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行程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行程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行程问题1.A、B两地相距840千米,小明从A地出发去往B地,小红从B地去往A地,经过4小时,二人相遇.已知小明比小红每小时多行50千米.求小明每小时行多少千米?2.列一元次方程解应用题:一列动车匀速行驶,完全通过一条长600米的隧道需要25秒的时间,隧道顶上有一盏灯,垂直向下发光,灯光照在动车上的时间是10秒,求这列动车的长度?3.小刚和小强从A、B两地同时出发,小刚骑自行车,小强步行,沿同一条路线相向匀速而行,出发后2h两人相遇,相遇时小刚比小强多行进24km,相遇后0.5h小刚到达B地.两人的行进速度分别是多少?4.A,B两地相距150千米,甲车从A地匀速行驶前往B地,每小时行驶40千米;乙车从B地匀速行驶前往A地,每小时行驶60千米.(1)甲、乙两车同时出发,_______小时相遇.(2)甲、乙两车同时出发,_______小时两车相距10千米.(3)若乙车先行驶半小时,甲车再出发,求甲车出发几小时两车相遇?5.一学生队伍以4千米/时的速度从学校出发步行前往某地参加劳动.出发半小时后,学校有紧急通知要传给队长,立即派了一名通讯员骑自行车以14千米/时的速度原路去追,该通讯员要用多少时间才能追上学生队伍?6.一艘船在两个码头之间航行,水流速度是3千米/小时,顺水航行需要2小时,逆水航行需要3小时,求两码头的之间的距离.(列方程解决)7.小张和小李骑自行车外出旅游,两人相约一早从各自家中出发,已知两家相距10千米,小张出发必经过小李家.(1)若两人同时出发,小张车速为20千米/小时,小李车速为15千米/小时,经过多少小时能相遇?(2)若小李的车速为10千米/小时,小张提前20分钟出发,两人商定小李出发后半小时二人相遇,则小张的车速应为多少?8.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航行,用了3.2h,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航行,用了4.8h,已知水流的速度为3km/h,求这艘船在静水中的速度.9.在一条河中有甲、乙两船,现同时从A顺流而下,乙船到B地时接到通知要立即返回到C地执行任务,甲船继续顺流而行,已知甲、乙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7.5千米/小时,水流速度是2.5千米/小时,A、C两地间的距离为10千米,如果乙船由A经B再到C共用4小时,问乙船从B到C时,甲船驶离B 地多远?10.一架飞机飞行在两个城市之间,风速为每小时24千米,顺风飞行需要2小时50分钟,逆风飞行需要3小时,求飞机在无风时的速度.11.某班学生列队从学校到一个农场去参加劳动,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行进.走完1小时,一个学生奉命回学校取一件东西,他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跑回学校,取了东西后又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跑步追赶队伍,结果在距农场2千米的地方追上队伍,求学校到农场的距离.12.A、B两地相距70千米,甲从A地出发,每小时行15千米,乙从B地出发,每小时行20千米.(1)若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经过几小时两人相遇?(2)若甲在前,乙在后,两人同时同向而行,则几小时后乙超过甲10千米?(3)若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几小时后两人相距10千米?13.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到B地,甲骑摩托车,乙骑自行车.甲、乙时速之比为6:1,甲先到达B地以后停留45分钟,然后从B地返回A地.在返回途中遇见乙,此时,距他们出发时间为3小时.若A 地、B地相距82.5千米,求甲、乙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14.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5千米/小时,一天,小明从家出发骑自行车去学校,恰好准时达到,如果他全程乘坐速度为40千米/小时的公共汽车,则会提前15分钟达到学校.(1)小明家离学校有多少千米;(2)小明乘坐公共汽车上学需要多长时间.15.某校组织学生研学,全程30千米,开始一段路步行,步行速度为3千米/小时,余下路程乘客车,客车速度为39千米/小时,全程共用1小时,求步行和客车各用了多少时间?16.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而行,用了2h;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而行,用了2.5h.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km/h,求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要求列方程解答)17.列方程解应用题:小强参加了一次市组织的业余组半程马拉松赛,路程约为21公里,比赛开始后,小强按原计划的速度比赛,但1小时后,由于脚的旧伤复发,他跑步的速度变慢,每小时完成的路程都是前一小时的一半,小强顽强拼搏,坚持完成比赛,最后以3小时的时间冲过半程马拉松赛的终点,那么小强原计划的速度是多少?18.列方程解应用题:甲、乙两人从相距6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2小时后相遇,甲每小时比乙少走4千米,求甲、乙两人的速度.19.小明在国庆节期间和父母外出旅游,他们先从宾馆出发去景点A参观游览,在景点A停留1.5h后,又去景点B,再停留0.5h后返回宾馆.去时的速度是5km/h,回来时的速度是4km/h,来回(包括停留时间在内)一共用去7h,如果回来时的路程比去时多2km,求去时的路程.20.已知A,B两地相距200千米,甲车的速度为每小时70千米,乙车的速度为每小时50千米.(1)若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同向而行(甲车在乙车后面),问经过多长时间甲车追上乙车?(2)若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问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20千米?。
七年级数学上册专题提分精练一元一次方程应用之行程问题(解析版)

专题31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之行程问题1.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从甲地开出一辆快车,速度为100千米/时,从乙地开出一辆慢车,速度为 65千米/时,如果两车相向而行,慢车先开出1小时后,快车开出,那么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遇?若设再经过x 小时两车相遇,则根据题意列方程为( ) A .()10010065300x ++= B .()100165300x x -+= C .()6510065300x ++= D .()6510065300x +-=【答案】C【分析】根据两车相遇共行驶270千米列出方程即可.【详解】解:设经过x 小时两车相遇,依题意得()6510065300x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了解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2.A 、B 两地相距45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速度为120千米/小时,乙车速度为80千米/小时,经过t 小时两车相距50千米.则t 的值是( ) A .2 B .2或2.25 C .2.5 D .2或2.5钟,但由于堵车,所以实际车速比预计的每小时慢了10千米,且路上多用了5分钟.设预计车速为x 千米/时,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 A .2530(10)6060x x =+ B .2530(10)6060x x += C .25x =30x ﹣10 D .2530(10)6060x x =- 【答案】D【分析】由实际车速比预计的每小时慢了10千米可得出实际车速为(10)x -千米/时,利用路程=速度⨯时间,结合路程不变,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此题得解. 【详解】解:预计车速为x 千米/时,实际车速比预计的每小时慢了10千米,时,水速为2千米/时,则A 港和B 港相距______千米..如图,在ABC 中,的速度沿着三角形的边按A B C A →→→的方向行走,甲出发1s 后蚂蚁乙从点A 出发,以2cm/s 的速度沿着三角形的边按A C B A →→→的方向行走,那么甲出发________s 后,甲乙第一次相距2cm .【答案】4【分析】根据题意,找出题目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根据题意,∵3cm AB =,6cm BC ,5cm AC =, ∵周长为:35614++=(cm ),∵甲乙第一次相距2cm ,则甲乙没有相遇,设甲行走的时间为t ,则乙行走的时间为(1)t -, ∵1.52(1)214t t +-+=, 解得:4t =;∵甲出发4秒后,甲乙第一次相距2cm .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题意,正确的列出方程.三、解答题 6.列方程解应用题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A 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同方向行驶,客车的行驶速度是80千米/小时,卡车的行驶速度是60千米/小时,客车比卡车早2小时经过B 地,A 、B 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秒后,两点相距15个单位长度.已知点B 的速度是点A 的速度的4倍(速度单位:单位长度/秒).