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第三只眼睛看教育(二)
《明亮的眼睛》阅读理解和答案
《明亮的眼睛》阅读理解和答案《明亮的眼睛》阅读理解和答案「篇一」动物的眼睛(欧阳军)夏天傍晚,一只蚊子悄然进屋,围绕着屋里的人们伺机下口。
在它的眼中,前方是充满诱惑的晚餐,后方则是自己振动的双翅,这两个景物同时出现在它的视野里--这让我们感到惊异,因为当我们注意前方的时候无法看到自己的后背——但蚊子可以做到。
我们都知道,有些昆虫有一类特殊的眼睛被称为“复眼”,顾名思义,就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这些小眼睛独自感光成像,使得各个方向的物体都可以在视网膜上成像,这种眼睛可以获得超大的视野和清晰的图像,比我们使用的广角照相机更加厉害。
蜻蜓的复眼是由许多“眼睛”简单地并列在一起工作,每只“眼”单独成像,但是它们只需要把图像的一部分传给大脑即可,而不用将看到的所有信息都交给大脑处理,这样蜻蜓有限的大脑就能迅速处理环境中瞬息万变的信息。
因此蜻蜓具有极强的机动能力,在高速运动时,能敏锐地捕捉到同样高速运动的猎物,被称作昆虫中的“战斗机”。
蝴蝶在花间穿梭,我们可以看见它美丽的外形和鲜艳的色彩。
可是反过来,蝴蝶眼里看到的人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当蝴蝶看到你的脑袋,它会认为是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
你的头发就像一捆绳子,每一根绳子都粗粗的,足以让它停得住脚。
但如果蝴蝶不飞,或者人不动,那么蝴蝶就什么也看不见。
因为动物所看见的主要是物体的动作。
一只蛤蟆一动不动地呆在草地上。
一只苍蝇飞了过来,等苍蝇飞近时,蛤蟆突然发起攻击,射出它的舌头攫住苍蝇送进自己嘴里,接着它又一动不动地呆着,看上去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
对一只蛤蟆来说,花园就是一张灰色的屏幕,只有这张屏幕上的东西轻轻晃动的时候,蛤蟆才看得见。
当蛤蟆跳跃的时候,它自身的运动让它看到了周围的景象,当它停下来的时候,所有的东西又会变成一片空白。
动物的眼睛与它们的需要和环境相适应。
狐狸的瞳孔是上下长、左右窄。
因为它更需要看清它上方和下方的东西,比如树丛里的一只鸟,草地里的一只鸡。
皮皮鲁传读书笔记怎么写(精选10篇)
皮皮鲁传读书笔记怎么写(精选10篇)皮皮鲁传读书笔记怎么写篇1《皮皮鲁传》是一本非常有趣的儿童文学书籍,讲述了一个名叫皮皮鲁的男孩的故事。
皮皮鲁是一个非常勇敢、机智和善良的孩子,他有着很多独特的性格特点。
他勇敢地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总是能够想出各种创新的解决方案。
他还非常聪明,有着很多奇思妙想,总是能够给人带来惊喜和启发。
除了人物形象,本书的情节也非常吸引人。
作者通过各种离奇、有趣的情节,展示了皮皮鲁的成长过程和不同的人生观。
同时,作者还通过书中的角色和情节,传达了很多重要的价值观,如勇气、友谊、善良、团结等等。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震撼和启示。
作者通过生动的情节和形象的描写,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皮皮鲁的成长和变化。
同时,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如勇敢面对困难、创新思考、珍惜友谊等等。
总之,《皮皮鲁传》是一本非常优秀的儿童文学书籍,它不仅让读者享受阅读的乐趣,还能够让读者获得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喜欢阅读的小伙伴们!皮皮鲁传读书笔记为本网站原创作品,不得擅自转载!皮皮鲁传读书笔记怎么写篇2我爱书,在我悲痛的时候默默地陪我哭泣;我爱书,在朋友不理解我的时候,是它不离不弃的一向站在我的身边;我爱书,他能够逗我笑、给我欢乐。
说起书我的话不由得就多了起来,他可是我成长过程中最亲密的伙伴呢!今日,我想给大家谈谈我与《皮皮鲁传》的渊源。
喜欢上《皮皮鲁传》得益于哥哥,哥哥喜欢《皮皮鲁传》,为了看这本书他可是什么法儿都使尽了:向同学借、求父母买。
在他这种精神的感召下,我也喜欢上了这本书,很想看看这本书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
机会最之后了,一个星期天,哥哥不在家,爸爸妈妈也出去了。
我就偷偷地溜进哥哥的房间,一看书架上一排溜放的都是《皮皮鲁传》,我拿起一本随手翻开,不知不觉我就沉浸在了这本书中。
我和皮皮鲁一齐去看流星雨;和皮皮鲁一齐去领教他教师的“厉害”,皮皮鲁的教师可凶呢。
记得书中写道皮皮鲁的同学刘振宇在课堂上回了一下头,皮皮鲁的教师就要求他把一篇课文背50遍,一向背到刘振宇口干舌燥……《皮皮鲁传》里可爱的人物形象、引人的故事情节,让我在欢乐中拥有了丰富的想象力,更有了动手的欲望,一些新鲜、奇怪的想法总会时不时的出此刻我的脑海。
《第三只眼睛》阅读答案
《第三只眼睛》阅读答案对于小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好奇,我们需要用宽容和细心关爱一个幼小稚嫩的心灵,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第三只眼睛》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第三只眼睛文/张之路①我小的时候,院子里有一位邻居是设计机器的老教授,我经常到他家里去玩。
有一次,我在他的房间里看到一棵白色的小松树,那树很小,就像我童年的拳头那么大。
那树是用一块乳白色的木头加工而成的,用刀从下面往上削,木皮就自然地弯曲翻卷起来,成为树的枝叶。
我非常喜欢。
看看房间里没有别人,我就悄悄地把小树带回了自己的家。
到了晚上,我开始后悔和害怕起来,想把小树送回去,可是小树已经被我的手弄得黑乎乎的了。
第二天上午,教授的大女儿忽然来到我家,我害怕地躲进了卫生间。
客人走了,母亲把我叫出来,我知道我要倒霉了。
母亲却微笑着递给我两样东西,说是人家送给我的礼物,一只上了弦就可以跳跃的铁皮小鸡,还有一本图画书!客人根本没有和母亲提到我偷人家小松树的事情。
我松了一口气,不明白人家为什么送我礼物。
直到长大之后才明白教授的用心,我很感动,但这感动迟到了好多年。
②如今想来,他们以这样的宽容和细心关爱一个幼小稚嫩的心灵,这是我的运气。
③我小时候很少能吃到块糖,但我的姐姐很有办法,那会儿她是小学生,我只有五岁。
大人们不在的时候,她将家里的白砂糖放到一个大铜勺里在炉火上加热,等糖熔化以后,再将它们倒在一块早已准备好的玻璃上,糖自然地流淌成云彩一样的形状,趁糖还没有完全凝固,她用刀画上小格子,以便一会儿分着吃。
那糖是琥珀色的,不但甜,还有一丝很香的糊味儿。
有一次她又在做糖,我为了看清楚她的“工艺过程”,就搬了一个小凳子站了上去。
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从凳子上翻倒下来,前额磕在凳子角上,流了很多血。
