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衣》罗隐《自遣》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第六单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昳.丽(yì)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B. 崩殂.(cú) 间.进(jiān) 咨诹.善道(zōu)C. 期.年(qī) 舂.谷(chōng) 望其旗靡.(mǐ)D. 夙.夜(sù) 行.阵(xíng) 陟罚臧否.(pǐ)【答案】A【解析】【详解】B项,“间”应读“jiàn”;C项,“期”应读“jī”;D项,“行”应读“háng”。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一鼓作气,再.而衰(第二次)B.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丽)C. 恢弘..志士之气(发扬,扩展)D. 以告.先帝之灵(祭告)【答案】B【解析】【详解】B“美”的意思是“认为……美”。

3.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B.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C. 明日..,徐公来D. 使内外异.法也【答案】D【解析】【详解】A项,“狱”的古义是“诉讼事件”,今义指“监狱”;B项,“鄙”的古义是“目光短浅”,今义指“卑鄙,鄙视”;C项,“明日”的古义是“次日,第二天”,今义是“今天的下一天”。

D项“异”的古今意义相同。

4.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B.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C.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D. 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答案】C【解析】【详解】C正确的朗读停顿应为: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5.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译文: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B.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译文:祭祀用的牛、羊、猪和玉、丝织品等祭品,我不敢加大数量,一定按照实情报告。

C.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了。

2019-2021北京重点校初二(下)期中语文汇编:古诗文阅读(含答案解析)

2019-2021北京重点校初二(下)期中语文汇编:古诗文阅读(含答案解析)

2019-2021北京初二(下)期中语文汇编古诗文阅读一.选择题(共1小题)1.(2020北京•延庆八年级期中)请你阅读下面这首诗,选出对诗中“日”的意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句中的“残夜”和“旧年”也暗指过去的失败经历,而此时失败已经过去,希望和梦想又重新升起。

因此,初升的太阳代表了他重燃的希望和心中蓬勃的梦想。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句中的“残夜”和“旧年”是作者在感叹时光一去不复返,自己与家人分别无限感伤。

因此,“日”在这里表达思乡惆怅悲伤之情。

二.默写(共3小题)2.(2021北京•通州八年级期中)默写。

(1)蒹葭萋萋,。

(《蒹葭》)(2),在水一方。

(《蒹葭》)(3)“潭中鱼可百许头,,影布石上。

”写出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柳宗元《小石潭记》)3.(2021北京•房山八年级期中)默写。

(1)悠哉悠哉,。

《诗经•关雎》(2),端居耻圣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桃花源记》(4)诗歌是一种很好的表情达意的方式,如要表达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可引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5)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自得其乐的语句是:“,”。

4.(2019北京•房山八年级期中)古诗文默写。

(1),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2)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桃花源记》中表现桃花源中人生活幸福快乐的句子是:,。

(4)送别,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经久不衰的话题。

请你调动自己的积累,写出连续的两句送别诗:,。

三.古诗词赏析(共4小题)5.(2021北京•通州八年级期中)阅读《关雎》,完成问题。

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专题21古诗文阅读综合练习(二)-2022年初升高语文无忧衔接

专题21古诗文阅读综合练习(二)-2022年初升高语文无忧衔接

专题21 古诗文阅读综合练习(二)综合练习01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2022·江苏宿迁·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也。

少孤,太祖①破荆州,徙汝南,为农民养犊。

年十二,随母至颍川,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艾遂自名范,字士则。

后宗族有与同者,故改焉。

为都尉学士,以口吃,不得作干佐。

为稻田守丛草吏。

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时人多笑焉。

后为典农纲纪,上计吏,因使见太尉..司马宣王。

宣王奇之,辟之为掾,迁尚书郎。

嘉平元年,与征西将军郭淮拒蜀偏将军姜维。

维退,淮因西击羌。

艾曰:“贼去未远,或能复还,宜分诸军以备不虞。

”于是留艾屯白水北。

三日,维遣廖化自白水南向艾结营。

艾谓诸将曰维必自东袭取洮城洮城在水北去艾屯六十里艾即夜潜军径到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败景元..四年秋,诏诸军征蜀。