(1)求出点A 、点B 运动的速度,并在数轴上标出A 、B 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3秒时的位置;(2)若A 、B 两点从(1)中的位置开始,仍以原来的速度同时沿数轴向左运动,几秒时,原点恰好处在点A 、点B 的正中间?(3)若A 、B 两点从(1)中的位置开始,仍以原来的速度同时沿数轴向左运动时,另一点C 同时从B 点位置出发向A 点运动,当遇到A 点后,立即返回向B 点运动,遇到B 点后又立即返回向A 点运动,如此往返,直到B 点追上A 点时,C 点立即停止运动.若点C 一直以15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匀速运动,那么点C 从开始运动到停止运动,行驶的路程是多少个单位长度?【答案】(1)点A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B的速度为每秒4个单位长度,图见解析(2)运动1.8秒时,原点恰好处在A、B两点的正中间(3)点C行驶的路程为75单位长度【分析】(1)设点A的速度为每秒t个单位长度,则点B的速度为每秒4t个单位长度.由甲的路程+乙的路程=总路程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2)设x秒时,原点恰好处在点A、点B的正中间.根据两点离原点的距离相等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3)先根据追及问题求出A,B相遇的时间就可以求出C行驶的路程.(1)设点A的速度为每秒t个单位长度,则点B的速度为每秒4t个单位长度.依题意有:3t+3×4t=15,解得t=1,4t=4,∵点A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B的速度为每秒4个单位长度.画图,如图所示:(2)设x秒时,原点恰好处在点A、点B的正中间,根据题意,得3+x=12-4x,解得x=1.8,即运动1.8秒时,原点恰好处在A、B两点的正中间.(3)设运动y秒时,点B追上点A,根据题意,得4y-y=15,解得y=5,即点B追上点A共用去5秒,而这个时间恰好是点C从开始运动到停止运动所花的时间,因此点C行驶的路程为:15575⨯=(单位长度).【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的运用,数轴的运用,行程问题的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的数量关系的运用,解答时根据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是关键.8.甲乙两人在一环形场地上锻炼,甲骑自行车,乙跑步,甲比乙每分钟快200m,两人同时从起点同向出发,经过3min两人首次相遇,此时乙还需跑150m才能跑完第一圈.()1求甲、乙两人的速度分别是每分钟多少米?(列方程或者方程组解答)()2若两人相遇后,甲立即以每分钟300m 的速度掉头向反方向骑车,乙仍按原方向继续跑,要想不超过1.2min 两人再次相遇,则乙的速度至少要提高每分钟多少米?【答案】()1甲的速度是每分钟350米,乙的速度是每分钟150米;()250米. 【分析】(1) 设乙的速度为每分钟x 米,则甲的速度为每分钟(200)x +米,两人同向而行相遇属于追及问题,等量关系:甲的路程与乙的路程之差等于环形场地的路程,即可列出方程. (2)在环形跑道上两人背向而行属于相遇问题,等量关系:甲的路程加上乙的路程等于环形场地的路程,列出算式即可.【详解】解:()1 设乙的速度为每分钟x 米,则甲的速度为每分钟(200)x +米,依题意有31502003x +=⨯,解之得:150x = ,200150200350x +=+= .答:甲的速度是每分钟350米,乙的速度是每分钟150米. (2)(2003300 1.2) 1.2⨯-⨯÷240 1.2=÷200()m = , 20015050()m -=答:乙的速度至少要提高每分钟50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环形跑道上的追及问题和相遇问题,明确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的等量关系(追及问题的等量关系:甲路程-乙路程=环形跑道的长度;相遇问题的等量关系:甲路程+乙路程=环形跑道长度)是解题关键. 9.列方程解应用题如图,在数轴上的点A 表示4-,点B 表示5,若有两只电子蜗牛甲、乙分别从A 、B 两点同时出发,保持匀速运动,甲的平均速度为2单位长度/秒,乙的平均速度为1单位长度/秒.请问:()1两只蜗牛相向而行,经过______秒相遇,此时对应点上的数是______.()2两只蜗牛都向正方向而行,经过多少秒后蜗牛甲能追上蜗牛乙?【答案】(1)3,2;(2)9秒.【分析】()1可设两只蜗牛相向而行,经过x 秒相遇,根据等量关系:两只蜗牛的速度和⨯时间()54=--,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可设两只蜗牛都向正方向而行,经过y 秒后蜗牛甲能追上蜗牛乙,根据等量关系:两只蜗牛的速度差⨯时间()54=--,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1设两只蜗牛相向而行,经过x秒相遇,依题意有()()+=--,21x54=.解得x3-+⨯=-+=.423462答:两只蜗牛相向而行,经过3秒相遇,此时对应点上的数是2.()2设两只蜗牛都向正方向而行,经过y秒后蜗牛甲能追上蜗牛乙,依题意有()()21y54-=--,=.解得y9答:两只蜗牛都向正方向而行,经过9秒后蜗牛甲能追上蜗牛乙.【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是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10.一列匀速前进的火车,通过列车隧道.(1)如果通过一个长300米的隧道AB,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共用15秒的时间(如图1),又知其间在隧道顶部的一盏固定的灯发出的一束光垂直照射火车2.5秒,求这列火车的长度;(2)如果火车以相同的速度通过了另一个隧道CD,从火车车尾全部进入隧道到火车车头刚好到达隧道出口(如图2),其间共用20秒时间,求这个隧道CD的长.【答案】(1)火车长度为60米;(2)CD的长为540米答:这列火车的长度为60米.(2)火车的速度60 2.524=÷=米/秒,另一隧道的长242060540=⨯+=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如下:首先审题找出题中的未知量和所有的已知量,直接设要求的未知量或间接设一关键的未知量为x ,然后用含x 的式子表示相关的量,列出等式方程,即可解答.11.列方程解应用题:某校组织七年级师生共300人乘车前往“故乡”农场进行劳动教育活动. (1)他们早晨8:00从学校出发,原计划当天上午10:00便可以到达“故乡”农场,但实际上他们当天上午9:40便达到了“故乡”农场,已知汽车实际行驶速度比原计划行驶速度快10km/h.求汽车原计划行驶的速度.(2)到达“故乡”农场后,需要购买门票,已知该农场门票票价情况如右表,该校购买门票时共花了3100元,那么参加此次劳动教育的教师、学生各多少人?数轴上对应的数.若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数轴正方向运动,动点Q 同时从点B 出发也沿数轴正方向运动,点P 的速度是每秒3个单位长度,点Q 的速度是每秒1个单位长度.(1)求a、b、c的值;(2)P、Q同时出发,求运动几秒后,点P可以追上点Q?(3)在(2)的条件下,P、Q出发的同时,动点M从点C出发沿数轴正方向运动,速度为每秒6个单位长度,点M追上点Q后立即返回沿数轴负方向运动,追上后点M再运动几秒,M到Q的距离等于M到P距离的两倍?5min 后,爸爸以180m/min 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追上了他.(1)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 (2)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有多远? 【答案】(1)2.5min (2)650m【分析】(1)可以设爸爸追上小明用了x 分钟,根据爸爸追上小明时的行程=小明5分钟的行程+x 分钟的行程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根据(1)中的时间可求得行程,即可得距离学校的距离=总路程一已行路程 【详解】(1)设爸爸追上小明用了min x . 依题意,得(18060)605x -=⨯, 解得 2.5x =.答:爸爸追上小明用了2.5min . (2)1100180 2.5-⨯1100450=-650(m)=答: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650m 远.【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14.如图,AB=12cm ,点C 在线段AB 上,AC=3BC ,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4cm/s 的速度向右运动,到达点B 之后立即返回,以4cm/s 的速度向左运动;动点Q 从点C 出发,以1cm/s的速度向右运动,到达点B之后立即返回,以1cm/s的速度向左运动.设它们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秒,当第二次重合时,P、Q两点停止运动.(1)AC=______cm,BC=______cm;(2)当t=______秒时,点P与点Q第一次重合;当t=______秒时,点P与点Q第二次重合;(3)当t为何值时,AP=PQ?39933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的速度沿A →B向终点B匀速运动;动点Q 从点C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C →B 向终点B 匀速运动,当P、Q都到达终点后停止运动.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s) .(1)当点P 到达点B 时,点Q 所表示的数是;(2)当t= 0.5时,线段PQ 的长为;(3)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P ,Q 两点到点C 的距离相等时,求t 的值.44。
(完整)七上、一元一次方程应用(行程问题)