至今,我的两眉之间还有一道小疤。
这小疤是我馋嘴的纪念,也是我好奇的纪念,但它也是我今天体谅孩子、观察孩子的第三只眼睛。
④今天,当我以成年人的身份给孩子们写书的时候,我仍然没有丢掉我童年的记忆,因为那是一种财富。
教育的第三只眼原文摘抄
开启教育的“第三只眼”教育的世界,是与孩子生命相遇的世界,是唤醒孩子灵魂的世界,是师生在教育天地里共同成长的世界,是无数美好瞬间在这里集合的世界,也是向这个世界成就并呈现一切美好的世界。
教育很美好,教育真的可以很美好,教育真的可以更美好!然而,我们的一双“肉眼”常常被浮躁喧嚣所遮挡,被光怪陆离所迷惑,被功利尘埃所蒙蔽,被世俗蛛网所掩盖,被眼疾眼患所困扰,因而不但超越不了常人的视野,而且在正常的视线范围之内,都达不到应有的视力,让我们看不远,也看不真,看不清,看不透,还看不见,甚至看偏,看走样。
教育应该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学校却用紧闭的大门将孩子与外界,与这个世界隔绝开来,对孩子进行军事化、封闭式的管理,这种模式下的教育培养出了一个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教育应该给孩子以分数,没有分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也是缺少内核的教育,然而教育不能只有分数,除了分数之外,我们还要给孩子比分数更重要的,能够陪伴孩子一生的更为有用的东西,可是我们的教育却被异化成只有分数的教育,分数成了教育的唯一追逐目标,应试成了教育的唯一属性,教育的一切取向都是为了孩子九年、十二年之后的那两天考试,而没有着眼于孩子的长远发展。
这实际上就是教育的“近视”。
现在的教育,孩子们应该差不多做到有学校上,甚至有好学校上了,但是盲目的择校热、择师热,却有增无减,愈演愈烈,殊不知,没有最好的学校,也没有最好的老师,更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素质教育的核心应该是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生动活泼而个性化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应该满足孩子不同的需要,适应孩子不同的天赋,然而同质化的教育,统一的标准,统一的目标,统一的要求,统一的考试,统一的排名,让更多的孩子被动适应,失去了个性,甚至把绝大部分的孩子丈量成了差生;教育的公平与均衡,当然也不仅仅是校舍、装备上的公平与均衡,而是学校发展软实力,包括学校内涵发展、教师发展的公平与均衡,但是在一些地方,则一味追求校舍的高大上,设施设备的全而新,这与教育的公平与均衡是背道而驰的;老师,绝对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与你的孩子没有血缘关系,却无怨无悔地为你的孩子而默默地付出,心甘情愿地为你的孩子的成长和进步而无私奉献的人,也可以说绝大多数老师都是为人师表,尽职尽责,忠于职守,没有私心杂念的,很多老师真的是坚守三尺讲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一只眼睛两只眼睛三只眼睛的读后感
一只眼睛两只眼睛三只眼睛的读后感示例文章篇一:《<一只眼睛两只眼睛三只眼睛>读后感》哇塞!我读完《一只眼睛两只眼睛三只眼睛》这个故事,心里那叫一个激动!故事里的主人公是一个只有一只眼睛的女孩,这可太特别啦!就好像我们平时看到的都是五彩斑斓的花朵,突然出现了一朵独一无二的黑色花朵,让人一下子就记住了。
这个女孩因为只有一只眼睛,总是被别人嘲笑和欺负。
我就在想,那些人怎么能这么坏呢?如果换做是他们自己被这样对待,心里得多难受呀!每次看到女孩被欺负得掉眼泪,我都恨不得跳进书里去保护她。
不过,事情有了转机。
女孩遇到了一个好心的女巫,女巫给了她一只眼睛,这下女孩有两只眼睛啦!她终于能像其他人一样正常地看世界了。
这难道不像我们在黑暗中走了好久好久,突然看到了一丝光明吗?可是呢,拥有两只眼睛的女孩还是不满足,她想要三只眼睛。
哎呀,这让我想起了我自己,有时候得到了一点好东西,还想要更多更多。
当女孩真的有了三只眼睛,却发现一切都变得乱糟糟的。
这多像我们贪心的时候,以为得到的越多就会越快乐,结果却适得其反!我读着这个故事,就好像在坐过山车一样,心情起起伏伏。
一会儿为女孩的遭遇感到难过,一会儿又为她的转机感到开心,最后又为她的贪心感到着急。
我忍不住问自己,如果我是这个女孩,我会怎么做呢?我会不会也像她一样,不懂得知足呢?故事里的女孩最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变回了有两只眼睛的样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让我明白了,我们不能太贪心,要学会珍惜已经拥有的东西。
就像我们在学校,有老师的教导,有同学的陪伴,这已经是很美好的事情啦,可不能还总是想要更多,却不珍惜眼前的幸福。
总之,这个故事真的太精彩啦!它让我懂得了知足常乐的道理,我以后一定会好好珍惜我所拥有的一切!示例文章篇二:《<一只眼睛两只眼睛三只眼睛>读后感》哇塞!我读完《一只眼睛两只眼睛三只眼睛》这个故事,心里就像被春风吹过的花园,满是惊喜和感动。
故事里的小女孩只有一只眼睛,她总是被大家嘲笑和欺负。
第三只眼(七首)
第三只眼(七首)第三只眼是人体上的一种传说,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超自然的能力,给予拥有者将来的预见和洞察力。
这个概念在古代文化和各种传统中都有所提及。
下面将以七首诗歌为结构,来聚焦第三只眼的神秘和力量。
第一首诗:迷雾中的眼睛当我们的视线被迷雾所遮挡,那第三只眼便开始显露,穿透混沌和暗影,寻找真相和智慧之光。
这首诗意味着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迷惑和困惑的时刻,而第三只眼的存在可以帮助我们穿透这些困难,找到真实的方向和解决问题的智慧。
第二首诗:梦境中的目光在梦的世界里,第三只眼敞开心扉,触摸未知的边界,预见未来的种种。
这首诗表达了梦境中第三只眼的神秘力量,它可以让人们窥见并理解未来的可能性,带来智慧和指引。
第三首诗:心灵的印记心中的第三只眼,是灵魂的传承,记录着每一个生命的印记,指引我们走向命运的轨迹。
这首诗强调了第三只眼与灵魂之间的关联,它承载着每个人生命中重要的经历和教训,是把握命运的重要工具。
第四首诗:思维的启示第三只眼的视线,超越肉眼的局限,拓展思维的边界,点亮心灵的智慧。
这首诗呼应了第三只眼的洞察力和智慧,它能够让人超越常规的思维,拓展认知的边界,引导我们走向更高的智慧与境界。
第三只眼,心灵的通途,连接内在和外在的世界,洞察世间的奥秘,释放心灵的力量。
第六首诗:能量的振动第三只眼的能量,振动着灵魂的频率,引领我们向着真相,接纳世界的宇宙。
第七首诗:寻找内心的平衡当第三只眼觉醒,内心的平衡才得以实现,领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重拾心灵的宁静和和谐。
