因素,但在实际中,应加快 库存周转、提高调运效率以降低非增值作业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
+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路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以作业 为核心,忽视了资源成本的计算。
+ 1、先将资源消耗的价值和数量,归集到作业;再将作业成本分配 到产品,不能反映产品消耗资源数量。
直接 人工
0
动力 费用
0
制造 费用
0
合计 0
+ 4 选择成本分配基础,用以将各间接成本集 合分配到各个工作批次
+ 5 计算单位成本分配基础的成本分配率,并 将间接成本分配于各个工作批次
+ 某企业经营小麦、稻谷、玉米,当月经营量分别为1.3、 0.6、2.1万吨,收入为2456.8、1047.36、3527.47万元,成 本为2449.18、1044.24、3520.91万元。工资42800元,装卸 费40000元、保管费100000元,招待费87000,合计269800
+ RCA的基本原理主要有以下三个核心部分:资源视角 、以数量为基础的方法以及对成本性态的划分。
+ (一)引入了“资源库”的概念,强调从资源消耗的视角分配成 本。在RCA法下,确定资源库是成本模型的第一步。通过分析“资 源——资源”、“资源——作业”的相互关系,将多项资源要素按 照资源库的标准进行重分类,将相关资源要素分到一个资源库, 并收集了各种资源要素的数量、金额,作为这些要素制定成本计 划、收集价值和数量等数据以及计算差异的成本目标。资源及相 关的资源要素的划分标准如下:一是同一资源库的资源要素具有 相似的技术;二是能够确定或者预计资源库的产出与消耗者之间 的定量关系;三是能够收集或者估算各个资源库的成本和数量数 据。
作业成本法中的成本动因分析

作业成本法中的成本动因分析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作业成本法中的成本动因分析by AMT 邓为民作业成本法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一种先进成本管理方法,由哈佛商学院的Kaplan教授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Cooper教授提出。
这种方法把企业经营过程划分成一系列作业(各种活动),通过对于作业成本的计量间接计算出产品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认为: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生产导致作业发生,作业导致成本发生,作业是成本管理的重点。
作业成本法在西方国家已经获得大规模的应用,在我国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刚刚起步,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的成功的试点案例。
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是成本动因理论,这种理论提出:成本的分配应着眼于成本的来源,把成本的分配与促使成本产生的原因联系起来,按成本产生的原因进行成本控制、汇集和分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管理分析和决策。
传统成本法以单一的工时为分配基础,割裂了成本与其产生原因之间的关系,导致了成本分析和控制的失效。
作业成本法以成本动因为基础,使得成本分配的准确性和成本可追溯性大大提高,是成本管理理论从工业化大生产以来最根本的变革。
但是成本动因的内涵本身也随着作业成本的应用深入而不断发生变化,本文专门就作业成本法的成本动因概念的最新进展进行介绍,对成本动因提供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成本动因概念图1是作业成本概念模型。
在该模型中,作业成本法是一个二阶段分配过程。
分别是资源向作业分配和作业向成本对象分配,与此对应,成本动因也被分为两类,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分别用于资源成本面向作业分配和作业成本面向成本对象分配。
随着作业成本应用的深入,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的划分已不能满足实际实施的需要。
CAM-I(国际高级制造商协会)第三版ABC/ABM(作业成本法/作业管理)标准术语对成本动因进行了重新定义。
该定义包含四个有关动因的概念:分别是成本动因、资源动因、作业动因、成本对象动因:成本动因:导致对于资源消耗变化、影响质量和周期时间的任何事件和情形。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产品成本动因分析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产品成本动因分析作者:向华来源:《中国市场》2016年第36期[摘要]文章主要就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产品成本动因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工作,首先针对其概念与类型划分进行了简要的阐述;然后重点论述了产品成本动因的分析过程,即明确作业中心、构建资源成本动因库、分配成本动因三个环节,结合此分析过程最终就增强成本归属性、加强管理有效性、降低成本损失率等实施成本动因分析的意义予以了深入的探讨;最后希望借助于文章的分析研究,能够引起更为广泛的思考与交流,并最终为相关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内容。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产品成本;动因分析[DOI]10.13939/ki.zgsc.2016.36.053将实际的作业活动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针对其开展相关的作业活动追踪反馈,即作业成本法。
