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别记》原文及翻译
华山后记原文及翻译
华山后记原文及翻译原文:华山后记袁宏道(明)从玉泉院至青柯坪,东西皆石壁,涧水萦洄山。
逾张超谷,壁乃峭。
至希峡,石忽具态,摩云缀日,压叠而上行,大石累累卧涧中,水不得直去,则跃舞飞鸣,与山挣奇于一罅之内。
至青柯坪,西峰斗绝出,诸山忽若屏息,奇者平,高者俯,若童子之见严师,不知其气之微也。
西峰之奇,在水帘洞,远视见窦,下有丹石,瀑布]之。
千尺瞳而上,大奇则大险,小奇则小险,寸寸焉如弱夫之挽劲弩。
至苍龙岭,千仞一脊,仄仄如蜕龙之骨,四匝峰峦映带,秀不可壮。
游者至此,如以片板浮颠浪之中,不复谋目矣。
然其奇可直一死也。
若日月岩前方石,峭壁直上,止险耳,无他奇也。
逾岭路绝,折身反度,其险更甚,而不名者,不甚修也。
过王将军树。
度桥至通天门,险乃尽。
山自仙人拇始为岳,岳以内若自为天地者。
诸曜平视得人间之半。
其地微肤,长松桧,污处齐云台峰顶。
云台直北,当如瞳时,犹干霄,诸峰之在云台下者,犹矗矗也。
南上即落雁峰,千山环之如羽林执戟貌,山皆奇峭,锋锷林林,一锋直背如轮,若与峰争秀。
渭水东行,与黄河合,下见树影。
东峰即玉女峰也。
祠玉女者,乃峰之一臂,所谓洗头盆,亦渴而浅,而东峰有之,圆滑深洁,锡以盘名亦称。
西峰最幽奥,石态生动,有石叶如莲瓣,覆崖巅,其下有龟却立,昂首如欲行,盖叶上物也,是即所谓莲花峰亦。
玉井在峰足,二十八潭圆转而下,瀑布上流也,恨不于雨后观之。
山壁树如错绣,鸟语从隙中来,云无鸟者。
洞少天成,然整洁可居,庐舍亦有,而黄冠不至,岁一至,以馆香客耳。
山灵之寂寞无侣可知矣。
翻译:从玉泉院到青柯坪,东西都是石壁,山涧里的水环绕曲折地流出来。
越过张超谷,山壁变得陡峭。
到了青柯坪,西边的山峰陡然绝出,群山好像忽然屏住气息,像童子见到严厉的老师,不觉间气息变得微弱。
西峰的奇特在水帘洞,远看可以看到洞,(洞)下面有红色的石头,瀑布覆盖着它。
到了苍龙岭,四周峰峦相互衬托,景色秀美无法描绘。
经过五将军树,渡过桥到通天门,险峻的地方就到头了。
《终南别业》原文和翻译译文
《终南别业》原文和翻译译文1、《终南别业》原文和翻译译文《终南别业》原文和翻译终南别业王维唐中岁①颇好道②,晚家③南山⑧陲④。
兴来每独往,胜事⑤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⑥林叟⑦,谈笑无还期。
解释①中年。
②这里指佛理。
③安家。
④边缘,旁边。
⑤美好的事⑥遇见。
⑦老翁⑧即终南山文体本诗属于近体诗中的五律,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
近人俞陛云在《诗境浅说》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
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
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
”译文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自己)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常游山水。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兴致来了,就独自一人前往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种美好的事只能自得其乐。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偶然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就与他谈论山间水边之事,相与留连,忘了回去的时间。
【韵译】: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2、王安石《读《江南录》》原文及翻译译文王安石《读《江南录》》原文及翻译王安石原文:故散骑常侍徐公铉奉太宗命撰《江南录》,至李氏亡国之际,不言其君之过,但以历数①存亡论之。
虽有愧于实录,其于《春秋》之义②,箕子之说③,徐氏录为得焉。
然吾闻国之将亡必有大恶,恶者无大于杀忠臣。
国君无道,不杀忠臣,虽不至于治,亦不至于亡。
纣为君,至暴矣,武王观兵于孟津,诸侯请伐纣,武王曰:“未可。
”及闻其杀王子比干,然后知其将亡也,一举而胜焉。
季梁在随,随人虽乱,楚人不敢加兵。
虞以不用宫之奇之言,晋人始有纳璧假道之谋④。
寇准的华山原文翻译及赏析
寇准的华山原文翻译及赏析【原作】华山——[宋] 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注释】齐:平齐,即一般高,一样高。
回首:回头,低头看。
【古诗今译】站在高高的华山之上,只有蓝天在我们的头顶,再没有别的山能与它比高低。
抬头仰望苍穹,太陽仿佛近在眼前;低头俯视脚下,只有蒸腾缭绕的云雾在半山腰弥漫。
【赏析】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
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发奋读书,十九岁登进士第,官至宰相。
他的诗多清新之句,有《寇忠愍(mǐn,古同“悯”)公诗集》(亦即《巴东集》)传世。
《华山》是寇准七岁时的咏诗。
寇准,是北宋时期的一个稀世神童,他聪慧过人,才思敏捷,出口成章。
据史书记载,寇准小时候,其父大宴宾客,饮酒正酣,客人请小寇准以附近华山为题,作《咏华山》诗,寇准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随口吟出了这首传为千古佳话的五言绝句。
这是一首即景即情之作,每一句都突出了华山的高峻陡峭,气势不凡,显得贴合山势,准确传神,可谓是难能可贵的佳作。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这两句诗意思是说,比华山高的只有蓝天,也没有任何一座山峰能与之平齐,极写华山巍峨高一耸之非常。