以上七首诗歌表达了关于第三只眼的不同层面的神秘和力量,它超越了常规的认知和理解,是一种能够指引我们走向更高层次智慧的神秘力量。
希望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力量和启示,找到自己内心的平衡和智慧。
第三只眼看“动画”
第三只眼看“动画”
王燕芳
【期刊名称】《作文成功之路(中旬)》
【年(卷),期】2012(000)004
【摘要】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有关动画片的事儿。
rn在我家,弟弟总是霸占着电视,当然,看的全部都是动画片。
我只能无聊地陪他看,对动画片,也算熟悉。
动画片的种类很多,有些确实好看,偶尔我也会迷上,但我发现了一些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实在令人无语。
【总页数】1页(P46-46)
【作者】王燕芳
【作者单位】福建安溪恒兴中学进取文学社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4
【相关文献】
1.第三只眼看美国第三只“手”
2.穿越古今,用第三只眼看博物馆
3.用第三只眼看用第三只耳听——浅谈共情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4.用第三只眼看用第三只耳听——浅谈共情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5.第三只眼看生灵——生态摄影家焦生福的高原情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教育的第三只眼》读后感
《教育的第三只眼》读后感《教育的第三只眼》是王小波的一篇散文,通过对教育的反思和思考,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受启发和触动。
文章以一个故事开头,讲述了一个独眼王的故事。
这个独眼王拥有第三只眼睛,能够看到别人看不见的事物。
然而,他不愿意将这个特殊的能力传授给别人,因为他知道,如果每个人都能看到他看到的东西,那就没有了特殊的价值。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隐喻了教育的权力和特权。
教育的第三只眼,正是指教育所能带给人的特殊眼光和认知。
作者认为,传统的教育模式只关注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潜力。
他批评了应试教育对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抑制,以及教师对学生的一刀切教育。
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即“看见好的东西,看到不好的东西”。
他认为,教育不应当是一种束缚和剥夺学生个性的手段,而是应当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他呼吁教师通过自己的第三只眼去发现学生的特长和潜力,引导他们走上适合自己的道路。
读完这篇文章,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思考。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输,更应当是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
同时,学生也应该主动去探索和发现自己的特长和兴趣,为自己的发展负起责任。
《教育的第三只眼》给予我很多启示和思考,使我对当前的教育现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这篇文章,我明白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并对未来的教育发展抱有更大的期望。
我希望能够成为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发现自己的特长和潜力,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教育的第三只眼》读后感
《教育的第三只眼》读后感在繁忙的生活中,偶然翻开了这本书,本以为它会是那种充满高深理论、让人昏昏欲睡的教育书籍,没想到却被它深深吸引,仿佛在迷雾中找到了一盏明灯。
这本书没有那些枯燥的大道理,也没有华丽到让人难以理解的辞藻,有的只是作者对教育最真实、最细腻的观察和思考。
书中的每一个案例、每一个观点,都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教育认知的新大门。
作者提到的一个观点让我印象特别深刻,那就是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方式和视角。
我们常常习惯于用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用既定的规则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却很少真正去关注每个孩子独特的内心世界和潜力。
这让我想起了我曾经的一位同学,小李。
小李在班上是那种特别不起眼的存在。
成绩中等,不怎么爱说话,也没参加过什么活动。
按照传统的标准,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不会引起太多的关注。
但有一次的经历,让我对他有了全新的认识。
那是一次班级组织的户外活动,去郊外的农场体验生活。
大家都兴高采烈地参与各种活动,摘水果、喂动物,玩得不亦乐乎。
小李一开始也是默默地跟在队伍后面,没什么特别的表现。
到了中午,老师组织大家一起做饭。
这时候,小李突然变得活跃起来。
他熟练地拿起菜刀,切菜的手法简直像个专业厨师。
然后在炒菜的时候,他有条不紊地添加调料,掌控火候,不一会儿,一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就出锅了。
我们都惊讶地看着他,他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我爸妈工作忙,经常我自己做饭,就练出来了。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们平时对他的了解是多么的肤浅。
在学校的成绩和表现,并不能代表他的全部。
他在生活中的这一面,是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的。
这件小事让我反思,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太过于注重那些表面的东西,而忽略了孩子们在其他方面的才能和兴趣?就像书中说的,我们需要用“第三只眼”去看待教育,去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独特的闪光点。
