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名词解释
丝绸之路的名词解释丝绸之路的名词解释一、丝绸之路的概述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和欧洲、中亚、南亚以及东南亚等地区之间的陆上和海上贸易路线网络。
它起源于汉朝时期,主要负责连接东西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贸易通道,也是不同文明间相互影响和交融的桥梁。
二、陆上丝绸之路1. 起点与终点:陆上丝绸之路起点位于中国的长安(今天的西安),终点可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欧洲的罗马帝国,另一个是印度的孟加拉湾。
2. 经过地区:陆上丝绸之路经过了中国西北地区、中亚、伊朗、土耳其等国家。
3. 交通工具:陆上丝绸之路主要通过骆驼队进行运输,骆驼作为一种适应荒漠环境的动物,能够承受长途跋涉和干旱气候。
三、海上丝绸之路1. 起点与终点: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位于中国的广州,终点可以延伸至东南亚、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等地。
2. 经过地区:海上丝绸之路经过了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等水域。
3. 交通工具:海上丝绸之路主要依靠船只进行贸易,包括帆船和木船。
这些船只能够在海上进行长途航行和货物运输。
四、丝绸之路的重要性1. 贸易: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不仅传输了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奢侈品,也带来了西方的黄金、珍珠、香料等商品。
这种贸易促进了各国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
2. 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不仅是商品贸易的桥梁,也是不同文明间相互影响和交融的平台。
通过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得以相互传播,如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汉字从中国传入中亚等。
3. 科技传播:丝绸之路为各国科技和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渠道。
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等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西方,对后来的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丝绸之路的衰落1. 地理因素: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欧洲人开始寻找新的海上贸易路线,从而减少了对丝绸之路的依赖。
2. 政治动荡:中亚地区和西亚地区频繁发生政治动荡和战争,导致丝绸之路经过地区的不稳定,贸易活动受到阻碍。
3. 经济转移:随着欧洲国家的崛起和工业革命的兴起,世界贸易重心逐渐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国家,使得丝绸之路逐渐失去了其经济重要性。
2022小学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第2课《丝绸之路》课文
2022小学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第2课《丝绸之路》课文(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英语资料、语文资料、数学资料、物理资料、化学资料、生物资料、地理资料、历史资料、政治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English material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method!2022小学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第2课《丝绸之路》课文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丝绸之路2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
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中国运的)。
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
其起点一般认为是长安(今西安),其实它随朝代更替政治中心转移而变化。
长安(今西安)、郏鄏洛阳、平城(今大同)、汴梁(今开封)、大都北京曾先后为丝路起点。
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
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他们的一些故事都与这条路有关。
自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
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制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因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
所谓“赛里斯”即“丝绸”之意。
丝绸之路19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将张骞开辟行走的这条东西大道誉为“丝绸之路”。
德国人胡特森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撰写成专著《丝路》。
从此,丝唐灭西突厥绸之路这一谓称[1]得到世界的承认。
丝绸之路,概括地讲,是自古以来,从东亚开始,经中亚,西亚进而联结欧洲及北非的这条东西方交通线路的总称。
丝绸之路,在世界史上有重大的意义。
这是亚欧大陆的交通动脉,是中国、印度、希腊三种主要文化的交汇的桥梁。
丝绸之路,在新疆按其路线分为南、中、北三道。
丝绸之路(Silk Road)古代贯通中西方的商路。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 von Rich 丝绸之路thofen)命名。
简述丝绸之路开通的背景路线及历史意义
丝绸之路(Silk Road)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贸易网络之一,也是东西方文明间文化、经贸交流的重要通道之一。
自公元前206年至公元14世纪中叶,丝绸之路跨越了数千英里,连接了我国、印度、中亚、伊朗、中东、地中海地区以及北非地区。
其开通的背景、路线及历史意义都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性。