其中“只有”一词说明了华山极高,再比华山高的就只有那蓝天了;“更无”说明华山是唯一最高的山峰,再没有任何一座山峰能与之平起平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这两句意思是说,当你站在高高的山顶的时候,抬起头来仰望苍穹,红日仿佛就在你的头顶上;低头俯瞰脚下,蒸腾的`云雾正在半山腰缭绕弥漫。
“红日”后之“近”字,“白云”后之“低”字,都极有力地衬托了华山的高一耸与陡峭。
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两点值得我们借鉴,一是对仗工整、严谨,没有一丝一毫的刀斧痕迹。
二是炼字精准,不着任何痕迹地衬托了华山的高一耸、巍峨与陡峭,如前两句中的“只有”、“更无”和后两句中的“近”、“低”,都用得十分精准,十分巧妙。
有关华山的诗
有关华山的诗1、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宋代寇准《咏华山》译文:华山的上面只有青天,世上更是找不到和它齐平的山。
2、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唐代韩愈《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译文:荆山刚刚越过华山迎面来,红日东升潼关也四门大开。
3、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
——两汉佚名《孔雀东南飞》译文:两家要求将他们夫妻二人合葬,结果合葬在华山旁。
4、峰顶高眠灵药熟,自无霜雪上人头。
——唐代李洞《华山》译文:高眠于峰顶之上,灵药自然成熟,从此头顶再也没有白头发。
5、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
——唐代贾岛《送田卓入华山》译文:瀑布高耸,在这瀑布旁边有一座草堂。
扩展资料华山(Mount Hua),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和“华夏”之“华”,就源于华山。
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省会西安以东120千米处。
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
华山是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
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
这一成果首先被孙中山所引用,创立“中华民国”。
据清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和历代专家学者考证:华夏民族最初形成并居住于“华山之周”,名其国土曰华,其后人迹所至,遍及九州,华之名始广。
华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为“第四洞天”,也是中国民间广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岳华山君神。
共有72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都龙庙、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著名的道教高人。
1982年,华山被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1年,华山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四十佳旅游胜地之一;1999年,华山被中央文明委、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2004年,华山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2011年,华山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袁宏道《灵岩》原文及翻译译文
袁宏道《灵岩》原文及翻译译文《袁宏道《灵岩》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袁宏道《灵岩》原文及翻译译文袁宏道《灵岩》原文及翻译袁宏道原文:灵岩一名砚石,《越绝书》云:“吴人于砚石山作馆娃宫。
”即其处也。
山腰有吴王井二:一圆井,日池也;一八角井,月池也。
周遭石光如镜,细腻无驳蚀,有泉常清,莹晶可爱,所谓银床素绠①,已不知化为何物。
其问挈军持瓶钵而至者,仅仅一二山僧,出没于衰草寒烟之中而已矣。
悲哉!有池曰砚池,旱岁不竭。
或曰即玩华池也。
登琴台,见太湖诸山,如百千螺髻,出没银涛中,亦区内绝境。
山上旧有响屧廊,盈谷皆松,而廊下松最盛,每冲飙至,声若飞涛。
余笑谓僧曰:“此美人环佩钗钏声,若受具戒乎?宜避去。
”僧瞠目不知所谓。
石上有西施履迹,余命小奚②,以袖拂之,奚皆徘徊色动。
碧镱缃钩③,宛然石髬中,虽复铁石作肝,能不魂销心死?色之于人甚矣哉!山仄有西施洞,洞中石貌甚粗丑,不免唐突。
或云石室,吴王所以囚范蠡也。
僧为余言:其下洼处,为东西画船湖,吴王与西施泛舟之所。
采香径在山前十里,望之若在山足,其直如箭,吴宫美人种香处也。
山下有石可为砚,其色深紫,佳者殆不减歙溪④。
米氏《砚史》云:“蠖村石理粗,发墨不糁。
”即此石也。
山之得名,盖以此,然在今搜伐殆尽,石亦无复佳者矣。
嗟乎,山河绵邈,粉黛若新。
椒华沉彩,竟虚待月之帘;夸骨埋香,谁作双鸾之雾?既已化为灰尘白杨青草矣。
百世之后,幽人逸士犹伤心寂寞之香趺,断肠虚无之画屧,矧夫看花长洲之苑,拥翠白玉之床者,其情景当何如哉?夫齐国有不嫁之姊妹⑤,仲父⑥云无害霸;蜀国无倾国之美人,刘禅竞为俘虏。
亡国之罪,岂独在色?向使库无湛卢⑦之藏,潮无鸱夷⑧之恨,越虽进百西施何益哉!(取材于《袁宏道集笺校》)【注】①银床素绠:指井栏与井绳。