此种方法可以通过对作业量的计算以及加强对作业效果的评价,促进企业的资源利用率不断提升,并最终为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提供更加确切的成本信息。
因此开展这一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于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与思考。
本文将主要就针对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产品成本动因展开相关的研究工作。
1 作业成本动因的概念与分类1.1 基本概念成本动因即产生某项成本支出的动机或相关的原因,成本动因是开展作业成本核算的关键核心,并且也是主要的成本构成部分;成本动因的形式可作为某一事件、活动甚至是要求来呈现,成本动因负责对于成本行为的主要支配作用,决定了成本的生成。
怎样能够全面且高效地选取成本动因并将之能够应用于具体的作业活动当中促使作业方法更加趋于科学性、合理性,已然成为了目前作业活动的关键、核心。
1.2 类型划分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实施是将成本驱动因素作为主要的基础理论内容,在作业成本法当中生产具体的某一产品需要开展一定的作业活动,即出现了作业的需求消耗,而作业活动的开展又必须要借助于各类资源的实际损耗。
因此可将成本分配按照损耗类型的不同划分为两个过程,首先即借助于资源动因的明确、计算与测量,来将各类资源型费用的消耗划归至各项作业环节当中,而后在借助于对作业动因的明确、计算与测量来将作业的成本划归到具体的目标对象上,也就是最终产出相关的产品或是业务。
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动因【财会实务精品文档】

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动因【财会实务精品文档】本文的内容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如果有用,请奖励和支持它。
谢谢你!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动因[会计实务优秀文件]作业成本法作为会计领域的新趋势之一,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作业成本法又称作业成本法。
它以“成本驱动因素”理论为基础,根据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产生或发生并形成的产品、活动链和价值链之间的关系,分析成本产生的原因。
它选择“活动”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收集和分配生产经营费用。
该系统的引入将有利于我国会计学科的建设,也有利于我国财务会计管理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首先,成本动因的定义成本动因又称成本动因是作业成本法的核心内容因此,我们有必要首先理解作业成本法:成本动因是指那些决定成本的重要活动或事件。
它可以是一件事,一项活动或一项任务广义而言,成本动因的确定是作业成本法实施的一部分。
从狭义上讲,它也可以被视为企业控制制造成本的努力的一部分。
一般来说,成本动因支配成本活动,决定成本的产生,并可用作分配成本的标准。
运营和成本动因的区别在于运营是实现组织目标和组织内各部门目标所需的各种行为。
成本动因是导致成本上升和下降的因素。
二。
成本动因分类在作业成本法下,从成本归属的角度来看,作业成本动因可分为三类:实施动因,(平衡)数量动因和强度动因这篇文章很有参考价值。
如果有用,请奖励和支持它。
谢谢你!1、执行动机如果一个操作被重复执行,每个操作消耗的资源成本的差异非常小,那么该操作被执行的次数可以用作成本动因。
活动成本除以活动执行的次数就是活动成本动因比率。
在设计基于作业的成本系统时,有必要根据对相关作业历史数据的分析和作业主体的意见,仔细确定执行动机,以避免由此导致的成本动因信息失真。
具有执行动机的常见操作包括订单处理等。
2,数量驱动当一个操作被多次执行时,资源成本的消耗表现出明显的变化。
但是,如果资源成本的消耗与作业时间或其他量化指标之间存在近似正相关的比例,则称成本是由数量驱动的数量驱动因素可以用运行时间、消耗资源的数量和重量等来表示。
作业成本管理动因分析

鲴
l §
构。 内部 治理结构 由股东大会 、 董事会、 效的信息系统是技术 与制 度相结合 的 经理层 和监事 会组成。股 东大 会是 公 体系 ,是企业内部控制过程 的一部分 。
作 业成 本法 是产生 于 2 纪八十 年 0世