回想起我们的教育体系,总是在强调分数、排名,仿佛这就是衡量学生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可是,这样真的对吗?那些在考试中成绩不理想的孩子,难道就没有其他的优点和潜力了吗?也许他们有着出色的动手能力,也许他们有着非凡的艺术天赋,只是这些都被我们的教育模式给忽视了。
第三只眼睛看语文课改
第三只眼睛看语文课改作者:程少堂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6年第08期程少堂,教育学硕士,副教授,广东省深圳市中学语文教研员。
我国学术界提出“语文味”学术理念第一人,“文化语文”教学流派首倡者和核心人物。
发表论文百余篇,15篇被国家级文摘刊物转载。
出版的专著《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被著名学者孙绍振先生盛赞为“我国教研员系统第一部高层次理论探讨与实践相结合的力作”。
多种学术观点在我国教育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试图用辩证的眼光,对初中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全面地回顾与反思,以期引起大家的关注,特别是希望引起正在推动高中课程改革的同仁们的关注。
一、经验:三大解放综合全国各地有关专家的研究和笔者个人的看法,我把小学初中课改的实绩或经验概括为三大解放:解放了学生,解放了课堂,解放了老师。
解放了学生。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表现在学生变得爱学习了。
其次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
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1)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2)交流和表达的能力提高了;(3)质疑、创新能力提高了;(4)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了。
解放了课堂。
首先是课堂教学目标变了。
过去的课堂教学目标只重视结论,课改则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摩、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地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
过去的教学只注重知识的授受,而课改则强调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其次是课堂教学活起来了。
现在课堂上不仅学生解放了,教材开放了,而且教学过程也开放了,教学时空也开放了,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即兴创造也得到鼓励,而且也不再认为只有在教室才叫上课了。
“三眼”观察见真行
“三眼”观察见真行作者:陈诗意来源:《动漫界·幼教365(管理)》2022年第12期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大纲和特点。
教师想要组织好活动,就必须认真、耐心地观察研究幼儿。
观察和评价能力已成为当代教师发展的重要指标。
本文运用佐藤学的“三只眼”对幼儿的游戏进行观察与评价,聚焦游戏。
一、佐藤学的“三眼式观察”日本教育专家佐藤学的“三只眼”指三种观察视角,即“飞鸟之眼”“蜻蜓之眼”和“蚂蚁之眼”。
他的教育研究经历很好地诠释了这“三只眼”之间的转换与融合。
(一)“飞鸟之眼”:高瞻远瞩,浮光掠影飞鸟高翔天空,一目千里。
在自然界中,视野最为开阔的莫过于它们。
它们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但是由于它的视角多是俯瞰,虽然开阔,并不集中,而有的因高悬空中,所有事物在它们眼中都是渺小且不甚清晰的。
因此,“飞鸟之眼”是宏观视角。
以游戏为例,其有利于教师把握游戏的整体情况。
(二)“蜻蜓之眼”:视角下移,蜻蜓点水蜻蜓也善于飞翔,但与飞鸟不同,蜻蜓飞得低得多,而且常常会停下来歇息,更接地气。
从研究的角度来看,“蜻蜓之眼”所聚焦的不是宏觀,而是思考、反映中观层面的问题。
以游戏为例,其更多地关注游戏材料的使用、同伴交往,以及孩子的语言表达、学习品质、生活经验等。
(三)“蚂蚁之眼”:所见有限,精确细致蚂蚁个头不大,四肢短小,每天成群结队地在地表或地下爬行、忙碌。
看似最不起眼的它们却有着自己特有的优势,它们最为亲近泥土,亲近自然,每天都在用身体丈量着土地。
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其更多的是从微观的角度聚焦游戏中的“哇时刻”。
二、“三眼式”捕捉“游戏心瞬间”(一)“飞鸟之眼”:宏观视角关注整体游戏1.兴趣引领,找寻“自然味”自然教育是要儿童回到自然的生长节奏,回到真实的、复杂的生活,将教育置于真实的生活。
教师创设开放的“没有边界没有围墙”的游戏世界,营造出自由宽松的游戏环境和氛围。
车,孩子们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接触到。
他们几乎每天都坐车。
格林童话一只眼二只眼和三只眼读后感
格林童话一只眼二只眼和三只眼读后感(原创版)目录1.引言:介绍格林童话《一只眼、二只眼和三只眼》的故事背景和主要角色2.阅读感悟:分析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教育意义3.故事主题:探讨故事表达的人性、道德和伦理观念4.总结:评价故事的价值,提出读后的反思和启示正文格林童话《一只眼、二只眼和三只眼》讲述了一个寓意丰富的故事,它源于德国著名的格林兄弟所著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
故事的主要角色包括心地善良的女孩、恶毒的女巫和她的变形术,以及三个具有神奇能力的巨人。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很多有益的教育和道德观念。
首先,从故事的情节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充满了象征意义。
女孩象征着善良和纯真,而女巫则象征着邪恶和虚伪。
这种对立关系表现了人性中的光明与黑暗,使我们更加明确地认识到善恶之间的斗争。
此外,三个巨人分别代表着智慧、力量和勇气,这些都是人类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所必需的品质。
通过这些象征,故事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只有克服自己的缺点,发挥自己的优点,才能战胜邪恶,实现美好的生活。
其次,故事中传达了很多有益的教育观念。
例如,女孩的善良品质使她在故事中屡次战胜困难。