②小奚:即“小奚儿”,小童儿。
③碧镱缃钩:青色鞋缘和浅黄色鞋扣。
④歙溪:地名,所产石砚石质优良。
华山后记译文及注释
华山后记译文及注释《华山后记》嘿,你知道华山吗?那可是超级厉害的一座山呢!我去华山玩过一次,回来就想把这事儿好好给大家说说。
我去华山的时候,那心情就像要去探险一样,激动得不行。
华山啊,它就像一个超级大的巨人,高高地站在那儿,看起来特别威严。
我刚到华山脚下,就看到好多好多人,有像我一样的小孩子,还有大人呢。
大家都仰着头看着华山,那眼神就好像在看一个超级大明星。
我当时就想,这华山肯定有什么特别的魔力,把这么多人都吸引过来了。
我跟着爸爸妈妈开始往山上爬。
那山路啊,弯弯曲曲的,就像一条大蛇在山上爬来爬去。
有些地方特别陡,我都有点害怕了。
我就对爸爸说:“爸爸,这路好难走啊,我们能不能休息一下呀?”爸爸笑着说:“孩子啊,这才刚开始呢,坚持一下,你看那些大哥哥大姐姐都还在努力往上爬呢。
”我听了爸爸的话,就又鼓起了勇气。
一路上,我看到了好多奇怪的石头。
有的石头像一只大猴子,蹲在那儿,好像在看什么东西;有的石头像一个大馒头,我当时还开玩笑说,这是不是神仙吃的馒头掉下来变成石头了呀。
旁边有个小姐姐听到我的话,都笑了起来,说我真有趣。
爬着爬着,我们到了一个很窄的地方,那地方叫什么“擦耳崖”。
哎呀,我走在那儿的时候,感觉耳朵都要擦到山壁了呢。
我心里想,这华山怎么这么调皮啊,弄这么个窄窄的地方。
不过我也觉得特别好玩,就像在玩一个很刺激的游戏。
再往上走,就到了长空栈道。
我的天呐,那栈道就像一条细细的线挂在悬崖上。
我看到有几个叔叔在上面走,我就问妈妈:“妈妈,他们不害怕吗?”妈妈说:“他们很勇敢呢,不过我们可不敢走这个。
”我当时就特别佩服那些叔叔,觉得他们就像超级英雄一样。
当我终于爬到了山顶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就像征服了全世界一样。
从山顶往下看,那景色简直太美了。
山下面的东西都变得好小好小,就像小蚂蚁一样。
我大声地喊:“华山,我来啦!”我的声音在山谷里回荡,好像华山也在回应我一样。
关于华山,我还知道一些故事呢。
我听别人说,华山是有神仙住过的地方。
袁宏道《湘湖》原文及翻译译文
袁宏道《湘湖》原文及翻译译文1、袁宏道《湘湖》原文及翻译译文袁宏道《湘湖》原文及翻译袁宏道原文:①萧山樱桃、鸷鸟、莼菜皆知名,而莼尤美。
莼采自西湖,浸湘湖一宿然后佳。
若浸他湖便无味。
浸处亦无多地,方圆仅得数十丈许。
其根如荇,其叶微类初出水荷钱,其枝丫如珊瑚,而细又如鹿角菜。
其冻如冰,如白胶,附枝叶间,清液泠泠欲滴。
其味香粹滑柔,略如鱼髓蟹脂,而清轻远胜。
半日而味变,一日而味尽,比之荔枝,尤觉娇脆矣。
其品可以宠莲嬖藕,无得当者,惟花中之兰,果中之杨梅,可异类作配耳。
惜乎此物东不逾绍,西不过钱塘江,不能远去,以故世无知者。
余往仕吴,问吴人:“张翰莼作何状?”吴人无以对。
果若尔,季鹰弃官,不为折本矣。
然莼以春暮生,入夏数日而尽,秋风鲈鱼将无非是,抑千里湖中别有一种莼耶?②湘湖在萧山城外,四匝皆山。
余游时,正值湖水为渔者所盗,湖面甚狭,行数里,即返舟。
同行陶公望、王静虚,旧向余夸湘湖者,皆大惭失望。
译文:①萧山的樱桃、鸷鸟、莼菜都远近闻名,尤以莼菜为美。
莼菜采自西湖,在湘湖浸泡一宿之后才为佳品。
湘湖能浸泡的地方也不多,方圆也就仅几十丈上下。
莼菜的根如荇菜,叶子有点像刚出水面的小荷叶,它的枝丫就像珊瑚,细细的样子又像鹿角菜。
它的嫩茎和叶背部有胶状透明物质,像冰,像白胶,附着在枝叶之间,汁液透明清凉欲滴。
它入口香脆滑柔,有点像鱼髓蟹脂,可是那种清香的味道又绝非鱼髓蟹脂可比。
出水经半天味道就变了,经一天味道全无,与荔枝相比,感觉更要娇嫩脆弱。
莼菜品性即使推崇莲藕与之媲美也不够得当,只有百花中的兰花,水果中杨梅,从异类的角度权且能与之相配。
可惜莼菜生长范围向东不过绍兴,向西不过钱塘江,不能远离这个生长区域,所以世人很少了解这种植物。
我去吴地任职,问吴人:“张翰钟情的莼菜是什么样子的?”吴人回答不上来。
果然这样的话,张季鹰为莼菜弃官归乡,不是太赔本了。
莼菜在暮春时节生长,入夏几天就不再有了。
张翰与秋风鲈鱼并提的,难道不是这种莼菜,或者千里湘湖还存有另外一种莼菜?②湘湖在萧山城外,四周有山围绕。
李白《古风(其十九)》古诗全诗赏析
李白《古风(其十九)》古诗全诗赏析《古风·西上莲花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用游仙体写的一首五古,大约作于安禄山攻破洛阳以后。
此诗用卫叔卿的故事暗合自己的遭遇,虚构了一个莲峰插天、明星闪烁的仙境,通过美妙洁净的仙境和血腥污秽的人间这样强烈的对照表现出诗人出世和用世的思想矛盾,表现了诗人独善兼济的思想矛盾和忧国忧民的沉痛感情。
古风其十九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注释】⑴莲花山:即华山西峰,华山因山形似莲花,故名华山,其西峰名莲花峰。
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市。
《华山记》:“山顶有池,生千叶莲花,服之羽化,因曰华山。
”⑵迢迢:远貌。
明星:传说中的华山仙女。
《太平广记》卷五九《集仙录》:“明星玉女者,居华山,服玉浆,白日升天。
”⑶素手:女子洁白的手。
芙蓉:即莲花。
⑷虚步:凌空而行。
蹑:行走,这里是登的意思。
太清:天空。
⑸霓(ní)裳(cháng):虹霓制成的衣裳。
屈原《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
曳(yè)广带:衣裙上拖着宽阔的飘带。
曳,摇曳的意思。
广带,指宽大的、长长的飘带。
⑹云台:云台峰,是华山东北部的高峰,四面陡绝,景色秀丽。
⑺卫叔卿:传说中的仙人。
据《神仙传》载,仙人卫叔卿曾乘云车,驾百鹿去见汉武帝,但武帝只以臣下相待,于是大失所望,飘然离去。
《神仙传》卷八:“卫叔卿者,中山人也,服云母得仙。
汉元封二年……其子度世……共之华山,求寻其父……未到其岭,于绝岩之下,望见其父与数人博戏于石上,紫云郁郁于其上,白玉为床,又有数仙童执幢节立其。
”⑻恍恍:心神不定貌。
⑼紫冥:紫色的天空。
⑽洛阳川:洛阳伊洛河一带的平原。
⑾茫茫:极言安史叛军之多,遍布洛阳城及其原野。