维还守剑阁。

钟会攻维未能克。

艾上言:“今贼摧折,宜遂乘之,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余里。

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②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

军志有之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

”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

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

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

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邈降。

蜀卫将军诸葛瞻自涪还绵竹,列陈待艾。

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马师纂等出其左。

忠、纂战不利,并退还,曰:“贼未可击。

”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乃叱忠、纂等,将斩之。

忠、纂驰还更战,大破之,斩瞻及尚书张遵等首,进军到雒。

刘禅遣使奉皇帝玺绶..,为笺诣艾请降。

艾至成都,检御将士,无所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蜀人称焉。

(选自《三国志·邓艾传》,有删减)【注】①太祖:魏武帝曹操。

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古代诗词阅读

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古代诗词阅读

古代诗词阅读【2022年】一、(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眉禽文同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

B.欧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自由飞行,文诗中的画眉鸟则在笼中饲养。

C.欧诗认为鸟笼内外的画眉鸟,其鸣叫声有差别,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

D.欧诗中的“林间”与文诗中的“千岩万壑”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意。

15.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

请简要分析。

【答案】14.A15.①欧诗中的画眉鸟寄托了诗人的感情,诗歌表面上是写鸟,实际上是写人,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②文诗中画眉鸟的鸣叫声烘托出轻松的气氛,有助于表现诗人在公务闲暇时悠然自得的状态。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说法错误。

欧诗托物言志,描写了画眉鸟在林间山中千啼百啭、高低飞舞的姿态,直接描写出画眉鸟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借此表达出自己归隐山林、不受羁绊的心曲。

但文诗中只对画眉鸟的鸣叫声进行了侧面描写,重点表现的是诗人对鸣声的听觉感受,借以烘托诗人悠然闲适的心理状态。

因此,文诗并没有以画眉鸟为直接描写对象,也并不是咏物诗。

故选A。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能力。

欧诗以画眉鸟为直接描写对象,托物言志,写诗人听见画眉鸟在山林繁花之间千啼百啭,才知道笼中画眉的叫声,远比不上它在山间的自由歌唱那么悦耳动听。

在本诗中,诗人对画眉鸟进行正面描写,通过对比画眉鸟在“山花红紫树高低”和“锁向金笼”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中的叫声,将画眉鸟作为寄托情怀的对象,表面写鸟,实则写人,抒发的是诗人归隐山林、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感情。

古诗词中有哲理的诗句(50条)

古诗词中有哲理的诗句(50条)

古诗词中有哲理的诗句(50条)诗词是古代文人智慧和才华的结晶,诗词中描写的往往是思乡愁绪﹑爱国情怀;诗中讲述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故事,是我国祖先的历史见证,让后人得以鉴古知今。

透过阅读古诗词,青少年可增添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意志的初步概念和理解,逐渐加深对祖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下面是50条有哲理的诗句,供大家欣赏品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道德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罗隐《自遣》▶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老子《道德经》▶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赐萧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洪应明《菜根谭》▶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道德经》▶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郑板桥《竹石》▶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杜秋娘《金缕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高一上学期11月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高一上学期11月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古代诗歌阅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送谭孝廉赴举李咸用①鼓鼙声里寻诗礼,戈戟林间入镐京。

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

也知贵贱皆前定,未见疏慵遂有成。

吾道近来稀后进,善开金口答公卿。

[注]①李咸用:晚唐诗人。

晚唐时社会矛盾激化,兵戈不断,不仅民不聊生,就是士人进身之路也多有阻难。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运用借代,交代了谭孝廉赴京科考的时代背景,赞扬其行为的难能可贵。