这告诉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故事中的巨人分别代表着智慧、力量和勇气,这些都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培养的能力。
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该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鼓励他们在各个方面取得进步。
再者,从故事的主题来看,它探讨了人性、道德和伦理观念。
这些观念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人们应该时刻关注自己的道德品质,努力克服人性中的弱点,追求真善美。
此外,我们还应该关注社会伦理,维护公平正义,为创造一个美好的社会环境共同努力。
总之,《一只眼、二只眼和三只眼》这个故事具有很高的价值。
它通过寓意丰富的故事情节,引导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读完这个故事,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童话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很多有益的教育和道德观念。
杨老师的第三只眼作文
杨老师的第三只眼作文
“哎呀,杨老师怎么什么都知道呀,就好像她有第三只眼似的!”这是我经常和同学们说的话。
记得有一天早上,我偷偷带了一包零食到学校,准备课间的时候偷偷吃。
上语文课的时候,我心里就一直惦记着那包零食,想着等杨老师不注意就赶紧拿出来吃一点。
杨老师在上面认真地讲课,我觉得她肯定发现不了我这点小动作。
就在我悄悄把手伸进课桌里拿零食的时候,杨老师突然说:“有些同学可别偷偷摸摸做小动作哦,认真听讲!”哎呀,我的妈呀,她怎么知道我在课桌里拿东西呀,难道真的有第三只眼?我赶紧把手缩回来,老老实实听课。
还有一次,我和同桌在自习课上小声聊天,正说得开心呢,杨老师的声音就飘过来了:“别说话啦,自己好好写作业!”我们俩对望一眼,满脸的不可思议,她明明在讲台那里批改作业呀,怎么就知道我们在说话呢?这也太神奇了吧!杨老师这第三只眼可真是厉害呀!
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了,就跑去问杨老师:“杨老师,您是不是真的有第三只眼呀,怎么我们做什么您都知道呢?”杨老师笑着说:“哈哈,哪有什么第三只眼呀,是老师时刻关注着你们呀,你们的一举一动老师都看在眼里呢!”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
杨老师虽然没有真正的第三只眼,但她却用她的细心、爱心和责任心,时刻关注着我们每一个学生。
她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关心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她能从我们的一个小表情、一个小动作中,看出我们的心思。
她会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她会在我们取得进步的时候,由衷地为我们高兴和骄傲。
杨老师的“第三只眼”,其实是她对我们深深的爱呀!我真庆幸能有杨老师这样的好老师,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不辜负杨老师的期望!。
浅议新闻报道中“三只眼”
浅议新闻报道中“三只眼”1. 引言1.1 浅议新闻报道中“三只眼”在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三只眼”的概念。
那么,什么是“三只眼”呢?在新闻行业中,“三只眼”指的是发现、看问题的第三只眼,也就是所谓的审视能力。
这种能力是指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并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
对于新闻从业者而言,“三只眼”是至关重要的能力,它影响着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通过对事实的观察、分析和梳理,新闻从业者可以运用“三只眼”审视新闻报道中的各个环节,包括采访、写作、编辑等过程。
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三只眼”能力,新闻从业者才能够真正做到客观中立,不受主观情感和利益影响,呈现给读者真实的信息。
“三只眼”不仅是新闻从业者必备的素质,也是新闻报道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
在浅议新闻报道中“三只眼”的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三只眼”并非一蹴而就的能力,需要不断地学习、积累和提升。
只有不断地加强对新闻报道的审视能力,才能更好地保障新闻报道的质量,让公众获得更准确、客观和全面的信息。
重视“三只眼”,不断提升“三只眼”能力,是每位新闻从业者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新闻报道质量的关键保障之一,也是新闻行业持续发展的基石。
2. 正文2.1 新闻报道中“三只眼”的定义新闻报道中的“三只眼”是指对新闻事件或信息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这种能力需要记者或编辑具备对事实的敏感度、批判性思维和辨别能力。
“三只眼”的“第一只眼”是指对事实的观察和辨识能力。
记者需要准确地观察和收集事件的各种信息,包括现场情况、当事人的陈述、相关证据等,以确保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三只眼”的“第二只眼”是指对信息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记者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够客观地分析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避免受到主观情感和偏见的影响,保持新闻报道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三只眼”的“第三只眼”是指对新闻内容的整合和呈现能力。
记者需要将收集到的大量信息进行整合和筛选,以清晰、简洁、准确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使读者能够快速地了解事件的重要信息和背景,同时减少信息的误导或误解。
一只眼二只眼三只眼的读后感
一只眼二只眼三只眼的读后感读后感一
嗨,朋友们!今天我要跟你们聊聊《一只眼二只眼三只眼》这个故事,可有意思啦!