胡兵:指安史叛军,以安禄山为胡人,故称其叛军为“胡兵”。
⑿豺狼:喻指安史叛军。
郑谷《华山》原文及翻译赏析
郑谷《华山》原文及翻译赏析
华山原文:
峭仞耸巍巍,晴岚染近畿。孤高不可状,图写尽应非。绝顶神仙会,半空鸾鹤归。云台分远霭,树谷隐斜晖。坠石连村响,狂雷发庙威。气中寒渭阔,影外白楼微。云对莲花落,泉横露掌飞。乳悬危磴滑,樵彻上方稀。淡泊生真趣,逍遥息世机。野花明涧路,春藓涩松围。远洞时闻磬,群僧昼掩扉。他年洗尘骨,香火愿相依。 诗词作品:华山 诗词作பைடு நூலகம்:【唐代】郑谷
【最新】华山别记阅读答案-word范文 (2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华山别记阅读答案篇一:201X届高考语文复习训练题16 Word版含答案]《第16讲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训练题1. (福建省福州一中201X届下学期高三年级高考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华山别记袁宏道少时,偕中弟读书长安之杜庄,伯修出王安道《华山记》相示,三人起舞松影下,念何日当作三峰客?无何,家君同侍御龚公惟长从蒲坂回,云登华至青柯坪,险不可止,逾此则昌黎投书处。
余私语中弟,近日于鳞诸公,皆造其幽,彼独非趾臂乎?然心知望崖者十九矣。
余既登天目,与陶周望商略山水胜处。
周望曰:“闻三峰最胜,此生那得至?”后余从家.君游嵾上,有数衲自华来,道其险甚具。
指余体曰:“如公决不可登。
”余愤其言,然不能夺。
.今年以典试入秦,见人辄问三峰险处。
而登者绝少,唯汪右辖以虚、曹司理远生、杨长安修龄,曾一至其颠。
然面矜而口呿,似未尝以造极见许也。
余至华阴,与朱武选非二约,索犯死一往。
既宿青柯坪,导者引至千尺?,见细枝柴其上,顶如覆铛,天际一隙,不觉心怖。
因思少年学骑马,有教余攀鬣蹙镫者,心益怯,后有善驰者谓余曰:“子意在马先,常恨霜蹄之不速,则驰聚如意矣。
”余大悟,试之良验。
今之教余拾级勿下视者,皆助余怯者也。
余手有繘,足有衔,何虞?吾三十年置而不去怀者,慕其崄耳。
若平莫如地上矣,安所用.之?扪级而登,唯恐崄之不至,或坐或立,与非二道山中旧事,若都不经意者。
顷之越绝崖,逾沟,度苍龙岭,岭尽至峰足,地稍平衍。
余意倦,百步一休,从者相谓:“何前捷而后涩也?”余曰:“蹈危者以气,善一而怖十,绝在险也;怖一而喜十,绝在奇也。
吾忘吾足矣,去危即.夷,以力相角,此舆卒之长,何有于我哉?”下舂乃跻南峰之颠,与非二席峰头待月。
是日也,天无纤翳,青崖红树,夕阳佳月,各毕其能,以娱游客。
游华山文言文翻译
余游华山,山势巍峨,气象万千。
自长安西行,逾关中,至华阴,途中山川壮丽,草木葱茏。
华岳高耸,如天柱撑天,实为奇观。
华山之巅,有“五岳之首”之称。
余攀山而上,沿途奇峰异石,幽洞清泉,令人目不暇接。
初登山,见一石壁,镌刻“华山天下第一山”七字,气势磅礴,令人肃然起敬。
行至中峰,山势愈发险峻。
此处有“长空栈道”,仅容一人行走,两侧悬崖峭壁,令人心惊胆战。
余小心翼翼地走在栈道上,只见脚下云雾缭绕,宛如仙境。
途中,遇一山洞,洞口刻有“天梯”二字,余攀爬而上,顿觉呼吸急促,心跳加速。
洞内石阶曲折,宛如天梯,令人叹为观止。
再往上,至南峰,山势渐缓。
此处有一巨石,名为“莲花峰”,形似莲花,颇为壮观。
余立于石上,俯瞰四周,群山起伏,云海茫茫,令人心旷神怡。
游览之余,余驻足山间,品味华山之美。
此处景色,既有雄伟壮观,又有清幽雅致。
余不禁感叹:华山之奇,实为天地造化之妙!夜幕降临,余宿于山间一古寺。
寺内古树参天,古井清澈,环境幽静。
夜深人静之时,仰望星空,繁星点点,仿佛触手可及。
余感慨万千,此行不虚。
次日,余继续攀登。
至东峰,见一巨石,形似猛虎,名为“虎头岩”。
余攀爬至岩顶,俯瞰群山,心旷神怡。
此时,东方渐露鱼肚白,山间云雾缭绕,宛如仙境。
游览华山,实为一生难忘之事。
此行使余领略了华山之雄伟,感受了天地之神奇。
余深知,此行虽短,但收获颇丰。
华山之美,令人陶醉,令人神往。
归途中,余不禁想起那句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华山,实为我国一大奇观,令人赞叹不已。
余愿将此行所见所闻,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领略华山之美。
总之,此次华山之行,使余受益匪浅。
余将永远铭记这段美好的回忆,愿华山之美,永远流传于世。
乔光烈《登华山记(节选)》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乔光烈《登华山记(节选)》原文,注释,译文,赏析乔光烈:登华山记(节选)乔光烈岳有五,而太华之神秀,冠于嵩衡岱宗。
《山海经》谓其削成四方,高五千仞。
峻极天表,险绝人境,称名山之宗。
岳东西南凡三峰。
其南峰为莲花,视两峰愈甚。
然自下望之,三峰隐合,常如一峰。
隆隆正起,若古章甫冠状。
必登其岭,则分明对出。
类菡萏葩敷瓣坼,故谓之岳莲矣。
……由第一关至坪,多幽壑曲涧,而张超之谷、车箱之潭、种药之坪、壶公之台,在山麓者,皆左右绕焉。
逾坪而上,为十八盘。
以山最陡崱,必旋盘十有八折,乃得升。
故以名之盘。
既尽为青柯坪,地坦以舒,草木鲜茂。
中列祠宇。
有馆曰青柯。
计距玉泉,已二十里矣。
登岳者至此,甫及其半,必坐息少休,然自第一关来,虽崎嵚塞侧,尚可僦土人之健且习于险者,以篮舆舁至坪所。
过此则千尺幢。
一峰直上,中陷如霤,步不得施。
《水经注》谓之天井者也。
非易装短衣,仰挽铁絙,趾蹋绝壁,如猿猱攀援,度终不可能上。
以故,游者惮其艰,至青柯坪,往往辄止。
余既度,仰见天光,如从井中出,为之汗涊力疲。
勉而前,历百尺峡。
东北行二里,过二仙桥,见铁杙横贯壁中。
上架木板,为飞梁,下瞰无底。
度者面崖攀锁,屏息瞑视,践板以过。
板不盈尺,蹑之振振然,益危惴。
念昔时凿悬度,施穷人力,疑鬼神所为。
自桥益进,为老君犁沟,为阎王碥、苍龙岭。
岭两山中断,溪深不测。
有石若桥者,南北相属,通往来径。
凡长二丈许,形椭以削,类天台石梁,望者心悸。
然必度此,乃得至岳上。
余既登太顶,谒显灵宫,观玉女井、仰天池,即《图经》所为太乙池者,水才一泓,冬夏不盈耗。