B.颈联“也知”扫去贵贱命中注定的消极情绪,为后一句表达嘱托之意蓄势。

C.尾联指出当下儒学之道急需人才,表示自己会竭力向王公贵族举荐谭孝廉。

D.这首诗情中蕴理,语言浅近而蕴意深远,表现出作者对后辈殷切寄望的情谊。

16.这首送别之作蕴含着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并谈谈你受到的启发。

(6分)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小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15~16题。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登高》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

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B.《登高》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个人的痛苦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

C.《登岳阳楼》首联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抒发了实现夙愿后的极喜之情。

D.两首诗都融自然景象、国家灾难和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境壮阔,寄意深远,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内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内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内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十五、阅读陶渊明《桃花源记》,完成1~4题。

(15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 )之,复前行,欲穷( )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 )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 )如外人。

黄发( )垂髫( ),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 )答之。

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 )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

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 )云:“不足( )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 )向( )路,处处志( )之。

及( )郡下,诣( )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 )往。

未果,寻( )病终,后遂无问津( )者。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处处志之/寻向所志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C.停数日,辞去/成礼而去D.既出,得其船/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把“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渔人进出桃花源是文章的线索,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一线贯穿,平铺直叙。

B.渔人从山上的小口进入桃花源以后,发现那里桃林美艳,土地平整,房屋整齐。

C.渔人后来“寻向所志”、“不复得路”使人觉得桃花源真真假假,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D.“皆叹惋”这细节描写,写出了桃源人忧叹自己和平安宁的生活被外人破坏了的情态。

2020-2022北京高一(下)期末语文汇编:古代诗词阅读

2020-2022北京高一(下)期末语文汇编:古代诗词阅读

2020-2022北京高一(下)期末语文汇编古代诗词阅读一、古代诗歌阅读(2022·北京朝阳·高一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注】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注】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是年秋,陈与义流亡洞庭期间作此诗。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诗首联以今昔对比的手法表达了洞庭湖巨变给作者的震撼。

B.陈诗第一句中以“东”“西”二字点明了岳阳楼所处的地理位置。

C.两首诗第二联都写到了古地名称,增添了洞庭湖的历史厚重感。

D.两首诗都通过描写登临所见之景,抒发了真切而又复杂的情感。

2.“夕阳”是古诗中常用的意象。

下列诗句与陈诗中“夕阳”蕴含的情感相似的一项是()A.采桑春陌上,踏草夕阳间。

(顾况《春游曲》)B.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韦庄《忆昔》)C.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

(张耒《和周廉彦》)D.一溪绿水皆春雨,两岸青山半夕阳。

(端木国瑚《沙湾放船》)3.明人胡应麟评论陈与义《登岳阳楼》的艺术风格说:“得杜调者也。

”结合两首诗谈谈你对这一评论的理解。

(2022·北京西城·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西江月·平山堂苏轼三过平山堂【1】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2】,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注:【1】平山堂为欧阳修任扬州知府时所建。

欧阳修为政宽简安民,扬州政通人和,后来他作《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酬赠新的扬州知府:“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罗隐 《自遣》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罗隐 《自遣》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罗隐《自遣》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译文】今天有酒就今天喝个够,明天有愁就明天再去发愁吧。

【出典】晚唐罗隐《自遣》注:1、《自遣》罗隐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2、注释:得:指得到高歌机会。

失:指失去这个机会。

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

今朝:今日。

3、译文:一有机会便唱否则即罢休,愁恨全然不理照样乐悠悠。

今天有酒就喝个酩配大醉,明日有忧虑就等明天再愁。

4、罗隐(公元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

生于太和七年(公元833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

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

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

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去世,享年77岁。

在唐朝末年,罗隐和许多人一样也想借助科举考试踏入仕途,一展宏志。

但罗隐虽然名声很大,却六次没有考中,于是改名为罗隐。

罗隐的才学确实出众,就连当时的宰相郑畋和李蔚都很欣赏他,但由于他的试卷里的讽刺意味太强,人也很狂妄,这使他在讲究谦虚的中国古代社会里非常孤立,考官们对他很反感。

有次他投考时,正遇上大旱,皇上下诏求雨做法,罗隐便上书进谏,说水旱灾害是和天地一样共存的,无法立即消除,他劝皇上应该用心祈祷,那么百姓的庄稼受灾再重也会感激陛下的。