教学目标掌握行程问题的几种类别及相应的等量关系式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行程问题的分类2难点: 根据行程问题的分类,熟练列出等量关系 授课日期及时段教 学 内 容()1.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类型等量关系直线相遇两者的路程之和=两地的距离 追及 两者的路程之差=两地的距离环形跑道相遇两者的路程之和=环形跑道一圈的长度追及两者的路程之差=环形跑道一圈的长度 顺逆流问题 路程或静水中的速度相等① 顺水(风)速度=静水(无风)速度+水流速度(风速);② 逆水(风)速度=静水(无风)速度-水流速度(风速)。
③ 顺水(风)速度-逆水(风)速度=2×水(风)速等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错车问题两者路程和或差=两个车身的长度(夯实基础)一、行程(相遇)问题1. 小明和小刚家距离900米,两人同时从家出发相向行,5分钟后两人相遇,小刚每分走80米,小明每分知识典例行程问题专题导入七、综合创新问题1、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代表﹣24,﹣10,10,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若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乙的速度为6个单位/秒.(1)问甲、乙在数轴上的哪个点相遇?(2)问多少秒后,甲到B的距离为6个单位?(3)若甲到B的距离为6个单位时,甲掉头返回,问甲、乙还能在数轴上相遇吗?若能,求出相遇点,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如图,数轴上的三点A、B、C分别表示有理数a、b、c.(O为原点)(1)a﹣b 0,a+c 0,b﹣c 0.(用“<”或“>”或“=”号填空)化简:|a﹣b|﹣|a+c|+|b﹣c|(2)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3、﹣1,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①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则点P对应的数x为;②若点A、点B分别以2个单位长度/秒和0。
5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同时向右运动,点P以6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同时从原点O向左运动.当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为1个单位长度时,求点P所对应的数x是多少?强化练习()1、两辆车从相距36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先出发,每小时行60千米,1小时后乙车出发,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出发几小时两车相遇?8.墨江中学举行田径运动会,大家积极报名参加,都想为班级争光添彩.七年级7班的李伟同学参加了一场1500米的赛跑,他以6米/秒的速度跑了一段路程,又以4米/秒的速度跑完了其余的路程,一共花了5分钟,请你计算李伟同学以6米/秒的速度跑了多少米?9. 已知A、B两地相距100千米,甲以16千米/小时的速度从A地出发,乙以9千米/小时的速度从B地出发.①两人同时相向而行,经过多少时间,两人相遇?②两人同时相向而行,经过多少时间,两人相距25千米?10。
初一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应用题专题

《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解答题【基本知识】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1)相遇问题: 快行距+慢行距=原距(2)追及问题: 快行距-慢行距=原距(3)航行问题:顺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逆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抓住两码头间距离不变,水流速和船速(静不速)不变的特点考虑相等关系.行程问题:解行程问题的关键是抓住时间关系或路程关系,借助草图分析来解决问题.路程=速度×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航行问题:顺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逆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水流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一、【求距离】1、七年级列队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去甲地,小刚从队尾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赶到队伍的排头后,又以同样的速度返回排尾,一共用了7.5分钟,求队伍的长。
【解】设队伍长度x 千米 ,等量:时间81164=+x x 52=∴x 答:略 2、队伍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去甲地,小刚从队尾以每小时12千米的速度赶到队伍的排头后,又以同样的速度返回排尾,一共用了4.5分钟,求队伍的长。
【解】605.4168=+x x x = 0.4千米 3、队伍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去甲地,小刚从队尾以每小时12千米的速度赶到队伍的排头后,又以同样的速度返回排尾,一共用了5分钟,求队伍的长。
【解】605186=+x x x = 0.375千米 4、一队学生从学校出发去部队军训,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行进4.5千米时,一名通讯员以每小时14千米的速度从学校出发追赶队伍,他在离部队6千米处追上了队伍,设学校到部队的距离是x 千米,求x . 【解】565.4146--=-x x ∴ 13=x 5、已知某铁路桥长500m ,现在一列火车匀速通过该桥,火车从开始上桥到过完桥共用了30s ,整列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20s ,则火车的长度为多少m ?【解】设火车的长度为x m ,根据火车的速度不变可得方程:2050030500x x -=+ 2(500+x )=3(500﹣x ) x =100. 答:火车的长度为100m .6、王先生计划骑车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由A 地到B 地,这样便可在规定时间到达B 地,但他因事将原计划的出发时间推迟了10分钟,便只好以每小时12千米的速度前进,结果比规定时间早5分钟到达B 地,求A 、B 两地间的路程.【解】设由A 、B 两地的路程是 x 千米,则60560101210++=x x 解得:x=15,答:A 、B 两地间的路程是15千米 7、李明和王华步行同时从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离A 地52米处相遇,到达对方出发点后,两人立即以原来的速度原路返回,又在离A 地44米处相遇,求A 、B 两地距离多少米?解:(行程问题,全是路程比与比例)设AB 相距x 千米李明 王华 路程和52 x -52 x2x -44 3x31344252==-∴x x x 8、某周末小明从家里到西湾公园去游玩,已知他骑自行车去西湾公园,骑自行车匀速的速度为每小时8千米,回家时选择乘坐公交车,公交车匀速行驶的速度为每小时40千米,结果骑自行车比公交车多用1.6小时,问他家到西湾公园相距多少千米?【解答】设小明家到西湾公园距离x 千米, 根据题意得:6.1408=-x x 解得:x =16. 答:小明家到西湾公园距离16千米.9、小张和父亲预定搭乘家门口的公交汽车赶往火车站,去家乡看望爷爷。
浙教版2022年七年级(上)数学解答题小专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行程问题专练(含解析)

浙教版2022年七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解答题小专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行程问题1.“十一”长假期间,小张和小李决定骑自行车外出旅游,两人相约一早从各自家中出发,已知两家相距10千米,行程中小张必经过小李家.(1)若两人同时出发,小张车速为18千米每小时,小李车速为12千米每小时,经过多少小时两人能相遇?(2)若小李的车速为10千米/时,小张提前20分钟出发,两人商定小李出发后半小时二人相遇,则小张的车速应为多少?2.一道愚弄到爱因斯坦的数学题:一辆旧汽车要走2km的山路,上山和下山各1km,上山的平均速度为15km/h,(1)若下山的平均速度为60km/h,则上山的时间为h,下山的时间为h;(2)在(1)的条件下,求该汽车走完这段2km山路的平均速度;(3)该汽车走完这段2km山路的平均速度能否达到30km/h?请说明你的理由.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0千米,开出5小时后,一列火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也从甲地开往乙地,在甲、乙两地的中点处火车追上汽车,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4.A、B两地间的距离为330千米,一列慢车从A地出发,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一列快车从B地出发,每小时行驶90千米.问:(1)若慢车从A地开出30分钟后,快车从B地出发与慢车相向而行,慢车出发后多少小时两车相遇?(2)若两车同时开出,同向而行,如果慢车在前,出发后多少小时快车追上慢车?5.方程应用:A、B两地相距80千米,甲从A地出发,每小时行14千米,乙从B地出发,每小时行18千米.(列方程解应用题)(1)若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需经过几小时两人相距16千米?