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就被这个特别的名字吸引住了。
一只眼、二只眼、三只眼,这到底是啥情况呀?
故事里的二只眼一开始可惨了,被一只眼和三只眼欺负。
我就在想,这也太不公平啦,为啥要这样对待她呢?不过二只眼特别坚强,一直默默地忍受着。
后来呀,二只眼遇到了神奇的事情,她的命运开始改变啦!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心里那叫一个高兴,就好像我自己也跟着转运了一样。
一只眼和三只眼呢,老是嫉妒二只眼,还想搞破坏。
哼,她们可真坏!但是坏人总是没有好下场的,她们也受到了惩罚。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咱们都得像二只眼那样坚强勇敢,不能轻易被打败。
而且呀,不能嫉妒别人,要善良待人,不然倒霉的还是自己。
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快来和我聊聊吧!
读后感二
亲爱的小伙伴们,我刚读完《一只眼二只眼三只眼》,迫不及待要跟你们分享我的感受啦!
你们能想象一只眼、二只眼和三只眼在一起的生活吗?反正我一开始觉得特别新奇。
故事里的二只眼真的太让人心疼了,明明啥也没做错,却被姐姐们欺负。
我读着读着都替她委屈得不行。
但是呢,二只眼没有放弃,一直在努力生活。
这让我特别佩服她,觉得她超级厉害!
再说说那一只眼和三只眼,简直就是坏姐姐的代表。
总是想方设法地为难二只眼,我每次看到她们使坏,都气得牙痒痒。
不过好在正义还是来了,二只眼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坏姐姐们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这结局真的太让我满意啦!
不知道你们读完这个故事有啥想法,快来跟我交流交流呗!。
学校教育的“第三只眼”
学校教育的“第三只眼”作者:周芳元来源:《湖北教育·新班主任》2014年第05期一所学校,眼中有老师和学生,这是一所正常的学校;一所学校,倘若还能有效地吸引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这便是一所优质的学校。
学校用紧闭的大门将孩子与外界隔绝开来,进行封闭式的管理,实际上是教育的近视。
我们的孩子,最终将是这个社会的主人,他们所需要的不只是智能发展。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并不是他们所期待的结果,他们更希望能够成就一个真正的自我。
爱因斯坦说:“忘掉学校所教给你的,剩下来的才是教育。
”可是,我们的孩子走出学校的大门时,他们满脑子还是学校所教给他们的。
你跟他们谈书本,他们能夸夸其谈,滔滔不绝;倘若你跟他们谈实践,他们茫然失措,哑口无言;倘若你还要跟他们谈自然和社会,他们只能是避而不谈。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让孩子们拥有公民基本素养的同时,还能重点发展他们的一技之长,这是适合孩子们的教育。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家长群体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且是一种优质的管理资源。
让家长主动走进学校,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参与学校和班级管理,教育的风景将更为优美。
在湖南浏阳,有一所学校,孩子们上学和放学安全,学校不用操心。
每当学校上学放学的时候,总会有一群家长自发地到学校门口值班,风雨无阻。
孩子们戴着家长捐赠的小红帽,在家长义工的指引下,安全有序地进出校门;在这所学校,有一门孩子们特别喜欢的课程——家长百家讲坛,成功的家长代表,走进课堂,为孩子们带去的是营养大餐;家长们自发地为孩子所在的班级捐赠图书,装备图书角,为孩子们购买各种文具奖品。
亲近社会和走进大自然,是孩子们必不可少的教育。
这也是目前情况下,我国学校教育的短板,怎么办?其实,家长就是一本本更为实在和实用的社会自然百科全书。
有效利用家长这本书,通过家长这只眼睛去观察世界和自然,应该成为学校的一种选择。
倘若我们选择了,并做到了,那么学校的很多教育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我国幼儿园教师男女性别比例的失衡,严重影响了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优质】《第三只眼睛看中国》读后感-易修改word版 (2页)
【优质】《第三只眼睛看中国》读后感-易修改word版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第三只眼睛看中国》读后感说来惭愧,《第三只眼睛看中国》这本书,是因为党校要求,我才看的,不过很庆幸我看了这本书,这本书的感觉跟以前看过的任何一本书都不一样,它给人的感觉很真实,很客观,可能因为它写出了很多“不为人知”的事情,从新的角度看我们的国家。
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国学者洛伊宁格尔。
这本书解开很多以前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我也说不清楚他具体回答了我什么,但相对平常一些历史记录书册,让我感到很乏味,看完之后还是觉得对我国的历史一头雾水,而这本书说得好像很具体,很客观。
它的线索让我更能把各种历史事件连接起来。
我想其中也因为了解到了一些不为人所知的所谓内幕,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
可能我是我对这个方面的书比较感兴趣,同时我对文化大革命这一段历史也比较感兴趣,所以这本书看起来很亲切,并没有生硬的感觉。
《第三只眼睛看中国》更多的是赤裸裸的语言,对毛泽东也好,邓小平也好,评价都来得客观与真实,即使我同样不知道事件的真相,但是感觉这样更令人信服。
《第三只眼睛看中国》从多个角度出发,对自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后,党内党外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进行了发人深省的剖析。
作者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展开客观论述,其独到的见解,精辟的观点令人叹服,确实不失为一本值得一看再看的好书。
文中在讲述国际干预的时候讲到:“1989年夏季的北京事件发生以后,北京的一位中学生的文章被纽约的报纸转载了。
这位15岁的少年对国际社会的联合制裁行动表示了深深的不理解和强烈的愤怒。
他说:“中国的事情只有中国人自己才能解决,你们为什么要横加干涉呢?”少年的文章以更强烈的指责结束:“我们的家庭正在平静地生活,邻居们为什么不愿与我们和平共。
格林童话一只眼二只眼和三只眼读后感