代末期的一种先进成本管理方法 , 由哈佛商 学院 的 K pa a l n教授和 宾 夕法尼 亚 大学 的
控 制 、 集 和 分配 , 在此 基 础 上 进 行 管 理 汇 并
损 害公 司长远利益的现 象, 应该采取优 是现代企业制度 下规范公司治理 结构
化董事提名机制 、 董事会人员构成机制 的制度保障之一。 因为公司预算正是具 以及董事责任追究与免责机制等手段, 体落实股东大会、 董事会 、 经理层、 各部 使董事会 真正成 为公 司治理中一个独 门乃至每个员工的责 、 、 权 利关系, 明晰 立履行权力、 承担责任的机构 。 它们各 自的权 限空间和责任区域, 使各 另一方面, 我国 内部人控制现象 比 层委托代理关系下 的累加代理成本最 较普遍 , 内部人控S  ̄ 公司内部的管理 小。为使预算发挥上述作用 , l tp 企业除了 层 控制董事会 , 进而控制 公司的情况 。 要编制高质量的预算之外, 还应制定合 如果公 司大 部分董事 同时也是公司 的 理的预算 管理制度 ,包括编制程序 、 修 高级管理人 员, 董事会也就失去监督管 改预算的方法、 预算执行情况 的分析方 理者 的职 能。假账 问题 的核心是 治理 法 等 。 结构问题而 不是会计 问题, 会计和审计
分析和决策。 传统成本法 以单一 的工时为分 配基础 , 割裂 了成本与其产生原因之间的关 系, 导致成本分析和控制 的失效 。作业成本 法 以成本动因为基础 , 使得成本分配 的准确 性和成本可追溯性大大提 高, 是成本管 理理 论从工业化大生产 以来最根本的变革。
作业成本动因分类

作业成本动因分类
1. 哎呀呀,作业成本动因可以分成单位级成本动因呢!就好像你做一份数学作业,每做一道题就是一个单位级的成本动因呀。
2. 还有批次级成本动因哦!比如说你们班一起组织做手工,这一次集体做手工活动不就是批次级成本动因嘛!
3. 产品级成本动因也很重要呀!像研发一个新产品,所有为了这个新产品投入的就是产品级成本动因,这不好理解吗?
4. 客户级成本动因也别忽略呀!比如说你专门为某个挑剔的客户花了很多心思和精力,这就是针对这个客户的成本动因呢,懂了吧?
5. 生产维持级成本动因也得知道呀!好比工厂为了维持正常运转的那些投入,不就是生产维持级成本动因嘛。
6. 作业量变动成本动因很关键呢!如果你的作业量突然大增,那相关的成本变动不就是作业量变动成本动因在起作用嘛。
7. 长期性成本动因也不能小瞧呀!就像你长期坚持学习一门很难的课程,这个长期的努力就是长期性成本动因呀。
8. 结构性成本动因有没有听说过呀?这就好像整个房子的架构一样,对成本影响大着呢!
9. 执行性成本动因也很有意思呀!好比执行一个任务时产生的各种因素导致成本变化,这就是执行性成本动因哟!
总之,作业成本动因分类可真是丰富多样呀,了解清楚对我们分析成本可太重要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从报告范围方面: 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是对整个企业一个总 的概括性的资料; 管理会计提供的资料是详细的资料; 6. 从计算方法方面: 财务会计的计算方法简单,管理会计计算 方法较为复杂;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1. 原始资料很多是相同的 2. 对象都是反映资金运动 3. 目的相同 4. 报表的发表
第三节 作业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
一、确认和计量各类资源耗费,将资源耗费 价值归集到各资源库: 二、确认作业、主要作业和作业中心,并建 立作业成本库,将各个资源库汇集的价值分 配到各个作业成本库: 三、将各作业成本库价值分配计入最终产品 或劳务成本计算单,计算完工产品或劳务成本。
二、生产费用的分配: (一)原材料费用的分配 1. 直接材料 2. 间接材料 (二)工资的分配 1. 直接人工 2. 间接人工 (三)制造费用的分配 制造费用包括:
第三节
分批法
一、分批法概念及适用范围:
二、分批法应用实例:
第四节
分布法
一、分步法概念及其适用范围:
二、分步法应用实例:
第三章
作业成本法
五、可避免成本与不可避免成本: 1. 可避免成本 2. 不可避免成本 六、沉没成本:
七、机会成本 八、增量成本和边际成本: 1. 增量成本 2. 边际成本
第二节 传统产品成本计算
一、产品成本的作用: 1. 物资流 2. 价值流 (一)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可以正确反映企业 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产品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一项重要 因素 (三)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可以为企业管理提供 重要的数据资料
二、如何利用财务会计信息: ⑴ 财务会计核算方法 ⑵ 财务会计资料
⑶ 分析财务会计资料: ⑷ 根据管理会计需要重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 ① 作业成本法 ② 标准成本法 三、如何利用财务报表: 1. 资产负债表 2. 损益表(利润表) 3. 现金流量表
第三节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和联系
一、管理会计的概念: 二、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