一、背景丝绸之路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
公元前2世纪,汉朝皇帝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首次实现了我国和欧亚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而此前,西域羌人的传书驿站也成为了一种信息交流的方式。
由于政治、宗教、商业等多方面的需求,丝绸之路逐渐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丝绸之路的重要性还体现在政治经济因素上,比如通过丝绸之路,我国的丝绸、陶瓷和茶叶等产品不仅进口到西方,而且还输出了一系列商品如香料、珠宝、铁器、长毛织物等。
二、路线丝绸之路从我国伊朗高原到地中海沿岸地区,总长度为7,000英里。
在我国的西北部,它从西安的陕西省开始,并经过敦煌、哈密、喀什、塔什干和撒马尔罕等城市,在那里分成北线和南线。
北线经过塔什干和新疆的塔里木盆地,一路向西。
南线则经过喀什、喀拉喀尔、南疆的克孜勒苏河谷,然后穿越帕米尔高原,并进入巴基斯坦的喀喇昆仑山口。
而在中亚部分,丝绸之路共有五条主要通道连接我国和西方。
三、历史意义1. 经济交流丝绸之路上的商品不仅有丝绸、茶叶、瓷器等我国特产,还有来自西方的香料、珠宝和玛瑙等产品。
通过这一贸易通道,我国和西方之间建立了长期的经济通联,极大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仅促进了商品的交换,也促进了思想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丝绸之路也成为了繁荣中华、促进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
2. 文化交流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纽带,它不仅每年通过贸易往来传递了大量我国的丝绸、茶叶、瓷器、铁器,也传播了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文化,使各国文化交融,形成了独特的丝绸之路文化。
丝绸之路也成为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丝绸之路2PPT课件
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路线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路线 郑和七次下西洋
1、丝绸之路开始于我国( 西汉)时期,从(长安 )出 发,经过河(西走廊 )和新(疆地区 ),到达中亚西亚 ,全场7000多千米,成为连接中西文化的重要通道,为促 进中西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2、(张骞 )是汉武帝时的大将,曾经( 两次 )出使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不仅打通了西域与汉朝的的通道,而且 开辟了中国与欧洲、非洲的贸易通道。
50吨
到达 亚非30多个国家 美洲
印度
范围 和地区
返回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 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 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 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路线
通往孟加拉湾沿岸
孟 加 拉 湾
广东沿海的 港口出发
马来
穿过马六甲海峡 半岛 绕过马来半岛
马六甲 海峡
返回
3、( 郑和)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著名使者,他曾 经七次下西洋。 4、对开通陆上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B)
A 汉武帝 B 张骞 C 班超 D 甘英 2、下列物品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是( B ) A.丝绸 B.石榴 C.铁器 D.漆器
课堂作业:
基础训练P22-P23页填一填的1-4小题
课外拓展:
人物 郑和 时间 1405—1433年
哥伦布
达·伽玛
1492—1504年 1497—1498年
郑和下西洋是世 次数 7次
4次
1次
船数 大船62艘(连小 17艘
4艘
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船共有200艘)
船只 长44丈(151.8 100吨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2《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2《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矗凹”等七个字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会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从网上查阅关于丝绸之路的其他知识,能用简洁的话介绍,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价值。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挂图;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导语: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
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提问,板书比较主要的问题。
如: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由学生互相解答)4.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检查预习情况1.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特别喜欢的地方,或者读得不太通顺的地方多读一读。
2.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如果能说说理由,就更好了。
三、阅读课文,交流体会(一)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
1.出示句子:“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2.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3.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
文中描写“我们”是怎样“联系”的?4.再读文章,用笔勾一勾你认为有价值的地方。
5.集体交流(预设:学生会找出中国使者和安息国互相交流的地方。
找到中国使者为安息国带去了“绫罗绸缎”,而安息国则将自已国家的”驼鸟蛋”,以及特色文化“魔术”、“杂技”等献给了中国。
丝绸之路2
新 华 镇 中 心 小 学