格林童话一只眼二只眼和三只眼读后感(原创版2篇)篇1 目录1.引言:介绍格林童话《一只眼、二只眼和三只眼》的故事背景和主要角色2.读后感:分析故事中蕴含的教育意义和启示3.结论:总结读后感,并表达对格林童话的喜爱和敬意篇1正文格林童话《一只眼、二只眼和三只眼》讲述了一个寓意丰富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主要角色分别是一只眼、二只眼和三只眼。
他们分别具有一只眼睛、两只眼睛和三只眼睛,各自具有不同的能力和特点。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向我们传达了一些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启示。
首先,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相互尊重和包容。
在这个故事中,一只眼、二只眼和三只眼虽然各自具有不同的能力和特点,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互相歧视或争斗。
相反,他们相互尊重、包容和理解,共同度过了许多愉快的时光。
这正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学习的,要尊重每个人的特点和个性,不要因为别人的不同而歧视或排斥。
其次,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在这个故事中,一只眼、二只眼和三只眼都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他们没有盲目自大,也没有过分自卑。
相反,他们善于发挥自己的优点,同时努力改进自己的不足。
这种积极的态度和精神也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学习的。
最后,故事告诉我们要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在故事中,一只眼、二只眼和三只眼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们并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迎难而上。
在他们的努力下,最终成功地克服了困难。
这种勇敢和坚定的精神也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学习的。
总之,格林童话《一只眼、二只眼和三只眼》通过一个寓意丰富的故事,向我们传达了相互尊重、包容、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缺点以及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启示。
这个故事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童话的魅力,也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受益匪浅。
篇2 目录1.引言:介绍格林童话《一只眼、二只眼和三只眼》的故事梗概2.读后感: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人物塑造3.结论:总结读后感并提出对现实生活的启示篇2正文格林童话《一只眼、二只眼和三只眼》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国家的国王和皇后一直没有孩子,他们非常苦恼。
教育的第三只眼读书笔记读书摘录读书感想
《教育的第三只眼——让教育面向未来》我在读完《教育的第三只眼——让教育面向未来》之后,深感汤勇老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之丰富,他从学校管理者、社会力量、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等多个视角思考相关的教育问题,并且谈到自己的经历和经验,让我收获良多。
这本书分为五个篇章,共52篇文章,每一篇都有特别之处,尤其是其中两篇,让我在上学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深受影响。
其中一篇是《最应该从教育的角度反思我们的教育》,这篇文章从江苏省溧阳中学高二男生跳楼事件出发,思考如何尽可能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文章提及了李希贵校长的《教会孩子从“追求赢”到“学会输”》一文中的相关观点,强调教育既要激励学生敢于追求目标和努力奋进,同时也要教会孩子接受输。
本校的李先政老师在2021届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说到3Q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即IQ(智商)、EQ(情商)和AQ(逆商),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逆商,人生总有起伏,一个人要能迎接顺境,也要学会在逆境中生存。
那么怎么提高学生的逆商呢?我学到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允许他把失败后的不良情绪表达和宣泄出来。
学校在去年10月底的时候组织了三个年级组的跑操比赛,我们班级的学生格外重视那次活动,比赛中可谓拼尽全力,喊班级口号时声音格外洪亮,因此他们在班集体获得三等奖后觉得并不满足,很多学生觉得奖项和他们为此而做的付出并不对等。
学生们赛后从操场回班的路上议论纷纷,有质疑比赛公正性的,有针对评分员的,总之言辞比较激烈,表情也不太好,我在旁边默默观察,其实心里已经翻江倒海,但是我一路没有责骂他们,一直到全体学生回到班级坐好,整个班级仍然躁动着,过了十几分钟声音才慢慢小了一点,这时我说:“大家对集体活动的重视,让我看到了同学们的集体意识和班级荣誉感,这让我很欣慰,而今天大家在比赛中的表现也让我非常感动,和大家一起跑操时我充满了力量,你们这次的表现在我心里是number1。
有时候这样的比赛确实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比起三等奖,我也更喜欢一等奖和二等奖,所以我不甘心,但是我很开心和大家一起努力,而且哪怕是输,咱们也要输的有姿态,要学会给别人鼓鼓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只眼睛看教育(二)
二、规育
规育,实质上是用规则实施教育。
(一)班主任教育的整合艺术
班主任教育的效果是通过整合艺术来完成的,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理念
我们要塑造一个尊重型的班主任,首先把学生当作“人”。
他有人格,有人性,有与我们同样的自尊心。
2、细节
是指赏识型管理。
以欣赏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学生,注意在教学过程的细节上及时激励学生,表扬学生,鼓励学生。
如:“站起来回答,会有掌声的!”