最后说,先皇和大臣们都不能为陛下出力,何况做法的又是几个无名之辈,他认为此法不可取。

罗隐的话太直率,有些讽刺的意味,最后皇上也没有听他的。

传说,地仙罗隐是“真龙天子”。

玉皇大帝怕他当了皇帝,会捣乱乾坤,就派天兵天将换了罗隐的仙骨。

古诗拼音版《自遣》原文及赏析

古诗拼音版《自遣》原文及赏析

古诗拼音版《自遣》原文及赏析《自遣》拼音版唐代|罗隐dé即jí高gāo歌gē失shī即jí休xiū,多duō愁chóu多duō恨hèn亦yì悠yōu悠yōu。

今jīn朝zhāo有yǒu酒jiǔ今jīn朝zhāo醉zuì,明míng 日rì愁chóu来lái明míng日rì愁chóu。

《自遣》唐代|罗隐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赏析》该诗成功地塑造一个活脱脱的呼之欲出的纵酒高歌的旷士形象。

这个形象虽有政治上失意后颓唐的一面,而其中愤世嫉俗的品格颇得人们赞叹。

他除了反映旧时代知识分子一种变态的心理外,而通过人物的形象也状写出了晚唐社会的黑暗现实。

这首诗先表现在诗歌形象性的追求上。

乍看来此诗无一景语而全属率直的抒情。

但诗中所有情语都不是抽象的抒情,而能够给人一个具体完整的印象。

如首句说不必患得患失,倘若直说便抽象化、概念化。

而写成“得即高歌失即休”那种半是自白、半是劝世的口吻,尤其是仰面“高歌”的情态,则给人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感受。

情而有“态”,便形象化。

次句不说“多愁多恨”太无聊,而说“亦悠悠”。

也就收到具体生动之效,不特是趁韵而已。

同样,不说得过且过而说“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更将“得即高歌失即休”一语具体化,一个放歌纵酒的旷士形象呼之欲出。

先看第三句,“今朝有酒今朝醉”,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诗人在此告诉世人:失意无法排解时,可以以醉解愁。

其实以酒消愁古已有之,曹操便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之句。

但这样的话从诗人的口中说出来就别有一番滋味了:如果真的时时刻刻有酒解愁,一辈子沉醉不醒也未尝不可。

可诗人是一位穷愁潦倒的文人,他不能天天有酒,两个“今朝”的重复,道出了所谓的解忧,也只是暂时的排解而已。

看来面对人世间纷至沓来的忧患与失意,诗人也没有毕其功一役的解决办法。

金缕衣_自遣_对比阅读答案附赏析

金缕衣_自遣_对比阅读答案附赏析

金缕衣自遣对比阅读答案附赏析
金缕衣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自遣罗隐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8.请扼要分析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有何异同。

(6分)
9.《自遣》一诗在情感上和字词应用上重迭当中有变化,请针对其中一方面结合全诗扼要分析(5分)
参考谜底
8.相同点两首诗都珍惜当下、及时行乐的思想。

(2分)
不同点:前者说花儿与少年,所以莫待无花空折枝颇有不负青春、及时努力的象征;(2分)后者取象于放歌纵酒,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颓唐情绪。

今朝有酒今朝醉让人感到一种内在的苍凉、愤激之情(如答放纵自我、享受糊口亦可)。

(2分)9.【谜底一】情感上重迭而富于变化。

(1分)首句说的是得意时诚可高兴,失意时也不必悲伤,次句则是从反面说同一意思:倘不这样,多愁多恨是有害无益的(2分)。

三四句今朝有酒今朝醉就是得即高歌的反复与推动,明日愁来明日愁则是失即休的进一步阐发。

总之,从头到尾诗情有一个回旋和升腾(2分)。

【谜底二】字词上重迭而富于变化。

(1分)首句前四个字与后三个字意义相对于,而二、六字(即)重迭,次句意思是多愁悠悠,多恨也悠悠,多悠悠重迭构成赞成反复。

(2分)三四句句式相同,三句
中今朝两字重迭,四句中明日愁三字重迭,但前一个愁是名词,后一个则是动词,词性亦有变化。

(2分)。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古诗文阅读(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古诗文阅读(含答案)