原来,有一条路横贯亚洲,以丝绸贸易为 主的古代商路。这条路以我国当时的首都长安 为起点,向西北延伸到地中海东海岸,辗转到 达罗马各地。历史学家称之为“丝绸之路”。
个人学习: 默读课文5—8自然段,从张骞这几段经 历中你看到了他怎样的精神?结合重点词句, 做出批注。
小组学习: 顺序分享学习成果,组长汇总写在时间 轴相应处。
张骞出使西域经历时间轴图 时间
主要 经历
中国的丝绸、铁器以及灌溉技术、炼钢 技术和四大发明开始陆续西传。西域的萝卜、 葡萄、汗血马以及乐器、佛教、绘画艺术也 传到了中国。“丝绸之路”成为促进亚欧交 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 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吉鸿昌
京港澳高速——加强南北地区及周边省市经济联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在荆棘道路上,惟有信念和忍耐才能开辟出康 庄大道。——松下幸之助
川藏公路
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加强各国经济文化交流
郑和下西洋——为世界航海事业做出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川藏公路——中国人的景观之路
5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类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2 丝绸之路
类文阅读-2*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节选)13年前的使团终于回来了,汉武帝非常高兴。
尽管张骞没有完成任务,但是这次西行还是有很大的收获。
张骞到了许多国家,知道了西域的风土人情,特别是了解到西域许多国家和人民都非常想和汉朝来往。
张骞把这些情况都告诉了汉武帝。
汉武帝认为张骞立了大功,封他为太中大夫。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次派遣张骞去交往西域各国。
张骞带着300多人的使团到了乌孙,乌孙王亲自迎接。
张赛送上汉朝的礼物,建议两国结为亲戚,共同抵御匈奴。
乌孙王非常高兴,他还想再了解一下汉朝的情况,于是派了使者和张骞来到长安。
汉武帝热情地招待了他,乌孙使者看到汉朝兵强马壮,经济繁荣,回去报告了乌孙王。
乌孙王于是下定决心,和汉朝建立友好关系。
张骞在乌孙国时还派出了许多副使,分别去联络大宛、康居等国。
不久,西域其他国家也派了使者,并且像乌孙一样,和汉朝发展了友好的关系。
从此以后,汉朝和西亚及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得到了极大发展。
汉武帝每年都派使节去访问西域各国,西域派来的使节和商人也络绎不绝。
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过西域运到西亚,又运到了欧洲,后来人们便把这条路称为“丝绸之路”。
(选自《中外历史故事》,团结社出版)1.根据意思写出选文中的四字词语。
(1)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2)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2.读选文的第1自然段,你觉得汉武帝是个怎样的人?3.读了文章,你觉得张骞的出使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4.你知道丝绸之路的路线是怎样的吗?查找资料写一写吧。
【参考答案】1.(1)兵强马壮(2)络绎不绝2.我觉得汉武帝是个知人善任、赏罚分明的人。
3.张骞的出使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而且积极的意义。
4.丝绸之路由西汉都城长安出发(东汉时由都城洛阳出发),经过河西走廊,然后分为两条路线:一条由阳关,经鄯善,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过莎车,西逾葱岭,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jiān,今埃及亚历山大,公元前30年为罗马帝国吞并),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
2丝绸之路_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2丝绸之路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
读读记记“矗立、戎装、守候、鸵鸟、匕首、贸易、芝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3、激发起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理解课题1、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
2、教师指点:(1)出示丝绸之路所经路线。
(课件出示)(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是当时汉朝的都城,就像今天我们的首都北京。
当时各地丝绸和其他的商品集中在长安以后,组成商队,穿过河西走廊,到达敦煌。
之后分南北两路,北路从玉门关出发(春风不度玉门关),经过西域、中亚,到达西亚和欧洲;南路从阳关出发(西出阳关无故人),同样经过西域、中亚,到达罗马和阿拉伯国家,再到欧洲;南路的另一路则是到达印度。
《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走的就是南道中的这条道路。
)(2)介绍丝绸之路。
(书本第9页资料袋)二、读懂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1、自读阅读提示,看看学习这篇文章有几个方面的要求。
2、交流。
阅读提示中共有3个要求。
(课件出示)(1)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2)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和同学交流。
三、检查字词预习情况(字词见资料汇总1“识字教学”)1、抽读生字组成的词语(无拼音时)2、抽读生字组成的词语(有拼音时)3、难写字指导(根据预习时抄写情况)3、抽读词语盘点中词语5、抽读补充词语6、出示文中多音字词语及句子。
7、理解部分词语意思(大部分放到段落学习中理解)四、理清思路,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检查预习中分段情况)1、初步说说文章大意(围绕课题选择了哪些材料)(完成阅读提示1问题)(1)大致说。
(看见石雕引起遐想故事历史意义回到群雕)(2)教师指点(课件出示)丝绸之路巨型石雕(古朴典雅),引起人们(遐想):公元前(115)年,(中国使者)和(安息国将军)在安息边境(互赠礼品);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经贸往来)、(文化繁荣)。
人教五年级下册语文2、丝绸之路(图文完整)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敦 煌 莫 高 窟 全 景
敦煌壁画: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玉门关
