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小猴摘果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数学教案小猴摘果子
中班数学教案:小猴摘果子
引言:
小猴子爱吃香蕉。
每天,它都会跳上树枝摘下香蕉来享用。
但是小猴子发现,树上的香蕉太高了,它够不着。
不过,小猴子聪明地想出了一个办法,它用一根长长的竹竿,把香蕉拉到它能够够到的地方。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将利用小猴子摘香蕉的情景,帮助幼儿学习数学中的几个重要概念:数量、长度和高度。
一、目标:
通过这堂课,我们希望幼儿能够:
1.理解数量的概念,能够将具体事物与相应的数字联系起来;
2.认识和测量长度,学会用适当的工具测量;
3.理解高度的概念,并学会用高度来描述物体的垂直位置;
4.培养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准备:
1.教具:
a. 香蕉模型:多个大小不一的香蕉模型;
b. 竹竿模型:一根较长的竹竿模型;
c. 量程尺:一把适合幼儿使用的简易尺子;
d.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
2.环境:
a. 教室内整洁有序;
b. 班级墙面上有贴有数字和长度相关的图片;
c. 桌上有准备好的教具。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介绍故事背景(5分钟)
a. 向幼儿们讲述小猴子爱吃香蕉的故事,引发幼儿对摘香蕉的兴趣;
b. 向幼儿展示香蕉模型,鼓励他们观察、描述香蕉的特点,例如形状、颜色和尺寸;
c. 引出问题:小猴子如何才能够摘到树上的香蕉?
2. 探究:用竹竿摘香蕉(15分钟)
a. 向幼儿展示竹竿模型,并解释竹竿的作用;
b. 让一个幼儿模拟小猴子,用竹竿模型来摘香蕉模型;
c. 让其他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小猴子是如何用竹竿摘香蕉的?
d. 引导幼儿思考:竹竿有多长?为什么小猴子用这根竹竿?
3. 数量认知:与香蕉数量相关的数字对应(15分钟)
a. 引导幼儿观察香蕉模型的数量,并询问他们有多少个香蕉;
b. 展示数字卡片,逐个与香蕉数量对应,让幼儿逐一匹配;
c. 引导幼儿用手指指向相应数量的香蕉,并读出相应的数字。
4. 长度认知和比较:测量香蕉的长度(20分钟)
a. 向幼儿展示量程尺,并示范如何用量程尺测量香蕉的长度;
b. 让幼儿们自己尝试测量不同香蕉的长度,并在黑板上记录下结果;
c. 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不同香蕉的长度,提问:哪个香蕉更长?哪个更短?
5. 高度认知:树上香蕉的高度(15分钟)
a. 向幼儿介绍高度的概念,并用手指示意物体的垂直位置;
b. 让幼儿观察香蕉模型在树上的位置,问:香蕉在树上的哪个位置?离地面有多高?
c. 引导幼儿用手指示意香蕉的高度,并用合适的语言描述。
6. 小结:巩固所学知识(5分钟)
a. 回顾教授的内容,并强调重要的概念:数量、长度和高度;
b. 提问幼儿,引导他们总结所学内容,例如:香蕉有多少个?香
蕉有多长?香蕉离地面有多高?
四、扩展活动:
1. 模仿游戏:让幼儿模拟小猴子摘香蕉,并用竹竿模型进行操作;
2. 数字认知游戏:出示数字卡片,让幼儿匹配相应的数量和长度;
3. 长度测量游戏:设置不同长度的线段,让幼儿用量程尺进行测量,并进行比较。
结束语:
通过故事中小猴子摘香蕉的情景,幼儿们在这堂数学课上学会了将
具体事物与数字联系起来,认识和测量长度,理解高度的概念,并培
养了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中的探索与互动,幼儿们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数学的基本概念,在游戏中获得了数学
启蒙的知识。
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
发展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