⼋年级下册语⽂期末专项复习——古诗⽂阅读(含答案)⼋年级下册语⽂期末专项复习——古诗⽂阅读(⼀)阅读下⽂,回答问题。

【甲】林尽⽔源,便得⼀⼭,⼭有⼩ロ,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ロ⼊。

初极狭,才通⼈。

复⾏数⼗步,豁然开朗。

⼟地平旷,屋舍伊然,有良⽥、美池、桑⽵之属。

阡陌交通,鸡⽝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着,悉如外⼈。

黄发垂髫,并怡然⾃乐。

(节选⾃《桃花源记》)【⼄】⼤道之⾏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不独亲其亲,不独⼦其⼦,使⽼有所终,壮有所⽤,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恶其不出于⾝也,不必为⼰。

是故谋闭⽽不兴,盗窃乱贼⽽不作,故外户⽽不闭,是谓⼤同。

(选⾃《礼记? ⼤道之⾏也》)1.解释下⾯加点的词语。

(1)屋舍俨.然.(2)阡陌交.通.(3)不独⼦.其⼦(4)货恶.其弃于地也2.下⾯各组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项是()A.有良⽥、美池、桑⽵之属.属.予作⽂以记之B.男⼥⾐着,悉.如外⼈事⽆⼤⼩,悉.以咨之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此独.以跛之故,⽗⼦相保D.⼤道之.⾏也长跪⽽谢之.3.翻译下⾯句⼦。

(1)黄发垂,并怡然⾃乐。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理解⽂意,⽤原⽂语句填空。

(1)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垂余阴,菽稷(粮⾷作物)随时艺(种植)” 的诗句,【甲】⽂中描述的⽥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是:(2)孟⼦有句名⾔:“⽼吾⽼以及⼈之⽼,幼吾幼以及⼈之幼”,【⼄】⽂中与之异曲同⼯的句⼦是:5.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同”社会的⽣活风貌,因此⼆者有许多相似的地⽅。

请参照⽰例,从两段选⽂中再找出⼀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

⽰例:从“阡陌交通,鸡⽝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不作” 。

(⼆)阅读下⽂,回答间题【甲】从⼩丘西⾏百⼆⼗步,隔篁⽵,闻⽔声,知鸣佩环,⼼乐之。

专题03诗歌鉴赏-解析版-2021-2022年(两年)七下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

专题03诗歌鉴赏-解析版-2021-2022年(两年)七下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

专题03 诗歌鉴赏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诗歌鉴赏(2022春·北京西城·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首联写诗人出游到农家,“①______”字表现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颔联既描写了村外山间水畔的景色,又蕴含哲理,后人常用“山重水复”借指______①,用“柳暗花明”借指转机或希望;颈联写农人欢天喜地庆贺“春社”,描摹了山西村的风俗画卷;在尾联中,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山西村的①______之情。

2.花草树木是古诗词的常见意象。

历代诗人常以“柳”入诗,借此传达不同的情感。

从下面诗句中任选其一....,结合诗句简要说明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2)此夜曲中闻折柳①,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注释】①折柳:这里指汉代乐府名曲《折杨柳》【答案】1.足困境(绝境、困难等)向往(喜爱、热爱等)2.示例一:(1)句将柳树拟人化为亭亭玉立的美人,将轻柔的柳条比作少女绿色的丝织裙带,写出了早春时节柳树的动人风韵,表达了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