(2)若甲在前,乙在后,两人同时同向而行,则几小时后乙追上甲?6.已知甲、乙两地在同一条直线上,一辆客车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出发驶向乙地,经过45分钟,一辆货车以每小时比客车快1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出发驶向甲地.若两车刚好在甲、乙两地的中点相遇,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7.某市环城旅游公路暨公路自行车赛道环西山而建,全长136千米,将百余处景点串连成一条线,同时,也是山西首条自行车专用赛道.周日,某自行车骑行团在该赛道组织骑行活动,甲、乙两人参加了这次活动.甲从赛道一端(记为A)出发向另一端(记为B)骑行,甲出发40分钟时乙从赛道B端出发,二人相向而行已知甲的平均速度为40千米时,乙的平均速度为30千米/时,求甲、乙二人相遇时甲骑行的时间.8.“元旦”期间,乐乐一家自驾到A地去游玩,从家到A地用了4.5小时,返回时平均速度提高了10km/h,比去时少用了0.5h.求他们家到A地的距离.(列方程解)9.超市位于小明家正西100米处,学校位于家的正东方向,一天,小明的妈妈从家去超市购物,同时小明从家去学校上学,妈妈刚到超市门口发现小明的作业本误装在了购物袋里,立即按原路返回并追赶小明,结果二人同时到达学校.已知妈妈每分钟走70米,小明每分钟走50米.则小明的家距离学校有多远?10.如图,A、B两地相距90千米,从A到B的地形依次为:50千米平直公路,20千米上坡公路,20千米平直公路.甲从A地开汽车前往B地,乙从B地骑摩托车前往A地,汽车上坡的速度为100千米/小时,平直公路的速度为120千米/小时;摩托车下坡的速度为80千米/小时,平直公路的速度为60千米/小时;甲、乙两人同时出发.(1)求甲从A到B地所需要的时间;(2)求乙从B到C地所需要的时间;(3)求两人出发后经过多少时间相遇?参考答案1.【解答】解:(1)设经过t小时两人能相遇,由题意可得:18t﹣12t=10,解得:t=.所以两人经过小时两人能相遇;(2)设小张的车速为x千米/小时,则相遇时小张所走的路程为(+)千米,小李走的路程为:10×=5(千米),∴+=5+10,解得x=18.答:小张的车速为每小时18千米.2.【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上山的时间为h,下山的时间为h,故答案为:,.(2)设该汽车走完这段2km山路的平均速度是xkm/h,根据题意得(+)x=2,解得x=24,答:该汽车走完这段2km山路的平均速度是24km/h.(3)该汽车走完这段2km山路的平均速度不能达到30km/h,理由:假设汽车走完这段2km山路的平均速度是30km/h,设下山的平均速度为ykm/h,根据题意得(﹣)y=2,整理得0×y=2,此方程无解,所以该汽车走完这段2km山路的平均速度不能达到30km/h.3.【解答】解:设从火车出发到追上汽车共用x小时,由“甲、乙两地的中点处火车追上汽车”得:40×5+40x=90x.解得x=4.则4×90×2=720.答:甲、乙两地相距720千米.4.【解答】(1)解:设快车出发x小时后两车相遇,根据题意可得:,解得:x=2,(小时),答:慢车出发小时后两车相遇.或者:解:设慢车出发x小时后两车相遇,根据题意可得:,解得:,答:慢车出发小时后两车相遇.(2)解:设两车同时开出,同向而行,如果慢车在前,出发后y小时快车追上慢车,依题意有:(90﹣60)x=330,解得:x=11,答:出发后11小时快车追上慢车.5.【解答】解:(1)设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需x小时两人相距16千米,①当两人没有相遇他们相距16千米,根据题意得:14x+18x+16=80,解方程得:x=2;②当两人相遇后他们相距16千米,依题意得14x+18x=80+16,解方程得:x=3;答:若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需经过2或3小时两人相距16千米;(2)设甲在前,乙在后,两人同时同向而行,则y小时后乙追上甲,根据题意得:18y=14y+80,解方程得:y=20.答:若甲在前,乙在后,两人同时同向而行,则20小时后乙追上甲.6.【解答】解:设货车x小时与客车相遇,则有:30×+30x=(30+10)x,解得:x=.∴S=×40×2=180千米.答:甲、乙两地的距离为180千米.7.【解答】解:设甲、乙二人相遇时甲骑行x小时,40分钟=小时,根据题意得40x+30(x﹣)=136,解得x=,答:甲、乙二人相遇时甲骑行小时.8.【解答】解:设他们家到A地的距离为x千米,根据题意得,﹣=10,解得x=360.答:他们家到A地的距离为360千米.9.【解答】解:设小明的家距离学校x米,根据题意可列方程:,解得x=500.答:小明的家距离学校有500米.10.【解答】解:(1)=(小时),答:甲从A到B地所需要的时间为小时;(2)=(小时),答:乙从B到C地所需要的时间为小时;(3)设两人出发经过x小时相遇,甲从A到C需要=小时,乙从B到D需要=小时,∵<<,∴两人在CD段相遇,根据题意,得100(x﹣)+80(x﹣)=20,解得x=,答:两人出发经过小时相遇.。
行程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经典应用题

行程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经典应用题行程问题一、相遇问题:路程=速度×时间甲、乙相向而行,则: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总路程二、追及问题:甲、乙同向不同地,则:追者走的路程= 前者走的路程+两地间的距离三、环形跑道问题:1、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快的必须多跑一圈才能追上慢的。
2、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同时同地反向出发:两人第一次相遇时的总路程为环形跑道一圈的长度。
四、航行问题1、飞行问题,基本等量关系:顺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逆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顺风速度-逆风速度=2×风速2、航行问题,基本等量关系: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一、相遇问题1、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70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列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列车每小时行90千米,几小时两列火车相遇?2、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27km的A、B两地相向而行,3h后相遇,甲比乙每小时多走1km,求甲、乙两人的速度3、甲乙两城相距100千米,摩托车和自行车同时从两城出发,相向而行,2.5小时后两车相遇,自行车的速率是4、A,B两村相距2800米,小明从A村出发向B村步行5 分钟后,小军骑自行车从B村向A村出发,又经过10分钟二人相遇,小军骑自行车比小明步行每分钟多走130 米,小明每分钟步行多少米?5、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6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率为每小时17.5千米,乙的速率为每小时15千米,求经过几小时,甲、乙两人相距32.5千米。
6、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途中因汽车故障甲车停了1小时,5 小时后两车相遇。
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二、追及问题1、A、B两地相距20km,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发出发,甲的速度是6km/h,乙的速度是8km/h。
(1)若两人相向而行,甲先出发半小时,乙才出发,问乙出发后几小时与甲相遇?(2)若两人同时同向出发,甲在前,乙在后,问乙多少小时可追上甲?2、一个自行车队举行锻炼,锻炼时一切队员都以35千米/时的速率前进,忽然,1号队员以45千米/时的速率单独行进,行进10千米后掉转车头,仍以45千米/时的速度往回骑,知道与其他队员会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行程问题专题训练

第二次相遇:200y-75y=900,解得 y=356 .答:从出发开始,经过3116 或
36 5
h 两车相遇.
4.(2019·黄石)“今有善行者行一百步,不善行者行六十步.”(出自《九 章算术》)意思是:同样时间段内,走路快的人能走100步,走路慢的人只能 走60步.假定两者步长相等,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人教版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专题(十一)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行程问题
1.某船从甲码头顺流而下到达乙码头,然后再从乙码头逆流而上返回甲 码头共用10小时,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25千米/时,水流速度为5千米/时.
(1)此船顺流而行的速度为_3_0__千米/时,逆流而行的速度为__2_0千米/时; (2)求甲、乙两码头间的航程.
(1)今不善行者先行一百步,善行者追之,不善行者再行六百步,问孰至 于前,两者几何步隔之?即:走路慢的人先走100步,走路快的人开始追赶 ,当走路慢的人再走600步时,请问谁在前面,两人相隔多少步?
(2)今不善行者先行两百步,善行者追之,问几何步及之?即:走路慢的 人先走200步,请问走路快的人走多少步才能追上走路慢的人?
60 100
y,解得
Hale Waihona Puke y=500.答:走路快的人走
500
步才能追上走路慢的人.
解:设相遇时,客车行驶了 x 小时,根据题意,得 60(2650 +x)=(60+10)x, 解得 x=2.5.答:相遇时,客车行驶了 2.5 小时.
3.快车以200 km/h的速度由甲地开往乙地再返回甲地,慢车以75 km/h的 速度同时从乙地出发开往甲地.已知当快车回到甲地时,慢车距离甲地还有 225 km.
