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九版教学大纲临床医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学A》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儿科学(Pediatrics)
课程编码:ZBW02025 适用学生:临床医学
学分:4.5 总学时:77学时
预修课程:诊断学、医学影像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组织学与胚胎学、解剖学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医学统计学实验学时:26学时
二、课程简介
[课程知识要求]:儿科学基础和各系统疾病为知识点,同时部分章节内容与《内科学》病名相同,但是侧重于阐述该疾病在儿科的特殊情况。儿科学基础部分涵盖发育儿科学和预防儿科学内容,包括绪论、生长发育、儿童保健和儿科疾病诊治原则。绪论阐述儿科学的定义、研究范围和特点、小儿年龄分期、儿科学的发展和展望;生长发育主要包括体格生长、心理发育、发育行为与心理异常等;儿童保健突出“预防为主”在小儿时期的重要性;儿科疾病诊治原则强调儿科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记录的内容、程序、方法以及分析判断等方面与成人的差别,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各系统疾病主要包括临床儿科学内容,已派生出各种专业分支如心血管学、血液学、神经病学、肾脏病学、围产医学、新生儿学、内分泌学和遗传学等。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对课本中有关内容进行整合,主要介绍儿童营养与喂养、肥胖与营养不良、VitD缺乏性佝偻病、新生儿总论、新生儿呼吸相关疾病、新生儿黄疸相关疾病和新生儿感染相关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及其代表、小儿免疫与免疫性疾病、小儿病毒感染与结核病概述、小儿腹泻及液体疗法、肺炎、支气管哮喘及其临床进展、先天性心脏病、急性肾炎与肾病综合征、营养性贫血、化脓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等。
[课程能力要求]:按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的要求,通过儿科学的学习:(1)使学生能够对儿科生长发育进行评估、对儿童营养及喂养进行指导;(2)能够对儿科各系统常见病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并提出处理原则,以适应从事基层临床工作的需要。
[课程达到目标]:儿科学是研究自胎儿至青春期的儿童生长发育、疾病防治和康复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其任务是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儿科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针对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面向基层医疗单位输送人才的要求,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儿童预防保健措施及儿科常见病的发展规律和诊断防治方案,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能
力和对危急重症的正确抢救程序。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
A.理论
第一章绪论与儿童保健
一、教学目的:
(一)理解小儿年龄的分期及各期特点与保健原则。
(二)理解儿童的预防接种。
(三)了解儿科学的特点。
(四)了解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和儿童疾病综合管理(IMCI)的战略。
二、教学内容:
(一)一般介绍儿科学的特点、范围、任务和儿童疾病综合管理(IMCI)的战略。(二)重点讲授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与保健原则。
(三)重点讲授儿童的预防接种。
三、教学方法:讲授
四、教学时数:1学时。
第二章生长发育
一、教学目的:
(一)能够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各项具体指标与体格生长进行评价评价。
(二)理解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三)知道小儿神经心理发育及心理行为异常。
(四)知道小儿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
二、教学内容:
(一)一般讲解生长发育的概念。
(二)一般介绍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三)重点讲解小儿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
体重的增长:包括出生体重、生理性体重下降、体重增长规律等。
身材的增长:包括身高、坐高等。
体围的增长:包括头围、胸围、上臂围等。
(四)重点讲解体格生长评价。
(五)一般介绍骨骼系统发育。
(六)重点介绍小儿神经心理发育及心理行为异常,一般介绍小儿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
三、教学方法:讲授、示范操作、讨论
四、教学时数:1 学时。
第五章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
第一、二、三、四节小儿营养和喂养
一、教学目的:
(一)能够对婴儿喂养、添加辅食进行指导。
(二)指导小儿物质代谢特点、各种营养素需要量以及小儿消化功能的发育特点。
(三)了解小儿营养状况评价。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通过和牛乳喂养的比较,大力提倡母乳喂养,介绍有关母乳喂养的新观点,重点讲解辅食添加的必要性和添加原则。
(二)一般介绍小儿能量代谢的特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及其临床意义,一般介绍混合喂养、人工喂养中牛乳、代乳品的适应征、优缺点与配制方法,一般介绍小儿营养状况评价。
三、教学方法:讲授、示范操作、讨论
四、教学时数:2学时。
第五节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一、教学目的:
(一)知道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二)能够对小儿单纯性肥胖进行诊断与防治。
(三)了解营养不良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四)知道小儿肥胖症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观与鉴别诊断。
(五)了解营养不良的并发症。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营养不良病理生理和临床特点,重点讲解营养不良的诊断及治疗原则。(二)一般介绍营养不良的病因,结合病因重点讲述预防措施。
(三)重点讲解小儿肥胖症的诊断标准和防治,强调控制饮食与加强运动。
(四)一般介绍小儿肥胖症的病因与病理生理,一般介绍小儿肥胖症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
三、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四、教学时数:2 学时。
第六节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
一、教学目的:
(一)知道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二)理解维生素D缺乏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三)了解维生素D缺乏症的鉴别诊断。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包括神经精神症状,骨骼畸变体征、实验室和X线改变。分期诊断标准和防治。
(二)一般介绍儿童骨骼发育的特点、维生素D的代谢及其生理作用,一般介绍佝偻病的鉴别诊断,一般介绍手足搐搦症与佝偻病发病机理的比较,临床表现与治疗。
三、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四、教学时数:2 学时。
第七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第一、二节新生儿总论
一、教学目的:
(一)理解新生儿分类及各种新生儿的定义。
(二)知道新生儿生理特点中的几个重要概念,如早产儿呼吸暂停,中性环境温度等。(二)知道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三)了解正常足月儿与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新生儿分类及足月儿、早产儿(包括极早早产儿、晚期早产儿)、过期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正常体重儿、巨大儿、小于胎龄儿、适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早期新生儿、晚期新生儿、高危儿的定义。
(二)重点讲解足月儿和早产儿在外观、呼吸、循环、消化、血液、泌尿、神经、能量和体液代谢、免疫以及体温调节方面的特点,尤其是早产儿呼吸暂停,中性环境温度等概念。(三)一般介绍新生儿、早产儿的护理要求,一般介绍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三、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四、教学时数:2 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