3、制度
强调的是“人本”,尽可能体现个体发展。
下面围绕理念、细节、制度这三个教育层面,谈几个观点:
1、关于“边际效应”和问题学生
“边际效应”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消费给人带来的主观心理满意程度。
如:一元钱的边际效应对不同的人是不同的。
把一元钱给一个乞丐,满意度可能是100个单位;而把一元钱给一个百万富翁,满意度可能是1个单位。
二者的社会总福利量是不同的。
因此,班主任工作应倾向问题学生、弱势群体。
“边际效应”要更多地应用到问题学生身上,对问题学生多投入一些,多关爱一点,多关注他们的需求,多温暖他们的情感。
我们可以做一个菲尔人格十项测试,了解一下学生缺少什么。
2、“规则无人看守”与做活主题教育
我们定立制度,要求学生遵守规则,规范言行,那么怎样使制度、规范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呢?有一次,龙永图在卫生间看到七、八岁的小孩在修马桶,小孩说:“我用坏了,我得修好。
”孩子的行为说明了“规则无人看守”原理。
这里有个“道德生态环境”的问题,像我们的环境卫生,要由管到不管,由人治到自治,达到无人看守的境界,就要通过系列主题教育,培养学生的自立、自主、自爱意识。
我们可以试一下,“让最差的学生当一周班长”,会有什么效应。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3、细节习惯与改变命运
细节创新是班主任工作的第一要务,管理的成败是由细节开始的。
如:开展十三字主题教育活动——“信、诚、道、恒、德、礼、仁、容、儒、信、义、勇、智”,每周一个专题,化大为小,做细做活。
班主任能不能对所有的差生说一句:“我们都是优秀的。
”并且,依次聘任违纪的学生做班主任助理,也许会打开成功教育的突破口。
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要善于从细节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态度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日本邮政大臣野田圣子刚从早稻田大学毕业的时候,被分到东京帝国酒店打工,当保洁员,情绪很低落。
工作交接时,老工人从坐便器里接了一杯水喝掉了,并告诉他这就是标准。
这个细节对野田圣子触动很大,她懂得了做什么事都需要有敬业精神,有了敬业精神,什么工作都能干得很出色。
从此,她在帝国酒店做得很勤奋,成了一名优秀的保洁员。
我们可以在班会时先做这样的游戏:招聘五星级酒店的大堂副理。
候试时,每人发一支冰淇淋,测试场地不设垃圾桶,看谁把包装纸送到场外垃圾桶。
当学生吃完冰淇淋时,招聘测试也就宣告结束。
谁能把包装纸主动送达垃圾桶,谁就是要招聘的大堂副理。
然后就此展开大家谈。
4、制度创新与人性化关爱
我们可以叫响这样的口号“为捍卫学生的权利而战”,制定规章时要首先体现这一点。
制订班规有三个原则:①班规要有人情味。
比如说,学生违规、违纪了,罚他唱一支歌或背一段诗,扣一次分要做一件好事。
②要突出示范性、可模拟性。
让学生见贤思齐。
③要重视奖励机制,少罚多奖。
比如给犯错误的同学写不公开的评语,可以加上这样的话“其实你也很优秀!我们做朋友吧。
”接到老师这样的邀请,学生的心情会如何?比如处理早恋问题,方法比动机更重要。
2004年11月15日《烟台晚报》载:南京一家长带孩子到中心马路上去评点“美眉”,预防早恋,挑来挑去,都有毛病。
最后让孩子明白现在谈这个问题为时尚早,从此孩子打消了早恋念头,学习成绩也提高上去了。
这就是方法的效应。
两个人同样走在泥泞的路上,一个人说:“赶快脱了鞋子换靴子吧。
”另一人说:“换鞋不如换路。
重新修条路不就可以了吗?换鞋,路还是泥泞的;换了路,就不需要换鞋了。
”
亚伯拉罕·林肯曾说:“假如我用8小时砍一棵树,我可以花6小时磨斧子。
而许多人则只花20分钟磨斧子,用12小时砍树。
”这里谈的都是创新。
思维定势必定制约思路的展开。
要尊重孩子。
有句话叫“淘气是孩子的权力”。
还有句话说“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
1989年11月10日四十四届联大通过了《儿童权力公约》,规定儿童的四项基本权力是: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夫妇曾在法国居住过,妈妈花4000元钱给女儿报名学钢琴。
爸爸开车带女儿去学钢琴,女儿不高兴,想学笛子。
蔡志忠毫不犹豫地为女儿办理了改学手续,女儿担心费用无法退回,妈妈生气。
他对女儿说:“什么也没有你的快乐重要。
”
5、罗森塔尔效应与自我认定
罗森塔尔效应实际上就是赏识教育,“跳高摘桃子”。
班主任的良性期望值将产生特别效能。
有句英国谚语说:一滴蜂蜜比一桶毒药捉住的苍蝇还多。
1920年,11岁的里根在踢球时打破了邻居家的玻璃,需要赔12.5美元,这在当时是高额支出。
爸爸借给了他,说:“你是一个负责的好孩子,做了错事,就应该赔偿。
我给你付钱,半年后,你必须用正当的手段打工挣钱还给我。
”里根由此懂得了一个人要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后来,他成了总统。
我们教育学生,也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