解:(1)设当走路慢的人再走 600 步时,走路快的人走 x 步,由题意,
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

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一、行程问题1. 例题:甲、乙两人从相距24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后相遇。
已知甲每小时行45千米,求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解析:设乙每小时行公式千米。
根据路程 = 速度×时间,甲行驶的路程为公式千米,乙行驶的路程为公式千米。
由于两人是相向而行,总路程为240千米,所以可列方程公式。
解方程:首先对公式进行移项,得到公式。
即公式,解得公式。
答案:乙每小时行35千米。
2. 追及问题例题:甲、乙两人在同一条路上同向而行,甲每小时走7千米,乙每小时走5千米,乙先走2小时后,甲才开始走,问甲几小时能追上乙?解析:设甲公式小时能追上乙。
乙先走2小时,则乙先走的路程为公式千米。
公式小时后,甲走的路程为公式千米,乙走的路程为公式千米。
当甲追上乙时,他们所走的路程相等,可列方程公式。
解方程:移项得公式。
即公式,解得公式。
答案:甲5小时能追上乙。
二、工程问题1. 例题: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两人合作需要多少天完成?解析:设两人合作需要公式天完成。
把这项工程的工作量看作单位“1”。
甲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则甲每天的工作效率为公式;乙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则乙每天的工作效率为公式。
根据工作量 =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两人合作的工作效率为公式,可列方程公式。
解方程:先对括号内进行通分,公式。
则方程变为公式,解得公式。
答案:两人合作需要6天完成。
2. 例题: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2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30天完成。
现在两队合作,其间甲队休息了3天,乙队休息了若干天,从开始到完工共用了16天。
问乙队休息了几天?解析:设乙队休息了公式天。
甲队单独做20天完成,甲队每天的工作效率为公式;乙队单独做30天完成,乙队每天的工作效率为公式。
甲队工作了公式天,甲队完成的工作量为公式。
乙队工作了公式天,乙队完成的工作量为公式。
两队完成的工作量之和为单位“1”,可列方程公式。
行程问题初一一元一次方程

初一一元一次方程的行程问题是指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与行程有关的问题。
这类问题通常涉及到距离、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用变量来表示未知数,并通过列方程的方式解决问题。
以下是一个例子:
问题: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骑行到学校,全程5公里。
他的速度是10公里/小时。
请问他骑行到学校需要多少时间?
解决步骤:
假设骑行时间为t小时。
根据速度等于距离除以时间的公式,可以得到方程:
速度= 距离/ 时间
10 = 5 / t
通过距离除以速度,可以得到方程:
t = 5 / 10
简化计算,得到:
t = 1/2
因此,小明骑行到学校需要0.5小时,即30分钟的时间。
这是一个简单的初一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的解决方法。
您可以使用类似的方法解决其他与行程相关的问题,根据已知的条件列方程,并求解未知数。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七年级上册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七年级上册
1.行程问题:
-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如果他骑行了2小时到达目的地,那么他骑行了多少千米?
-或者:小华比小明早出发1小时,小华的速度是每小时8千米,小明的速度是每小时12千米,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问目的地距离他们的起点有多远?
2.工程问题:
-一项工程由甲单独做需1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15天完成,两人合作,多少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
3.买卖问题:
-小红去商店买书,如果她买了3本书共花费了60元,那么每本书的价格是多少元?
4.存款与利率问题:
-小李存入银行1000元,年利率为5%,一年后取出,连本带息共得多少钱?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步骤是:
-确定未知数(例如:路程、工程总量、物品单价、存款到期后的总额等);
-分析题意,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求解方程得出答案,并结合实际意义进行检验。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行程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常见题型

■ 例1 小明和小红约定一起去操场打羽毛球,两人都步行从教室 出发,并且沿同一路线走,教室距离操场1800米.小红先出发,步行 的速度是30米 /分,小明比小红晚出发10分钟 ,比小红早20分钟 到达图书馆.
■ (1 )求小明步行的速度;
■ (2 )求小红出发多长时间后小明追上小红(要 求列方程解答).
■ 解 :设火车的速度为x米/秒,则火车的长度 可表示为(60x-1000) 米,车长又可以表示为(1000 -40x)米,
■ 因此根据题意有60x-1000=1000-40x, ■ 解得x=20,则60x-1000=200 ■ 所以火车的速度为20米/秒,火车的长度为 200米.
谢谢观看!
■ 因此甲船从A码头出发行驶了24/7或24小时
环形相遇问题
■ 人在圆、椭圆、多边形等封闭线路上的运动问 题,若是相向而行,则为相遇问题。 ■ 同起点、同时间、背向出发,首次相遇时,两者合 走了1圈.等量关系:从出发到相遇
所用时间=环形 周长/两者速度和.第n次相遇时,两者合走了n圈. ■ 不同起点、同时出发的追及或相遇问题,也有类 似的等量关系.但要注意,第一次相
■ 解 :设小明和小红跑了x秒后第一次相遇,则 小狗跑了x-(6)秒, ■ 根据题意有2x+3x=400, ■ 解得x=80, ■ 则小狗跑的时间为x-6=80-6=74秒, ■ 所以小狗共跑了6×74=444米
火车过桥问题
■ 这是一类车过桥、车过隧道的问题.相关的概念 有车长、桥长(隧道长) 车速等,问题类似“车完全在 桥上(或隧道里)的时间,车从上桥到完全离 开桥的 时间”等。
■ 解: ■ (1)1800÷(1800÷30-10-20)=60, 因此小明的速度为60米/分。 ■ (2)设小红出发x分钟后小明追上小红,则此 时小明出发x-(10)分
初一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应用题【行程问题】

初一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应用题【行程问题】知识点1、行程问题中的三个基本量及其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2、行程问题基本类型相遇问题:快行距+慢行距=原距追及问题:快行距-慢行距=原距航行问题:顺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逆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抓住两码头间距离不变,水流速和船速(静不速)不变的特点考虑相等关系专项练习1、从甲地到乙地,某人步行比乘公交车多用3.6小时,已知步行速度为每小时8千米,公交车的速度为每小时40千米,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则列方程为_____。
解:等量关系步行时间-乘公交车的时间=3.6小时列出方程是:X/8-X/40=3.62、某人从家里骑自行车到学校。
若每小时行15千米,可比预定时间早到15分钟;若每小时行9千米,可比预定时间晚到15分钟;求从家里到学校的路程有多少千米?解:等量关系(1)速度15千米行的总路程=速度9千米行的总路程(2)速度15千米行的时间+15分钟=速度9千米行的时间-15分钟方法一:设预定时间为x小/时,则列出方程是:15(x-0.25)=9(x+0.25)方法二:设从家里到学校有x千米,则列出方程是:X/15+15/60=X/9-15/603、与铁路平行的一条公路上有一行人与骑自行车的人同时向南行进。
行人的速度是每小时3.6km,骑自行车的人的速度是每小时10.8km。
如果一列火车从他们背后开来,它通过行人的时间是22秒,通过骑自行车的人的时间是26秒。
⑴行人的速度为每秒多少米?⑵这列火车的车长是多少米?等量关系:①两种情形下火车的速度相等②两种情形下火车的车长相等在时间已知的情况下,设速度列路程等式的方程,设路程列速度等式的方程。