示例二:(2)句诗中“折柳”含有惜别的意味。

远游在外的诗人在深夜听到哀怨动人的《折杨柳》曲,不禁涌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首联意为: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

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足鸡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所上之菜很是充足,能尽其所有,非常热情。

山重水复:意思是指山峦重叠,水流盘曲,常比喻为遇到的困难,遭遇到的困境。

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但愿从今以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把酒言欢,此情此景,不亦乐乎。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创新题训练——古代诗歌鉴赏(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创新题训练——古代诗歌鉴赏(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创新题训练——古代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牡丹花罗隐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①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②功成后,辜负浓华过此身。

[注]①绛罗:大红色丝绢。

②韩令,指韩弘,他不喜牡丹,见必除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春天到来,用红色丝绢做的门帘高卷,屋内牡丹开放,美艳无比。

B.颔联运用拟人修辞写花情动人,想象牡丹花如懂得说话,则能倾国倾城。

C.颈联中的“君”“芳尘”皆指牡丹,用其他名花陪衬,突出其超越众卉。

D.尾联运用韩弘的典故,指出即便极其美丽如牡丹花,也未必人人都喜欢。

2.《红楼梦》中宝钗抽得牡丹花签,上题“艳冠群芳”,下镌小字“任是无情也动人”。

有人认为曹雪芹笔下的宝钗“似冷而热”,罗隐诗中的牡丹却“似热而冷”,请说说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题。

别房太尉①墓杜甫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②,把剑觅徐君③。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注】①房太尉即房琯,玄宗幸蜀时拜相。

至德二载(757),为肃宗所贬。

763年卒于阆州,死后赠太尉。

②谢傅指谢安。

指代当年杜甫曾与房琯对棋,把他比作晋朝谢安。

③《说苑》载:吴季札聘晋过徐,心知徐君爱其宝剑,及还,徐君已殁,解剑系其冢树而去。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表达的不只是诗人对老友的思念,更多的是内心对国事的殷忧和叹息之情。

全诗写得既雍容典雅,又一往情深,深沉含蓄。

B.首联写诗人在他乡复值行役之中,公事在身,行色匆匆,但还是驻马暂留,来到孤坟前,向亡友致哀。

“孤坟”表现了房琯晚年的坎坷和身后的凄凉。

C.颔联表达了诗人的哭墓之哀,天低云断,似乎要下雨,仿佛和诗人一样悲伤。

空气里都带着愁惨凝滞之感,诗人倍觉寂寥哀伤。

D.尾联以景结情,情景交融,余韵悠扬不尽,诗句描绘出幽静肃穆的景象,渲染出凄凉孤独的氛围,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哀伤。

《金缕衣》罗隐《自遣》阅读练习及答案

《金缕衣》罗隐《自遣》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4、15题。

金缕衣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自遣罗隐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14.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有何异同(3分)
15.《自遣》一诗在情感上和字词运用上“重迭之中有变化”请针对其中一方面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14.相同点两首诗都珍惜当下、及时行乐的思想。

不同点:前者说花儿与少年,所以“莫待无花空折枝”颇有不负青春、及时努力的意味;(2分)后者取象于放歌纵酒,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颓唐情绪。

“今朝有酒今朝醉”让人感到一种内在的凄凉、愤激之情(如答放纵自我、享受生活亦可)。

15.
【答案一】情感上重迭而富于变化。

首句说的是得意时诚可高兴,失意时也不必悲伤,次句则是从反面说同一意思:倘不这样,“多愁多恨”是有害无益的。

三四句“今朝有酒今朝醉”就是“得即高歌”的反复与推进,“明日愁来明日愁”则是“失即休”的进一步阐发。

总之,从头到尾诗情有一个回旋和升腾。

【答案二】字词上重迭而富于变化。

首句前四个字与后三个字意义相对,而二、六字(即)重迭,次句意思是多愁悠悠,多恨也悠悠,
“多”“悠悠”重迭形成同意反复。

三四句句式相同,三句中“今朝”两字重迭,四句中“明日愁”三字重迭,但前一个“愁”是名词,后一个则是动词,词性亦有变化。

北京市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古诗阅读(含解析)