阳关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沙漠里的匈奴兵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沙漠中的商队
鸣沙山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峻险的雪山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葱岭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楼兰遗址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玄奘三藏赴印度:在唐王朝建立后不久,唐三藏便起身赴印度取经。但此时的丝路大部分控制在 突厥手中,唐朝禁止出国旅行。公元627年(一说629年)唐三藏还是悄悄地从长安出发,越过边关, 绮河西走廊途径伊吾(哈密),高昌(吐鲁番)向西边进发,当时唐三藏认为伊吾、高昌为异教之地, 但却意外地得到了热情的接待,特别是信仰佛教的高昌国竟有僧人三千人。此后,唐三藏又向西绮塔 缤斯、塔什干、撒马尔汗等地抵达印度。唐三藏还留下了西行记录《大唐西域记》一书共12卷。(后
zài
(重载)
载
zǎi (记载)
xìng
(助兴)
兴
xīng (兴奋)
zēng (姓曾) 曾
céng (曾经)
1、边自由朗读课文,边思考:“丝绸之路”是一条怎么样的路?在课文中寻找一句合适的 话来说明。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利大意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丝绸之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 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 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2
丝绸之路2丝在中华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相传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而在那几百年之后,中国的文献中已有桑、线、丝等字。
而丝很快便成为中国最出类拔萃的产品。
这里是永泰公主墓,距离乾陵不是太远,当你沿着有90米82码长的地道前行,就会看到两边墙壁上的唐宫侍女图。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经这样描绘过这些贵妇所穿着的丝绸服饰:“天上取样人间织。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做江南春草色这几句诗出自白居易《缭绫》一诗。
”这些贵妇在花园里赏玩花草。
白居易的《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长安的城墙建于明代,但是早于建成的700年至800年前,唐代的规模是它的8倍,足足有10公里乘8公里之大,相等于6英里乘5英里。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它比起西方的巴格达还要大。
在城内有市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贾,都来这里做买卖。
取道丝绸之路来到西安的商人,都集中在西市。
西市还有其他吸引人的地方。
例如音乐,好客的中国人,以各种形式的表演娱乐风尘仆仆的丝路商人。
来自罗马、波斯和中亚的商人,全部都集中在西市。
他们想买各式各样的商品,但是最想买的是丝。
在罗马帝国,丝的价值是以金来衡量的。
西安屡有文物出土,他们充分显示出昔日的长安是一个国际都市。
唐代盛行软陶肖像,其中有许多雕刻了外国人,在西安甚至有日本古钱出土。
这些骑着骆驼的人来自北方,他们穿的是高筒靴,长安的文化交流活动极其繁荣,从而促成了新丝路文化的诞生。
在丝绸之路上经常有骆驼商队来往,他们运送的除了是货物,还有东西方文化。
这朵用丝编织成的花是在丝路上一个很重要的城镇吐鲁番发现的。
吐鲁番位于长安以西1500公里,就是大约900英里。
中国考古学家认为,这朵花有一千五百年历史。
由于吐鲁番气候干燥,所以能够保存完好。
这个雕像刻画一个商人在路上被狼袭击,它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出土的,这片沙漠极其荒芜,只有商旅的白骨作为地标。
2 丝绸之路之教材分析
2 丝绸之路之教材分析2 丝绸之路之教材分析文章: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2 丝绸之路之教材分析_课堂实录_案例_教学反思_课文_教后感,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2 丝绸之路一、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
《丝绸之路》是一篇略读课文。
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据史载,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至公元前115年),率300人使团到乌孙,又从乌孙分派副使赴大宛、康居、大月氏和大夏等国访问。
汉使到安息,安息国王派大将率2万骑兵到东部边境迎接。
汉使回国时,安息还赠送大鸟卵(鸵鸟卵)、黎轩眩人(罗马杂技艺人)给汉武帝。
作者先描写了矗立在陕西西安市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然后由点及面、由情入理地阐明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由群雕遐想到两千多年前的情形,重点描写了汉代张骞的副使与安息国将军在边境上互赠礼品的场面,展现了两国不同的礼节、文化及经济发展。
课文描写细腻生动,人物的动作、煌的历史。
这也是作者写作此文的动机触点。
这句还与课文的尾句“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②中国使者拱手致谢,高兴地说:“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中国使者的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这条路将远隔千里的中国与安息国联系在了一起,使两国人民友好往来,互赠礼品,进行经济、贸易与文化的交流,所以中国使者才由衷地感叹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2)对词语的理解。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文中指丝绸之路的巨型石雕,那一峰峰骆驼与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饱满,姿态各异,非常生动逼真(可结合插图让学生理解)。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课件 第2单元:丝绸之路(共21张PPT)
下面欣赏 《丝绸之路》主题音乐
再次欣赏歌曲。
聆听歌曲,同学们整体感受歌曲,在节拍、节 奏、速度、力度及音乐情绪方面的基本特点。
想一想,说一说
音乐描写什么?听了之后有什么感 觉呢?