解:⑴行人的速度是:3.6km/时=3600米÷3600秒=1米/秒骑自行车的人的速度是:10.8km/时=10800米÷3600秒=3米/秒⑵方法一:设火车的速度是X米/秒,则26×(X-3)=22×(X-1) 解得X=4方法二:设火车的车长是x米,则(X+22×1)/22=(X+26×3)/264、一次远足活动中,一部分人步行,另一部分乘一辆汽车,两部分人同地出发。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分类练习:行程问题与图形规律【有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分类练习:行程问题与图形规律一:行程问题类1.星期天天气晴好,小米骑自行车向宁波登山基地九峰山出发,由于太匆忙,出发半个小时后,他爸爸发现他把可以免费进入景区的证件落在家里,于是,他立即开摩托车去追,已知小米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12千米/时,摩托车的平均速度为48千米/时.(1)求出爸爸多长时间能追上小米?(2)若爸爸出发的同时手机通知小米掉头回来,那么爸爸多久与小米相遇?(3)若爸爸出发的同时手机通知小米掉头来取,结果爸爸出发十分钟还没有遇到小米,手机联系才发现他俩已经错开了一段距离了,这时他们又赶紧掉头,问爸爸从家里出发到送证件成功共花了多少时间?(4)小米继续骑自行车,他留意到每隔15分钟有一辆某路公交车从他身后驶向前面,假设小米的平均速度是12千米/时,公交车的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小米就想:每隔几分钟从车站开出一辆该路公交车呢?请你帮小米求岀.2.已知甲、乙两地相距160km,A、B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A车速度为85km/h,B车速度为65km/h.(1)A、B两车同时同向而行,A车在后,经过几小时A车追上B车?(2)A、B两车同时相向而行,经过几小时两车相距20km?3.快车以200km/h的速度由甲地开往乙地再返回甲地,慢车以75km/h的速度同时从乙地出发开往甲地.已知当快车回到甲地时,慢车距离甲地还有225km,则(1)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从出发开始,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遇?(3)几小时后两车相距100千米?4.一天早晨,乐乐以80米/分的速度上学,5分钟后乐乐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数学书,爸爸立即骑自行车以280米/分的速度去追乐乐,并且在途中追上了他,请解决以下问题:(1)爸爸追上乐乐用了多长时间?(2)爸爸追上乐乐后,乐乐搭爸爸的自行车回到学校,结果提前了10分钟到校,若爸爸搭上乐乐后的骑行速度为240米/分,求乐乐家离学校有多远.5.一列火车匀速行驶,经过一条长475m的A隧道用了32s的时间.A隧道顶上有一盏灯,垂直向下发光,行驶过程中灯光照在火车上的时间是13s(1)求这列火车的长度;(2)若这列火车经过A隧道侯按原速度又经过了一条长750m的B隧道,求这列火车经过B隧道需要的时间.二:图形规律类6.为了迎接元旦,孝昌县政府要在广场上设计一座三角形展台,要求园林工人把它的每条边上摆放上相等盆数的盆栽鲜花(如图所示的每个小圆圈表示一盆鲜花)以美化环境,如果每条边上摆放两盆鲜花,共需要3盆鲜花;如果每条边上摆放3盆鲜花,共需要6盆鲜花;…,按此要求摆放下去:(1)根据图示填写下表:每条边上摆放的盆数(n) 2 3 4 5 6 …共需要的盆数(s) 3 6 …(2)如果要在每条边上摆放n盆鲜花,那么需要鲜花的总盆数.(3)请你帮园林工人参考一下,能否用2020盆鲜花作出符合要求的摆放?如果能,请计算出每条边上应摆放花的盆数;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7.小红用110根长短相同的小木棍按照如图所示的方式,连续摆正方形或六边形,要求相邻的图形只有一条公共边.(1)小红首先用m根小木棍摆出了p个小正方形,请你用等式表示m,P之间的关系:;(2)小红用剩下的小木棍摆出了一些六边形,且没有木棍剩余.已知他摆出的正方形比六边形多4个,请你求出摆放的正方形和六边形各多少个?(3)小红重新用50根小木棍,摆出了s排,一共t个小正方形.其中每排至少含有1个小正方形,每排含有的小正方形的个数可以不同.请你用等式表示s,t之间的关系,并写出所有s,t可能的取值.8.如图所示,将一张正方形纸片第一次剪成4张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纸片,第二次将其中的一张小正方形纸片按同样的方法剪成4张更小的正方形纸片,如此继续剪下去.(1)填写表格:剪的次数 1 2 3 4 5 …正方形纸片的张数…(2)剪n次一共可以剪出多少张小正方形纸片?(3)能否经过若干次分割后,共得2019张纸片?请说明理由.9.如图,一个瓶子的容积为1升,瓶内装着一些溶液,当瓶子正放时,瓶内溶液的高度为20cm,倒放时,空余部分的高度为5cm(如图).现把溶液全部倒在一个底面直径为8cm的圆柱形杯子里.求:(1)瓶内溶液的体积.(2)圆柱形杯子溶液的高度是多少?10.将自然数按照下表进行排列:用a mn表示第m行第n列数,例如a43=29表示第4行第3列数是29.)(1)已知a mn=49,m=,n=;(2)将图中5个阴影方格看成一个整体并在表格内平移,所覆盖的5个自然数之和能否为2021?若能,求出这个整体中左上角最小的数;若不能,请说明理由;(3)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a mn=.参考答案1.解:(1)设爸爸经过x小时能追上小米,则小米出发了(x+0.5)小时,依题意,得:48x=12(0.5+x),解得:x=.答:爸爸经过小时能追上小米.(2)设爸爸经过y小时与小米相遇,依题意,得:(48+12)y=12×0.5,解得:y=.答:爸爸经过小时与小米相遇.(3)设爸爸从家里出发到送证件成功共花了z小时,依题意,得:(48+12)(z﹣)=(48+12)×﹣12×0.5,解得:z=.答:爸爸从家里出发到送证件成功共花了小时.(4)设每隔m分钟从车站开出一辆该路公交车,依题意,得:(60﹣12)×=60×,解得:m=12.答:每隔12分钟从车站开出一辆该路公交车.2.解:(1)设经过x小时A车追上B车,依题意,得:85x﹣65x=160,解得:x=8.答:经过8小时A车追上B车.(2)设经过y小时两车相距20km.。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行程问题

1. 某人从家里骑自行车到学校。
假设每小时行15千米,可比预定的时间早到15分钟;假设每小时行9千米,可比预定的时间晚到15分钟;求从家里到学校的路程有多少千米?2.在800米跑道上有两人练中长跑,甲每分钟跑320米,乙每分钟跑280米,•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起跑,t分钟后第一次相遇,t等于多少分钟.3.一列客车长200 m,一列货车长280 m,在平行的轨道上相向行驶,从两车头相遇到两车尾相离经过16秒,客车与货车的速度之比是3∶2,问两车每秒各行驶多少米?4.一架飞机飞行在两个城市之间,风速为每小时24千米,顺风飞行需要2小时40分钟,逆风飞行需要3小时,求两城市间距离?5.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20千米/小时,从甲港顺流到乙港需8小时,返航时行走了6小时在距甲港68千米处发生故障,求水流速度?6.甲、乙两站相距280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出发,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一列快车从乙站出发,每小时行驶80千米,问两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出发后多少小时相遇?7.甲、乙两列火车,长为144米和180米,甲车比乙车每秒钟多行4米,两列火车相向而行,从相遇到错开需要9秒钟,问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8.甲、乙两人分别同时从相距300米的A、B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走15米,乙每分钟走13米,问几分钟后,两个相距20米?9.甲乙两人骑自行车,从相距42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12千米,乙每小时走10千米,如甲走12分钟后乙再出发,问甲出发后几小时与乙相遇?10.小红和小军两人同时从各自的家里出发去找对方,两家的直线距离为1200米,小红每分走55米,两人最后用61小时在途中某点相遇,那么小军每分钟走多少米?11.A 、B 两地相距80米,甲从A 地出发,每秒走1米,乙从B 地出发每秒走1.5米,如甲先走15米,求乙出发后多少秒与甲相遇?12.某汽车和电动车从相距298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汽车的速度比电动车速度的6倍还多15千米,半小时后相遇。
初一-数学最新-初一-一元一次方程应用——行程问题与工程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行程问题与工程问题知识典例(注意咯,下面可是黄金部分!)一、行程问题1.行程问题中的基本关系式行程问题是在匀速运动的条件下,所有研究物体运动的路程、速度和时间,及运动状态的问题的统称.行程问题中路程、速度和时间三个量之间的关系①路程=速度×时间;②速度=错误!;③时间=错误!。
例题1、一列火车从车头进隧洞到车尾出隧洞共用了10分钟,已知火车的速度是500米/分,隧洞长为4 800米,问这列火车长是多少米?变式1、在一段双轨铁道上,两列火车同时驶过,A列车车速为20米/秒,B列车车速为24米/秒,若A列车全长180米,B列车全长160米,两列车错车的时间是多长时间?2、相遇问题的解决方法相遇问题是比较重要的行程问题,其特点是相向而行.如图1就是相遇问题.图2也可看成相遇问题来解决.相遇问题中的相等关系①甲、乙的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②甲行的路程+乙行的路程=总路程,即s甲+s乙=s总;③甲用的时间=乙用的时间.变式2—1、甲、乙两人从相距为18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甲骑自行车,乙开汽车,沿同一条路线相向匀速行驶。
已知甲的速度为15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45千米/小时. (1)经过多少时间两人相遇?(2)相遇后经过多少时间乙到达A地?变式2—1、已知AB两地相距120千米,乙的速度比甲每小时快1千米,甲先从A地出发2小时后,乙从B地出发,与甲相向而行经过10小时后相遇,求甲乙的速度。
变式2—2、甲、乙两人从A,B两地同时出发,甲骑自行车,乙开汽车,沿同一条路线相向匀速行驶。
出发后经3 小时两人相遇.已知在相遇时乙比甲多行了90千米,相遇后经 1小时乙到达A地。