北京市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古诗阅读(含解析)

古诗阅读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共6分)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石壕吏杜甫①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②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③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④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9. 本诗从诗人“暮投石壕村”到天明登途,从差役“①_____”(用三字原文)到带妇应役,从老翁“逾墙走”到独自归家……线索完整,情节紧张。

诗人首尾叙事,中间巧借老妇之口,诉说其一家的悲惨遭遇,揭示了②_____给底层人民生活造成的深重苦难。

10. 本诗中的“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和白居易《卖炭翁》中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都表现了人物的矛盾心理。

请分别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作者表现这种矛盾心理的用意。

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共6分)阅读《卖炭翁》,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9. 《卖炭翁》一诗第一节写 ______①,第二节写“宫使”对卖炭翁的掠夺,分别表达了作者对卖炭翁艰辛苦难生活的同情和______②。

10. 诗中加点词“苍苍”“翩翩”两个叠词分别刻画了卖炭翁和宫使的形象,流露出作者的情感。

请你分别加以分析。

北京市平谷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监控初二语文试卷(二)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第12-13题。

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后培优练(部编版)

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后培优练(部编版)

姓名:班级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一、单选题1.下面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水何澹澹..(dàn),山岛竦.(sǒng)峙。

(《观沧海》曹操)B.念天地之悠悠,独怆.( chuàng))然而涕.(tì)下。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C.雾凇沆砀..( kàng 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心亭看雪》张岱) D.俶.(chù)而远逝,往来翕.(xī)忽。

(《小石潭记》柳宗元)【答案】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考查字音的识记。

C项中的“沆”的正确读音是hànɡ。

故答案为:C【点评】做好字音题,就要认真阅读选项中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注意多音字在这个词语中的读音,还要注意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

做好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2.下列各项中短语的类型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孙权劝学妇孺皆知中国加油血气方刚B.河中石兽驿路梨花任重道远冠状病毒C.耀武扬威海阔天空仙露琼浆天涯海角D.登飞来峰游山西村抗击病毒逢入京使【答案】B【解析】【分析】A.都是主谓短语;B.“任重道远”是并列短语,其余是偏正短语;C.都是并列短语;D.都是动宾短语;故答案为:B【点评】短语类型的判断,要学会结合词语的词性去分析。

还可以将每一个短语想象成句子,再进行判断。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上周,特级教师做客电视台“中考快车”栏目,在席间没有高谈阔论....,而是言简意赅,为初三学子复习迎考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B.老师强调考场作文应质朴真实、以情动人,文采藻饰....过盛就可能忽视了对内容、主旨的的追求。

C.模仿经典能提高写作水平是有例可援....的,李白写《登金陵凤凰台》就借鉴了崔颢的《黄鹤楼》。

D.平时文章要反复修改,达到吹毛求疵....的程度,才能捋顺自己的思路,完善作文的语感,从而达到文从字顺,形美质优的效果。

专题03诗歌鉴赏-解析版-2021-2022年(两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北京专用)

专题03诗歌鉴赏-解析版-2021-2022年(两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北京专用)

专题03 诗歌鉴赏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诗歌鉴赏(2022春·北京海淀·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卖炭翁》,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诗开头,“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卖炭翁的肖像,写出劳动的艰辛。

B.“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一问一答,写出卖炭翁别无余财,全指望着自己千辛万苦烧成的一车炭卖个好价钱来维持生计的困窘。

C.“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写出“宫使”潇洒儒雅的风度,与卖炭翁的苍老憔悴形成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奢靡之风。

D.全诗未有直接议论抒情,主要通过白描手法写出卖炭翁烧炭、运炭、卖炭以及炭车被抢的经过,讲述催人泪下的悲剧故事,融爱憎于字里行间。

2.白居易《卖炭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反常心理写出了卖炭翁生活的艰难凄苦;而宋人张俞《蚕妇》一诗中则用“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一现象来控诉不劳而获、劳而不获的不公。