顾瞻仙掌,指拇朗列,如抵如擎。
俯视瀑布,从百尺峡下垂,玉虹沉沉,倒银汉而挂天绅矣。
远望河渭,细仅萦线。
其南连山奔峭,如海涛起没无际,莫知纪极。
……比甚暮,仍还止院中,剪灯取酒,兴益清旷,不复思睡,风泉竹树,吹万之声;烟晖日景,变眩之色;岭蹊曲径,窈窕之趣;洞姿百态,诡俶之观;蹬危梯,涩缒曳之险。
凡升降上下之得于岳者,悉集乎前,若目犹载之,意犹领之也。
游华山记原文及翻译
游华山记原文及翻译我今天和朋友一起去了华山,这里有很多著名的景点,我们看到了很多漂亮的风景,也感受到了华山的文化气息。
早上我们到达华山,首先去了玉泉院,那里有清凉台和望仙亭。
清凉台是一座凉亭,站在上面可以看到整个玉泉寺,很壮观。
望仙亭是一座小亭子,上面有个石头像,传说可以许愿。
我们都许了愿望,希望可以实现。
接着我们走到了东峰顶,那里有个非常有名的悬空寺。
悬空寺是挂在悬崖上的,感觉非常神奇。
里面有佛像和香炉,还有一位和尚在那里守卫。
下来后,我们去了著名的金锁关,那里有一个传说,说是只有一对真心相爱的人才可以走过去。
我们两个朋友都走过去了,看来我们是真心相爱的好朋友呢!最后我们爬上了北峰顶,那里有个神奇的岩石叫做天柱峰。
站在上面可以看到山下的风景和一片蓝天,真是太美了!我们今天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日子,华山真是一个值得游玩的地方。
原文来源:华山风景名胜区官网The Original Text and Translation of Visiting HuashanToday, I went to Huashan with my friend. There are many famous attractions here, and we saw a lot of beautiful scenery and felt the cultural atmosphere of Huashan.In the morning, we arrived at Huashan and first went to Yuquan Temple, where there is a Qingliang Pavilion and a Wangxian Pavilion. Qingliang Pavilion is a cool pavilion, standing on it can see the whole Yuquan Temple, very spectacular. Wangxian Pavilion is a small pavilion with a stone statue on it. It is said that wishes can be made. We both made wishes, hoping they can be realized.Then we walked to the east peak, where there is a very famous suspended temple. The suspended temple is hanging on the cliff, feeling very magical. There are Buddha statues and incense burners inside, and a monk guarding there.Finally, we climbed to the top of the North Peak, where there is a magical rock called Tianzhu Peak. Standing on it, you can see the scenery of the mountain and a blue sky, it is so beautiful!We had a meaningful day today, and Huashan is really a place worth visiting.Original source: Huashan Scenic Area Official Website。
古风·其十九原文、翻译、赏析
古风·其十九原文、翻译、赏析古风·其十九原文、翻译、赏析古风·其十九原文、翻译、赏析1原文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译文西岳华山莲花峰上,仙女光芒如同明星。
素手握着皎洁芙蓉,袅袅而行太空之中。
身穿霓裳广带飘逸,云彩一样飘然升空。
约我登上彩云高台,高揖双手拜卫叔卿。
惶惶忽忽跟他们去,乘鸿雁到紫色天廷。
不经意看洛阳平原,到处都是安禄山兵。
尸骨遍野血流成河,叛军叛臣都把官封。
注释1.莲花山:华山的最高峰莲花峰。
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市。
《华山记》:"山顶有池,生千叶莲花,服之羽化,因曰华山。
"2.明星:传说中的华山仙女。
《太平广记》卷五九《集仙录》:"明星玉女者,居华山,服玉浆,白日升天。
"3.虚步:凌空而行。
蹑:行走。
太清:天空。
4.霓裳:用云霓做的衣裙。
屈原《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
曳广带:衣裙上拖着宽阔的飘带。
5.云台:云台峰,是华山东北部的高峰,四面陡绝,景色秀丽。
6.卫叔卿:传说中的仙人。
据《神仙传》载,仙人卫叔卿曾乘云车,驾百鹿去见汉武帝,但武帝只以臣下相待,于是大失所望,飘然离去。
《神仙传》卷八:"卫叔卿者,中山人也,服云母得仙。
汉元封二年……其子度世……共之华山,求寻其父……未到其岭,于绝岩之下,望见其父与数人博戏于石上,紫云郁郁于其上,白玉为床,又有数仙童执幢节立其。
7.紫冥:高空。
8.洛阳川:泛指中原一带。
走:奔跑。
9.豺狼:比喻安史叛军。
冠缨:穿戴上官吏的衣帽。
赏析此诗大约写于安禄山攻破中原之时。
这是一首用游仙体写的古诗,诗中表现了诗人独善兼济的思想矛盾和忧国忧民的沉痛感情。
诗人在想象中登上西岳华山的最高峰莲花峰,远远看见了明星仙女。
华山唐李洞诗大意
华山唐李洞诗大意
《华山》是唐代诗人李洞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原文如下:
《华山》
唐·李洞