问甲、乙行驶的速度分别是多少?3、追及问题的特点是同向而行.追及问题有两类:①同时不同地,如下图:等量关系:乙的行程-甲的行程=行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距离.即s乙-s甲=s差.甲用的时间=乙用的时间.②同地不同时,如下图:等量关系:甲的行程=乙的行程.即s甲=s乙.“同时不同地”中,双方行驶所用的时间相同,行驶的路程却不同(出发点不同);而“同地不同时"中,由于行驶双方出发时间有先后,故行驶过程中用的时间不同,双方出发地相同,故行驶的路程相同.例题3—1、李成在王亮的前方10米处,若李成每秒跑7米,王亮每秒跑7。
初一数学上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应用题难题

行程问题常见题型分析一、行程问题中有三个基本量: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二、行程问题常见类型1、普通相遇问题。
2、追及(急)问题。
3顺(逆)水航行问题。
4、跑道上的相遇(追急)问题三、行程问题中的等量关系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追急路程/速度差=追击时间四、分类举例例1 :小明每天早上要在7:50之前赶到距离家1000米的学校去上学。
小明以80米/分的速度出发,5分钟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语文书。
于是,爸爸立即以18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追上了他。
爸爸追小明用了多长时间?例2: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
已知环形跑道一圈长400米,乙每秒跑6米,甲的速度是乙的4/3倍。
⑴若甲、乙两人在跑道上相距8米处同时相向出发,经过几秒两人相遇?⑵若甲在乙前8米处同时同向出发,那么经过多长时间两人首次相遇例3:一货轮航行于A、B两个码头之间,水流速度为3km/小时,顺水需2.5小时,逆水需3小时,求两码头之间的距离。
例4:一列火车匀速前进,从开进入300米长的隧道到完全驶出隧道共用了20秒,隧道顶部一盏固定的聚关灯照射火车10秒,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分析:①火车路程=火车长度+300 ②火车长度=火车速度×10设该火车的速度为x米/秒,则由②得火车长度为10x米。
可得方程20x=10x+300练习:1:某行军纵队以9千米/时的速度进行,队尾的通讯员以15千米/时的速度赶到队伍前送一封信,送到后又立即返回队尾,共用20分钟,求这支队伍的长度?2:一船航行于A、B两码头之间,顺水航行需3小时,逆水航行需5小时,水流速度是4千米/时,求两码头之间距离。
方法一:利用轮船速度不变列方程方法二:利用码头之间距离不变量列方程3:一部稿件,甲打字员单独打20天可以完成,甲、乙打字员合作打12天完成。
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一、行程问题。
1. 甲、乙两人相距285米,相向而行,甲从A地每秒走8米,乙从B地每秒走6米,如果甲先走12米,那么甲出发几秒与乙相遇?- 设甲出发x秒与乙相遇。
- 甲先走12米后,甲走的路程为8x米,乙走的路程为6(x - (12)/(8))米(因为甲先走了12米,这12米所用时间为(12)/(8)秒,所以乙走的时间比甲少(12)/(8)秒)。
- 根据甲、乙两人相距285米可列方程:8x+6(x - (12)/(8))=285- 去括号得:8x + 6x-9 = 285- 移项得:8x+6x=285 + 9- 合并同类项得:14x=294- 解得:x = 21- 所以甲出发21秒与乙相遇。
2.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由甲地驶往乙地,车行驶了4小时30分钟后,遇雨路滑,平均行驶速度每小时减少20千米,结果比预计时间晚45分钟到达乙地,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 设甲、乙两地的距离为x千米。
- 汽车原来速度v = 60千米/小时,行驶4.5小时后的路程为60×4.5 = 270千米。
- 剩下的路程为(x - 270)千米,后来的速度为60 - 20=40千米/小时。
- 按原计划所需时间为(x)/(60)小时,实际用时为4.5+(x - 270)/(40)小时。
- 因为实际比预计晚45分钟((45)/(60)=(3)/(4)小时),可列方程:4.5+(x - 270)/(40)=(x)/(60)+(3)/(4)- 去分母(两边同时乘以120)得:120×4.5 + 3(x - 270)=2x+120×(3)/(4)- 化简得:540+3x - 810 = 2x + 90- 移项得:3x-2x=90 + 810 - 540- 解得:x = 360- 所以甲、乙两地的距离为360千米。
二、工程问题。
3. 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两人合作4天后,剩下的部分由乙单独做,还需要几天完成?- 设还需要x天完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应用题 行程问题 专题训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行程问题专题训练二期工程完成后每月将产生不少于1300吨污水.(1)请你计算每台甲型设备和每台乙型设备的价格各是多少元;(2)请你求出用于二期工程的污水处理设备的所有购买方案.6.推进农村土地集约式管理,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庐江县某村在小城镇建设中集约了1000亩土地,经投标,由甲工程队每天平可平整土地30亩,乙工程队每天可平整土地25亩,甲乙两工程队每天的工程费合计为4200元,而且甲工程队11天所需工程费与乙工程队10天所需工程费刚好相同.(1)甲乙两工程队每天各需工程费多少元?(2)现由甲乙两工人队共同参与土地平整,已知两个工程队工作天数均为正整数,且所有土地刚好平整完,总费用不超过76万元,有几种方案,并求出最低费用.7.如图,长方形PQMN是由六个正方形A,B,C,D,E,F拼接而成,已知最大的正方形B的边长是21米,最小正方形A的边长是a米.(1)用含a的式子分别表示正方形C,E,F的边长;(2)求a的值;(3)现有一项沿着长方形PQMN的四条边铺设管道的工程.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参与这项工程,甲队单独铺设3天后,乙队加入,两队又共同铺设了6天,这项铺设管道的工程全部完成.已知甲队每天比乙队每天少铺设4米,则甲、乙两队每天各铺设多少米?8.为了扎实落实脱贫攻坚中“两不愁,三保障”的住房保障工作,花桥街道进行住房改造工程,有甲乙两个工程队加入住房改造中来,如果由甲工程队单独做需要30天完成,如果由乙工程队单独做需要20天完成.(1)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作,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几天?(2)甲工程队先单独做6天,因特殊事情离开,余下的乙工程队单独做,为了使人民能够更快住上于净漂亮的房屋,要求乙工程队提高一倍的工作效率来完成房屋改造工程,问乙工程队完成此项工程还需要几天?9.某中学举行校运会,初一(1)班同学准备用卡纸制成乒乓球拍和小旗作道具.若一张卡纸可以做3个球拍或6面小旗,用21张卡纸,刚好能够让每位同学拿一个球拍和一面小旗.(1)应用多少张卡纸做球拍,多少张卡纸做小旗?(2)若每个人的工作效率都相同,一个人完成道具制作要6个小时,先安排2个人做半小时,再增加几个人做1小时可以刚好完成?10.“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应苦孩子”,为了让我区中小学生能“温暖”过冬,自治区决定实施中小学校供暖工程.某学校的供暖工程需铺设热力管道6300米,甲工程队负责铺设.甲工程队施工一个周后发现,每天平均只能铺设200米,按此速度将无法按期完成任务.为能及时供上暖确保师生“温暖”过冬,甲工程队决定邀请乙工程队来共同铺设剩余的管道,如果乙工程队平均每天能铺设150米,问乙工程队参与铺设多少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11.某市今年进行煤气工程改造,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承包这个工程.这个工程若甲队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若乙队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若甲乙两队同时施工4天,余下的工程由乙队完成,问乙队还需要几天能够完成任务?12.为加快乡村振兴步伐,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某乡镇计划修建一条长18千米的乡村公路,拟由甲、乙两个工程队联合完成.已知甲工程队每天比乙工程队每天少修路0.3千米,甲工程队单独完成修路15.问题提出:如图1,A、B、C、D表示四个村庄,村民们准备合打一口水井.(1)问题解决:若水井的位置现有P、Q两种选择方案.点P在线段BD上,点Q在线段AB上,哪一种方案的水井到各村庄的距离总和较小?请说明你判断的理由.(2)你能给出一种使水井到各村庄的距离之和最小的方案吗?若能,请图2中标出水井的位置点M,并说明理由.问题拓展:如果(2)问中找出的水井经过招标,由两个工程队修建(不存在同时修建).已知甲工程队单独完成需要80天,乙工程队单独完成需要120天,且甲工程队比乙工程队每天多修建0.5m.(3)问水井要修建几米?(4)若甲工程队每天的施工费为0.5万元,乙工程队每天的费用是0.25万元,为了缩短工期和节约资金,则甲工程队最多施工几天才能使工程款不超过35万元?(甲、乙两队的施工时间不足一天按一天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 甲、乙两地相距1 50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 行,其中吉普车每小时行60千米,是另一辆客车的1.5倍. ②若吉普车先开40分钟,那么客车开出多长时间两车相遇?