这些诗句都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2.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解析】1.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写出“宫使”的得意忘形、骄横无礼,不是“潇洒儒雅的风度”,不是“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奢靡之风”,而是揭露“宫市”的罪恶,C错误,选C。

2024年北京市部分区高三语文一、二模卷【古诗词阅读题】附答案解析

2024年北京市部分区高三语文一、二模卷【古诗词阅读题】附答案解析

2024年北京市部分区高三语文一、二模卷【古诗词阅读题】(2024·北京东城·二模)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新柳薛能轻轻须【1】重不须轻,众木难成独早成。

柔性定胜刚性立,一枝还引万枝生。

天钟和气元无力,时遇风光别有情。

谁道少逢知己用?将军【2】因此建雄名。

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3】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4】。

注释:【1】须:是,自。

【2】将军:指西汉周亚夫,曾屯兵名叫细柳的地方。

【3】解:能。

【4】清霜:指秋天。

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薛诗首句中“轻轻”言新柳身姿轻柔,但句尾的“轻”有轻浮之意。

B.薛诗“柔性”句写柳树比“刚性”的“众木”更易适应环境而生存。

C.薛诗“天钟”句写大自然既赋予柳树以温柔,又赋予它强悍的力量。

D.曾诗“解把”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柳絮高高扬起遮蔽了日光月色。

2.以下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薛诗用“众木难成”来反衬柳树的“早成”,表达了他对柳树早熟的好感。

B.薛诗用“别有情”三字引发读者想象柳树逢时生长、风韵宜人的优美景象。

C.曾诗写柳枝借东风飘舞,柳絮漫天,以及预示柳树凋零的过程,意蕴深长。

D.两诗都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将诗人的人格追求寄托在对柳树的描写之中。

3.两首诗同样咏“柳”,在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024·北京西城·二模)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宿晋昌亭闻惊禽【1】李商隐羁绪鳏鳏【2】夜景侵,高窗不掩见惊禽。

飞来曲渚烟方合,过尽南塘【3】树更深。

胡马嘶和榆塞笛,楚猿吟杂橘村砧。

失群挂木知何限【4】,远隔天涯共此心。

注释:【1】大中五年(851年),李商隐丧妻,且在长安谋职不遂,不得已远赴四川幕府就职,行前作此诗。

【2】鳏鳏:因忧愁而张目不眠的样子。

【3】曲渚、南塘:均为晋昌亭附近地名。

【4】失群挂木:失群指胡马,挂木指楚猿。

何限:多少,几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4、15题。

金缕衣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自遣罗隐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14.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有何异同(3分)
15.《自遣》一诗在情感上和字词运用上“重迭之中有变化”请针对其中一方面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14.相同点两首诗都珍惜当下、及时行乐的思想。

不同点:前者说花儿与少年,所以“莫待无花空折枝”颇有不负青春、及时努力的意味;(2分)后者取象于放歌纵酒,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颓唐情绪。

“今朝有酒今朝醉”让人感到一种内在的凄凉、愤激之情(如答放纵自我、享受生活亦可)。

15.
【答案一】情感上重迭而富于变化。

首句说的是得意时诚可高兴,失意时也不必悲伤,次句则是从反面说同一意思:倘不这样,“多愁多恨”是有害无益的。

三四句“今朝有酒今朝醉”就是“得即高歌”的反复与推进,“明日愁来明日愁”则是“失即休”的进一步阐发。

总之,从头到尾诗情有一个回旋和升腾。

【答案二】字词上重迭而富于变化。

首句前四个字与后三个字意义相对,而二、六字(即)重迭,次句意思是多愁悠悠,多恨也悠悠,
“多”“悠悠”重迭形成同意反复。

三四句句式相同,三句中“今朝”两字重迭,四句中“明日愁”三字重迭,但前一个“愁”是名词,后一个则是动词,词性亦有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