碧山长冻地长秋,日夕泉源聒华州。
万户烟侵关令宅,四时云在使君楼。
风驱雷电临河震,鹤引神仙出月游。
峰顶高眠灵药熟,自无霜雪上人头。
译文:
地处寒秋季节,碧山长时间被寒冷笼罩,傍晚时分,泉源发出的声音,打扰了华州的居民。
烟雾弥漫,扩散到了关令的宅邸,四季都有云雾盘绕在使君的楼阁。
大风之后紧跟着雷电来临,震动着整个山河大地,一只仙鹤引领着神仙出来在月光下自由翱翔。
山峰的顶端高高地熟睡着灵芝仙草,它们已成熟可采,(得此灵药)自然能够保佑我们不被霜雪
的寒邪所侵袭。
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色和神奇的仙境为主题。
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神奇。
诗中的碧山、泉源、关令宅、使君楼等地名和事物,营造了一个虚幻的仙境氛围。
风、雷电、鹤和神仙的形象,使整首诗充满了神秘感和想象力。
诗人通过对山峰顶端的灵药的描写,表达了山中宝物的丰富和独特。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华丽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神奇美丽的仙境画卷。
咏华山的译文
咏华山的译文不局限于古代,中国文化中有许多名山,其中华山是我国五岳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华山的雄伟壮观和壮丽的自然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和文学家的目光。
下面是对华山的译文。
希望通过这个译文,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华山的美丽。
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是中国名山中的瑰宝。
它是由华山、紫华峰、封禅台、南峰、北峰五座大山组成的。
华山又被称为“西岳”,因为它是中国五岳之中的西岳。
华山以其绝妙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
译文:华山——西岳的瑰宝华山,陕西华阴市的明珠,中国名山五岳中的绝世奇观。
华山,紫华峰、封禅台、南峰、北峰等山峰巧夺天工,共同构成了华山的壮丽景色。
将华山赋予了“西岳”的美誉,尽显绮丽的自然美景。
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自然环境都使其成为中国最为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它以险峻、雄伟而著称。
华山的山峰高耸入云,峭壁陡峭,形成了令人惊叹的美景。
登上华山,一路上充满了兴奋与挑战。
拾级而上,踩在崎岖的山道上,两旁是陡峭的悬崖峭壁,虽然危险,但也正是这种危险感让人心生敬畏。
每到山顶,俯瞰山下的美景,触摸蓬勃的风、欣赏迷人的云海,无不教人心旷神怡。
华山的美景吸引了无数文学家和诗人的目光,他们用文字将这里的壮丽表达出来。
他们将华山的壮丽与险峻形象化,通过对华山的描绘,可以感受到华山的神秘与魅力。
从古代到现代,无数作品都对华山进行了咏史。
华山被尊为五岳中的瑰宝,它以其绝世的壮美和壮观的自然景色而闻名于世。
登上华山,可以饱览群山之美,触摸属于大自然的力量。
站在山顶,远眺山水交错的壮丽画面,会使人不禁为之倾倒。
站在华山顶峰,触摸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到无限的震撼。
华山的美景,不仅仅是一道自然风景线,更是人们向往的心灵净土。
华山的译文,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华山的美丽与壮丽。
华山以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秀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希望这篇译文能够将华山的魅力传达给更多的人,让大家感受到华山的神秘与美丽。
游华山记文言文
游华山记文言文1. 游华山记文言文翻译《游玉华山记》宋.张缗由宜君县西南行四十里,有山夹道而来者,玉华也。
其南曰野火谷,有石常燃,望之如爨烟,而莫知其所自也。
野火之西曰凤皇谷,则唐置宫之故地也。
今其尺垣只瓦无有存者,过而览之,但见野田荒草而榛荆也。
其西曰珊瑚谷,盖尝有别殿在焉。
珊瑚之北曰兰芝谷,昔太宗诏沙门玄奘者译经于此,其始曰肃成殿,后废而为寺云。
中有石岩崭然有成,下有凿室,可容数十人,有泉悬焉,势若飞雨;有松十八,环其侧,皆生石上,高可十寻,端如植笔。
其西且南有崖曰驻銮,其始入也,双壁屹然,如削石而成,既至其处,若视瓮。
侧有泉飞而下,如悬布,如喷珠,其名曰水帘。
稍北,有崖与泉,亦若是而差小焉。
治平三年夏五月丁巳,余与六人者来游,乃相与坐石荫松,听泉而饮之。
已而,览故宫以徘徊,问遗事于田老。
方嚣然不欲归,而余与六人者,或有官守,或以事牵,其势不可久留,既宿而遂去。
然而,相视有不足之色。
余为之言曰:夫山林泉石之乐,奇伟之游,常在乎穷僻之处,而去人迹甚远,故必为野僧方士与夫幽潜之人所据而有也。
然幽潜之人知好之而力不足以营之,惟佛老之说可以动人,故其徒常独有力,而危亭广厦,眺览之娱,莫不为其所先也。
夫以有唐之盛,穷天下之富,建宫于此,随而废没,而杜甫乃其时人,过之且有悲伤之感,至或形于歌诗。
独寺僧之徒,更相传而不息,迄于今而尚存,则虽天下之力,亦有屈于此欤?以太宗之贤,致治之美,宜其愈久而弥传也;今问诸遗老,无所称道。
而彼玄奘者,特一浮屠耳;然说者至为荒怪难知之语,以增大其事。
岂人之情常乐于放僻,而易忘于中正哉?又岂物之盛衰废兴亦各有时,而此特其盛时也欤?斯可为之叹息也。
若夫太宗之贤,天下之力,犹不能长有此也,则吾曹可以一寓目而足矣,又何必以不久留为恨哉。
然荒崖穷谷之崎危,废宫颓址之萧条,虽累岁月,未尝有一二人游焉,而余与六人者同时而来,亦可谓之盛哉!六人者:余兄子坚、弟山径,与太原石继和公美,河东郎几康伯,温陵陈说君豫,西河冀上之冠卿也。
华山生金文言文翻译