分析:若吉普车先出发40分钟(即2/3小时),则等量 关系为:吉普车先行的路程+吉普车后行路程+客车 的路程=1500
解:设客车开出x小时后两车相遇,依题意可得 60× 2 +60x+(60÷1.5)x=1500 3 解得:x=14.6 答: 14.6小时后两车相遇。
行程问题-——相遇问题
关系式: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AB两地间的距离
行程问题-——追及问题
关系式:
快者路程—慢者路程 = 二者距离(或慢者先走路程)
例2 A、B两站间的路程为448千米,一列慢车从A站出发,每小时 行驶60千米,一列快车从B站出发,每小时行驶80千米,问: 两车同时、同向而行,如果慢车在前,出发后多长时间快车追上慢 车? 画图分析 快车行驶路程
练习 汽车以每秒20米的速度笔直地开向寂静的山 谷,驾驶员按一声喇叭,4秒后听到回响,已知声音 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40米,听到回响时汽车离山谷距 离是多少米?
练习 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骑自行车从B地到A地,两人都匀 速前进。已知两人在上午8时同时出发,到上午10时,两人还相距 36千米,到中午12时,两人又相距36千米。求A、B两地间的路程。
甲
相 遇
乙
分析:若两车同时出发,则等量关系为:
吉普车的路程+客车的路程=1500
例1 甲、乙两地相距1 50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 行,其中吉普车每小时行60千米,是另一辆客车的1.5倍. ①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分析:若两车同时出发,则等量关系为:
吉普车的路程+客车的路程=1500
解:设两车x小时后相遇,依题意可得
7x米
起点 A
B
6.5米 6.5x米
追上 C
分析:等量关系
乙先跑的路程+乙后跑的路程=甲跑的路程
例3甲、乙两名同学练习百米赛跑,甲每秒跑7米,乙每秒跑6.5 米,如果甲让乙先跑1秒,那么甲经过几秒可以追上乙? 解:设甲经过x秒后追上乙,则依题意可得 6.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x+1)=7x 解得:x=13
答:甲经过13秒后追上乙。
变式练习
运动场跑道周长400m,小红跑步的速度是 爷爷的5/3倍,他们从同一方向出发,5min 回顾与思考 后小红第一次追上爷爷。你知道他们的跑 步速度吗?
本题中的等量关系是,小红第一次追上爷爷时, 小红跑的路程-爷爷跑的路程=400m 当小红第一次追上爷爷时,他们所跑的路程可以用 示意图表示:
小红跑的路程 爷爷跑的路程 400m
36
A
A
10时 10时 36
B
B
12时 12时 解法 1 :设两地相距x千米,则二人的速度和可表示为 解法 2 :设甲、乙两人的速度和为 x千米/小时,则A、B两地 x-36 x+36 间 千米 / 小时,或 2 4 千米/小时,可列方程得 路程为(2x+36)千米,而10时到12时,两人的路程和 x-36 x+36 = 为 2× 2x=72 236=72千米,故可得 4 解得: x=36 解得: x=108
慢车行驶路程 分析:此题属于追及问题,等量关系为:
快车路程—慢车路程=相距路程
A 相距路程 B
相遇
解:出发x小时后快车追上慢车,则依题意可得: 80x - 60x=448 解得:x=22.4 答:出发22.4小时后快车追上慢车。
例3 甲、乙两名同学练习百米赛跑,甲每秒跑7米,乙每秒跑6.5 米,如果甲让乙先跑1秒,那么甲经过几秒可以追上乙?
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中的基本关系量有哪些? 它们有什么关系?
路程
速度
时间
= = =
速度
路程
× 时间
÷ 时间
÷ 速度
路程
填一填
A,B两地相距50千米,
10 小时走完. 如果小王每小时走5千米,则需______
25 如果小李6小时走完,则他每小时走____ 3 千米.
例1 甲、乙两地相距1 50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 其中吉普车每小时行60千米,是另一辆客车的1.5倍. ①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②若吉普车先开40分钟,那么客车开出多 长时间两车相遇?
60x+(60÷1.5)x=1500
解得:x=15 答:15小时后两车相遇。
例1 甲、乙两地相距1 50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 行,其中吉普车每小时行60千米,是另一辆客车的1.5倍. ①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②若吉普车先开40分钟,那么客车开出多长时间两车相遇?
甲
相 遇
丙
40分钟
乙
分析:若吉普车先出发40分钟(即2/3小时),则 等量关系为: 吉普车先行路程+吉普车后行路程+客车路程=1500
例4
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2小时;从乙码
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2.5小时,已知水流速度是3千米/ 时,求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
顺水航行速度= 水流速度 +静水航行速度.
逆水航行速度=静水航行速度-水流速度.
解:设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小时,则船顺水的速 度为(x+3)千米/小时,而逆水的速度为(x-3)千米/小时。
则依题意可得:
2(x+3)=2.5(x-3) 解得:x=27 答: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27千米/小时。
行程问题-——航行问题
练习1 运动场的跑道一圈长400m,甲练习骑自行车, 平均每分骑350m,乙练习跑步,平均每分250m.两
人从同一处同时同向出发,经过多少时间首次相遇?
分析:圆形跑道中的规律: 快的人跑的路程-慢的人跑的路程=1圈(第1次相遇) 快的人跑的路程-慢的人跑的路程=2圈(第2次相遇) 快的人跑的路程-慢的人跑的路程=3圈(第3次相遇) ………. 解:设经过x分钟首次相遇,则依题意可得 350x-250x=400 解得:x=4 答:经过4分钟甲、乙相遇。
所以, 2x+36=108 108千米。 答:A、 B两地的路程相距
3、某船从A码头顺流而下到B码头,然后逆流返回C码头(C码
头在AB之间),共行9小时,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7.5千米/
时,水流速度是2.5千米/时,A、C两码头相距15千米,求A、B
之间的距离.
顺水
C 分析:船在顺水中的速度为(7.5+2.5)千米/小时,船在逆水 中的速度为(7.5-2.5)千米/小时,等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