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茶叶研究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2011届毕业论文

武夷山茶叶研究与发展

学生姓名:暨芳学生学号:******** 年级:2008级专业:旅游管理

指导老师:黄惠平职称:讲师

2011年5月

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

兹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本人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参考的其他个人或集体的研究成果,均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而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声明人:

2011年5月13日

武夷山茶叶研究与发展

[内容摘要]碧水丹山的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自古就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而位尊八闽、秀甲江南,更因为盛产茶叶而闻名于世,据统计,这里有名有姓的茶叶就有三百多种,素有“茶叶王国”的美誉。本文主要介绍了以大红袍为代表的武夷岩茶的种植,制作,销售,鉴赏等方面的研究信息。同时,还分为武夷山茶叶的辉煌历史,闪耀现状和灿烂未来三个部分阐述了武夷山茶叶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 武夷山茶叶研究发展

武夷山茶叶研究与发展

一、武夷山茶叶的历史

(一)中国茶历史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很早便有关于食茶的记载,而且随产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中国的茶早在西汉时便传到国外,汉武帝时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岛,所带的物品中除黄金、锦帛外,还有茶叶。南北朝时齐武帝永明年间,中国茶叶随出口的丝绸、瓷器传到了土耳其。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最澄禅师回国,将中国的茶籽带回日本。尔后,茶叶从中国不断传往世界各地,使许多国家开始种茶,并且有了饮茶的习惯。而饮茶风气之兴,始于唐代。唐代民众喝茶成癖。[1]东坡诗云:“周诗记苦荼,茗饮出这世。”乃以今之茶为荼。自唐以来,茶以清头目,上下好之,庶民日饮数碗,确成风矣。

(二)武夷山茶叶的源起

5000多年前,华夏先祖的神农氏遍尝百草,发现了可以用来解毒的茶,让《神农百草》留下了这样的记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神农氏作为南方诸族的大首领,恐怕南方各地都有他的部下。也许,正是从这时起,茶传到了武夷山。

武夷山发现第一棵茶树的地方,被称为茶洞。相传,这个云蒸霞蔚的洞天福地,是彭祖曾经居住的地方。而彭祖之所以长生不老,正是因为喝了武夷山的茶。这个传说,不仅让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留下了“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的诗句,也让武夷山人对茶

的理解多了另一层含义。

事实上,直到唐代,茶才从最初的药用完成到实用的转变,成为被广为接受的饮品出现在中国人的视野中。也正是这时,武夷茶开始大量种植。一个叫孙樵的唐朝进士在给友人的信札里,曾经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武夷茶称为晚甘侯。“晚甘侯十五人,遣侍斋阁。此徒皆请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

(三)武夷山茶在历代贡茶中的辉煌地位及文人的诗赞

1.唐及唐之前:孙樵写的《送茶与焦刑部书》。孙樵在赠送武夷岩茶给达官显贵的一封信札中写道:“晚甘侯十五人,遣侍斋阁。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慎勿贱用之!”[2]孙樵在这封信中,把出产在“建阳丹山碧水之乡”的茶,用拟人化的笔法,美称为“晚甘侯”。

唐代诗人徐夤有诗云:“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草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腊片,啼猿溪走木兰船。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3],诗人不但高度评价武夷茶,而且说明武夷茶从研膏转为腊片,且印有飞鹊等装饰图案。值得提及的是,中国第一茶圣陆羽在晚年慕名来到武夷山,写有《武夷山记》,对武夷君的神话传说,表示兴趣,遂记之。虽然此记已佚,但是从其他的书、志的注释中,尚能见到片言段语。该记当是陆羽在晚年蛰居江西上饶时所撰,于《茶经》的成书之后若干年,因此也是《茶经》上未见武夷茶记载的原因之一。为此肯定武夷茶在唐代已有之,且名度很高,深得文人赞赏,引得垂将老矣的陆羽慕名而来。

2. 两宋:自唐代孙樵称武夷茶为“晚甘侯”后,历代多有讴歌其者。南北朝时期,王肃的父亲王奂在南齐任尚书右仆射(中书郎,宰相的助手),很可能得到进贡的武夷岩茶礼品。因此,当代著名茶叶专家陈椽据此论证:武夷茶约在距今1500年前的南朝时已初具名度。而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写的一篇散文《叶嘉传》,也是以拟人化手法记述武夷岩

茶的一篇佳作。文章把茶树这种嘉木誉为“叶嘉”,意为“茶叶嘉美”。苏轼为之立传,并在传中曰:“上(汉帝)惊,敕建安太守召嘉,给传,遣诣京师”。宋朝为武夷茶的发展兴盛时期,以产“龙团凤饼”(属蒸青绿茶类)闻名于世,成为朝廷的贡品。北宋文学家曾范仲淹留下了“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3]的诗句

3.元:武夷御茶园在“景泰年间(1450—1456)茶久荒,喊山岁犹供祭费,输官茶购自他山。”元时,创焙局于四曲,曰御茶园,于是武夷茶独步入贡,名震朝野。

4.明清: 清代连横、袁枚赞语:"茶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非此不足自豪,不足待客";"龙井虽清而味薄,阳羡虽佳而韵逊";当代潘主兰诗云:"岩茶风韵不寻常,活甘清香细品尝"。日本女作家佐能典黛亦深情感叹:"能喝到武夷岩茶,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小种”茶名,见于陆廷灿《续茶经》“(武夷茶)其最佳名曰工夫茶,工夫之上又有小种则以树为名,每株不过数两”。一天,乾隆皇帝处理完手边的奏章,喝到了刚刚进贡的武夷岩茶,这种味道让他一见倾心,于是提笔写下“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寥寥几笔就精准地形容出岩茶的精妙所在。[3]董天工《武夷山志》中亦有小种记载“(武夷茶)有小种、花香、工夫、松萝诸名,烹之有天然真味,其色不红”。这是小种红茶前身的“松萝茶”。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说:“茶由名岩采摘焙制,远近买客于九曲内各寺庙购觅,市中无售者。山之第九曲尽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之所。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这里指的是“江西乌”,掺入制造星村小种。因为17世纪已有乌茶及松萝故作为假小种出售。中国茶在国际市场上先有武夷(红茶)绿茶(贡熙),18世纪以后,开始对茶类有明确认识,正式以红茶命名。1784年在马萨诸塞州钮伯科港所印的传单,即其最著名者,原文如下:“本店新到上等贡熙、小种及武夷茶,品质极优”此时出现了红茶,并具备了绿茶、红茶、乌龙茶世界三大茶类的货色。[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