昔有《华山生金记》一篇,述其事甚详。
曰:“华山之巅,有石室三,其中一室,名为金室。
金室之内,藏金无数,其色金黄,光泽夺目。
此金非寻常之金,乃天地之精华,日月之精华,凝聚而成,故有异于常金。
”昔人云:“华山生金,非人力所能为。
”盖因华山之金,生于自然,非人工开采。
其金藏于岩壁之间,深不可测,非有神力,难以寻觅。
故古之人,常以华山生金为神迹,视为珍宝,不敢轻易动之。
金室之中,金光闪烁,宛如星河。
每当月黑风高之夜,金光更甚,照耀山巅,如白昼一般。
昔人有诗云:“华山金光夜照天,星河倒影月华鲜。
”此乃形容华山金光之盛,令人神往。
华山生金,非一日之功,乃天地造化之奇。
金之来历,亦有一段传说。
相传,古时天上有金精,因犯天条,被贬下凡间,化为华山之金。
金精化金,藏于岩壁,千年不散,故金室之中,金光熠熠,如神迹一般。
华山之金,不仅色泽金黄,更有神奇之效。
昔人言:“华山之金,可炼丹成仙。
”故古之人,常以此金炼丹,以求长生不老。
然金之珍贵,非同小可,非有真才实学之人,难以得之。
自汉唐以来,华山生金之事,传为佳话。
文人墨客,纷纷登山寻金,欲求一睹其奇。
然华山之险,非同小可,非有胆识之辈,难以攀登。
故华山生金,亦成为天下英雄豪杰试炼之地。
今人登山,虽不能得金,然观其奇景,亦足以为快。
华山之金,虽非人力可求,然其精神,激励后人,不断攀登,追求卓越。
此乃华山生金之真谛,非止于金之珍贵,更在于其精神之传承。
译曰:华山产金,乃古之奇观。
其地险峻,山峰连绵,云雾缭绕,自古以来便是天下奇景。
然而其奇,不仅在于山水之美,更有金之瑰宝,藏于山谷之间,令人惊叹不已。
昔日有《华山产金记》一文,详细记载了其事。
文中说:“华山之巅,有石室三,其中一室,名为金室。
金室之内,藏金无数,其色金黄,光芒耀眼。
此金非寻常之金,乃天地之精华,日月之精华,凝聚而成,故与常金不同。
”古人云:“华山产金,非人力所能为。
”因为华山之金,生于自然,非人工开采。
其金藏于岩石之间,深不可测,非有神力,难以寻找。
华山李洞译文及注释解析
华山李洞译文及注释解析
华山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是中国五大名山之一。
李洞是明朝文学家、华山派祖师,他所著的《华山世师说》是一部重要的文化著作。
华山李洞译文:
华山,山也。
昔者,常蓄性灵之地。
中央有一灵泉,气赋灵山,日夜充盈。
众生从此行念禅定之道,身心自然得滋养。
山势险峻,周崖立刻,有神仙世界之意。
缘此得名华山,可称为“灵峰”。
注释解析:
1. 华山,山也:华山是一座山脉,这里指的是华山这座著名的山峰。
2. 常蓄性灵之地:华山被认为是一个富有灵气的地方。
3. 灵泉:指山中的一处泉水,被认为具有灵气。
4. 气赋灵山:泉水散发出的气息使得山脉本身也充满了灵气。
5. 众生从此行念禅定之道,身心自然得滋养:指人们在华山修行禅定,身心得到滋养和修复。
6. 山势险峻,周崖立刻:山势陡峭,景色壮观。
7. 有神仙世界之意:华山的景色如仙境般神奇。
8. 得名华山:因为山中有灵泉,被称为华山。
9. “灵峰”:是对华山的另外一种称呼,体现了华山的灵气和神秘感。
李洞通过这段文字,描述了华山的特点和所具有的灵气,以及人们在华山修行的好处。
他用丰富的词语描绘了山势险峻、景
色壮观的特点,表达了华山的神奇和灵气。
这段文字充满了诗意,令人陶醉其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山别记》原文及翻译
《华山别记》原文及翻译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华山别记》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袁宏道《华山别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少时,偕中弟①读书长安之杜庄,伯修②出王安道《华山记》相示,三人起舞松影下,念何日当作三峰③客?无何,家君同侍御龚公惟长从蒲坂回,云登华至青柯坪,险不可止,逾此则昌黎投书处④。
余私语中弟,近日于鳞诸公,皆造其幽,彼独非趾臂乎?然心知望崖者十九矣。
余既登天目,与陶周望商略山水胜处。
周望曰:"闻三峰最胜,此生那得至?"后余从家君游嵾上⑤,有数衲自华来,道其险甚具。
指余体曰:"如公决不可登。
"余愤其言,然不能夺。
今年以典试入秦,见人辄问三峰险处。
而登者绝少,唯汪右辖以虚、曹司理远生、杨长安修龄,曾一至其颠。
然面矜而口呿,似未尝以造极见许也。
余至华阴,与朱武选⑥非二约,索犯死一往。
既宿青柯坪,导者引至千尺?,见细枝柴其上,顶如覆铛,天际一隙,不觉心怖。
因思少年学骑马,有教余攀鬣蹙镫⑦者,心益怯,后有善驰者谓余曰:"子意在马先,常恨霜蹄之不速,则驰聚如意矣。
"余大悟,试之良验。
今之教余拾级勿下视者,皆助余怯者也。
余手有繘⑧,足有衔⑨,何虞?吾三十年置而不去怀者,慕其崄⑩耳。
若平莫如地上矣,安所用之?扪级而登,唯恐崄之不至,或坐或立,与非二道山中旧事,若都不经意者。
顷之越绝崖,逾沟,度苍龙岭,岭尽至峰足,地稍平衍。
余意倦,百步一休,从者相谓:"何前捷而后涩也?"余曰:"蹈危者以气,善一而怖十,绝在险也;怖一而喜十,绝在奇也。
吾忘吾足矣,去危即夷,以力相角,此舆卒之长,何有于我哉?"下舂乃跻
南峰之颠,与非二席峰头待月。
是日也,天无纤翳,青崖红树,夕阳佳月,各毕其能,以娱游客。
夜深就枕,月光荡隙如雪,余彷徨不能寐,呼同游樗道人复与至颠。
松影扫石,余意忽动,念吾伯修下世已十年,而惟长亦逝,前日苏潜夫书来,道周望亦物故。
山侣几何人,何见夺之速也?樗道人识余意,乃朗诵《金刚》六如偈,余亦倚松和之。
(选自《袁中郎随笔》)
注释:
①中弟:袁中道,袁宏道的弟弟。
②伯修:袁宗道,袁宏道的哥哥。
③三峰:指华山之莲花、毛女、松桧三山峰。
④昌黎投书处:韩愈被贬谪到潮州,途经华阴,竟然上了华山。
当他返至苍龙岭时,竟畏险大哭,写了一封书信,投到岭旁谷中,欲和家人诀别。
后被华阴县令知悉,连忙用锦被把韩愈包裹起来,用绳索缒到岭下。
如今龙口逸神崖留有"韩退之投书处"胜迹。
⑤嵾上:武当山。
⑥朱武选:即朱非二,袁宏道之友。
⑦攀鬣蹙镫:抓紧马颈上的毛,收紧马镫。
⑧繘:绳索。
⑨衔:这里指台阶。
⑩崄:同"险".