。
西域歌舞,大漠驼铃,黄沙万 里……丝绸之路早已成为历史,淡出了 人们的视线。作为经济之路,丝绸之路 光荣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作为文化 之路,它却承载着太多的历史积淀,值 得人们去品味、去探索,去研究,去永 久珍藏……
的真同又他
人可时是是
----
张
物谓又一一
骞 出 使 西
也中是个个
翦 伯 赞
。
国 历 史 上
一 员 战 将
天 才 的 外
冒 险 家 ,
出,交
域
类家 拔,
萃
走“丝路”的第一人
欧
中亚
洲
西亚
今新疆地区 玉门关
敦煌
阳关 河西走廊
长安
你还知道吗?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
西
东
绸方之路是一条友谊方之路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 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 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 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 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丝绸之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 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 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 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 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 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 绸之路。
丝绸之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册语文(科目)教案设计课题 3 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情感目标认任识本课8个生字,积累新词和优美的句子。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向往古代文明,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教学难点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课时安排 1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话说“丝绸之路”:
1、出示课题,阅读课后的“资料袋”。
2、学生出示搜集的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的丝绸之路。
二、走近“丝绸之路”: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把文章读通顺。
2、默读课文,思考:“丝绸之路”是一条怎么样的路?在课文中寻找一句合适的话来说明。
3、课堂交流。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不同的句子来说明“丝绸之路”,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做到:
(1)把句子读通顺。
(2)简要说明理由。
学生可能会找到这些句子:
(1)“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
”——这是一条运送货物的路。
(2)“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这是一条繁忙的路。
(3)“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
一条伟大的路呀!”——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4)“从那以后,一队队骆驼上对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这是一条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的路。
三、走进“丝绸之路”:
1、朗读课文第2——13自然段,思考:课文描写了一个怎么样的场景?用一两句话概括。
2、课堂交流,指导要点:
(1)时间:公元前115年。
可以从现在推算时间,让学生感受年代的久远。
(2)地点:伊朗高原北部。
出示“丝绸之路”地图,让学生寻找到从西安到伊朗高原北部的路线和距离,感受到路途遥远。
(3)人物:安息国的将军、中国使者。
重点介绍博望侯张骞,可以从课文中的一句话“张骞在此之前,已于公元前139年和119年两次历尽艰险出使西域。
”导入,联系课外搜集的资料向学生介绍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和贡献。
(4)事情:安息国将军热情迎接中国使者,双方交换礼物。
(5)连成一两句话说一说。
3、默读课文第2——13自然段,想象:安息国的将军和中国使者见面的时候,是怎样的场面?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并说说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隆重。
①找出有关句子:
◇“将军其在高头大马上,身后兵马不计其数……”
◇“‘列队欢迎!’将军发出命令。
骑兵迅疾分列两队,一左一右,摆出夹道欢迎的阵式。
乐队奏起军乐,人群一片欢腾。
”
②想象当时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说。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3——7自然段。
(2)热情。
第十册语文(科目)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
①找出有关句子:
课文第8——12自然段。
②朗读这几个自然段。
③说说当时双方为什么表现得这么热情?
◇因为这是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因为双方交换了许多批次没有见过的东西,很高兴……
◇因为他们把东西方连接起来了……
④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8——12自然段。
4、说说“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1)朗读:“从那以后,一队对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
(2)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说。
四、延伸“丝绸之路”:
1、学完了课文《丝绸之路》,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2、想想:现在的我们能为“丝绸之路”做些什么?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做一个关于“丝绸之路”的调查小报告或者搜集资料做一份关于“丝绸之路”的介绍。
教学反思。