第二章 成本分类与成本计算原理
本章要点: 1. 掌握各种成本的概念 2. 掌握传统成本计算中生产费用的分配 3. 掌握制造费用的分配 4. 掌握分批法和分步法的原理
第一节
成本分类
一、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1. 直接成本 2. 间接成本
二、期间成本和产品成本: 1. 期间成本 2. 产品成本
三、成本性态: 1. 变动成本 2. 固定成本 3. 混合成本 四、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 1. 相关成本 2. 无关成本
本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英合作商务 管理专业与金融管理专业课程之一. 本课程由十章内容组成,其中重点章节有: 第三章 作业成本法 第四章 变动成本法 第五章 本量利分析 第六章 经营决策 第七章 投资决策
考试题型: 题型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分值
20分(每小题1分) 40分
简答题
40分
要求与期望
课前做好课前预习 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认真做好课后复习 认识做好模拟试卷和历年真 题
第一章
管理会计概述
本章要点: 1. 理解管理过程的内容 2. 掌握会计信息系统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构成及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之间 存在的关系 3. 掌握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 4. 掌握决策的概念、分类和程序
2.作业成本计算法下分配间接费用遵循的原则:
⑴ 资源 ⑵ 资源动因 ⑶ 作业动因
第二节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一、作业: (生产作业的四种类型) (一)水平作业 (二)批量作业 (三)产品水平作业 (四)能力水平作业
二、作业成本动因: 掌握作业种类及其作业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 指决定成本发生的那些重要的活动或事 项。它可以是一个事项、一项活动或作业。
1. 从服务对象方面: 财务会计向企业外部的利害关系者比如投 资者、政府机关(税务局)债权人(银行) 提供相关的信息服务,称为外部会计; 管理会计向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提供相关经 济信息,称为内部会计;
2. 从制定的依据方面 财务会计应遵守General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GAAP)并结合我国的《会计法》 《企业会计准则》--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 准则等各种会计制度以及相关的财经法规的 规定来制定; 管理会计不受规则框架限制,不受GAAP和 会计制度的制约;
第一节
管理过程
一、计划和控制: 计划和控制之间的关系: 二、组织: ⑴ 组织机构(有形的) ⑵ 组织活动 (无形的)
三、沟通: ⑴ 财务会计信息系统 ⑵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四、激励: 管理会计在激励过程中需要做的工作。
第二节
会计信息系统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 ⑴ 财务会计 ⑵ 管理会计 ⑶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算账)
3.从信息的类型方面: 财务会计的对外财务报表是建立在历史成 本的基础上,反映的是过去发生的经济业务 这就要求提供的信息必须是可靠,客观; 管理会计是预测未来,提供的信息是具有 前瞻性的,所提供的信息可以不那么精确, 而更看重的是及时性和有效性;
4. 从时间范围来看: 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会计报表是按一定的期 间来制定的,一般按月、季、年度 管理会计所提供的报表不受时间限制,是 根据管理的需要,可以按小时、天、周、月 季、年等来制定;可以编制过去某一时间的 报表,也可以编制未来某一期间的报表;
第四节
决策过程
一、决策的概念: 决策包含的四个内容: 二、决策的类型: (一)按风险的程度 (二)按决策的层次 (三)按时间的长短
三、决策的程序: (一)根据企业经验情况提出问题 (二)确定要解决问题的目标 (三)提出达到目标的备选方案 (四)分析、评价、对比各种方案 (五)考虑各种非计量因素、拟订择优标准 选择最优方案 (六)组织、实际决策方案 (七) 跟踪、检查方案的正确性、及时反 馈信息
本章要点: 1. 掌握作业和作业成本动因的概念 2. 掌握作业成本计算的原理 3. 掌握作业分析的步骤及作业管理的方法
第一节
作业成本法概述
一、企业是由一系列作业构成的价值链: 1. 投入作业 2. 生产作业 3. 产出作业 4.管理作业
二、作业成本计算: 1.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会计之间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