译文:
我年轻的时候,和弟弟袁中道一道在长安读书,到杜庄去,哥哥袁伯修(袁宗道)拿出王安道的《华山记》给我们看,兄弟三人在松影下激动得手舞足蹈,想着哪一天能成为登上华山三山峰的人。
没过多久,父亲和同僚龚惟长从蒲坂回来,说起登华山到青柯坪,(那里)特别险峻,过了青柯坪就是韩愈写遗书的地方。
我私底下对弟弟说,近日于鳞诸位人士,都能到华山的幽深之处,他们难道不是靠自己的脚和手吗?但我心里也知道望着陡立的山边(不敢攀登)的人十人中有九人。
我登上天目山后,和陶周望谈论(天下)山水优美之处。
周
望说:"听说华山的三峰山风景最为优美,这辈子哪里能够到达那个地方?"后来我跟着父亲游览武当山,有几个从华山来的和尚,非常详细地说到华山的险峻。
他们指着我的身体说:"像你这样的人一定不能登上华山。
"我对他们的.话不满,但(他们的话)却不能改变我(登华山)的心意。
今年因为主持考试之事到陕西去,遇见人就询问三山峰险峻之处(的情况)。
攀登三山峰的人很少,只有汪以虚、曹远生、杨修龄曾有一次到达峰顶。
然而(他们)脸色拘谨、口唇张开(神情紧张),好像未曾因到顶点而被称许。
我到了华阴县,与朱非二事先说定,得冒死前去一趟。
在青柯坪过夜后,向导带领我们到了千尺,(抬头)看见细细的枝条覆盖在千尺天井上,天井犹如覆盖的锅,天只剩下一条缝,不觉心中恐怖。
于是(我)想到年轻时学骑马,有人教我抓住马颈上的毛,收紧马镫,我心里就更加害怕。
有擅长骑马的人告诉我:"你意念要在马之前,总是嫌马蹄跑得不够快,那你就可以疾驰如意了。
"后来我恍然大悟,试着这样做,非常灵验。
现在教我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地往上攀登不要朝下看的话,都是在助长我的胆怯。
我手里握着绳索,脚上踩着台阶,有什么好忧虑的?我三十年放在心里而无法忘怀的,就是仰慕华山的险峻。
如果平坦宽阔就如在大地上一样,哪里用得着如此?(这样想之后)我就摸着台阶往上登,唯恐险峻的地方到不了,有时坐着,有时站着,和朱非二聊着华山中的旧闻,好像都很随意似的。
不一会儿(我们)就越过绝崖,越过沟壑,翻苍龙岭,翻过苍龙岭后就到了三山峰峰脚,地稍稍平坦。
我精神有些疲倦,走百步就歇一下,跟随的人就对我说道:"为什么之前走得很快而后来就慢下来了?"我说:"我登上高陡的地方凭借的是勇气,喜欢一鼓作气而惧怕多次停留,只是在于它很险;担心一下子走过而喜欢多次停留,只在于它景色奇特。
我已经忘记了我的脚了,离开了高处到平地,还用力较量的,这是驾车的役夫所擅长的,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呢?"日落时才(我们)登上南峰之巅,与朱非二在峰头等待月亮升起。
这一天,天空没有一丝云,青色的山崖和红色的树木,夕阳和佳月,各自都使出他们的能耐,来使游客快乐。
夜深躺到床上,(看到)
月光在缝隙中晃动犹如白雪,我(起身)走来走去无法入眠,叫上同游的樗道人又到华山之颠。
松树的影子(随风)扫着石头,我心里忽有所动,想到哥哥袁伯修已经去世十年,而惟长也已经故去,前些日子苏潜夫来信,说周望也去世了,那些喜爱华山的朋友与亲人,为什么这么快就被夺走生命呢?樗道人明白我的想法,就朗诵《金刚》六如偈,我也靠着松树与他唱和起来。
作者介绍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
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
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
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诗词特色
公安派重视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袁宏道曾自叙以《打枣竿》等民歌时调为诗,使他“诗眼大开,诗肠大阔,诗集大饶”,认为当时闾里妇孺所唱的《擘破玉》《打枣竿》之类,是“无闻无识真人所作,故多真声”,又赞扬《水浒传》比《史记》更为奇变,相形之下便觉得“六经非至文,马迁失组练”(《听朱生说水浒传》)。
这是和他们的文学发展观与创新论相联系的,对提高那一时期民间文学和通俗文学的社会地位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